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金石小学:唐呈
一、教学内容: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熟练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比例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解题。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五、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对比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反比例是变化
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yk(一定)x关系式:
xyk(一定)
(三)复习数量关系
1、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6)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7)圆周率一定,圆的周长和直径。(8)圆周长一定,圆周率和直径。(9)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10)x=3y,x和y
二、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例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分析题中的数学关系:
(1)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 _____,它们成_______比例。它们的________是一定的。即等量关系式:。(2)用比例知识解答,教师板书。
例
2、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等量关系式:每天看的页数×天数=总页数(一定)
解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生总结)
1、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反比例;
2、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3、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式;
4、检验并作答;
三、比较练习
1、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 是一定的,它们成_______比例。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50 Km,返回时,每小时行60 Km,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是一定的。它们成_______比例。即: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拿到应用题不要急于先做,要先读题,找出对应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了。
五、作业
用比例解决问题
(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
(3)某农场要收割小麦140公顷,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才能收割完?
(4)爸爸打算给亮亮的小书房铺上方砖,用边长3米的方砖需要48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需要方砖多少块?
第二篇: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熟练掌握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比例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解题。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何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五、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联的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二)复习数量关系
1、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5)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6)圆周率一定,圆的周长和直径。
(7)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8)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2、选一选
(1).当()时,x 和 y 成正比例。
① x.y = k(一定)② = k(一定)
③ x + y = k(一定)④ x-y = k(一定)(2).如果a =b.c,那么当 c 一定时,a和b 两种量()。
① 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 ③ 不成比例(3).C= πd 中,如果c一定,π和 d()。
① 成反比例 ②不成比例 ③成正比例
(4).一根铁丝剪成的同样长的段数与每段的长度。()。
① 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 ③ 不成比例
(三)复习用比例解应用题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1)、先用算术方法解答。(2)、分析题中的数学关系: 想:①题中有哪三种量?
②哪种量是一定的? ③谁和谁成什么比例?
(3)、用比例知识解答,指名板演。(4)、用什么方法验算。
yx 2
(四)小结:解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2、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
3、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式;
4、检查后写出答案;
5、特别注意所得答案是否符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比较练习
1、一批树苗,如果40人栽,每人要栽10棵。
①如果50人去栽,每人要栽多少棵?
②如果每人栽16棵,需要多少人?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 和__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______是一定的,它们成_______ 比例。即:每人栽的棵数 ×人数 = 一批树苗总数(一定)
2、(1)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
是一定的,它们成_______比例。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王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50 Km,返回时,每小时行60 Km,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___是一定的。它们成_______比例。即: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3、引导学生概括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
二、训练提高(用比例解决问题)
1、修路队抢修一段公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修完。如果每天修了150米,多少天可以修完?
2、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3、北京到济南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千米,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千米,一辆汽车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按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全程需多少小时?
三、课堂作业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打字速度一定,打字的总数量和时间;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3)、x=3y,x和y 4)、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5)、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用比例解决问题
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
3、一个车间装配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装50台,60天完成任务,如果要用40天完成任务,每天应装多少台?
4、某农场要收割小麦140公顷,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才能收割完?
5、王师傅要生产360个零件,2小时已经生产了120个,照这样的计算,剩下还要多少小时完成?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拿到应用题不要急于先做,要先读题,找出对应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了。
教学反思: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是有其独特的思考方法的,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上重点放在指导、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上。第一层次,先做判断练习,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因为这是正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第二层次,进行最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着重训练学生怎样找对应关系,如何正确判断,然后再动笔做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第三层次,进行间接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目的是在原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更高一步。
教学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增长才干,提高
素质,使知识的学习成为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载体。
教学中强化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尽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于生活同在,这节课通过七道练习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最终学生真正掌握了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篇: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 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两河完小 张素会 教学内容: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复习教学目标: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复习用比例解决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重点和难点: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用比例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量关系
1、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一本书,已看的页数和未看的页数.
2、选一选
(1).当()时,x 和 y 成正比例。
① x y = k(一定)② = k(一定)
③ x + y = k(一定)④ x-y = k(一定)(2).如果a = bc,那么当 c 一定时,a和b 两种量()。
① 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 ③ 不成比例
yx
(3).C= πd 中,如果C一定,π和 d()。
① 成反比例 ②不成比例 ③成正比例
(二)复习用比例解应用题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题中有哪三种量? ②哪种量是一定的?
