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鹅公开课教案
《白鹅》教学设计
邱丽娟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倘若、一日三餐、脾气”等词语;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高傲、从容不迫、扬长而去、不胜其烦”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漫画导入,简介作者
1、出示三幅漫画: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三幅漫画,你能看懂吗?看了有什么感受?这些漫画是谁画的?
2、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漫画大师。简介作者丰子恺。
3、揭示课题
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文章《白鹅》。(板书课题)
二、分层次检查生字词
1、出示第一组:狂吠、奢侈、譬如、倘若、侍候、窥伺、脾气、呵斥、叫嚣。
2、出示第二组:步调、净角、大模大样、供养不周、引吭大叫
3、出示第三组:左顾右盼、局促不安、毫不相让、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扬长而去、空空如也、不胜其烦、架子十足
4、指导写“脾”字。
三、初读课文
1、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记。
2、自读引导: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概括)
估计学生的答案,屏幕投影: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问:高傲是什么意思?——骄傲,自以为是。追问:要是把“高傲”用在你的身上你愿意吗?
丰子恺用“高傲”来形容白鹅,你觉得包含了一种什么情感,讨厌还是喜欢?
3、为了写出鹅的高傲的特点,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是如何体会的?
估计学生的答案,屏幕投影: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句话不仅是文章的中心句,还是文章的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转折词,可以看出作者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写鹅的高傲。
第二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
4、了解第二自然段在全文及上下文的作用,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抓住叫声特点,体会“高傲”
1、自读感悟:体会“鹅的叫声的特点”
(1)认真读第三自然段,画出鹅叫声特点的句子,圈出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并说说你对这些词的理解。
交流句子,课件相机出示。相机理解: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2)从这些词里,你能想象白鹅好像在说什么?请你试着填空: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它好像在说: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它好像在:(3)从这里你体会到鹅是怎样的动物?
(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既用了对比手法,将鹅的 “大叫”与狗的“狂吠”进行对比;还用了明贬实褒的手法,表面是说鹅叫声大,实际上是赞扬鹅的忠实。)
2、指导朗读
(4)引读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体会作者对鹅的赞美。
五、抓住步态特点,体会“高傲”
1、自读感悟:体会“鹅的步态的特点”
轻声读课文,思考:鹅的步态是怎样的?屏幕投影: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1)男女同学分读这两个句子.(2)播放 “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课件,感受鹅的步态的高傲。(3)小组演演他们走路的样子,明确区别,体会对比的写法,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表演进行评价。
(4)再读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体会作者对鹅的赞赏。
五、抓住吃相的特点,体会高傲
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鹅的吃相很高傲呢?快速浏览课文四至六自然段,用笔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你的理解。
估计学生会从这些语句中感悟:
1、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引导学生体会到:第四自然段其实就是围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这两个词来写的,作者进行举例,“一样„„一样„„一样„„”、“先„„然后„„ 再„„”等,就是想突出鹅的吃相的可笑,鹅的高傲也就体现在其中了。)
2、这样从容不迫的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说鹅吃饭时,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这样写,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突出显示鹅的尊贵。)
3、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他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将鹅和狗进行对比,对狗的“窥伺”含贬义。在这里,作者还称它为“我们这位鹅老爷”,明贬实褒,表现对鹅充满了爱意。像这种用法,还有“架子十足”“不胜其烦等”)
4、师生情不自禁地齐读中心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感悟课文,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 叫声 引吭大叫} 白鹅 { 步态 从容不迫 } 喜爱(高傲){ 吃相 架子十足}
【教学反思】
鉴于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来设计本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牢记一个宗旨: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主题,达到了教学目标。到了中年段,概括主要内容是训练的重点,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如《白鹅》这课,第二自然段既是过渡句,又是中心句,课上我让学生找出能概括白鹅特点的一个词(高傲),接着以问题“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引导学生体会到:这句话不仅是文章的中心句,还是文章的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这句话。
