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做题目的深刻内涵。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在语言情境中,积累语言,培养表达能力,体验生命的意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破题导入
1、看到“桥”你想到了什么?
2、读题质疑
读到今天的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借助字词典把文章读通读顺。
2、交流读书收获。
文章写的是桥吗?主要写什么?还写了什么?(老汉、洪水、村民)
把三个词语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入情感悟
(一)感悟洪水的可怕
那是一场怎样的洪水,找出文中描写洪水(或雨水)的句子,并在边上写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生自读批注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3、课件出示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读着这些句子,那些字词跳入了你的眼帘?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指导理解“咆哮”、“跳舞”“狞笑”并感情朗读。(2)面对这像泼象倒的暴雨,面对这咆哮而来、势不可挡的洪水(课件出示录像),你会怎么想,会有什么反应?
(二)感受村民惊慌
师:是啊,死神渐渐逼近,时间就是生命啊。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念头(生),都会有逃生的欲望。逃生中的村民又是怎样的情景?
1、指名读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吗?
3、能把这种惊慌读出来吗?(指导感情朗读)
(三)理解老汉如山
同样置身于洪水中的老汉又是怎样的表现?
1、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描写老汉的句子。并用心感受他是个怎样的人?
2、汇报交流
(1)文中哪那一句话最能概括老汉在你心目中留下的印象?(课件出示:他像一座山)
(2)老汉长相怎样?(清瘦)像山吗?为什么说他像山呢?说说你的理解。(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不说话、盯: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当他盯着这一百多逃难的人群时,会想什么?如果你是逃难人群中的一员,当你看到如山般站立在木桥前的老汉,看到那威严、镇定的目光,你会有何感受?
(人们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他是人们的靠山
沙哑的喊话:你发现了什么?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男生读)
揪、吼:一揪犹豫了吗?这一揪可能会······?(把儿子从生命线上揪到死亡线上)为什么还会这样做?此时此刻,它的眼里只有······,它的心里只有······。(指名读)
吼、推:这一“吼”一“推”诠释了人间至爱——舐犊情深。是啊,父爱如山啊。(生读)
喊:如果时间就此定格,你猜他是想对儿子喊点什么呢?
四、寄托哀思,升华情感。
1、引读结尾部分。
(1)可是这一切都来不及了,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水面上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生读)
(2)想象描述: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太太啊?又会是怎样一种凄惨的情景?
2、练笔(出示课件出示,音乐起)
泪眼婆娑中,她看见了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她看见了——,却看不见——;她听见了——,却听不见——,请拿出笔,接着往下写。
3、全班交流
师:是啊,她看见了许多许多,唯独看不见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听见整个村庄都呜咽了,唯独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洪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儿子,吞没了老汉,但吞不没的是什么?(生畅说)
五、拓展延伸。
1、其实同学们,在生活中像老汉这样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他人生命之桥的又何止一个呢?说说你还知道那些英雄?
2、媒体出示:感动中国的“桥”(播放歌曲《为了谁》)结束全课
第二篇: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3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自主阅读,自读自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所以,略读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阅读提示的作用,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2、略中有精,粗中有细。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就像阅读教学不等于阅读一样。教学中力求做到“教”略,“学”不略。整体把握“略”处理,重点感悟“精”处理。在学生感悟交流中,寻求精读落脚点,以求精略相辅,相得益彰。
3、拓展延伸,沟通课内外。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教学中,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引导课外阅读,力求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进行适度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结合上下文体会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真心专注、投入的精神。
教学难点:
这是篇略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做客,自己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学习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执著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二是初步学习通过人物言行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名人名言你们已经见过很多,世界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知道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也准备了许多名言,希望大
家能够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而今天著名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给我们带来了另一句名言:“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这句名言就出自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全神贯注》。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的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熟悉生字生词。
出示词语:邀请
挚友
径自
上锁
仪态端庄
叽里咕噜
痴痴地
诞生
激烈
径自
猛然
抱歉
感触
3、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和线索::
这篇文章主要写作者到大雕塑家罗丹家去做客,而罗丹却在忘我的工作中也忘记了自己的客人,这使作者感触很深,甚至影响了茨威格的一生。
本文是按时间发展顺序展开的,先写罗丹发现雕塑有毛病,再写罗丹修改忘记挚友,最后写作者深有感触。
文章主要线索: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全神贯注”交代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展现了罗丹忘我的功作热情。
三、再读思考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根据文中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茨威格最后说的一段话在谁身上得到启示,为什么会有这些启示? 答案:罗丹,因为罗丹忘我的工作是茨威格感触很深。
因为罗丹邀请茨威格去他家做客,却在工作室里把客人给忘记了,罗丹的热情工作让茨威格感触很深。
2、罗丹之所以成为世界雕塑家,有赖于他身上的什么品置? 答案:全神贯注的工作。
试想一下,若果我们做事三心二意的话,能把事情做好吗?三心二意就想把事情做好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做好事情就应该像罗丹那样的全神贯注。
3、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
答案:“全神贯注”的含义:贯注:集中,全神贯注也就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4、课文哪一部分具体展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
第2自然段中没有出现“全神贯注”这个词,却把罗丹全神贯注个性修改女像表现得特别具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一段共写了六句话,依次读一读,思考这六句话各写了什么内容,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的?
