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蚂蚁》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
课题:《蚂蚁》(2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上课时间:2017年10月17—18日
单位:涅阳二中 王营 蚂 蚁
南帆
一、导入新课
以谜语导入
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又远,只怕跌进热锅里。
猜一动物
二、出示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
2、赏析并学习文中对蚂蚁生动传神的描写。(重点)
3、领悟作者对生命独特的感悟。(难点)
三、检查预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饼干屑 涵义 感慨
捻成 戳破 怜悯
嗅着 渺小 顷刻
蹒跚
(二)作者介绍
南帆,原名 张帆,1957年生,福建福州人。当代学者。主要从事现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辛亥年里的枪声》获鲁迅文学奖。《关于我父母的一切》获华语传媒文学奖。
四、自主学习
(1)自学指导
请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晰。5分钟后,找同学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完课文后,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写了一只蚂蚁爬上我的书桌,意外得到一些饼干屑, 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2)自学指导
边默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6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回答问题,比谁的答案正确,语言简洁。
1、请同学们细读1、2、3、5四个自然段,标画出表现蚂蚁形象性格的相关语句,说说这是只怎样的蚂蚁?
(提示:动作、神态)
2、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
(提示:从修辞入手)
3、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使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喜欢(句子),因为_______。
五、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细读第1、2、3、5四个自然段,标画出表现蚂蚁形象性格的相关语句,说说这是只怎样的蚂蚁?
这是只胆小、谨慎、信念坚定、自足、幸福的蚂蚁。
2.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
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3、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使用下列句式回答:
我喜欢(句子),因为_______。例如:
⑴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
“畏畏缩缩”运用了 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蚂蚁初到陌生环境时的胆小畏惧的情态。
“偷渡者”采用了 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蚂蚁历尽千难万险爬上书桌时计既侥幸又心存恐惧的情态。
⑵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
运用 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蚂蚁初登书桌时的 小心谨慎。
(3)终于,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此刻,这只蚂蚁从我 面前的稿纸上面爬过,信念坚定。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蚂蚁在书桌上爬行时 信念的执着坚定
④这只蚂蚁在桌面上发现了我丢下的一粒饼干屑,它惊奇地停了下来,快乐得就要晕过去了。蚂蚁围绕着这粒饼干屑不停地打圈子,冲上去尝了尝,随即又退回原处,远远地打量这个意外的战利品。它在瞬息之间明白了运气的涵义。
运用拟人和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蚂蚁意外获得食物的惊喜与激动。
六、拓展练习
观察图片,展开联想想象,把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200字左右)要求: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七、布置作业
思考问题:
1、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好处是什么?
2、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 又说“蚂蚁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3、作者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改为令人“感动”的动物行吗?
第二篇:《蚂蚁》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第2课
课题:《蚂蚁》(2课时)
课型:主读课
上课时间:2012年9月18—19日
单位:马兰一中 李敦银 蚂 蚁
南帆
教材分析 :
本文用细致入微的笔墨描写一只小蚂蚁爬上我的书桌,几经试探后,发现桌面上有一粒饼干屑,最终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联想,慨叹蚂蚁的幸福货真价实及人在天地间的渺小。
课前预习:
1.认真朗读文章三遍以上,并标画出描写蚂蚁的生动词语。2.思考:本文通过蚂蚁想告诉我们什么?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生动传神的描写。3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感和人文悲悯情怀。
评价任务: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1、导入新课。
蚂蚁是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你仔细观察过他们吗?观察过他们后有什么感想吗?写下来过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帆的《蚂蚁》,看看南帆是如何观察,如何联想的。
2、走近作者
南帆,原名张帆,学者。1957年生,福建福州人,主要学术著作:《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阐释的空间》《冲突的文学》。在学术研究之余,写一些“智性散文”。散文集《文明七巧板》、《叩访感觉》、《追问往昔》等。
3、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畏畏缩缩 左顾右盼 义无反顾 怜悯 主宰 蹒跚 戳破
(建议:要有侧重点地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5)对一只发现饼干屑的蚂蚁的生动描写。
第二部分(6——9)个人感悟。
三、品读课文
1.第一层次理解与分析
a.1-5自然段有四个自然段是描写蚂蚁的。请同学们专注朗读1、2、3、5四个自然段,想想这是只怎样的蚂蚁?
