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9-05-13 10: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篇: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邮政金融都融入了国际经济和金融大家庭,面临着经济和金融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问题。那么邮政储蓄这个长期经营个人居民业务、业务相对单

一、金融专业管理相对薄弱的金融机构如何面对国内经验丰富的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如何适应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大趋势,以及如何以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为契机推动邮政业改革和邮政金融的稳健长远发展,是目前各方都很关注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分析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行)的优势与不足,看看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 机遇 挑战

一、机遇

1.邮储行的正式挂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机遇。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意味着邮储行可以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开展各类银行业务,可以向银监会申请开办更多的业务品种,可以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摸索出一条属于邮储的特色发展之路。

2.中国邮政的四大优势(刘安东在全国邮政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语):“中国邮政历史悠久,拥有金字招牌。人民邮政的信誉优势、全程全网的网络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3.7万个网点)、“三流合一(也有人称作“三网合一”)”(即实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功能优势,是我们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优势也必将成为邮储行今后发展的依托与潜力。

百年邮政的商誉、在业界拥有最庞大的营业网点数给邮储行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四大行也相形见绌,而最让业界震撼的却是邮政“三网合一”所带来的无限潜力。

总之,如果经营得当,中国邮政的未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未来不可估量。

3.相对金融同业,邮储行没有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当竞争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可以轻装上阵就是最大的机遇。自1986年恢复开办20多年来,邮政储蓄几乎只经营针对居民个人的负债业务,靠转存人民银行的利差收入赚取收益。近年来开展的中间业务也多以代理类及代收付类等无风险业务为主,银行卡业务也只开展了借记卡类,2006年以来开办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虽属资产业务,但因有高品质的定期存单作质押,所以也不会产生不良贷款。而“四大行”均因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而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它们。

另外,坐拥高达1.7万亿元的储蓄存款资金及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是邮储行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有力支撑与保障。

二、挑战

1.外部大环境的改变

国际上,随着中国政府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保护、过度期的临近,金融业对外开放日渐扩大,资金雄厚、管理先进的外国银行是整个中国金融业包括邮储行的巨大挑战与威胁;在国内,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中国人民银行对邮储资金政策的改变,仅靠吃利差收入这种简单的盈利模式生存已无可能。“断奶了”,又有强敌环伺四周,生存与发展之路在哪里?

2.遍布城乡的网点作为优势的同时也将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如何有效和安全的利用邮政网点是邮储行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过去,邮政储蓄是依托在邮政网络运行的二级单位。因此,在网点管理上也是地方邮政局实行分别管理,而不是按照银行的制度进行的垂直管理。邮政储蓄在业务性质上属于金融业务,邮政储蓄网点也明确属于金融机构,但作为邮政储蓄业务的管理机构——各级邮政局并不是金融机构,这样就出现了非金融机构(邮政局)管理金融机构(邮政储蓄网点)、经营金融业务的矛盾。邮政储蓄财务上未实行单独核算,并入邮政企业大帐。多数邮储管理者对银行业务管理方式并不了解,这就给目前的邮政储蓄管理带来了诸多隐患。

同时,邮储网点有2/3的比例分布在农村,且各地邮政储蓄大多存在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等问题。

财务与资金管理上的疏漏,最典型的问题是业务费的发放过于粗放(主要以协储费的形式下发),内控不力,使一些人借发放协储费谋取个人私利,中饱私囊;另外,使用邮储资金垫付其他款项和使用其他业务资金垫付邮储资金的情形时有发生,甚至曾经出现贪污和携款潜逃的恶性事件。

业内人士认为,邮政储蓄管理着全国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网点,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一直是个重点和难点。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特别是资产业务种类增加,相应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加大,操作风险也会增加。

3.自主运用邮储资金的巨大压力

截至2007年,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至2007年,邮储的自主资金运用余额超过10000亿元。根据2005年出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邮政储蓄存在央行的8290亿元必须按比例分五年转出,按此计算,2008年将超过12000亿元。加上新增储蓄资金,自主运用资金账户上的余额还会更加惊人。如何解决邮储庞大的资金出口,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这是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6年以来,银监会先后批准邮储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部分试点、同业存款和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投资、银团贷款、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等多项业务。

