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说教学设计(李传鹏)
2、雨 说
郑愁予
教学目的
1.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2.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之一是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择好语气和语调,有感
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也是教学重点之一。
3.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圃(pu3)锢(gu4)滞(zhi4)喑哑(yin1)(ya4)
嚷(rang3)蓑(suo1)笠(li4)膏(gao1)
耸(song3)绕(rao4)襁褓(qiang3)(bao3)呼啦啦(hua1)
2.解释下列词语:
(1)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2)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3)留滞:停滞,不流通。
(4)暗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5)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6)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7)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8)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
(9)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3.朗读课文。
二、导入
1.导语:我们学了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一诗,那是“黎明”要诗人向人们传达它的话。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写的《雨说》,和艾青的诗歌不同的是在这首诗中诗人直接以“雨”的身份向人们进行述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2.作家作品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1954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于诗集》、《刺绣的歌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在“中国也很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时,郑愁予始终坚持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现代的。他的诗表现技巧和手法是十足的现代的,可在诗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他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把西方技巧化入中国传统的意识中,使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作为现代派的一员,郑愁予 以其对中国传统精神和艺术品味的继承,迥然有别于西化的“现代”。
三、正课
1.朗读唐代诗人杜甫脍炙人口的名诗《春夜喜雨》,回忆一下这首诗中杜甫抒发的感情。
《春夜喜雨》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诗中描写春夜降雨,滋润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之情。
2.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雨说》中诗人从而中获得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借春雨的述说抒发了诗人由衷的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无虑、幸福成长。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人文精神。
3.提问:副标题起什么作用?这一首诗的副标“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
歌”对我们理解这首诗的题旨有什么帮助?
明确:副标题:新闻报道中多行标题的一部分,又称辅题或子题。写在正题的后边,用以补充或说明正题,对中心进行提示。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诗、文写作缘由为多。如《有的人》其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其实这首诗就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的创作的,目的也就是以鲜明的爱憎,赞颂鲁迅先生自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它提示了读者,诗人写作本首诗歌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广大儿童们。诗人想借“春雨”告诉中国的儿童们,中国人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下一代”,儿童们应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长者的爱抚,在无忧无虑中幸福成长。4.朗读课文,找一找诗中“雨”说了什么话?这些诗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讨论、明确:“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快乐地安息。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健康幸福的长大,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5.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介绍。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是:首名、小标题与正文间,段与段间停三拍;句、问、叹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重读是把句中重要词语读重一些表示强调,“重要词语”一般指句中主语、动词谓语和修饰限制的定语。语调变化是用来表达不同感情的,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一般地说,表颂扬的。赞叹的、热诚的、悲壮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祈求的、感激的、沉涌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犹豫的、怀疑的、暗示的、双关的句子用曲调;表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仁慈的句子要平调。速度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一般说,交代说明性的内容,描写的句子,含有庄重或悲哀的句子读缓慢些,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的对话,慷慨陈词,含有快活,愤怒、恐怖、惊愕的句子读得急促些。
四、小结
近来我们学了不少的诗,都是新诗。所谓“新诗”世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它们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限制,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它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学习诗歌很重要的是要朗读,在理解诗意后,更应当运用朗读的一些要领和技巧反复咏唱,朗读成诵。诗的语言有别于其他文体,大量的名诗,其语言更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方给于确定,记忆于心,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大有帮助。因此期望同学们注意朗读成诵。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第l、2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首诗。
2.想一想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二、导入
“诗言志”郑愁予之所以在台湾诗坛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这应当和诗人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有着一种执着追求是分不开的,上节课中我们对诗人在诗中一连串中国传统人文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融为一体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将就此作进一步的理解。
三、正课
