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音乐教案

时间:2019-05-13 01:3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牧童音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牧童音乐教案》。

第一篇:牧童音乐教案

牧童

张美华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

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第一段音乐学生做律动,第二段音乐学生加上奥尔夫的节奏乐器拍击)。

二、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来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它那风情万种、绚丽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最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1:我最喜欢碧波万顷的大海……

生2:我喜欢清晨的蓬勃红日……

生3:我喜欢美丽的黄昏……

师:假如你现在身临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很想拿起画笔,把美丽的黄昏画出来。

师: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2:我很喜欢田野的景色,因为它的绿、它的黄、它的静……

师:田野是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奔向田野吧!

学生随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唤》(在演唱中,学生加上跺脚、拍手、捻指等喜欢的动作)。

师:你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好吗?

生:好!鼓掌……

师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在奔向田野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景色?(这时教师将一幅牧童骑在牛背吹笛子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时,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的景色。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杜牧写的一首古诗《清明》。

师:你能背诵一下吗?

生:能(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生:老师,我还想到了袁枚的《所见》。

师:你真聪明,你能为我们再背诵一下《所见》吗?(学生朗诵,其余同学会背诵的可以同时背诵)

师:你背诵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解一下诗意?

生:能(学生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三、学习歌曲《牧童》

1.引入新课。师:你们朗诵的有关牧童的古诗,让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听吗?

生:想。

师:老师现在把歌曲唱给你们听,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

教师用有感情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跳跃,是一首带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学习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师用黄色标记的节奏。

学生先练习切分节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

2.学习歌曲旋律。

师:首先来学习高声部的旋律(教师指导学生唱高声部的旋律,特别提示要唱准1 3 2 及1—[插高音1]音高)。

学习低声部。师:高声部的旋律你们已经学会了,再来学习低声部的旋律。首先,找一找在低声部中出现了什么音乐知识?

生1:我看到了一个小#字。

生2:我知道它叫升记号(老师表扬他说的正确)。

师: 那么,你知道它写在音符的前面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讲解)

教师在琴上范奏fa与#fa音高,让学生区别。

听琴唱一唱低声部旋律,随时纠正不准的音符。

把《牧童》的旋律完整地唱一次,重点提示难点乐句。

3.学习歌词。

师:旋律我们已经唱得不错了,现在我们来唱唱歌词,为了你们更好地学习,让我们一起再听一次录音范唱。

(1)随音乐伴奏完整地唱高声部歌词。(2)唱准低声部歌词。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地唱《牧童》。

4.分组合作。

师:大家一起唱得很精彩,我想听听你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演唱,怎么样?

学生自组小组练习,并随老师伴奏演唱。

评价:对于小组的演唱,学生进行评价,老师小结。

师:最后,一起再完整唱一次《牧童》,用你们的歌声把牧童快乐的生活表现出来。

四、了解与牧童有关的歌曲

师:你们在感受斯洛伐克牧童的生活后,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两首歌唱牧童的歌曲,第一首是《牧童之歌》,老师唱给你们听(歌词: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骑着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唱上一支歌呀,心花开放)。

第二首是《小牧笛》(歌词:小牧笛,吹吹歌,哥哥放羊我放鹅,他把羊群赶上山呀,我把鹅群赶下河,两支歌儿一样美哟,伴着白云飘飘落哟)。

生:老师,这两首歌这么好听,我也想学。

师:想学的不止你一人吧,老师一定教给你们。

五、了解钢琴曲《牧童短笛》

师: 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钢琴曲《牧童短笛》,它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作品。

学生听赏《牧童短笛》。

师:今天我们对乐曲只作了一次浏览,下次课将完整、仔细地听赏。老师今天给你们留一个作业,回去查找贺绿汀的资料,包括他的创作经历、主要作品及生平,下一课将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最后,学生们伴随着《牧童短笛》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二篇:音乐牧童教案

篇一:音乐教案-牧童 [音乐教案-牧童] 乐器演示与《牧童》教学(99年秋冬)【教学目的】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认识简谱的能力,音乐教案-牧童。