理解词语和句子仍然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低年级所学的一些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迁移,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词句,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另外,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白鹅走路的姿态,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净角出场的录像,把这些抽象的和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感受“白鹅”走路的高傲,就达到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效果。还有,教学中我利用学文与表演相结合。表演是兴奋剂,是催化剂,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但是,在本节课的时间安排上显得有些紧,学生读的还是不充分,还有对课文的写话练习和写作方法的教学没有完全展开,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遗憾.由此我也在思考,如果语文是一门艺术,我想大概是一门取舍的艺术吧,每节课多角度地突出主题的建构是容易的,但需要取时间还是舍内容,才是更应该权衡的.这一点也正是这节课我感觉最难把握的,既想把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完整地展示出来,又想把教学课文的每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让我着实感受到了寸时寸金的可贵。倒底在40分钟内如何取舍,我想这将是我和各位同行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共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最后想说,教学本课后,心中有些许遗憾。遗憾的是时间没有把握好,拖了两分钟。让我们每天多些努力,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开开心心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实实在在用语文。
第二篇:[白鹅教案]白鹅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l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
搜集了解有关丰子恺及白鹅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 引入教学
1、师:同学们,喜欢动物吗?(喜欢)(生说,师相机评价)
2、师:看来啊,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的确,动物我们人类的朋友(师引读,生接着读单元导语)有位爷爷,(出示图片)他叫丰子恺,也非常喜欢动物。丰爷爷就养过一只白鹅,他把它画了下来,这就是他们家的鹅(课件)同学们注意这个鹅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是平等的,这种写法已经被废除了,规范写法是这样的,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板书:鹅)师:丰爷爷不仅把它画下来,还专门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题目就是白鹅(补充板书,齐读课题)
3、检查词语
师: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
(1)出示第一组词语,自己读一读生字,师指导读音
请生读。当学生读到净角一词时:指导角的读音
师:知道净角是什么吗?
生:净角是京剧里一个角色
师:净角就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的男子(出示净角画面)
师:这就是净角,浓重的色彩,夸张的画面,也是我们国萃之一。师:咱们一起齐读这组词语。
(2)出示第二组词语,师:这组词语会读吗?请生读
师:读完这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跟白鹅的什么有关?(叫声步态吃相)(读完一行问一行,一行一行读)读完后,全班齐读词语
师:真好,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在文中还会读吗?
生:能
二、读解文意
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同学们,读完之后,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一想(请生说)
预设:
生: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生:这只白鹅有老爷的脾气
生:这只白鹅架子十足
1、师:说的不错,其实文中用了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
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出示课件:出示这句话和白鹅的图片)师边板书边说:知道什么是高傲吗?
生1:傲慢
生2:骄傲
师:对,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特别骄傲,就是高傲。(请生读)
师:细心的孩子会发现,这句话后面是一个感叹号,那应该怎么读呢?(请生读,全班读)
三、析路品语
(一)品姿态
(1)师:是呀,高傲是作者对白鹅的第一印象,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印象呢?请生读第一小节,找出描写姿态的句子。(读后,反馈)师:初见白鹅,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印象呢?(请生说)
课件出示: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这里写了白鹅什么样的姿态?(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师:什么是左顾右盼?(左看看,右看看)假如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你会是什么表现?
(课件出示图片)师:你看看,伸长了脖子,昂首挺胸,东张西望,旁若无人,多么高傲!(请生读描写姿态的语句)
师:这白鹅的姿态是那么威风,那么大气,难怪丰子恺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出示课件)师:全文围绕这句话写白鹅的高傲,所以本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板贴:中心句)
(2)师:这高傲确实是白鹅最突出的特点,那课文除了从姿态上写了白鹅的高傲,还通过哪些方面来介绍其高傲的呢?
预设:生:叫声步态 吃相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第二段师:你很会抓关键段,这第二段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出了下文,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段是一个过渡段。(板贴:过渡段)在我们以后的习作中,为了让我们的习作前后衔接自然,巧妙,也可以使用过渡段。
(二)品叫声
师:鹅的叫声是如何突显其高傲的呢?请男同学读第三小节,女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
师:谁来说说鹅的叫声有何特点?
