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唯
一、雪中送炭”等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朗读、合作交流,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感: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学习重难点: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教学过程
一、激趣置疑,揭示课题
1、我们每个同学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说说你对亲人的理解。(有血缘关系,最亲密的人称“亲人”。)说起亲人,大家被亲情所感动着。然而在人们遇到危难的时候,凡是能伸出援助之手的,都会被视为亲人,例如非典时候的白衣天使,5.12地震中的武警官兵。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让人感动的故事。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五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
2、介绍背景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毅然出兵支援朝鲜,先后出兵30余万人,却有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你知道哪些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
3、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
同学们,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响起。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 1958年10月,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朝鲜人民噙着泪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再见了,亲人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
4、读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课文中的“亲人”指哪些人?他们是亲人吗?为什么把不同国度的人是称为亲人?
二、自主学习,归类释疑
1、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朝鲜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自主学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想一想,哪些事让你感受到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读的过程中,解决生字词的读音。
2、小组交流: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把认为难写的字写一写。(2)交流:哪些事让你感受到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
3、汇报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从哪些事感受到他们是“亲人”?(1)大娘 : 送打糕,昏倒路边;救伤员,失去小孙孙(2)小金花: 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3)大嫂: 为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腿
三、走入情境,研读分享
教师范读大娘的故事,想一想哪些词句表现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1、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
2、重点出示:
(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交流讨论: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哪些词句写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险?打糕是怎样送来的? 大娘送来的仅仅是打糕吗?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鼓励、希望、信心„„)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养伤,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你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从“救助伤员,失去孙孙”这一部分,你读懂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从“唯一”这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却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生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师引,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研读句子:“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怀?” 情谊比山高比海深(板书)
四、分层应用,情感升华
1、在朝鲜战场上,为了 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为了
浴血奋战。两国人民用 凝成了 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
2、在分别之际,这位朝鲜的阿妈妮怎么舍得志愿军离开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以大娘的口气描述一下送别的场面。
五、交流反思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阅读链接
本文的作者是魏巍,他还有一篇非常经典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下大家可以找来阅读。
不是亲人
板书:志愿军————————朝鲜人民:大娘
胜似亲人 小金花
大嫂
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第二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妮、谊”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噩、嫂”等16个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学生能说出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可歌可泣的事。
3、品读第一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唯一”等关键词语及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识“妮、谊”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噩、嫂”等16个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说说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可歌可泣的事,尝试用小标题概括。教学难点:
品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及重点句子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3分)
1、板书:亲人。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谁?(妈妈或奶奶)为什么会想到她们呢?(给予无微不致的关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魏巍的《再见了,亲人》这一课,补充板书课题。生读两遍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想知道些什么呢? “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课文写了哪些“亲人”? 为什么要称为“亲人”?
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揭开问题的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15分)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生字词或句子多读两遍。
2、检查生字词(出示课件)(1)指2生带读
(2)学生指出难记或不理解的生字。(3)齐读一遍。(4)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两个难写的字“噩、嫂”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写这两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老师示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请两名学生板书,其余自己练习。集体评价。
3、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指3名学生分别读前三个自然段,最后三段一起读。(学生读错的字词纠正并齐读这句话)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作出评价。同时随机理解词语“噩耗、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过渡:再见了,亲人,是什么让他们这么难舍难分?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深情厚谊呢?请看大屏幕
(二)整体感知(15分)
1、出示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130余万人,有14万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就有:邱少云、黄继光、罗圣教、毛岸英,就这样他们在朝鲜奋斗了八年,经历了八年的朝夕相处,经过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正义赢得了胜利。在1958年10月25号最后的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于是分手的时候,他们握着手说——就要上火车了他们说——已经上火车了还说——火车已经开动了他们仍呼喊着——(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随机板书)
(1)大娘 送打糕
救伤员
(2)小金花 救老王
(3)大嫂 为挖野菜
看着板书你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出示课件 学生看屏幕填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三、精读课文,学习方法。(15)
1、学习第1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划上能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的句子或词语?
(1)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2)大娘身上什么地方令你感动? A 出示句子: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师:谁来读这个句子?
