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01:0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窦娥冤》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窦娥冤》说课稿》。

第一篇:《窦娥冤》说课稿

《窦娥冤》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我准备从以下八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教学设计及其依据和意图。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问题式导入:通过提出一系列关于窦娥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入学习氛围之中。

依据: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鲍波尔

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习兴趣,挖掘探究欲望。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

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使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并且熟悉作者生活时代下的社会特征。

依据: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 意图:知人论世,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便于进一步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

(一)介绍中国古典戏剧及元杂剧的相关知识(5分钟)

主要介绍元杂剧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戏剧创作的基本规律,以及熟悉一些戏剧代表作。

意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元杂剧,所以要给学生介绍一些戏剧的基本知识及古典戏剧的一些代表作。

(二)整体感知

课文名为《窦娥冤》,那么我将着眼于“冤”字来分析这篇课文,主要通过窦娥有何冤,为何冤以及冤何深三个大问题进行赏析,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深入课文主题。

(1)有何冤(12分钟)

胡适曾说:“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由于课文较长,所以我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要抓住故事情节,并在把握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感受窦娥的“冤”在哪,以及初步把握窦娥的性格特征。

依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意图:把握故事情节,对理解人物的形象具有辅助作用。

(2)为何冤(15分钟)

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主要是在了解了窦娥有何冤的前提下,赏析课文,通过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和“本文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两个问题,让学生对造成窦娥“冤”的各种原因进行探索,并在探索造成这种原因的过程中思考戏剧的矛盾冲突。

依据: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

意图:探索造成悲剧的原因,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抓住主题。

(3)冤何深(25分钟)

雨果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为了学生积极地思考,在明晰了窦娥有何冤,为何冤的情况下,我将引导学生再读第三折重点语句,对课文进行深入赏析。其中将重点讲解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所赋予的深层意蕴,并提问“窦娥的三桩誓愿与【端正好】和【滚绣球】中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让学生在思考中真正领悟窦娥“冤”之深。

依据: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意图:从内容、思想和语言上赏析【滚绣球】并通过三桩誓愿的分析,感受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

(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20分钟)

1、研析《窦娥冤》的思想内容(10分钟)我将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点睛之笔: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形成这千古奇冤的社会根源,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意图:深化思想认识,找出社会根源。

2、探究艺术手法(10分钟)

《窦娥冤》是一个极具本色语言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我将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试着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依据: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 高尔基 意图:充分认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感受关汉卿的创作魅力。

六、说归纳小结(5分钟)

我将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悲剧,通过对本课文的学习,请同学们思考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悲剧的教育意义。

依据: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意图:由古及今,让学生学会迁移应用。

七、说拓展训练及作业

依据:①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青)李光池

②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

第一课时:

1、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字,但可改换标点符号。

意图:巩固戏剧知识。

2、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关于戏剧的对联。依据: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意图:积累对联,复习第一册的对联知识。

第二课时:

1、明代人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教师课堂讲述《金锁记》的情节): 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意图:发散学生思维,讨论喜剧与悲剧各自的不同作用。

2、背诵【端正好】与【滚绣球】。

依据: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朱自清 意图:强化记忆,培养语感。

八、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元杂剧

古代妇女

第三折

反抗形象

第二课时:

三桩誓愿

折成功的板书设计要求艺术、直观、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等角色:旦、末、净、丑 构成:唱、科、白指斥天地鬼神(冤)告别婆婆(悲)发下三桩誓愿(恨)反抗形象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

第二篇:《窦娥冤》说课稿

《窦娥冤》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关汉卿的《窦娥冤》。我准备从以下八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教学设计及其依据和意图。

一、说教材和学情

(一)说教材

《窦娥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新教材的《窦娥冤》 内容由老教材只选取第三折,扩大到选取一、二、三3折,但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不仅最集中的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还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所以,我今天将以第三折带全剧,说这一课。

(二)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元杂剧,对于元杂剧的知识没有多少了解。本课《窦娥冤》由中国古代戏曲代表人物关汉卿写成,作为元杂剧的代表作,同时也作为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具有极高的悲剧美学价值。