生说,师出示课件:鹅的叫声,声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师:什么是厉声呵斥?其中的厉是什么意思?(出示解释,请生选择)请生再来读读这句话,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高傲)
师:听过鹅的叫声吗?这有三种声音,咱们听听并辨别一下,哪个是
鹅的叫声?(生听后选择,并再读这句话)
通过我们的学习,抓住了鹅的叫声的特点,那么他们在什么时候又是怎么叫的呢?(生说----出示课件----生读)理解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狂吠等词来体会鹅叫声的高傲。
师:孩子们,那是什么情况下白鹅是怎么叫的?好像在说些什么?(出示课件:同桌讨论讨论)
生汇报
师:这白鹅把自己当家的主人了,除了自己的主人来,谁也不许进来。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师:难怪作者会说;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出示课件)
(三)品步态
师:叫声如此高傲的白鹅,走起路来又是怎样的呢?请生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相应的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下批注,写写自己的体会。(生读后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板书:大模大样)
师:出示课件,请生读
出示对比课件,请生读,分析有何不同?(生说)
师:我们先来欣赏下鹅和鸭不同的步态
(欣赏后)作者用鸭和鹅的步态对比,目的就是为了(突出鹅步态的高傲)现在男同学读鸭的步态语句,女同学读鹅步态的语句,从中体会其步态的高傲。
师:还有哪里不同?(采用比喻的手法)见过净角出场的情景吗?(视频出示净角出场的情景,再出示鹅步态的视频)再读。那此时又
第三篇:2015《白鹅》 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5《白鹅》 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 2.单元及课时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文学作品,有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有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因此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通过同题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3.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① 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② 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对生字词的书写及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熟读课文,在之前已经学过了“对比、拟人”的写作手法,更深的了解课文有了一定的基础。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农村学生生活中对鹅的外表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课有很大的帮助,再者,之前学过的“对比、拟人” 的写作手法,对更深的了解课文也有更大的帮助。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作者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学生会比较吃力。4.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鹅”是学生身边的动物,对他们不了解的特点,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全班参与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8个生字,会写l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师生互动,了解白鹅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感悟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了解有关丰子恺及白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做简单整理。有条件的可到动物园等地方实地观察白鹅。2.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六、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浅吟低诵,感受生命,体验生活。人的语文素养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设计力求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语言、关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教育 第一课时
一、丰富情感体验,激趣导入 1.了解学生印象中的白鹅。
2.课件出示鹅活动的画面,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揭示课题:这白鹅如此可爱,所以人们喜欢它;骆宾王歌咏它;著名散文家、画家丰子恺老爷爷更是用画笔和生动的语言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白鹅》。[设计意图] 城市孩子见鹅少,运用直观的画面,既引人人胜,又将直观感受印入脑中,为学好课文做了有益的铺垫。
二、诵读全文内容,整体感知
1.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2.了解预习课文情况,初读课文。
引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用简练的话概括内容。如“头颈、引吭、净角、奢侈、譬如、窥伺、供养不周”较难读,尤其要读准。3.谈谈读了课文后了解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白鹅的高傲特点及高傲。从叫声、步态、吃相这几方面来表现。4.品读第l、2自然段。
(1)在作者的初步印象中,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2)想想刚才看过的画面,看看该怎样读这几句话才好?试着练练,还可以边练边做做动作。
(3)生练读。指名读。师激趣引导再读: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啊!让我们脑中边想象画面边再读读。
第四篇:白鹅教案
白鹅(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1、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交流,我想知道.....二、初读学习生字词
1、检查预习
昨天已经让大家用五读法预习了课文,下面同学们同桌互相检查,看能否读准字音(读勾画出来的字和词语)
2、出示字词、检查
出示部分带音的词语:a指名读b开火车读c齐读
出示不带音的词语:a指名读b开火车读c齐读
出示生字、读
3、理解词语
刚才我们读准了这些词语的音,他们的意思你知道吗?
