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心亭看雪》《答谢中书书》教案
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复习卷
一、解释下列画线字词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字,又字,号,又号,()朝人,著有作品。
三、主要内容及情感把握(金榜)
1、归纳本文记叙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有何作用?
3、明明有舟子同往,为什么作者说“独往”?
4、文中写作者巧遇金陵二人,心情如何?
5、为什么欣逢知己却匆匆介绍二人情况?
6、舟子如何评价作者?(用原文回答)以他的话结尾又有何作用?
四、语言品析(金榜)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五、中考阅读链接
【甲】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 更深夜色半人家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翻译:
3、【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4、(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5、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中考答案: 1D
2略
3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达了他乡遇故知的喜悦,看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和别曾相识的坦荡,志趣相投以酒代情的豪放。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感。
4(1)作者的内心孤独,对孤独的一种向往追求,对融入自然的一种愿望,厌倦了凡世生活后对生命本质原始的皈依。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D
6、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八年级语文《答谢中书书》复习卷
一、解释下列画线字词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作者,字,号,著有。
2、书:。
三、主要内容及情感把握(金榜)
1、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怎样理解“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写景?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什么方法写出了怎样的美?
4、文中最能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篇:《答谢中书书》与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答谢中书书》与《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 《湖》主要 相结合。先,简要交待游踪,再重点
答谢中书书 写,运用了 的手法勾画。然后再叙及湖心亭巧遇,虽是,陶弘景 但重在。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B、两文虽有写景,但写法不同,试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写景调动了()等各种感官,通过(高低、远近、动静)多个角度,并选择
湖心亭看雪 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即 的特点,传达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湖》通过 手法描绘了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抓住景 物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加线的词。沆砀: 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而别:交辉。将歇 欲颓 与其奇者 余挐一小舟
2、翻译下列句子。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E、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F、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下列各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C、猿鸟乱.鸣 .即更刮目相看 人影散乱.D、未复有能与其..
4、下列各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奇者。问其姓氏).A、实是欲界之仙都 山川之美B、天与云与.. C、余强饮三大白而.山与水 与余舟一芥 别 濯清涟而.不妖
5、内容理解。..A、两文都是写景文章,但表达方式各异,试简要分析。《答》主要以 为主。全文以,表达了对山川风物的愉悦之感。接下来又,传达出,体现了作者 的志趣。最后以感慨收束,表露出 和 之感。的突出特征,高度概括,廖廖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将。C、两文感情有何异同?
D、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愉悦和得意之感?
E、两文写景文字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F、“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字匠心独运,既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又为下文作伏笔,与“痴”遥相呼应。答案:
1、白气弥漫的样子; 全; 尽力
2、A、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赏叹的啊。B、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C、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廊,和我的一叶
5、A、《答》描写、抒情;以感慨发端,具体描绘了秀丽的山川景色,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酷爱自然、归隐林泉。自得之态,自豪。
《湖》记叙、描写,抒情。叙事。写赏雪的具体经过。白描。叙事,抒情。B、《答》视觉,听觉。,自然万物的生机勃勃,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湖》白描,开阔辽远,清新淡雅。将西湖的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C、异:《答》表现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湖》表现了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愁绪。
同: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与知音共赏美景的愉悦,归隐林泉,鄙弃名利。D、《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湖》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E、《答》语言凝练,言简意赅。《湖》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一、《送东阳马生序》和《孙权劝学》)[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7、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
8、致书以观,硕师名人与游,卒获有所闻;军中多务,乃始就学,刮目相待。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9、答案一:吕蒙变化之大的原因是“学”,“学”使他的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因而要想增长才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送东阳马生序》)干,只有靠学习。答案二:宋濂求学条件十分艰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加冠后,无硕师名人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与游。但他“嗜学”,借书“笔录”,“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卒获有所闻”,说明学习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要刻苦勤奋。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二、《伤仲永》和《孙权劝学》 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孙权劝学》)[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孰若孤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敢出一言以复 蒙辞以军中多务B.余立侍左右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录毕,走送之.. 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D.余幼时即嗜学. 蒙乃始就学 .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甲文是通过、、三方面来写宋濂求学的艰难的,乙文则是通过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5.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
6、写法比较:甲文作者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旨在,乙文采用 的方法,告诉我们。
7、对于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有什么看法?
