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登高优秀教案(本站推荐)
《登高》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过程与方法: 诵读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通过填空练习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备注 补充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示范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生齐读.教师发现诗歌朗读的问题并做朗读指导.三,品读诗歌
1.生齐读首联和颔联
①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②我们把这些寄寓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如何把自己的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教师补充: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教师补充: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教师补充:孔子就在长江边上感慨过:逝者如斯夫!苏轼在也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后来人们就常用流水来比喻时光易逝,人生无常.)(教师补充:这两句可以理解为诗人从生命的角度来写的.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到了自己年老迟暮.杜甫于58岁客死夔州一小舟上,诗人写这首诗时已55岁,是去世前三年.)2.教师小结首联及颔联.3.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 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我们也来说说诗人境遇之悲的具体体现.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教师补充:安史之乱时,杜甫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教师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5.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教师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6.“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又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 ? 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7、著名评论家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还有8层意思,你能读出来么?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7.教师小结颈联和尾联.8.提问: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作品,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诗人是如何把情融于景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
9.板书分析: 四,小结
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三联表现感情,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炊,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第二篇:《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更加透彻地品味诗人的写作目的。
(2)学会运用缘景明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由找意象入手,把握诗歌营造的意境,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
(3)借助诵读,在讨论赏析中品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4)能够在品读完诗歌之后,写一篇品读感悟,进行总结交流,进而加深对诗人及诗文内容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板书回顾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找到鉴赏古诗的钥匙。(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品味诗境。
(3)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诗中情景,表达自己对杜甫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4)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讨论、评点等方法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鉴赏文字,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培养爱国情怀。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汲取古代文化深厚的养料,提升审美能力,涵养情趣。【教学重点】
1.掌握从意象、意境入手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2.结合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理解诗人沉郁苦痛的情感。【教学难点】领会诗人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温故知新
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个问题: 诗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言志。读者读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明志。
如何才能品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上节课我们在上《秋兴八首》时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两种方法?知人论世,由景入情。如何赏析景色?找意象、明意境,从而由景入情,深入品味诗歌的思想情感。二.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品读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登高》。
(一)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上《秋兴八首》时,我们了解到的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少年满怀“兼济天下”的壮志,中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晚年遇战乱过着四处漂泊无依的羁旅生活。
正是因为杜甫的生平遭遇,特别是晚年漂泊困顿的悲惨境况,才有了他沉重的哀愁。
(二)熟悉诗文
一读诗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疏通字音。
二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诵,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初步品味诗歌的情感基调。三读诗歌,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诗文。
(三)品读诗文 1.通过朗诵,同学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在内容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这和《秋兴八首》一样,是一篇很典型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之作。就让我们运用由景入情的鉴赏方法,从诗人所描写的景色起步,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2.如何赏析景色描写? 找意象——明意境 3.请同学们再次齐读写景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动笔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约5分钟)① 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②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赏析讨论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啸的猿、清渚、白沙、飞回的鸟、无边萧萧下的落木、不尽滚滚而来的长江。意境——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
4.思考:如何理解这种既凄清、冷寂、悲凉却又高远、雄浑壮阔的意境,两者是否矛盾?
让学生发挥想象,看图,感受,此时此刻广阔的天地中,一位老迈、体弱多病、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孤身一人站在山顶,顶着呼啸而过的凛冽的寒风。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悲凉。这幅画面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悲凉的?
小结:运用到反衬的手法,天地越宽阔,就显得诗人越渺小,从而让我们感受到悲凉。两者非但不矛盾,而这正是由景入情的体现,越是广阔之景,越是让人觉得渺小,借助宏大的空间凸显渺小的个体,从而引发悲伤的情绪,以阔景衬哀情。
总结:写景部分诗人借哀景衬托哀情,借阔景反衬哀情,这正是由景入情的鉴赏手法。5.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一下写景部分。6:通过找意象、明意境,目的何在? 明确:悟情感。
面对此景此情,真是叫人情何以堪,让我们看了都会对杜甫心生悲悯之情,更何况是身临其境的杜甫呢?面对此情此情,他的心中又会引发何种感悟呢?
