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观看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如果一天有48小时该多好”是廖俊波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样一个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终把“省尾”变成十佳,让政和县脱胎换骨。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2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奖章。刘云山强调:以先进典型为镜,做合格党员干部。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要学习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苦干实干;学习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学习他把对群众的初心落实在工作中,践行在行动上。
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廖俊波就像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辈子,不断耕耘、不断奉献,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廖俊波精神之所以让人感动至深,是因为他用行动、用真情践行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承诺。始终听党指挥、谋事干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苦干实干擦亮了共产党人的担当本色。
“赚钱的事让老百姓去干,不赚钱的事我们政府来干。”“我们认准的事,背石头上山也要干。”“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是“樵夫”廖俊波常挂在嘴边的三句话。始终把“老百姓比天大”作为自己的从政理念,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把“永做人民的公仆”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取向,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象小草那样,表现出不计地位高低,不图名利大小,不争个人得失,寓事业于执政之中,作贡献于平凡之中,创政绩于富民之中。
我们要学习廖俊波同志的实干精神,把践行合格党员干部,作为毕生任务,努力干事,踏实为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务实为民,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干点实事儿。
第二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廖俊波同志1968年8月出生于浦城县,1990年8月在邵武市大埠岗中学任教;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任邵武市大埠岗镇文化技术学校教导主任、党办主任(其间,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5年12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科员;1996年7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1998年4月任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11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2年8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书记(其间,2002年8月至2002年10月在浙江省衢州市挂职锻炼);2003年10月任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2004年2月任邵武市政府副市长;2006年5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10月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正处级)(其间,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学习);2011年6月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11月任南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兼任政和县委书记;2016年7月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2016年10月至去世前任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廖俊波同志立场坚定,用毕生心血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入党25年来,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牢记党性原则,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百姓福祉任劳任怨。他顾全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与班子同志精诚团结,合作共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邵武拿口、在荣华山组团、在政和、在武夷新区担任一把手,他是好班长、好带头人;在南平市委、市政府任职后,他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好参谋、好助手。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从政心语:恪守肝胆、干净干事,在实践中积累,在担当中锤炼,在奉献中提升,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廖俊波同志担当尽责,用毕生心血书写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经历市、县、乡多个重要岗位,经验丰富,思路清晰,组织领导能力强,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勤学善思、视野开阔,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担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党委书记期间,谋划“强化工业园区建设,致力打造工业重镇”的新思路,规划建成千亩工业园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拿口镇创业竞赛、绩效考评始终保持在邵武前列,他被南平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乡镇长”。担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期间,善于抓核心、抓关键、抓要害,围绕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资金运作五条主线,组团式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建成首期工业平台,签约项目50余个,总投资28亿余元,全面推进荣华山组团开发建设。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他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造福一方百姓作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县23万干部群众,勇于拼创,担当作为,创造了“政和速度”,硬是在一个传统农业县建起了省级工业园区,掀起一场改写农业历史的“工业革命”。短短四年,政和在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苏区中山乡巨变,2010—2014年,政和财政总收入从1.6亿元增加到4.9亿元,GDP、固投、规模工业总产值翻番,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提升35位,2013年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在市里任职以来,致力于提高群众归属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推进生态创建,宜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有力支撑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期间,紧紧围绕新区开发建设,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呕心沥血,带领新区党员干部投入到“新区建设攻坚战”,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线留下了他不辞辛劳的身影,办公室那盏灯在深夜里亮了一晚又一晚,工作协调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工地现场,曾经3天跑了4个省份、会见了6批客商,用69天拿下了别的城市1年多都没有拿下的项目,创造了“新区速度”,2016年武夷新区固投增幅跃居全市第二。为了加快新区建设,他一刻都舍不得停歇,一直奔波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廖俊波同志心系群众,用毕生心血展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为民情怀。他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他一心装着百姓,坚持执政为民、心系群众,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实打实地给群众一个又一个惊喜,把群众的满意当作最大的政绩。在政和工作期间,他始终心里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为落实精准扶贫,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三年多时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在市委、市政府工作期间,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时常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群众征询意见建议,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宜居环境建设、保障房建设、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利益,真真切切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武夷新区开发建设涉及的大量征地拆迁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先安后迁”,选择条件好的区域用于被征迁群众的安置,切实解决好被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廖俊波同志律己从严,用一言一行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他一身正气,光明磊落,为政清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对部下、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严要求、不搞特殊,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工作中,他恪守原则,带头正风肃纪,下乡出差轻车简从,绝不允许超标准接待;在武夷新区他曾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并带头说到做到;生活中,他时常叮嘱家人,要多付出、多奉献,不仅不能搞特殊,还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廖俊波同志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学习他的优秀政治品质、优良道德风范、勤学善思作风、担当实干精神、亲民爱民情怀。我们要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机电安装公司的转型和发展,更加出色地完成好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4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廖俊波是谁,他到底有多优秀,竟然让总书记作出如此长篇批示?这位48岁的干部,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下面,我们就通过几则小故事,来了解一下廖俊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吧!