8、用文中语句填空:甲文中“余”求学条件艰苦,幼时无从□□□□,加冠后又无□□□□□□,但终因刻苦而□□□□□,即学有所成。乙文吕蒙先以□□□□为由拒绝,在孙权劝说下□□□□,不久,才略令人□□□□。
9、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学习,请从学习者的角度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
1、借 谁,哪一个
2、D
3、①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②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 鲁肃的言行。
5、示例: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6、劝勉马生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
借事说理 后天学习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
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节选《孙权劝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未尝识书具(2)自以为大有所益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钱币乞之B、贤于材人远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与蒙论议.所恶有甚于 借旁近与之 .死者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原文填空。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的原因是。吕蒙不愿学的原因是。(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
5、内容比较: 《孙权劝学》写吕蒙 ,使鲁肃不得不“刮目相待”;而《伤仲永》写天资聪颖的方仲永由于其父贪图眼前小利“不使学”,成年后“ ”。
6、课文理解: 两文都与学习有关,从选材角度来看,却是一正一反,一个是,一个是。但都说明了。也对应了孔子的一句话 “,”。
7、感悟启示:方仲永和吕蒙的故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请写出对不同人的启迪。(1)对家长:
(2)对学生:(3)对教师:
1、曾经 好处
2、B 3(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
(2)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4、父利其然也 军中多务
5、吕蒙接受孙权的劝诫,在繁忙的军务之余,读书学习泯然众人矣
6、年长好学、学有所成 幼年不学、尽无所成 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1)对家长:不应该目光短浅,贪图小利而不让孩子学习。
(2)对学生:无论自己天资怎样都不能放松学习,因为后天的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或者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
(3)对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严格要求,尤其天资聪颖的学生更不能放松要求。
三、《送东阳马生序》和《伤仲永》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送东阳马生序》)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伤仲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俟烨然若神人.其欣悦(2)卒之为众人 腰白玉之环 腰:()烨然:()..环谒..于邑人 环谒:()泯然众人矣 泯然:(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援疑质理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B、计日以还. 或以钱币乞之. 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仲永之通悟 D、卒获有所闻. 余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之也久)(2分)
A、以C、每假借于.是人多以书假余 或以.钱币乞之 B、益慕圣贤之道 如此其贤也
.藏书之家 贤于.材人远矣 D、卒.获有所闻. 卒.之为众人.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两文用了对比的手法的,甲文作者将 与 形成对比,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从对比中得出结论。乙文将 和 作对比,说明了。
6、同是学习,宋濂“卒获有所闻”,仲永“泯然众人矣”,一正一反两个例子,给了你什么启示?
7、结合两篇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8、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文通过自己学习的艰苦经历进行正面教育,写同舍生的求学情形提供了反面教训;而乙文用仲永的前后变化来说理。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都通过(填表达方式)点睛:甲文中“ ”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乙文中“ ” 则揭示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
1、等到 终于
2、D
4、(1)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很多。
(2)所以我即使愚笨,也终于有所收获。
5、自己求学之难 同舍生优越学习条件 说明学业能否有成就,取决于主观努力 后天努力对于成才的重要性
6、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成绩。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要在于后天是否努力,与客观学习生活条件关系不大。在学习中我们要有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应该要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学习。
7、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8、对比 议论 以中有足乐者 受于人者不至也
第三篇: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6篇
答谢中书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再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了解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我们无不为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曾引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一)、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多媒体显示: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二)、文体简介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u)其奇者。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选一学生读、学生齐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解释下列词语:(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四季。(3)歇:消散。(4)夕日:夕阳。(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8)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9)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0)奇:指奇山异水。
全文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二)、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
(三)、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五、研读书信
讲解(一)、: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可以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讲解(二):
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2、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3、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分析:这一句是动态描写。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4、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色彩)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讲解(三)、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又举出诗人谢灵运。表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妙,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小结: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六、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这是作者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信。信中以清丽的文辞,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惬意之感。)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七、佳句运用
