《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1:3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

第一篇:《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部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涵盖了五种基本的计算,即:(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这些内容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的透彻理解基础之上,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策略,以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是在课前复习中重点复习化学式的涵义。要求学生能熟练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知道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几种什么原子构成,并且能正确数出每种原子的个数。所列举的化学式就是本节课要用到的化学式,使学生不因化学式的涵义不清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以达到分散难点,限制难点个数的作用。

二是在引入课题时,列举学生身边的实例。且让这个实例贯穿本课题学习的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三是采用“学、议、练”的学习方式。就数学角度来看计算,本课题是比较简单的,教材中有例题,只要引导得当,学法指导到位,学生容易学会。设计合适的练习题,学生也容易暴露自学中的问题,通过“议”,这些问题又能及时得到解决。通过练,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学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析学情,我们的学生长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所以要让想学生完全自学,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师在本节课中将在指导学生自学上狠下功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以下五种计算(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5)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重点

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难点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关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依据 学法

学、议、练

教学环节

复习铺垫

出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氯气Cl

2二氧化硫SO2

尿素CO(NH2)2

碳酸氢铵NH4HCO

3说出上述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扫除障碍,分散难点。

引入

出示问题:菜农张某种的小白菜叶色发黄,农业技术人员经过诊断,告诉他需施5kg尿素,但商店只有碳酸氢铵,没有尿素,你能告诉张某多少碳酸氢铵相当于5kg尿素吗?

读题思考:该怎样计算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提示学习目标作铺垫。

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以下五种计算a、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d、已知物质质量求元素质量;e、已知元素质量求物质质量。

2、学会自学、交流与合作

齐读目标

明确学生目标,带着任务去学习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引导:原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在化学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在化学中怎样表示分子的质量呢?

思考: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分子-相对分子质量

帮助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

自学指导: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2、“总和”意味着用什么运算方法?

自学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帮助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自学指导:

1、教材85页“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中,“16”从哪里来?为什么要乘以“2”?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中,为什么要用“+”?

自学例题,并做检测题:求Cl2、SO2、CO(NH2)

2、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中下层学生演排

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抓住关键点,培养自学能力。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CO(NH2)2 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或=12+16+(14+1×2)×2=60

交流、讨论、纠错

学会第一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引导:

1、从字面上如何理解“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等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中各原子的对原子质量之比。以CO2为例说明。

理解、内化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的依据。

自学指导:“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能否写成“=16×2:12=8:3”,为什么?

自学例题,并做检测题:求SO2、CO(NH2)NH4H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中下层学生演排

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抓住关键点,培养自学能力。

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注意前面所列元素的顺序与后面的计算顺序要一致。

交流、讨论、纠错

学会第二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引导:

1、从字面上如何理解“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你能根据概念得出关于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公式吗?

思考、理解,得公式1: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

理解“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涵义

3、你能将公式变形,用来求物质的质量或元素的质量吗?

试着对公式变形

为第四、五种计算作准备

4、你能说出以下计算的算法吗?已知尿素的质量求氮元素的质量;已知氮元素的质量求碳酸氢铵的质量

试着说算法

基本熟悉第四、五种计算

引导: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等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中某原子的对原子质量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仍以CO2为例说明。

理解、内化,得公式2: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弄清计算依据,突破难点

自学指导:注意数准原子数告知:CO(NH2)2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 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79

自学例题,并做检测题:求CO(NH2)2、NH4HCO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中下层学生演排

帮助学生在自学中抓住关键点,培养自学能力。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注意数准原子数,注意书写格式。

交流、讨论、纠错

学会第三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出示检测题:

1、5千克CO(NH2)2中含多少氮元素?