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是邮政储蓄恢复开办以来首次推出的零售信贷业务。2006年3月开始,银监会陆续批准邮储在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浙江等13个省份开展试点——客户可以用自己在邮政储蓄的存单申请贷款,也可以用他人的存单申请贷款。目前全国除西藏、青海外已全部开办此项业务。

据悉,截至2006年10月底,邮储系统13个试点省(区、市)局累计发放贷款5.5亿元,结余贷款2.25亿元,目前尚未形成规模。

据邮储银行信贷部人士透露,目前其他信贷业务暂无进展,如银团贷款等。实际上,邮储的大部分资金仍用于投资债券和银行存款。

上述做法并未能解决邮储资金运用的燃眉之急。在邮储向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除了从中间业务寻求突破,通过贷款赚取利差收入是必然之选。但由于缺乏审贷经验,又有放贷压力和冲动,业内人士普遍担心,邮储银行如果贸然放开贷款业务,如何避免出现大量坏账的风险?

4.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的挑战

长期的“只存不贷”使得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人才极为匮乏。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难以提供令用户满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从大多数地区反馈的情况看,邮政金融现有一线人员的大专化学历普遍来自电大、而电大的教育质量是被多方垢病的,何况人们的学习动力是外在的强制力要求多于内在的知识渴求的,这与邮政的体制、经营模式及长期的企业内部文化不无相关。

中间业务专业人才缺乏。众所周知,随着国家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存贷利差缩小,这使银行的传统业务风险增大,收益减少。目前,为了稳定和提高自己的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不少商业银行不断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将发展中间

业务作为增加收入的突破口。但邮储行现阶段中间业务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上,经营范围很窄,服务档次差,科技含量低,结构欠合理,创新动力不足。平时主要还是办理一些传统的绿卡业务,一般性代理收付业务等,技术含量高、盈利较大的诸如理财等业务才刚刚起步。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已成为邮政储蓄发展中间业务的瓶颈,尤其是科技型、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的开发、创新和营销。

另外,缺乏专业的审贷人员及金融营销人员严重不足也是邮储行目前存在的且需要迫切解决的最大难题。

5.制度薄弱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内控组织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控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行管理体系,使得邮政储蓄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部门协调、系统运行困难,削弱了管理力度,导致邮政储汇机构无法像其他金融机构那样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权责分明、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检查监督人员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账平表符,没有风险审查意识,内控制度执行不力。“三级权限”制度在很多地方形同虚设。

人们认为邮储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组建强有力的队伍,建立属于自己的风险管理及内控组织体系;二是完善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机制,应以流程控制的理念为指导,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和制度,同时强化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构成的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形成有效的机制,保证各项业务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到位;三是加强学习,要积极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高风险管理人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应对新型业务风险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分析,邮储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是邮政集团的下属公司,而且还要继续依托邮政网点经营,因此它必将继续拥有中国邮政的传统优势,它没有历史包袱,它拥有巨额资金及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然而其面临的难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自主运用资金问题,人才匮乏问题,网点的利用与管理问题,风险管理与控制问题,业务定位问题,合规经营与创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邮储行将无法参与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其长远发展或者说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无从谈起。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邮政储蓄这个长期经营个人居民业务、业务相对单

一、金融专业管理相对薄弱的金融机构如何面对国内经验丰富的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如何适应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以及如何推动内部改革和稳健长远的发展,是目前各方都很关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则需要分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关键词:邮储银行,优势,挑战

一、优势

1.全业务运营优势: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后,已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开展各类银行业务,并已向银监会申请开办更多的业务品种,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2.信誉及网点优势:依托中国邮政的信誉优势、全程全网的网络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三流合一(实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功能优势,给邮储行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而最让业界震撼的是邮政“三网合一”带来的无限潜力。这些宝贵资源优势必将成为邮储银行今后发展的依托和潜力。

3.无报复经营优势:相对金融同业,邮储银行没有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当竞争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可以轻装上阵就是最大的优势。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邮政储蓄就几乎只经营针对居民个人的负债业务,考转存人民银行的利差收入赚取收益。近年来开展的中间业务也多以代理类和代收代付类无风险业务为主,银行卡只开办了借记卡,2006年以来开办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虽属资产业务,但因有高品质的定期存单做质押,所以也不会产生不良贷款,之后按商业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时间较短,还未形成实质意义上的不良贷款。而老牌银行均因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而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他们。

4.巨额储蓄资金优势:坐拥高达三万亿元的邮储存款资金及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是邮储银行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挑战

