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现代史材料分析复习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歌词,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于何时诞生?到2005年,她已走过多少年的历程?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启发工人觉悟,帮助建立工会组织,出版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成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到2005年她走过了84年历程。(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南昌起义等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等等
(3)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你有哪些感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等等。
二、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请回答下列问题:(1)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旧:三民主义;新:毛泽东思想。
(2)旧、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建立的国家名称和国家的性质各是什么?
答:旧:中华民国,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3)写出两次革命建国时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名是什么?
答: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简述两次革命的意义。
答:旧: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国民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 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的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②使世界占 的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使亚非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信心。
三、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发生了两次重大挫折。(1)是哪两次重大挫折?每次挫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努力克服挫折,使中国革命呈现新局面的。
答:(1)1927年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导致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2)1927年,党中央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决定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党在当时的总方针;1927年10月建立中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形势不断好转。1935年5月中共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四、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此诗反应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什么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红军远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史实是什么? 四渡赤水
(3)红军远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或会宁会师)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几个方面? ①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②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 ③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④复杂的民族关系。
五、阅读下列材料:
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武装保卫平津,武装保卫华北!…………为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铸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请回答:
(1)中共抗日通电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不得? 答: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该通电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答: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铸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打倒日本侵略者。
(3)通电发表后,生死对抗十年的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再次正式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伟大抗战并最终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团结御敌,众志成城,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胜利。
六、材料一:“今不幸与美英两国开启衅端,洵百得已……前以中华民国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妄自滋事,扰乱东亚之和平,终使帝国操执干戈……美英两国支援残存之政权,助长东亚之战乱,假和平之美名……近来更与加强经济上军事上之威胁,欲使我屈从彼意……事既至此,帝国现为自存自卫计,惟有蹶然跃起,冲破一切障碍„„”
——1914年12月8日日本天皇颁布的《宣成诏书》
材料二:战争开始两天后,《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中乐观地表示:“我们是一个联合体中的伙伴……我们拥有中国这样的盟友,它有着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它有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和无限智慧的人民,我们对那里所做出的援助,将得到十倍的回报。
——中国作家韩素音在珍珠港事件后的回忆。
请回答:(1)日本对中国“操执干戈”是在哪一年?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 答:1937年“七七事变”。
(2)你同意日本“操执干戈”的理由吗?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同意,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日本想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而摆脱危机。(3)针对美英两国,日本是怎样“自存自卫”的?其目的是什么?
答: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目的是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4)材料二中的“联合体”是指什么? 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5)你是怎样看待材料二中所说的“回报”的?
答:所谓的“回报”是指中国在美国的援助下,在战争中牵制住日本更多的力量,以便于美国减轻对日战争的压力。
七、有人出过这样一道谜语:小日本投降(猜一中国古代人名)。猜谜者答案众多:有人猜屈原(意即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有人猜苏武(意即苏联出兵东北所导致)有人猜毛遂(意即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奋战的结果)。
请回答:
(1)猜屈原的人和猜苏武的人分别倾向于共产党和国民党中的哪一派? 答:猜屈原的倾向于国民党;猜苏武的倾向于共产党。(2)你认为哪个答案比较准确?说明理由。
答:我认为“毛遂”比较准确。因为一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抗击了清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3)结合史实,请全面概括分析一下抗战胜利的原因?
答:原因: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③国民政府正面作战,粉碎了日本侵华速战速决方针;④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⑤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力量的支持。
八、材料一:共产党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的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 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 ——引自中共“八七”会议决议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引自中共瓦窑堡会议的决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有无变化?敌对的目标是什么? 答:有变化。材料一以推翻反革命政权为目标;材料二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目标。(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依靠的基本力量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理由。
答:没有变化,材料一反映了依靠的基本力量是工农群众;材料二强调的是团结一切反日力量,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基本方针。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是否说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说明理由。
答:没有变化。反对民族的敌人与反对阶级敌人并不矛盾,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革命是民主革命最迫切的任务。
九、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与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离开西柏坡,乘汽车前往北平。毛泽东上车时,风趣地对周恩来讲,我们进京赶考去了。周恩来笑着点头说,我们应当都考及格,不要退回答。毛泽东充满信心地笑道: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请回答:
(1)毛泽东周恩来对话的背景是什么?
