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珍珠泉》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珍珠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担”)2.能用“缘故、朴素”造句。3.能展开想象,说说珍珠泉的样子。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第2、3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5.感受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珍珠泉的样子,感受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1.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提出不懂的问题。困 2.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三、作业:写生字、新词两遍。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第二课时 课时要求:
1.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从第2、3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3.感受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7.教师小结
二、作业:课后2、3题。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珍珠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
(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
第三篇:(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珍珠泉 1
《珍珠泉》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 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2.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三、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出示自学提示: 读自学提示后,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
二、共议交流。(依学生发言顺序组织教学)
(一)珍珠泉泉水很美。
1.预计学生先说: 泉水很绿、很深、很清。
(1)出示:
师: 珍珠泉的泉水很绿、很深、很清,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了它的美呢?
(2)可引导提升: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虽然水是那样的绿,那样的深,可是我们却依然可以看到什么呢?(从潭底石头的颜色,细小的沙粒,已经发黑的树叶的树叶来体会泉水虽然很绿很深,但是却清澈见底。)
师: 珍珠泉的泉水是那样的绿,是那样的清。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珍珠泉泉水的美丽。
2.学生还可能谈到: 珍珠泉的周围景物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当学生谈到“朴素的花环”时,可相机引导:为什么说这青石、这蕨草、这花朵为珍珠泉编织了一个朴素的花环?
(学生可能会抓住:高低错落的石头,黑里透绿的青苔,没有杂色的蕨草,悄悄开放的花朵来谈珍珠泉被这些景物环绕着、包围着很美丽。)3.如果学生未能谈到:珍珠泉的周围景物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可引导:珍珠泉的泉水又绿又清,非常的美丽。那它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
小结:(引导想像)珍珠泉又绿又清的泉水在青石、蕨草、花朵这美丽的花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了。
出示图片:(珍珠泉:水很绿周围环绕着高低错落的青石)
检测: 按原文填空。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水是,又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能看见 和。(读、欣赏)
师: 你们看,这就是书中所描写的珍珠泉。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出珍珠泉泉水的美。
过渡: 刚才,我们从珍珠泉泉水的绿、深、清,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丽,还从文中的哪儿可以感受到呢?
(二)珍珠泉水泡很有趣。(依学生发言的顺序组织教学)
1.水泡的形态很有趣。
引导: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水泡的有趣?
(可抓住: 晶亮、饱满、一嘟噜一嘟噜等词语进行体会)
2.水泡上升的过程很有趣。
(1)出示:
①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水泡的有趣呢?
(学生可能会抓住: 开始小、摇晃着、绽开、“扑哧”一笑等词语来谈自己的感受)
② 出示图片:(水泡在水面绽开)
这是水泡在水面绽开的景象,你们想像一下,它是怎样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消失了的呢?谁能把水泡的这种生成过程读出来。
过渡:平时的水泡是这样的美丽有趣,那你还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水泡的美丽呢? 3.阳光下水泡的美。(背景: 书上插图)
(1)出示:
自由读,说说阳光下的水泡怎么美?(说到哪儿,谈到哪儿)
① 如果学生谈到第一句。
引导: 理解“筛下”。
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这里为什么要用筛下?你能想像到那是怎样的画面吗?
② 如果学生谈到第二句。
引导: 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谁愿意试着填一填。
师: 太阳筛下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交织在水面上,交织在潭水中,这多么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呀?这么美的景色谁能把它读出来呢?(2)引导提升:
“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阳光下水泡的绚丽还可以感受到什么呢?(潭水很清)
(3)指导朗读:
正因为珍珠泉的泉水如此清澈,才让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那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它的美呢?
4.整体感知: 作者从平时水泡的姿态和阳光下水泡的美丽将珍珠泉的水泡
描写的具体而又生动,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回味这美的境界。5.引导想像: 作者只写了平时和有阳光时水泡的景象,还有哪些有趣的景象作者没有写,留给我们去想像了呢?
小结: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作者吴然用他的笔、他的情为我们再现了他们家乡的珍珠泉。
三、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喜爱及赞美。1.出示: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赞美、自豪)应怎样读呢? 2.引导提升: 文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对家乡的赞美,快看看书,你从哪儿可以感受到?
(学生可以从1自然段:“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可以从2自然段:“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可惜没有鱼……”、可以从3自然段:“最有趣的,当然是……”等语句中来谈。)
如果学生谈到第五自然段则:
追问:为什么从这儿也可以感受到作者非常的喜爱珍珠泉呢?
