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

时间:2019-05-13 01:3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

第一篇: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

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2、欣赏诗歌中优美的景色,学习诗歌景、情、理交融的写法。

3、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在主客问答的理性思辨中所表现出的乐观旷达的情怀。【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修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有的学生还习惯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想像、探究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会合作、分享。【重点难点】

1、学习景、情、理交融的写法。

2、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后来在这里,他还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赤壁赋》。

二、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读准以下字词。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斗(dǒu)牛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袅袅(niǎoniǎo)

幽壑(hâ)

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洒临江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相与(yǔ)枕藉(jiâ)

(2)翻译下列句子。

A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E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三、介绍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四、初读课文,把握情感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明确:于是饮酒乐甚——苏子愀然——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板书:乐————悲————乐

五、深入鉴赏,研习旨趣

(一)鉴赏第一段

1、本段写了哪些景物?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景色描绘出来。

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板书: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2、此时诗人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3、教师小结:一轮皓月,万顷江波。清风吹拂,白露茫茫,水天一色。景物明净而澄澈,优雅而祥和,苍茫而朦胧。这是如诗如画,如梦似幻在此美景中,苏子心旷神怡,怡然自得。此一乐也——山水之乐;美景触动了诗情,于是一边畅饮美酒,一边吟咏诗文,诗酒助兴。此二乐也——诗酒之乐;兴之所至,任凭那一叶小舟随心所欲,从流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真是自由极了,快意极了。此三乐也——畅游之乐。板书:乐——————山水之乐

诗酒之乐

畅游之乐

4、齐读第一段,体会乐情。(二)鉴赏第二段

1、个别朗读,学生思考:苏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明确:苏子愀然。歌中的‘美人’这一意象,在屈原的《离骚》中学过,它象征圣主贤臣、美好的理想。结合背景资料可知,此时诗人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本来想像在杭州密州一样为百姓干一番大事,可是因为小人的陷害,47岁的他却成了一个闲置的官员。内心能不感伤吗?真是因为心中有悲情,才能感受到箫声的悲音,这种悲音进而又引发了他遭贬受挫后的苦闷。于是触景伤情,悲从中来。

2、学生范读,感受情绪的变化。(三)赏析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诵读,勾画重点语句,小组讨论:此段中苏子因何而悲?作者是怎样将景与情联系在一起的?

讨论明确:一悲英雄永逝,人生如梦。——“而今安在哉?”由眼前的明月想到曹操的明月之诗,由眼前的赤壁之山水想到曹操被围困的赤壁之战,进而想到曹操一生的伟业。你看,一代枭雄的幽燕老将曹操,想当年在历史的舞台上纵横驰骋施展其雄才大略。何其英雄!可是现在,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化成了一粒尘埃。人生如梦啊!曾经的英雄豪杰就如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二悲自身渺小,功业未成。——“渺沧海之一粟。”英雄虽逝,但他所成就的丰功伟业却彪炳史册。而我们呢?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能以鱼虾麋鹿为伴,砍砍柴、泛泛舟、喝喝酒而已。凡夫俗子一个,何谈理想与功业呢?在历史上又能留下什么呢?与曹公相比,吾辈何其渺小!三悲人生短暂,光阴虚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长江无穷尽,人生悲苦短。正如曹操所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如李白所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想要像神仙一样遨游于无穷,如明月一样永生不灭却不能。弹指一挥间,几十个春秋转瞬即逝,时不我待。却无所作为。抚今追昔,何其悲!

2、男生用浑厚的悲伤之音朗读。板书 : 一悲英雄永逝,人生如梦;

二悲自身渺小,功业未成; 三悲人生短暂,光阴虚掷。

(四)赏析第四段

1、指名诵读,学生思考:针对客之悲,苏子是怎样劝慰的?他讲了怎样的道理? 明确:讲了便与不变的道理。天地万物,从便的角度看,都是转瞬即逝,即万物是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俗话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又是永恒的。月亮是圆是缺,还是那轮月亮;长江再怎么奔流,还是那条江水。人类也一样,个体生老病死,人类代代相承。正如愚公所说:“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所以不必感叹生命短暂,应该珍惜现有生命,知足常乐,享受生命。

还讲了取与不取的道理。天地万物,各有其主,不是属于自己的,就不必强求。应该顺应自然。那么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此时此刻,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这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就是属于我们的。那么,就让我们沐浴清风,欣赏明月,尽情享受自然的馈赠吧!

