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01:1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第一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十河小学李晓娟

分析教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学生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训练点是继续指导学生学习默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某些句子的意思。《黄山奇石》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生动具体地描写了黄山风景区里各种有趣的奇石,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课文的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黄山奇石的样子,写出了黄山奇石的有趣。因此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分析学生:

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地将句子读的通顺、流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能踊跃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少数同学能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资料和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分析课程标准:

1——2年级在阅读方面的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2)教学策略阐述:

关于字词教学:①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引出词语,由词语引出句子,进而来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主动识字。②关于词语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的解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想象、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的意思,教师采用媒体和资料介绍的方法,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加之适当的朗读指导训练,进一步理解体会词语的意思。

关于句子的教学: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适时的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以完成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关于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首先抓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结合资料和媒体的使用,使学生了解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特点,突出理解“世界闻名”“秀丽神奇”、由“尤其”一词理解黄山的“怪石”有趣极了,以此来导读全文,使学生学会在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服务,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体现:2——5自然段的设计,以学生的回答为学习的顺序,打破串讲串问。(3)采用同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关于文本的处理:(1)第1自然段重点指导,使学生较全面了解黄山风景区,激发学习兴趣,导读全篇。

(2)第2——5自然段以学生为主,打破文本原有顺序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3)第6自然段简单处理,课件拓展内容。

(4)回归整体全文,利用第1自然段加强朗读训练,强化情感目标。

关于媒体的使用:

结合课文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多地了解黄山风景区,了解黄山的怪石,凭借生动的幻灯片图片,了解黄山怪石的“有趣”,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想去黄山看一看的愿望,激发情感,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资料的介入,也为学生了解黄山开拓了思路,提供想象的环境,丰富了内容。3)教案设计: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准生字字音,会读有关词语,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说说黄山奇石的样子。情感目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产生去黄山看奇石的愿望和爱黄山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2—5自然段,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体会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奇”在哪里。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质疑。(利用遮屏功能遮住题目和图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同学们你们看图上都有什么?(石头,松树„)这幅图是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图。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著名!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移动遮屏),齐读课题<黄山奇石> 其中“奇”字用批注功能批注。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奇?(谁能说一说奇是什么意思?)

二、欣赏课文的情景朗读,初读课文质疑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情景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把书打开,自由小声读课文,并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一遍。然后出示课件,检查学生们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内容。1 学习第一自然段(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抓注重点词语理解本段内容,导读全篇)(1)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请你画出来。(2)交流:

重点词语:闻名中外 景色秀丽神奇 尤其(3)课件演示:

安徽地理位置——黄山风景区——资料介绍(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导语:黄山四绝,所以说黄山风景区是“闻名中外”的,相比之下,怪石更突出,所以用“尤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4)指导朗读:你喜欢黄山风景区吗?将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2 学习2——6自然段

(1)读课文,同桌画找:课文介绍了哪些怪石?把它们的名字画下来,再读一读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交流: 提问:哪些怪石是具体介绍的?哪些怪石是简单介绍的?(教师板书怪石的名字)(3)学习内容

(注:按学生的回答,选择一种怪石进行精读指导,总结方法,其他几种怪石按此方法学习)(此环节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如:名字:猴子观海

样子:抱着腿、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想象:猴子在干什么,看到什么?把你想象的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课件演示:猴子观海

小结方法:名字 样子 想象(师生共同完成)(2)课件演示:(拓展内容)

(有名字的怪石欣赏,没有名字的怪石,发挥你的想象给他起名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当教学到“仙桃石”时,课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聚光灯突出仙桃石)可以看到山顶的巨石就像一个大桃子,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一讲。

当教学到“猴子观海”时,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子的石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学生对“翻滚的云海”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以此解决心中的疑团。

当教学到“仙人指路”时,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给游人指路呢。可以让学生学一学仙人指路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着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要读出对仙桃石来历的一种猜想。读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观海的有趣,声音可以轻一点,仿佛怕惊动了正在观海的猴子。而第四自然段则要读出仙人指路这个传说的神秘感。朗读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有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将描写“金鸡叫天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金光闪闪的雄鸡”、“不住地啼叫”是什么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画一画“金鸡叫天都”,再选几幅学生作品展示出来,大家来评一评谁画得好。

最后一自然段,让孩子们在课文中勾出课文还写了那几种怪石。(利用批注功能批注还有那些怪石)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四、扩展想象 然后让学生欣赏黄山其它被命名的怪石。再仿照课文练习说话,如:天鹅孵蛋,它好像„„..最后欣赏没有名字的怪石,让孩子试着给起名字,看看谁起的名字好,并说明自己的观点!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有趣

仙桃石 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 狮子抢球 仙人指路 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 ┋ ┋

具体 简略

课件说明:此课件为幻灯片,内容包括黄山的地位几种怪石,“黄山四绝”的资料介绍,还有就是课文的情景朗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生字、词语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生字和词语的掌握;课件还包括黄山的怪石(有名的、没名的),适合学生的想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有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黄山奇石》说课稿

众所周知,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为了让学生领略这黄山的美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安排了课文《黄山奇石》,这正是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课文紧紧抓住一个“奇”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写得活灵活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趣味横生,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文章字里行间蕴含作者对黄山奇石和秀丽景色的赞美。

二、说学情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并与他人合作探究。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1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并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3、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能更好地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中我让学生通过读、想、议、演等形式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作为教师,我只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综上所述,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首先,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品味课题,理解“奇”字。

六、说教学流程

(一)品味课题,理解“奇”字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用课件出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题中哪个字最能说明黄山石的特点?“奇”是什么意思?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本环节中,“奇”字吸引了学生,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二)初读课文,感知奇石

首先,由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课件播放黄山的美丽风光,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孩子们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神话世界。

在学生惊叹于黄山美景之时,马上让他们带着要求去自读课文,然后利用课件,通过认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准本课生字,认熟课文新词。

接着,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奇石,并完成这个练习。

孩子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该让他们去品词酌句,感悟黄山奇石的美了。

(三)品词酌句,感悟奇石

由于课文中介绍了许多怪石,因此采用选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选择自己认为最奇、最有趣的石头,结合书上的插图想象它的样子,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深入地探究,教师相机指导。这样的设计,改变了教师的“指令性”行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反馈自学成果时,我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并从词句的比较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比如:当学生汇报“仙桃石”时,让他们观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并分析图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抓住“飞”和“落”两个字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当学生汇报“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时,按照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蹲”、“望”等描写动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黄山奇石的美丽神奇。

同时抓住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想象思维。

由此,本课的重点得到落实,难点得到了突破,第四环节想象奇石便水到渠成。

(四)大胆创新,想象奇石

朗读了第6自然段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地对黄山的其它岩石展开丰富的想象,动手画一画“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仿照课文,用一两句话描述。也可以画一画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再进行介绍。

本环节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把这节课对课文的学习感悟最终生成为自己的学习成果。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一定感受到了黄山奇石的美,有了想要去黄山看看的愿望。我顺势告诉他们,黄山奇石仅是黄山“四绝”之一,那里的奇松、云海和温泉都是美不可言的,同时,课件播放图片,孩子们将更加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将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最后,在一幅幅黄山美景图中,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布置今天的作业,结束本课的学习。

下面,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课文运用想象的手法详细介绍了黄山的四块奇石,写出了黄山石的有趣和神奇。我把它们的名字和描写动态的词写在了黑板上。这样的板书虽然简单,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却一目了然.在座的老师们,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想说: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吧

第二篇:《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说课稿13篇

《黄山奇石》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黄山奇石》,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学设计流程】【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

本节课是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教科书第三册第2课《黄山奇石》。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概括地写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点明黄山的怪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四处有代表性的奇石的样子,写出了黄山奇石的有趣。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第六自然段改口介绍了几处有特点的奇石。结尾依据不仅交待了黄山的奇石数量多,而且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想象。

课文紧紧抓住一个“奇”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写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呼之欲出之感。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作者笔下惟妙惟肖,趣味横生,让人对黄山产生无限向往。文章字里行间蕴含作者对黄山奇石和秀色景色的赞美。

【说学情】

据调查,我班学生没有一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因此,在课前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所以,本课时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说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写“陡峭”两个字。

能力目标: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说说黄山奇石的样子。

情感目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产生去黄山看奇石的愿望和喜爱黄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有选择地说说黄山奇石的样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说教学设计流程】

品味课题 理解“奇”字

导读课文 揭示“奇石”