师:正是因为作者太喜爱珍珠泉了,所以才会对它如此的好奇。珍珠泉不仅美在它的泉水又绿、又深、又清,它的水泡有趣美丽,就连小河断流,井水干涸它都有冒不完的水泡,这更显得珍珠泉怎么样呢?
是呀,“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你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在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称这眼泉水为珍珠泉?现在谁能试着回答? 4.小结课文: 5.布置作业:
必做: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第2、3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选做: 读一读《珍珠泉》的原文或吴然先生的其它作品。谈出自己的理解。
第四篇: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责任》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责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含1个多音字“空”)及新词,认读一个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3.能够想象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并能把这一情景写成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朗读和自学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二、通过朗读和自学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1.布置预习。
2.同桌互查读书情况。
3.师检查预习情况。(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然段可以为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4.对于课文内容比较长的怎么快速的读熟。5.交流学习方法。6.质疑。
三、小结:
学习中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很快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教学反思:
已经四年级的孩子了,他们应该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复习、预习的方法,所以教师应该
放手把时间和机会还给孩子们,相信他们一定能作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
2.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能够想象小里根把钱还给父亲时的情景,并能把这一情景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里根的照片)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是美国第49届总统——里根,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一个美国小镇,曾经是一名出色的体育播音员,后来成为好莱坞明星,29年间拍摄了51部电影,在69岁时他登上了象征着权力与荣誉的美国总统宝座,成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并连任两届。
2.(出示)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后,回忆往事时,说:“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责任》教学设计 指名读。
学习生字“回忆”、“责任”,指名读,齐读。齐读。3.(板书)7.责任
“责”的最后一笔是点,“任”的最后一笔是短横。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7课,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再读课文,用“——”划出小男孩犯下的过失,用“~~”划出怎样承担过失。2.小男孩犯下的过失是什么? 交流,出示:
他/飞起一脚,球/似出膛的炮弹,射出了场外,正巧/击碎了一户人家的玻璃窗。学习生字“击碎”,指名读,齐读,书写指导。自由读,注意停顿。
交流读,教师点拨。齐读。
3.(过渡)这家的主人很生气,要小男孩赔偿。学习生字“赔偿”,指名读,齐读。
4.(出示)小男孩回到家,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他对父亲说:“———— ————————。” 正音并理解“一五一十”。说话训练。
5.父亲又是如何对待他的过失?指名读第二节。
(出示)父亲板着脸沉思了一会儿,说:“家里是有钱,但是不能给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这钱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一年后必须还给我。”
学习生字“负责、必须”,指名读,齐读。父亲说了几句话?指名分读。
家里有钱为什么不给小男孩?(要小男孩承担过失,负起责任。)比较:
这钱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一年后必须还给我。这钱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一年后还给我。
两个句子意思一样吗?父亲用“必须”这个词说明什么? 读好父亲的话,齐读。
6.小男孩又是如何来承担过失的呢?
(出示)从此,小男孩每天放学以后,就去洗盘子挣钱。半年过去了,他不知洗了多少盘子和碗,终于挣足了钱。
从这些画线的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半年”是多少天?(188天)“每天”都去洗碗挣钱,说明时间长。“不知洗了多少”说明数量多。“终于”说明挣足钱不容易。自由读,读好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7.当他把钱还给父亲时,父亲又是怎样对待的?
(出示)当他把钱还给父亲时,父亲拍拍他的脑袋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
学习生字“出息”,指名读,齐读。
(出示)父亲板着脸沉思了一会儿,说:“家里是有钱,但是不能给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这钱可以先借给你,不过,一年后必须还给我。”
(师引读)半年前,当小男孩犯下过失时,父亲板着脸说……半年后,当小男孩把钱还给父亲时,父亲拍拍他的脑袋说……
父亲的态度一样吗?
从“板着脸”看出“严肃”,从“拍拍脑袋”看出“满意”。读好父亲的话,读出不同的语气。
8.(师述)长大后的小男孩果然很有出息,他就是里根。
三、复习巩固
1.(出示)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里根通过劳动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你们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出示)责任就是勇于承担自己的过失。
2.其实,责任不单单指承担过失,它还包括很多方面。(出示)孝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热爱祖国是我们的责任。乐于奉献是我们的责任。……
课后反思:通过咬文嚼字,学生明白了课文的主要要表达的意思,更是知道了写作要仔细推敲,要仔细斟酌。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第五篇: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瀑布》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渗透识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4.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5.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感悟到诗歌语言的美,体会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3.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请听(播放课件:瀑布的声音。)你猜出来了吗?(生猜。)
2.板书:瀑布怎么了?少一部分,谁来补充(瀑的右下部分,和水比较。)瀑布是水,但不是一般的水,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
3.谁来说说瀑布与我们平时见过的河水、江水有什么不一样?