2、多少千克NH4HCO3中含有2.3千克氮元素?(告知N的质量分数)

做检测题中下层学生演排

学会第三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注意弄清已知量和未知量,熟悉公式的变形

交流、讨论、纠错

归纳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思考、整理、归纳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巩固

出示练习题

1、计算(下一题可以利用上一题的结果)a、求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b、求Ca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求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d、求80千克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e、求多少CaCO3中含有2千克钙元素。

2、课前引入时的题目

做练习题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板书设计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学习目标:

氯气

二氧化硫

尿素

碳酸氢铵

1、学会以下五种计算

Cl

2SO2

CO(NH2)2

NH4HCO3 a、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生演排用)d、已知物质质量求元素质量;e、已知元素质量求物质质量。

2、学会自学、交流与合作

第二篇: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教学设计)

第四节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式。

2.相对分子质量。

3.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二.重、难、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书写化学式和理解化学式的含义。2.难点:(1)化学式中各数字的意义。(2)化学式的含义。

3.疑点:如何根据化学概念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

4.解决方法:在复习有关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的基础上,采用演示练习纠错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化学计算能力。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其应用。2.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3.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二)整体感知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概念的教学;第二部分是有关化学式计算的教学。这为下面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作好了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对前面所学分子、原子、元素、元素符号等概念的认识和综合运用。(三)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四节第二段,并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板书]: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强调]:化学式并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再经过推算得出来的。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如可以用O2、、H2O、MgO、NaCl来表示氧气、二氧化碳、水、氧化镁、氯化钠的组成。

[设问]:“H2O”除了能表示这种物质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化学式的意义。[小结]:1.表示水。

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表示一个水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板书]:2.意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3)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4)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

[教师提问]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得出结论。[板书]:3.化学式的写法(1)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①氧化物:氧元素符号写右边,另一种元素符号写左边。如:CO2、SO2、Fe3O4等。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写法:金属元素写左边,非金属元素写右边。如:ZnS、NaCl等。

③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写法:根据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先读后写,后读先写。如:P2O5、NO2、CO等。

(2)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①气态非金属单质,通常是双原子分子。如:H2、O2、N2、Cl2等。②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惰性气体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如:Fe、C、Ne、P、S等。

(3)正确认识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和元素符号前面数字的意义: ①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②右下角数字表示构成分子的原子的个数。(以CuSO4•5H2O为例)[练习]:指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H表示 和。(2)2H表示。

(3)表示、、、。(4)2表示。(5)4H2O表示。

[教师设问]:用H2O表示水的组成,即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那么,水分子的质量是否可以用氢原子的质量和氧原子的质量来表示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得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板书]:二.相对分子质量

概念: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国际单位为“一”,符号为“1”(单位一般不写出)。

[练习巩固]:根据化学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例:已知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

4求:(1)硫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硫酸铵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硫酸铵中各元素质量比。

(4)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5)264千克硫酸铵和多少千克硝酸铵(NH4NO3)含氮量相等?

[分析]:在化学式中各相对原于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时要注意:①正确书写化学式;②准确理解化学式中和式前的数字的含义;③元素符号之间用“+”号,元素符号与数字之间用“×”号。

[板书]:解:(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32+16×4 =132 [学生活动]:注意观察并检查自己的运算过程及结果。

[分析]:首先判断(NH4)2SO4中组成元素为N、H、S、O,然后根据化学式中各数字的意义,求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板书]:解:用n表示原子个数,则nN:nH:nS:nO=2:8:1:4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要注意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求各元素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8H:S:4O或N2:H8:S:04,要写成:

N:H:S:O=(14×2):(l×8):32:(16×4)=7:2:8:16 [分析板书]:计算式

化合物中所含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某元素的质= ×100% 量分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原子的个数要写在该元素的前面,而不能写在右下角。1个(NH4)2SO4分子中有2个N原子,很多同学常得出10.6%的错误结果。[板书]: N的相对原子质量×2 N%= ×100% =21.2%(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解此题可先应用表达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出264kg硫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代入上述表达式,借助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NH4NO3的质量,化学计算题一般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板书]:解法一: 264kg × 21.2% = 56.Okg