1.提问:这首诗布局谋篇,层次井然,请给诗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明确:这首诗雨的行踪,可以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雨前。写春雨来前大地萧条,也因大地萧条,雨才来探访大地。
第二部分:(第2、3、4节)雨中。写春雨来临,大地更新,春雨的来临为大地带来了欢乐。
第三部分:(第6、7、8节)雨教。写春雨告知儿童自己曾在笑中长大,教儿童要勇敢面对生活、幸福成长。
第四部分:(第8节)雨息。写春雨向儿童们表达自己的最大心愿是看到儿童们自由地笑,幸福成长。
2.按朗读要求读一读诗,想一想这首诗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修辞手法,整首诗拟人。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春雨人的动作与思维。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用拟人化写景物,虽没有明白地说,没有雨,造成了荒凉。但“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让人明白没有雨,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又如第5节的诗完全是.照应了第1节“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雨前、雨后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形象地感到了雨前的愁。雨后的喜。可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更容易让人接受诗人的忠告:“只有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而诗最后“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不是作者由衷的愿望吗?创造一切可能,让儿童们幸福地无忧无虑的成长。
3.读一读第7、8两节,这其中的“笑”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明确:这两节诗,虽是“春雨教儿童二样事”,但内容只有一样,即“教你们勇敢地笑”。不同的是第7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通过物对雨的态度,看到“笑”的作用。“柳条儿”被雨打自然是要矮一些的,这拟人逼真,风雨中的柳树长得更潇洒;而一石狮,石狮流的不是泪,那分明是雨水呀,风雨中石狮也多了一种乐趣;雨中的飞燕,倾斜那灵巧的躯体,穿梭其中,那是一种喜庆、勇敢的身姿,可见诗人透过雨,教给儿童们的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这样,乐对人生,才能幸福成长。而第8节中“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就有了”是作者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笑”仍然是教儿童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儿童是大地的主人,儿童是未来。只要我们的广大儿童勇敢面对生活,乐对人生,我们的国家,民族就有希望。这是诗人殷切的希望。
4.想一想,这首诗与艾青(黎明的通知)在拟人化手法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讨论、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这一点和艾青的《黎明的通知》类似。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全诗以“黎明”为说话者,而郑愁予的《雨说》,全诗以春雨为说话者。不同的是艾诗主要是“黎明”让诗人转告人们它的通知,而郑诗则用“雨”直接与儿童对话,表情达意罢了。
5.说一说,这首诗除了拟人手法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讨论、明确:除了拟人外,作者还用了比较、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比喻: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排比: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反复:如:“雨说:我来了„„”“雨说:„,”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台湾诗人郑愁予的短诗(雨说),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当了解修辞方法的运用在写作中是很重要的,运用的恰当,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表情达意上都会收到更佳的效果。这也提醒了我们同学,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妨开拓眼界,不仅要读课文,要读报刊上我们中国大陆作家的作品,眼光还要放远一些,有机会也可以读一读中国香港、澳门的作家作品,读一读中国台湾的作家作品,读一读在美国,在加拿大、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作家的作品。广泛涉猎之后,你便会对中国文学产生兴趣,你的语文知识也会更多、更扎实。”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第3题,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课后练习题。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唤
爱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1.为下列字注音。
絮()跫()扉()帷()
2.解释下列词语。
寂寞: 春帷: 窗扉:
3.说说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举一、二例说明)4.试归纳这一短诗的大意。
莲花开落,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4.这短诗江南风情意象表达了诗人豪放旷达的
胸怀。
第二篇:九下 《孔乙己》教学设计(李传鹏)
九下 《孔乙己》教学设计(李传鹏)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学生回答教师提示),鲁迅一生写了33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孔乙己》
二、时代背景介绍(略)
三、导读
1.检查预习,正字注音
2.请一位同学表情朗读课文前3段,要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作品叙述和描写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社会风情的?
3.请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出行引导和评价。
要点提示:(1)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2)作者描写社会风情的有三处: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从“我”的职务的变换,可以窥探掌柜冷酷势利的一面。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的炎凉
4.提问:前3段的描写与叙述,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
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自由回答)。
5.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小说的三要素,并附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学生集体朗读前3个自然段,强化对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7.布置课外作业(略)
第二课时
一、导读
1.先找一位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朗读课文第4-8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认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怎样表现出来的。
提示:(1)要求学生回忆表现人物性格的常用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然后确定这几段所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集体回答)。(2)师生共同分析这几种描写方法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要学生在第4自然段中找出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分的一句话,并着手分析其性格特征。
找出肖像描写的语句进行分析。
找出有关孔乙己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进行分析。
提问:孔乙己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这些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地?