【教学重点】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简谱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唱简谱的能力;对于有一定简谱基础的学生,教会学会“二重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唱准音的高度、时值。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音阶教学1-│2-│3-│4-│5-│6-│7-│1-│1-‖ duo ruai mi fa suo la si duo do ruei sol ti do 堵 锐 眯 发 缩 拉 丝夜 都

四、请同学们把音乐课本第七册,翻到56页,我们来学《牧童》这首乐曲。

教师用口琴、横笛、竖笛、电子琴,演奏《牧童》。

带领学生学习《牧童》这首乐曲。

五、结束。

附: 《音乐艺术教学概论》

一、音乐理论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综合艺术,如戏剧、影视,幼儿教案《音乐教案-牧童》

1、节奏

节奏,是音乐术语。由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对旋律的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

2、旋律

3、交响曲

4、圆舞曲

二、简谱知识

简谱,是音乐的一种记谱方法,于十六世纪中叶,初步成型于欧洲,17-18世纪先后,经卢梭等人加工而渐趋完备。

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在教育观点上,他提出

“返归自然”的口号,主张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卢梭没有什么学历,但他却成为了法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有关卢梭对教育的论述,请参见笔者在兰州《新一代》96年第3期所发表的《卢梭论儿童教育》论文。

三、乐器演奏

1、口琴:簧乐器,内装一系列小簧片,按自然音阶排列, 用嘴吹吸发音。一琴只限于一调,a调和c调两种口琴较为常用。

口琴吹奏的孔位顺序,如图所示:

2 1 4 3 6 5 7 1 2 3 4 5 6 1 7 3 2 5 4 1 6 3 7 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吹吸

学习吹奏口琴,第一步是要学会找到1音。

口琴应该是初学乐器者的首选乐器,因为它价廉物美,发音又准,而一般的低档管乐器,普遍存在定音不准的现象。学好口琴,是今后学习弦乐的基础。2、箫

3、笛子

笛子,管乐器。笛子吹奏的一般发音孔位,如下图示:

吹 膜 4 3 2 1 7 6 5

孔 孔 左 左 左 右 右 右 六

食 中 无 食 中 无 指

指 指 名 指 指 名 全

指 指 按

4、打击乐器

a、体鸣乐器。如锣、钹(bo)、拍板、三角铁等。钹,古称“铜盘”,铜制,中部隆起,如半球状,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

b、膜鸣乐器。

学校上课时打铃,有电铃,有手摇的铃,有敲击的铃。如果我们把敲击的铃,称为体鸣乐器的话,如果不考虑其敲击节奏的轻重、强弱,而只考虑间隔的时值的话,那么,学校敲铃的节奏可设计为:预备铃:x - │x - │x - │x - │x - ‖上课铃:x xx │x xx │x xx │x xx │x xx ‖下课铃: xx 0 │xx 0 │xx 0 │xx 0 │xx 0 ‖集合铃:xx xx│xx xx│xx xx│xx xx│xx xx‖在简谱中,“‖”表示乐曲结束。end

音乐教案-牧童

篇二: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教学设计《牧童》

无锡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教学设计《牧童》 备战面试:创 亚 教 育 面试项目/程序/大纲 面试专题 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演唱技巧在表达音乐情感中的作用,感受歌曲情绪的细微变化,让学生正确运用音乐表现要素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1.歌曲中切分节奏的掌握。

2.歌曲中3段歌词中,不同歌词的高音演唱方法。

三、教学用具

钢琴、画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语: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播放《牧歌》)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答:„„

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 贴出牧童、出示课题(二)新课教学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播放《牧童》)一会我们在听的时候请你感受一下歌曲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的? 生答:活泼,欢快的

【设计意图: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着重培养听的能力;为用明亮,清脆的歌声表现歌曲做了铺垫。】

2.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遍老师又有了一个新问题,听一听歌曲是用什么拍子来唱的 生答:2/4拍(区分2/4和3/4)3.师:我们以前曾经学过哪些歌曲的演唱形式啊? 生答:独唱,合唱,齐唱,领唱,二重唱,轮唱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都运用了那些演唱形式来演唱的。生答:领唱,二重唱,齐唱,轮唱 4.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按照节奏朗读歌词,让学生更深入的熟悉歌曲节奏,为进一步学唱歌曲做准备。】