7.由景入情,接下就请同学们齐读下抒情片段,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让我们如此心生悲悯之心的杜甫所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感伤。8.具体感伤什么? 总结:
1、长久漂泊异乡——万里、常作客
2、年老多病——百年多病、繁霜鬓
3、孤独无依——独
4、万物凋零之秋——悲秋
5、生活困窘——艰难、潦倒
9.思考:“艰难”“潦倒”是不是仅仅指诗人自己生活的艰难与潦倒?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明确:不仅指自己,还指国家命运的艰难、百姓生活的潦倒。
我们不难发现杜甫所具有的那种心系天下的广博的胸襟与志士情怀,他把自己的人生悲苦与国家的悲苦、天下的悲苦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10.探讨:这种对天下苍生的大忧、大悲只是一时的冲动?只是短暂的瞬间吗?他的这种愁苦到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如何解读“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①诗人为什么要喝酒?——借酒消愁。②诗人为什么要停止喝酒?——危及生命(肺病)③猜想:诗人是否停止喝酒?如何解读?哪种表达效果好? 不得已停止喝酒——如此愁苦,本想戒酒消愁的,无奈却因为年迈多病不得不戒酒,当然也可能因为穷困万分以致无法喝酒,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而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没有停止喝酒——必须停酒,但是无法做到,因为悲愤实在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只能通过喝酒来略微地舒缓他的忧愤,这就意味着杜甫,在自己的生命与国家、人民的大义面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国家、人民。由此可见他对天下苍生的忧愁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深沉的、沉重的情感。在自己身处逆境之时,仍然能够有心系天下的气度,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到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是何等的豪情、这是何等的伟大。
总结:杜甫具体在悲叹什么?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社会之秋。由悲自然——悲自身——悲天下苍生。
当我们还在感伤杜甫的可怜,对他投以怜悯的目光之时,他却如此的豁达与超脱,超越了自身的苦难,心系着天下苍生的苦难,这是何等的伟大的情怀。小结:没有停止喝酒更能够反应诗人忧愁之深重、沉重。
11.品读完之后写感悟:此时此刻,当我们品读完这首诗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刚才让我们对杜甫心生怜悯之情的那幅图,我们又有了怎样一番新的感悟?请同学们写一写,谈一谈。
教师心得:此时此刻,当我再来看这幅画时,当天高地阔中,再次出现一位满头白发、年老多病、拄着拐杖的老者,独自对抗着咧咧寒风时,我对他突然之间少了一份怜悯,而多了一份敬佩。他看起来似乎不再那么弱小、渺小,而是那么的强大与坚毅,独自在朗朗乾坤之中屹立不倒,只为他有着一颗敢为天下而死的博大的情怀,这是这样的一种豁达、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
三、巩固训练
《秋兴八首》《登高》都是由景入情的杰作,前者首联颔联写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颈联和尾联由景生情,抒发感慨,做到了情景的有机融合。后者首联颔联写秋日登高所见之景,苍凉阔大,颈联尾联写登高感触之情,沉郁悲壮,也做到了情景交融。
我们再来看一首杜甫的诗歌,用本节课你掌握的由景入情的方法来解读鉴赏。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安史之乱第二年,长安沦陷。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思考:请找出这首诗中前两联描写的意象,分析其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何种情感。
被攻破的国家、草木丛生荒破的城池、悲怆溅泪的鲜花,离别惊心的孤鸟,营造了一种国破城荒的萧索悲凉意境。表达出诗人亡国之悲,离别之恨,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四.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杜甫诗三首》,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篇: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设计:林红英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诗人的际遇,体会诗人的心境,感悟本首诗歌的深远意境。
2、体会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教学方法:诵读鉴赏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 学生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
一、对联导入: “茅屋连黎庶,腐儒孤舟叹人间疾苦;草堂铸诗魂,圣哲七律吟世事沧桑”。同学们看看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呀?有何依据?
师生一起回顾杜甫其人其文其情,并导入本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杜甫最负盛名的七律——《登高》)。二、一读体会诗意
请同学们集体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同学们觉得自己有没有把“荡气回肠”读出来?(没有)大家想不想读出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想)
三、理解诗意。
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的诗意。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还有那些词语理解上的困惑与发现。预设学生问题:
1、“风急”的“急”能否改成“疾”,为何又写“天高”?
