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并体会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试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购物吗?如果笑笑想买文具,她该去哪一家商店呢?
生:文具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具店 帮助笑笑买文具。板书:买文具
二、导入
师:我们买文具需要用到什么呢? 生:钱。师:可是笑笑不知道自己买文具需要多少钱?你们能帮助笑笑算一算吗? 生:可以!
三、教学过程
1.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片,从中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呢? 2.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来的数学问题,并且着重注意一下这个问题(3本作文本一共18元。笑笑一共需要都少元?)
3.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笑笑买了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其中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18元、算术本原价每本5元现价5本10元。要想算出笑笑一共需要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呢?
生:必须要知道每本作文本的价钱。
师:那她,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每本作文本的价钱,我们能否知道它的单价呢?
(元)生:因为作文本3本共18元,所以每本183=6
师:那1个作文本和1个英文本一共需要多少钱?
(元)(元)a.183=6 , 6+4=10
b.4+183
=4+ 6=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那你们是怎样想的呢?
全班同学讨论一下:4+183 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83:表示1本作文本的价钱。
4:表示1本英文本的价钱。
4+183表示的是1本作文本和1本英语本一共多少元。所以:
因此计算4+183的时候应该先算183再算4+6=10,用脱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4.尝试解决问题。
(1)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
(3)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试题,应先算除法,后算减法。5.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2)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6.课题巩固练习
(1)让学生讨论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贵多少元?(2)结合上面的情境硕士下面算式成立的意思并计算。四.巩固练习
6-7页的练一练全部做完 五.总结
(1)今天你收获到了什么?
(2)回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你学到了什么?(3)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2.让学生在集体内交流分类的依据及方法,并汇报,让学生说出它的颜色、字样、图案等,如果学生说对的,应给予肯定。
3.练习认识人民币,随便拿出一张人民币,辨认人民币的面额并且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辨认人民币的。师生共同活动认识人民币游戏,师说一个人民币的面额,生借助学具找一找并举起来。
(三)分类
师:如果我们去购物把钱乱乱的放在钱包里,可以么?引出人民币分类。(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来,师可以渗透人民币可以按照单位分为元角分,按材质分纸币和硬币。
(四)一元钱的应用
1.模拟买1元钱的文具,老师买一支1元钱的钢笔,让学生想办法拿总额是1元钱的实物人民币来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要求方法不重复)?只要学生拿来的人民币总额为1元钱应给予肯定,当拿法出现“1元=10角”时,即用多媒体演示10张1角换成1元的过程,最后利用多媒体演示:10个1分硬币换成1角的过程,并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四、购物活动(人民币的换算)
1.师示范买文具的过程,并把购物活动要求告诉大家。(组长当售货员,组内其他小朋友付钱,每人只能买一个文具,并说说你是怎样付钱的?)
2.小组活动,参加购物活动。
3.小组上前用模拟的人民币到商店里自由购物。4.在活动中体验人民币的面额都有哪些数字?师强调人民币的面额上只有1、2、5三个数。
五、智慧岛闯关,巩固新知
一张5元能换()张1元
一张2角能换()张1角
一张5角能换()张2角和()张1角
六、课堂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2.认识老版人民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板书设计:
买文具
认识人民币 单位: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第二篇:《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三峡工程希望小学
向莉
一.教学目标:1.结合“买文具”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不超过三步)的顺序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包括带有中,小括号的),能正确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培养认真看题,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惯。
3、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
练习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们每天学习都要用到文具,大家对买文具一定都十分熟悉吧?,今天也来到了文具店里买文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在没去之前,我们一起大声的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读一遍。(板书课题:买文具)
(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梳理(课件呈现):
从图中可以知道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
从图中还可以知道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师:你知道淘气和笑笑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吗?
(2)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1支钢笔要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教师根据巡视,拍照,上传学生答题。
分步算式:
22×3=66(元)
24÷4=6(元)
66+6=72(元)。
综合算式:
(1)22×3+24÷4
=72(元)
(2)
22×3+24÷4
=66+6
=72
(3)质疑: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第一位同学算得正确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师根据生答进行点拨(板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时,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刚才这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但他把乘和除这样的同级运算分成了二步进行,在书写上比较繁琐,我们也可以同时进行计算,使过程更为简练。
(4)这位同学的计算正确吗?还可以怎样计算?
