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3 01:1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

第一篇:《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

《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

一、版本、章节

《兰亭集序》是江苏省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二、设计思路

《兰亭集序》是一篇著名的宴游诗序,虽名为“序”,但实与一般的序言不同。它借题发挥,由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论及人生的意义,言虽简而意颇深。由 于学生自身的生命体验有限,加上对魏晋那一特定时代的疏离,学生在阅读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本文文风清淡,不尚辞藻而多情致,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美文。通 过前面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也有了一定的文言阅读鉴赏能力。因此,本文易“深”文“浅”教,在学生把握基本文言字词句、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 以读入文,在深入的诵读中品情悟理,掌握本文的行文特色,从而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生命追求中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序文特点,背诵全文。

2. 掌握重要文言实词的多义性及词类活用、省略等语言现象。

3. 了解并学习本文借题发挥,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等行文技巧。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累重点文言知识以及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

2. 以读入文,以诵读教学法为主并辅之以点拨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情悟理。

四、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由这次集会而抒发的人生感慨,理清作者的感情脉络。

五、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正确认识作者的生死观。

六、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了此文,谁能告诉我作者想讲的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死生亦大矣)既然“死生”是一件大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作者为何还大费周章的讨论一番呢?(学生讨论)(板书文题)

(说明:导入看似笨拙,实是针对本文思想性深的特点设计的。是为了先让学生又快又准的把握主体,让学生带着兴趣疑问走进文本的欣赏。此外还可指点学生知人论世,从而自然转入对作者背景的介绍和“借题发挥”行文技巧的把握上)

二、背景介绍,以读入文,整体感知

1. 背景介绍

(说明: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土壤,为诵读创造氛围,但不宜过多展开)2.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多媒体显示生字词。

(说明:用声音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倾听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3.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以读入文

4. 整体感知

感知一:本文既谈“生死”,作者是不是一上来就大谈“生死”呢?作者这样安排行文是一种什么技巧?(学生讨论)

明确:借题发挥,这也是本文作为一篇诗序的独特性所在。

感知二:本文既是一诗序,请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作诗缘由 作诗情形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略)

(说明:此环节在学生自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归纳,培养学生速读检索的能力)

感知三:概括各段的要点,并从每段中找出一个字表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发言)

板书:记会—修禊之乐 慨叹—死生之痛 明意—今昔之悲

(说明:此环节主要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进一步了解“借题发挥”的特点,并逐步认识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释疑解难,积累知识,培养语感

1. 学生展示各小组在预习时整理出的疑难词语

2. 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寻求隐含信息,并联系旧知识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

3. 小组之间展开讨论交流,教师补充并用多媒体展示本文需学生掌握的主要文言知识,方便学生积累巩固(略)

(说明:此环节注重文言基础的落实,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注意方法的点拨以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文言能力)

四、以读入文,研读赏析,感悟探究

1. 研读第一段

(1)本文既然借“题”发挥,就先来仔细研读这个“题”--兰亭集会。请大家自由朗读本段,就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欣赏。

(说明:本段语言清新,音韵和谐,学生自由朗读可以以读入文,倾听作者心灵的声音,自主赏析表达可鼓励学生拥有个体的阅读体验,培养鉴赏力。也为欣赏写景技巧做准备)

(2)既然作者感情落脚在“乐”上,那作者何“乐”之有?(学生讨论交流,可用书上的语句回答)

明确:朋友之情 山川之美 春光融融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师点拨:杜丽娘曾用“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唱出了内心的苦闷,而今作者却五乐齐臻,足见“信可乐也”

(3)作者是怎样抒发心中之“乐”的?