2×14 NH4NO3中N%= 100% = 35%

56kg

=160kg 35% [分析]:还可以把上面过程综合在一起,列一个方程解答。[板书]:解法二:设264kg(NH4)2SO4和xkgNH4NO3含氮量相同。

264kg×2N/(NH4)2SO4×100%=xkg×2N/NH4NO3×100% 264kg×28/132×100%=xkg×28/80×100% 解得:x=160 [分析]:1个(NH4)2SO4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即132份质量的(NH4)2SO4中,有28份质量的氮元素。那么264kg(NH4)2SO4中含氮元素质量为56kg。1个NH4NO3分子中含2个氮原子,即80份质量的NH4NO3中有28份质量的氮元素,若要含56份质量的氮元素,需160份质量的NH4NO3。

[板书]:解法三:设264kg(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为x。

(NH4)2SO4 ~ ~ 2N 132 28 264kg xkg 132/28 = 264kg/xkg 解得:x = 56kg 设ykg NH4NO3中含氮元素56kg。NH4NO3 ~ ~ 2N 80 28 ykg 56kg 80/28 = ykg/56kg 解得:y = 160kg [分析]:因为(NH4)2SO4和NH4NO3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所以可以把上面解法中两式合为一式。

[板书]:解法四:设264kg(NH4)2SO4和xkgNH4NO3含氮量相等。

(NH4)2SO4 ~ ~ NH4NO3 132 80 264kg xkg 132/80 = 264kg/xkg 解得:x = 160kg [强调]:运算过程中质量单位的选择是任意的,但要求前后统一。

[练习]:①有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20,求该氧化物中氮与氧的原子个数比。②要使Fe2O3和Fe304中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两者质量比为多少?

[学生活动]:依据化学概念,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注意格式。(四)总结、扩展

1.化学式的书写可归纳为:金属左,非金属右,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原子个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如果是1可略去不写,如果两种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按习惯写,有些氢化物氢写前面,如:H2O;有些物质氢写在后面,如:NH3,同时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上面板书)

化学式既有宏观,又有微观,还有量的意义。通过化学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1)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个数比。

(3)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4)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纯净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或元素的质量。计算式为:

某元素相对原子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

×

质量 子个数 某元素的质量= × 100% 分数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 = 物质的质量 ×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各元素的质量比

= 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

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四.布置作业

1.教材第二章第四节习题1—5题。

2.计算氧化钢(CuO)里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如果要生产20千克铜,需要多少千克的氧化铜?

第三篇: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总结

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下划线的建议记下来(计算题经常要用到)。

Na2O 62 Na2O2 78 NaOH 40 NaCl 58.5 Na2CO3 106 NaHCO3 84 Na2S 78 Na2SO4 142 NaNO3 85 NaClO 74.5 KOH 56 KCl 74.5 K2CO3 138 KHCO3 100 K2SO4 174 KNO3 101 MgO 40 Mg(OH)2 58 MgCl2 95 MgCO3 84 MgSO4 120 CaO 56 Ca(OH)2 74 CaCl2 111 CaCO3 100 Ca(HCO3)2 162 CaSO4 136 Ca(ClO)2 143 Ba(OH)2 171 BaCl2 208 BaCO3 197 BaSO4 233 Ba(NO3)2 164 Al2O3 102 Al(OH)3 78 AlCl3 133.5 Al2(SO4)3 342 KAl(SO4)2·12H2O 474 NaAlO2 82 SiO2 60 H2SiO3 78 Na2SiO3 122 SiCl4 170 NH3 17 N2H4 32 NO 30 NO2 46 HNO3 63 NH4Cl 53.5(NH4)2CO3 94 NH4HCO3 79(NH4)2SO4 132 NH4NO3 80 CO(NH2)2(尿素)60 P2O5 142 H3PO4 98 Na3PO4 164 Ca3(PO4)2 310 H2O 18 H2O2 34 H2S 34 SO2 64 SO3 80 H2SO4 98 HF 20 CaF2 78 HCl 36.5 HClO 52.5 HBr 81 HI 128 MnO2 87 KMnO4 158 K2Cr2O7 294 FeO 72 Fe2O3 160 Fe3O4 232 Fe(OH)3 107 FeCl2 127 FeCl3 162.5 FeS 88 FeS2 120 FeSO4 152 Fe2(SO4)3 400 CuO 80 Cu2O 144 Cu(OH)2 98 CuCl2 135 CuS 96 Cu2S 160 CuSO4 160 CuSO4·5H2O 250 Cu(NO3)2 188 AgCl 143.5 AgBr 188 AgI 235 Ag2SO4 312 Ag2CO3 276 CO 28 CO2 44 CH4 16 C2H6 30 C2H4 28 C2H2 26 CnH2n+2 14n+2 CnH2n 14n C6H6 78 C7H8(甲苯)92 CH3OH 32 C2H5OH 46 C2H6O2(乙二醇)62 C3H8O3(甘油)92 C6H5OH 94 HCHO 30 CH3CHO 44 HCOOH 46 CH3COOH 60 H2C2O4(草酸)90 C4H8O2(乙酸乙酯等)88 C6H12O6(葡萄糖)180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情况