本文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作业布置
1、抄写背诵默写。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谢中书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朗读、想象、体会中理解文章,感受山川之美、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
2.读读背背,积累文言词汇和篇章。
3.培养优美自然地表达的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设想通过读、说来落实。
教学难点
本文布局的巧妙。设想通过学生再造想象来突破。
一、导入
(一)汉字中有许多象形文字,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两个古代象形字,请学生看一看是什么字。
瞧!这两个字多美,就像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山――山峰、山谷、峭壁;川――河流蜿蜒,奔流不息。“川”的一个字义就是――河流,比如成语川流不息;“川“还有另一个字义――平原,比如成语一马平川,这个字义我们今天暂且不说。
(二)古往今来,有不少诗歌都吟咏了山川之美,我们学过的也有不少。
同学们能否在记忆中搜寻一下,背出一句两句呢?(三)这样的诗歌真是不胜枚举。
看来,山水之美,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内容)啊!这就叫“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板书: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请同学把书翻到136页《答谢中书书》,我们一起把注释1朗读一遍。于是,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回给谢中书的一封信”,第二个“书”是书信的意思。
今天,我们就与古人一起,神游山水之间,共谈山川之美。
二、学习、欣赏
(一)初读
1.听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注音。
板书:颓tuí
与yù,并点一点这是“与”意“参与”时的读音。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读准确,读顺畅。两遍。
(二)理解“高峰入云――沉鳞竞跃”大意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之美,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究竟如何之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高峰入云――沉鳞竞跃”。全体朗读这一部分。
2.借助注释理解大意。可以同桌合作。有疑问先做记号,待会儿提问。
3.质疑、释疑。
板书:交――交杂
歇――消散
竞――争
(三)欣赏“高峰入云――沉鳞竞跃”所描述的山川之美。
1.朗读这一部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脑海中出现画面。朗读两遍。
2.有这样一种说法:诗也好,文也好,作者写完,还只是完成了一半,只有加上了读者的创造性阅读,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穿越时空碰撞出了火花,这篇作品才算真正完成。
那么,就让我们与陶弘景一起完成这篇吟诵美丽山川的文章吧。
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这一部分,朗读默读都可。边读边想象,眼前浮现文中所描绘的美景。然后,选择你觉得最美或最有感受的一句、两句,用“诗一般的语言”,简洁、流畅、优美地描绘一下你眼前浮现的画面、或耳畔听到的声音或心中涌起的感受。(眼前之景、耳畔之声、心中之情)可以先打一打草稿。
3.学生交流发言。
板书景物:高峰
石壁
晓雾
夕日
清流
林
竹
猿鸟
沉鳞
注意抓住学生“诗句”中的闪光点点评(比喻、用词、想象、联想等)。可请学生重复最美的“诗句”。用词恰当的问题要注意点拨。
重点:猿鸟乱鸣
――
“乱”并非形容混乱一片,毫无秩序。而是一种充满生机的热闹。猿啼鸟鸣,此起彼伏,打破了清晨的静谧。沉鳞竞跃――“竞”,争着,竞跃,同样极具动感,充满生机。
4.总结:看来,古人笔下的山川之美也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时光流转不停,可是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却是人类永恒的情感啊!全体朗读“高峰入云――沉鳞竞跃”,读出美感。
(四)简单学习最后两句。
朗读,借助注释,师生一起串讲大意:
山川之美使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这实在是人间仙境!陶醉在这山水之间,他不由得想起当年的山水诗人谢灵运,自从谢康乐以来,不再有能融入到这奇妙美景的人了,而我,无疑就是第二个谢灵运了!快乐自得,陶醉满足的心情溢满了字里行间。
朗读全文,读出山川之美,读出陶醉、快乐的情感,兴之所至,甚至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朗读。
三、当堂背诵
(一)学生熟读成诵
(二)师生共背(老师背上句,学生背下句)。
(三)个别背诵展示、全体背诵
四、布置作业
(一)抄一抄、背一背、默一默。
(二)用现代诗一般的语言改写“高峰入云――沉鳞竞跃”这一部分(不要求拘泥于原文)。
(三)有兴趣的同学查阅陶弘景、谢灵运的资料。
答谢中书书教案3
这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够品味,将内心的感受与朋友交流,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领会文章大意,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缜密的结构,凝练,极富特色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课文大意,并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巧妙而缜密的构思。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苏轼资料,预习课文。
老师准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地笔讴歌了祖国河山之美,其中不泛名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夕日欲颓
沉鳞
能与其奇
2、几个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
四时
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与
3、学生交流搜集的陶弘景的资料与背景
教师补充: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人,曾任储王的侍读,因看透浑浊的现实,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有爱听山野松涛之声。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每逢有吉凶、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乡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后,模仿进行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疏通文意,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理出脉络
3、归纳本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4、背诵全文。(分组进行,比赛的形式)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美景的?(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后明确)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仰视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观察不同的角度
俯视
平看
其三:晨昏变化美其四:动静相衬美
2、课文的结尾能让我们联想到其它诗人类似的结尾,你能联想到那一些?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又如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想伯仲间”,都有古人自观的意味,本文也是如此,“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看似感慨,其实表达了作者企盼与谢公比肩之意,也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隐归林泉的志趣。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请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
5分钟后,学生班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六、课堂总结:
学生谈学习本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搜集有关写山水之美的名篇
八、板书设计