答:三大战役后,新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2)材料中“进京赶考”的含义是什么? 答:建立国家政权。
(3)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功;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革命;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藏和平解放;国民经济恢复。
十、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五十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过了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艰苦卓绝的风斗,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中国革命主要经历了哪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答: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或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了那些历史巨变?
答: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建立了新中国、香港、澳门回归等);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3)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上述问答,我们可以的出那些结论?
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十一、中国近代历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请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有哪三次变化?简要说明每次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答:①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中国战败,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②第二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100多年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十二、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三次会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答:①八七会议:内容: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开战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作用: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②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革命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作用: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用: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十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两次统一战线建立的目的和历史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①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历史作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北伐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1937年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作用: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组织保障。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三湾改编 参考答案:
1927年9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败之后,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毛泽东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改编。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2、《资政新编》 参考答案: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编》。《资政新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方面,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过渡时期总路线 参考答案: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它的实施,使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4、三大战役
参考答案: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前后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154万余人。三大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它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5、八一南昌起义 参考答案: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1 / 12
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第二,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第三,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6、九一八事变 参考答案: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日军分别向沈阳和长春,四平,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了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7、邓小平南方谈话 参考答案: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就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本质、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阶段,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8、西安事变 参考答案: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等的努力下,经过和平谈判,西安事变最终得以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9、天京事变 参考答案: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农民起义队伍中固有的许多矛盾与弱点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
/ 12
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10、延安整风运动 参考答案:
为了总结和吸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世纪4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的最主要的任务。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内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1、洋务派 参考答案:
19世纪六十年代,为挽救清王朝的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12、大生产运动 参考答案:
1940年至1943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毛泽东、朱德等亲自参加生产,八路军359旅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为“陕北的好江南”,各根据地通过大生产运动,克服了经济困难,解决了部队的粮饷,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13、《海国图志》 参考答案
1843年由魏源编纂。《海国图志》综述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二、判断题
1、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以学生运动为发端。参考答案:√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科学,核心是发展。
/ 12
参考答案:×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参考答案:×
4、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
5、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参考答案:×
6、中国共产党既领导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也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参考答案:× 7、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参考答案:√
8、解放战争期间,台湾爆发了人民反抗国民党暴政的二二八起义。参考答案:√
9、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参考答案:√
10、新中国成立之初,《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参考答案:√
1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参考答案:×
12、《辛丑条约》中,列强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
参考答案:√
13、毛泽东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参考答案:×
14、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12
参考答案:√
15、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参考答案:√
16、抗战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严峻考验。参考答案:
第一,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第二,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参考答案: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3、简述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参考答案: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着重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近代民族工商业,着重解决生产力问题。
/ 12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了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两大历史任务完成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4、简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参考答案:
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简述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参考答案:
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营私舞弊、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经济上,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极端困苦。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喑。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处于与世界隔绝的状态。
6、简述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
参考答案:
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
第二,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
第三,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 12
7、简述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参考答案: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大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三、论述题
1、试对南京临时政府进行评价分析。参考答案:
首先,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除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外,陆军、外交等重要部门的总长和所有各部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会员也占多数。
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如扫除各种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倡兴办工厂、矿山、银行,垦殖事业等;宣布禁止刑讯,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禁止买卖人口,废除奴婢,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等;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孔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各种教科书等。
第三,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以及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
其次,南京临时政府也有局限性。一是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 12
2、试述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参考答案:
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治朝气,表达了这一新兴阶级的政治追求。戊戌维新最终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暴露出了这个阶级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
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一直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而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英国与日本虽然为了抵制俄国的扩张,曾对中国维新运动表示同情并拉拢维新派,但始终未能给予实质性的具体援助。在戊戌政变前,维新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都落了空。
第三,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维新派不仅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人民群众。由于缺乏群众的支持,当维新派得知守旧势力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能求助你拥有兵权的袁世凯,结果被其出卖。
3、试述近代中国自1840年至1919年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参考答案:
近代中国自1840年至1919年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甚于防寇”。他们不仅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且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甚至在反侵略战争取得一定胜利的时候,腐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例如:中法战争后期,冯子材率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和凉山大捷,使法国侵略者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可是清政府竟加紧妥协求和活动,并下令前线清军停战撤兵。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
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的广泛动员和组织,8 / 12