2、你怎么看客与苏子的问答?

3、全文景、情、理是如何融为一体的?展示出了苏子怎样的情怀?

明确:由景触动情,由情入理,写景、议论、抒情相融一体。体现了苏子乐观旷达的超然情怀。

4、集体诵读全文,感受苏子的旷达。板书:变——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不变——物我皆无尽 知足常乐 享受自然

六、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诗歌,进一步体会苏轼的乐观旷达。

定**

【序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七、作业:背诵全文。

第二篇:晒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已经表现出创造力倾向,他们对

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因此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演示多媒体)

师:小朋友们,中秋节到了,你们都喜欢吃什么呀? 生:月饼

师:老师想把四块月饼分给两个学生,怎么分比较公平?你能帮他们分分吗?

生:每人分得同样多比较公平,每人分2块。

师:数学上把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

平均分有什么好处啊!(公平)

师:那两块月饼应该怎样分? 生:每人1块。

师:那1个月饼怎么分比较公平呢?

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能)板:(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一半

师:如果让你来分,怎么分?

生:切成两半

师:老师来试一试,是这样吗?生:每人分得一样多。

师:来!用手指一指,月饼的一半在哪里?是这一半吗?是这一半吗?看来啊,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都是这个月饼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的认识----几分之一)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谁知道这一半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生:二分之一

师:听说过吗?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二、操作比较,探究新知

1、分数的读写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二份,(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分数线、分母、分子)这个“2”和“1”分别表示什么?

生:2表示平均分两份,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他说得怎么样?

生:评价同学

师:小结:分数线---平均分,分母---分的总份数,分子---取得份数(先写分数线,在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会写了吗?我们一起写一个。师教学书写及读分数,这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月饼的1/2)它指的是谁?

师小结:看来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现在,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月饼的1/2的吗?

同桌互相交流,反馈;学生说。

2、同学们会了吗?那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吧。(演示多媒体)--指名回答

(1)、判断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吗

小结:无论是一个月饼,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2)、填一填: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

(3)、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4)、涂一涂,填一填

A,红色占这些正方形的九分之几? B 绿色占这些正方形的九分之几? C 蓝色占这些正方形的九分之几?

3、比较分数大小

(1)演示多媒体: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

生1:1/4

生2:1/2

1/2表示哪一部分?(一大块)1/4呢?(一小块)中间用什么符号?(小于号)

(2)1/

3、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

小结:平均分的分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

(3)练习:(演示多媒体)

比较 1/3和1/8 1/10和1/7的大小

三、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

四、板书设计:

分数的认识

----几分之一 1。。。分子(取得份数)

——。。。分数线(平均分)2。。。分母(分得总份数)

第三篇:蚕丝晒课教学设计

《蚕丝》教学设计

芹池中心学校

吕育苗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笔算的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算法多样化都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

2.通过发现乘数大于

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发现乘数大于

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掌握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

读写说习惯目标:

1.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2.培养学生用正确、规范的格式进行小数乘以小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环节:

一.课前小热身(请直接说出下面算式乘积的小数位数)

0.7×0.9

2.3×2.37

9.25×4.5

2.96×0.6

5×8.369

10×8.76 二.导入课题:

孩子们,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丝绸之国,有著名的丝绸之路。而蚕也一直是劳动人民崇拜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蚕文化。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蚕丝》。教师板书课题《蚕丝》

(设计意图:从蚕文化入题,从而促使孩子们想去了解丝绸之路的欲望,培养热爱我大中华的爱国情操。)

三.学海探秘:

(1)探究活动第一站:

师出示情景图。让生齐读资料 小朋友,你知道吗?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学生齐读小资料)

(设计意图:由课本情境图引入新课,从而了解蚕丝的资料。)(2)师:1请大家再读信息,然后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孩子们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生口头展示所提问题,师适时板书问题: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是多少千米? 师:请大家三读信息,筛选有效条件,并列出算式。

(设计意图:三读法的训练,培养孩子们的读题和审题能力。)

生列出正确的算式:1.2×1.25 师:哪位同学能试着估算一下呢?学生口头展示估算方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因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师:计算完后和对子说一说你计算的过程。(对子互说计算过程),教师抽生在黑板上板演。

(设计意图: “说”习惯的培养,对子互说的过程,本身就是二次展示算理得过程。)

1.2×1.25=1.5(千米)