这段话作者紧紧抓住罗丹修改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特点,具体展示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的。
(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这是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左肩偏了点儿”这个毛病该怎样修改。
(2)“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这是罗丹想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又进行反复推敲时的神情。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反映出罗丹工作时的紧张,激烈。然后从时间上讲,“一刻钟”“半小时”“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偏了点儿”之类的小毛病花费这么多时间,进一步说明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4)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这时的罗丹“像喝醉了酒,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真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这就把罗丹工作时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情描绘得非常形象,具体。
小结:第二自然段主要讲罗丹在忘我的工作情况,也就是本文的主题全神贯注的表现。
5、体会写法
从罗丹的情绪变化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罗丹的全神贯注,现在让我们拿起书,再次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是通过动作、神态描写罗丹的全神贯注工作的样子,以后在我们写作时,可以借鉴一下。
四、师生共同总结
1、课文记述了罗丹在雕塑女像作品时发生的故事。全文四个段落,从交代事情的起因,到事情的发展、经过,直至故事的结束,紧紧围绕“全神贯注”这个中心展开叙述。开头交代了罗丹请茨威格来家做客,在请客人参观工作室时,主人发现新的作品女像的毛病,便动手修改起来。
2、接着,事情在发展过程中又围绕“全神贯注”展开叙述的,课文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特点,表现罗丹怎样“全神贯注”地修改作品,以至于忘记了客人就在身边。
3、最后,又围绕“全神贯注”结束全文的,最后用茨威格对这件事情的深深感触——做好工作就应该“全神贯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课外作业
1、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要求先理解课文原句,再参考例句。
2、把课文中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认真读读。
第三篇: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4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教材研读:
《全神贯注》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修改自己作品的一件事。课文通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生动描写,表现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和对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罗丹言行的句子体会罗丹的“全神贯注”,并感受通过言行描写人物的方法。本篇的略读课文教学,基于学生有略读课文的学习经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阅读提示的作用,用足阅读提示,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自主交流。在交流感悟中,寻找精读的落脚点,努力实现“教应略,意须丰”,“略中有精,精略相辅”的理想境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罗丹精益求精、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段资料。出示一段文字资料:
他5岁上学,开始成绩中上,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9岁被迫转学,他没有考上大学。
快速默读,说说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再出示一段文字资料:
他是法国最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他的雕塑神态生动,内涵丰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段资料中的他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如果我说这两段话介绍的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主人公罗丹。那么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指名学生说。
为什么他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是怎样成为著名的雕塑家的?……
(二)揭示课题,初知大意。
是啊,罗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罗丹的挚友——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一起走近罗丹,学习一篇关于罗丹的课文。
1、读课题《全神贯注》。
2、同学们,什么是全神贯注呢?谁能用一个成语来解释一下吗?(专心致志、聚集会神……)
3、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谁能用“全神贯注”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指名说。
4、小结:你看,有时候,在课题的前后补上一些内容,连成一句话,就能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三)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件事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能体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起来,读一读。
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词语:
出示词语:邀请
挚友
径自
上锁
仪态端庄
叽哩咕噜
痴痴地
斯蒂芬·茨威格 指名读。
理解“挚友”。什么样的朋友叫挚友呢?(关系很好的朋友、患难与共的朋友、知己、至交…)
“径自”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找到文中“径自”所在句子读一读,理解一下。指名说。(只顾自己……)
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齐读词语。
二、重点学习第二段,体验“全神贯注”
1、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一段最能体现罗丹工作全神贯注呢?(第二段)
2、默读第二段,感受罗丹在工作时前后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 起先情绪怎么样?激动。板书:激动 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哦,你是从罗丹的动作和神态中体会到他很激动,是吗?那你把他激动的情绪读出来。罗丹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更加激动了。板书:更加激动 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
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这句话中让你感受较深的是哪个词?越干越有劲,(说明罗丹改得很满意)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时间过得很快,说明他做得很认真。)带着你的理解去读读这个句子。
罗丹的情绪还发生了什么变化?陶醉了。板书:陶醉 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提示,我觉得他改着改着,不知不觉地陶醉了,表现在文中的哪个句中呢?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出了什么?(他工作达到完全忘我的境界,他如痴如醉地工作着,甚至忘记了有他的挚友在)