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师点拨:王国维曾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之眼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可见宴游之上真是其景其情,其乐融融。

(4)学生朗读

师点拨:要读出“乐”应该以轻快明朗语调读之

2. 研读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注意朗读语气的转变)

(2)作者又乐而忧,由生而死,是如何借题“发挥”,抒发对“死生亦大”的感慨

多媒体投影显示: ① 人的生命本体都有不易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 所之既倦)

② 外在的大千世界变幻莫测,难以长久——(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③ 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易逝的——(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说明:由于本段意韵教深,特设置三个鉴赏点,由学生据此从本段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填入括号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理解说明,从而理解作者感叹的原因,再由教师点拨以相应的时代背景知识,古代文人的感叹名①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作者“死生亦大“的积极意义)

(3)学生带着体悟再次朗读本段内化

点拨:本段以议论为主,探索人生哲理,朗读时注意“犹、大、矣、痛”等词的语气,以和缓低沉语调读出慨叹语气。

3. 研读第三段

(1)学生集体朗读,找出应以批判语气读出的一句话。

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学生翻译此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理清本段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板书:感古人——批时人——明意旨

(说明:学生讨论后明确,由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看似消极实则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体会诗序行文的妙处)

(4)投影显示《兰亭集序》摹本,学生对照摹本朗读全文,并在读中感受字里行间流动的生命气度。

五、引申讨论

作者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读了此文,你对“死生”有何看法?

① 多媒体投影显示古今中外对“生死”的不同看法,以及历来对作者思想不同的评价(略)

②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可相机补充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迹

师点拨:佛家追求死后的轮回,道家崇尚人生的无为,儒家主张大丈夫当有所为,当今繁华的社会里很多人要及时行乐、挥霍生命,很多文人慨叹人生的短暂,但有志者依然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如海德格尔所说:“把握好今天,诗意地栖居。”(说明:此环节的讨论引申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六、课堂小结

1. 艺术特色 2。本文的思想意义(略)

七、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摹山范水的文字

3. 课外与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比较阅读

4. 研究性学习:感悟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方法:分小组协作,收集自己喜欢的一位文人的作品、生平资料等并进行研究,在网上或班里展示交流研究的成果

八、教学反思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完成本文教学后,感触最深的首先就是本文的导入设计,虽然看似笨拙,却对整个教学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我把“既然我们都知道 生死是一件大事,作者为何还要探讨”这个问题抛向学生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作者太消极了,有的说作者在无病呻吟、钻牛角 尖,有的说自古以来很多文人都有过生命短暂的感叹,王羲之作为一个名士自然也会考虑了…这样既设了疑,又激了趣,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展开。所以,导入的 设计要着眼欲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调动他们自我的生命体验,这样才能在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下展开教学。

感触之二就是以读入文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文言文教学再也不能是一极走入置学生的精神需求于不顾,一味的“咬文嚼字”;一极又走向置学生的 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于不顾,抛弃文本,过渡引申,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因此就有必要突出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文言文的阅读其实就是一个在读中积累 品悟、内化提升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他们有滋有味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而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 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读懂作者的心灵世界,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并享受到阅读的审美愉悦。当然,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不可少 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恰到好处的引申和点拨,这样才有助于让学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课堂上,我从学生精彩的发言 中,从学生若有所思的面容上,从学生灼灼发光的眼睛里,感受到他们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灵之声,已经在读中提升了自我。

再者,文言文的学习,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迁移的平台,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课外作业的设计就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确实,他们也给了我百倍的惊喜。学生主动要求拿出一节课展示他们的阅读研究成果,还专门为此举行了一场精彩地“是否应该积极对待生命”的主题辩论会。如何让学生的心灵乘着自己的思想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疏通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堂总结、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第三篇:《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过程与方法: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课件出示)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课件出示)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课件出示)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课件出示)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课件出示)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课件出示)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课件出示)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课件出示)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课件出示)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课件出示)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 ——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第四篇: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兰亭集序教案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新华中学沈洪贞

设计思路

文章抒发的人生哲理,发表的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对我们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比较难理解,基于此,在教学时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逐步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得出自己的生命感悟。

教法展示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3、体会认识作者的人生观,提高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他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美誉,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称。而他的散文《兰亭集序》亦是千古名篇,文中阐述的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如天籁之音,扣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千古名篇。

(二)、明确学习目标(展示图片)

(三)、听录音

(四)、自由读(读的过程中于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

然后明确:乐 痛 悲(多媒体展示)

知识点:

(五)、赏析第一段

1、大家齐读,考虑作者缘何而“乐”

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1)景美: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环境优美,天气融和。

(2)事美:诗人名流齐集兰亭,流觞曲水,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何等快哉!乐哉!

