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五篇)

时间:2019-05-13 10:3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

第一篇:西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

西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作为一所民族高校,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优良传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亮点,是立校兴校之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学校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大力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民大精神,一手抓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手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工作。在平常工作中,学校注意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党团组织生活和政治理论学习,让民族团结的观念入脑、入心。除此以外,学校党委认真梳理、总结学校成立近60年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经验,并结合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做出了努力构建以“五讲五做五风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的安排和部署,并确定每年九月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在主题月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师生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自觉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010年9月3日下午3点,随着西南民族大学全体校领导一同按下启动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正式启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相继在校园内展开。

学术搭桥 讲座铺路

用理论构筑民族团结的长城

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民族团结系列讲座”是此次活动月一个亮点。9月7日至27日,学校分别邀请了校内外在民族理论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的教师、学者,在校内各个层面中开展民族团结专题学术讲座,从理论上来阐释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学校博士研究生导师陈玉屏教授在9月15日、9月27日分别为学校的教职工、各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代表举办了“对中华各民族关系传统与现实的认识”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陈玉屏教授阐述了他对我国当前民族理论的看法,探讨了古今中外对于民族问题的认识差别以及民族意识、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等概念。他还重点讲解了中国共产党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从理论上阐明当前我国民族政策的重大现实意义。

学校博士研究生导师、民族研究院来仪教授的报告会以身边的人和事作为实际范例,对成都市多民族格局的基本情况,文化支撑和基本评价及成都市多民族关系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读。她认为民族平等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已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履行的义务。

此外,四川省宗教局巡视员余孝恒教授也应邀来到我校作了“宗教与宗教问题”学术讲座,学校艺术学院举办的“艺术设计与民族团结”论坛等活动,也分别从不同理论角度阐释了各民族文化与艺术,进一步丰富了主题活动月的学术内涵。

以图为媒 以画为介 生动诠释“民族团结一家亲”

作为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系列活动的开篇活动,“民族风 团结情”主题摄影展、民族文化图片展、民族团结宣传画作品展于9月3日下午在该校新校区隆重举行。

“民族风 团结情”主题摄影展共展出360余幅作品,包含“民族团结 和合偕习”和“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两个专题,参展图片涉及人物特写、民俗风情、地理风光、救灾瞬间、灾后重建等。其中“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专题集中展出了学校各族师生,尤其是党员师生在参与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期间,团结一心、无私奉献,攻坚克难,大爱无疆的珍贵图片。“民族团结 和合偕习”专题展出的作品则是学校各族师生深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新疆等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实地调研、采风创作的作品,内容包含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物特写、民俗风情或生产生活场景等。

民族团结宣传画作品展展出的200余幅作品是从我校参加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局主办全国民族团结宣传画征集与推介活动的590多幅征集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作品大部分由学校艺术学院各年级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其中《以和为贵》、《中华大家庭》、《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凝聚力》等7幅作品入围推介活动,1幅作品获三等奖、1幅作品获优秀奖。

民族文化图片展通过三个专题展板的形式,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藏族、彝族、新疆少数民族的历史沿革、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让大家对这些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外,学校杰出校友王瑛同志先进事迹宣传展,也与民族文化图片展一并进行了展出。

主题摄影展、民族文化图片展、民族团结宣传画作品展迎来了国家民委、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民委、成都市委统战部等各级领导和各族师生、新生家长前来观展,大家都对学校举办的这些展览给予了高度赞誉。

民族传统服饰展示 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

服饰是写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艺术,各个民族的服饰历经漫长的历史发展,都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色。通过服饰展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与习俗,增进彼此的了解,也成为此次活动月的一个重要内容。

9月17日晚,民族服饰展示大赛决赛在新校区新星剧场隆重举行,不同民族的学生穿上别致的民族服装,跳起欢乐的民族舞蹈,唱起原生态的民族歌曲,共同演绎这场别开生面的大赛。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比赛,16支参赛队伍在评出正常奖项外,还分别评出最佳台风、最佳才艺、最佳才智、最佳表演、最具魅力等单项奖。

9月19日,由学校管理学院举办的“民族文化进锦里”活动在成都市锦里民俗一条街举行。来自全校56个民族的同学作为各民族的“形象大使”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在锦里古戏台,分早、中、晚三场开展以民族服饰展示、民族器乐表演、民族舞蹈表演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宣传活动,义务向往来的游客及成都市民进行宣传展示。活动中,身穿本民族节日盛装的同学还不断与游客、市民面对面交流本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让中外游客进一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采。