导致反侵略战争的失败。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经济技术的落后。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工业技术落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必然导致被动挨打。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列强。
4、试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始终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三种建国方案。
参考答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建国方案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背道而驰,因而最终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唾弃。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人士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三个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完整的建国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
5、试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
/ 12
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为盟国军队完成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
总之,中国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大国之一,是在亚洲大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6、试述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的理论贡献。
参考答案: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贡献。
毛泽东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等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10 / 12
适当安排。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毛泽东最早察觉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这种危险作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为继续进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7、试述对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理解。参考答案: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针对同盟会内部存在的民族复仇主义,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排斥所有的满洲人,而是针对那些阻碍革命的满洲人”。民族主义纲领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革命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的可乘之机。
/ 12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孙中山一再阐明民族主义必须和民权主义结合起来。他说,革命者打倒满清政府,从驱除满人这一方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打倒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方面来说,是政治革命。民权主义的提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一套建国方案。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基本方案是:在革命胜利后,所有的土地所有者均要向国家申报自己的土地数目,由国家核定地价,按地价征税,土地价格上涨之后,收入增加部分应当由国家所有,为国民共享。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既使中国走向富强,又可避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8、试述在土地革命前中期,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先后三次出现的“左”倾错误。参考答案: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不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和夺取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其主要错误是:第一,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第二,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第三,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第四,在反“围剿”的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消极防御的方针。第五,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方针。
/ 12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延安整风运动:为了总结和吸取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世纪4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的最主要的任务。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内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资政新编》: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编》。《资政新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方面,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经过激励的争论,大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6、“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7、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简答题 1、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
答: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第二,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第三,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2、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答:(1)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现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6、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答: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7、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答: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8、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主要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第二,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第三,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三、论述题
1、试述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清中叶以后,封建统治日趋衰落,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腐败。腐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是把防止人民 的反抗放在首位,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宣扬“防民甚于防寇”。他们不仅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且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甚至在反侵略战争取得一定胜利的时候,腐朽的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力主避战求和,为此不惜割地赔款。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的广泛动员和组织,导致反侵略战争的失败。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经济技术的落后。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经济总量较小,工业技术落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必然导致被动挨打。经济技术的落后又使中国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列强。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腐败,清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取得的理论成果。
答: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
(1)毛泽东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2)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3)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5)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6)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7)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8)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以上各点须阐述)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为继续进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
3、试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及这些成就说明的道理。
答:取得的成就:(1)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3)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以上各点须阐述)
成就的取得说明:(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2)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以上各点须阐述)
4、试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
答:(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
(3)中华民族在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同时,也赢得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国国际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提高。1942年1月,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总之,中国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大国之一,是在亚洲大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5、试述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答:(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了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试述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而进行的斗争。
答: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1)发动二次革命。(2)组织中华革命党。(3)发动护国战争。(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5)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以上各点须阐述)
7、试论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答:第一,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和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第二,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第三,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以上各点须阐述)综上所述,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8、试述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答:(1)失败原因:客观原因: 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主观原因: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总体上讲,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国的代表虽然在这次大革命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2)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第二,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专题一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简要说明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2.简要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和构成。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5.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什么? 6.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7.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8.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专题二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4.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6.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7.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专题三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初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五四运动有哪些特点? 3.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哪些类型。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6.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专题四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特点。
2.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3.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主要内容。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专题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2.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残暴罪行。
3.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4.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