高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缺乏戏剧方面相关的知识,对戏剧的矛盾冲突以及本课极具价值的悲剧意义的理解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时数设置为两个学时。

二、说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主要落实《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阅读鉴赏”这一课程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我主要把教学目标设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元杂剧的相关知识;理清节选的剧情,初步把握窦娥的形象。能力目标:培养鉴赏戏剧的能力(分析社会矛盾、赏析“三桩誓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及悲剧意义)

依据:单元要求:感受人物曲词和矛盾冲突,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鉴赏曲词之美,领略古代戏曲迷人的艺术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问题导读法理清戏剧情节;运用讨论法、研究型阅读法、分析法赏析窦娥形象;运用情境创设法、发散法深入课文主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理解悲剧美的价值意义。

依据:新课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

1、掌握元杂剧的相关知识。

2、窦娥形象及社会矛盾的分析。

依据:新课标: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

(二)说教学难点:

理解“三桩誓愿”的浪漫主义手法以及悲剧的意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点教法:

①问题导读法:通过问题导读,使学生能够理清戏剧情节概括故事梗概。②研究型阅读法:通过重点语句赏析窦娥形象,研析社会矛盾的冲突等。③讨论分析法、发散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深入“三桩誓愿”及悲剧的教育意义,发散学生思维。

依据:①新课标:学习鉴赏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戏剧的艺术特征。②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

(二)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法有:

朗读感悟法: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悟戏剧的艺术魅力。

情境学习法: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当时的情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作

者的情感。

依据:①新课标: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②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问题式导入:通过提出一系列关于窦娥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入

学习氛围之中。

依据: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鲍波尔

意图: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习兴趣,挖掘探究欲望。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5分钟)

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使学生能够了解作者并且熟悉作者生活时代下的社会特征。

依据: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

意图:知人论世,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便于进一步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

(三)介绍中国古典戏剧及元杂剧的相关知识(5分钟)

主要介绍元杂剧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戏剧创作的基本规律,以及熟悉一些戏剧代表作。

意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元杂剧,所以要给学生介绍一些戏剧的基本知识及古典戏剧的一些代表作。

(四)整体感知

课文名为《窦娥冤》,那么我将着眼于“冤”字来分析这篇课文,主要通过窦娥有何冤,为何冤以及冤何深三个大问题进行赏析,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深入课文主题。

(1)有何冤(12分钟)

胡适曾说:“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由于课文较长,所以我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要抓住故事情节,并在把握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感受窦娥的“冤”

在哪,以及初步把握窦娥的性格特征。

依据: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意图:把握故事情节,对理解人物的形象具有辅助作用。

(2)为何冤(15分钟)

叶圣陶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主要是在了解了窦娥有何冤的前提下,赏析课文,通过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和“本文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两个问题,让学生对造成窦娥“冤”的各种原因进行探索,并在探索造成这种原因的过程中思考戏剧的矛盾冲突。

依据: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卢梭

意图:探索造成悲剧的原因,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抓住主题。

(3)冤何深(25分钟)

雨果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为了学生积极地思考,在明晰了窦娥有何冤,为何冤的情况下,我将引导学生再读第三折重点语句,对课文进行深入赏析。其中将重点讲解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所赋予的深层意蕴,并提问“窦娥的三桩誓愿与【端正好】和【滚绣球】中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让学生在思考中真正领悟窦娥“冤”之深。

依据:①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意图:从内容、思想和语言上赏析【滚绣球】并通过三桩誓愿的分析,感受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

(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20分钟)

1、研析《窦娥冤》的思想内容(10分钟)

我将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点睛之笔: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形成这千古奇冤的社会根源,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意图:深化思想认识,找出社会根源。

2、探究艺术手法(10分钟)

《窦娥冤》是一个极具本色语言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完美结合的优秀作

品。我将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试着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依据: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 高尔基 意图:充分认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感受关汉卿的创作魅力。

六、说归纳小结(5分钟)我将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悲剧,通过对本课文的学习,请同学们思考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诸多悲剧的教育意义。