艺术学院举行的“民族团结彩绘服饰展”是通过同学们现场即兴作画形式,在纯白色的T恤上描绘出各种充满民族特色和元素的图案。活动吸引了学校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赛,活动结束以后,所有的参赛作品面在学校心韵楼前,向全校师生展出。据活动主办单位负责同志介绍,举办此次活动是将艺术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在艺术创作中表现民族团结的内容,对于拓宽学生视野、促进民族团结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导游风采、民族舞蹈大赛 零距离感受各民族传统文化

9月27日,“民族风 家乡情”导游风采(旅游路线设计)大赛在新校区新星剧场顺利举行。在活动中,参赛学生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旅游资源调查”的成果,将旅游地的各种旅游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情境再现,现场各位参赛同学模拟成“导游”向评委和观众讲解旅游地知识,引导大家“游览”旅游地。精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同学组队参赛和前往观看。该活动旨在通过旅游的方式,引导各族同学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并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

民族歌舞大赛历来是学校学生的品牌活动,9月28日,“2010年民族歌舞大赛”又让全校的师生饱餐了一顿饕餮盛宴。从初赛到决赛,经历了半年的选拔和准备,各族学子踊跃参加,共有几百名同学参加比赛的选拔。大赛不仅让大家欣赏了各民族的优美舞姿,更重要的是大赛本身已经将学校各族学生牢牢地熔合在一起,一个“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整体。

主题征文 调研报告 见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进步

2011年6月,西南民族大学将迎来建校60周年校庆,学校号召56个民族的学子,拿起手中的笔,勾勒出新时代涌现出来的各民族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新成就;记录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团结奋斗,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尤其是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下,学校近六十年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表达出学校各族学子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校园和谐的愿望和决心。征文活动共收到616份稿件,最终评出了100篇优秀作品。

今年5月,负责全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政治学院从四个理科学院中遴选出的140名学生代表赴“5?12”重灾区、羌族聚居区汶川县水磨镇考察调研,实地感受两年来灾区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感受各民族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携手同心的精神力量,感受祖国民族大家庭无私援助的温暖。考察结束后,参与调研的同学提交了近百篇调研报告,其中35篇优秀调研报告被评为优秀调研报告,并在“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期间专门举办了“民族团结专题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汇报暨颁奖大会”,获得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的同学进行了大会交流。

各族学子同场竞技

同谱拼搏进取新篇

9月21日至24日,2010年“团结杯”新生篮球赛在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园拉开帷幕。由各学院2010级新生组成的代表队一共进行了88场比赛。在这88次的角逐中,大家在球场上奋力拼搏、团结协作,充分展现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技能和节庆习俗的生动再现,蕴含着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为让各民族师生进一步了解民族体育、参与民族体育、喜爱民族体育,学校体育系专门制作了宣传展板,对相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9月21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在老校区体育馆举行。学校体育系代表队首先为同学们表演了射弩、蹴球、押加、摔跤、珍珠球、竹竿舞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后,同学们便参与到各项竞技活动中。在欢声、笑声、掌声中,校领导为获得前十名的同学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民族美食 共同分享 中秋共话“我有一个家”

校园民族传统美食节是各族学子间增进了解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在今年的美食节中,新、老校区都分别举行了厨艺大赛。各民族的同学拿起厨具,抡勺、切菜、炒菜、雕花个个都难不倒他们。苗家酸汤鱼、回族的葱爆牛肉、满族的凤舞九天,都是参赛同学展示出的代表本民族特色的美食佳肴,最终经过专业评委及现场的观众共同评审,评选出获奖的菜品。除了进行民族美食的烹饪比赛外,民族饮食文化宣传、民族饮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也是本届美食节的主要内容,让全校的师生全面感受了不一样的餐饮文化。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月圆之际,学校还专门举行了“我有一个家”中秋茶话会活动,84名各学院(系)失去双亲的学生参加了茶话会。学校领导出席活动,并与各位同学座谈。活动现场温馨感人,许多同学都在现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会上,学校领导表示,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有信心让同学们开心健康成长,并以“说好话、做好事、有好心、常进取、常宽容、常感恩”十八字勉励各位同学要自强不息,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努力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罗布江村教授说“我们在九月设立‘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旨在通过举办大量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活动,用广大同学更容易任可和接受的方式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大家对大各个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此外,每年九月也是新生入校的时间,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也便于新同学更容易了解和融入西南民放大学这个民族大家庭的多元文化。从而让广大师生在潜影默化中接受教育,增进民族团结,并发挥各族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通过学校辐射到社会各个层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开放。”