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
请同学们标画出表现蚂蚁“胆小”和“自足”的相关语句,再读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
明确: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b.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尝试使用:我喜欢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
老师预设:
A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蚂蚁历尽千难万险爬上书桌即侥幸又心存恐惧的情态。
B它谨慎地左顾右盼•••••••••••往一个方向试探。——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蚂蚁小心谨慎的探寻出路,辛勤劳苦的景象。C 作出某种重大的判断。终于,他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的对准一个方向前进。•••••••信念坚定。——大词小用,写出了蚂蚁的决心,赞美蚂蚁的探求精神。语言幽默诙谐风趣。D这只蚂蚁在桌面上发现它惊奇的停了下来,快乐的就要晕过去了。——运用拟人夸张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蚂蚁意外得到饼干屑的兴奋。语言诙谐幽默。
总结: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板书: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2.第二层次理解与分析
a.第二层是写作者的内心感悟。请同学们细读6-9自然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感悟的,感悟的切入点是什么?
明确:(蚂蚁)凭借运气获得了饼干屑,就快乐得要晕过去,不知道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在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联想)——(我)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我”,主宰“我”的命运。
b.由上述可知,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c.文章末尾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请同学们想想,作者内心有怎样的感慨?
明确:对生命的悲悯、同情,对自足于眼前幸福的反思,对无法主宰自我生命的无奈,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等等。
四、作业:
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则生动的片段(200字左右)。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五、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学习生动传神的描写,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要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细致的描写,把握作者的感悟。
板书设计:
人类也是一只蚂蚁
蚂蚁 ———— 感悟 ———— 人类(感悟式写法)
自足于眼前的幸福
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第二课时
课前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重点问题探究。
2、针对感悟式的写法和对动物的生动描写,通过写作深化认识,学会运用。
评价任务:
1、探究问题。
2、片段写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探究与研讨。
1读课文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a.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b.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 又说“蚂蚁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明确: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幸福是真的;站在人的角度,这幸福渺小虚无。c.作者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说是令人“感动”的动物行吗?
明确:感慨如改为感动文中由蚂蚁这种小动物的快乐而引起的种种感触、思考、慨叹、怜悯之意就无法体现了。
三.展示学生所写的动物片断。
1.以四人为一小组,互阅习作,以训练中的两个要点为标准,推荐最优秀的写作片段一则。2.小组代表上台朗读习作,学生互相点评。3.教师总结,并让学生在原作上加以修正。四.感悟式写法的训练。
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蚂蚁》一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请同学们在原作的基础上,找个契合点,由物及人进行联想,续写一段自己的感悟。
学生(现场写作,在原文基础上续写一段感悟),学生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五、布置作业:
《助学》学习测评1——11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写作片段的点评,看他们能不能找到恰当的契合点,并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描写的生动
七、板书设计:
蚂 蚁
南帆
多种修辞
感悟式随笔
借助联想
第三篇:《蚂蚁》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用细致入微的笔墨描写一只小蚂蚁爬上我的书桌,几经试探后,发现桌面上有一粒饼干屑,最终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联想,慨叹蚂蚁的幸福货真价实及人在天地间的渺小。虫子,在人类看来,是不起眼的,微不足道的,相对于人来说,是渺小的。作者写的确实引人入胜,原因是作者有他自己的写作思路:写自以为是的观感,一次又一次的出力不讨好。实质上这是在自我反省,反省人类的自以为是。对人类的盲目进行了嘲笑,深刻的主题和风趣幽默的文字组成,形成了作者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文章细腻的描述了“我”观察一只蚂蚁觅食的过程及由此升华的哲理,闪耀着动人的思想光彩。二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本文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有趣。如“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蚂蚁的神态。“他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写出了蚂蚁具有人的神情和心理。教学设想