1.外部环境的大改变:在国际,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资金雄厚、管理陷阱的外国银行是整个中国金融业包括邮储银行的巨大挑战和威胁;在国内,随着国家经济宏观政策的变化及中国人民银行对邮储资金政策的改变,面对众多商业银行的竞争,生存与发展之路面临困境。

2.网点的利用与管理:遍布城乡的网点作为优势的同时也将为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如何安全有效的利用网点是邮储银行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邮政储蓄银行独立经营之后,出现了与之前邮政局管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另外,邮储网点有2/3分布在农村,存在着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等问题。

3.财务与资金管理上的疏漏:最典型的问题是业务费的发放过于粗放,内控不力,使一些人借机谋取个人私利,中饱私囊。另外,由于邮储拥有全国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网点,所以操作风险的管理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尤其是资产业务种类的增加,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大,操作风险也相应加大。

4.自主运用邮储资金的巨大压力:随着邮储存款余额的增加,如何解决庞大的资金出口问题,及如何设计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是困扰邮储下一步发展的障碍。

5.制度薄弱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内控组织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运行体系,是的其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部门协调、系统运行困难,削弱了管理力度,导致其没有一套系统科学权责分明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

鉴于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邮储银行:一,组建强有力的队伍,建立属于自己的风险管理及内控组织体系;二,完善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机制,以流程控制的理念为指导,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和制度,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各项业务制度和流程执行到位;三,加强学习,积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邮政金融都融入了国际经济和金融大家庭,面临着经济和金融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问题。那么邮政储蓄这个长期经营个人居民业务、业务相对单

一、金融专业管理相对薄弱的金融机构如何面对国内经验丰富的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如何适应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大趋势,以及如何以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为契机推动邮政业改革和邮政金融的稳健长远发展,是目前各方都很关注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分析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行)的优势与不足,看看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 机遇 挑战

一、机遇

1.邮储行的正式挂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机遇。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意味着邮储行可以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开展各类银行业务,可以向银监会申请开办更多的业务品种,可以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摸索出一条属于邮储的特色发展之路。

2.中国邮政的四大优势(刘安东在全国邮政局长会议上的讲话语):“中国邮政历史悠久,拥有金字招牌。人民邮政的信誉优势、全程全网的网络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3.7万个网点)、“三流合一(也有人称作“三网合一”)”(即实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功能优势,是我们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优势也必将成为邮储行今后发展的依托与潜力。

百年邮政的商誉、在业界拥有最庞大的营业网点数给邮储行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四大行也相形见绌,而最让业界震撼的却是邮政“三网合一”所带来的无限潜力。总之,如果经营得当,中国邮政的未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未来不可估量。

3.相对金融同业,邮储行没有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当竞争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可以轻装上阵就是最大的机遇。自1986年恢复开办20多年来,邮政储蓄几乎只经营针对居民个人的负债业务,靠转存人民银行的利差收入赚取收益。近年来开展的中间业务也多以代理类及代收付类等无风险业务为主,银行卡业务也只开展了借记卡类,2006年以来开办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虽属资产业务,但因有高品质的定期存单作质押,所以也不会产生不良贷款。而“四大行”均因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而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它们。另外,坐拥高达1.7万亿元的储蓄存款资金及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是邮储行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有力支撑与保障。

二、挑战

1.外部大环境的改变

国际上,随着中国政府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保护、过度期的临近,金融业对外开放日渐扩大,资金雄厚、管理先进的外国银行是整个中国金融业包括邮储行的巨大挑战与威胁;在国内,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中国人民银行对邮储资金政策的改变,仅靠吃利差收入这种简单的盈利模式生存已无可能。“断奶了”,又有强敌环伺四周,生存与发展之路在哪里?