是啊,罗丹就是这样如痴如醉地工作着,大约过了一小时,罗丹才(停了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直到这时,罗丹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板书:平静
3、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从罗丹的情绪变化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罗丹的全神贯注,现在让我们拿起书,再次齐读第二段,想想作者是通过描写罗丹的哪些方面把他全神贯注工作的样子写具体的?
(动作、神态等)语言描写在文中哪个句子?
你看,原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以后同学们在写作时,尤其是写人篇的时候可以多使用这种方法。
三、拓展训练,深化主题
1、是啊,罗丹的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打动着被他所遗忘的挚友茨威格,怪不得给茨威格留下如此深的感受,甚至影响他的一生。顺势出示茨威格的话: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2、学生齐读。
3、小练笔:同学们,茨威格的这句话后来成了一句名言,使很多人受到启发。那么你能否将的感受写成名言呢?
4、指名学生交流,并命名某某同学的格言。
四、作业布置:
1、选择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2、将自己的名言做成书签,送给你的好朋友。
模仿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罗丹在全神贯注地工作时,茨威格在做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全神贯注
激动-更激动-陶醉-平静 动作、神态、语言
第四篇: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教学设计2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自读自悟体会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议议中体会课文通过具体事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全神贯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自悟体会罗丹工作的“全神贯注”。
难点: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神态、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课前准备
名人名言小黑板及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师生共同背诵名人名言。如: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罗曼·罗兰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2、出示名言,请同学仔细读并提出疑问。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二、带着问题读书,并把问题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检查识字,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记,多笔画字可辨形认读。(如,邀 挚 痴 锁)
2、以自读为重点,读出全神贯注。
3、默读,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做一些批注。
4、放声练习朗读,结合插图,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以诵读为重点,感受全神贯注
1、同一段落比赛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体会得深刻,读得动情。
(如,第一自然段,通过罗丹语言中的“偏了点儿,等一等”等,说明在朋友认为是杰作的情况下,罗丹仍能找到瑕疵,并“立刻”修改,表明他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读时应能领会到这一点。
2、第二自然段作为重点段落,要读出罗丹动作神态的变化,读出工作的时间长和如痴如醉的状态,读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情景。可通过多名学生比赛读、教师范读、看插图想象情境读多种方式,将这一段读充分,在评读中逐步深入体会罗丹工作时全身心的投入。
教师提出要求和指导,学生练读。
3、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感受,加深对“全神贯注”一词的理解。
四、体会写法,积累语言
1、再次速读课文,作者是怎样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的,说说自己的发现。(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2、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4.16《桥》人教新课标
《桥》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2.4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3.2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有一定目标、指向的活动,需要老师的指导。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在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点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味,悟出情,体会课文的表达特色。教学过程中,巧用对比,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品”,在对比中“说”,活化了文字,激活了思维,训练了语言。【教材分析】
小小说《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本第10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为“他们让我感动”。本组单元训练重点为两个方面:一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高风亮节,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学情分析】
语文课主要是学习语言,“桥”一课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方面不会很吃力,可以采用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积淀情感,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有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体会课文中的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尝试阅读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播放歌曲《为了谁》。相信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知道歌名是什么吗? 2.是的,这首歌歌颂了许许多多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桥》中也有着这样一个人,他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课文只是称他为
“老汉”。我们不知道他是谁,但是通过读课文,我们就能知道他为了谁?做了哪些事?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激情澎湃的歌声和富有感染力的谈话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出示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还要多读几遍。
2.读过课文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大雨和山洪的句子。
三、展示交流
1.个人展示台——我来说。2.个人展示台——我来读。
四、品读感悟
(一)走近洪水,感悟可怕 PPT出示: 描写洪水的重点句子: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过渡:同学们找得都很准,但是,我们怎样读才能让他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呢?请大家反复读读,通过朗读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自由读后,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
