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设计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写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郁达夫先生是怎样选取客观景物来个性化地表现故都之秋的。(幻灯1)(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5分钟)(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1、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
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3、“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呢?(幻灯2)
明确:“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是全文的文眼(幻灯2)。
4、主要写秋味的在哪部分?用景物来表现秋味的段落是哪些?(幻灯3)
明确:3~11段。(是文章写景的主体,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请两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初步感知“秋味”
1、接下来看看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品味这个秋味的呢?(幻灯4)明确: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枣树。
2、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幻灯5)
明确: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第三段)
3、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一笔带过,反而详细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幻灯6)这是什么原因?如果
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互相交流)
明确:(1)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幻灯6)
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2)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地方都是故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而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幻灯6)(3)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吵闹的、拥挤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就不吻合了。(幻灯6)所以虽然这些景物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
四、深入探究“秋味”
(一)清
1、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
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2、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明确:冷色。(黑、白、蓝、灰、紫等等)。
3、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冷清、孤独。
(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训练信息搜集能力,同时,逐步深入分析秋景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
4、先来看看对牵牛花的描写。大家自己读一读关于牵牛花的描写。在读的过程中注
意,作者描写牵牛花重点描写了牵牛花的什么?
明确:花色。郁达夫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参差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美丽扶疏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作者怎么说的?(“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幻灯8)
5、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觉得这种花色的选择合理吗?(幻灯8)
明确:我觉得合理,因为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白色和蓝色比较清静(幻灯8),而紫黑色太低沉、太压抑(幻灯8),红色热闹、温暖(幻灯8)。蓝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我们知道,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远洁净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让人感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这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北山》(幻灯9)。“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6、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得久吗?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幻灯9)。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我们平时很少有人去关注一种花以什么颜色为最好,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情。这蓝色和白色的牵牛花描写的是秋天特有的清气,而要表现的是作者落寞无奈的心情,这是对牵牛花的描写。我们一块来读一遍,体会一下“清”字是怎样贯穿其中的。(齐读三段。“不逢北国之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了故都的秋景是这样的冷清)
(二)静
1、提问:我们再看看故都的秋声又有哪一些呢?
明确:鸽子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扫落蕊之声。
2、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故都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
明确:这些声音都不是噪杂的声音,如果是噪杂喧闹,就不会听到青天里的驯鸽声、下雨的声音,更听不到落蕊的声响。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加深对课文“清、静、悲凉”基调的理解。)
3、作者在此还借助什么来写这清秋的寂静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四段,其他同学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表现出“静”?)
明确:槐蕊
4、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出了静?(幻灯10)
明确:(1)(幻灯10)“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没有声音,静!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触觉是“一点点”,而且作者用了两个“极”字,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点点的触觉都被作者感觉到了,说明这个环境非常静。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幻灯10)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地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
(3)“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幻灯10)还有丝纹存在,说明没有人走过——环境安静,能注意到这些丝纹,说明他心里很宁静、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
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也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正像陶渊明所说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因为“心”在起作用。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郁达夫从槐蕊中一叶知秋,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作者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秋天,更是人生的秋天(幻灯11)。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也正是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清秋的“静”味。
(三)悲凉 1、秋蝉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衰弱的残声。而且是在啼唱、嘶叫(幻灯12)。这一“啼”一“嘶”,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寂寥、悲凉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2、秋雨
感悟秋味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学生听配乐朗读)
“天可真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这种氛围中体现了出来。
3、秋枣
鲁迅的散文《秋夜》开头两句:“在我的后院,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可以说枣子是北方之秋的硕果。枣树在故都处处都是,作者选取的是枣子“淡绿微黄”的时候,这时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
就要起来了”。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看秋果体味到的是一种留恋,一种悲凉。
(四)总结
“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对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我们跟着作者在北国的寻常巷陌里,体味秋的清、静、悲凉,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真情,对故都的深深的眷恋和内心的悲凉。
五、探究阅读
(一)秋味——生命之味
1、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样子的?(可能出现的答案: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萧条)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为什么?
明确:心境、环境、经历、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前面我们提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毛泽东独立寒秋,但1925年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杨朔写过一篇散文叫《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就可以知道是生机盎然的秋天。他们都是借寻常事物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有个人经历和时代烙印在里面。
2、一切景语皆情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静与悲凉”呢?(幻灯17)为什么郁达夫的审美观和我们的明显不同呢?