首先,先来看一看,什么调的?再看一下它是哪个国家的民歌? 生答:c 调,捷克斯洛伐克民歌

5.老师进行范唱,请你小声的哼唱,不太会的地方,我们一会进行解决 6.齐唱歌曲并进行歌曲处理(三)巩固提高

将学生分为三组,并分别进行演唱(一组唱的时侯另外两组认真听,听一听他们有没有按照演唱方法来唱,比如:歌词的咬字啊,音准,高音等,给他们评价一下)唱毕学生来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相互评价的能力。】(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我们今天学的《牧童》是哪里的民歌? 地址:无锡市崇安区解放东路900号兴盛大厦502室(东门保利广场旁交通银行楼上 地铁2号线3号出口,东林广场下车)

篇三:牧童音乐教案

牧童

张美华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第一段音乐学生做律动,第二段音乐学生加上奥尔夫的节奏乐器拍击)。

二、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伴着《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来到了教室,春天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它那风情万种、绚丽多彩的景色你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你最喜欢大自然中的哪些景色?

生1:我最喜欢碧波万顷的大海„„

生2:我喜欢清晨的蓬勃红日„„

生3:我喜欢美丽的黄昏„„

师:假如你现在身临其境,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很想拿起画笔,把美丽的黄昏画出来。

师:你的想法太浪漫了。

生2:我很喜欢田野的景色,因为它的绿、它的黄、它的静„„

师:田野是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奔向田野吧!

学生随伴奏演唱《田野在召唤》(在演唱中,学生加上跺脚、拍手、捻指等喜欢的动作)。

师:你们美妙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感染了我,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唱好吗?

生:好!鼓掌„„

师生一起再次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师:我们在奔向田野的时候,还看到了什么景色?(这时教师将一幅牧童骑在牛背吹笛子的图画贴在黑板上)

生:在奔向田野时,我看到了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的景色。

师: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杜牧写的一首古诗《清明》。

师:你能背诵一下吗?

生:能(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生:老师,我还想到了袁枚的《所见》。

师:你真聪明,你能为我们再背诵一下《所见》吗?(学生朗诵,其余同学会背诵的可以同时背诵)

师:你背诵的真有感情,能不能简单地为大家讲解一下诗意?

生:能(学生讲解,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三、学习歌曲《牧童》 1.引入新课。

师:你们朗诵的有关牧童的古诗,让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听吗?

生:想。

师:老师现在把歌曲唱给你们听,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

教师用有感情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跳跃,是一首带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学习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师用黄色标记的节奏。

学生先练习切分节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2.学习歌曲旋律。

师:首先来学习高声部的旋律(教师指导学生唱高声部的旋律,特别提示要唱准1 3 2 及1—[插高音1]音高)。学习低声部。

篇四:四年级上音乐教案-牧童人教新课标(2014秋)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小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⑴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⑵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⑶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⑷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⑸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 x 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⑴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⑵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⑶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⑷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⑸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⑹小组进行演唱。

⑺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⑻生:“太棒了!”

⑼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⑽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⑾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⑿生:“好!”

⒀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

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篇五:《牧童》教学设计

《牧童》教学设计

王口镇第一小学 音乐 安冬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2.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更好的学习歌曲。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1、1 2 3 2 1 音名演唱 2、1 2 3 4 5 4 3 2 1 音名演唱 3、5 4 3 2 1 元音演唱 4、1 3 5 3 1 跳音演唱

二、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八只小鹅》。

介绍斯洛伐克,观看图片欣赏斯洛伐克。

三、歌曲学习

1、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是用什么形式来演唱的?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歌曲采用合唱形式„„

3、学习大切分: x x x ▏x x ▏

4、全曲学习演唱

5、运用双响筒、三角铁打旋律

双响筒: x x ▏x x ▏

三角铁:x? ▏x? ▏

6、两人双响筒,两人三角铁击打旋律,全班同学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第三篇: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以及骑马的动作,了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景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

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教学难点:《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 x xx.x| x x x.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缩型的短句,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谈话导入:(听《娃哈哈》音乐跳进教室)

师:欢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谁知道现在播放的歌曲是由哪个地方的音乐改编而来的?