2.教师讲述、提问: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其中有些人是以哄笑取乐的。想一想,为什么那些人对一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可用“双体互促”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
3.体会“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效果。
4.分析第7自然段中“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们说话”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孔乙己为什么不能与“他们”谈天,孔乙己与孩子们说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提示:这一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第七八段写了孔乙己和孩子们说笑,更足以表现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
5.分析孔乙己将要弄到讨饭的原因,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的毒害。
(1)首先要学生在书本上找出答案。
(2)教师再作深层次的分析,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科举制度的罪行。
6.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努力体会作者的悲剧色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二、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9-13自然段,进一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2.完成理解分析第三题。
第三课时
一、导读
1.请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第九段至结尾,注意语调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其他同学要认真体会“悲凉”的气氛。
2.第9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孔乙己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其含义有哪些?。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
3.“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这里的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提示:注意回忆第一课时讲述的环境在小说中的作用,注意分析秋景的特点,然后再联系孔乙己的命运进行分析
4.“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采用小组竞争的形式,自由发言)
5.分析课文第11自然段。
(1)全班齐读一段。
(2)读毕思考并完成下列练习。(略)
6.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上伙计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
请一位程度中等的学生回答,提示:可从选材,组材,表达中心的作用去考虑7.请一位同学全面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文章揭示的深刻主题。
先请一位程度稍差的学生分析,教师指出其分析的片面性,后找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分析,肯定其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方法。
教师作全面归纳。
二、布置课外作业(略)
第三篇:八年级(下)春酒教学设计(李传鹏)
八年级(下)《春酒》教学设计(李传鹏)
琦 君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gou3 qi3)门槛(kan3)过瘾(yin3)凑(cou4)齐
酬(chou2)谢 煨炖(wei1 dun4)两颊(jja2)家醅(pei1)
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二、导人
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子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t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
家乡浓浓的感情。
例如:
①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②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③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④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⑤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⑥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五、拓展训练
(一)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建<宿建德江>)
这两句写的是羁旅之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苏轼对相隔一方弟弟的思念,也给了天下人最诚挚的祝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萧乾<枣核>
(三)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六、小结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琦君的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如行云流水。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四篇:《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李传鹏)
九上《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李传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 小黑板
课时 1
教学内容要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
一、解题,介绍作者,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广东省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文编《饮冰室合集》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布置作业: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 小黑板
课时 2
教学内容要点
1、分析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统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总结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教 师 活 动 内 容、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
一、粗读全文,然后提问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的统一的。
2.要求学生能根据论据找出论点,根据论点找出论据,从而认识课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二、读议课文第二部分课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层。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第2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因果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原因。第3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第5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3、4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第6段,先开门见山提出本层中心,显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①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②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③赞美敬业的人。第7段,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述,也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国学者的著述,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把“敬业”解释得十分形象具体。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三、结合本文总结,启发学生思考本文各部分论证思路列表分析(见板书)(表中序号为课文段序号)
四、总结归纳
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课文论据丰富多样,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所引的各种事例,有的详细叙述,有的简略提及,最简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全看论证的需要而定。这类论据是使论点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据,所以必须真实可信,充分确凿。第二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俗语格言等,因为提出言论的这些名人有一定的权威性,俗语格言被人们普遍认可,所以这类论据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了。
五、布置作业
第五篇:八年级(下)《短诗六首》教学设计(李传鹏)[模版]
八年级(下)《短诗六首》教学设计(李传鹏)4.短诗六首
课文说明
一、《春水》
《春水》一诗选自《繁星》。《繁星》共收小诗164首,发表于1921年。这些小诗大多三五行一段,独立成章。它们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瞬间的感受和人生的哲理,可以说这些诗是应当时“以诗说理”之运而生的。冰心自己说过:“繁星、春水不是诗。至少是那时的我,不在立意做诗。”“我写繁星,……因着看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他的形式,来收集我零碎的思想。”(《冰心全集自序》),尽管诗人自己如此诚恳地自谦,我们仍然可以从她的诗作中找到诗心诗情。这些诗并不全是格言式的文字,那些意象鲜明、情致巧妙的诗行,读来颇有韵味。《春水》就是这样的一首诗,它所表现的仍然是冰心创作中出现最多的母爱和童心的主题。
诗歌一开始,是以成人的口吻向“造物者”诉说自己的愿望: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至诚的求着:
“永久的生命”表明的是时间的长久,“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感叹的是选择的有限性,这两者构成巨大的反差,从而表明这愿望对诗人而言意义重大,以及诗人渴望实现这愿望的热切与急迫。这就使人心中顿生好奇:诗人所热切渴望的究竟是什么?