生交流
我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不明白.....这个词 谁知道
4、正确读文
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些词语,下面找同学读这篇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再读品悟
1、读课文第一段,跟大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
交流
我读懂了....我是从....这个词(这句话)读出来的。因为.....所以.....出示:它伸长了勃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左顾右盼什么意思?鹅是在什么情况下“左顾右盼”的? 左看看、又看看
刚到作者家 下面读这句话,读出鹅的高傲和作者的感受 第一印象“高傲”
高傲是什么意思?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极其骄傲 把这个词用在你身上,你愿意吗?(不愿意)
这个词有批评的意思,难道作者很讨厌这只白鹅吗(不是)所以我们只有弄懂课文,就能体会作者的真正感情
2、读第二段,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第二段
全文中心句,概括了白鹅高傲的具体表现,也是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三段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A.用了哪些词语形容鹅的叫声?
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B.读了这四个词语,你觉得鹅的叫声怎样?(难听、刺耳、不好听...)C.这些词都是形容很凶的叫,作者是在讨厌鹅吗?(不是)为什么?(鹅是在看守门户)
D.再读第三段,假如鹅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出示:见到生客进来,他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他会敞开喉咙大吼道.....E.看来这真是一只高傲又尽职的白鹅呀!怎样能读出这种感觉呢?这句话表面上写白鹅很凶,很吵实际上却隐含着作者对它的喜爱。
找出重读词语
四、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白鹅叫声的高傲,其实鹅的步态和吃相更有趣,下节课我们接着体会。
白鹅
叫声--严肃郑重
高傲:步态
吃相
第五篇:《白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3.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味课文中描写白鹅高傲特点的句子来理解作者明贬实褒的喜爱之情 2.通过对文章分析体会作者如何细致观察事物并对事物仔细描摹
3.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体会动物有趣可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分析白鹅的特点
2.学习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比较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如何细致的观察事物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作为中国漫画家之父的丰子恺先生,他用画家的笔墨如何描绘白鹅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
二、整体感知
1.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勾划生字词。生字词,请学生认读、理解:叫嚣、引吭、奢侈、盛馔、岑寂。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冥顽、窥伺、奢侈、三眼一板、蹑手蹑脚。2. 请学生思考:(1)你认为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用课文中相关的词句回答。(2)“我”喜欢白鹅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言概括回答。
(1)喜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2)“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精神上的贡献是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三、本课小结《白鹅》抓住白鹅的傲慢的特点,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四、板书设计参考 高傲: 头部 叫声 步态 吃相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析,合作探究
1.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学生思考,分组 讨论:(1)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鹅高傲特点的?又是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一特点的?结合文中具体句子谈一谈。
(2)作者为什么能如此鲜明地刻画出白鹅的特点?去掉文中写鸭:狗的内容好不好?为什么?换成小羊等动物可以吗?为什么?(1)作者是从白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来写白鹅的高傲,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鹅的叫声,与鸭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肃庄重”;与狗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2)能从鹅的头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抓特征对白鹅进行细致观察,并且采用了对比手法。不能去掉。去掉后不能鲜明地突出白鹅高傲的特征。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换,但要考虑他们是否是同类动物,在“高傲”特点的表现上是否有区别。
2.教师总结:我们一起分析“白鹅”高傲的特点,知道作者是用比较手法突出白鹅特点的。那我们怎样运用比较写一事物呢? 2.请学生谈一谈: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精彩?说说原因。A、“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生动地写出了狗讨好主人时的样子,可见作者观察得很细致。“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白鹅的高傲。B.“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伺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运用成语和比喻写出了白鹅吃相的高傲。C.“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窝边伺侯。”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白鹅的高傲。(2)你觉得如何才能使你的描写语言更生动? A.细致观察、抓特征描写。B.运用恰当的成语。C.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
3.请学生用对比手法写出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特征,最好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请学生读片断,师生共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