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掌握文中有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站在人与蚂蚁的不同角度思考感悟而后进行写作,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2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生动传神的描写。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2掌握文中有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感和人文悲悯情怀。教学重点
理解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有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图片(蚂蚁上树)。蚂蚁是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你仔细观察过他们吗?观察过他们后有什么感想吗?写下来过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帆的《蚂蚁》,看看南帆是如何观察,如何联想的?如何来写感悟是随笔的? 二走进作者
南帆,原名张帆,学者。1957年生,福建福州人,主要学术著作:《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阐释的空间》《冲突的文学》。在学术研究之余,写一些“智性散文”。散文集《文明七巧板》、《叩访感觉》、《追问往昔》等。三读一读 1初读课文。
要求:a标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先同位交流解决,在不认识的班级交流解决)b给段落标出序号。
2再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5)对一只发现饼干屑的蚂蚁的生动描写。第二部分(6——9)个人感悟。
(或者)发现蚂蚁——观察蚂蚁——同情蚂蚁——自怜自叹 四说一说(品读)
本文描写蚂蚁的语言别有一番情趣,请选出你喜欢的一句或几句加以品味。我喜欢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老师预设:
A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蚂蚁历尽千难万险爬上书桌即侥幸又心存恐惧的情态。B它谨慎地左顾右盼•••••••••••往一个方向试探。——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了蚂蚁小心谨慎的探寻出路,辛勤劳苦的景象。C作出某种重大的判断。终于,他下定决心,义无反顾的对准一个方向前进。•••••••信念坚定。——大词小用,写出了蚂蚁的决心,赞美蚂蚁的探求精神。语言幽默诙谐风趣。D这只蚂蚁在桌面上发现它惊奇的停了下来,快乐的就要晕过去了。——运用拟人夸张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蚂蚁意外得到饼干屑的兴奋。语言诙谐幽默。小结: 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动物写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那就是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五议一议(质疑交流)
我的疑问是什么?(分组,选小组长,组长筛选问题,看谁的疑问更深刻?然后回答问题,看哪个小组回答的精彩。)老师预设:
1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 2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3蚂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4我在稿纸上写下两个字:“蚂蚁”。为什么这样写? 5作者内心的感悟是什么?
6作者由蚂蚁联想到人类自己,作者的内心有怎样的感慨呢?
7虽然蚂蚁在人类眼中是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有着惊人的相似。为什么?这说明什么道理?
8为什么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说是令人“感动”的动物行吗? 小结:
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要有恰当的契合点,本文就以“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六写一写(延伸提升)
据平时观察,选择你熟悉的小动物,写一则感悟式随笔。板书设计
蚂蚁 南帆 多种修辞 感悟式随笔 借助联想
袁建春
第四篇:优秀教案设计蚂蚁和蝈蝈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育红小学 刘海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让学生跟在老师后面书空写课题,齐读课题。2.蚂蚁和蝈蝈上节课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出示:夏天 乘凉 唱歌 傻瓜冬天 刮风 呼呼 躺着
山洞 满头大汗 装满粮食 自由自在 又冷又饿
指名读。齐读两遍。去掉拼音小帽子开过车读两遍。
3、指导书写:“汗”和“粮”这两个字
二、品读搬粮,感悟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课文一开始就写了夏天(出示:太阳图),夏天给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随机出示句子: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①指名读。②指导读。③齐读。
3、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小蚂蚁在干什么?
4、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名读句子。
演读理解。
5、看图说话:他们还会怎样搬粮食?
(学生回答后,教师随即引导做“抬、推、举、扛、抱” 等动作)
师:搬粮食的办法可真多,你能学着课文,也来做回小作家吗?
句式训练: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有的,个个满头大汗。a.师:小蚂蚁在搬粮食,它们是怎样搬粮食的,谁有本事给大家演演?(标出:背、拉)
b.指名上台表演,师生评议,相机引导理解,背、拉、满头大汗 c.演读:谁有本事一边读一边演?我们一起来学小蚂蚁搬粮食。d.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板书:勤劳)
6、你想不想对夸一夸小蚂蚁?