答案就在后面的诗句中:
“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诗人所热切请求的,不过是如孩童般回到母亲的怀抱,诗人对母爱的赞美与渴望就这样从笔下缓缓流淌出来。这三句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明的夜里,静谧的大海,母亲怀抱着我泛舟于海上,我在母亲的怀里,如母亲在小舟里,如大海怀抱着小舟。整幅画面给人的是静谧、安详的温馨感觉。在这幅画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孩子对母亲的爱与依恋,同时还有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和谐。与前面的诗句不同,这几句诗是用孩童的口吻写出来的。孩童时期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的记忆给了诗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当她落笔写下这愿望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用了孩童的口吻。因此,这三句诗虽然意味深远,似“言有尽而意无穷”,却也同时充满了童真的可爱。倘若换一个题目,让这最后的三句话单独成诗,也是绝妙好诗。
而诗题用“春水”二字,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这也暗合了诗歌中“永久的生命”。在如水的时间流淌中,诗人对母爱的回忆、赞美和渴望却从未消退。
二、《我们》
宗白华是著名的美学家,他的美学理念主张“意境”。《流云小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他的一次美学实践。《我们》就是一首很有意境的小诗。
诗歌的意境是通过形象、画面来表现的。《我们》一诗,将地上的“我们”和“天上的双星”相对照,展开了一幅静谧、和谐的图画。夜是安静的,而此时的夜已是“人间已落沉睡中”,惟“我们”还“并立天河下”,望“天上的双星”。在这安静的夜里,沉静如“我们”,看到“天上的双星”会想到什么?会不会想到地上并立的我们宛如天上的双星一般?会不会更因此感到一种相知的默契?感到一种温暖的情谊流过心田?于是,“天上的双星”便像“我们”的影子一般“映在我们的两心里”。“我们握着手,看着天,不语。”应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心灵相通,一切便都可以在不言中传递了。在握手和看天的时候,“我们”交换着彼此间的相知相契,也和大自然,和天空,和天上如“我们”一般的双星交换着一种和谐的默契。于是,“一个神秘的微颤”便在这时,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里,“经过我们的两心深处”,这是怎样“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微颤!这“神秘的微颤”虽然只是瞬间来临的刹那感受,却因为“我们”的心有灵犀,而成为了永恒的一瞬。
整首小诗语言简洁,并无惊人之语,描绘出的画面却有层次,有情节,表现出的意境是丰富的,意味深长的。
三、《蕙的风》
湖畔派诗人汪静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精神的鼓舞下,感到思想解放的喜悦,在诗歌创作中大胆讴歌爱情。他创作的诗集《蕙的风》就曾因其在爱情上的大胆放歌而引起许多人的批评。但也却因此得到鲁迅先生的关注,鲁迅先生还在《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热风》)一文中给了汪静之支持和鼓励。与诗集同名的小诗《蕙的风》是一首颇具象征意义的爱情诗歌,呈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热烈剖白。
“蕙花”“蝴蝶”“风”是这首诗歌中最鲜明、突出的意象。理解了这些意象的含义,也就能够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在诗人眼中,苦苦思恋的爱人是被“深锁”园中的“蕙花”,蕙花即兰花,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中,蕙花(兰花)通常是一种美好的象征,这从我们用“兰心蕙质”这样的语词来形容美好的女性就可以看出来。诗人用“蕙花”的形象来指代爱人,表明了诗人对爱人的赞美。“蕙花深锁”而“满怀幽怨”,表明恋爱中的人相见不能的苦闷与愁思。“幽香潜出了园外”,说的是即使是园门深锁,也不能阻隔住美好的爱情。“园外的蝴蝶”是诗人的自比,“风”则指代爱情,蝴蝶在蕙花的爱情中陶醉,却又苦于无法见到爱人,无法得到甜蜜的爱情。于是他只能“迷在熏风里”,在爱情中陶醉,同时又不得不忍受得不到爱情的痛苦,只能“甜蜜而伤心”地在园外“翩翩的飞”。像《蕙的风》这首诗这样将蕙花和蝴蝶作为一组意象表达爱情的感受,宋词中早已有之。像汪莘《点绛唇》“晓角霜天,昼帘却是春天气。小园行处。双蝶相随至。恰向梅边,又向桃边觑。孜孜地,访兰寻蕙。谁会幽人意。”就是用的这一组意象,但这一传统意象到了汪静之的笔下,已经有了不同。虽然在诗歌形象上用了象征的手法,使诗歌变得含蓄,但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却是直率、质朴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将“蕙花”理解成诗人的理想,理解成诗人眼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那么这首诗的主题也就可以理解为对理想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体会到的“甜蜜的伤心”。
四、《沙扬娜拉》
本诗写于诗人1924年5月陪泰戈尔访日期间。这是长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十八首》收入1925年8月版《志摩的诗》,再版时删去前十七首(见《集外诗集》),仅留下题献为“赠日本女郎”的这最后一首玲珑小诗。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因此,这首诗抒写的是与日本女郎分别的情境,是一首依依不舍的惜别之诗。