默读感知 找出“奇石”

精读品读 欣赏“奇石”

学习生字 规范书写

自主性作业 丰富积累

【说教学过程】

一、品味课题,理解“奇”字

以问题导入,提问:课题中哪个字最能说明黄山奇石的特点?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带着你对“奇”的理解,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课前教师搜集有关黄山的各类资料,整理成图片、文字。如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二、导读第一自然段,揭示“奇石”

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让学生体会出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有趣极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绍,描写的正是“奇石”。学生头脑中想象着黄山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默读感知,找出“奇石”

教学中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奇石的样子,说自己认为最奇、最有趣的石头并想它的样子,读出自己的感受。目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他们主动、专注,兴致勃勃地去读。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学,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改变了教师的“指令性”行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品读课文,欣赏“奇石”

1、比较句子,体会“奇”

如: 仙桃石

句子1: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句子2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下来的一个大桃子,在山顶的石盘上。”

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发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飞”和“落”两个字。于是抓住这两个词,让学生想象,体会到仙桃石不会飞,这块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顶上是静止的,用了“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了,赋予了神奇的色彩。

2、抓重点词语,领悟“奇”

如:猴子观海

教学中抓住抱、蹲、望三个字,让学生体会这三个字把猴子写活,使得这块石头不但像猴子,而且它还有猴子的动作、神态,多像一只看海入迷的猴子呀!

“陡峭”和“翻滚的云海”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语。因此,播放陡峭的山峰录像,帮助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陡峭一词的含义。没有去过黄山的人,很难想像云海的样子,播放录像,让学生亲眼看到云海翻滚的景象,深刻的体会云海的浩瀚与壮美。这时再让学生读,学生对“猴子观海”这一奇特景观理解的更为深刻。

3、展开想象,感悟“奇”

如:仙人指路

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想象这位仙人的样子,想像他会说些什么。(站 伸 指)

又如:金鸡叫天都

在指导学生理解“金”时,想想金光闪闪的雄鸡什么样。理解“叫”时,提问:难道这只鸡还会叫吗?结合句子想像它伸着脖子,好象在那里对着天都峰啼叫。这时,巧妙地导入了一段空谷回荡的金鸡鸡叫声,金鸡鸣叫其实是作者的联想,课件的运用,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受,引发情感的共鸣。

4、师生同读,加深“奇”

引读2-5自然段。用答的形式,欣赏黄山奇石怎么奇。就说仙桃石吧:学生接;还有有趣的猴子观海呢:学生接;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著名的金鸡叫天都怎么样!

5、发散思维,创造“奇”

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运用课件直观演示,说自己想象中的奇石的样子,为没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目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五、关注写字,提高写字习惯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节课我安排学习“陡峭”两个字,它们是一个词语,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有利于书写指导上的迁移与模仿,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少说一些,多练一些。

六、自主选择性作业:

课前学生收集了黄山风景图片,课下小朋友互相介绍。安排此题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二是鼓励学生初步学习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积累。激发学生热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

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仙桃石 飞 落

猴子观海 抱 蹲 望

仙人指路 站 伸 指

金鸡叫天都 伸 啼叫

(奇) (趣)

《黄山奇石》说课稿2

今天我来说一说《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部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讲的是闻名天下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文最后一段还简单列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强调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语言浅显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课我设定两课时,课文教学在第二课时。今天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3、指导书写“闪、狗”2个生字。

4、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学习你人、比喻的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结合图片想想其他奇石的形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问题教学法;

3、延缓评价法;

4、媒体辅助法。

三、说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2、读议结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说,训练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

4、自由想象,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认读

2、认读词语。

二、品读课文,欣赏“奇石”。品读2~6自然段。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的2~5自然段,用笔画出文中所描写的黄山奇石的名字。

2、边读边想:如果我们全班都去黄山,你会在那快石头前面拍照?

3、品读课文,欣赏“奇石”

1、学习第二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介绍了仙桃石?翻开书找一找。

(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仙桃石是什么样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看着图说一说)

(3)仙桃石这么大,又在这么高的地方,它是怎么来的呢?加上想象说一说。

(4)指导朗读说的真神奇、真有趣,更有趣的是仙桃正好稳稳当当的放在了石盘里,像招待客人一样。其实这是谁的功劳呀?对,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让我们读出仙桃石的有趣,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吧!

2、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大家抓住仙桃石的样子,加上丰富的想想体会了它的神奇、有趣,那么,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猴子观海”的呢?(出示图片,指名朗读。)

(2)从哪儿体会出“猴子观海”的神奇、有趣?

哪句话写出了猴子的样子?看看图,再从课文中找一找。(出示句子)

哪几个词写出了猴子的动作?请你坐在凳子上学一学。有趣吗?更有趣的是,猴子竟然在干什么?(看云海) 课文中哪个词也讲了黄山高呢?(陡峭)

(2)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段、第五段

4、齐读第6自然段。

5、回归文题,体会“奇”的意思。

欣赏了这些黄山奇石,你觉得这些奇石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有趣、神奇)题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个词来概括?(奇形怪状

三、学习写作方法。

四、仿写奇石

五、关注写字,提高写字习惯。指导写“闪、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节课我安排学习“陡峭”两个字,它们是一个词语,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有利于书写指导上的迁移与模仿,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少说一些,多练一些。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2~5自然段

五、【说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首先首先指导学生学习“仙桃石”,“猴子观海”引导学生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但是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前松后紧,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还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黄山奇石》说课稿3

一、设计理念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径,使他们达到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从而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qut;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设计思路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与我一起去搜集资料,并整理归类。这样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汇编的能力,在网络教材中也想设计一些新颖的东西,所以第一次由学生们邀请计算机老师协助。

2、问题是综合性学习的核心,是凝聚、汇集、激活学生知识技能的“触发点”。问题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语文学科的有些课文内容不是学生能直接面对的现实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本文中,学生在提问阶段便可通过阅读网络教材,在脑海中再现黄山的真实场景,通过网络技术,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足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

3、探究问题阶段,我通过网络教室、教学网络、网络教材等,构建出一个研究的平台,开展伙伴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从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在这个环节中,着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发表出来,会受到时空和途径的制约。所以我便在最后创造、运用阶段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虚拟一个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真正展现了综合化学习的风采,也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第二次创造性的搜集、整理、汇编作品,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做,教师只给适当的帮助,与第一次截然不同的原因旨在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将资料进行内化积累;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一)收集资料,齐制网络教材

1、收集阶段: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去搜集有关黄山的各类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影片、录像。

2、整理阶段:由学生将所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如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3、制作阶段:让孩子们自己去邀请计算机老师帮助汇编资料,协助制成网络教材,根据学生分类,把课文内容与黄山的资料进行链接,只需在分类词上(如怪石)轻松一点,就进入集文字、图片、影片于一体的丰富的网页中。

(二)浏览教材,提出研究问题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2、结合网络资料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3、肯定学生所提问题,同时也从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供学生在课堂上研究。

如:黄山奇石奇在哪儿、为什么会称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为什么黄山松与别处松不一样等。

※ 对于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可引导他们在课后进一步研究。

(三)利用网源,合作深入探究

1、学生自主选好一个或几个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并有价值的问题。

2、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去朗读课文,进行“超媒体”阅读,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图片、影片、文字资料,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四)品味课文,交流点拨提高

1、学生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心中也已经有了丰富的语言和情感的积淀之后,让他们互相间进行一下交流。

2、自由汇报,充分展示探究成果。

如学生在汇报“黄山奇石奇在哪儿?”这个问题时,完全可让学生充当讲解员的角色,先把有关的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再借助大屏展示的各种资料进行随机演示解说。这样通过图、文、声对照,让大家体会到语言的生动传神,情感也得到充分渲染,问题也在一种美的享受中自然解决了。

3、教师借助网络教材进行激情渲染,学生再次品味朗读,尽情表达出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感悟和情感。

(五)整理素材,自主创造积淀

1、让学生点击“网络教材”中的“创造天地”一栏,激起创造意向。

在点击之后,会出现这样的激励语:通过我们自制的网络教材《黄山奇石》的学习,你是否已被这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影片、秀美的文字打动了呢?你是否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激情了呢?我们的家乡新登也有很多景点,把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网络提供的资料结合起来,先向别人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历史、典故、传说、习俗等),也可以结合身边的特色事件,如我校的百年校庆,再把它写下来。并在网络上发表,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我们的家乡----新登。