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新疆呢?

生畅所欲言:新疆风景如画,特产丰富,新疆人能歌善舞等

(你的知识真丰富!你真

是个小百科!瞧你的口水都快掉下来了!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你真行!)师: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牧童之歌》伴奏(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土人情)

谁能用一句话来赞美你所看到的新疆?(生:天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如果学生话题方向统一,老师及时说:是啊,真想亲眼去看一看啊!把学生话题转移。

二. 节奏练习

师: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到天山去走一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是谁从遥远的天山跑来迎接我们呢?老师用响板打击x x x.x| x x x.x |节奏模仿马蹄声(学生听完后回答)

出示PPT师:原来是小牧童,他骑着一匹悠闲自在的小马,小马它跑起来可有节奏,你听出来了吗?你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小马的跑步声吗?(2-3个学生模仿马蹄声节奏)x x x.x| x x x.x |

情况预设: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老师说: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随手圆舞板慢慢地再打一遍。

(出示PPT)你的耳朵真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条节奏 x x x.x| x x x.x |(慢速)

师小结:第三个音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音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音要唱的短一些。

(范读)像这样:x.x来:生跟读两遍 加上前面的节奏x x x.x一齐:生跟读两遍(慢慢地逐渐加快速度)

情况预设:如果学生附点八分音符完成的不是很好,教师采用划拍练习帮助学生

师:让我们配上音乐来一次。

师:太棒了!那谁能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小牧童骑马奔驰的样子呢,最好能加上刚才学习的节奏!(1-2学生)

情况预设:如果学生不太会,老师及时引导拉缰绳甩马鞭等动作

模仿得真好,老师把你们的动作综合一下,(师综合学生动作并表演)大家一起来试试。

如果配上音乐旋律那就更好了,看老师的。x x x.x| x x x.x |(用啦来慢慢摸唱旋律,加以手上拉缰绳甩马鞭的动作)

你们也来试试!(师生一起表演)

和老师一起去草原上骑马吧!播放《牧童之歌》歌曲

三学唱歌曲

1.师:看来,骑上骏马,唱着歌,在草原上奔驰,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叫《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听一听,说说你觉得歌曲的情绪速度和演唱形式分别是怎样的?情绪:欢快 速度:中速 演唱形式:童声齐唱

~好,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畅所欲言)

2.师小结:是呀,小牧童天真可爱,英姿飒爽,他的放牧生活更是悠闲自得,多么令人羡慕,多么让人向往呀!想不想和小牧童一起唱着歌,扬起马鞭,在辽阔的草原快乐的奔驰?(生:想)那就赶快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3.出示歌谱

看好歌谱,先用说悄悄话的声音来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歌曲旋律.跟着老师来唱一唱歌谱。

解决高八度:注意66整整高了八度,唱的时候嘴巴圆圆的,提前换气,用气息支持,听老师唱:66,高音6不要吼,美美的来唱。你们来试试!

~你们学得真快,现在能不能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放进去唱一唱呢?一起来试试吧。(完整唱一遍)

~解决难点乐句

师:你们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PPT出示:(连续附点处)

解决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难点。教师范唱9——12小节,加附点和不加附点两种唱法进行对比。

那我能不能把附点去掉呢?听老师唱一唱(教师范唱9——12小节)再听一听没有去掉的(教师范唱9——12小节)!

