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一个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是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对语文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于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好语文多么重要,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已经形成的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并使之趋于稳定。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多组织几次符合小学生特点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可以把某些表面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置于合适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富有趣味的环境中,使学生以愉快欢乐的情绪进行学习。例如,为了纠正学生的错别字,设计一个:“错别字医院”专栏,把学生经常出错的错别字写在专栏内,作为“病人”,让学生自愿报名当“小大夫”,给错误字“治病”,并要求找出“病因”,对难辨的错别字,还鼓励“小大夫”会诊,这样,治愈一个病人就消灭一个错别字,而且“家喻户晓”,根治力强,“旧病”不易复发,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积极投入,思维活跃既提高了学习效果,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
二.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鼓励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懂得古今中外不少杰出人物是靠“突发奇想”、“异想天开”叩开成功大门的,要求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耐心认真地聆听,不应不耐烦,不应态度冷淡。不应打断学生的话,更不应嘲笑、讽刺,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正确是否、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用赏识、鼓励的目光注视他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三.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欲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另外,我们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落伍者”,更不能总是给学生“敲警钟”,而应该注意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时,我们对学生的某个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个特殊的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等。“好极了!”“就这样!”“我为你自豪!”“棒极了!”这些美好的话语,我们应该毫不吝啬的献给学生。
四.充分利用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课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里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的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究。当老师的话语像淙淙的小溪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的时候,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风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五.开展课外活动 以玩增趣
坚持在活动中玩,在玩中学习的活动原则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配合了教学。如在冬天下大雪时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痛痛快快地玩雪,掷雪球、打雪仗、观赏美丽的雪花,在雪地上打滚、照相等,学生的兴致很高场面异常热烈。但是在玩雪之前我已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就是通过观察雪景而描写雪景。我知道学生可先写“静”物,再写“动”物,重点写雪后行人(走着的、跑着的、骑车的、开车的等)不同人不同的动作形态,结果孩子们玩得很尽兴,写的也很生动、形象、逼真。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把培养兴趣、启迪思维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向知识的高峰不断攀登!
第二篇:精心设计小学英语课堂_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刘宏娇
【内容摘要】
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要精心设计活动,渲染英语课堂气氛,以培养和激发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为主。小学英语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应该从这方面着手,可以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歌曲歌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关键词】小学英语 精心设计 学习兴趣 激发 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是: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创设适宜的英语环境,来引起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受到一定的英语熏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英语。
一、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在任教的一年多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进行情景教学。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并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这样组织内容有助于学生学的英语与客观事物,交际场所联系,真正达到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并尽量多地使用英语,逐步过渡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再者,有意创设的语言环境,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英语,引起兴趣;视听结合也便于加深初学印象,强化记忆。例如,在教第一单元时,我告诉他们,熟人朋友见面打招呼时,常这样表达:A : Hello!How are you ?B : Fine.thank you , and you ?A : I ' m fine too.这一问候格式也要适时适地来用。设想两人骑着车相对而行,且没有必要下车交谈时,就不该照搬这种近十秒钟才能完成的问候形式。仅说“Hello!” 或者简单的“Hi”,甚至微笑着点头致意就行了。在课堂上,我让两个学生表演骑车说全部问候语的场面,一边擦身而过,一边回头完成问候的样子,使得同学们在笑中领会其意。
二、激发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开展有趣的课上活动,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不仅乐于上英语课,而且更盼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们喜爱做游戏,我就把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听力以及表达能力,轻松愉快的同时学到了新知识。例如上句型操练课时,我叫一个学生上讲台,蒙上眼睛背对同学们,然后我在台下找一个学生,并且悄悄地将这个学生带到远离他人座位的地方,让他们俩用英语对话几句,最后让讲台上的同学猜出这个同学的名字。由于发出声音的位置相差太远,猜的同学往往出错,其他同学干着急,使劲地说:“No , guess again!”台上的同学只好又猜测“Are you……?”要求上台玩这个游戏的同学争先恐后。同学们还喜欢唱歌,我便在上课前让他们唱英语歌,一曲终了,下课时涣散的心又回到课堂上来了,并且进入了一个英语的环境。小学生好奇、好动。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年龄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最大限度为十分钟。如果在介绍了一定的课文新知识后,能进行一些游戏性的操作或唱唱英文歌,这样就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集体合作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把学英语变成快乐事。
三、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心,进行成功感教学。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些许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掌握一点一滴知识。一旦证实了自己的成功而产生成功感时便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有鲜艳情绪色彩的对象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引人入胜,无疑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它不仅有利于孩子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拓宽孩子的思路,促进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很多小学英语教材里面都有故事,如《Eight Little Babby Ducks》、《The Moon and the Monkey》等,虽然这些故事比较简单但内容有趣,语言丰富,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许多单词的重复都表现的非常自然,而且令人印象深刻。通过故事学习英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故事是小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随机地安排一些小故事,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Colors一课时,要让学生一下子记red/yellow/orange/green/brown/black/blue/white等八种颜色,显然是枯燥无味而又容易混淆的。上课时,我把这些颜色词用在学生熟知并感兴趣的事物上,并把相关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而后相应地写出