师:看图片,这是一位怎样的大娘?(白发苍苍、弯腰驼背、双手粗糙)
师:就是这样一位大娘,竟带着全村妇女,学生接读。师:孩子们,透过顶着、冒着、穿过这几个动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就在这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是您: 生接:带着全村妇女,师:就是这样一位大娘,在志愿军空着肚子跟敌人空着肚子拼了三天三夜的时候,带着全村妇女: 生接:顶着
师:这真是:
生接:雪中送炭啊!(出示词语)
师: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这里指的是什么?出示课件 师:大娘啊!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赢了那次阻击战,可您在回家的途中,却累得昏倒在路旁,您说:
生接:(出示)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B 你还画了哪个句子能看得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呢?
生汇报:出示“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了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师:说说你的感受 师:“唯一”是什么意思?
师:独一无二,仅此一个,那是他唯一的亲人,对大娘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后的生活将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师:是啊!小孙孙对她来说是这么重要,可是,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她却失去了这唯一的亲人,您说:出示句子生读: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
师:我们不能忘怀,所以,分别时才这样难舍难分。看图片,这就是当年他们分别的情景。(出示句子: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不,永远不会。)
生读。
师:就是这样请求,大娘也没有停下送别的脚步,我们只好恳求,大娘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住,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吧。生读。
2、总结学习方法(出示课件)A 读课文,画出感动的句子 B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情 C 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
在接下来的两段中,我们将运用这种方法自学。
2、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围绕具体事例,抓住重点语句,仔细品读,体会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5分)
写字本14课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志愿军 朝鲜人民 大娘 送打糕
救伤员
小金花 救老王
大嫂 挖野菜
深情厚谊
第三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范文模版]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唯
一、雪中送炭”等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朗读、合作交流,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感: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之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学习重难点: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揭示课题
1.单元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第一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2.背景介绍。同学们,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
1958年10月,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朝鲜人民噙着泪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
3.检查生字词。请同学们齐读生字词。对照大屏幕,修改导学单。强调“友谊”、“暂时”的读音。4.理解“亲人”。
(1)“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有血缘关系的,是亲属,是一个家族的。)板书:血缘关系(2)浏览课文。思考:
文中写了哪些亲人?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人?(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文中的志愿军是中国人,大娘、小金花、大嫂是朝鲜人,有血缘关系吗?他们是亲属吗? 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亲人吗?
不是亲人(板书)可为什么作者说“再见了,亲人”呢?一定有些事情可以让人感受到他们是亲人。
二、自主学习,归类释疑
1.同学们自读课文。想一想,哪些事让你感受到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 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从哪些事感受到他们是“亲人”?(1)大娘 : 送打糕;救伤员(2)小金花: 救老王(3)大嫂: 挖野菜
2.课文的行文线索十分清晰,你能试着根据人物和他所做的事,表达的感情,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吗?
《再见了亲人》叙述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志愿军回忆起大娘为他们送打糕,救伤员,小金花妈妈为了救老王,自己牺牲了,大嫂为他们挖野菜的事,表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三、走入情境,研读领悟
(一)雪中送炭的大娘
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大娘身上,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句表现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简单写上批注。
1.同桌交流。2.全班汇报。
(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这儿有个词叫“雪中送炭”,(生读)它本意指———(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支援或帮助)。在文中“雪”指什么?(雪:供应困难、空着肚子三天三夜)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志愿军是什么状态?(又累又饿,快要饿死了)(课件强调)
朝鲜民众想给志愿军送吃的,对于来说,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敌人的围困,阵地上随时都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
面对这重重困难,大娘是怎样做的?“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在炮火连天,硝烟四起的战场,大娘无所畏惧,她(齐读);在万分危急,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大娘依然(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吗?(大娘不怕牺牲,热爱志愿军)
“炭”指什么?(炭:打糕)大娘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送来的仅仅是可以吃的打糕吗?(不是)
还为志愿军送来了什么?(温暖,伟大的爱,打胜那次阻击战的精神力量)。(课件强调)谁能来读一读这一段。课件出示段落
(2)“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养伤,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你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句子,这里有很多词语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