2、教师启发:学习《黄山奇石》一文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我们不仅要感受美,还要学会像这位作者那样去创造美。请你根据“创造天地”的提示,去研究,去完成。

3、请计算机教师将学生所要研究的内容-----“新登风光”模拟网站和网络教材链接起来。

4、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从而让慢慢学会这类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1)确定自己研究的主题,即研究家乡的哪一个景点,根据主题去广泛地阅读有关资料。

(2)搜集自己需要的有关资料,并做必要的记录,可以摘录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加概括、整理。

(3)根据自己研究的主题,把描写家乡景点的自然景观与搜集整理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六)架设平台,鼓励充分展示

1、学生自行设计出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成果的方式,加以准备。

2、教师为学生的交流提供机会与必要的帮助,架设出较好的一个平台,使得这种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而可以是跨越时空的。

如:用E-ail将自己的作品发送给朋友,将作品在网络上发表,制成电脑小报在校内外发行,也可刻成光盘提交给老师、父母欣赏。

《黄山奇石》说课稿4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由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析学生】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具有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说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

【说教学】

这堂课的教学,应抓住“奇”字,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体会到了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读课题后,我问学生:“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我用课件出示“奇”的几个义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学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学生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时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学生明白了这一番道理,再读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走到那里就会有位仙人帮我们指明方向。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

“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个“变”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本来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太阳升起时天都峰上的景象,他们便能切实感受到“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了。

最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一说其他的奇石的样子,自然就水到渠成,同时,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黄山的“奇”。

【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令人遗憾的是课堂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其实有些地方让学生读可能比讲更好些。

《黄山奇石》说课稿5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来说一说《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说课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教材,第二部分是分析学生,第三部分说教学目标,第四部分说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说教学效果。

【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析学生】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说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4、教学重点及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现在,让我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说教学】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是我的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1、初读课文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其中“奇”字用动作突出。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量提高。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中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细读课文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⑴ 了解内容,初步解疑: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并把你读懂的地方和同学说一说。

⑵ 深入理解,进行解疑:

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让学生说说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对“景色秀丽神奇”、“怪石”几个不易理解的词语,教师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就拿“怪石”一词来说吧,课件出示两张图,一张图上的石头相貌平平,而另一张图上的石头则有些怪异,让学生判断哪张图上的石头为怪石,这样学生自然就明白什么是怪石了。

在教学配图的二、三、四自然段,可采用看图学文的方法,让学生把课文中描写各种奇石的语句找出来,图文对照读一读。当教学到“仙桃石”时,课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可以看到山顶的巨石就像一个大桃子,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一讲。当教学到“猴子观海”时,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子的石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学生对“翻滚的云海”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以此解决心中的疑团。当教学到“仙人指路”时,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给游人指路呢。可以让学生学一学仙人指路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着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要读出对仙桃石来历的一种猜想。读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观海的有趣,声音可以轻一点,仿佛怕惊动了正在观海的猴子。而第四自然段则要读出仙人指路这个传说的神秘感。朗读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有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在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将描写“金鸡叫天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金光闪闪的雄鸡”、“不住地啼叫”是什么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画一画“金鸡叫天都”,再选几幅学生作品用投影展示出来,大家来评一评谁画得好。

3、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体验创意性阅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有朗读、当导游、讲故事、画画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分组同时进行,教师从旁指导。喜欢朗读的学生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一组,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尽量读得有感情,还可以配上动作;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带领大家游黄山;喜欢讲故事的学生可以挑选课文中的一处奇石,发挥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一讲,比比谁讲的故事最精彩,最能吸引人;喜欢画画的学生,赶快拿起手中的画笔,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为了再发展思维,还可让学生画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最后,每组推选同学在全班展示才艺,汇报学习成果。只有学生主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我的课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黄山奇石》说课稿6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这节《黄山奇石》课例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是:【说教材】【说理念】【说学情】【说目标】【说策略】【说教学】【说效果】(幻灯片2)

【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三册第2课《黄山奇石》的第二课时。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本课图文并茂,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怪石,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它不仅具体形象地介绍了文中四幅插图的奇石,而且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本课时重点解决2——5自然段。

【说理念】

1、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理论,就本课而言,“黄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教学中王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大量文本的阅读及表象素材的感悟,拓展本课语文学习内容,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2、网络环境下的跨越式发展试验,使识字、阅读、作文做到了三位一体。

对语文来说,要最终落实到“读”和“写”。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跨越式资源,这些资源内容丰富,而且与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有关,深具实效性和科学性。这样的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大大增加,而且还为学生的打写创作积淀了创作的源泉,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最后还生成了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这也充分体现了跨越式教学试验中“以生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说学情】

《黄山奇石》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据调查,很多学生没有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又结合二年级的学生能独立阅读一定数目的篇章,较熟练掌握网上阅读、网上打写、网上浏览等信息技能;能根据学习的要求进行品词、品句,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培养。

【说目标】

l 知识与技能方面

(1)复习生字词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4)熟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打基础。

l 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时,同学们还要进一步体会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秀丽神奇,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l 信息素养方面

通过阅读网络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锻炼在网络中模仿、创编的能力。

【说策略】

本课根据上述目标和学生的情况选择和采用了如下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

(2)创新学习策略

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打破了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教材的局限。从单一的、一刀切的“封闭式”教学转变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开放式”的教学,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当代科技相结合,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说教学】

在黄山奇石的教学活动中,王老师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跨越式教学理念,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入手,促进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品味词句、理解想象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或现实中尚不存在过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小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间接经验,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了解教师或教科书所描绘的事物的情形和性质,进而理解这些经验。由此可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王老师注意从词句的比较中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想象的方法,王老师把句子1“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与句子2“就说仙桃石吧,它在山顶的石盘上。”两句话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发现第一句比第二句多了“飞”和“落”两个字。于是王老师抓住这两个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想象的方法和作用。 仙桃石不会飞,这块像桃子似的巨石在山顶上是静止的。用“飞”和“落”两个词语描述它,变静为动,把这块桃石写活了,寓予了神气的色彩,作者就是这样运用想象的手法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就这样,王老师从品味词句入手,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理想像的含义。

二、引导观察、创设想象思维的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最初是具体形象、动作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方式,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例如: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石头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王老师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与小组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蹲”“望”等一批描写动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

王老师让学生结合看书上的插图,自己在小组内交流脑海里想象到的景象。她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随组式巡视和倾听。在王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小组的讨论交流显得扎实有效。这时,王老师又抓住时机,让学生将自己把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

三、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重点学习2——5自然段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掌握了想象思维中语言表达的顺序,即先介绍景物的名称,然后叙述景物的形状特点,最后介绍景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等等。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王老师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让学生先了解更多有关黄山奇石的文章资料,然后再让学生大胆地对黄山的其它岩石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等岩石进行再造想象,续编新内容。

学生在大量阅读了相关的黄山奇石的其他文章后,脑子里的文字素材大大增加,王老师就让学生从她提供的黄山奇石图片中,找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打写创作。就这样,学生把这节课对语文的学习感悟最终生成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使创造性思维与信息化技术有效地整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体现了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在阅读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

王老师还认为,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要我们平常在语文教学中,能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相信学生思维逻辑性和广阔性会得到有效的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说效果】

这节课总体给人的感觉是:落实目标扎实,教学环节清晰,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都的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和发展。

《黄山奇石》说课稿7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闻名天下的黄山风景区有无数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文最后一段还简单列举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强调黄山的奇石很多、很有趣。

本文语言浅显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好教材。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秀丽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描述画面,发展独白语言。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描述画面,深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教法选择

1、情境教学法;2、问题教学法;

3、延缓评价法;4、媒体辅助法。

学法指导

1、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2、读议结合,感知文中的意象美;

3、入境促说,训练观察能力及口语表达;

4、自由想象,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

教学时间

本课我设定两课时,课文教学在第二课时。今天说课中的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卡片,多种方式复习生字

(二)紧扣“奇”字,破题激趣,导入新课。

1、开场白,出示课题:《黄山奇石》

2、找出关键字,破题;

3、提出中心问题,导入新课。

(三)通读全文,初步感知--“奇”在何处。

(四)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奇”在何处。

1、朗读全文;

2、从重点景观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大胆描述,自由交流,教师延缓评价;

3、以“金鸡叫天都”为例,感受文中的意象美,进行学法指导:

(1)出示图片,引导想象;