诗的开始,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日本女郎的娇羞之态,“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诗人放弃了对日本女郎一切形体上的描绘,而只是抓住最富有日本女性特点的温柔娇羞的神态来描画,表现了对日本女郎的由衷赞美。“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十分熨帖地重叠在一起,是对人的赞美?还是对花的礼赞?是人如花?还是花似人?抑或人就是花,花亦是人?人与花交相辉映,我们已分辨不清二者的差异了,但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沁人心脾。接下来,诗人直抒胸臆,用一咏三叹、阳关三叠般的道声珍重来表达对日本女郎的依依不舍,情深意浓,力透纸背。“蜜甜的忧愁”是全诗的诗眼,诗人将一组看似矛盾的词语并列,却是诗人复杂情感的最真实写照。分别是让人忧愁的,和女郎的情谊却是蜜甜的。这一组矛盾的词语拉大了情感的张力,强化了情感的力度和浓度。最后一句“沙扬娜拉”,是诗歌的高潮,它既是深情的呼唤,又是美好的祝愿。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像是在温柔地呼唤女郎的名字。既是别时不易,再见亦难的忧愁,又有渴望重逢再见的期待。千种风情,万般感受,尽在这一句当中。
这一首诗写离别,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凄凄,也不同于“莫愁前路无知己”豪迈。诗中的情感一咏三叹,却并不是一泻千里的情感宣泄,这离别之情是深沉的,却也是有节制的。整首诗只用寥寥数语,却将人生舞台上的一幕戏淋漓尽致地勾画出来,它是简单的,却是美丽的。
五、《春野》
林庚的这首小诗《春野》描绘的是一幅柔和的、生机盎然的春日的田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来临欢欣鼓舞,对春之田野由衷的热爱。
诗歌共有两节。
诗歌的第一节写春天的来临。“春天的蓝水奔流下山”“河的两岸生出了青草”,春水荡漾,滋润出两岸勃勃的绿意。这两句诗,抓住春之来临的特征,意象简单却鲜明,春之昂然已经是呼之欲出。这两句诗让人很容易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中的句子:“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在这样一个温暖的、明媚的春季里,“再没有人记起没有人知道”“冬天的风哪里去了”。
诗歌的第二节写春日之田野。这一节一开始就用了两个比喻句“仿佛傍晚的一点钟声”和“柔和的像三月的风”。“傍晚的钟声”是遥远的,它带着一点点黄昏的静谧,和远处炊烟升起的安详与温暖。“三月的风”是柔和的,是母亲的手一样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但比喻的本体诗人却是隐而不言,是春光春色?还是春情春意?抑或是“春之田野”。诗歌的最后两句,“随着无名的蝴蝶”“飞入春日的田野”,描绘了在春之田野面前,诗人的忘我忘情,他要和蝴蝶一起,投身于春日的田野的怀抱。前面两个比喻的本体到这里也就变得明确起来。
整首诗清新、自然,画面感强。
六、《泥土》
鲁藜的小诗《泥土》篇幅虽短,容量却不小,它的内涵是丰富的,意味是隽永的,这首小诗充满了哲理的意味,给人以人生真谛的启迪。
小诗一共有两节。
诗歌的第1节,诗人刻画的是一种“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的人。“珍珠”,因为它光泽诱人,价值昂贵,所以“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诗人讥讽那些“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的人,正是就要无情地鞭挞了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竟置民族、阶级利益于不顾的市侩主义者和自私、高傲的个人主义者。
与“珍珠”形象形成鲜明对照,在诗歌的第2节,诗人刻画了“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的“泥土”形象。诗人酷爱“泥土”的淳厚、无私、平凡,这种感情渗透到他的诗里,诗人用极其寻常的词语──“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赋予泥土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高度赞美“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的自我献身精神。
诗人鲁藜在学生时代就投身于救亡运动,涉足文坛后,写下了大量抗日诗篇,皖南事件后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诗人是从时代的战斗烈火中锤炼出来的,他对于生活与斗争始终抱着思索和寻求的态度,他从本能上滋生出来的生活战斗的欲望出发,投身到火热的现实斗争中去,在这一过程中,诗人树立起“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众人“踩成一条道路”这样一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正像胡风所说,鲁藜是“被一种生活战斗底欲求驱使着唱出了歌声”。从这点来说,《泥土》这首诗也就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关于练习
一、调动你的想像和情感体验,反复品味这些短诗,讨论下列问题。
设题意图:鼓励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使学生和诗人之间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
1.想像一下“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是怎样一幅画面,并说说里面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画面包含了诗人对母爱的赞美与向往,对母亲的爱与依恋的思想感情。
2.《我们》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意境?给你怎样的联想?
