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精读课文
4、曹冲称象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教材简析: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在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难点:
1.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2.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
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曹、称、秤、重”等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
4、去掉拼音读生字:
(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
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五、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候、柱、底、杆”等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秤”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六、拓展练习
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第二课时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感悟、指导背诵、积累词语、学写生字)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官员们是怎样说的呢? 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官员
造秤
宰象割块
2、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3、现在请大家试着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
这里面有三个官员说话了,读谁愿意来当官员学着官员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个来读。
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一、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官员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板演: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象下(装石)称出(重量)师:谁能
解释一下这四步的做法?
3、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
4、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5、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们的办法中得到启发).6、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 师:谁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曹冲的办法?
7、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
适时板书:以船代秤
以石代象
8、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3、小结: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候、然”,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六、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4.称
象
↙
↘
官员们
曹冲
造秤
以船代秤
宰象割块
以石代象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称出(重量);
先„„然后„„再把„„再„„
第二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 称象这件事的时间: 古时候。B: 大象的来历: 人家送给曹操的。C: 人物: 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 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 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 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 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 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 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2 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 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 七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2 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 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 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 总结全文
1 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称
象 ↙
↘
官员们
曹冲
造大秤
象上船,画线,象上岸 宰大象
装石头。齐线,称石头 ↓
↓ 直摇头 ← 曹操
→点头微笑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an
yuan
yi
lun
chuan
xian()
()
()cheng
gan
zai
ge
yi du qiang()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1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1)de()
(2)
de()(3)dei()2 曹操听了直摇头。
(1)不弯由()
(2)把弯由的伸开()(3)爽快()
(4)一个劲儿地()3 曹操听了儿子曹冲才七岁。
(1)能力。()
(2)一个劲儿地。()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象
一()秤
一(四()柱子
两()树
一(四、组词语
官()
沿()
柱(宫()
船()
住([《曹冲称象》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下册)
船)线))
第三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一)出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大柱子。(学生猜出大象)
(二)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和大象有关的故事。(出示可见首页)
(三)板书课题,读课题。
跟学生解释“称”的含义,即量轻重。根据提示让学生说出课题的意思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是啊,曹冲为什么称象?我们都知道大象非常大,他是怎么称象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把!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请同学们借助书后生字表,大声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圈画出生字新词。
2、找一找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体重的? 师生共同解决学习提示中的问题。(借助课件中的动画让学生熟练说出曹冲称象的方法。)
(二)指名读课文,随文识字,学习前三个自然段。
1、称象真是难道了好多人,这头麻烦的大象是哪来的呢,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明读第一自然段,会写“官”字,并用“操”组词。
2、那些官员们都没见过大象,看到大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找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柱子时出示大象图片,展示四条大粗腿,体会柱子的含义。又延伸学习又()又(),积累学生词汇。
议论即对人事发表言论看法。学习“议论”二字,让大家共同议论,加深体会,写字时提示言字旁。
3、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面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是怎么说的呢?指明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杆”出示古代的一杆秤,让学生明白用一杆秤无法称大象的事实。学习“宰”“割”二字,说出这个方法很残忍。
学习“造”字,不仅注意笔顺,还要注意走之的写法。学生明白曹操“摇头”说明他很不满意大臣们的方法。
三、总结全文,练习生字
曹操摇头,说明大家的方法曹操并不满意,接下来就该曹冲出场了,后面的字词我们下节课再来共同学习,指导书写
(一)出示“我会写”中的“冲、官、柱、议、论、造、杆、”七个字,组织学生书写。
(二)再次记忆这些汉字,并组词。
第四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称象》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故事要告诉学生,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难点是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理解课文时认识比喻句,会用“一边„„一边„„”造句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结合提示,用“先”“再”“然后”等关联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回答问题时间,培养学生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堂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再”“象”“像”“做”四个生字
2,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双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后,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师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窍门
师引导:“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柱”“址”是翘舌音
三、检查自读情况,巩固识字
1,小组互读
2,指名朗读,同学互评
3,抽字块认字在卡片上面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抽字块认字,全部读对的给予表扬
4,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把容易与本课生字混淆的生字块混入13个字块中,再让学生抽读
5,指导写字,“再”“象”“像”“做”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范读,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再请学生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请学生根据如下提示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用()()(曹冲用船称出了大象)
师指导学生明确,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将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第二部分是3、4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教师出示段意,教学生初步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课堂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写“照”“点”两个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理解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简略复习第一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请学生说说课文分成哪三部分,再次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投影出示段意:
起因——(1、2)别人送给曹操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
经过——(3、4)官员们议论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过程
结果——(5]用曹冲的办法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二、深入理解课文
1,大象的样子
师口述第一自然段提问:这是怎样的大象呢?在哪个自然段提到了?(第二自然段)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学情预设: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听了朗读后,我们知道大象应该是又高又大的,虽然我们的眼前并没有这头大象,但我们依然能想象出来你能再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大象又高又大吗?咱们一起接读吧,看谁与老师接得最好,并能读出大象的样子
(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大象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读大象的样子)
大象——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提问:是说大象的身子是一堵墙吗?那为什么要说成像一堵墙?
学情预设:因为墙又宽又大,大象又很大,所以把大象的身子比喻成一堵墙它们有共同特点,都很高很大
师提问:那是说大象的腿是四根柱子吗?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学情预设:因为柱子很高很结实,大象的腿也很高很结实,所以把大象的腿比喻成四根柱子
师:是呀,你们看作者多会想象呀,用一堵墙比喻大象的身子,用四根柱子比喻大象的腿,使我们眼前—下子就出现了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大象的样子
2,官员的办法
师提问: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听一听官员是怎样议论的官员的议论在第几自然段?