(2)抽读相关文字,采用多种方式训练朗读,进行读

法指导;

(3)引导想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意象美;

(4)学法小结。

4、学生再选重点景观,运用学法自读自悟,交流感受:

(1) 选出景点,自行自读自悟;

(2) 质疑释疑,解决字词难点;

(3) 汇报交流,训练独白语言;

(4) 适时评价,延续学习热情。

(五)图文结合,积累语言,感受“奇特”

自主选择景点,背诵相关文字。

(六)拓展延伸,训练表达,突出“奇特”:

(1)、模仿课文,自由练说;

(2)、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2、自由想象: “狮子抢球”

3、仿写片段,写出“奇特’

1、天狗望月

2、仙女弹琴

3、狮子抢球

(七)课后延伸,激发兴趣,深化感情

板书设计

各种黄山奇石通通围绕着一个“奇”字,大大的“?”是留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黄山奇石》说课稿8

一、教材解析

1.课标要求

低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注重识字教学,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2.单元分析

本组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安排了一个识字与4篇课文及语文园地一。分别是《识字1》《1秋天的图画》《2黄山奇石》《3植物妈妈有办法》《4古诗两首》。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硕果累累。读着本组教材,我们感到了“爽”,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金秋时节,神清气爽;我们感受到了 “美”,大雁南飞,山河壮美,春华秋实,劳动创造美。通过读本组教材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通过朗读导语,走进秋天,了解秋天。教材内容丰富,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3.本课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黄山奇石的记叙性短文。课文重点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本课图文并茂,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不由我们惊叹黄山的神奇,惊叹大自然的创造。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课语言优美、生动形象,特别适合朗读,教学中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多在读中感悟、体验、领会文意,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老师要指导他们在趣味阅读中落实识字教学。

三、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山石的“奇”。

五、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就本课而言,“黄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课前我就要求学生通过上网等方式收集关于黄山的资料。在讲到“翻滚的云海”时,学生就可运用课前收集的有关“黄山四绝”的知识帮助理解。又如在教学本课第1自然段时,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交流一下“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对文字信息的关注。

六、教学模式

整体建构,和谐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现在学习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美丽的秋天,本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知识树)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黄山奇石。

黄山奇石 植物妈妈有办法

秋天的图画 古诗两首

识字1 语文园地一

美丽

秋天

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黄山奇石。黄山在我国的安徽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里风光秀丽,景色神奇,最著名的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领略一下黄山的怪石。揭题:2 黄山奇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由单元知识树本课内容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并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节课做好准备。)

2、明确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设计意图:在导入新课后,向学生出示了清楚、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后面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自学指导 整体感知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

4、认识生字,把课文中的生字拼读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资料,结合段落整体了解黄山风景区的秀丽神奇。,激起学生进一步研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黄山奇石”的热情。学生自学生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交流汇报

1、检查识字情况:

(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认一认。同桌将生字卡片上的生词互相读一读,检验字音的掌握情况。

(3) 辨一辨。“风景区”与“巨石”——找出“区”“石”字型的异同点;给“区”“石”组出其他的词语;朗读词组:风景区、地区、区分、山区,巨石、巨大、巨人、巨轮。“脖子”与“胳膊”——出示人物图像,指出脖子、胳膊以及脸、腿、脚各部位;观察字形,说出自己的发现;小结与身体有关的许多字都带月字旁。

(4)玩一玩,做变字小魔术。

“著”——课件演示“者”来到草字头的下面;说一说“著”是怎么变出来的;小结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变字。“尤”——课件演示“优”字的单人旁离开了它;小结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变字。

做个魔术师,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变出字卡中的生字。

2.分段朗读课文。带着“我能将藏在文章中的生字认出来”的感受朗读课文,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设计意图:运用自学、辨析、游戏等多种识字形式引导学生初步读准生字的字音,了解识字的规律,并通过接下来的阅读过程掌握字音、理解字义、初识字形。)

(四)、研读课文,品悟情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并朗读句子:“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找出中心句所在的段落,朗读第一自然段。

(3)结合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句子中知道了什么。

(4)把“尤其”换成“特别”再来读读句子。

(5)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聚焦中心句,结合段落整体了解黄山风景区的秀丽神奇。扣住“尤其”,结合换词、画面、朗读等方式感知奇石的有趣。设问引路,激起学生进一步研读的积极性,辅以教师语言的渲染,激发学生探究“黄山奇石”的热情。)

2、学习二到五自然段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像什么。

(2)、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石头的,体会黄山石的奇。

(3)、引读,就说“仙桃石”吧……“猴子观海”又怎么样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指名介绍自己喜爱的“奇石”。

(设计意图:自主朗读,读中感悟,并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实践活动,拓展延伸

找找黄山奇石的图片,或画画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或伙伴的图片、绘画,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及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六)、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

1.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黄山四绝之一的奇石,感受了黄山奇石的神奇,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希望同学们以后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相信你会对大自然有更深的理解。

2.单元回归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黄山奇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学习本单元的后两篇课文,他们又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设计意图:最后的总结把本节课的知识及时的回归到它的上位单元系统中,让学生不断的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七)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秀丽神奇 仙人指路 神奇

怪石有趣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黄山奇石》说课稿9

1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情分析

如果游过黄山,你一定能随口说出黄山的“四绝”;要是没游过黄山,想必也听说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把?

读着《黄山奇石》,惊叹于黄山的神奇,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的创造。我们仿佛被作者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我们似乎并不是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的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你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

3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板书)

生: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接到了黄山风景区邀请我们参加《黄山奇石》导游证考核的比赛。顺利通过考核的孩子们,将成为一名优秀的黄山导游员。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我们要出发啦,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啦!

活动3【活动】1、活动一:字词自测(第一关字词比拼)

师:让我们出发吧,进入第一关字词大比拼!(先自我检测一下,能顺利读出来的同学把五角星涂黑)开始吧!

师:指名读——齐读

真是了不起,老师相信你们课后一定及时的复习,才能把生字词记得牢牢得!

活动4【活动】2、活动二:书写自测(第二关:来读、来写)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生字词,赶往黄山奇石考核的下一站(来读、来写)

师反馈:自由读——学生读——齐读

(你的朗读真棒,发现尤其、极读重音)学着小老师的样子读一读——齐读

同学们,真是聪明能干,一连闯了两关,让我们为自己加加油,为同学加加油,自己给自己鼓鼓掌!

师:上一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黄山的特点,还浏览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领略了黄山的怪石,谁能做做小导游,把上一节课学习的两个景点介绍给同学们!

生:请两位同学介绍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介绍的流利、清楚。这位小导游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真是有模有样——表扬认真听的孩子)

活动5【讲授】3、总结方法,自学伏笔

师:孩子们,我们来一起找一找,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学习这两个段落的,这两个段落有什么共同点。

生:名字、形状、地方、动词、……像什么(相机板书)

{板书:名字:仙桃石、猴子观海“——”、形状……像……(波浪线、三角形圈出动词)、地方(山顶的石盘、陡峭的山峰用圆圈出来)}

活动6【活动】4、活动三:合作学习4、5自然段(第三关:我来说)

阅读要求:

1、自由朗读4—5自然段,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合作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动动笔、圈圈划划,学一学。

3、汇报学习成果。

师:根据阅读要求,动动笔,参照小方法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师:哪一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汇报——补充——评价——读(小组、个别、男女、做动作读)

师:你们的自学能力真是让老师惊讶,小组之间的合作又真是默契十足,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互相合作学习的同学们吧!

师:孩子们,黄山的奇石只有这么多吗?

生:还有很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出第六自然段)

生:齐读。

师:还从哪里看出来还有很多?

生: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很多)

活动7【活动】5、活动四:第四关:听我来

师:小练笔(请你选一选,介绍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点)

利用提示语,先说——再写——组内改(评价对照板书)——选读(发证)

师:你们真是不得了,刚才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顺利完成了第四关——听我来,恭喜同学们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黄山奇石导游员。

活动8【练习】6、观视频、课后巩固: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秀丽神奇的黄山奇石。(视频)

师:课后,请你视频里的一块巨石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一当小导游,介绍介绍黄山的美景!

活动9【作业】作业设计

向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石

活动10【讲授】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仙桃石名字:“———”

猴子观海形状:……像……(波浪线、三角形)

地方:山顶的石盘、高高的山峰(圈一圈)

2黄山奇石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2黄山奇石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山奇石(板书)

生: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接到了黄山风景区邀请我们参加《黄山奇石》导游证考核的比赛。顺利通过考核的孩子们,将成为一名优秀的黄山导游员。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我们要出发啦,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啦!