对诗中所表现出的意境的认识只要符合诗歌整体氛围即可,诗歌描绘的是“我们”之间的情投意合与相知默契。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展开联想。
3.你认为《蕙的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绪?如何理解蕙花、风和蝴蝶这三种形象的含义?
《蕙的风》表达了诗人“甜蜜的伤心”的思绪。“蕙花”是诗人心中的爱人形象,“风”是指代爱情的,“蝴蝶”是诗人自比。当然,学生也可以不将这首诗理解为爱情诗,把“蕙花”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理想或者是诗人追求的其他的美好的事物。
4.《沙扬娜拉》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场景?“蜜甜的忧愁”该作何理解?
《沙扬娜拉》写的是一个离别的场景。“蜜甜的忧愁”看似矛盾,实则不然。“蜜甜”说是的诗人和日本女郎之间的情谊深厚,让诗人觉得蜜甜。而忧愁则指因为分别而生起的离愁别绪。
5.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阅读《春野》时眼前浮现的图画。
鼓励学生抓住诗歌中关键的诗句和意象,用自己的话描述。
6.《泥土》以说理取胜,说说这首诗中包含的哲理。
“泥土”淳厚、无私、平凡,诗人高度赞美“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的自我献身精神。
二、将你喜欢的诗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写一点读诗的感想。
设题意图:让学生积累诗歌名句,培养语感。通过写感想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诗歌的鉴赏体味。
三、背诵这几首短诗。
设题意图:让学生积累名篇,培养语感,打好新诗鉴赏的基础。
教学建议
一、关于这六位诗人的情况,只需做简单的介绍,要尽快进入对诗歌本身的欣赏。
二、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抓住诗歌中的主要形象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
三、背诵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在朗读时要注意区分这些小诗不同的风格。
四、可以让学生仿照这些小诗,自己动笔写一些诗歌,内容可以描绘画面,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阐释哲理。然后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还可以将创作成果做诗刊小报,开诗歌朗诵会,会上可以朗诵名诗人的作品,也可以朗诵同学自己创作的诗歌。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诗歌,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五、学完诗歌单元,让学生写一篇《诗歌,我认识了你》的作文,请他们谈谈诗歌学习的收获和对诗歌的理解。
有关资料
一、诗人简介
1.宗白华
宗白华(1897—1986),原名宗之,江苏常熟人。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德国语言学校,后主编《少年中国》月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12年赴德国留学,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20年代初出版过《流云小诗》,此后一直从事美学研究。
2.汪静之
汪静之(1902—1996),安徽绩溪人。1919年就读于屯溪安徽第一茶务学校,并作新诗。1912年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21年和潘漠华等组织晨光文学社,出版《晨光周刊》。1922年春与潘漠华组织湖畔诗社。1926年去芜湖任中学教员,不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次年任《革命军日报》副刊集《劳工月刊》编辑。1928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先后在上海、南京、安徽、山东等地任中学教员及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国文教员。1946年任徐州江苏学院、复旦大学教授。1952年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955年去职,定居杭州。
3.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浙江府中学堂,后学于沪江大学、北洋大学、北京大学。1916年赴美国,就读于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次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政治。1920年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1922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23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同时又与胡适等人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胡适、陈源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5年任北京《晨报副刊》主编。1926年与闻一多、朱湘等创办《晨报》副刊《诗镌》周刊。1927年在上海与胡适、邵洵美等人创办新月书店。1928年与胡适、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月刊。1929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及中华书局编辑。1931年初,与陈梦家等人创办《诗刊》,任主编。同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诗作章法整饬,讲究意境和形象,形式富于变化。除作诗外,还写有散文、小说。
4.林庚