“俊波你好”对联贴上百姓家
在政和县城关渡头洋居住的张承富老人家门口,贴着一幅对联,上联:当官能为民着想,下联: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俊波您好。这位71岁的老人家住政和县熊山街道渡头洋上河滨路3号,那片区18栋房子背靠七星溪河滩,过去,河道漂流物的沉淀和居民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造成脏乱差现象严重,夏天蚊子苍蝇满天飞,居民意见很大,周边居民都来张承富家商议对策。老人建议在房子背后修建一条步行栈道,计划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预算约60万元,大家一致同意由张承富牵头成立理事会,负责栈道修建事宜。
2014年9月,张承富等人把请求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修建栈道的报告分别送给县委、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过了一段时间,2014年10月的一个下午,老人找来时任县委书记廖俊波的手机号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发了条短信给廖俊波,问他有没有收到他们的报告。廖俊波当即回了短信:“报告没收到,下周一上午到我办公室面谈。”
按约定时间,张承富约上理事会3人,带着报告一起到了廖俊波办公室,说了修建栈道的事。廖俊波问:“修建栈道需要多少钱?能自筹多少?需要协调什么部门?”张承富回答:“大约60万元,我们自筹60%,需要协调水利和住建部门。”听完汇报,廖俊波当即回答“好的。”他帮忙协调了有关部门并落实了建设资金,栈道修建工程终于启动。2016年,一条长280米、宽3.2米的水泥栈道建成了,渡头洋上河滨路沿河18户居民喜出望外,放鞭炮庆祝。张承富老人写下了这副对联,贴在门上就再也没揭下。
有惊无险的蓖麻子事件 2012年11月8日,政和县石屯镇中心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将家里的工业用蓖麻子带到班级,跟同学说是神药,吃下后会有神功,导致全班20多名学生中毒。
廖俊波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将8名重症患者送到南平市第一医院抢救,还有15名症状较轻的患者在县医院救治。为避免有的孩子不敢讲真话、误服后症状不明显耽误救治,廖俊波带着班主任和村干部跑到村里,挨家挨户询问孩子状况,一直跑到深夜11点多,将全年级100多号学生全部排查了一遍才放下心来。紧接着,廖俊波又连夜赶往南平探望8名重症患者,看到他们体征平稳后才松了一口气。
次日,又有两名学生的症状加重,廖俊波立即让人联系将他们转诊至福州总医院,历经十余天后终于康复。此次事件,所有学生均得到及时救治,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事后,学生家长给南平市第一医院、县教育局和县政府送去了感谢的锦旗。他们却不知道,廖俊波为了他们的孩子,整整几夜都没有睡好觉。
垃圾村变成了美丽的“白茶小圳”
政和县石屯镇石圳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白茶小圳,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游客超万人次。看着古朴的民居、潺潺的流水、幽香的茶社,很难想象在四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垃圾村”,村里的河沟淤积了近三十年的垃圾无人清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除了本村留守的老人儿童,外村人都不愿踏进村里。
廖俊波当县委书记后,听说石圳村的十个妇女成立了村巾帼理事会义务清理垃圾,专程到村里走访。他鼓励她们不仅要整理卫生,还要恢复村容村貌,申报美丽乡村,想办法搞旅游项目。巾帼理事会会长袁云机记得,那时每个月廖俊波都要到村里来三四趟,问她最近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难,有没有需要他帮助解决的。
石圳村的余金枝老人至今随身珍藏着一张廖俊波和她的合影照片,生怕家里人弄丢。2015年4月的一个下午,烈日当空,正在茶园里采茶的余金枝,没想到县委书记廖俊波突然出现在面前。“阿婆,我来帮你采茶。”余金枝一看,原来是常到村里调研的廖俊波,连忙说“谢谢”。“这样的茶现在采有点可惜啊”“您估计这些茶能卖多少钱呢”“我采得还算专业吧,我从小就采茶挣工分呢”……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在愉快的交谈中,廖俊波既帮助了年迈的余婆婆干活,也完成了一次民意调查。
“赚钱的事你们来干,不赚钱的事让我们来干”,廖俊波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在他的帮助下,水、电、桥、路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石圳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有100多名村民回到本村从事旅游等相关产业,村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村里的老人们都说日子好得“像是掉进了蜜罐里”。
第四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廖俊波同志1968年8月出生于浦城县,1990年8月在邵武市大埠岗中学任教;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任邵武市大埠岗镇文化技术学校教导主任、党办主任(其间,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95年12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科员;1996年7月任邵武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1998年4月任邵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11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2年8月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书记(其间,2002年8月至2002年10月在浙江省衢州市挂职锻炼);2003年10月任邵武市政府助理调研员、拿口镇党委书记;2004年2月任邵武市政府副市长;2006年5月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07年10月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理委员会主任(正处级)(其间,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学习);2011年6月任政和县委书记;2015年11月任南平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兼任政和县委书记;2016年7月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2016年10月至去世前任南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廖俊波同志立场坚定,用毕生心血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入党25年来,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牢记党性原则,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百姓福祉任劳任怨。