red apple/yellow banana/orange orange/green watermelon/brown monkey/black cat/blue car/white dog。这样,学生就会急于想知道这些他们在生活中所熟知事物的颜色该如何用英语表达,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提高了;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这八幅图片的内容自编成故事,学生一下子就又活跃了,思维也打开了,他们的故事生动活泼,诙谐有趣。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由于精彩的故事而记住了其中出现的事物以及它们的颜色,使得原本枯而又容易混淆的颜色单词具体清晰了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且贴近生活的氛围中。学生在情境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例如,在教学animals时,教师可在课前把书中的小动物a cat,a dog, a bird, a monkey, a zebra, an elephant,a panda,a tiger做成头饰,接下来教师用学过的自我介绍跟他对话:“Good morning!Im a tiger.What’s your name?”学生马上会用学过的知识跟老师对话:“Good morning,I’m a monkey”以同样的方法,其它动物的名字都得到了顺利解决。最后,老师请学生戴好头饰,自由结对,找自己的朋友去玩,边玩边复习巩固所学的单词。学生在愉快兴奋的环境中学会了他们喜欢的动物的英文名字,教师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内容。又如教学Christmas一课,教师创设圣诞节场景、布置圣诞树,让学生完全置身于节日的氛围中,然后由教师扮演圣诞老人给小朋友送礼物,并用英语问:“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children?”这样和他们做游戏,小朋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兴奋地回答:“I want a computer./I want a robot./I want a bike.”从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句型,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和假想性于一体,对孩子们来说,它既是一种玩耍活动,更是一种学习活动。游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穿插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能够调整情绪、活跃气氛、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有关人体部位名称的单词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T:Hello,boys and girls!Let’s play a game,OK? S:OK!学生一听要做游戏,劲头一下就上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便讲解游戏内容、方法——T:Now,when I say:“Touch your face.”You should touch your face like me,and at the same timeyou should say:This is my face。接着师生便一同做这个游戏。这样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但复习了大量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而且由于学生感兴趣,急于想知道教师要说哪些人体部位名称,从而促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他们便在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笑一笑中记住了这些人体部位名称。又如,在教Give me„句型时,我先让学生带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如pen,pancil,ruler,eraser等,上课时先出示有关的单词卡片,让学生逐一读出有关学习用品的单词,然后让学生举起自己的学习用品,用Give me„的句型说出来,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实物游戏,音乐停时,实物在谁手中,谁就要说出实物名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五、通过歌曲童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让孩子听歌谣、说韵文,在说说唱唱中学习英语,是另一种非常有趣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如《Snow》:“Snow,snow,Where do you go?I don’t know,I don’t know,Where I go.” 这一韵文极富特色,简单易学,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配合学生的喜好,带给孩子一种活泼欢快的语言接受环境。它用一种有节奏的方式来呈现语言,更增加它的多样化和新鲜感使它还可以配合手指和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这些肢体动作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对语言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优美的歌曲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在美的旋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教师上课前放一首或婉转或明快的英语小歌曲给学生听,例如《The Morning Song》、《Ten Little Baby Ducks》等,都能使他们产生心情舒畅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我也试着采用歌曲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带来快乐的同时,愉快地掌握课堂中的生词。例如:在教学Turn right / Turn left时,为了避免学生混淆和感觉枯燥,就可借助歌曲Follow Me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学,以唱促学,并在唱的同时辅以手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增强了记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灵活多变。一个成功的英语老师要全心观察研究更加符合语言学以及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规律,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学好英语。
第三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应建立在老师富有特色、富有新意的引导的基础上,这样才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就显得十分重要,导得不好,学生往往会感到不知如何下手,提不起学习兴趣。精心选择导入的内容,优化导入新课的方法,灵活采用情景导入、过渡导入、自然导入、渗透导入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一、情景导入。就是老师创设一定的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意、无意地集中到情景中去,起到迅速收心的作用。创设情景的方式很多,如讲故事,做一个小游戏、小表演等等。创设情景,形成氛围,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
二、过渡导入。就是在讲新知识前,复习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设计一些小题目过渡到新知识上来。这种导入的好处是减小学生对新知的陌生感,坡度小,新旧知识的联系紧密,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
三、自然导入。如新知识与学过不久的旧知识联系紧密的,可以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自学的结果,进入新的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渗透导入。在将要讲授新知前的一段时间内相互渗透有关新知的知识,到真正教授新知时学生就不会感到突然,感到陌生,减小了学习新知的难度。早期渗透、感知,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到学习新知时侧重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能力训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只有导入时激发出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自学,为整个课堂教学开个好头。
第四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周巷镇云城小学
周文杰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设计好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多么的重要。本学期我教一年级数学,刚入学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行为习惯强化教育后学习习惯基本养成,课堂上主要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知识,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容易被转移,所以老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很重要,课前要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
在一堂课上我教学9减3等于几的例题时,通过PPT投影显示9个萝卜,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投影上,接着动画显示一只兔子搬走了3个萝卜,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小精灵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还剩下几个萝卜?”“想到答案的小朋友请举手。”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来,眼睛里满是渴望被老师叫到的期待,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课堂氛围活跃,后来的巩固练习效果也特别好,整堂课下来绝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方法。
另外一堂课是讲解十几减几等于几的题目,本来准备好PPT展示给学生,但由于当天学校断电,电脑不能用,加上没有准备教具,一道16减5等于几的题目黑板上画图花了不少时间,期间学生没事做有开始做小动作的,即使我说过思考怎么做,但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没有提起来,我不得不板着脸让学生看黑板,学生的反应比较慢,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教完之后,仍旧有部分学生没有听懂过程,在后来的巩固练习中,本来可以让学生讲解的题目,我继续详细讲解给学生听,直到每位同学都听懂,但此时已经将近下课时间,课堂作业本上有几道难的题目没有时间讲解给学生。那堂课后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对于教学效果有多大的影响,这也促使了我之后的教学每节课前都会准备好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
第五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龙门镇中心综合组教师学习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讨活动方案
从新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到今天,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和教者的关注。我们教研组也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研究课题,开展了研究活动,以提高了师生素质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加学习人员:全体综合组教师
一、学习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探讨
二、时间安排
5月18日:下发学习材料,集中讨论学习。
5月19日——5月24日:自主学习
5月25日:上交感悟或反思,组长做活动总结。
2013.5.16.龙门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