7、指导读全段。
第 1 页
三、品读乘凉,感悟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到蚂蚁们在努力搬粮食,蝈蝈们是什么表情?他们为什么笑?学着蝈蝈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2、蝈蝈们在干什么?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1)他们为什么要躲在大树下?指名说说(2)他们是在树下挖洞、搬粮食吗?指名说说(3)谁来说说什么叫“自由自在”?
(4)说得真好,蝈蝈们想唱歌就„„,想睡觉就„„,想聊天就„„,不想聊天就„„,不想吃饭就„„饿死了,他们多自由自在啊!(5)那么你们想不想评价一下蝈蝈?(板书:懒惰)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1)听,(课件播放风声)你听到了什么?(2)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3、我们先去蚂蚁家看一看吧。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1)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2)你们看,小蚂蚁们在快乐地做什么呀?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冬天,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他们有的,有的,个个。
4、我们再去蝈蝈家看一看吧。
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谁来读?指名读
5、合作朗读: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女生读蚂蚁的句子,男生读蝈蝈的句子。注意读出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神情。
五、循根求源,揭示寓意。
1、故事学完了,你们认为到底谁傻呢?
2、那么你想对蝈蝈说些什么呢?
第 2 页
3、我也想对蝈蝈说,只有像蚂蚁那样,用智慧和勤劳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如果贪图享乐,懒惰就只能换来蝈蝈一样痛苦的结局。这才是真正的傻瓜呢。
六、作业
这些得到帮助的蝈蝈幸运地活了下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第二年夏天到了,他们会干些什么呢?课后请你把他画出来,送给你的伙伴,或者你就新编一个《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板书设计:
蚂蚁
勤劳
和 蝈蝈
懒惰 第 3 页
第五篇:国家优秀教案设计蚂蚁和蝈蝈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第六单元20课 教材分析: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本文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课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整篇课文不管从文字还是插图都给人以美的启迪。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少,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在课上,他们思维活跃,好说,好动,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又不善分配。因此,教学方法要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我有机渗透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入景生情,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演示蚂蚁和蝈蝈的活动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直观感受了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
2、品读感悟法:朗读是语言训练,陶冶情操,体会感情,积淀语感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机会,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比赛读等各种朗读形式,通过反复诵读,细心品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了蚂蚁搬粮食的辛苦,蝈蝈的悠闲自得,再把理解到的意思和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达到感悟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辛勤劳动、防患未然,才能减少灾难,换来幸福生活。
3、进行句式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让学生跟在老师后面书空写课
第 1 页
题,齐读课题。
2.蚂蚁和蝈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谁来读读。
出示:一群蚂蚁、搬粮食、满头大汗、几只蝈蝈、乘凉、自由自在指名读。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这一环节的设计虽然比较老套,但低年级字词教学、巩固是重点,抓好字词是基础。】
二、品读搬粮,感悟蚂蚁的勤劳(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课文一开始就写了夏天(出示:太阳图),你觉得夏天怎么样?
(随机出示句子: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①指名读。②指导读。③齐读。
3、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小蚂蚁在干什么?
4、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名读句子。演读理解
a.师:小蚂蚁在搬粮食,它们是怎样搬粮食的,谁有本事给大家演演?(标出:背、拉)
b.指名上台表演,师生评议,相机引导理解,背、拉、满头大汗 c.演读:谁有本事一边读一边演?我们一起来学小蚂蚁搬粮食。
d.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板书:勤劳)
5、看图说话:他们还会怎样搬粮食?
(学生回答后,教师随即引导做“抬、推、举、扛、抱” 等动作)
师:搬粮食的办法可真多,你能学着课文,也来做回小作家吗?
句式训练: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有的,个个满头大汗。
6、你想不想对小蚂蚁说些什么?