2.遍布城乡的网点作为优势的同时也将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如何有效和安全的利用邮政网点是邮储行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过去,邮政储蓄是依托在邮政网络运行的二级单位。因此,在网点管理上也是地方邮政局实行分别管理,而不是按照银行的制度进行的垂直管理。邮政储蓄在业务性质上属于金融

业务,邮政储蓄网点也明确属于金融机构,但作为邮政储蓄业务的管理机构——各级邮政局并不是金融机构,这样就出现了非金融机构(邮政局)管理金融机构(邮政储蓄网点)、经营金融业务的矛盾。邮政储蓄财务上未实行单独核算,并入邮政企业大帐。多数邮储管理者对银行业务管理方式并不了解,这就给目前的邮政储蓄管理带来了诸多隐患。

同时,邮储网点有2/3的比例分布在农村,且各地邮政储蓄大多存在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等问题。

财务与资金管理上的疏漏,最典型的问题是业务费的发放过于粗放(主要以协储费的形式下发),内控不力,使一些人借发放协储费谋取个人私利,中饱私囊;另外,使用邮储资金垫付其他款项和使用其他业务资金垫付邮储资金的情形时有发生,甚至曾经出现贪污和携款潜逃的恶性事件。

业内人士认为,邮政储蓄管理着全国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网点,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一直是个重点和难点。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特别是资产业务种类增加,相应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加大,操作风险也会增加。

3.自主运用邮储资金的巨大压力

截至2007年,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至2007年,邮储的自主资金运用余额超过10000亿元。根据2005年出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邮政储蓄存在央行的8290亿元必须按比例分五年转出,按此计算,2008年将超过12000亿元。加上新增储蓄资金,自主运用资金账户上的余额还会更加惊人。如何解决邮储庞大的资金出口,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这是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6年以来,银监会先后批准邮储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部分试点、同业存款和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投资、银团贷款、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等多项业务。

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是邮政储蓄恢复开办以来首次推出的零售信贷业务。2006年3月开始,银监会陆续批准邮储在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浙江等13个省份开展试点——客户可以用自己在邮政储蓄的存单申请贷款,也可以用他人的存单申请贷款。目前全国除西藏、青海外已全部开办此项业务。

据悉,截至2006年10月底,邮储系统13个试点省(区、市)局累计发放贷款5.5亿元,结余贷款2.25亿元,目前尚未形成规模。

据邮储银行信贷部人士透露,目前其他信贷业务暂无进展,如银团贷款等。实际上,邮储的大部分资金仍用于投资债券和银行存款。

上述做法并未能解决邮储资金运用的燃眉之急。在邮储向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除了从中间业务寻求突破,通过贷款赚取利差收入是必然之选。但由于缺乏审贷经验,又有放贷压力和冲动,业内人士普遍担心,邮储银行如果贸然放开贷款业务,如何避免出现大量坏账的风险?

4.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的挑战

长期的“只存不贷”使得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人才极为匮乏。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难以提供令用户满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从大多数地区反馈的情况看,邮政金融现有一线人员的大专化学历普遍来自电大、而电大的教育质量是被多方垢病的,何况人们的学习动力是外在的强制力要求多于内在的知识渴求的,这与邮政的体制、经营模式及长期的企业内部文化不无相关。

中间业务专业人才缺乏。众所周知,随着国家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存贷利差缩小,这使银行的传统业务风险增大,收益减少。目前,为了稳定和提高自己的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不少商业银行不断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将发展中间

业务作为增加收入的突破口。但邮储行现阶段中间业务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上,经营

范围很窄,服务档次差,科技含量低,结构欠合理,创新动力不足。平时主要还是办理一些传统的绿卡业务,一般性代理收付业务等,技术含量高、盈利较大的诸如理财等业务才刚刚起步。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已成为邮政储蓄发展中间业务的瓶颈,尤其是科技型、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的开发、创新和营销。

另外,缺乏专业的审贷人员及金融营销人员严重不足也是邮储行目前存在的且需要迫切解决的最大难题。

5.制度薄弱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内控组织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控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行管理体系,使得邮政储蓄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部门协调、系统运行困难,削弱了管理力度,导致邮政储汇机构无法像其他金融机构那样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权责分明、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检查监督人员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账平表符,没有风险审查意识,内控制度执行不力。“三级权限”制度在很多地方形同虚设。

人们认为邮储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组建强有力的队伍,建立属于自己的风险管理及内控组织体系;二是完善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机制,应以流程控制的理念为指导,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和制度,同时强化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构成的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形成有效的机制,保证各项业务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到位;三是加强学习,要积极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高风险管理人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应对新型业务风险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分析,邮储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是邮政集团的下属公司,而且还要继续依托邮政网点经营,因此它必将继续拥有中国邮政的传统优势,它没有历史包袱,它拥有巨额资金及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然而其面临的难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自主运用资金问题,人才匮乏问题,网点的利用与管理问题,风险管理与控制问题,业务定位问题,合规经营与创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邮储行将无法参与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其长远发展或者说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无从谈起。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邮政储蓄这个长期经营个人居民业务、业务相对单