师适时追问:那么末尾的0可以怎么办?生说出正确的观点: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设计意图:根据教师的追问凸显乘积末尾有0时情况的处理,从而突出重点。)师:孩子们,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如果没有,淘气带来了他别样的观点,1.2×1.25=1×1+0.2×0.25,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看懂吗?可以发挥集体智慧,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再在全班分享。学生活动: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同伴交流,最后展示分享。)

教师结合直观图进行讲解。得出1.2×1.25=1×1+0.2×0.25+1×0.2+1×0.25 的正确结论。

(设计意图:为增强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有意先呈现第一行,让学生判断这样计算是否正确,并尝试说明其中的道理。当孩子们有了初步判断后,再适时呈现直观图,鼓励学生将小数乘法与直观图建立起联系。看到孩子们仍有困惑,我及时点拨引导,进行讲解,从而既突出重点,又分化了难点。并且于无形中明确了智慧老爷爷的话,即无论是竖式计算,还是脱式计算,还是运用直观图进行计算,他们都是想通的,都属于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所以,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1)探究活动第二站:

师出示问题: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你能自己试着解决吗?

要求:同样是先估算后计算哦?抽生板展 0.35×300=1 05(克)0.35 ×

00 0500 师反复追问: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在哪?结果是多少? 生口头展示:积是一个两位小数。结果应该是105.00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再从右到左数几个数字,再点上小数点。师重点强调:一个小数乘以一个整

十、整百、整千数,必须是先落0,再数出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因为有前例做铺垫,所以这个教学环节相对轻松。只需要搞清楚小数点点在哪儿就可以了。)各种错例展示。

(设计意图:因为错例是最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通过剖析错例,找准错因,进而改进错误。孩子们一定得到了一个知识完美升华的过程。).四.巩固练习

(1)1.4×2.5

2.4×600(2)

1、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根据以前学习的规律:当乘1时,积就等于2.3,当乘比1大的数时,积就比2.3大,当乘比1小的数时,积就比2.3小进行填空,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得出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从上到下越来越小,积也越来越小。第二个乘数从下到上越来越大,乘积也越来越大。)

五.反思成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既明确自己的所获,更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

六.教师寄语:

春蚕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却是金丝、银丝。它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人类。老师希望你们学习春蚕精神,好好学习,日后造福国家,造福社会。

(设计意图:根据春蚕精神,适时对孩子们进行品德熏陶,渗透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蚕丝

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是多少千米?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1.2×1.25=1.5(千米)

0.35×300=1 05(克)

第四篇:《坐井观天》晒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知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

【学情分析】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同学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二年级的小朋友爱听故事,爱看插图,也爱想象,他们的懵懂和奇思妙想会让《坐井观天》的故事内容更丰富,更有内涵。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正确书写“则、渴、喝”三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分角色朗读《坐井观天》。

执教人:张玲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联系自己的体验谈感受。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朗读兴趣。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复习巩固

1、(出示动物图片)今天,老师把两位动物朋友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分别是——青蛙和小鸟。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同学们真热情啊!他们是哪篇课文的主人公啊?(板书课题)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呢?老师给你们一些小提示(出示词语):

青蛙 大话 抬头 弄错 跳出井口

小鸟 井沿 口渴 喝水 无边无际

(1)谁来大声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评价。

(2)指名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故事的内容。3.课件出示课题,读题。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啊!下面老师可要出出难题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枯井图)你们知道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什么位置吗?谁来画一画、说一说?

3、体会“坐”“落”的区别。

4、现在知道“坐井观天”的意思了吗?指名说,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体悟二至七自然段

(出示课件)这两只小动物在争论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内容,就知道答案喽!

1.默读课文二至七自然段,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2.请三组同桌读读三次对话。

3.(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学习第一次对话,同桌扮演角色读。青蛙: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我从天上来,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1)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想想它有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呢?(2)播放小鸟可能飞过的地方,体会它飞的路程很远,也说明天非常的大。

(3)指导朗读,注意:青蛙的话要读出好奇、疑问的语气,小鸟的话“一百多里”要读出路程的远。

4.(出示课件)学习第二次对话。

过渡:青蛙相信小鸟的话吗?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小组分角色读对话。

(2)什么叫“大话”?谁能联系实际说说。

(3)课文里的“大话”指什么?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说的是“大话”?