第二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最早(范文模版)

学习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最早、最具生命力的一块根据地。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做出的最具历史意义的贡献是: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标。武装斗争,第一次建立了革命军队;三湾改编,第一次把党的支部建在了连队;土地革命,第一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井冈山的农民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工农武装割据,第一次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大革命失败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革命力量在农村能否存在和发展,革命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成了必须回答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不仅出色地领导了井冈山斗争,而且勇于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他在井冈山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件中,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在敌人四面包围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较为完整地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仔细分析了解决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怎样建设苏维埃政权,怎样去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等问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全,初步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壮大革命力量的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1月所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科学地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又科学地预示了在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必将在全中国燎原。

几代中央领导都对井冈山精神做出精辟的论述:

毛泽东同志说: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邓小平同志说: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

江泽民同志说:井冈山精神,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世纪征途上,全党和全国上下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胡锦涛同志说: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光芒。

那么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呢?江泽民同志把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既是对当年井冈山革命的高度总结,又是对当今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标准。因此说,大力提倡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时代要求。坚持井冈山精神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坚定信念”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党性修养最核心的内容, 是先进性的最起码的条件。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具有这种理想和信念。这就需要学习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

“艰苦奋斗”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正是发挥了艰苦奋斗的政治优势,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领导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正是由于发挥了艰苦奋斗的政治优势,中国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蒸蒸日上。无论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时期,还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胡锦涛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是就是探求事物之间的规律”。在井冈山坚持实事求是,使我党摆脱的“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不断得到壮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贯彻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能够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敢闯新路”,就是勇于创新。创新意识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把游击战纳入战略问题考虑,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前,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领域不断前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中,只有具备强大的民族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促进科技进步,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依靠群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九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勇于胜利”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一种民族精神,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现代化建设时期,这种精神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的脊梁。靠这种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这种精神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实现。

第三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最早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最早、最具生命力的一块根据地。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做出的最具历史意义的贡献是: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标。武装斗争,第一次建立了革命军队;三湾改编,第一次把党的支部建在了连队;土地革命,第一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井冈山的农民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工农武装割据,第一次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大革命失败后,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革命力量在农村能否存在和发展,革命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成了必须回答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不仅出色地领导了井冈山斗争,而且勇于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他在井冈山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件中,在深刻分析中国国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在敌人四面包围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较为完整地论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祥细分析了解决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怎样建设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怎样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怎样建设苏维埃政权,怎样去发动群众搞土地革命等问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全,初步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怎样坚持革命、怎样壮大革命力量的问题,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1月所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科学地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又科学地预示了在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必将在全中国燎原

历史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从理论上处理好了武装革命,根据地建设以及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对苏联革命道路的迷信,开始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实现了党工作中心的第一次历史性转移.从中诞生的井冈山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意识到掌握武装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经历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放弃攻打大城市,走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在文家市决策中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三湾改编中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1927年秋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胜利会师.

第四篇:1、《我们的民族小学》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描写我国西南

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说教法、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作什么?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们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设疑问难,导入新课

针对小学生喜欢提问题这一心里特点,在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后,我会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课文的热情当中去,再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副板上,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的开始进行课文朗读。

二、第二步,初读课文,解决简单问题,并随文识字

1、在引导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便让他们说说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处理“为什么叫民族小学”这一问题。在确定答案是“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由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这一句后,依次出示“颇、昌、昂”几个生字让学生识记,并用“昂”字扩词,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再根据这个句子的特点,教学排比句式。我会告诉学生如何来判断排比句。并让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其他排比句,将新学知识达到巩固的目的。

2、句式对比,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学生找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这个排比句式后,先识记生字“坝”,再进行句式比较的训练。出现“早晨,从四面八方,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与文中句子比较,通过比较知道,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具体的知道这些小学生是从哪里来的。

3、通过文中的空白处进行说话训练:

在学生找到“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下载西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民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