学生肯定会说:不能去掉。说一说为什么呢?(引导生回答:加上附点更能体现小牧童的可爱和欢乐的心情)好,跟着老师再来唱一唱这一句!(生跟着一起唱)师:唱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还没有把小牧童骑在马背上放牧时高兴的心情完全体现出来,想一想怎样可以体现出牧童欢快的心情呢?(师边说边做一个快乐的神采飞扬的表情)启发学生用欢快的表情,愉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学生复唱)

~嗯,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让我们试着完整地跟琴来唱一唱。

配上音乐再来一遍。(《牧童之歌》伴奏)

四、歌曲表现

1.师:你们动听的歌声深深的打动了我,我也好想在辽阔的草原放声高歌。下面听听老师唱的在情绪和速度上与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范唱

(1)“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突出“慢慢地” “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表现出那种舒展

(2)“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表现小牧童在天山脚下放牧的愉快的心情

(3)“唱上一首歌呀”稍慢

(4)“心花开放”突然加快速度

引导学生回答:“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 “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用稍慢的速度表现出天山的美,“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用稍快速度表现出小牧童放牧时快乐的心情。

师:这样的改变给你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生答:歌曲更优美,更活泼,更可爱~)师小结:音乐速度的变化,会使得歌曲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得丰满.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师生跟音乐齐唱

2.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由一群孩子演唱的《牧童之歌》,你能听出这首《牧童之歌》与我们刚学的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回答:童声合唱,引导学生说歌曲还用到了手来拍击节奏,进行了歌曲旋律的改编等

师:这样的改变又给你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

师小结: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使歌曲更丰富,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那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首歌曲唱得更美一些呢 ?试着对歌曲的演唱形式,或者情绪速度做一些改变?(尝试各种方案演唱)(启发学生对歌曲的情绪、强弱、演唱形式进行处理)情况预设:学生也许会说改变歌曲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老师追问:可以呀,那领唱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生回答。

我们按照XXX说的,来试试!我们唱两遍,第一遍请一位女生来领唱,XXX。第二遍我们请XXX来领唱。那么其余部分我们一起来完成。追问:XXX,XXX你们唱那一句?我们一起唱哪一部分?清楚了吗?开始了。(师生合作进行演唱形式的改变)

师:合作愉快!.五.教学小结:

师:天山的美景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享受,《牧童之歌》不同版本,不同形式的尝试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现在就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骑上骏马,在天山下大草原上尽情的唱起来,跳起来吧。(《牧童之歌》伴奏)

学生在《牧童之歌 》音乐中离开教室。

《牧童之歌》教案

[日期:2010-12-14] 来源:湖父小学 作者:张锦艳 [字体:大 中 小]牧童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牧童之歌。

2.欣赏长笛演奏的牧童短笛以及捷克民歌《牧童》。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模仿生活中的声音,探索音源。

2.学会演唱歌曲《牧童之歌》。

3.欣赏《牧童短笛》与《牧童》,对比各民族与地区的牧童的生活以及风格。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按照课本提供的教学素材和欣赏内容来进行教学,而是抓住这首歌富有新疆地区音乐风格的感受这条主线来展开教学活动.在音乐风格的感受把握上,通过和牧童短笛以及捷克民歌《牧童》中牧童的几种不同音乐形象给孩子们展现了不同地区的风情画,增加了的体验和积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活动

一、师生问好 竖笛演奏

二、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学生听音乐《梦里水乡》,走进教室。

师:音乐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耳边隐约响起了悠扬的笛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去那里寻找江南小牧童的身影吧!

三、歌曲教学《牧童之歌》

1、要给大家介绍一首新疆民歌,我们 天山、牧童、草原、马儿 一起来欣赏,仔细听,歌中唱了那些内容?

2、你能为这首歌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吗? 牧童放牛、放牛娃„„

3、出示课题《牧童之歌》

这首歌曲中的牧童生活在美丽的天山脚下, 欣赏天山美景。

天山是一座着名的雪山,山顶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天山的雪融化成为甘甜的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抚育了牧民,滋润了美丽的草原。(边讲解边播放多媒体)

4、听,草原上传来了什么声音?(出示节奏)马蹄声

你能用这条节奏为歌曲做伴奏吗?你觉得除了 2铃鼓、打击乐器用手还能选用那些乐器? 为歌曲伴奏。

5、咱们一起来做回活泼可爱的小牧民,学唱这首《牧童之歌》。范唱

请小朋友跟着的钢琴轻声唱,跟琴演唱。

你觉得这首歌中什么地方比较难唱?(连续附点的地方)

6、在第九到十二小节的地方,有个连续附点。

(多媒体将两处地方用红线出示)

如果不加附点和加了附点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不加附点太平淡。没有骑马的感觉,不活泼。

7、师生共同朗诵歌词,特别注意第九到十二小节。朗诵歌词

8、天山的小牧童生活在这样美丽的草原, 尝试各种方案(歌曲的情绪处理、强弱处理、演唱形式的处理等)怎样才能表现牧童欢乐的情绪?