4.是啊,瀑布的水是从高处直落而下,一泻千里,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非常美丽的。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谁还记得描写瀑布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笔下的瀑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感受。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同学们与大自然、与瀑布的距离,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让同学们闭眼听读,一是学会倾听,二是想象瀑布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
2.你感觉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老师有个建议:在说的时候
可以这样说:我觉得„„;我感觉„„;我认为„„。
3.哦,你们想象的真丰富,想不想自己也来读读课文呀?好,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诗。
4.请同学们自由读小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 【课堂是学生的,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创设情境可使学生自然地抒发。给学生一定的句式是引导学生说话要完整,学会表达。让学生圈点,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汇报。(以学生为主体,他们说喜欢哪小节,就从哪一小节开始学起。)
【尊重学生的选择,喜欢哪小节就从哪小节开始教学,充分体现了课堂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小节。读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觉得你读出来了吗?再读读。指名读,评议。
2.作者用什么比喻瀑布的声音的?(生答)
板书:叠。边板书边说:“看,浪涌上了岸滩,‘又’一个浪涌上来,‘又’一个浪涌上来。”你从“叠叠”这个词看出了什么?
生答:浪很大,一个压过一个,声音也很大,一阵紧接一阵。
师:让我们边读边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是什么样的声音。(播放课件:句子)
3.想不想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呀,我们来听听。(海浪声、松涛声)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到这里,你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叶圣陶爷爷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很激动,特别想看看瀑布。板书:激动)
第二小节
还没有看到瀑布,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瀑布那磅礴的气势,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1.读第二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你们互相说说为什么喜欢。(同桌互学)2.汇报。指读,评议。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千丈’说明山高而陡,瀑布壮观。白银是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的样子。)让我们来看看。
师:是啊!瀑布太美了,太壮观了,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千丈青山挂着一道白
银。(出示句子)
比较:“衬”和“挂”用哪个好?
查字典:“衬”是衬衣的意思,是贴身穿的衣服,衬托外衣的。引申为“衬托”的意思。诗中“青”衬托“白”,(播放课件)青白相互映衬,青的更青,白的更白,多美呀!让我们再读读诗人精心挑选的文字吧。再读这小节。
指名读,评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两个“!”,你此时有什么感想?(惊讶,板书)让我们也来感受感受但是的情景吧。(播放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第三小节
刚才我们只是从远处望见了瀑布,最美的景色还在后面,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节。请你自己读一读,学一学。把你读懂的和想象到的和小组里同学说一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1.自学。
2.汇报:指读课文。
生:我读懂了:没风和有风时瀑布的样子是不同的。没风时像“珍珠的屏”,有风时“如烟、如雾、如尘。”读一读。
生:“仰望”说明瀑布是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的。
师: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瀑布从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水碰到石头上,溅起很多的小水珠,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颗颗珍珠,许多连在一起就像一座珍珠的屏。)(课件:屏)
师: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你会说什么呢?(齐读前两句)师:这时忽然吹来一阵风,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呢?(如烟、如雾、如尘)师:你能读读吗?指读,评价(我仿佛看到了什么)看课件:(瀑布的图片)创设情景:
师:瀑布从千丈青山直泻而下,被风一吹,溅起许多的小水珠,那些轻飘飘的,纷纷扬起,像烟;那些密集一些的,迷迷蒙蒙的像雾;那些细小飞散落下的像尘。这样美丽的景象,如人间仙境。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陶醉)作者的心情呢?板书:陶醉
还没有看见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然后远远的看到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一座珍珠的屏,不但叶圣陶老爷爷被这美景陶醉,我们也被陶醉了,让我们带着陶醉的情感一起读读小诗,能背诵的可以不看书。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通过反复的朗读小诗,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另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学生对小诗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背诵小诗。
师: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创造出这么美的奇观呢?(大自然)你还听过或见过哪些景象是大自然的杰作呢?(生答)
五、小结:学习了《瀑布》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答)
是啊,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惊叹作者用词的精辟,更惊叹这创造神奇美景的大自然,让我们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吧。
【“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从小开始培养。知道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使同学们对小诗的理解得以升华,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