明确: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1)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幻灯17,链接作者介绍)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
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他的自传体小说《沉沦》表现出了浓郁的抑郁、孤僻的个性特征。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灰冷的调子。
(2)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文学”。(幻灯17)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另外,他还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他眼中的景无不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3)社会环境的黑暗。(幻灯17)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之后,日寇准备占领天津及北平。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像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被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从标题使用“故都”而非“北平”也可以看出作者深切的眷念之情(幻灯19)。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也正体现了他的故都情结,家国之思(幻灯19)。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在文章的最后深情的哀诉。(齐读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
六、小结:
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郁达夫这篇散文表达的是他的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他选取了最能表达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特点的寻常景物牵牛花、槐蕊、秋雨、秋蝉、秋枣。这些景物最能体现他对
故都的眷恋,主观感情和自然景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幻灯19)。所以我们平常要注意用心观察身边事物,选取一些寻常景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题目《我眼中的秋》或《初冬的早晨》,不少于800字。
第二篇: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 郁达夫)
二、整体感知
1、解题:“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三、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3、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四、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板书】
五、布置作业:
思考: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2鸽声 帚声 蝉声衰弱 风雨声人声静 【板书】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
清、静、悲凉。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赏析意象,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赏析意象
①牵牛花: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要“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既写“静”同时也写“清”;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②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明确: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三、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
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难点探讨
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庭院静观清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
槐树落蕊秋草(枯黄)灰沉沉的天(灰色)以 以 秋蝉残鸣静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情 景 闲话秋凉秋声: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驭 显 清秋佳果悲凉情感:向往、迷恋、孤独景 情
第三篇:《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一、定向 学习目标
通过赏美景,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二、导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个散文家写过这样一句话“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是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就是郁达夫。怎样的秋让郁达夫愿意折寿去换取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请大家打开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赏析重点。(第二张幻灯)全班读 欣赏大自然地优美景致,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
(师:我们学习《荷塘月色》时,学习两个鉴赏散文的方法,今天学第三个,就是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
(二)整体感知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解决几个问题: 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全班回答】(清、静、悲凉)
一开篇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北国的秋的独特感悟,这就是我们说的开篇点题,统领下文。本段就是课文的中心段。
2.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景物来写这秋味的呢?(请学生找)明确: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第三张幻灯片)
(三)领略意境,探究学习。
1.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幅小院秋景图,请莫慧莉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幅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听得到飞声——境的宁静 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心的宁静 牵牛花的花色——境的清冷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庭院落、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点画出故都市井的情韵,几声鸽鸣,几朵牵牛花,几颗秋草,这样冷清的氛围自然而然的传递出几许悲凉,几许落寞,不必渲染,不必刻意,人便浸在这故都的秋味中了。
2、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4至11自然段,用“故都的是清的,清在„„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里”进行仿句练习。(教师放音乐)
看来,同学们对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有了深刻的体会,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孤独、寂寞、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他的生平开看。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寂寞、忧伤、悲凉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的突出特色。
探究: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有人认为本文是悲秋,你认为呢?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明确: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 女生读一、二段,男生读十三自然段。下面同桌交流讨论,等下请一些同学说以说。我认为是颂秋
第一自然段,对北国之秋的感受:清、静、悲凉——想饱尝一尝秋味,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②第二自然段,对江南之秋的感受:慢、润、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不能让人满足。
用对比的手法总写作者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第十三自然段。“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于味。四个比喻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热爱、眷恋。
由此可见,文中的客观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感的向往、热爱、眷恋,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苦闷、忧思、落寞。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因此,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三、知识检测:下列对于《故都的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故都的秋”,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B.“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点明了故都之秋的特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本文在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表现了悲秋的主题。
D.课文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赞美。
四、总结: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黑板板书:故都的秋)。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读屏幕上的话(第16张幻灯),向这位对自己的家国爱得深沉的作家致敬。
黄佳佳
第四篇:公开课《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并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味深厚的词句,理解其表现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披文以入情,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体悟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感受文章所绘之景,体悟所抒之情,发现景与情之间的联系,从而领悟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3.通过运用创设情境和类似文本比较品味、以文解文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三)情感与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对故都深切眷恋和深远幽思的情感。
2.通过对文中美景的欣赏和优美语言的鉴赏,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景物,体味情感。理解和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知人论世”,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选取与作者感受的独特性,从而把握“故都的秋”中的强烈“主观色彩”;
(2)品味文中一些很见功力的字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点拨法、以文解文教学法、探究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生自由交流话题“同学们对于秋风秋雨的感受”。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篇对秋天的与众不同的感触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正音(PPT)
二、知人论世
请看大屏幕,请一生读。
1、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2、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1、解题
问:“故都”就是北平,那么文题可否换成“北平的秋”?
明确:北平故都,曾是多代的国都,但到作者写这文章的时候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故”暗含了作者的一种深沉的眷念及怀旧、悲凉之感,“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题目明确而深沉。
2、请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全文。
要求:A、给段落编号,找出具体描写秋天景物的段落。
提示:宜慢不宜快,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明确:第3-11段。
B、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什么?