(4)那么青蛙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呢?理解反问句“还用飞那么远吗?”,齐读青蛙的话,体会青蛙的自以为是。

(5)小鸟同意它的看法吗?小鸟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

(6)“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可用“无边无际”来形容?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

(7)你们觉得谁的话说得有道理呢?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说得也很好。

(8)相信你们读得也会非常好!朗读指导:青蛙的话要表现出自以为是,不相信的语气,读小鸟的话要表现出诚恳,突出天的大。

(9)男女生分角色读。

5.学习第三次对话。

过渡:青蛙又怎么反驳小鸟的话呢?请看第三次对话。

青蛙: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2)出示句子:我()不会弄错。如果要在括号里加个词,你会怎么加?

(3)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他们都在“笑”什么呢?

(4)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6.男女同学分角色赛读三次对话,注意读出它们不同的语气。

三、朗读体悟,理解寓意

1、青蛙和小鸟为在争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同意谁的观点?

2、为什么青蛙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同学们模拟青蛙的生活环境,体会青蛙的视野。

3、那小鸟为什么会有和青蛙不一样的想法呢?

4、讨论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如入的了解,出示“坐井观天”的意思:

“坐井观天”是

四、拓展延伸

1、固执的小青蛙终于想通了,勇敢地跳出了枯井。大胆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只目光短浅的小青蛙,此时你会看到什么呢?心情怎么样?还想说些什么呢?

2、同学们,生活中的我们能不能学习小青蛙呢?你要告诉自己做哪些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向小青蛙学习?一起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1、收集资料:收集一个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认真读一读、悟一悟。

2、查查资料:看看月亮、地球和太阳谁比较大。【板书设计】

小鸟 天: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枯井图

课后反思:

青蛙 天:不过井口大

(目光短浅 自以为是)

(略)

第五篇:蒲公英教学设计晒课

《蒲公英》教学设计

执教:大溪河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8课《蒲公英》

[课时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情境体验,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品味重点——创设情境——总结明理——拓展延伸——作业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课文——蒲公英(齐读课题),我们知道这是一篇 生齐:童话故事

师: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么你对蒲公英究竟了解多少呢? 生:我知道蒲公英是靠风传播种子的。生:蒲公英属于菊科,花期在4-10月份。生:蒲公英清热解毒可治疗感冒。

生:蒲公英可以凉拌吃,花可以泡茶、酿酒。

师总结:看来大家对蒲公英了解得还真多!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呢?(课件播放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师根据录象情境说: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

二、品味重点

过渡:绒球需要15天左右成熟,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就会

1、引读小诗

生齐读:带着妈妈给你的小伞,到远方去寻找美丽的家园。

穿过小树林,2 越过田野,飞过小溪流

2、过渡:大家抬头看看,遇到谁了呢?跟他打个招呼吧!(幻灯片出示笑眯眯的太阳公公)

3、理解“嘱咐”

师:小降落伞随风飘荡,寻找美丽的家园。太阳公公看见了,有话说。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

(默读提示: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思考:太阳公公想和大家说什么?)生默读

(课件出示太阳公公的话)

师范读

师:我们先来看看哪个词表示说? 生:嘱咐。

师:看看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字,与什么有关? 生:都与口有关。师:为什么? 生:因为都用嘴巴说。师:谁知道嘱咐是什么意思? 生:告诉别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师:嘱咐就是再三告诉别人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手,我们一起写写这个词。

师范写,生书空。

师:同学们看着屏幕,再次轻轻地读,看看太阳公公想嘱咐什么?

生自读。师:谁先来说。

生:太阳公公说,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 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师:你把太阳公公的话又重复说了一遍。谁能说得更简单 生:黑黝黝的泥土里能去,沙漠、湖泊不能去。(多媒体出示)师:长话短说,也是一个本事。

4、理解“金光闪闪”、“银花朵朵” 师:谁了解沙漠。(板书:沙漠)生:是很热的,如果走上去,会很烫。生:是沙子做成的,一点水也没有。师:是啊,又热又干。师:一起看看图。(出示图片)

师:沙漠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所以太阳公公说,沙漠是? 生:金光闪闪。(显示:金光闪闪)

师:那太阳公公说湖泊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湖泊)生:银花朵朵。

师:谁见过银花朵朵的湖泊。

生:我看见花园湖在太阳公公照耀下花园湖很亮,风一吹,湖面荡起了波闪着银花。

师:一起看图。这是银花朵朵的湖泊。(出示湖泊图片,显示银花朵朵)师:还能用哪个词说。生:波光粼粼。

师:太阳公公让小种子不要去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也不要去银花朵朵要去哪?