9、请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乐器边唱边奏吧 汇报演出《牧童之歌》

四、欣赏《牧童短笛》与捷克民歌《牧童》

1、《牧童之歌》表现的是一个新疆草原小牧 选择判断

童放牧的喜悦心情,下面再欣赏一段。

听一听这段中的牧童配下面哪张图更适合呢?(出示多媒体)

2、这是一位生活在江南水乡的牧童,你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 根据童谣猜名字如《牧童短笛》等。

名字就藏在下面这首童谣中:“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这是我国着名家、作曲家贺绿汀老爷爷写的一首钢琴曲《牧童短笛》。(简介贺老)了解关于贺老和《牧童短笛》

刚才我们听的是经过改编的由长笛演奏的一个片断,这样描写的江南小牧童就更形象了。

4、听到我们这里美妙的连外国的小牧童都忍不住来凑热闹了。不信你听„„(播放歌曲)

欣赏捷克民歌《牧童》

五、结束全课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民族地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通过歌曲了解了生存在不同地方牧童的生活, 最后让我们也来学做一次小牧童,骑上马儿去放牧,边唱《牧童之歌》边做骑马动作沿着教室跳一圈。

第四篇:音乐教案-牧童短笛-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1、复习演唱《我们的田野》

2、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3、复习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p23、《综合训练》)。【教材分析及说明】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此歌已教了两课时,本课时在时间和教学安排上不作重点。

2、欣赏:《牧童短笛》是一首钢琴独奏曲,它描写的是小牧童手拿短笛放牧时的喜悦景象。欣赏本曲是本课时的重点。在时间安排上占整堂的二分之一。

音乐艺术是以音传情的艺术,欣赏教学则是听觉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听”,通过学生的听,教师的讲,以听带讲,以讲引听激发学生自然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所表达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另外,为上课时更好地利用时间,教师课前可用空白磁带把本曲连录3—4遍。

3、口琴教学

口琴教学是我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生活,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本课时主要是复习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是在学生比较熟练的基础上再扎实一下本曲的吹奏方法,本曲仿佛队伍进行曲一样,要求同学们吹奏的庄重、严肃、有力、饱满。【教学目的要求】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继续开展乐器进课教学,巩固口琴二部合奏曲训练(p23)要求奏准音高、吹奏的饱满,有力富有弹性。

【教学重点】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课时】第三课时

【教具】录音机、磁带、口琴、小黑板、图画。【课的类型】欣赏课 【教学步骤】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1=f 2/4 05 13|6 5|5 4|3· 5|2 1|1-‖ b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小黑板)1=c 2/4 01 34|5-|56 71|5-|56 54|3 1|22 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练习时,宜集中看着教师教鞭指谱进行视唱,要求看清楚划拍的上下动作和所唱的音的时值。另外,视唱时应注意换气,只能在记号处换气,不可在其他地方换气。

注:这两条基本练习,都是以后半拍起唱的,其目的是复习《我们的田野》作铺垫。因此,一定要注意练好。

四、口琴练习

口琴练习内容在课本p23《综合训练》部分,本曲上节课已学过,本课时主要是复习巩固。本曲情绪庄重严肃,具有进行曲的特点,特别是二声部低音的重复,好似队伍进行曲一样。要求:

第一声部坚定有力,精神饱满; 第二声部短促跳跃,富有弹性。具体方法:

1、把学生分成两组,先让学生分别同时认真地听老师弹奏全曲。(老师左右手分别弹一个声部,再弹奏全曲)