依据: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意图:由古及今,让学生学会迁移应用。

折

七、说拓展训练及作业 角色:旦、末、净、丑等

构成:唱、科、白依据:①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青)李光池②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

第一课时:

1、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字,但可改换标点符号。

意图:巩固戏剧知识。

2、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关于戏剧的对联。

依据: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意图:积累对联,复习第一册的对联知识。

第二课时:

1、明代人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教师课堂讲述《金锁记》的情节): 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意图:发散学生思维,讨论喜剧与悲剧各自的不同作用。

2、背诵【端正好】与【滚绣球】。

依据: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朱自清

意图:强化记忆,培养语感。

八、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元杂剧

古代妇女第三折

反抗形象

第二课时:三桩誓愿

成功的板书设计要求艺术、直观、揭示中心、突出重点。

指斥天地鬼神(冤)

告别婆婆(悲)

发下三桩誓愿(恨)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抗旱三年反抗形象

合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

第三篇:窦娥冤说课稿

《窦娥冤》述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述课的题目是《窦娥冤》现在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说说这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说教材

《窦娥冤》安排在职高语文下册第十九课。教材选取了《窦娥冤》一、二、三3折。《窦娥冤》全剧的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它通过窦娥含冤被杀的悲剧结果,深刻揭露了元代封建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与混乱,歌颂被迫害的妇女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性格。所以,今天我以第三折带全剧的方式来讲述本课。

由中国古代戏曲代表人物关汉卿写成,作为元杂剧的代表作,同时也作为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窦娥冤》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文的学习力求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践行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说学情

职高学生基础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少生活经验和审美意识。因而在授课时,我尽量降低所提问题的难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

1、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知识。(2)把握主人公形象。

(3)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2、情感目标: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象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3、能力目标:领会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窦娥的悲剧形象是古典戏曲创造出来的千百年来不朽的形象之一,具有深刻的思想感召力和艺术魅力。分析主人公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主义的现实情节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个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点教法:

1、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

2、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从而让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效果。

3、讨论分析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法有:

1、合作学习法:学生合作交流,不仅可以激发对学习的兴趣,还起到了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2、朗读法: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对于词曲的学习,朗读法是最常用到的。

3、勾画圈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将重要的字词或存在疑惑的重难点勾画出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非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中国古代作家灿若星辰,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为数不多,关汉卿是其中之一;中国古典戏剧作品浩如烟海,被誉为世界十大悲剧的只有一部——《窦娥冤》;直到今天,人们遇到难以诉说的冤屈时,还常说一句话“简直比窦娥还冤”。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

【设计原因:好的新课导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创设生动和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全体学生主动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环节二:快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让学生带有沉重的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问题。

(1)本文主要讲述了怎样一件事情?

(2)从窦娥的语言中感受残酷与震撼:窦娥的呼喊,哪些是让人为之动容的?在她的身上发生过怎样悲惨的故事,让你最受震撼的是什么?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点评、归纳,并明确以下内容。

(1)本文主要讲述的事件是:张驴儿逼迫蔡婆婆及其儿媳妇窦娥嫁给他们父子,以及父子两个逼婚被窦娥识破后,张驴儿错毒死了其父,诬陷窦娥的过程。第三折是整个剧本的高潮。窦娥被残酷无道的贪官施以酷刑,但坚持自己无罪;当贪官要拷打蔡婆婆时,窦娥不忍婆婆受刑,便招认了被诬陷的罪行,最后被判成死罪的这样一个悲剧故事。(2)让人为之动容的是:【滚绣球】一曲中,窦娥道:“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以上节选的内容足以说明当时社会是充斥着不公平,惨无人道,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让人最为震撼的是:无论社会有多么黑暗与龌龊,终究还会有正义的存在。正义最终是要战胜邪恶的。

环节三:精读品析,探讨思考

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下面,再接着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

1、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

2、教师需要点拨、肯定、补充、明确具体内容。

(1)【滚绣球】一曲,想想窦娥被贪官污吏判死罪时,为什么要指天斥地怨鬼神呢?(2)课文在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同时,还表现了她性格的另一面,面对张驴儿的胁迫,窦娥敢于反抗,可她为什么要忍受这不白之冤?这体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还体现在哪里?