生:黑黝黝的泥土。(出示图片)师:为什么?

生:泥土有空气、水分和养料,适合种子生长。

5、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师:谁来嘱咐一下。生:读嘱咐

师:这个不太像太阳公公,像太阳姐姐。想想,平时谁嘱咐过你。生:妈妈嘱咐我,每天要完成作业。(练习说话,出示幻灯片)师:听了妈妈的嘱咐,你觉得心里怎么样?

纹,湖面的地方,4

生:很感动,我觉得她很关心我们。

师:是啊,这凝聚着感动和关心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指导朗读,用亲切语气)生:亲切。

师:现在,谁来做一回太阳公公,来嘱咐嘱咐。生读。

6、体会决心

师:语气亲切多了,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太阳公公的关心,师:小种子们听明白了吗?谁来回答太阳公公。生: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要泥土中去生长。师:从小种子们的回答中你听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小种子们决定去泥土中生长。生:我从“一定”读出了小种子的决心很大。师:你真会读书,我们一块来大声地回答。(生齐读)

师总结:同学们发现这里的太阳公公和小种子都会说话了,这里用到了拟人修辞手法。同学们记住,运用拟人写法具体生动地描写故事情节,这是童话故事的特色。再次读一读小种子们的话。

7、学习“选择”

师:是不是所有的小种子都明白了太阳公公的话?

生:不是。

师:有两颗小种可不是这样想的。

自读提示:两颗小种子是怎么想的?(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A、(体会富翁种子)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颗小种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懂它的心思。生自读。

师:指名读小种子的话 生:读小种子的话。师:小种子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它不想到黑黑的泥土里,它想变成百万富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生:因为那里金光闪闪。

师:小种子看到了金光闪闪的沙漠,它会想什么? 生:它在想,这里一定有很多金子。

生:这里金光闪闪的,我落在这,一定能做个百万富翁。

师:所以他说生: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肯定有数不清的宝物,到那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师:瞧,当时它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啊!师:这句话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到吗? 生:一定,准会

师:他自己以为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准会变成富翁。事实上是这样吗? 生:不一定

师:用上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这颗种子? 生:自以为是。痴心妄想

师:他觉得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来,读一下。生:读。师:于是它就向—— 生:沙漠飞去。(体会快乐种子)

师:这颗种子被沙漠迷住了,另一颗种子呢?。生:读——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会给我带来欢乐。师:你想到了什么欢乐。生:可能它想,可能有很多银子。生:可能它想和小鱼交朋友。生:可能想,我可以游泳。

师:它可能会想,它可以不停地划船,多开心啊,我们一起读出它的快乐。生齐读师:于是它就向—— 生:湖泊飞去。

三、创设情境

师:孩子们风伯伯来了,我们可以动身去旅行了,(播放风声)太阳公公有话说。(男生)师:小种子们一起回答。(女生)生: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要泥土中去生长。师:到哪去安家呢,咱们还是一边旅行一边决定吧!师采访生:生读 一颗种子,另一颗种子

师:决定好了就住下来吧!时间过得真快,一年过去了,不知道你们在自己的新家生活的怎么样?

生:我去了沙漠,可惨了,不但没找到宝贝,而且连水都没有,所以我早就干死了。生:我去了西湖,可我并不快乐,因为没有泥土根本无法生根长叶,早就淹死了。生:我去了拉萨,那里太冷了,我根本无法生存。师:去泥土的种子们,你们过的好吗?

生:我去了北大荒,在原野里生活的很开心,你看我正在茁壮成长!生:我长在花园里,那里有充足的养分,我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师:看到你们茁壮成长、竞相开放,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四、总结明理

师:同学们,那到底为什那两颗种子落到沙漠和湖泊的种子没存活下来呢?大家找找小种子自身的原因。

生:追求财富,被迷惑了。(找找书上,从哪看出他们被迷惑了?)师:是,金光闪闪和银花朵朵只是表面,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爱幻想。

师:是啊,不能一味幻想财富和快乐。

一定要—— 生:脚踏实地。师:还有哪些原因?