③另外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2)用比例知识解答,指名板演。(3)检验,作答。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分析:这道题的路程是一定的,()和()成()比例.所以两次行驶的()和()的()是相等的.(2)列比例式解答。
(3)引导学生概括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用比例解答下面各题:
(1)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
西装,需要多少天?
(2)一条水渠,每天修25米,12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30米,多少天可以修完?
2、挑战自我:用比例解答,只列式,不计算
(1)修一条长6400米的公路,20天修了1600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还要修多少天?
(2)工人装一批电杆,每天装12根,30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多装6根,几天能够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指导,小组展示成果。
3、我能行:用正反两种比例解答。
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4.5小时。实际0.4小时行驶了3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实际需要几小时?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拿到应用题不要急于先做,要先读题,找出对应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了。
(五)课后作业 同步训练37页—38页。
教学反思: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是有其独特的思考方法的,所以在教学的设计上重点放在指导、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上。第一层次,先做判断练习,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因为这是正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第二层次,进行最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着重训练学生怎样找对应关系,如何正确判断,然后再动笔做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第三层次,进行间接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目的是在原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更高一步。
教学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使知识的学习成为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载体。
教学中强化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尽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于生活同在,这节课通过七道练习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最终学生真正掌握了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横道河子乡中心校 陈立强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教学重点:
1.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
1.师:本节课是我们这个单元最后的一个内容,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现完成这节课!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知识吧!(课件出示:)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购买的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为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1.回顾旧知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选择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同学们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例5中的已知条件是:
张大妈家:用了()吨水,水费是()。李奶奶家:用了()吨水。所求的问题是:(选择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师:要解决水费的问题,就要知道水的单价和用水量。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水的单价虽然不知道,但它是一定的。(2)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3)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4)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2、探究解法
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1)这道题中涉及哪两种量?(2)哪种量是一定?(3)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讨论分析:从信息可以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4)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量关系式吗? 张大妈家水费:用水吨数 = 李奶奶家水费 :用水吨数(5)如果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钱。(板书)28 :8= x :10 8 x=28×10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钱。
3、探究用比例解题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师:28:8和x:10 分别表示什么?(水费单价)同学们再思考,看看有没有出现其它比例的解法,如果有,教师也要进行评析。
4、检验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设计意图:强调解题过程的完整性。)
三、变式练习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帮李奶奶解决完了问题,能再帮王大爷解决一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进行变式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小结解题步骤: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归纳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好吗?(学生自己用语言叙述)
(1)找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找)
(2)设未知量为x;(设)(3)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式;(列)(4)解比例;(解)(5)验算,(验)(6)作答。(答)
五、巩固练习:
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提示:你知道哪种量不变吗?你能试着用比例解决吗? 2.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小组3天加工零件189个,照这样计算,9天可加工零件x个。
(2)小红8分钟走了5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用了14分钟,小红家离学校大约多少米?
3、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提示:你知道吗?影长与身高的比是一个定值!试着用比例解决吧!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用比例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才能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课堂总结
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归纳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好吗?(学生自己用语言叙述)
(1)找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找)
(2)设未知量为x,注意写明计量单位;(设)(3)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式;(列)(4)解比例;(解)(5)验算,(验)(6)作答。(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这一节学习的知识点,梳理归纳,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体验和感受收获。)
附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张大妈家水费:用水吨数 = 李奶奶家水费: 用水吨数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28:8=X:10
8X=12.8×10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第五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
白冬梅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
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学习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
一、归总应用题。学习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学习内容:
如何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铺垫练习
.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2小时行驶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行240千米。
(2)读一本书,每天读20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5页,需要x天读完。,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讨论如何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3)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指名板演)(4)交流订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比例方法。
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指名板演并交流订正,比较两题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
3、教学例6(1)出示例6情境图,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指名回答)
(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种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3)学生独立解答。(4)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三、课堂达标
1.用等式表示各题中的数量关系。
(1)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x小时行300千米。
(2)一批月饼,每盒装8块,可以装24盒。每盒装6块,可以装32盒。2.用比例知识解决应用题(1)60页做一做
(2)500千克的 海水中含盐25千克,120吨的海水含盐多少吨?
(3)一项工程派75人去做,40天可以完成。如果派60人去做,几天可以完成?
(4)修路队3天修150米,照这样速度,再修10天,又修了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教科书P62练习九第3、5.6.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