(3)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

(4)三桩誓愿—应验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现实主义的大师关汉卿为什么要安排这样无稽的情节呢?而且“亢旱”受害者只会是百姓,窦娥是善良的,那么她为什么让楚州百姓为自己的冤屈受苦呢?

【设计原因: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探讨分析,学生能够动口读,动脑想,动口说,把握窦娥的性格特征。此环节充分利用集体智慧,互相合作,互相表达,做到生生交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环节四: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由窦娥含冤而死,许愿三桩洗清冤屈的情节。想到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里面的老国王化为鬼魂后要求哈姆莱特为之复仇的故事。

【设计原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五:小结、板书与作业

1、小结:读《窦娥冤》见到了腐败与昏庸,丑恶与无耻,如今的时代,仍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光明与黑暗的交锋。若干年后,在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中你站在哪一边?如果你犹豫了,请你再度《窦娥冤》,再次感受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悲剧给你心灵带来的震撼。

【设计原因:意义在于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转化成为自己的学习品质。】

2、板书设计:

窦娥冤

窦娥形象:孝顺、善良、坚强、刚毅、敢于反抗 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本色派

3、作业:

写一篇关于窦娥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比较的小论文,不少于500字(课外完成)。

【设计原因:布置作业的用意主要在于巩固学生已学到的知识点,同时,在与相似的文学人物对照比较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文学评论与比较的能力。】

第四篇:窦娥冤说课稿

《窦娥冤》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窦娥冤》。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窦娥冤》内容由旧教材只选取第三折,扩大到现在的三折,众所周知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不仅最集中的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还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我今天以第三折带全剧,说这一课。本课位于新教材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文的学习力求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践行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3.理解窦娥的反抗性格及其在高潮部分的充分表现,体会浪漫主义手法在本剧中的运用。教学重点:

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教学难点:

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教法:

1、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

2、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直接体验,加深理解。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3、讨论分析法。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分析、感悟具体情境,最后教师补充点拨归纳。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学法:主张“指导、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法有:讨论法,朗读法,研究性阅读法。

二、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教学目的和要求,我把本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五个环节分别为: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重点把握。

(四)揣摩课文,加深理解。

(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语设计: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

2.关汉卿其人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3.元杂剧基本知识: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楔子与折的区别,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不必如折那样,必用一套曲调。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关于宫调。隋唐以来,音乐的调子是用“燕乐二十八调”,在宫、商、角、羽四声上各分配七调而成的。宫声七调如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等叫“宫”,其余二十一调如越调、双调、般涉调等叫“调”,所以称调子为“宫调”。“燕乐二十八调’,是宋词、元曲的依据,但实用的调子并不多,元曲中仅用十二调,而传奇中常用的只有九种。这九种宫调及其表现的情趣如下:

正宫-惆怅、黄钟宫-缠绵、仙吕宫-清新、中吕宫-跌宕、南吕高-感叹、双调-健朗、商调-凄惶、越调-谐趣、大石调-蕴藉

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常用曲牌就有五百只以上。传奇继承了南北曲的传统,很少有另外创作的曲牌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作答。1.理解本色的语言风格。

①:语言的适俗性。如:[滚绣球]中窦娥指天骂地,毫不遮掩、毫无顾忌,酣畅淋漓,用最通俗、最简洁、最激厉的语言发泄出自己满腔的愤怒,诅咒了颠倒黑白的黑暗社会。一字一句,都发自肺腑,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与雕琢,使观众听来也不由怒火中烧,热血上涌。②语言的个性化。[滚绣球]中窦娥冤的语言深沉悲亢,塑造了坚强善良的窦娥形象

③语言的浅显化。[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子是窦娥去法场路上嘱咐婆婆的话,全是日常口语,非常朴素,如泣如诉,具有真情实感,听来真切感人,使人落泪。2.采取全班参与,分组朗读的方法初步阅读课文,重点了解第三折中的结构。