提示:提纲契领的句子中抓关键词,一般在句首、尾、中。
明确:清、静、悲凉。清、静——景物的客观特点 悲凉——作者的主观感受
像这样提纲挈领,笼罩全篇、全段的句子就是课文的关键句。对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3、对比南国秋:
现在,让我们用提纲契领、找关键词的方法寻找国秋的特点(慢、润、淡)
4、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1-2
总起
南北异秋 3-11 分述
秋景趣图 12
论述
秋趣寻因 13-14 收束
舍命以求
引导归纳五幅秋景图
提示:抓关键景物、用四个字表达。
明确: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体现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四、鉴赏秋景
1.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破院赏秋。请生读第三段,其余同学勾划本段里的景物和描写人物的动词。
预设:作者独到的遣词造句跟我们平常的习惯用语不太一致,有些生僻字,导致不熟悉课文的情况下就不容易通顺朗读,但同学能把握住清静悲凉的特点已经足够。
明确:
景物:浓茶、天色、飞声、日光、蓝朵
人:泡、坐、听、数、对
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注意:第三段寻找景物的时候有同学找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是郁达夫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北国的景物。
思考: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写了一些平常的景物呢?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① 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② 从细小的东西入手,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的说了。以小见大。③ 名胜游人如织,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
师: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明确: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匆匆的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以情选景,不蔓不枝。2.品味语言
在郁达夫笔下,秋有声,秋有色,秋有味。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自选一幅秋景图,尝试从不同角度,抓关键词(表颜色、动词、声音的词),品味“故都的秋”。(1)秋色
颜色“蓝白”
——视觉
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因为蓝色或白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
点拨:
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有人去世了,哀悼的人戴着白花、黑纱(不是红花、红纱)—压抑、悲凉。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可谓是透人肌骨啊。在五幅秋景图中,还有哪些秋色描写?
灰沉沉的天底下、青布单衣、淡绿微黄的秋枣
师:同学赏析的非常好,下面老师奖励大家一个问题。
思考:为什么第11段的结尾用“Golden Days”而不用“黄金般的日子”?
明确:颜色的协调,情绪的需要。
(2)秋有声——听觉
驯鸽的飞声、秋蝉残声、秋雨话凉、扫帚声 提示:换成“叫声”好不好? 明确: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更显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问:还有同学也从听觉的角度赏析秋景图的吗?
秋雨话凉中的“了”的读音特写,给人凄清、空旷、悲凉的感觉。提示:联想对着空房间、古井、深林大喊一声的回音效果。(3)秋有味——动词
1、问: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南国的秋?
提示:南国秋的慢润淡与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在内容上形成了——对比,起到了对比烘托的效果。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得结构严谨。
品13段 对比、比喻、排比 延伸:舒婷《春卷》对比阅读
2、泡浓茶、破屋、破壁腰——味觉、视觉
明确:独特的品味,体现皇城的历史底蕴、繁华已逝的悲凉。可见秋有味。
3、“细数日光”
师:请问日光能数吗?并且是“细细的数”为什么他数的这么有味道?“数”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细数”,透露出悠闲、惬意。
师:恩,是的。但是仅仅就这一点吗?老师还读出了寂寞和悲凉。大家同意吗?
幻灯片:
展示1:
同学们爱不爱看古龙的武侠小说?他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的第三十九回“阿飞”一节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他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已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
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展示2: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
学生品味,教师点拨。
明确: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阿飞、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明确: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的味道。
问:还有同学也找到类似动作类似感觉的词吗? 秋槐落蕊图中的扫帚的纹路
提示:清闲的感觉源于作者内心主观体验,而非事物的客观特点。这种写法就叫以情驭景。
五、小结
今天我们在郁达夫所展示的故都的秋景图中,较深入的探讨了作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赏秋景、深入探讨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六、作业
巩固性作业:与前一课《荷塘月色》比较阅读,谈谈两篇课文在情景处理上的相异点。思考:寻找12段的关键句。
七、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静、悲凉
以情驭景
色:蓝朵、首尾呼应
声:飞声、对比烘托
味:细数、以小见大
第五篇:故都的秋公开课
学会质疑,学会欣赏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这篇散文编排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这是一个散文单元,教学要点是“阅读这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一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郁达夫曾经说过: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孙绍振在《〈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中说:“艺术性散文并不是科学小品,它的生命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感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在这一点上如果含混不清,就失去了欣赏的前提;”“与其是在欣赏故都的秋,还不如说是自我欣赏。从这一点来说,故都的秋所着重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秋天的玩味,而且是对秋天的悲凉之美的文人体验和玩味。”所以这篇散文的教学重点我定位为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感受作者笔下故都浓郁的“秋味”,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的一种欣赏口味。
同时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白话文还不成熟,这篇又是作者写的“急就章”,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里面有些句子不符合现在的语法习惯,需要以此为契机,训练学生的语感。还有一些含义深远的句子,也需要引导学生加以品位。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但是文章中的趣味,和中学生的情感经验有很大的距离,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
1、学会质疑,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2、学会欣赏,体会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味” 【教学重点】
学会欣赏,体会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味” 【教学难点】
对故都“秋味”的体会
一、导入:
在课前的学情调查中,大家针对《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许多问题都非常有价值。有的问题显示出同学独到的眼光,发现了文章表达不够严密规范的地方;有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对文章不够理解,但也是文意理解较为关键的地方。这节课咱们就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故都的秋》这篇文章。
二、学会质疑
首先我要表扬提出这些问题的同学,他们发现了文章的纰漏,表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
1、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有同学问:在这句话中“饱尝一尝”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读书非常仔细,感觉这句话不是很通顺,其他同学谁能给他解释一下呢?