7、指导读全段。
【设计意图:由“图”入手,图文结合,边学边演,理解语言文字。让学生带着画面从多角度讲文字与现实生活接轨,利用表演学习课文内容,将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可爱,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愉快的学习中去,不仅进行了语文思维训练,又是语文学习的迁移,让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三、品读乘凉,感悟蝈蝈的懒惰(学习第二自然段)
1、看到蚂蚁们在努力搬粮食,蝈蝈们是什么表情?他们为什么笑?学着蝈蝈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2、蝈蝈们在干什么?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1)他们为什么要躲在大树下?指名说说
第 2 页
(2)他们是在树下挖洞、搬粮食吗?指名说说
(3)谁来说说什么叫“自由自在”?
(4)说得真好,蝈蝈们想唱歌就„„,想睡觉就„„,想聊天就„„,不想聊天就„„,不想吃饭就„„饿死了,他们多自由自在啊!
(省略号的地方让学生填空)从这里你知道蝈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板书:懒惰)
【设计意图:对词语的理解,首先应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所以我选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唱歌、吃饭、睡觉、聊天”。其次,语言的训练也应注意到句子的优美,这里我选择对偶句式。】
3、课文补充
出示:雨季提前到来,一大早,天际便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紧接着“哗啦啦”下起了瓢泼大雨,这一下就好几天。蚂蚁们躺在自己温暖的窝里,有的给小蚂蚁喂食,有的吃粮食,还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蝈蝈们没有窝,躲在树洞里,不时被雨点打中,小蝈蝈饿得“蝈——蝈”地直哭。
(1)指导学生根据拼音自由读,思考在这漫长的雨季里,蚂蚁和蝈蝈分别是怎样度过的?然后分别指名回答。师:小蝈蝈为什么要哭?
生:他们许多天没有迟到东西,肚子早就饿了。师:蝈蝈爸爸妈妈饿不饿?他们为什么没有东西吃? 生:„„
师:真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呀,早知道会出现没有粮食全家挨饿的困难,当初蝈蝈就应该„„(让学生自由补充)(2)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设计意图:补充的这段文字,只要求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能说出蚂蚁和蝈蝈在遭遇暴雨之后的不同境遇,初步意识到不同的生活态度造成不同的人生结局。】
四、文本对比,感受不同的生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来到了。(1)听,(课件播放风声)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
指读、齐读
2、这么冷的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自己读读句子,看看图,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交流板书:舒服过冬 又冷又饿
3、天气这么冷,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1)他们生活得怎么样?
(2)你们看,小蚂蚁们在快乐地做什么呀?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冬天,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他们有的,有的,个个
第 3 页。
4、此时的蝈蝈: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1)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2)是呀,他们一点都不神气了。谁来读?指名读
5、合作朗读:冬天,蚂蚁和蝈蝈的生活完全不同呀!老师读冬天的句子,男生读蚂蚁的句子,女生读蝈蝈的句子。注意读出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神情。【设计意图:开头呼呼北风声音的设置是营造环境的变化,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夏天来了”形成反差,接着对比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结果,追根溯源,揭示中心。句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挥想象,说完整话的能力,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
五、循根求源,揭示寓意。
1、为什么蝈蝈会这么惨?
2、为什么蚂蚁冬天能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生答后师小结:是呀,蚂蚁在夏天的时候赶紧搬粮食,为冬天作准备。这样到了冬天就能舒舒服服地躺在洞里过冬了,这就叫“有备无患、防患未然”。(示词读词)
3、故事学完了,你们认为到底谁傻呢?
(只有像蚂蚁那样,用智慧和勤劳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如果贪图享乐,懒惰就只能换来蝈蝈一样痛苦的结局。这才是真正的傻瓜呢。)
4、现在老师这有两只又冷又饿,快要不行的蝈蝈,它们十分需要别人的帮助,你想帮它做些什么?想对它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理,;通过探究、争论展示学生风采;通过帮助别人培养学生爱心,学会宽容,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
六、作业
这些得到帮助的蝈蝈幸运地活了下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第二年夏天到了,他们会干些什么呢?课后请你把他画出来,送给你的伙伴,或者你就新编一个《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设计意图: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用。如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想用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这是一项源远流长的工程,教师要从点滴做起,携领着学生走向语言的王国。】 板书设计:
蚂蚁 和 蝈蝈
夏天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舒服过冬 又冷又饿
(勤劳)(懒惰)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