活动3【活动】1、活动一:字词自测(第一关字词比拼)

师:让我们出发吧,进入第一关字词大比拼!(先自我检测一下,能顺利读出来的同学把五角星涂黑)开始吧!

师:指名读——齐读

真是了不起,老师相信你们课后一定及时的复习,才能把生字词记得牢牢得!

活动4【活动】2、活动二:书写自测(第二关:来读、来写)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生字词,赶往黄山奇石考核的下一站(来读、来写)

师反馈:自由读——学生读——齐读

(你的朗读真棒,发现尤其、极读重音)学着小老师的样子读一读——齐读

同学们,真是聪明能干,一连闯了两关,让我们为自己加加油,为同学加加油,自己给自己鼓鼓掌!

师:上一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黄山的特点,还浏览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领略了黄山的怪石,谁能做做小导游,把上一节课学习的两个景点介绍给同学们!

生:请两位同学介绍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介绍的流利、清楚。这位小导游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真是有模有样——表扬认真听的孩子)

活动5【讲授】3、总结方法,自学伏笔

师:孩子们,我们来一起找一找,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学习这两个段落的,这两个段落有什么共同点。

生:名字、形状、地方、动词、……像什么(相机板书)

{板书:名字:仙桃石、猴子观海“——”、形状……像……(波浪线、三角形圈出动词)、地方(山顶的石盘、陡峭的山峰用圆圈出来)}

活动6【活动】4、活动三:合作学习4、5自然段(第三关:我来说)

阅读要求:

1、自由朗读4—5自然段,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合作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动动笔、圈圈划划,学一学。

3、汇报学习成果。

师:根据阅读要求,动动笔,参照小方法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师:哪一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汇报——补充——评价——读(小组、个别、男女、做动作读)

师:你们的自学能力真是让老师惊讶,小组之间的合作又真是默契十足,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互相合作学习的同学们吧!

师:孩子们,黄山的奇石只有这么多吗?

生:还有很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出第六自然段)

生:齐读。

师:还从哪里看出来还有很多?

生: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很多)

活动7【活动】5、活动四:第四关:听我来

师:小练笔(请你选一选,介绍一处你最喜欢的景点)

利用提示语,先说——再写——组内改(评价对照板书)——选读(发证)

师:你们真是不得了,刚才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顺利完成了第四关——听我来,恭喜同学们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黄山奇石导游员。

活动8【练习】6、观视频、课后巩固: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秀丽神奇的黄山奇石。(视频)

师:课后,请你视频里的一块巨石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一当小导游,介绍介绍黄山的美景!

活动9【作业】作业设计

向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石

活动10【讲授】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仙桃石名字:“———”

猴子观海形状:……像……(波浪线、三角形)

地方:山顶的石盘、高高的山峰(圈一圈)

Tags:黄山,奇石,课稿,一等奖

《黄山奇石》说课稿10

【设计理念】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径,使他们达到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从而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思路】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与我一起去搜集资料,并整理归类。这样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汇编的能力,在网络教材中也想设计一些新颖的东西,所以第一次由学生们邀请计算机老师协助。

2、问题是综合性学习的核心,是凝聚、汇集、激活学生知识技能的“触发点”。问题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语文学科的有些课文内容不是学生能直接面对的现实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本文中,学生在提问阶段便可通过阅读网络教材,在脑海中再现黄山的真实场景,通过网络技术,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足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

3、探究问题阶段,我通过网络教室、教学网络、网络教材等,构建出一个研究的平台,开展伙伴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从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在这个环节中,着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发表出来,会受到时空和途径的制约。所以我便在最后创造、运用阶段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虚拟一个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真正展现了综合化学习的风采,也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第二次创造性的搜集、整理、汇编作品,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做,教师只给适当的帮助,与第一次截然不同的原因旨在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将资料进行内化积累;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收集资料,齐制网络教材

1、收集阶段:

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去搜集有关黄山的各类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影片、录像。

2、整理阶段: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由学生将所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如:

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3、制作阶段:

让孩子们自己去邀请计算机老师帮助汇编资料,协助制成网络教材,根据学生分类,把课文内容与黄山的资料进行链接,只需在分类词上(如怪石)轻松一点,就进入集文字、图片、影片于一体的丰富的网页中。

《黄山奇石》说课稿11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学生分析

《黄山奇石》一课是冀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利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说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初读质疑,明确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细读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课文中介绍了许多怪石,因此采用选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学生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几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在学生选读探究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通过相互评议、补充、演演、画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通过“飞”和“落”使学生感受到那么大的巨石却像小鸟一样轻盈地落在山上,大自然真是神奇得妙不可言哪!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你认为奇在什么地方,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黄山的奇特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奇石的与众不同。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黄山的奇特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石的人群中,看到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报晓等奇特景观,你的心情又如何昵?又会说些什么呢?黄山奇石还有哪些奇特的石头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黄山的奇,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六、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黄山奇石》说课稿12

一、设计理念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径,使他们达到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从而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设计思路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与我一起去搜集资料,并整理归类。这样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汇编的能力,在网络教材中也想设计一些新颖的东西,所以第一次由学生们邀请计算机老师协助。

2、问题是综合性学习的核心,是凝聚、汇集、激活学生知识技能的触发点。问题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语文学科的有些课文内容不是学生能直接面对的现实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本文中,学生在提问阶段便可通过阅读网络教材,在脑海中再现黄山的真实场景,通过网络技术,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足以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

3、探究问题阶段,我通过网络教室、教学网络、网络教材等,构建出一个研究的平台,开展伙伴间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场所,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从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在这个环节中,着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资料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和作品展示、发表出来,会受到时空和途径的制约。所以我便在最后创造、运用阶段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虚拟一个展示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真正展现了综合化学习的风采,也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5、第二次创造性的搜集、整理、汇编作品,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做,教师只给适当的帮助,与第一次截然不同的原因旨在让学生在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将资料进行内化积累;将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齐制网络教材:

⑴收集阶段: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去搜集有关黄山的各类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影片、录像。

⑵整理阶段:由学生将所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如分成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天下第一奇山等。

⑶制作阶段:让孩子们自己去邀请计算机老师帮助汇编资料,协助制成网络教材,根据学生分类,把课文内容与黄山的资料进行链接,只需在分类词上(如怪石)轻松一点,就进入集文字、图片、影片于一体的丰富的网页中。

2、浏览教材,提出研究问题:

⑴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内容。

⑵结合网络资料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⑶肯定学生所提问题,同时也从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供学生在课堂上研究:

如:黄山奇石奇在哪儿、为什么会称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为什么黄山松与别处松不一样等。

对于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可引导他们在课后进一步研究。

3、利用网源,合作深入探究:

⑴学生自主选好一个或几个自己感兴趣、适合自己,并有价值的问题。

⑵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去朗读课文,进行超媒体阅读,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图片、影片、文字资料,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

4、品味课文,交流点拨提高:

⑴学生对自己研究的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心中也已经有了丰富的语言和情感的积淀之后,让他们互相间进行一下交流。

⑵自由汇报,充分展示探究成果:

如学生在汇报黄山奇石奇在哪儿?这个问题时,完全可让学生充当讲解员的角色,先把有关的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再借助大屏展示的各种资料进行随机演示解说。这样通过图、文、声对照,让大家体会到语言的生动传神,情感也得到充分渲染,问题也在一种美的享受中自然解决了。

⑶教师借助网络教材进行激情渲染,学生再次品味朗读,尽情表达出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感悟和情感。

5、整理素材,自主创造积淀:

⑴让学生点击网络教材中的创造天地一栏,激起创造意向:

在点击之后,会出现这样的激励语:通过我们自制的网络教材《黄山奇石》的学习,你是否已被这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图片、生动的影片、秀美的文字打动了呢?你是否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激情了呢?我们的家乡新登也有很多景点,把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网络提供的资料结合起来,先向别人介绍一下这个景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历史、典故、传说、习俗等),也可以结合身边的特色事件,如我校的百年校庆,再把它写下来。并在网络上发表,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我们的家乡──新登。

⑵教师启发:学习《黄山奇石》一文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文章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我们不仅要感受美,还要学会像这位作者那样去创造美。请你根据创造天地的提示,去研究,去完成。