5.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6.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进行的主要战役及其退败的原因。
专题六
为新中国而奋斗
1.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两次转移,每次转移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了哪些努力? 3.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4.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的社会基础。5.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6.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
本学期还是采用题库考试形式,这些习题涵盖了题库所有内容。
期末闭卷考试,试题总分一百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分数占40分。题型有五种。客观题:单选30个,多选10个,判断10个,共60分,机阅;主 观题:论述题两个,材料分析题两个。《纲要》学习思考题
(这些习题涵盖了题库所有内容)上编综述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和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 1
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极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3、近代民族觉醒的历程有哪几个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第二章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1)《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2)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3)空想性:首先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无法实现。其次,作为小生产者,“均贫富,产品归公”的思想超越了其小私有者的本性,所以无法实现,是一种空想。(4)落后性: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
2、如何认识天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教训: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1)洋务派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明显增长,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4、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第二,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5、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三章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对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给以沉重打击。
(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民国成立后,国内掀起兴办企业的热潮,短短几年内,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4)辛亥革命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打破了政治舞台上沉闷的局面,共和国的建立激发了人们的参政意识,参政热情,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年半殖民地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它打乱了殖民 6
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秩序,对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6)资产阶级革命派把爱国,革命,共和的思想相结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中编综述(内容在第七章讲述)
1、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深刻变化?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后,世界政治形势,出现了三个重要的新情况: 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欧洲东部、中南部和亚洲东部、东南部出现一系列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冲 7
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
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
3、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争取政治上的独立,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2)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近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成为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3)1946年春,美国等日益加紧反苏、反共、反人民的活动,鼓吹“美苏必战”、“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挑起持续多年的“冷战”。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2、大革命的意义和失败原因? 意义:
①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②它使人们从思想受到了一次较普遍的革命洗礼。
③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了;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这些都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反革命力量的强大,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实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②主观方面,幼年的共产党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第五章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3、长征胜利的意义?
一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 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三 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第六章
1、抗战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 11
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论述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源泉力量。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阵的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
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发扬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
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阵和人类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 12
用,中华民
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3、论述两大战场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1)正面战场作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但是,这些抵抗没有达到维护领土的目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中国迅速丢失大面积国土。
(2)敌后战场作用: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阻止了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这种全面的消耗日军,便赢来了战略反攻。
(3)关系: 两个战场是战略上的相互配合的关系。
4、两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实现的?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哪些进步?(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
a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的革命形势和历史任务要求国共两党齐心掀起大革命。
b共产党认为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还只有国民党算得上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
c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2)第一次国共合作影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 13
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3)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
a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b中国革命所处的国际环境,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c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口号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有力地动员了广大群众,使全国迅速形成了抗日反蒋浪潮,有力推动了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d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争取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工作,实现了同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大联合,以此来推动国民党走上抗战道路
e中国共产党坚持逼蒋抗日、联蒋抗日方针,迫使蒋介石走上抗日道路。(4)第二次国共合作影响:
a在国内,它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分裂的局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体现和反映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从而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伟大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有力动员起亿万军民同入了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最终胜利, d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 c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相当的实力,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第七章
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下编综述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 15
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第八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三、正视伟大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主要包括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至少要100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
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第九章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中共党人1956-1957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建树有:(1)1956年初,中共提出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情况,把马列主义同我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2)1956年4-5月发表《论十大关系》,分析了农轻重、沿海与内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央与地方等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的方式方法和调动党内外、国内外一切直接、间接的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3)1956.9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转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1957.2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系统地阐明了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思想、方针和方法。(5)针对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地位,易产生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中共采取整风的办法,发动群众向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提意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 18
和作风建设,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些做法和思想是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中国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质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a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1)对基本国情的分析: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也很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对发展阶段的分析: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还需一个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并且认为这个过程的时间很长,任务也很艰巨。
b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 19
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共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c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实行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d关于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的问题。
e关于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的探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
4、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从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2、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贡献。
3、他的后半生,领导党和人民抵御来自国外的威胁和压力,维护了国家独立,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这些重要历史功绩和探索的首创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4、他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弯路,是应该引为沉痛教训的。
5、全面评价毛泽东的一生,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