2、“渚清沙白”该怎么理解?
3、“鸟飞回”中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4、“落木”为什么不用“落叶”,不更形象直观吗?
5、“作客”与“做客”的区分。
6、为什么诗人说“百年多病”?
7、“登台”怎么理解?
8、“艰难”有几种含意?
9、既然愁绪满怀,为何还要停下酒杯?
10、“浊酒杯”怎么理解? ……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问题。(大约五分钟)
让学生交流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老师进行一些补充或点拨。预设部分解答:
1、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2、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对比几首诗歌中的鸟: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
3、林庚先生指出“木”引起“枯”的联想,和“树”有根本的不同。
4、“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穿插介绍杜甫生平和经历:
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5、诗人说“百年多病”。“百年”就是晚年的意思,诗人的意思是说自己晚年多病。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晚年”呢?因为诗歌讲究对仗,前一句有“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这样写是为了与“万里”对仗。
6、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
7、“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
8、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答案适时点拨即可,但是教师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稍作要求,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多作规范)
提问: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诗意,那么哪位同学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告诉我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预设答案:这首诗,杜甫前两联写景,通过描写自己登高所见所听的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因为身体多病和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而产生的悲苦之情。四、二读体会诗意。
要求: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出来。预设:学生读得很投入,但是对杜甫情感的把握肯定还不是很到位。要想把一首诗读好,仅仅理解了诗歌表面的意思还不行,我们还必须深入体察情感,下面我们就来体察情感
五、走入诗境
问题
1、“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中,写“猿”的叫声为何用“啸”而不用“啼”?
(学生思考)
预设回答:之所以用“啸”是为了表现“猿”叫声的悲哀,而用“啼”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啸”与“啼”虽然都能表现悲哀的意思,但是“啸”与“啼”好像是不完全一样的“悲”。“啸”是什么样的“悲”?联系以前读过的用“啸”的诗句,岳飞在《满江红》中说:“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可以知道“啸”中除了“悲”还有愤怒和壮。“啸”是“悲中有壮,悲中有愤”,既然我们揣摩出了这种情感,哪位同学把首联再来读一下?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指导 诵读指导:
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啸”字应该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才能读出这种悲愤情感;……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师小结:对一个词,一句诗有了深入的理解就可能对这个词,这句诗有了全新的情感把握,以后同学们在体察诗句情感的时候一定要从词语诗句入手。
问题2:情由景生,诗人首联写了六种景象,表现了孤独悲愤之情,而第二联却只有两种景象,这对于情感抒发是不是略显无力?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但诗中,作者却用了“无边”“不尽”来修饰,“落木”居然到了无边的程度,满眼都是,充满上下天地之间。江河不断拥有空间的深度透视,也拥有时间的无限长度。这种在空间和时间交织中的境界,这种俯视的空间感,就不但广阔,而且有了时间的深度和无限。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请同学诵读第二联
诵读指导: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读的时候,这一联既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把豁达、坦荡的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
问题3:有人说“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境界宏大,而后两联只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这首诗的前后境界并不吻合 ” 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杜甫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和时间中,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这样评价这首诗:“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穷愁老病,百业无成,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满纸悲凉,满腹悲凉。可是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文人此时往往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杜甫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可见杜甫并非仅仅为个人而愁啊,他更是为国运而愁,为天下苍生而愁;诗人是把天地苍生都埋在胸中,这种思想感情是何其丰富深厚啊!由此可见,三四两联宏大境界有没有缩小?(没有)师小结:后人都将杜诗这种境界开阔且基调悲慨、感情丰富深厚的特点叫“沉郁”。请同学诵读第三、四联。
诵读指导: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六、三读体会诗境
下面请同学们把整首诗齐读一遍。
悲哀、悲愤、悲咽,让人倍感悲凉;悲秋、悲己、悲国,让人深陷悲思。
七、融入诗境
根据杜甫《登高》改编:
天高猿啸哀,风急鸟飞回。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万里悲秋客,多病独登台。潦倒又停杯,苦恨繁霜鬓。
大家说老师这首五律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预设答案:改编的诗与《登高》意思并没有多大区别,但相比缺少了“萧萧”“滚滚”等情境化的词语,让读者失去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始终觉得诗人在诗外。由此可见,大家读这首诗也不能只读出秋景,或只读出秋情,还要读出景中的杜甫,情中的杜甫。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穿越历史的隧道,来到1200多年前,让我们静静的聆听杜甫老人那沉重的叹息。师:(深情诉说)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长江之滨,面对无情的江流,耳畔不时传来凄厉的猿啸之声,他就是杜甫,此时,我们就是杜甫,客居他乡,老病孤舟。(简短停顿,教师范读全诗)
师:此刻我们的心情都很悲怆,同学们,让我们全体起立,把这首诗满怀深情地背诵出来,以表达我们对杜甫无限的缅怀之情!八、四读走近杜甫
(全体学生起立,师生共同背诵)
九、配乐小结:
走在历史上那个悲怆的角落,一声凄厉的啸掸去记忆的尘,还有一只低回的鸟,一片秋天的叶,凝视着我。假如可以追寻,就让那穿透千世的遐思,那载负沉重的痛,都和着这有节奏的韵律,都化作这古朴的风。就让我漂泊在那个高台,静静地咀嚼——你如霜的两鬓!