出示:
22×3+24÷4
=66+6
=72
(5)我们以前还学习了一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我们怎么计算呢?
出示课件,判断改错。
学生汇报并板书:只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
(6)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下面计算式题:
35+65×40÷5
12×(153-83)÷8
(96-6)×(15+9)
独立思考:这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一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生答,概括小结(课件出示):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尝试探索,领会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自己的解决办法。
师根据生答质疑:刚才同学们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号,这是一个新的符号。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号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符号吗?
师根据生答小结(课件呈现):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来表示。因为题中已经有了小括号,如果需要再改变运算顺序,为了和已经使用了的小括号区别开来,就要用中括号。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智力加油站:(1)判断改错。
(2)比一比,算一算。
引导交流:看一看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指名汇报,共同小结:上下两道题数据相同,看上去很相似,但运算顺序改变了,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的结果都不同。
师追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师点拨:由于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在计算含有括号的计算题时要看清题目,以免出错。
(3)
小游戏:数学书49页第5题。
第三篇: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
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买文具"、"认一认"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进一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填一填"等练习来使学生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
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认识,都有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但是学生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是真正的理解,有的无法正确购物。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同时,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力求"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2、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钱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让生活进入课堂
1、同学们请看谁来了?(多媒体出示蓝猫图像)它今天来是想请我们去参观刚开业的蓝猫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去吧!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 师:你想买什么文具?买这些文具要用什么购买呢?
2、师:世界上的钱有好多种我们国家通用的钱币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制成的叫硬币,另一种是纸制成的叫纸币。(师用实物演示)
评点:创设"蓝猫文具店"这一富有童趣的情境,把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的购物活动--"买文具"带入课堂,让学生在买文具的购物中初步认识人民币,感知使用人民币的意义。这样的教学,使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使孩子们逐步明白学数学是自个的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探索新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1、学生汇报课前搜集"人民币"的相关信息
师:你们见过哪些面额的人民币(根据学生的介绍多媒体出示人民币)谁愿意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
2、了解学生简单运用人民币的情况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用这么多的办法记住人民币。老师想看看你们谁认得多,认得准。
师:我指人民币,请同学说说面值
生:我说面值,请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
师:我说颜色,你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区分2元、2角)
3、比较人民币的单位
师: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你会说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各是什么? 生:角、分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4、探索元、角、分的关系
(1)师:请小组长拿出一张1元钱,跟小组其它同学换成1角,想想该怎么换呢?比比哪个小组换得快,换得对(学生拿出学具盒里的钱进行交换)并引导学生推导出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2)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师生推导出1角=10分)
评点:人民币对于来自城镇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大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过它,有的还会正确使用。因此,老师先为学生提供"生活经验再现"的机会,"你见过的哪些面额的人民币?谁愿意说说平时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再为学生搭造"数学学习"的平台,"我指人民币,请同学说面值;学生说面值,老师举起相应面值的人民币……"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淡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析和灌输,共同分享"数学学习"的快乐,较好地挖掘了学生的信息资源,初步感知"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联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兑换零钱"的游戏。多媒体播放动画:小熊拿了一张5元钱到蓝猫文具店买刚笔,可是蓝猫没有零钱找它。师:你们说怎么办呢?现在我们就来帮帮蓝猫的忙(多媒体出示P71第1题)你可以离开座位走下去自由选择一位好朋友互相换一换,说一说。)
2、填一填、做一做。(多媒体出示P71第2、3题)师: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把它填在书本上。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反馈)
3、买尺子。
师:听说蓝猫文具店里的尺子很漂亮,我们也来买一根吧。
4、一元钱买学习用品。
(1)师:如果你只有一元钱,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想想,能买哪些物品呢?(学生自己说)(2)开展购物活动
师:现在请小组长当服务员,其它同学当顾客用你手中的1元钱来买自己想买的文具。
(3)汇报刚才活动情况。