探究明确:第一层:(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第三层:(“(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3.按三层划分得出三个剧情画面,即

押赴刑场

鸣冤

婆媳诀别

诉冤

三桩誓愿

发誓 环节三:细读课文,重点把握。

有矛盾才有戏剧,为重点把握戏剧体裁提出两个讨论性问题。1.讨论: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矛盾冲突的第①点,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第③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2.讨论: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明确: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

这样,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出窦娥所唱的《滚绣球》这曲子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以及深刻地感受到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环节四:揣摩课文,加深理解。

通过教师指引对全文再次分析阅读特别是对《端正好》、《滚绣球》、以及后来窦娥的三桩誓愿的研究探讨

提出讨论:你对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明确:善良而富有反抗性的底层妇女形象。环节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之前讨论相结合,对三大奇愿的认识和全文的总体把握。

明确:①: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三大奇愿也反映了窦娥冤屈之大。②: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相。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三、板书设计:关汉卿个人简介、元剧基本知识介绍、第三折剧情场景分析、全文总结。

四、作业:1.背诵第三折中的[端正好]、[滚绣球]两曲。

2.第三折中的剧情表演。巩固知识、发挥想象、置身其中、切身体会戏剧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评价反思:

本堂课各步骤环环相扣、步步加深、由浅入深。从最初的初步阅,读整体感知,到最后的总结全文,深化认识。体现了由总到分,在由分到总的认知方法。既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也便于学生学习。然而,本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多注重讨论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因此,可能存在课堂纪律不佳,讨论过程未果的问题。

说课至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第五篇:窦娥冤_说课稿.docx

一、说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在人教版必修四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单元,单元教学重点是把握主要矛盾冲突,品味语言。本课是单元首篇精读课文,是元杂剧代表作、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本课共一楔三折,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最激烈的部分,既展现窦娥反抗精神,又揭示了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是教学重点。本课的学习,打开了戏剧鉴赏的大门,为本单元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高二理科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知识了解甚少且不成体系,时空距离的隔膜和文化背景的缺失为学生的阅读欣赏带来障碍。针对这种现象,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引导学生快速走进文本的一把钥匙。此外,教师要从品读语言入手,引领学生感受曲词和说白的魅力,使其从“看热闹”的低层次阅读向品读体会的鉴赏层次迈进。

二、说教学目标 【能力与知识目标】

1.对关汉卿与元杂剧知识进行了解。2.掌握全剧故事情节,重点鉴赏第三折。【方法与过程目标】 1.品味精彩语句。

2.分析窦娥形象,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根源。【价值观目标与情感态度】 1.体会曲词之美。

2.对窦娥的反抗精神与社会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教学重点】

品味戏曲中精彩的科白、对白和曲词。【教学难点】

分析窦娥形象,探究其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三、说教学策略

1、阅读法。精读课文,关注课下注释;泛读课文,整体感知剧情,抓主要矛盾冲

2、白学法。教师布置预习题目,通过网络平台及教辅资料搜集、整理元杂剧相关知识、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品、四大古典悲剧,全班分组分版块搜集资料,制作成课件,交流分享,普及背景知识,了解元杂剧,为鉴赏文本做足准备工作。

3、合作讨论法。分组协作,分析人物形象特征,探究悲剧根源,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课堂交流。

4、眉批法。即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上个性化阅读点评,眉批一般包括肯定的欣赏性话语,否定的质疑性话语,不懂的疑问性话语,拓展的联想性话语。就本课而言,教师布置预习,要求运用眉批法点评精彩对白和曲词的欣赏性话语。

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情境的直观展示,创设学习情境。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感知):展示预习,营造氛围自主学习,分组展示预习成果:关于元杂剧、关汉卿其人、四大古典悲剧,带领学生走进元杂剧的世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设计意图】

采用白学法,学生查找搜集知识的过程就是白主学习的过程,归纳整理使知识网络更加明晰化,对元杂剧的深入了解会让学生亲近文本,为研读文本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环节(鉴赏):解读题目,鉴赏形象