“唯一”是什么意思?(“唯一”就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把这句话中的“唯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 在敌机来袭的紧急关头,在两人只能先救一人的情况下,大娘丢下了(唯一的小孙孙),却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这“一丢”,“一背”,你体会到了什么?(大娘爱志愿军,把志愿军当成是自己最重要的亲人。)
大娘是志愿军的亲人吗?但却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为志愿军愿意牺牲这么多,他们(“胜似亲人”板书)。
师:大娘的这一伟大举动让志愿军特别(感激),难以(忘怀),请你带着崇敬之情读读这几句话(指名读,再齐读)课件出示
(3)指导朗读“分别时的话”
师:难怪志愿军们在这段最后一句说道: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来深情的读一读?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你能改为陈述句吗?你认为课文为什么这样表达?直接写成陈述句可以吗?(运用反问句更加强烈地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避免平铺直叙。)
所以,志愿军战士充满感激地说———(女同学读),许多同志甚至留着泪说———(男同学读),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会无限感动地说———(齐读)。(4)领悟“大娘”这部分写法。
哪位同学以志愿军的口吻深情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试着从写法上给这一段分层次。(开头第一句为祈使句,写送别的场面,再回顾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事,回忆部分总是先说当时的危急情况,再说大娘的行动,最后以反问句来抒情。采用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来写。)这就是课文的构段方式,你明白了吗?
请同学们依据构段方式,试着背诵课文内容,一会我们师生合作背诵。
(二)刚强的小金花
第一自然段学法总结:读段落,思考问题;找出重点句;抓住重点句中的重点词体会感情;有感情朗读句子。小组学习第二段
(1)读了课文,你心目中的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勇敢、机灵、刚强的孩子)
(2)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生自由逐一汇报句子)师:小金花把失去妈妈的痛苦转化成了对敌人的满腔仇恨,所以,她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生齐读)
(3)小金花失去妈妈后,不哭一声,现在为什么又哭了?
师:多么刚强的孩子啊,可是今天,她却泪流满面,因为她与志愿军(虽然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所以,在分别的时候,他们难舍难分———(齐读课题)。
四、阅读链接
本文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再来读一段,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感动自己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下批注。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娘和小金花与志愿军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板书: 14 不是亲人
再见了,亲人(血缘关系)大娘:送打糕,救伤员
小金花 :救老王 胜似亲人 大嫂 :挖野菜
第四篇: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
14、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 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雪中送炭、同归于尽”等词语。
2、能联系旧知,了解故事的背景,初步感受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情感。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法。
4、模仿前三个自然段的写法,来进行写话练习。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亲人”,看到亲人这个词,你大脑海中想到了谁?理解意思(有血缘关系的人)
2、板书“再见了”。在生活中,你肯定有和亲人分别的时候,那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能用一个词概括当时的感受或场景吗?(依依惜别 恋恋不舍 难舍难分„„)与亲人离别的确是一件难过的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一起读课题。(生读课题)我们已预习了课文,你知道《再见了 亲人》这篇文章,这句话又是谁对谁说的?(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说的)那志愿军口中的“亲人”具体指的是谁?板书:志愿军战士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3、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什么吗?(用一句话来加以介绍)
预设:
1、抗美援朝战争;
2、《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毛岸英。
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毛岸英„„战士们浴血奋战,和朝鲜人民共同战斗、生活了八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八年的相处,你说他们的感情会怎么样? 可以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深情厚谊(板书)
所以,当战争最后取得胜利,在1958年12月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登上列车要回国时,他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从内心发出呼喊——生接读最后三节。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课文中的词语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情谊
噩耗 刚强 大嫂
捣米谣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阻击
挎着篮子
阿妈妮
供应
抽生读、齐读
强调正音: 妮
谊
字形:噩、耗、硝(消
销
稍)
嫂(嫂的右边部分)词义:战争
战役
战斗 的区分(图示法)
战争: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或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战斗: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是达到战争目的的主要手段。口头完成作业本中“战争、战役、战斗”的选词填空。
2、检查朗读1、2、3节
(1)师: 刚才各位同学对词语的预习工作做得较好,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情况。
(2)读了这三节,有什么发现吗?(三个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是劝慰——回忆——抒情)
(3)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志愿军战士
大娘:送打糕累得昏倒
救伤员痛失小孙孙
小金花:救老王失去了妈妈
大嫂 :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
三、学习第一个事例,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1、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细细体会,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2、交流
3、预设: 研读句子一:
(1)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A、抓住动词,体会大娘对志愿的那份深情厚谊。
B理解“雪中送炭”
1、字典中是什么意思;(“雪中送炭”指在别人急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2、找近义词、反义词来理解;
3、联系上下文:“雪”?“炭”?