林庚,1910年生,福建福州人。1928年入清华大学学习,曾创办《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同时任《文学季刊》编辑。1934年在北京民国学院、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师大任讲师。1937年后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5.鲁藜
鲁藜,1914年生,原名鲁徒弟,福建同安人。少年时代在越南度过。1932年回国,曾在集美乡村师范实验学校学习。1934年春赴上海,任上海公学团辅导员。1937年任安徽省蚌埠第三省立民众教育馆指导员。后到安庆第一民众教育馆从事文艺工作。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到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1942年起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抗战胜利后在晋察冀文联和北方大学文学系工作。1949年任天津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1955年受胡风错案株连后,到农村工作。1979年平反后,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
二、《我们》赏析
这首小诗创造了一种恬淡自然的意境。晴朗的夜空下,人们已然沉睡,只有“我们”握着双手仰望星空,天籁、地籁、人籁俱寂,构成了一个极幽静的抒情境界。然而,这不是寂静山林中的那种清幽,而是蕴含着遐想与梦幻的那种温柔静谧,天河上繁星点点。最引人注目的是牛郎、织女两颗星。地下人们已沉睡,只有我们二人独醒。虽然我们并立天河下悄然无语,但诗人描绘的这幅画面,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完全可以想像出在这样一个夜晚,两颗相爱的心是怎样在沟通、融合或是织着未来色彩斑斓的梦。忽然,“一个神秘的微颤”经过两颗心的深处。是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的阴影掠过心头吧,那么幸福不是一条彩路,总还有些什么外在内在的困扰横亘在面前。通过天上的“双星”与地上的“两心”组合成这一意象,诗人细腻而含蓄地表达了一对恋人在一刹那间甜蜜伴着担忧的复杂情感。
“诗无达诂”,这是从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诗歌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审美关系,确乎如此。即如这首《我们》,你很难说上面所阐释的就是诗人在一刹间的全部感受。为什么是“天上的双星/映在我们的两心里”,而不是我们仰望牛郎、织女星?那“一个神秘的微颤”究竟蕴含着心灵深处多少悸动?显然,除了那直接显现于表层的男欢女爱之情,诗人还有更深的感受要表达。这里不只是一个新奇的想像,而是在物我融为一体的意境中对于情感的一种升华──哲理的升华。人生是短暂的,人生的欢愉、幸福也许转瞬即逝,而真正的爱是永恒的,像天上的牛郎、织女。“我们”的生命是渺小的,但汇入那无穷无尽的灿烂星河中,就会迸发出永远不灭的光焰。或许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微颤”惊动了两颗相印的心吧!
(选自《爱情新诗鉴赏辞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作者蔡震。)
三、《蕙的风》赏析
据汪静之先生讲,《蕙的风》诗集是因他先后四位女友而产生的,而《蕙的风》一首则是为以往女友H所作的情诗。诗以“蕙的风”为题,以“温馨的蕙花”象征抒情主人公的情人,以“雅洁的蝶儿”象征姑娘的恋人,以那深锁着蕙花不能使花蝶自由相会的园,象征阻挡青年男女相爱的封建势力。诗借花蝶写男女,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情人的深深的爱恋、思念以及他们不能相逢的苦闷和怨愤之情。
蕙花与蝴蝶都是自然界里象征着美丽高洁的生物,而花香与蝶儿的关系则被人们赋予了瑰丽动人的社会生活内涵。诗人摄取这一普遍而又具典型性的事物,通过蕙花的幽香“潜出了园外”,招惹蝶儿,而蝶儿熏在蕙风里、被陶醉、去寻着她,十分恰切、鲜明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自己所钟爱的姑娘之间深深的爱恋、思念。情人思恋自己的心上人,他们几乎是墙里墙外,然而却不得见面,这束缚自由、压抑人性,制造人间悲剧的原因究竟何在?诗中没有也不必要正面作答。但是细读全诗,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对“深锁蕙花”的“园”,“禁锢”伊的封建势力的强烈不满和憎恶。尤其是最后一节诗,因“他”无法寻到被禁锢的“蕙”,只能陶醉在蕙的爱恋里,“甜蜜而伤心”,这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饱含着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抗议。沈从文曾谈到:《蕙的风》比五四运动时某些领袖人物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反封建的论文所起的作用大得多。(参见汪静之《回忆湖畔诗社》一文)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汪诗一反“当时多数新诗好像政治论文,用诗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道理,喊革命口号”的倾向,而以纯朴、真挚的情感力量唤起一代青年认识自己生活其中的黑暗社会,进而起来反抗斗争。正因为这一点,《蕙的风》成为中国新诗史上一首公认的名作。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以花蝶为喻,表现男女爱情,屡见不鲜。《蕙的风》继承传统运用于新诗创作,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男女爱情这种人间最珍贵、美妙的情感。诗作不仅选择意象清新鲜明,而且语言朴实、活泼,充满了天真稚气。朱自清在《蕙的风·序》里指出:静之“是二十岁的一个活泼泼的小孩子。……小孩子天真烂漫,少经人世间的波折,自然只有„无关心‟的热情弥漫在他的胸怀里。所以他的诗多是赞颂自然,咏诗恋爱。所赞颂的又只是清新,美丽的自然,而非神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曲的恋爱。”少曲折、宏深和缠绵,自然、天真、坦率构成了这首诗的基本格调以及语言特点。1957年,《蕙的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诗人对这首诗作了较大修改。改诗虽文字精练了许多,但却失去了少年诗人应有的艺术风格,是不足取的。