一、金融专业管理相对薄弱的金融机构如何面对国内经验丰富的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如何适应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以及如何推动内部改革和稳健长远的发展,是目前各方都很关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则需要分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邮储银行,优势,挑战

一、优势

1.全业务运营优势: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后,已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开展各类银行业

务,并已向银监会申请开办更多的业务品种,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2.信誉及网点优势:依托中国邮政的信誉优势、全程全网的网络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点优

势、三流合一(实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功能优势,给邮储行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而最让业界震撼的是邮政“三网合一”带来的无限潜力。这些宝贵资源优势必将成为邮储银行今后发展的依托和潜力。

3.无报复经营优势:相对金融同业,邮储银行没有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当竞争的号角吹

响的时候,可以轻装上阵就是最大的优势。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邮政储蓄就几乎

只经营针对居民个人的负债业务,考转存人民银行的利差收入赚取收益。近年来开展的中间业务也多以代理类和代收代付类无风险业务为主,银行卡只开办了借记卡,2006年以来开办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虽属资产业务,但因有高品质的定期存单做质押,所以也不会产生不良贷款,之后按商业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时间较短,还未形成实质意义上的不良贷款。而老牌银行均因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而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他们。

4.巨额储蓄资金优势:坐拥高达三万亿元的邮储存款资金及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是邮储

银行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挑战

1.外部环境的大改变:在国际,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日益扩大,资金雄厚、管理陷阱的外国银行是整个中国金融业包括邮储银行的巨大挑战和威胁;在国内,随着国家经济宏观政策的变化及中国人民银行对邮储资金政策的改变,面对众多商业银行的竞争,生存与发展之路面临困境。

2.网点的利用与管理:遍布城乡的网点作为优势的同时也将为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如

何安全有效的利用网点是邮储银行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邮政储蓄银行独立经营之后,出现了与之前邮政局管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另外,邮储网点有2/3分布在农村,存在着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等问题。

3.财务与资金管理上的疏漏:最典型的问题是业务费的发放过于粗放,内控不力,使一些

人借机谋取个人私利,中饱私囊。另外,由于邮储拥有全国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网点,所以操作风险的管理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尤其是资产业务种类的增加,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大,操作风险也相应加大。

4.自主运用邮储资金的巨大压力:随着邮储存款余额的增加,如何解决庞大的资金出口问

题,及如何设计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是困扰邮储下一步发展的障碍。

5.制度薄弱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内控组织不健全,没有完

善的内部组织机构,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运行体系,是的其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部门协调、系统运行困难,削弱了管理力度,导致其没有一套系统科学权责分明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

鉴于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邮储银行:一,组建强有力的队伍,建立属于自己的风险管理及内控组织体系;二,完善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机制,以流程控制的理念为指导,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和制度,形成有效的机制,保障各项业务制度和流程执行到位;三,加强学习,积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内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邮政储蓄这个长期经营个人居民业务、业务相对单

一、金融专业管理相对薄弱的金融机构如何面对国内经验丰富的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如何适应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大趋势,以及如何推动内部改革以及稳健长远发展,是目前各方都很关注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分析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到底有哪些。

关键词:邮储银行;优势;挑战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目录

一、优势

(一)、全业务运营优势

(二)、信誉及网点优势

(三)、无包袱经营优势

(四)、巨额储蓄资金优势

二、挑战

(一)、外部大环境的改变

(二)、网点的利用与管理问题

(三)、财务与资金管理上的疏漏

(四)、自主运用邮储资金的巨大压力

(五)、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的挑战

(六)、制度薄弱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

三、结语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国内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作为长期从事个人储蓄单一业务而新入商业银行领域时间不长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行)将如何适应金融全球一体化趋势、应对同行竞争、保持稳健长远发展。本人认为,要回答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分析清楚当前邮政储蓄银行所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到底有哪些。

一、优势

(一)、全业务运营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后,已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开展了各类银行业务,并已向银监会申请开办了更多的业务品种,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信誉及网点优势

依托中国邮政的信誉优势、全程全网的网络优势、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三流合一(即实物流、现金流、信息流)的功能优势,给邮储行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而最让业界震撼的却是邮政“三网合一”所带来的无限潜力。这些宝贵资源优势也必将成为邮储行今后发展的依托与潜力。