主题:生命的愉悦,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九、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教案4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本文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优美的意境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大自然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己相融合的生命愉悦。另一方面,本文结构缜密、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另外,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以四言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到了八年级,但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板书课题作者)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古代文人们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齐读学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品味四字句的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解释下列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全都。
(3)歇:消散。
(4)夕日:夕阳。
(5)颓:坠落。
(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
(7)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
(8)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9)奇:指奇山异水。
【全文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理清思路。
明确:从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三部分。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二)、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接着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三)、结尾以感叹总括前文。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根据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教师稍加点拨。)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美在何处呢?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点拨、讲解:
(1)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2)其次是缤纷的色彩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
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想想,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现实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
文章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总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好。
八、板书设计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九、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布局的.匠心,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背诵、默写全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想象再现景象,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设想通过读、说来落实。
【教学难点】
本文布局的巧妙。设想通过学生再造想象来突破。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三峡》引入新课
二、介绍课题、作者
本文虽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注意断句。明确两个“书”的含义。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陶弘景:(具体见课本注释)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读: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
本文多为四字骈句,朗读节奏为二二。散句以句意来定。
二读:默读。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教师酌情解决难字、句意。指名讲出文章大意。
三读:译读。
本文写景部分句式整齐,如果分行,就是一首写景诗。要求:和文章句式整齐相应,译句也要句式整齐。(译读要求较高,拟尝试一下)
1、教师读原文,学生译译文。(一学生读译文,其余学生齐读原文)
2、学生齐读原文,教师读译文。(本环节视学生译文如何而定)
四读:品读。
1、找出文中用的好的词,说出其妙处。(学生悟读,交流发言。教师补充)
2、可用换词法领悟下列词的妙处:
入(体现一种向上的气势)──到
交辉(交相辉映,共增山色)──齐全
将歇、将颓(展示出慢慢消失的过程,不乏拟人化色彩)──将散、将下。
乱鸣、竞跃(再现一种生机和活力,营造热闹的气氛)──齐叫、游泳。
3、在此基础上,归纳点明本文布局上的山水相映、色彩相配、晨昏变化。同时行文起伏相错,读起来也要注意语调的变化。试着读出不同的语调。
4、你认为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些景物的?体会文末两句的含义。(赞美、自豪)
五读:说读。
大自然是个广阔的舞台,那么其中的一切事物可就是演员了,他们都想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如果请你用生活中的一种人来比喻文中所写事物,你看它们像什么人?
1、示例:你看,那高峻的山峰直入云端,就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六读:背读。
四、作业
试把本文扩写成一段写景文。
〖板书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句式整齐之美
四字骈句
↗山水相映
赞美
文章意境之美→色彩相配
↘晨昏变化
自豪
答谢中书书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理清全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变换角度、动静结合、以声衬静的写景技巧,体会景物特点以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惬意之感。
教学重点:对写景技巧的分析以及对作者情感的感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惬意之感。
教学过程:
导语: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南北朝时期,在一个日暮黄昏的时候,曲山脚下,翠竹掩映下的茅屋中走出一位白衣老者,他轻捻胡须,面对群山静静思索,这已经不知是第多少次的拒绝皇帝的召唤了。此刻他想到了当年做帝王之师时的点点滴滴,想到了这些年来国家每有大事皇宫的来信,想到了官场的步步惊心。于是他转身,挥毫画了这样一幅画,画上是两头牛,一头埋头于青草间,惬意自得,一头被戴上了金笼头,让人牵着鼻子走。这幅画隐晦的表达了他归隐之意,他就是时人谓之‘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被称为“流动的山水诗”的小品文《答谢中书书》。
一、解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能够流畅的翻译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合作学习,通过妙用词语、变换角度、动静结合、巧用修辞的角度分析景物特点以及蕴含于景物中的情感。
探究学习,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理解作者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
首先我们进行自主学习,请大家根据课文的注释翻译文章大意,现在开始。
二、疏通文意,理清结构
请同学们根据书下注释翻译课文。翻译的比较准确,真正高水平的翻译是能终于作者的语言风格抓住文章的神韵,希望在课后反复的诵读中我们也可以自己试着把它变成一篇风景美文,趣味训练一:我们是否可以将课文进行小变形,大家尝试看看是否可以把一段文字根据内容变成多段。
请同学翻译,明确文章结构为(总分总)
三、小组合作探寻景物之美
本文主要描写的对象时山川那么我们就去看看在作者笔下山川的魅力。
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妙用词语”“动静结合”“角度变换”几个角度来分析景物描写方法,体会景物特点,感受作者蕴含在景物中的特点
3、总结景物特点
妙用词语(板书小组合作结果,从词语运用角度来解析分析出景物特点,总结出作者情感)动静结合(板书小组合作结果,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视角变换(从颜色的变换、时空的变换、视角的变换体会景物的特点,总结作者情感)
能够总体的概括这么景物特点的词是?美
仙都
奇
文章中都是对景物的描绘,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发现作者的影子呢,作者在干吗?”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醉情山水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在这样的景色中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喜爱的愉悦的,甚至是沉醉的,有没有和他一样的人?