⑶请计算机教师将学生所要研究的内容──新登风光模拟网站和网络教材链接起来。

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从而让慢慢学会这类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①确定自己研究的主题,即研究家乡的哪一个景点,根据主题去广泛地阅读有关资料。

②搜集自己需要的有关资料,并做必要的记录,可以摘录原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加概括、整理。

③根据自己研究的主题,把描写家乡景点的自然景观与搜集整理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6、架设平台,鼓励充分展示:

⑴学生自行设计出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成果的方式,加以准备。

⑵教师为学生的交流提供机会与必要的帮助,架设出较好的一个平台,使得这种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而可以是跨越时空的。

《黄山奇石》说课稿1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黄山奇石》。

一、说教材

黄山奇石趣味横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更有趣。先总写景色秀丽神奇,再用浓墨重彩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神奇怪石,其他几块简写。作者采用“总分”和“点面”结合的方法,把黄山奇石写得栩栩如生,神奇有趣。

因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观看插图,阅读课文,欣赏“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神奇有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难点是对课文略写的“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等部分,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由想象。

所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的情感。

二、说教法

1、图文结合法:通过观看插图,欣赏黄山奇石,体会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自主探究法:通过读课文、课件演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积累丰富的词汇。

三、说学法

1、朗读感悟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2、情境体验法。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我将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分5个板块来具体我的教学过程及思考。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认识奇石美。

1、我的导入是这样的: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了,燕子往南飞,树叶纷纷落下,田野一片金黄,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在这美丽迷人的秋天里,我们班组成了一个旅行团,去游览著名的风景区黄山。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2、然后出示中国的地图,让学生找到安徽省,知道黄山在什么地方。

3、最后通过对第一自然段中“尤其”和“闻名中外”的理解,认识黄山风景区四绝之一的怪石。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大好的时光里,老师组织学生“游”黄山,让直观图像与课文语言文字融合在一起,拉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对“黄山奇石”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第二板块:检查字词,感知奇石美。

1、首先学生带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要求自读课文,读完后我用ppt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通过认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巩固“风景区、胳膊、巨石、著名”等14个词语。

2、然后,我让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奇石,并领着孩子把奇石和课件中相应的图片一一对应起来。之后出示“作者具体写了、、、四块黄山奇石,简写了、、等奇石。”这样一个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第三篇:《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学生分析

《黄山奇石》一课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说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初读质疑,明确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量提高。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中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细读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课文中介绍了许多怪石,因此采用选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学生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几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在学生选读探究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通过相互评议、补充、演演、画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通过“飞”和“落”使学生感受到那么大的巨石却像小鸟一样轻盈地落在山上,大自然真是神奇得妙不可言哪!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你认为奇在什么地方,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黄山的奇特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奇石的与众不同。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黄山的奇特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石的人群中,看到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报晓等奇特景观,你的心情又如何昵?又会说些什么呢?黄山奇石还有哪些奇特的石头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黄山的奇,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全员参与,体验创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有朗读、当导游、讲故事、画画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分组同时进行,教师从旁指导。喜欢朗读的学生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一组,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尽量读得有感情,还可以配上动作;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带领大家游黄山;喜欢讲故事的学生可以挑选课文中的一处奇石,发挥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一讲,比比谁讲的故事最精彩,最能吸引人;喜欢画画的学生赶快拿起手中的画笔,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为了再发展思维,还可让学生画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最后,每组推选同学在全班展示才艺,汇报学习成果。

只有学生主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六、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第四篇:黄山奇石说课稿

《黄山奇石》说课

孙娜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讲的就是那些惟妙惟肖、妙趣横生的奇石。作者将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绘的活灵活现,并配上了插图,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然后概括地描写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还特别指出了黄山的奇石有趣极了。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各具体形象的介绍了一处奇石的景点,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的介绍了其它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具备表演的欲望。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或者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看。

四、教学流程

1.导入:黄山风景区招聘小导游。

2.初读识字。(小组识字、归类识字)

3.精读课文,“触摸”奇石。(名字 样子 位置)4.拓展。

5.写字。(注意笔顺和重点笔画)

五、方法突破

课的难点就是让孩子体会到“奇”,我先让孩子们在读文和插图中体会奇石是根据形状命名的神奇,然后让他们以导游的身份自居,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深入了解。并在拓展中给孩子一些石头的名字让孩子根据名字发挥想象力试着介绍这些石头。最后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评出最佳导游。

六、作业设计

小导游回家给家人介绍美丽神奇的黄山奇石。

七、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名字 奇 样子

位置

第五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读懂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黄山石的神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熟读课文并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模仿课文选一块或两块黄山石说一说。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黄山石的神奇。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开小火车认读字词并正音。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黄山奇石(读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黄山吗?(生说出示资料简介)

师:黄山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奇石)

2、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走进黄山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看录像)待会老师让你们来谈谈你们的感受。

3 、反馈

板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三、研读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能在书中划一划句子,圈一圈词,从中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

2、小组交流

3、汇报

(一)A 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块奇石)

B 这两个内容分别是怎样写的?

(1)(出示“猴子观海”图片)齐读写“猴子观海”的话。课文围绕“猴子观海”写了那几个方面内容?

(2)在哪里“观海”?(陡峭的山峰上)“陡峭”是什么意思?看看课文插图中哪个地方最陡峭,把这个词写上去。观什么“海”?(云海)怎样“观海”?

(3) 你认为“猴子观海”这块石头奇在哪里?

像:外形像;有情趣:云海壮观,猴子观海入了迷。

(4)指导朗读。背诵这段话,体会“猴子观海”的神奇。

(5)(出示“仙人指路”图片)齐读写“仙人指路”的话,说说“仙人指路”又奇在什么地方?

C 这两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

默读,用“~~~~~~”划出这句话,并圈出最重要的连接词。(“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指导朗读这句话。(更读重音)

你能把“更有趣”换个词说说吗?(更有意思)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讨论:

A 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两块奇石)

B 这两个内容分别是怎样写的?

(1)(出示“金鸡叫天都”图片)讨论:A “金鸡叫天都”与前面介绍的几块奇石有什么不同之处?

(“金鸡叫天都”由几块石头组成?)

B 为什么把这一组石头叫做“金鸡叫天都”?这一组石头的形状酷似引颈啼叫的雄鸡。

太阳升起来后,石头金光闪闪,颜色也酷似雄鸡。

(2)(出示“仙桃石”图片)齐读写“仙桃石”的话。“仙桃石”奇在哪里?

(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齐读这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黄山石奇在哪里?(形状千奇百怪,酷似人物、景物,且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2)师小结:

黄山石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有机会,大家不妨亲自去看一看,你一定也会陶醉其中。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拓展

根据课文最后一句话“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说一段话。

六、作业

(1)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2黄山奇石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

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2

课前透视

黄山雄姿灵秀,气势磅礴,是著名的旅游圣地。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石。在作者笔下,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趣味横生。不禁让人由此及彼,更加喜爱黄山。本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共六个自然段,有三个自然段配有图片,可说是图文并茂,为理解课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黄山是名胜,可孩子年纪小,真正去过的不多。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

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 课件演示。(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块想一想、说一说。)刚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敢想敢说,发挥了主体作用。)

2、 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旅游专列一同去安徽的黄山,去欣赏那里闻名遐迩的奇石,愿意吗?板书课题。

(联系学生爱旅游的实际,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对话平台

自读

1、 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 同桌互相学习,检查读音。

3、 小组合作读,要求:彼此帮助,读得流畅。

4、 大组赛读,要求:比比哪组读得有情感。

(引导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采用活泼的形式促进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识字

1、小组识字。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不会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请教老师。

2、汇报识字。选出小组的代表,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3、分层次读字词。先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再去掉拼音读生字词。

4、交流识字方法。

5、游戏检测。教师读生字,学生和教师玩照镜子的游戏。评选识字小能手。

(识字环节要创设识字的情境,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在交流中多了解识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

朗读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分自然段指读,其他同学点评议。

3、 小组合作通读全文。

(发挥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在朗读的方式上不要限制,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写字

1、教师出示要写的生字:尤、其、区、它。学生认读。

2、 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重点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如:区字的笔顺:一区

4、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就要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摘仙桃游戏:(出示仙桃形生字卡片)你喜欢哪个仙桃就拿起哪个,高高举起,带领同学生读,并为仙桃找朋友(组词或找出形近字),并练习用字词说话。

精读

1、 师有感情略带夸张的语气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黄山石的奇。

2、 学生分组自由朗读。争取做到有感情。

3、 选读汇报。喜欢哪部分就练习读哪部分,再上台展示。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由选择内容,选择方式,并给学生阅读以充分的时间,激发学生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诵读

1、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出自己感受,体会黄山石的奇特与美丽。

2、 配乐齐读全文。

3、 自由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试着背诵这一部分,比一比,看谁背得有感情。

(读书要有个性的体验,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进行积累。)

练习

1、 出示课后想想说说,引导学生弄清意思。

2、 小组内练习说。

3、 汇报自己的成果。

(结合课文学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

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

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板书:

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

1、先自主学习,要求:

(1)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

(2)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4、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

(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

(2)演一演,评议。

(3)还有什么补充吗?