评点:学习"人民币"这个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的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买圆珠笔",让学生体会兑换人民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买尺子",让学生体会买同一种物品(币值相同)有多种付钱的方法;"一元钱买学习用品",让学生体验同样的钱也可以买不同的东西。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强调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发现数学,再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孩子们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地思考、交流、合作探索与问题解决,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动场所,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拓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我学会了用钱买东西; 生3:我会认很多钱;
生4:我知道了当售货员很不容易,要学会计算。生5:我知道人民币上还有国徽。
师: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要怎样爱护人币民呢? 生1:不要把它折成小船; 生2:不要在上面乱写乱画;
生3:不用的时候把它放在储蓄罐里。
评点: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取人民币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使用人民币的意义,学会爱护人民币,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总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这节课较好地把握课标这一精神,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敢于冲破教材的局限,把原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摸、看、拿、比……"手段观察人民币,改为先由学生自行汇报课前收集"人民币"的有关信息,再介绍记住人民币的方法,后进行简单运用。老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方面,孩子们可以大胆地把课前自己对新知学习的方法充分地展示;另一方面,有个别学生确实还掌握不好的,这也恰恰提醒老师要给予必要点拨。这种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做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很少考虑知识的来源和实际的应用,孩子的应用意识淡薄,多数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思想,关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学生熟悉、兴趣的数学活动,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时,老师为学生开创充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空间,重点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对"1元=10角"这个换算关系,不少学生不是都能很好地理解。对于这个问题,设计"1元钱兑换10张1角"的小组合作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请小组长拿出1元钱,跟同组同学换成一角一角的钱。比一比,哪组换得又对又快。"的活动要求,同组的几个孩子你一张,我二张共同凑成10张1角,进行1元即10角的人民币兑换活动,在动手操作中感知"1元=10角"这个进率,突破了教材的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把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换算关系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合在有趣、真实的数学购物活动中。在活动中,穿插完成P71第2、3题的练习题,学生在明白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后,独立完成。透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真诚合作、大胆探索和实践应用,主动地学习与建构,形成自身对人民币有关知识的真切理解,体现了教师的动态设计(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按照学情调控教学,更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行为中渗透。
办公室装修
http://www.xiexiebang.com I4tmuOhVeF74
第四篇:《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铁炉砦小学
马栋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意义和特征。
2、通过具体的购物环境,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体会小数的意义和特征。教学难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关键:掌握小数的意义和特征。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经常购物,对元、角、分比较熟悉,能从具体的购物情境中找到几元几角几分。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学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等,在“买文具”时,会看到文具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它们的价格,从而自然地引入小数;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再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体会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学习小数是学生从认识整数向小数的转变,对学生来说这种转变有一定困难。自己用小数点表示一些钱数,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的读法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带零的读法。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多彩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引力”,熟悉的生活情境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交流、讨论、探索、发现的平台,也使学生的信心大增,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为了迎接新的学期的到来,大商新玛特举行文具大促销活动,我们一起去买一些文具吧!(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小数
1、(课件出示商品及价格)从这儿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出示文具标价牌。
书包
45元
文具盒
18元
日记本
3元
铅笔
0.50元
水彩笔16.85元
笔记本
3.50元
尺子
1.06元 钢笔
8.00元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小组内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书
包
45元
笔记本
3.50元
钢笔
8.00元 文具盒
18元
水彩笔
16.85元
尺子
1.06元 日记本
3元
铅笔
0.50元 师:下边这组数45、18、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他整数的例子?
3.引出小数
师:上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拿走课件上三个整数标价牌。)
4、你能举出几个小数吗?小数有无数个。
(二)读小数
1、读小数
师:你会读小数吗?(1)、出示小数3.50、0.50、16.85、8.00、1.06(2)、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课件出示: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法:如:16.85
3、你是怎样读的? 课件出示: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是几就读几。千万不要忘了小数点。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 4.小数点的重要性
师: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写成35.0元呢?
师:其实在小数中,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让学生议一议,引发他们对小数点的关注。
5、同桌互相读一读上面商品标价签中的小数。
(三)写小数
1、师:物品的价格可以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也可以用刚认识的小数表示。例如:5元4角1分=5.41元 课件出示:一些钱数
2、你是怎样写出来的?