四、探寻作者内心世界
探求来信的内容。说明理由。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又有怎样的感情?与高雅之士比肩的快乐。
思考谢中书的来信内容。
开放性交流,可以从不同的猜测中再次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语:
世有渊明,生为菊花无憾也。世有嵇康,生为琴弦无憾也。世有陶弘景,山水亦无也。
第四篇:《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教案
陶弘景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再诵读中体味的意境。背诵并默写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了解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前预习:
1、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文大意。
2、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时安排: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我们无不为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曾引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一)、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多媒体显示:陶弘景(42~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二)、文体简介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u)其奇者。
(1)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2)反复朗读文。(学生大声朗读,选一学生读、学生齐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二)、学生自由读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文,口头翻译文,画出疑难句。
2、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3、再次朗读文,巩固理解。
解释下列词语(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四季。(3)歇:消散。(4)夕日:夕阳。()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8)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9)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0)奇:指奇山异水。
全文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二)、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
(三)、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五、研读书信
讲解
(一)、: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可以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讲解
(二):
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2、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3、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分析:这一句是动态描写。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4、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色彩)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讲解
(三)、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作者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又举出诗人谢灵运。表示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美妙,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小结: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六、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这是作者写给梁中书鸿胪谢征的一封信。信中以清丽的文辞,极力称道江南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抒发了对这些秀丽景色的酷爱之情,(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惬意之感。)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七、佳句运用
本文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作业布置
1、抄写背诵默写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板书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朝)
总------共谈山水特色:美
分------具体描绘手法、角度
山水相映之美
(静态、形体)(仰视俯视)
动静相衬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静态、色彩)
(平视)
晨昏变化之美
(动态、声响)(听觉视觉)
总------感慨收束,其与谢公(谢灵运)比肩之意
抒发亲近自然的喜悦之情,古今知音共赏惬意之情
第五篇:答谢中书书教案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上课前老师要请大家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展示PPT)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马上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短文《答谢中书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课题。
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作品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师生互动,把握朗读音准和节奏。
(1)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难读或者不会读的字词。(2)师范读(或者播放录音),生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并把握朗读节奏。(3)划分节奏(展示PPT)
(4)字词积累,注意音和义(展示PPT)(5)生再读课文
三、再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
(1)结合课下注释,生翻译课文,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指出(2)PPT展示文章译文(3)再读课文
2、理清课文结构
(1)既然有说人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这幅画里画了哪些景色呢?(2)作者是通过精巧的布局把这些景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那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3)文章从一开始就马上具体地描写各种景物吗?从开始到结尾都写景,没有其它内容了吗?(4)先总写山川之景,再具体描绘各种景色,最后抒发感慨,这样的结构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展示PPT)
3、小结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向我们概括了山川的美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共同赞叹的,然后依次展现了山川四时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景色的变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山林世界,最后自己作者也忍不住感慨,这么美好的地方真的是好比人间仙境啊。
四、研读赏析,体会短文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组讨论:
1、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展示PPT,生讨论)
2、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全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3、小结
作者用诗一样精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不胜收的大好风光,这里有着无处不在的美,这里无处不在的流露着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由衷赞叹和热爱,而作者的自豪之感也溢于言表。(展示PPT)
4、生再次齐读文章
五、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地扩展描绘文中的景色(可任取其中的一句加以想象扩展),写一写,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