生:他们太自以为是,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肯定会吃亏!师:我们要听长辈的建议,不能自以为是想怎样就怎样。

师总结:是啊,大部分种子听了长辈的指导,茁壮而快乐的成长着,而两颗种子却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得到了一个教训(多媒体出示句子):记一记

出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美丽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必须脚踏实地,多听别人的建议。

五、拓展延伸

1、编一编

第二年的秋天,那些在泥土中生长的蒲公英们也成了妈妈,她们的孩子就要去远方了,妈妈会嘱咐什么呢?他们又会怎样选择呢?(动动脑筋,自己编编)

(出示提示:蒲公英妈妈__语重心长_地_嘱咐___孩子们:“孩子们记住,不要去表面金光闪闪__的地方,因为_那是沙漠__;不能去_表面银光闪闪____的地方,因为__那是湖泊___。那些地方虽然表面上很美丽,实际上却充满了危险,只有__黑黝黝的泥土____才是_你们生长的地方_____ 师引导: 一颗种子说:“瞧!那里多好玩,我们一起去那里安家吧!”

小种子们回答:“不行,你忘了妈妈的话了吗?黑黝黝的泥土才是我们的家。”)

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再一次生活选择,让我们知道一定不能被事物美丽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刚才跟老师的合作,发现同学们都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了。

2、送你一个词(脚踏实地)师总结:在生活中,愿每个小朋友都能做一颗脚踏实地、不被事物外表迷惑,能听取别人建议的小蒲公英种子,好吗?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作业:

1、为蒲公英设计名片。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沙漠 金光闪闪(富翁)早已干死

湖泊 银花朵朵(欢乐)早已淹死

泥土 黑黝黝(脚踏实地)茁壮成长

【教学反思】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用拟人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我以“嘱咐”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进行了较为细腻的教学处理,是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直观导入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首先播放蒲公英动画,了解蒲公英生长过程。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及从旧知识来设置悬念,揭示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品味重点,层层递进

首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太阳公公嘱咐小种子”时,抓住“嘱咐”这个词,我进行了层层递进的教学。这一环节,先引导学生理解“嘱咐”的意思,即告诉某人 “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随后的“生活中有谁,也用这样的语气嘱咐过你?”进行说话训练时,学生积极参与:“每天早晨,我上学时,妈妈总是嘱咐我过马路多看看,要小心车辆。” “考试时,老师嘱咐我们细心答题。”在学生已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用“嘱咐”说话后,我并未停止训练,而是让学生回想父母老师在嘱咐时的神态、语气,进而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都谈到了长辈们的关心、爱护,以此,把生活情感转移至文本情感,学生不难从文本中感受出太阳公公对小蒲公英种子的关怀与疼爱,此时,让学生做一回太阳公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次亲切读“嘱咐”的话,已是有声有色,入情入境。接着,通过文本与图片展示更直观了解沙漠、湖泊的特点,理解词语“金光闪闪”“银花朵朵”,体会小种子们的决心。为下文的情境体验做铺垫。

三、移情文本

教学中,通过分角色朗读,设置情境等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生生配合 “移情”课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把整个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小降落伞,乘着风儿,飘呀飘呀,飞到田野、飞到小溪、飞到沙漠„„优美的语言,广阔的空间,打开 9 了学生想象的翅膀。然后结合课文蒲公英的种子三种不同的选择,泥土、沙漠和湖泊,让学生明白只有落到肥沃的土地里才能茁壮成长,贪图外表的金光闪闪和银花朵朵,最后的结局只有是干死,淹死。然而,文本所要揭示的道理是个难点,需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得出。这一点在教学中体现不够,没有让学生充分讨论。

四、拓展延伸

结尾的小练笔设计,让学生们想象一下,第二年这些蒲公英种子也有了孩子,蒲公英妈妈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教学中逐层点拨,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作业设置

最后的作业安排:请为蒲公英设计一张名片,先画画它的样子,再向大家介绍它。作业形式能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下载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赋教学设计(晒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赤壁赋》微课教学设计(5篇)

    《赤壁赋》微课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 授课教师:赵伟 工作单位:河南省巩义市第二高级中学东校区 【学习目标】 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 【学习......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最新晒课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通过角色换位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崇拜之情。 【教学......

    《赤壁赋》教学设计[大全]

    《赤壁赋》教学设计13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要怎么......

    《赤壁赋》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赤壁赋》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理从读中悟,情在诵中明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属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与第一单元......

    《赤壁赋》教学设计范文

    《赤壁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把握文赋特点。 2.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知识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3.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4.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重庆市兼善中学张春艳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情感。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2、体悟文中的哲理意蕴,感悟苏轼旷达淡定的人生态度,......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