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把元写在小数点的前面,角和分写在小数点的后面。12元5角=
2元零4分=
三、巩固练习
1、我学我用 填一填
3元5角=
元
2元5角5分=
元
15元6角=
元
8角=
元
5分=
元
3元5角=
元
独立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2、火眼金晶
下面的读法对不对?错误的请改正。
31.20 读作:三十一点二十
()210.07 读作:二百一十点零七
()302.61 读作:三零二点六一
()2.809 读作:二点八九
()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吗?
同学们,宋、元之际,我国古代数学家们已经会普遍使用小数了,并通过在个位下注明单位的方式表示小数,这比欧洲采用小数早了三百多年。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部分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
买文具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
第五篇:《买文具》教学设计
《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兑换。
2.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体会1元钱的价值,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4.养成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在活动中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难点:运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兑换,体会1元钱的价值。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这天,羊妈妈给了喜羊羊1元钱,喜羊羊非常高兴,决定到文具店买文具。(课件)(板书:买文具,齐读课题。)
买文具,一定要带上钱。在我国,钱又叫做人民币。可是,喜羊羊太小,还不认识人民币,那么,就让我们和他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认识纸币:
1、认识纸币:
请同学们打开钱袋,取出这样的人民币,仔细观察,和同桌一起说一说,你认钱的方法。(学生交流)学生汇报。(实物投影)
你们也是这样认识的吗?(师出示2元真币,实物投影)利用这种方法,你能读出这张纸币吗?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说说老师出示的纸币是多少。师激光笔指。这张呢?
3、认识以分为单位的纸币:
4、人民币的单位:
同学们请观察,我们刚才认识的人民币中,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1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5、1元钱的价值:(1)观察情境图:
刚才,喜羊羊和我们一起认识了纸币,于是,他高兴地跑到了文具店。喜羊羊看呀,看呀,他看到了哪些文具呢?分别是多少钱呢?指多生答。(充分感受情境图)
哪个文具最贵?哪个文具最便宜?(2)、买橡皮:
喜羊羊突然发现橡皮最便宜,于是,他就打算买橡皮。那么,谁能帮他算一算,1元能买几块橡皮呢?(3)1元=10角:
你真是太聪明了!你们看:(课件)1元=10角,你回答得真正确!师板书:1元=10角,指生读,齐读。
(教师采取捆绑式评价,随时调控学生的看、听、说,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特别指出的是不仅展示的同学要受到表扬,认真倾听的同学也要受到表扬,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4)买小尺:
走着走着,喜羊羊又发现了小尺,他又想买小尺了。可是他又遇到问题了,(出示课件)1元买小尺,应找回多少钱呢?谁能帮帮忙?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1元=10角)(5)买转笔刀:
一个好看的转笔刀又吸引了喜羊羊,他又想买转笔刀了。那么1元钱买转笔刀,还差多少钱?(课件)
喜羊羊遇到你这么聪明的朋友,一定非常高兴。(6)你觉得1元钱还可以买什么文具?(7)思想教育:
通过买文具,喜羊羊知道了,1元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可不能小看这1元钱,决定以后要勤俭节约。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要爱护人民币,不能随意毁坏人民币。
(二)认识硬币:
1、认识硬币:
生活中,除了纸币,还有硬币。下面,让我们来认一认这些硬币。请同学们从你的钱袋中,取出硬币,和同桌一起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的发现。(步骤同元)
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这枚硬币是多少钱?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1角=10分:
刚才,我们知道了1元=10角,那么,你能不能猜想一下,1角等于几分呢?