(三)、无包袱经营优势

相对金融同业,邮储行没有不良资产的历史包袱,当竞争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可以轻装上阵就是最大的优势。自1986年恢复开办20多年来,邮政储蓄几乎只经营针对居民个人的负债业务,靠转存人民银行的利差收入赚取收益。近年来开展的中间业务也多以代理类及代收付类等无风险业务为主,银行卡业务也只开展了借记卡类,2006年以来开办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虽属资产业务,但因有高品质的定期存单作质押,所以也不会产生不良贷款,之后按商业银行办理贷款业务时间较短,还未形成实质意文上的不良贷款。而老牌银行均因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而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它们。

(四)、巨额储蓄资金优势

坐拥高达3万亿元的储蓄存款资金及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是邮储行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有力支撑与保障。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总之,如果经营得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未来不可估量。

二、挑战

(一)、外部大环境的改变

在国际,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日渐扩大,资金雄厚、管理先进的外国银行是整个中国金融业包括邮储行的巨大挑战与威胁;在国内,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中国人民银行对邮储资金政策的改变,面对众多商业银行的竞争,生存与发展之路在哪里?

(二)、网点的利用与管理问题

遍布城乡的网点作为优势的同时也将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如何有效和安全的利用邮政网点是邮储行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过去,邮政储蓄是依托在邮政网络运行的二级单位。因此,在网点管理上也是地方邮政局实行分级管理,而不是按照银行的制度进行的垂直管理。邮政储蓄在业务性质上属于金融业务,邮政储蓄网点也明确属于金融机构,但作为邮政储蓄业务的管理机构——各级邮政局并不是金融机构,这样就出现了非金融机构(邮政局)管理金融机构(邮政储蓄网点)、经营金融业务的矛盾。多数邮储管理者对银行业务管理方式并不了解,这就给目前的邮政储蓄管理带来了诸多隐患。同时,邮储网点有2/3的比例分布在农村,且各地邮政储蓄大多存在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等问题。

(三)、财务与资金管理上的疏漏

最典型的问题是业务费的发放过于粗放(主要以协储费的形式下发),内控不力,使一些人借发放协储费谋取个人私利,中饱私囊;另外,使用邮储资金垫付其他款项和使用其他业务资金垫付邮储资金的情形时有发生,甚至曾经出现贪污和携款潜逃的恶性事件。

因为邮政储蓄管理着全国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网点,所以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一直是个重点和难点。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特别是资产业务种类增加,相应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加大,操作风险也会增加。

(四)、自主运用邮储资金的巨大压力

截至2010年,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超过3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至2010年,邮储的自主资金运用余额超过21000亿元。如何解决邮储庞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大的资金出口,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这是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6年以来,银监会先后批准邮储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部分试点、同业存款和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投资、银团贷款、代理开放式基金销售、贷款等多项业务。据悉,截至2010年10月,邮储行累计发放贷2300亿元,贷款结余5200亿元,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实际上,邮储的大部分资金仍用于投资债券和银行存款。

在邮储向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除了从中间业务寻求突破,通过贷款赚取利差收入是必然之选。但由于缺乏审贷经验,又有放贷压力和冲动,最为管理层所担心的是邮储银行在经营贷款业务中,如何避免出现大量坏账的风险?

(五)、金融专业人才匮乏的挑战

长期的“只存不贷”使得邮政储蓄银行的金融人才极为匮乏。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较低,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难以提供令用户满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当然,这与邮政的体制、经营模式及长期的企业内部文化不无相关。

中间业务专业人才缺乏。众所周知,随着国家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存贷利差缩小,这使银行的传统业务风险增大,收益减少。目前,为了稳定和提高自己的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不少商业银行不断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增加收入的突破口。但邮储行现阶段中间业务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上,经营范围很窄,服务档次差,科技含量低,结构欠合理,创新动力不足。平时主要还是办理一些传统的绿卡业务,一般性代理收付业务等,技术含量高、盈利较大的诸如理财等业务才刚刚起步。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已成为邮政储蓄发展中间业务的瓶颈,尤其是科技型、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的开发、创新和营销。