2、学生分部学习练习曲。

3、教师指挥,学生吹奏全曲。

4、教师指出优缺点,激发学生再次吹奏好全曲。

五、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如: 第一乐句 65|3·5|13 2|

错 唱 成 65|3·5|13 2|20|

第二乐句 35|6 6·6|5 3|2-|20 32| 错 唱 成 35|6 6·6|5 3|2—| 第三乐句 32|1 7|61 5| 错 唱 成 32|1·7|61 5|

后 12|3 3·3|333 25|1-| 错 唱 成 12|3 3·3|2

5 |1-|

2、教师用风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 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2、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1、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

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音乐,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应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全曲已欣赏三遍,学生对本曲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感受,这时,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作个非常短暂的讨论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时间如充许,让学生再听一遍乐曲)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教师对本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堂纪律等作个简短的小结,表扬上课表现突出的同学,鼓励上课发言不够大胆的同学,激励同学们课后多听一些音乐,多看电视文艺节目,养成经常欣赏音乐爱好习惯,努力提高欣赏音乐的水平。

第五篇: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以及骑马的动作,了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景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教学难点:《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x x x.x| x x x.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缩型的短句,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二、歌曲教学《牧童之歌》

1.你能为这首歌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吗? 2.出示课题《牧童之歌》

3.欣赏天山美景(边讲解边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节奏练习1.解决节奏难点。

2.初听音乐,跟随音乐合奏。3.对比节奏。

(1)出示,马蹄和x x x.x| x x x.x节奏型。(马蹄发生了什么变化?)(2)师:老师告诉你这个就是八分附点音符,用手势提示并弹舌练习。

师:第三X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要唱的长一些,附点后的要唱的短一些。

4.完整拍出歌曲的节奏型。

三、学唱歌曲 1.复听歌曲。2.出示歌谱。(1)按节奏读词。

(2)用“啦啦啦”模唱歌曲旋律。

(3)对比八分附点音符和四分音符演唱区别。

四、歌曲表现

1.舞蹈创作与表现

过渡句:如此美丽的新疆大草原,如此可爱的小牧童,我们单单以歌声来表现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就请你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些富有新意的动作。

创编过程,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的骑马动作: 举鞭(扬鞭)加鞭 挥鞭。学生学跳并表演。师生共同表演。2.加圆舞板、响板、串铃来表演。

3.乐器组、舞蹈组、合唱组来展示。

师小结: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使歌曲更丰富,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五.教学小结: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民族地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今天我们通过音乐了解了生存在不同地方牧童的生活,最后让我们也来学做一次小牧童,骑上马儿去放牧。学生在《牧童之歌 》音乐中离开教室。

下载牧童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牧童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

    三年级音乐《牧童之歌》教案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以及骑马的动作,了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景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愉......

    牧童教案

    1、作者介绍:吕岩,唐代诗人,中过进士,曾做过两次知县,后来因为发生农民起义,为躲避战祸带着一家人逃到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2、生试读,读出节奏。 指名读,齐读 指导书写两个生字 默......

    牧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蓑”字。 2.熟读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3.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教学重......

    《牧童》教案

    《牧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奋的好品德。 2、通过学习《牧童》这首歌曲,使学生初步了解其他民族放牧的景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能够用愉快的心情欣赏《牧童》......

    《牧童》教案范文合集

    《牧童》是唐代吕岩的诗歌,牧童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今天小编整理了牧童教案供大家参考。一起来学习......

    牧童教案

    民族街小学导学评案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王晓雪 学科 : 音乐 课题 :牧童[学情分析][学习目标] 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放牛歌》、《牧童》,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

    《牧童》教案

    《牧童》一课时教案 周梦竹 教学目标:炼字,想象画面,锻炼口头表述能力,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你知道那些知名诗人呢?吕岩并不知名,这首《牧童》却为何能够流传至今呢?它的魅力何......

    牧童教案

    普安县南湖街道三板桥小学语文教研组 任课教师:董家洪任课班级:五(任课时间: 教 研活动教案 2) 2017年7月 《牧童》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2017年7月13日 执教班级:五年级(2)班 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