他顾全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无论在哪个岗位,都与班子同志精诚团结,合作共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邵武拿口、在荣华山组团、在政和、在武夷新区担任一把手,他是好班长、好带头人;在南平市委、市政府任职后,他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好参谋、好助手。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从政心语:恪守肝胆、干净干事,在实践中积累,在担当中锤炼,在奉献中提升,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廖俊波同志担当尽责,用毕生心血书写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经历市、县、乡多个重要岗位,经验丰富,思路清晰,组织领导能力强,履职尽责、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勤学善思、视野开阔,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担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党委书记期间,谋划“强化工业园区建设,致力打造工业重镇”的新思路,规划建成千亩工业园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拿口镇创业竞赛、绩效考评始终保持在邵武前列,他被南平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乡镇长”。担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期间,善于抓核心、抓关键、抓要害,围绕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资金运作五条主线,组团式推动园区开发建设,建成首期工业平台,签约项目50余个,总投资28亿余元,全面推进荣华山组团开发建设。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他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造福一方百姓作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县23万干部群众,勇于拼创,担当作为,创造了“政和速度”,硬是在一个传统农业县建起了省级工业园区,掀起一场改写农业历史的“工业革命”。短短四年,政和在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苏区中山乡巨变,2010—2014年,政和财政总收入从1.6亿元增加到4.9亿元,GDP、固投、规模工业总产值翻番,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提升35位,2013年首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在市里任职以来,致力于提高群众归属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推进生态创建,宜居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有力支撑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期间,紧紧围绕新区开发建设,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呕心沥血,带领新区党员干部投入到“新区建设攻坚战”,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线留下了他不辞辛劳的身影,办公室那盏灯在深夜里亮了一晚又一晚,工作协调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工地现场,曾经3天跑了4个省份、会见了6批客商,用69天拿下了别的城市1年多都没有拿下的项目,创造了“新区速度”,2016年武夷新区固投增幅跃居全市第二。为了加快新区建设,他一刻都舍不得停歇,一直奔波忙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廖俊波同志心系群众,用毕生心血展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为民情怀。他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他一心装着百姓,坚持执政为民、心系群众,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实打实地给群众一个又一个惊喜,把群众的满意当作最大的政绩。在政和工作期间,他始终心里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为落实精准扶贫,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三年多时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在市委、市政府工作期间,他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时常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群众征询意见建议,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宜居环境建设、保障房建设、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谋利益,真真切切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武夷新区开发建设涉及的大量征地拆迁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先安后迁”,选择条件好的区域用于被征迁群众的安置,切实解决好被征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廖俊波同志律己从严,用一言一行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他一身正气,光明磊落,为政清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对部下、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从严要求、不搞特殊,为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工作中,他恪守原则,带头正风肃纪,下乡出差轻车简从,绝不允许超标准接待;在武夷新区他曾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并带头说到做到;生活中,他时常叮嘱家人,要多付出、多奉献,不仅不能搞特殊,还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廖俊波同志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一生对党忠诚,不忘初心,夙夜在公。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英年早逝,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战友、好领导。青山永在,英名长留。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优秀政治品质、优良道德风范、勤学善思作风、担当实干精神、亲民爱民情怀,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全力投入“百日攻坚战”,更加出色地完成好各项任务,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而努力奋斗!