十、练习设计:只有读懂了杜甫的欢乐,理解了什么不是浑厚深沉、沉郁顿挫,才能真正体悟什么是浑厚深沉、沉郁顿挫。《春夜喜雨》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十一、补充分析:本诗对仗特色
杜甫八句全对,好在让读者看不出一对到底。原因在于,对仗中变化的功夫,前三联皆为意象并列的对比,特别是第一联,不但句间相对,而且句中亦有对,如第一联中首句的“风急”、“天高”,次句的“渚清”“沙白”皆相对,近乎所谓“四炷对”,对仗的密度非常大。而第二联意象的密度比较小,每句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其性质皆为其从属层次,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转换,有叠字提示的滔滔滚滚的声势。此皆为一般的时空概括性的对仗,每句皆有相对的独立性。而最后一联:“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前后句没有相对的独立性,而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的,此大体属于流水对。
第四篇:登高优秀教案
《登高》
杜甫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生平、本诗的写作背景。
2. 在吟诵的基础上,体味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3. 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与忧思。【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诗人情感,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教学时数】 一课时 【导入】
通过颁奖词的形式进行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感动中国吧,里面那一段段的颁奖词让我们记忆深刻。老师今天也来说一段颁奖词,同学们来猜猜他是谁呢?
他,如漂泊浮萍;自烟云中走来,细数着大唐的繁华和颓废,以血泪撰写辛酸人生。他,如苍鹰暮年,从离乱里退去,看尽了人民的疾苦和哀伤,一怒火锻造不朽诗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年少豪气万丈的呼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青丝转白发,心未冷,梦未碎,国天下在心头。历史的洪流汹涌,他璀璨的光芒不灭;且行且吟,永恒的脚印,烙印在后人的心中。
对,他就是杜甫,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登高》,就是他的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诗人简介】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背景介绍】
登高作于唐代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有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严武不久病逝,杜甫又一次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了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达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品读课文】
一、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
学习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就是朗读,诗歌教学非常明显的体现出“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特点。所以授课的第一步我的安排是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读出感情。
2、名家朗读示范
3、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
4、齐读
二、诗歌分析
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在这种基础上读得更出色。提出刚才最后一点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由此引导学生,要想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就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于是进入诗歌的情感分析。
1、读过这首诗,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的整体感受?