请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这一(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找投影出示提示语,(1)官员们想出了几个办法?请你用①②„„标出来
(2)请你用“——”画出官员们的办法
(3)试着把官员的办法连起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有两种,请学生分别说一说
第一个办法是得造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第二个办法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3,曹冲的办法
师:曹冲的办法在第几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请你们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并予以指导)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标一标曹冲称象的过程
投影出示:(1)称象的过程分几步?请你用①②„„标出来(2)说一说每一步主要做什么?
生边回答,师边小结,并板书如下: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
赶象上岸
装石到线
秤石头
知重量
师称象过程是这样的,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师配画外音)
出示图片,再次让学生感知称象过程
请学生根据图片,自己先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师引导:书中是用“先„„再„然后„„”把每一步连接起来的,你能用这样的词连接吗?
师先示范复述,再指名复述
4,最后一段
师结果怎么样呀?(指名读第五段)
师:曹冲做了一件连官员们都没有做到的事,而那一年曹冲才——7岁,就跟你们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难题,你能开动脑筋想办法吗?
三、指导写字:“照”“点”
1,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四点底的四个点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师示范写一遍
4,学生练写各一遍
5,展示评议修改
【设计说明】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内容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用将大象和石头等量代换的方法来称象,令人惊叹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中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
课文讲了——的故事
(学生填“曹>中称象”正确,填“曹>中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自主识字,有针对性地指导
1,给课文中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画上圆圈,自己读读字音,想办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
4,教师出示生字组成词语的卡片,让学生认读词语,巩固识字
5,学生再次自读课文,强化识字效果
第二课时
一、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
大象的身子像(—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4)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板书:官员们
造大秤
宰大象
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中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
赶象上岸装上石头
称石头
(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仑词的语气
二、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这也正确深层次探究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则缘于他善于联想秤提不动大象,曹冲想到船载得起;宰大象秤重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大象呢?曹冲又联想到石头,石头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有的同学还知道比利时的小英雄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三、完成课后第3题
1,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
2,说说每组的后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四、指导书写8个字
1,仔细观察要求会写的8个字看看左右结构的5个字、上下结构的2个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想想“造”字怎样写才美观
2,学生在课本上描描写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二年级下册)中的《找骆驼》和《蜜蜂引路》
第五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6、《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2.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3.理解课文,解决不懂的问题。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一段话用上冒号和引号。教学重点:了解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6课《曹冲称象》,谁来说说通过上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一)官员们称象的办法
师:同学们先来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官员们送给曹操一头什么样的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者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说的非常好,就是因为这个大象太大了,才引起了官员们的疑问,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于是曹操就向官员们询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呢?”官员们也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好,现在同学们快速地读读第3自然段把官员们说的话画一画(学生读书画批)
师:谁来说说官员们是怎么说的?(汇报)
生1:有的人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生2:还有的人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师:他们说的办法可行吗?谁来说说。生:不可行。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3:有的人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师:说的非常好,还有吗?
生:从“曹操直摇头”这儿可以看出不可行。
师:谁能说说“直摇头”是什么意思?或者你用一个别的词说一说。生:“直摇头”就是一个劲儿地摇,连续不断的摇。
师:你能给我们表演一下曹操听了官员们说的办法后的表现吗?(生表演)
师:曹操听了意见“直摇头”表示什么呀? 生:很不满意。
师:就在这个时候站出了一个才七岁的小男孩,谁呀? 生:曹冲
(二)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
师:大家快来看看这个才七岁的小孩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生:“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师:假如你在场你对曹冲的办法有什么疑问吗? 生1:把大象赶上船,船会不会下沉呀?
师:提的非常好,咱们同学也来想一想,谁能说说你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刚才说找来一艘大船,也就是能够承受住大象。
师:嗯!书看的非常仔细。我们既然要想用船称象得找一条足够大的船。还有吗?
生3:大象的重量怎么就是石头的重量呢? 师:谁来帮他解答?
生4:大象下沉的深度和石头下沉的深度相同说明他们的重量相同。师:看来你真的明白了曹冲称象的办法。
师:我们再来读读曹冲称象的方法,看看可以分成几步?
生:四步。一是,象上船,沿水面画线。二是,象上岸,船装石头。三是,船下沉至画线处,称石头。四是,计算石头总重量。
师:按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们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 生:好
师:好在哪?
生5:不用砍树做大称。生6:不用宰象。
师:快来看看曹操听了儿子说的方法是什么表情? 生:点头微笑。
师:曹操的微笑表示什么? 生:很满意。
三、激发情感
师:曹冲只是一个才7岁的孩子,一个“才”字说明什么? 生:说明曹冲当时很小
师:如果让你换个词你会用什么? 生:“刚刚”、“只有” 师:就是这么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却想出了大人们都想不出的好办法。如果你是曹操你会对曹冲说点什么? 生1:儿子你真聪明 ……
师:如果你是在场的官员你又会怎么说? 生2:这个小孩子真聪明,比我们都强。……
师:如果曹冲来到这儿,你想对曹冲说点什么? 生3:你真棒,我真佩服你!生4:你真聪明。生5:你太聪明了。
生6:你怎么那么聪明呀!
生7: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应该向你学习。……
四、升华
师:你们今年几岁了?
师:和曹冲差不多吗,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师:〔提示〕石头搬来搬去的多麻烦呀?要是换成什么就好了? 生1:人 生2:士兵 ……
师:说的真好!你比曹冲还聪明,同学们下课还可以再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和同学比一比谁的办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