4、结合生活实际:想象饿三天三夜会是什么感受?用一个词语?(眼冒金星、浑身无力、前胸贴后背„„)如果是你,饿了三天三夜,最希望什么?(有人送来粮食„„)
在急需要食物的时候,有人送来了粮食,这就 叫雪中送炭。
拓展“雪中送炭”的用法。
C、师:而大娘为了给我们送打糕,自己却累得昏倒,所以每当支援军战士回忆起这件事时,心里会是怎样的呢?(激动、感激)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D师:在我们空着肚子,跟敌人民拼了解三天三夜的时候,大娘带领全村妇女送来了打糕,这是多么深厚的情谊啊,所以这一节课文最后这样进行抒情:读: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问:那这里为什么要用反问句来表达呢?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呢?(c类学生回答)
E、师: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这是大娘在志愿军身上倾注的心血,在与志愿军战士朝夕相处的八年间,大娘给了战士慈母般的温暖,因此课文中说:出示朗读:八年来,您为我们„„(2)研读句子二: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A理解“唯一”。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B朗读句子
C引读:八年来,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志愿军战士怎么会忘记呢?当八年后的他们要回国时,面对前来送行的大娘,才会那样依依不舍地对大娘说——生接读:大娘吗,停住你 送别的脚步吧„„不,永远不会.师:因为八年来,我们已与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您说——生接读;这比山一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5、总结写法:这一自然段是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的呢?(劝慰、回忆、抒情)
四、挖掘亮点,模仿写话:
预设:“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就要离开他们生活了八年的朝鲜了,就要离开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朝鲜亲人了。在这八年间,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建立了如兄如父,如子如弟的情感。在激烈的战争中,在重建家园中,许多的志愿军战士为此付出自己那年轻的生命。老师让大家去查找了相应这些烈士的资料,谁来进行简单的介绍: 1)谁能用几句话来介绍这些英雄的事迹呢?(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毛岸英„„)
2、是呀,这些英雄的壮举仍历历在目,朝鲜人民怎么能忘怀呢?课文是从志愿军的角度,来对朝鲜人民诉说心声。现在我们要进行角色的调换,以朝鲜人民的口吻,来诉说他们对人民志愿军的感激,我们也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作为朝鲜人民的代表。先来分析一下称呼:大娘应怎样称呼志愿军战士呢?(孩子)小金花呢?(叔叔)大嫂呢?(兄弟)让我们代表朝鲜人民,模仿文章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来写一写朝鲜人民的心
2)出示三个开头: 孩子,让我再看你一眼吧!
叔叔,请慢些走!
兄弟,请放慢你回家的脚步吧!
3)学生写话。
4)交流。
五、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案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案
东瀚莲峰小学 林美琴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3、运用联系上下文、比较、联想、补,白、移情换位等方法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的内涵;训练学生想象、发散思维的能力;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思想特点。【课前准备】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抓住亲人,了解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1、了解时代背景
2、了解什么是亲人?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读课文,思考: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情让我们觉得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2、学习生字新词。开火车朗读、齐读
3、说说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情?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
4、学生交流
5、过渡语:
三、精度品味,感受真情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深深感动的句子,圈出深深触动你的词语。
2、交流让你感动的语句。
3、重点品析:
A、还有什么地方令你感动?(志愿军战士洗补衣服,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
B、大娘就为我做做了这三件事吗,抓拄“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体会大娘为我们做的事还有许多许多)
4、重点品读:
A、引读,深刻体会我们对大娘的情谊。B、从请求、恳求、哀求等情感指导朗读
四、总结学法。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志愿军 朝鲜人民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就是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