本课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小组讨论:窦娥是个怎样的女了?采用什么方法刻画窦娥? 【明确】

窦娥是一个善良淳朴、孝顺贤惠、安分守己、有主见、刚毅坚贞、有反抗精神在道德上近乎完美的下层劳动妇女形象。

【归纳】塑造形象的方法: ①细节刻画形象:临刑避见婆婆;②对比凸显个性:用蔡婆婆衬托窦娥;③对白表现内心:与婆婆诀别。2.窦娥的冤情由什么因素造成? 【明确】 被父典卖、婆婆引狼入室(高利贷剥削),昏官桃坞酷刑逼供(黑暗吏治),张驴儿父子欺压(恶霸横行),后两者是直接原因,高利贷剥削虽是间接原因,但它支配剧中每个人的命运,高利贷是元代社会剥削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窦娥的冤情是有社会根源的,是社会悲剧。

3.窦娥是如何感天动地的?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明确】

三桩誓愿的超现实剧情:血见白练、六月吃雪、亢旱三年。【归纳】

典故作用:塑造反抗形象;彰显正义;浪漫主义手法。【设计意图】

问题引领,采用阅读法和合作讨论法落实教学难点。

①抓住题目这个很小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梳理剧情,抓剧情的高潮部分(第三折),鉴赏窦娥形象;②三个问题分别从人物、情节、主题角度设问,层层推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认知中归纳塑造人物的方法;③解读三个典故,是理解浪漫主义手法、解决教学重点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同学从纵向横向上对3个典故进行比较,能够得知:冤情自古就有,无论性别、地位和时代,都存在蒙冤,对悲剧的社会根源进行深入的理解;典故中的人物都没有主动反抗,将窦娥的反抗精神体现了出来,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化。

4.小组讨论:有人说“窦娥是个野蛮的善良人”,你怎么看? 【精彩观点采撷】

(1)“野蛮的善良人”源于窦娥的誓愿“六月吃雪,楚州亢旱”,这是一个弱女了含冤无处申诉的复仇方式,这种盲目而野蛮的报复,将一己私仇扩大至整个楚州之人。人物的善良与野蛮形成矛盾冲突,展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三桩誓愿使美与善被毁灭,但带给读者的不是对窦娥的指责和恐惧,而是对恶霸横行、黑暗吏治的痛恨,体现了作品“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创作宗旨,营造了一种悲壮美。(形象悲壮美)(2)流氓张驴儿和昏官梼杌联手剥夺了窦娥的生存权,窦娥在人世呼告无门,才希望死后天地为其昭雪冤情,反映了当时官府公道缺失,现实社会黑暗腐败程度之严重,说明窦娥的悲剧命运有社会原因,窦娥之死,非一人之疡,是社会之悲。(社会悲剧论)(3)窦娥对当前官府的正义无望才会寄托于飘渺的天地,苦大仇深才会用近乎残忍的誓愿来洗刷自己的冤情,这辛辣说明下层白姓“想做奴隶而不能”的可悲,体现了下层白姓生存之艰。(生存之艰论)【设计意图】运用合作讨论法突破教学难点。①告诉学生鉴赏、评价人物要紧扣文本;②提倡个性化

解读,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取向;③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更理性层次,探究窦娥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第三环节(探究):比较阅读,探究深化

从《窦娥冤》起,“六月雪”就成了冤狱、冤案、冤情的代名词,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将《窦娥冤》改编成了京剧《六月雪》,剧情和原作有很大出入,你觉得哪一种剧情更好,谈谈你的理由。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了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并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明确】

《窦娥冤》写了一个集孤女、童养媳、寡妇、节妇、孝妇于一身的弱女了,她最终被不公正的世道生生毁灭,比《六月雪》更具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设计意图】

采用比较阅读法,①深化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②从情节上领会作品的悲剧性,用人物身世之苦来加剧作品的悲剧气氛,凸显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第四环节(品读):交流眉批,品味语言