附原诗:
是哪里吹来,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去招伊底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熏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伤心,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选自《爱情新诗鉴赏辞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作者以琢。)
四、《沙扬娜拉》鉴赏
这是一首赠别诗,也是徐志摩抒情诗中的“绝唱”,向来为人们所传诵。诗人在短短的五行诗句中,表现了对日本女郎依依惜别的深情,并塑造了一位性情温柔、形象逼真的日本女郎的形象。
描写离情别绪的诗作古今中外不可计数。这首诗一起简练的笔法,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像空间。开头一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表现诗人对日本女郎柔情蜜意的由衷赞赏。这位日本女郎在与诗人分别之际,似有不少话想说而又羞于启齿,于是含情脉脉的低头鞠躬。那种欲言又止的举动、含羞带笑的情态,正表现了日本女性的贤淑、温柔与端庄。这种形态既不同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景,也不同于“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的境况,它具有日本女郎的鲜明特点。同是写离别,此时日本女郎与诗人告别,毕竟不同于中国女子与情人的告别,而是别有一番情趣。它对于日本女郎的情态美的表现是恰到好处的。
接着,作者在第二句里用了一个比喻:“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凉风吹拂下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显然为了突出其柔媚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的娴静与纯美。但要看到,这句诗表面上写这位女郎的体态弱不禁风,其实是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通过这一比喻,读者的想像力即可超出现实的空间,飞翔的更加高远了。
女郎处在将要分别、不忍分别、又只好分别的复杂情绪的交织之中。她又不能一味缄默。“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女郎把万千情谊化作一声声的“珍重”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爱慕敬仰之意。这里语句重叠,看似平常而实际上包含许多内容,正如第四句所写的“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可以想见,诗人和这位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在交往中已经结下了真挚的友情,可是,如今即将分别,何时才能重见呢?因此在分别之际顿生“忧愁”是可以理解的。诗人在品味这一声声“珍重”里所包含的“蜜甜的忧愁”后,以“沙扬娜拉”这一平常然而诚挚的告别词结束,不仅最后点题,而且通过这包含着复杂意念的语调,把女郎声声祝福,殷殷叮咛的眷念心情传达出来。这句“沙扬娜拉”是深情地呼唤,也是美好的祝愿。它集中道出了别时不易、见时亦难的苦衷,体现女郎渴望今后再能见面的真挚、深切的情怀。让我们领略到那极富人情意味的离情美。有人把“道一声珍重”视为被送者的祝愿,我以为这种理解也未尝不可。就离别而言。祝愿都是相互的。我之所以把“珍重”理解为是送别女郎的祝愿,主要考虑到在“珍重”这一复句后面紧接着写道:“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作者用“那”表示远指之词,这里的“那”与第一句的“那”同属一个对象──女郎,是显而易见的。
这首诗十分微妙而逼真地勾勒出送别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短短五句,既有语言又有动作,更有缠绵的情谊,真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充分显示了诗人绘态传神的艺术功力。
(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作者林明华。)
五、《泥土》赏析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后期。
20世纪50年代随着诗人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这首短诗也因而遭难,被扣上了宣扬“卑微主义”的帽子,横加指责。即使如此,许多人仍然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首格言式的抒情短诗既是诗人的自勉,也是诗人对他人的善意告诫:我们永远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投身于人民大众的神圣事业中。
全诗虽仅四句,却分为两节,前后两节在意思上还有一个小的转折。前者着重在告诫,告诫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不要孤芳自赏,自视特殊,争名夺利,陷于个人利益的泥坑中不能自拔,以致给自己带来没完没了的痛苦。后者着重在劝勉,勉励人们要甘于平凡,不要考虑索取,而要多些给予,甘做为人民大众的神圣事业铺路的泥土。
这首格言式的抒情短诗表白了诗人公而忘私的正确的人生观。它所阐发的是一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鼓吹的是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因此,强加于它头上的“卑微主人”的帽子是十分荒唐的。
在艺术上,这首小诗写得朴素而清丽,给人带来哲理性的沉思。由于诗人运用了妥贴恰切的比喻,使人们在“珍珠”与“泥土”的对比之中获得良好的教益,因此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又摒弃了华丽的装饰,从而取得了诗的艺术生命。
(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作者李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