CO、N2、C2H4:28 C2H6、HCHO、NO:30 O2、S、N2H4、CH3OH:32 H2O2、H2S:34 CO2、CH3CHO:44 NO2、C2H6OH、HCOOH:46 Fe、CaO、KOH:56 SiO2、CO(NH2)2:60 Cu、SO2:64 Na2O2、Na2S、Al(OH)

3、H2SiO3、CaF2、C6H6:78(78是高中化学里的一个很邪门的数字……)

H2SO4、H3PO4、Cu(OH)2:98 CaCO3、KHCO3:100 MgSO4、FeS2:120 Br2、Fe2O3、CuSO4:160

第四篇: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专题4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解析

专题4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一、中考复习要求

1、记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2、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计算纯净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纯净物中某元素或原子团的质量分数)。

二、基础知识回顾

1、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碳-12(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的碳原子)原子质量的为标准,某原子的质量跟它相 所得的数值,即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 符号为(书写时一般省略不写)。

2、相对分子质量:表示物质的化学式里所有原子的是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相对质量,它也是一个比值,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符号为“1”(书写时一般省略不写)。

三、重点疑点讨论

1、怎样理解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相对质量?你能通过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得出上述结论吗?

2、硫酸(H2SO 4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克,对吗?

3、为什么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

4、如何计算胆矾(CuSO4·5H 2O 相对分子质量?

5、能否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判断该物质是否为纯净物? 如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2%的石灰石是纯净物吗?判断某物质是否纯净物的标准是什么?

四、解题方法指导

例题

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求一个镁原子的质量。

例题

2、铁的某种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2 B、160 C、232 D、256 思考:先由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推断铁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然后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本题求化学式的方法有两种,请同学们自己推出。

例题3 一种含氧化铁的铁矿石,经测定含铁49%。求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思考:求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就是求不纯的含Fe 2O 3的矿石中纯的Fe 2O 3质量分数。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矿石中Fe 2O 3含有的铁元素质量。

矿石的质量 × 矿石中含铁的质量分数 = Fe2O 3的质量 × Fe2O 3中含铁的质量分数

五、知识能力训练 巩固知识

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 10-26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Kg ;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的9倍,则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晶碱(Na2CO 3·10H 20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已知X gR 2O 中含有Y gR,则表示R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代数式为(A、(X-Y/16 B、8Y/(X-Y C、16/(X-Y D、(X-Y/8Y

4(A、质子 B、质子数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数和中子数

5、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Fe 2O 3 B、FeO C、FeS D、Fe 3O 4

6、质量相等的CO 和CO 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1:1 B、11:14 C、1:2 D、2:1

7、某含氮氧化物中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该氧化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1价 B、+2价 C、+3价 D、+4价 E、+5价

8、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其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3,则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3价 B、+2价 C、+1价 D、-1价

9、一种不纯的硝酸铵氮肥,经测定含氮37%,则其中混入的另一种氮肥是()

A、NH 4Cl B、NH 4HCO 3 C、(NH4 2SO 4 D、CO(NH2 2

10、三种化合物CH

4、C 2H 5OH、C 2H 2中若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同,则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比为(A、4:3:2 B、4:3:1 C、4:6:2 D、1:2:2 提高能力