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

(4)想象说话:

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

(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

5、图展示仙人指路:

(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

板书:

站伸指

(2)想象说话:

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

(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

(4)指名说。

(5)朗读第二段,一生读“猴子观海”,一生读“仙人指路”,其余齐读连接句。

6、仙桃石:

(1)指名汇报,插问:

这里的“恰好”是什么意思?“落”还可换成什么词?哪个更好?

(2)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来的?

7、图展示金鸡叫天都:

(1)哪里是天都,哪里是金鸡?

(2)它奇特在哪里?指名说。

(3)课文第三段并列地写了哪两个内容?

同桌分读──男女分读。

三、拓展思维,在延伸训练中领会黄山的神奇风光

1、课文哪一段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读读比一比,这段的写法与前面几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样子、名字。)

2、“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你搜集了哪些奇石?

3、你能把这些奇石介绍给大家吗?

4、选择一块奇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

画一画,或模仿课文写一写,也可以给收集到的奇石图片取名字,当小导游演一演。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黄山之行愉快吗?你有什么感受?黄山四绝今天我们欣赏了奇石,还有奇松、温泉、云海等,收集资料感受其秀丽神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透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潜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搞笑。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用具:

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这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详案)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样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搞笑”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搞笑)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搞笑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述它奇特、搞笑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齐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搞笑,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透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貌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能够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十分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齐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搞笑?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必须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搞笑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貌?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搞笑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搞笑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此刻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搞笑,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能够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能够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第三课时(简案)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板书设计:黄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猴子观海搞笑

仙人指路-金鸡叫天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过程:

一、探究性准备

(一)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二)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一)知“石”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2、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3、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说“石”

1、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2、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3、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悟“石”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2、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择一块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来历讲给父母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3、在自读、自悟及创造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学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二)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其练习的资料既可以是《自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可以是教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7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别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根据本文的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在突出主体性和体现文本资源的可拓展性方面,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石“奇”,还要让学生感悟 石“趣”。因此,我们可以按照“知─说─悟”的主线,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体会、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陶治学生的情趣,自主、多元地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探究性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2、自读课文及相关内容:

要求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文图结合,分别在书中画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二、激趣性导入

借助媒体(图片、多媒体影音)或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特点(图文结合),提示学习“看图学文”的方法。

三、体验性阅读

1、知“石”:

⑴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黄山石的资料,边出示边讲解,将自己收集的奇石的种类及成因介绍给大家。

⑵ 出示介绍奇石或介绍黄山其他奇特风光的资料,针对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班上进行交流。

⑶ 自主读课文,归纳一下书中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图文结合,边读边悟、边悟边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要读熟,而且要求能背诵。在积累中感悟表达的准确性,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2、说“石”:

⑴ 读课文,对照插图,分别说说“仙桃石”“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引导学生既要说出石“形”,又要说出石“神”。

⑵ 读课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分别说说“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这几处奇石,教材仅提及而已,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⑶ 对学生课外收集的其他奇石的样子进行表述,充实观察、表达的内容,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掌握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悟“石”:

⑴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想像一下: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这些石头的来历,可以以神话、童话故事的形式进行表现。比一比,看谁说得形象、生动、情节完整。

⑵ 在广泛想像的基础上,选择一块奇石,就自己所想像的来历讲给父母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⑶ 在自读、自悟及创造性想像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神韵,陶治学生的情趣。

四、整理性阅读

整理性阅读,是指在网络资源、自读自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回归于文本: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读、齐读、小组读均可。)

2、通过学习,你有何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方法、特殊感受等),有何疑问。

五、拓展性练习

本拓展性练习,主要是走出教材,适当增加阅读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其练习的资料既可以是《自读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儿童读物上的有关写景状物、有益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短文。从来源的渠道上讲,既可以是教师收集的,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自己收集。在拓展的要求上,尽量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和多元化。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8

预设目标:

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式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准备:

介绍黄山风景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揭“奇”

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奇”

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个“☆”,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三、品读探“奇”

1、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3、“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投影出示“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4、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

5、谢谢各位小仙人。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四、观图联想,写“奇”

1、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点击课件,投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2、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课文第3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五、读画诵说,赞“奇”

1、能让你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寻常,多么神奇。来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比较好,就用感情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画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神奇。

2、看了,听了你们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点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如此,你们有机会的话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9

一、教材简说:

如果游过黄山,你一定能随口说出黄山的“四绝”;要是没游过黄山,想必也听说过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吧?

读着《黄山奇石》,惊叹于黄山的神奇,也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的创造。我们仿佛被作者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我们似乎并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的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再去游黄山,你一定会更喜爱黄山石,也一定更会欣赏黄山石了。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三、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朗读感受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像什么。

2.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

(二)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的14个字中,有6个字是连词出现的(“尤其、胳膊、形状”),其他字在文中也大都与熟字组成词语,如,“风景区、仙桃石、石盘、山峰、巨石、脖子、著名”。教学时,可将识字与朗读感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识,以读促识。注意提示“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在朗读感悟之后,可用游戏的方式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识字教学。如,可用猜字谜的方式检测: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再如,通过朗读自编的短文巩固识字,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本课要写的字中,“区—巨、它—安”字形相近。在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写好形近字相同的部分,提示“区、巨”的笔顺。区:一区。巨:一巨。

要将记住字形与理解字义结合起来,可用一个字组几个词语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三)想象绘画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

(四)自编童话

挑自己喜欢的一块奇石,根据课文的介绍,发挥想象,编个故事。

(五)熟读背诵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本课图文并茂,学习本课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配图的三个自然段,可采取看图学文的办法。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自画“金鸡叫天都”。

(六)朗读感悟

本课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要让学生在听和读中去感悟,尽量避免抽象的分析。

听教师范读,要求:教师要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学生边听边想象或思考,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学生朗读,分步进行。

①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可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纠正易读错的字的字音。

②自读、齐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熟悉生字,教师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掌握生字与课文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③看图读,要求:读出黄山石的奇,表达出对黄山石的赞叹之情。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幅插图,再朗读相应的三段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石的奇。

④读读、想想、说说,要求:读后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奇石。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让学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并挑一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⑤表演读,要求:像导游给游客介绍一样朗读,最好是背诵。再让学生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最后鼓励学生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给黄山奇石起名字,把黄山奇石介绍给更多的人。

(七)实践活动

图片绘画展

找找黄山奇石的图片,或画画你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每个小组布置一个图片绘画展。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或伙伴的图片、绘画,进行交流。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清水秀。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风景区呢?

(泰山、安徽黄山、杭州西湖)

2、挂图1,边看边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黄山风景区风光秀丽、景色神奇。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写了黄山一大奇观─黄山奇石,现在我们一起去游览观光。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通过预习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请大家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

3、小小组互相读,互相检查,纠正读错的地方。

4、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齐读──按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5、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名读,纠正错误。

三、把课文读流利

自己把课文读流利,给5分钟争取读两遍,看谁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破句。

四、学习课文

1、现在你最想先学哪一段呢?为什么?

(指名回答,以多数学生意见为主。)

例如先读懂第三段:

⑴ 出示挂图猴子观海,指名学生读第三段,大家看图边听边欣赏。

⑵ 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为什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重点理解翻滚的云海,猴子的哪些特点特别有趣。)

⑶ 自己练习读出猴子观海奇石的特点。

⑷ 指名读,评议指导,范读,齐读。

⑸ 读了这段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这块奇石的名字叫猴子观海以及它的特点。)

板书:

猴子观海 抱 坐 望

2、学习第四段:

⑴ 自己练习读出仙人指路奇石的特点。

⑵ 指名读,结合指导,齐读。

⑶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仙人指路站 伸 指

⑷ 想想看仙人指出的是通向哪儿的路,那儿的风景会怎样呢?