明确:饱尝或者尝一尝。尝一尝:吃一点试试;饱尝:足足的,充分。饱尝秋味,就是要充分的享受故都的秋味。(从事理的角度分析)
2、第二段中作者说(在江南)“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句话存在语序上的问题,请大家来调整一下: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从文理的角度分析)
虽然文章中有些句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还存在一些语法问题,有些句子不是那么通俗易懂,但这丝毫不影响这篇散文的魅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篇充满秋味的的故都的秋。
三、学会欣赏:
有些同学提出的有问题,抓住了文章的关键处,显示出这些同学眼光的独到。
(一)体会遣词之准:有同学提问:这篇文章为什么叫“故都的秋”。我想他的疑惑应该是在看了整篇文章之后,感觉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处都拿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对比而产生的。为什么不叫“北国之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
明确:“北国”指我国的北部,与“南国”相对,仅表明了某一地理方位;“北平” 2 是城市的名字;而“故都”是过去的都城,是对城市的定位,称为“故都”,给人以历史悠久富有文化内涵的感觉,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二)体会选材之妙:
有很多同学不明白6-10段为什么要写都市闲人的对话,作者为什么还要揣摩北平人的读音,这些和秋味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这部分中的“秋味”。
1、朗读6-10段,合上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人物的身份:都市闲人(闲散)
⑵人物的衣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冷色,萧条)
⑶人物的出场动作: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一立(悠闲,优雅,从容,北京人典型的姿态)
⑷人物说话时的声调:缓慢悠闲(悠闲)
⑸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微叹着互答着(人际关系和谐,随意,谦恭)
⑹人物说话的内容:天气转凉了(没有实质的内容,仅仅是一种情感、心绪的交流)
⑺人物说话的音韵:平平仄仄的(“层”、“凉”都发ng韵,都是平声,音韵和谐。)
2、请同学说说从这一部分中体会到的“秋味”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姿态、神情,是这般闲适、潇洒,富有文化气息。与之相对比的,是 “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 作者在这些城市中间来回奔波,生活忙碌而又疲惫,对于故都闲人的悠闲是这般的欣赏与羡慕。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岐韵,倒来得正好: “层”、“凉”都发ng韵,都是平声,音韵和谐。
由故都特有的都市闲人来谈故都的秋风秋雨,在平平仄仄的音韵中体现出一种沧桑感和悲凉感。这时候,大自然季节、景物(“秋”)的“味儿”,人的主观心绪的“味儿”,以及这“说话”的腔调的“味儿”,已经融为一体了。
3、除了这一处,关于本文中对秋景的描写,同学们还提出了下列疑问: ①3段:为什么写破院的牵牛花?
(破院,残破的意象渲染出了秋的悲凉,同时也显示出故都丰厚的历史,给人以沧桑感。牵牛花,再普通不过的野花,到处都能开的属于秋天的花。蓝色或白色,点染出秋的萧瑟。名胜古迹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和象征,渗透骨髓的传统神韵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真正的“秋味”只有“北京人”才懂得玩味,才有表现的价值。)
②4段:为什么要写落蕊?
(这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的落蕊,扫街的一阵扫后,地面上只留下了扫帚的丝纹,花开的时候就是清寂的,飘落到地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再被打扫干净,落蕊就这样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正像一个普通的生命的消失。从听觉嗅觉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静,落寞,悲凉。)
③5段:为什么要写秋蝉?
蝉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
①生命的短暂。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②渲染秋的苍凉。唐*许棠《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
故都处处的蝉鸣,渲染出秋的苍凉。
学会欣赏:通过对作者精心选择的秋景的品读,我们欣赏到了故都浓郁的秋味,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深深的眷恋之情。
由此我们也知道了,一篇文章的选材总是紧紧围绕文章中心,为表现文章主旨服务的。那我们在思考作者何以要选择这些素材时,也应结合文章的中心内容去思考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