廖俊波同志永垂不朽!
第五篇: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是位好干部,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用短暂的49岁人生谱写了赤子忠诚,用生命践行了“两学一做”。新时期基层干部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认真践行“两学一做”。
2015年6月,廖俊波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仅用两年时间就带领长期位居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而且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在政和县任职期间,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苦干实干。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立足本职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懈怠情绪、自满情绪、畏难情绪,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多“务实”少“务虚”,敢于“破难题”,多“思考”少“埋怨”,善于“出点子”,在办好一件件小事中,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周末不周末,关键看有没有事,有事就没有周末”,这是他常挂着嘴边上的一句话。廖俊波同志从来没有过周末,他的周末,都用在了基层上。当地有一句话这样流传“廖俊波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到基层的路上”。基层干部践行好“两学一做”,就得始终把基层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做,用一生心血去做。在工作中做到持之以恒,以自己的可贵品质,做好群众“小事”。敢于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应对各种危机,开拓进取,夯实基础,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做到坚持走入基层一线,“身”入谋发展,“深”入干实事,用心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尽力解决关乎民生的困惑难题,在“望、闻、问、切”的近距离接触中解党员群众之难,助基层发展之力。
廖俊波之所以令人从心底敬重和怀念,是因为大家从他身上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是什么呢?就是他那一身“党性”。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党组织的无限忠诚。党性,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力量。有了这样的党性,一个人不管什么时候,身处什么样的位置,都会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原则,一身正气。这些年来,焦裕禄也好,谷文昌也好,孔繁森也好,还有廖俊波,这些每次提起都令人动容的优秀基层干部,最闪光的地方就是那一身永不褪色的“党性”。
共产党人也是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也面临着工作、生活、亲戚朋友等各方的压力。处在领导干部岗位上的党员,更是会面临权力招引过来的各种诱惑。如果抛弃了党性,就会犯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铁拳打击腐败成绩显著,落马的省部级干部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总和,被立案调查处理省部级以下的党员干部达10.9万人之多。触目惊心的数字,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些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的党性哪里去了?
所有的现实都不会被人民忽视,公道自在人心。对于执政党每一天的工作,广大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人民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最近有一部特别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因为是反腐题材备受关注。从这部具有很强的写实风格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了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以来面临权力、物质、美色诱惑时,所选择的不同人生轨迹。有的人不要党性,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行政权力变成自己谋私的工具,为所欲为,陷入罪恶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有的人坚持党性,不唯上,不钻营,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踏踏实实干工作,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本色。每一个普通人,都是党和政府最严格的监督者。虽然普通个人可能无法对于党员干部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人心向背却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质量的最重要标准。
今天,我们深深地怀念廖俊波同志,正是他身上那股永不褪色的“党性”,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党员干部,一个公私分明、一心为公、清正廉洁、敢做善为的人。不论何时,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需要这样的干部。我们更需要所有的党员、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永葆纯洁的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