3、学习第五段:

⑴ 小组配合练习读好第五段,体会金鸡叫天都的特点。

⑵ 指名读,师生评议,指名读,范读,齐读。

⑶ 说说金鸡叫天都的哪些特点让你感到非常有趣或喜欢。

⑷ 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金鸡叫天都 昂 啼

4、学习第二段:

⑴ 自己练习读第二段,提出要求:

① 读出仙桃石的特点。

② 说说你喜欢仙桃石的哪些特点?

③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 集体讨论检测自学情况。

五、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黄山的许多奇石,哪些奇石是你特别喜欢的?你特别喜欢哪些句子呢?为什么?

六、拓展练习说说、写写、画画

课文中描写出来的奇石是那么奇特而有趣,同学们喜欢吗?你想不想亲自把它们说给大家听听;或把它们画出来给大家看看;或展开想象写一写再读给大家听听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做好准备,等一会儿老师要请些同学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说说,或把画给大家看看。

1、出示要求:

选一块你喜欢的奇石,把它介绍给大家听听,把它画给大家看,或写一写读给大家听听。

2、小组配合或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检查。

3、指名反馈作业完成情况。

(选择有代表性的练习作业。)

七、作业

1、想想黄山还有哪些形状的奇石,可以给它们起什么名字?

2、用自己的话的把黄山的奇石介绍给家人或朋友听。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1

课文分析与学生状态分析: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就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可是本学期出,在归类识字中,通过看图识字,学习安徽黄山"等风景名胜,学生又对桃、猴、鸡、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我在教学中,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通过读课文,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3、通过观察图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欣赏好词佳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

卡片、图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流程:

(热身播放课件)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上课之前,请你像我这样做:学会自信、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好了,上课!

1、录像引入,激趣质疑。

2、师简介黄山: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评:创设情境,激情激趣)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5、说说课文的三幅图分别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内容相对应。

二、图文结合,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知道的,请你画出来。

2、交流:

重点词语:闻名中外、景色秀丽、神奇、尤其

3、课件演示:

安徽地理位置——黄山风景区——资料介绍(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导语:黄山四绝,所以说黄山风景区是“闻名中外”的,相比之下,怪石更突出,所以用“尤其”。

4、指导朗读:你喜欢黄山风景区吗?将你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来。

(评: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本段内容。导读全篇)

(二)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学生轻声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思考:

(1)这四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第二和第四自然段写法相同,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写法相同)。

(2)这四段分别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导学法:

(1)出示课件“猴子观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①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看)

课文的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

②你看了这幅图的奇石后有什么问题吗?

(2)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提的问题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3)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奇石的句子。再从句子中找出具体描写“奇”的词,用“”画下来。(板书:找)

(4)议论:这些词写得好在哪里?(板书:议)

(“抱”、“蹲”、“望”写出了猴子观海的动作,把石猴子写活了。石猴子入迷的神态:一动不动。)

(5)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一动不动观看云海的姿势?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表演中学习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得到能力培养]

(6)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理解词语)。

(7)几千年来,这只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

(8)讲述故事,学生任意编,教师可提示(孙悟空有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的本领,它飞到这里,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舍不得走了。它想这里真是太美了,我可要多欣赏一会儿)猴子观海多么有趣啊!我们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读,“抱”“蹲”“望”“一动不动”,要读得重一些。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引读这一段。(板书:读)

3、师生看板书总结第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看→找→议→读

下面由学生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和第四、五自然段。

[评:此环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三、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一)学习第六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介绍了哪些奇石?

2、这些奇石作者有没有具体地描写出来,你能按下面的提示,仿照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表达方法,把自己喜欢的奇石的样子具体说一说吗?

温馨提示:

(出示大屏幕)①就说天狗望月吧,什么样的天狗,望着什么样的月儿,在想什么?

②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什么样的狮子,在怎样抢球,抢怎样的球?

这就是有趣的狮子抢球。

学生先同桌说,然后老师再指名说。

3、你还从书上哪里看出黄山的奇石很多。

齐读最后一句。

(二)按图片上奇石的样子给它起名字。

出示图片(几块奇石),由学生讨论给它们起个诗情画意的名字。

《评:让学生浮想联翩,浮想联翩中闪烁着学生们创新的火花,显示了课堂的生命活动,学生们的想象、思维、表达等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师:读了课文,看了图画,你想夸夸黄山吗?

如果学生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教师一定要加以引导:你能运用书上的词语夸黄山,说明你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会积累,并会主动运用。

《评:注重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五、总结全文

看了,听了你们的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一句话。(大屏幕点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如此,你们有机会的话随父母去黄山游玩一下。

[评:此环节使学生产生去黄山看奇石的愿望和爱黄山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奇形怪状有趣极了

仙桃石飞落天狗望月

猴子观海抱、蹲、望狮子抢球

仙人指路站、伸、指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伸、叫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黄山的奇妙和大自然的伟大,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

二、初步感知:

1、运用课件录音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

2、观察完图,学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3、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4、接读课文,生评价。

5、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像画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

2、配乐读出情。

3、小组练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请学生当导游,带领大家去游黄山。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

教学反思:

通过朗读欣赏,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但课堂上学生参与得还不够,需要继续努力。

第二课时(详案)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第三课时(简案)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

有趣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重点难点:

1、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2、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课后小结:

描写风景的课文要运用课件展示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才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走进文本,指导朗读。《黄山奇石》这篇课文,语言生动,课上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课后,根据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学习文章的写法进行写话训练,应该会对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有所帮助。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4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学生分析

《黄山奇石》一课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说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初读质疑,明确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本环节中学生通过质疑,对黄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质量提高。多媒体在这个环节中突出其直观性、形象性,把黄山奇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眼看着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耳听着教师饱含激情的范读,仿佛走进了仙境般

的神话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细读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课文中介绍了许多怪石,因此采用选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学生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几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在学生选读探究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通过相互评议、补充、演演、画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通过“飞”和“落”使学生感受到那么大的巨石却像小鸟一样轻盈地落在山上,大自然真是神奇得妙不可言哪!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你认为奇在什么地方,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黄山的奇特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奇石的与众不同。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黄山的奇特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石的人群中,看到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报晓等奇特景观,你的心情又如何昵?又会说些什么呢?黄山奇石还有哪些奇特的石头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黄山的奇,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全员参与,体验创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有朗读、当导游、讲故事、画画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分组同时进行,教师从旁指导。喜欢朗读的学生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一组,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尽量读得有感情,还可以配上动作;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扮演导游,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带领大家游黄山;喜欢讲故事的学生可以挑选课文中的一处奇石,发挥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一讲,比比谁讲的故事最精彩,最能吸引人;喜欢画画的学生t赶快拿起手中的画笔,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为了再发展思维,还可让学生画自己想象中的怪石并起上名字。最后,每组推选同学在全班展不才艺,汇报学习成果。

只有学生主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他们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六、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字和一个多音字都。

⑵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难点是体会黄山奇石的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词卡、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学习五个生字。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3至12自然段,学习三个生字。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指名来读读吧!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第3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

2、理解:陡峭。

3、出示句子: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4、指导感情朗读,理解云海。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课文还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读读第四自然段你们就会知道。

2、出示句子: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3、指导感情朗读。

4、男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第5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哪种奇石,它奇在哪里?

2、出示句子: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3、指导感情朗读。

4、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看看谁读得最好。

5、指导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6自然段,看看第6自然段还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出示句子: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3、理解:

奇形怪状。

4、指导感情朗读。

5、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给岩石起名字。

6、女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七、指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八、学写生字

1、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形、状、岩。

2、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

3、在田字格里怎么摆才好看了?

4、师范写岩字。

5、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

黄山奇石

仙桃石 天狗望月 仙人指路 仙女弹琴

猴子观海 狮子抢球 金鸡叫天都

下载《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2、黄山奇石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汇,渗透写作方法。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朗读、说话、交......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会认:陡、峭、臂。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大全

    《黄山奇石》通过描写祖国风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对祖国风光的热爱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一)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读通文; 2了解黄山石的神奇,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3抓住石的特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1学习文2、3自然段; 2抓住特点,展开想......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旅游,你去过哪些地方呢?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吗?(选择有好几个人去过的地方)(择要点板书)通过你的介绍,我们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