另外,缺乏专业的审贷人员及金融营销人员严重不足也是邮储行目前存在的且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六)、制度薄弱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挑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内控组织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控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运行管理体系,使得邮政储蓄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部门协调、系统运行困难,削弱了管理力度,导致邮政储汇机构无法像其他金融机构那样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权责分明、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检查监督人员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账平表符,没有风险审查意识,内控制度执行不力,“三级权限”制度在很多地方形同虚设。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本人认为邮储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组建强有力的队伍,建立属于自己的风险管理及内控组织体系;二是完善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机制,应以流程控制的理念为指导,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和制度,同时强化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构成的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形成有效的机制,保证各项业务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到位;三是加强学习,要积极创造学习机会,努力提高风险管理人员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应对新型业务风险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分析,邮储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是邮政集团的下属公司,而且还要继续依托邮政网点经营,因此它必将继续拥有中国邮政的传统优势,它没有历史包袱,它拥有巨额资金及庞大的客户信息数据库;然而其面临的难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自主运用资金问题,人才匮乏问题,网点的利用与管理问题,风险管理与控制问题,业务定位问题,合规经营与创新问题等等。邮储行要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待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改进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保持其长远发展或者说可持续发展。

浅析邮政储蓄银行竞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罗志安.邮储银行的网银服务有后发优势.腾讯网.2010年9月8日 [2] 陶礼明.实现与客户共赢发展.经济日报.2010年6月25日 [3] 毛志鹏.全国邮储余额突破3万亿元.中国邮政报.2011年2月19日 [4] 郭任旭,周略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0年小额贷款发放突破1000亿元.南方农村报.2010年11月4日

[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贵州省分行行长史昭武.对邮储银行市场定位的再认识.《中国邮政》2009年第3期

第四篇: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的客观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更是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它始终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其次,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国防实力,同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等等,这种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提高文化软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再次,提高文化软实力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相差很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还不完全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三、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攻势,我们应如何迎接挑战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加大发展投入,壮大发展规模,拓宽发展途径,切实提高文化发展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当前,提高文化软实力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民族特色,强化核心地位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2.吸收外来文化,做到兼容并蓄

西方文化中有些东西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全球化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让自己在这个利弊兼有的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力争上游。[13]当然不仅经济、政治体制要变,我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要变,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个趋势更要变,但这个变不是说丧失其个性,而是在保持自身积极因素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特长,最终实现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并又回到自身,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自身才能有所发展。3.积极创新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江泽民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同样道理,创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灵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创新的原则,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充分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创造性地发展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振兴,这个民族首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当然,要重树这种自尊心、自信心,我们就要首先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我们传统文化要以崭新的姿态去平等独立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去。4.进行传统教育,提高传统素质

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人,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国民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开放的胸襟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将我们古老的文化带到世界面前,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兴。[15]还要培养他们拥有足够的现代意识和目光继续吸收外来文化的新成果,以繁荣自己的文化传统。5.输出传统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悠久,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具有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态和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它在解决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与各国交往中,应大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使处于不同价值观支配下的西方日渐增加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并且通过扩大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领域,使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有渠道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鼓励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倡导各种文明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世界和谐。

总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切实把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再次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在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论述了民族精神问题,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同时,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容置疑的客观大势,作为理性的民族主义,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并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和理论框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策: 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十七大报告

十七届六中全会《》 2>理论框架:

(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五)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目前教育大环境下,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民对教育的认识,全国对教育的重视,是我们教师在地位与待遇上首先就有了相应的提高。这也使我们的工作积极性想对的得到刺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让交流与沟通更加快捷与方便,随之而来的像国培这种层面广泛,可选择性强的培训与交流等等,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开阔视野,互相学习,全面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水平的机遇。也让我们对自己的职业与职责有了全新的认识。

然而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对新的数学教学纲要的理解;如何正确有效地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学生视野的广泛、反映的快速、知识渴求面的增长、多元个性的养成;课堂随机生成的正确有效处理;如何对孩子客观、公正、鼓励引导行、实效性的评价等等,都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

所以我们数学教师,也和其他教师一样,一定要理智的把握好我们面临的机遇,快速有效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与教育思想纵横度,以适应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下载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植物检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植物检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是指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信息服务市场广阔 一:信息时代,中国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大,用户的需求量大。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中国特色新......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习目标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教......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来源: 中国医药报 我国各族人民利用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中国有着“世界之最”的中草药资源。目前,中医药发展正处在自身命运的......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史秋秋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

    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所创造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形式、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视野的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