学生课堂交流眉批的语句,先朗读后分析妙处所在,体会元杂剧语言特色。学生品读示例: 【混江龙】则问那黄昏白样,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大都来昨宵梦里,和着这今日心头。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绣阔,断人肠的是剔团架月色挂妆楼。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的情怀冗冗,心绪悠悠。(借景抒情:愁)【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土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问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辩白冤屈:悲)【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踢、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抗争不公:愤;手法:呼告、对比、对偶、反问、直抒胸臆)【归纳】

科白:渲染气氛。对白: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曲词:富有抒情性;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

采用课堂交流的方法,展示个性化眉批:①领略关汉卿既质朴本色又文采斐然的戏曲语言魅力;②在课堂交流中,让不同的解读相互碰撞、融合,达到白我学习、白我发展的审美体验;③体会并归纳元杂剧不同语言的特点。

第五环节(拓展):影视欣赏,练笔升华 1.影视欣赏:观看《窦娥冤》(片段)【设计意图】

体会不同形式的艺术魅力,推动教学重、难点的高效突破。

2.课堂练笔:为复仇女神窦娥写一段50字的评价语,要求:结合课文和影视片段解读窦娥的精神美;要有文采;小组互评,选出最佳评语,全班展播。

【最佳评语展示】

张璐:从一而终是你对贞节矢志不渝的坚守,三从四德是你对孝道坚定不移的执着,三桩誓愿是你对人间黑白是非的呐喊。你出身于书香门第,然而造物弄人、命途多舛;你身为一介平民弱女了,却敢用生命谱写反抗的战歌,感天动地,惊泣鬼神。窦娥,你如同那六月里飘飞的雪花,用最朴素的纯白浸染着世间每个人的灵魂。

崔继宽:即使是芸芸众生,也向往光风霏月。也许悲哀绝望与宿命都尘埃落定,依旧相信并希望生命真相与白己同在。六月吃雪是苍天对不公的指斥,热血浸旗是正义含冤的真相道破。愿以命勘破真假是非的鸿沟,愿以死释放灵魂怨忿的曲折。

【设题意图】

体现个性化鉴赏;以讲促练,以课堂带考场,实践“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新课标理念。

附板书:(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共同总结完成)

五、说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①践行新课程理念,凸显两主体意识,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交给学生,学生合作学习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教师适时点拔,示范引路,尤其是通过眉批法鉴赏语言环节在思考、表达、归纳中培养了学生白主学习能力。

②切入角度具体,从解读题目入手,层层设问,用问题引领窦娥形象鉴赏,用问题探究完成文本主题解读。

③多种教学策略综合运用,以文本为范例,学生从课堂中获得鉴赏戏曲的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④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用教学媒体弥补学生心智和传统教学的局限,拓展视野,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充实。

以上是我的说课,不足之处恳请专家老师指导!谢谢!

下载《窦娥冤》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窦娥冤》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窦娥冤说课稿

    2014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窦娥冤说课稿 面试指导: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18号考生,张莎莉。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窦娥冤》。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篇目是新教材第四册......

    2014山东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经典说课稿《窦娥冤》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4山东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经典说课稿《窦娥冤》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篇目是新教材第四册《窦娥冤》。新教材选取了《窦娥冤》一、二、三3折。《......

    《窦娥冤》分析

    感天地,泣鬼神 ——《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分析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悲剧代表作。《窦娥冤》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但关......

    窦娥冤练习

    窦娥冤》测试练习及答案 1.关汉卿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家”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杂剧角色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___等。 3......

    窦娥冤雷雨

    一、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窦娥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地位比较重要。这单元主要是戏剧教学,只有三篇课文,却网罗了古今中外戏剧的精华,因......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1 教学目的: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高中二年级语文《窦娥冤》教学设计示例(三)。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

    窦娥冤教案[最终定稿]

    窦娥冤 教学目的: 品味语言,认识曲文的艺术手法 把握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朗读全文(曲文) 正音正义: 提防 阡陌......

    窦娥冤读后感

    窦娥冤读后感 《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杂居家关汉卿的杂居代表作,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民众基础的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窦娥是这部剧中最悲苦的人物,她三岁丧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