明确:悲伤、忧愁、孤独······
2、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自由讨论)
明确: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的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在此处分析诗歌的意象
(1)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八种。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江水。
特点: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2)这些意象是如何将秋景之悲体现出来的? 明确:分析诗歌的意象将意象的特点与诗人的情感联系起来。重点分析:猿,引用郦道元《水经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鸟,引用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鸟的意象,“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与本诗中的鸟进行对比,分析其不同。落木,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作者带病登高,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江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流水总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诗人的悲,还体现在他的境遇上。
主要集中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评万里一句,“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悲是什么?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 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 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 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分析完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再让同学进行朗读。相信较之前一定有进步。在读完之后提出问题,这首诗为何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明确: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延伸拓展】
以“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杜甫写一段话表达感悟力求精彩,先小组,再全班交流。
明确:杜甫被尊为“诗圣”,不仅在于“杜律最工”,更在于诗中跳动着一颗赤诚的心。即便贫病漂泊仍深忧国运,悲叹自己年老力衰,报国无门。困顿中还想挽狂澜于既倒,始终充满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才是杜甫!任是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透过此诗,我们触摸到了一个诗人心灵的震颤,看到了杜甫的全部痛苦与高贵,这才是千秋诗圣。杜甫的诗,是悲壮而不是悲哀。
【作业】
选取本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以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它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字
【板书】 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孤独哀伤 写景
无边落木 不尽长江 ——韶光易逝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漂泊孤苦 抒情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忧愤苦闷 【参考文献】
1.陈伯海《唐诗汇评》 2.闻一多《唐诗杂论 杜甫》 3.张忠刚 《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
4.李彩云 《愁到深处不言愁 杜甫—登高赏析》 5.唐淑丽 杜甫《登高》的苍凉悲壮美 6.多篇《登高》优秀教案
第五篇:《登高》教案
登高 杜甫
一、登高
登高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有亲人团聚、登高饮酒的习俗。登高诗
一、登高望远,思乡怀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三、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知人论世
二、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也称其为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亦被尊称为“诗圣”。
知人论世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成都杜甫草堂里挂着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16个
字是对杜诗很好的概括。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 《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忧国忧民)(涉世未深)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知人论世 代表作品:
《春望》《望岳》《登高》《蜀相》 《登岳阳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名句回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三、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为了排遣抑郁,他抱病登台。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播放朗读录音,四、朗读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齐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颔联中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让作者联想到什么?(可联系诗人生平展开联想。)
风、天、猿、渚、沙、鸟 急
高
哀
清
白
飞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象给人什么感觉? 急风急天高猿啸哀
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狂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首联中的“飞鸟”,应该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鹰击长空 鸟鸣山更幽 活力和朝气 悠闲自在 孤独苦闷的飞鸟 联想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
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狂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
高远壮阔,苍凉萧瑟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奠定了哀婉凄凉的基调。
对仗工整,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的秋风中飞舞着。不尽长江滚滚来
奔流不息的长江波涛拍击着江岸滚滚向前颔联中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让作者想到什么?(可联系诗人生平展开联想。)
明确: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终年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他55岁,日薄西山,岁近迟暮。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空间在横向纵向不断扩大。江水不断流去,岁月也如水一样不断消逝,作者的生命如同落叶般接近尾声,然而此时国家还处于混乱之中,诗人空有忧国之心却无救国之力。这两句诗抒发了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五、齐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颈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2)宋代的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做具体分析。
(3)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愁绪,那么诗人有哪些“悲”? 炼字答题步骤:(1)字的含义。
(若问到哪个字用得好,则需先答出是哪个字)(2)这个字写出了……。(还可考虑手法和诗句翻译)(3)表达了诗人……的感情。例:“常”(1)字的含义。
(若问到哪个字用得好,则需先答出是哪个字)“常”字用得好,“常”的意思是长久,长期。(2)这个字写出了……。
“常”字写出了诗人四处漂泊的时间之久。(3)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独”
(1)“独”字用得好,“独”的意思是独自,一个人。(2)“独”字写出了诗人登台时无亲朋陪伴的孤独场景。(3)表达了诗人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
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悲 1.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 2.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3.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 4.日见白发增而壮志未酬之虑 “悲”的根本原因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指时局艰难,“恨”是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忧愤。时世艰辛,自己一无所就,只落得满头白发,以致抱恨终生。在这样的境况中,企图借酒消愁,但穷困潦倒,加上疾病缠身,最近连酒也喝不成了。其悲痛之情,更加深了一层。诗人忧国伤时的悲情到了极致。
写景 首联仰望 云天秋风 俯视 江水渚洲 颔联无边落叶 不尽江水 气势开阔 抒情 颈联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尾联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借景抒情主题归纳
诗人通过重九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边苍凉壮阔的秋景,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壮志难酬之情。
六、艺术赏析
(1)格律精严。
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2)语言精练。颈联十四字含八层意思。(3)借景抒情。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
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了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