(3)情美:此时此地,风景秀丽,作者仰观俯察,景情宜人,感宇宙博大。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以上问题亦可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2、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

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同是写江南三月暮春风光,1

《兰亭集序》与《与陈伯之书》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读到作者怎样的情怀?学生讨论,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丘迟之景——生机勃勃,活泼热烈,意在唤起身处北方的陈伯之的思乡之情

王羲之之景——清俊高雅,生机盎然,有超凡脱俗之韵,清澈明朗,生机盎然,让

人神清气爽。(摒弃香艳只写山、水、林、竹、天、风而已,营造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正是作者高雅情怀的体现)

作者发出的由衷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

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3、再读第一段,读出“乐”的情感

(六)、赏析第二段(二、三段的译文http:///news/16963.htm)

1、齐读第二段,(男生读)

思考作者“痛”在何处

学生思考作答,然后明确:(多媒体展示)

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在之痛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无常之痛

(总:人生苦短乐景易逝感慨万千)

(在这一环节中,重申下列词语的意思俯仰情随事迁 陈迹 修短 期)

2、作者的“痛”可用下列哪个词概括(痛惜痛苦痛心悲痛)(展示图片)

3、再读

(七)、赏析第三自然段。

1、读课文,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

2、在本段中找出和作者生死观有密切联系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意思?(展示图片)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理解“一”“齐”“虚诞”“妄作”的意思)

3、对于作者的人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展示图片)

明确:古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时人以作者为代表的一类文人雅士

后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4、这一段作者慷慨生悲,你能了解王羲之“悲”的情感吗?这样的感慨是否消极呢?(展示图片)(这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应适当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佛教徒、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淡,他们“一死生、齐彭殇”,但作

者却把这种思想否定了,在否定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何其相似,而后人也有此感,也会和我一样发出悲叹,这里的“悲”是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读出对人生的热爱。他所体验的和我们所体验的是一样的。

既然人生短暂,作为有生命的我们就得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才不枉

来世一遭。不沉溺于乐事,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遇到和风细雨还是遇到狂风暴雨,都能泰然处之,稳掌生命的航舵。

5、作者感叹人生,却没有悲观,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就是他执着追求的厚报。

而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也往往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展示图片)

如:苏轼抒“人生如梦,一樽还泪江月”的悲叹,却留下了无数美妙篇章(李

白、曹操等亦可)http://baike.baidu.com/view/2517.htm

总: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

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

6、再读第三段(读“悲夫”时,要在“悲”和“夫”之间停顿一下,并且用低沉的语气。)

(八)、齐背全文,进一步领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情感

(九)、教师寄语:同学们,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生死的悲叹,他的悲叹不是悲

观,而是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对人生的热爱。是啊!生死是一个重大问题,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我们就该规划自己的人生,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同学们,好好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展示图片)

(十)布置作业:赏析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情感

 

附:

原文:http://baike.baidu.com/view/415796.htm

第五篇:【热门】《兰亭集序》教案

【热门】《兰亭集序》教案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兰亭集序》教案 篇1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1、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

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

六、范读第二段,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作者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兰亭集序》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

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一常阋约犹椋趴衫忠病!?(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

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死亡。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

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中华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兰亭集序》教案 篇3

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兰亭集序》》。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下载《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亭集序》教案(高二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庐江二中 何小幼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学习本文的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创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孔政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提高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语感;学会比较,质疑与思考。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情感脉络。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其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3.深入理解作者的......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教案2011年1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①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②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⒉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 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兰亭集序教案

    教案《兰亭集序》 一、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二、教学设计 (一)、方法设计: 诵读、讲解; 多媒体辅助;2课时(二)、过程设计 1、背景......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意义。 2、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朴素清新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

    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 (第二课时) 重点:深入文章,理解作者的感情。 过程: 一、导入 这是一篇东晋散文,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投影)杜牧《润州》,向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