你真聪明!同学们请看: 指生读,齐读。
3、小结:
“分”这个人民币的单位虽然不常用了,但它仍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应该记住:1角=10分。
三、小组展示,认知共享:
本环节充分体现任务型教学的思想,使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幻灯片出示任务:学生更能清楚地理解具体任务。)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填一填”,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老师巡回检查指导每组学习情况,并随时将情况进行评价。)
四、作业布置、综合评价
老师分层次布置作业,然后和学生一起数哪个组得到的小红星多,奖励胜利的小组一朵大红花。(把大红花奖给胜利的小组,使本堂课达到了高潮又给了学生下次上课努力学好的希望。)
五、回顾归纳,鼓励发现:
这节课,大家学得真认真,都学会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课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还有哪些人民币。
六、板书设计:
买文具
1元=10角
1角=10分
《买文具》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积累的生活经验,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通过喜羊羊买文具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观察文具的种类价格迁移到人民币的使用,要合理使用人民币,必须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经验,从学生的知识起点出发,合理地利用教材。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学生熟悉、兴趣的数学活动。注重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解决一些对他们来说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如对“1元=10角”这个关系,不少学生不是都能很好地理解。对于这个问题,设计“1元钱兑换10张1角”的师生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1元=10角”这个进率,、遵循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本节课设计了把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换算关系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合活动中。让学生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的欲望。
《买文具》教学评析
1、尊重、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学生对于同一教材的适用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在上《 买文具》这课之前,考虑到深圳学生平时常有零花钱,节日里常逛街,对于小数目的钱,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于是对于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师不想费太多口舌,而是直接进入购物付钱的环节,让学生快乐展示自我。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过了付钱关,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过了认币关,可谓一箭双雕。
2、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创设形式多样、内容关联、自然紧凑的活动,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感悟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回归生活。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挖掘数学的“应用性”,设计了一系列的“购物”活动。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励学生探索。本节课有效地创设“限时抢购”、“1元店”、“帮小朋友买文具”、“全班同学集体购物”等情景,将数学知识置身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数学应用意识。
3、相信学生,留给自主探究的时空。只要老师相信学生,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对学生的发言不做太多的“干涉”和过早的“判断”,而是以一个欣赏者在旁边静心聆听,我们就经常能发现学生富于想象的精彩发言,有些知识能通过学生自学解决的,就无需教师想方设法地强硬教给他们。老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抓住重点适当设疑、点拨。
4、适时引导反思,丰富活动认识。活动后的思考是丰富提升认识的有效途径。这节课里我设计的学生反思活动并不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而是一些人本话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课堂不单是学习数学知识,数学学习过程原来也可以如此轻松、多彩,学习即生活,数学即生活。
《买文具》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买文具》——《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本节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由于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买文具,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功能。通过“认一认”、“猜一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又通过“小狗买文具”、“小猪逛超市”、“小兔存钱”等活动来了解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以及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人民币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本节课的一些课件,课堂播放给学生看,引起学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兑换。
2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体会1元钱的价值,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4养成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四、说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难点:运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兑换,体会1元钱的价值。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这天,羊妈妈给了喜羊羊1元钱,喜羊羊非常高兴,决定到文具店买文具。(课件)(板书:买文具,齐读课题。)
买文具,一定要带上钱。在我国,钱又叫做人民币。可是,喜羊羊太小,还不认识人民币,那么,就让我们和他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认识纸币:
1、认识纸币:
请同学们打开钱袋,取出这样的人民币,仔细观察,和同桌一起说一说,你认钱的方法。(学生交流)学生汇报。(实物投影)
2、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说说老师出示的纸币是多少。师激光笔指。这张呢?
3、认识以分为单位的纸币:
4、人民币的单位: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5、1元钱的价值:(1)观察情境图:(2)、买橡皮:
喜羊羊突然发现橡皮最便宜,于是,他就打算买橡皮。那么,谁能帮他算一算,1元能买几块橡皮呢?(3)1元=10角:(4)买小尺:
走着走着,喜羊羊又发现了小尺,他又想买小尺了。可是他又遇到问题了,(出示课件)1元买小尺,应找回多少钱呢?谁能帮帮忙?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1元=10角)(5)买转笔刀:
一个好看的转笔刀又吸引了喜羊羊,他又想买转笔刀了。那么1元钱买转笔刀,还差多少钱?(课件)
喜羊羊遇到你这么聪明的朋友,一定非常高兴。(6)你觉得1元钱还可以买什么文具?
(二)认识硬币:
1、认识硬币: 2、1角=10分:
三、作业布置、综合评价
老师分层次布置作业,然后和学生一起数哪个组得到的小红星多,奖励胜利的小组一朵大红花。(把大红花奖给胜利的小组,使本堂课达到了高潮又给了学生下次上课努力学好的希望。)
四、回顾归纳,鼓励发现:
这节课,大家学得真认真,都学会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课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还有哪些人民币。
六、板书设计:
买文具
1元=10角
1角=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