11、在化合物X 2Y 和YZ 2中,Y 的质量分数为40%和50%,则X 2YZ 3中的Y 的质量分数为(A、35% B、30% C、25% D、20%

12、有X 和Y 两种元素,它们相互化合能形成甲、乙两种化合物,已知甲中X 的质量分数为75%,乙中X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若甲的化学式为XY 4,则乙的化学式为()

A、XY 2 B、X 2Y C、XY 3 D、X 2Y 3

13、RO 2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0%,求R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14、有X、Y 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16,化合价分别为+3和-2,则X 和Y 组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2 B、88 C、160 D、200

15、A、B 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7:2,在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中,A、B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用A、B 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A 3B 4 B、A 4B 3 C、A 2B 3 D、A 3B 2

16、金属元素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它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已知它的磷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4。则它的硫酸盐相对分子质量为(A、184 B、272 C、464 D、无法计算

17、某元素R 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相同价态的硫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 元素的化合价为(A、(m-n/16 B、(n-m/16 C、(m-n/8 D、(n-m/8

18、已知 A、B、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中,A、、B 元素质量比为2:3,A、B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又知A 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该化合物中B 元素的化合价为(A、-a/2 B、-3a/2 C、-a/3 D、-2a/3

19、某二价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而且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2,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16 B、18 C、32 D、14 20、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21、绿矾(FeSO4·7H 2O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H 2O 的质量分数为。

22、多少克碳酸氢铵与60g尿素〔CO(NH2 2〕的含氮量相等?

23、有一含杂质的硝酸铵样品,(假如所含杂质中不含氮元素),如测得其含氮量为30%,则此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24、某二价金属难溶碱a 克受热完全分解后质量减少b 克,则该金属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第五篇:分子及其特点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课时

一、分子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从宏观角度对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所接触,本节课开始学生将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知道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分子的特点;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养成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 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实质。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景激学。用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如:酒精的蒸发,氨水挥发酚酞和的变红实验,装水和装空气注射器的推动,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第二,联想推理。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食品袋内装入少量酒精,把袋内空气赶尽,绑紧塑料袋口,将塑料袋放入80摄氏度的热水中。让学生观察,填写实验报告单。提出问题:“为什么酒精不见了?”学生们讨论给出结论“例如:酒精蒸发了”教师进一步提问:“是的,液态酒精变成了气态酒精,为什么液态酒精能看到而气态酒精看不到呢?”学生们各抒己见,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这时候教师给出正确解释: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我们知道单个微小的粒子不容易看到,但当大量小粒子的聚集在一起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了,无数的酒精分子紧密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液态酒精,所以液态酒精就是可见的,气态酒精也是由微小的分子构成的,学生会问那为什么气态酒精无法看到呢?听老师给你们娓娓道来:气态物质也是由微小的分子构成的,但是分子间离得较远,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单个分子,所以就看不到气态酒精。再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这样用事实来说话,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观念,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分子的的特点

分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可以通过想象、类比、模拟等方式,将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一些变化和现象与知识点的教学关联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推理,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分子很小,用肉眼看不到,分子到底有多小呢?采用“水分子的自述”让学生感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10-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 x 1023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呢?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按照上面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然要五十万年!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学生探究活动: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1,2”。要求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学生展示实验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花香四溢;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等等都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结果。

本节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同时也可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让学生学会一种研究解题的方法—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

继续创设分子运动的问题情景: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探究活动: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在两个烧杯中投人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两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由此实验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地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3)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100 mL水十100 mL酒精=200 mL液体吗? 学生探究活动1:取100 mL酒精和100 mL水,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测量混合后体积,可以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难道100+100<200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说出各自的看法

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

学生探究活动: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在学生认识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基础上,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学生探究活动: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与此同时教师提出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四、板书设计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下载《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1 地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学校:凉州区九墩乡平乐小学共1课时课题1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1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叶县遵化店镇中学牛爱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 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在前面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知识基础上,作为......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大全]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

    分子原子教学设计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 -----分子原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3、分子和原子......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②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③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阜宁县实验初中田菊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