1.(相机引导)读到“受惊的野马”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了这种体会,你肯定会读得更棒。
2.你觉得是人在跳舞吗?是魔鬼、是野兽、是死神在跳舞,是死亡之舞啊!3.“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是什么在逼近?是死亡啊!师: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五句话中,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我们来看看村民们是如何逃生的。自由读。
师生共读: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二)聚焦老汉,体会形象
1.同学们,现在的情景是洪水势不可当,村民们惊慌失措!在这危难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谁? 2.让我们走近老汉,自由读读这两段话,在势不可当的洪水面前,在惊慌失措的村民面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PPT出示: 描写老汉的重点句子: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生自由读这两段话,谈感悟,师适时点拨引导。)3.是啊,此时此刻,老汉虽然默默无言,但心中却为村民的安危而焦急如焚啊。在这危难时刻,老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 PPT出示: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指名读,谈感悟,关注三个感叹号。)
4.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我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设计意图】本课的字里行间,有许多值得我们琢磨、品味的东西,引导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老师也充分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既可以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又可以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
(三)设置矛盾,体会形象
1.同学们,老汉的大山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 2.请你们认真默读最后几个自然段,画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3.请你们把他们前后各自的动作对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引导学生围绕老汉的“揪”、“推”;小伙子“瞪”、“推”来谈自己的理解。)
4.似懂又非懂,令人费解,是吧?来,拿起笔,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分组写,老师相信走进他们的内心,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①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说:“儿子啊,——————————————。”
②儿子瞪了父亲一眼,说:“父亲啊,————————————————。”
③儿子推了父亲一把,说:“父亲啊,———————————————。”
④父亲推了儿子一把,说:“儿子啊,——————————————。”(生书写,然后交流。)
5.多好的父亲呀,听了你们的发言,相信你们更理解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过渡语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老汉的身上,引导学生用心灵与文本对话,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通过反复的引读,让学生的心间溢满对老汉的敬仰之情,一个像山一样高大的、巍然屹立的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四)情感延续,铭记老汉精神
1.五天以后,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和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学生读。)2.此时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感动,现在请同学们沉下心来,用心思考,课文主要写老汉,课题却是桥,你是怎样理解的?(生谈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深化主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赞美老汉,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一个高大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五、拓展练习
1.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生书写然后交流。)
2.同学们,感人的故事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请大家回到家里继续搜集感人的事迹。
3.老村支书,一位平民英雄,危难关头一瞬间的生死抉择,诠释了如山大爱,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来读这个课题:桥。让我们永远记住课文中和生活中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赋予生命的——桥。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老师深情的描述,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文题的理解。
板书设计
桥
(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洪水 如魔
老汉 如山 备课反思:
《桥》是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严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感人。阅读课文,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文中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所打动——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思想上得到熏陶呢?基于此,设计教学思路时,我注重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语言,究其根,会其意,悟其情,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悟文本主旨。主要凸显以下几点:
首先,在自学的基础上,紧抓第一条线,围绕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展开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容易找到“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就体会更深刻了。再来读,紧张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这样危急的时刻,老汉的出现也就成了必然,这就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接着,第二条线,我自然地以老汉的言行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快地找到描写了老汉的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去,从队伍里
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通过“冲、揪、凶得像豹子”等词的体会,学生也就体会到了老汉的不殉私情,舍己为人。再来讨论老汉可能会喊些什么,学生也都能说了。对于小伙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汉的一揪一推,更是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就这样,通过自读自悟,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地留在学生的心理。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所以到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地感悟到这其实是一座“生命桥”、“希望桥”、“救命桥”、“感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