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校长石作美的感人事迹
石作美同志简介
石作美
男,汉族,1940年出生,1962年参加工作,1962年7月加入共产党,中师文化程度。1972年8月开始走上领导岗位,1972年8月至1992年9月任北榆林乡联校长,1992年9月至1994年9月任张庄乡联校长,1994年9月至1997年9月任浑源二中校长、1997年9月至2002年3月任浑源五中校长。2002年3月退休。
石作美是一位工作任劳任怨,认准的路一直走到底的犟校长。他从70年代就任校长先后出任北榆林联校、张庄联校、浑源二中、浑源五中。曾20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彰。他在北榆林任联校长长达20多年,其间正值文化回潮、下迭动荡的年代,然而他却不顾社会的风风雨雨,一门心思注重学校的教学工作,正因为这样,恢复招生制度的13年,仅占全县人口四十分之一的北榆林乡共为高一级学校输送1800多名合格人才。其中中专、中幼师510名多名。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多次荣获县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校长,大同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教育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山西省教育先进个人。1989年9月当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他从教以来,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坚持每天早起晚归,以校为家,业务上他是学校的骨干,管理上他是身先士卒的标兵。
他在北榆林任联校长期间,带领全校师生努力拼搏,大力推进教研,教改。中考成绩每年都名列前茅,使北榆林学校成为大同市学校的标杆。为了搞好联区工作,他思想上过硬,抱定为北榆林献身的思想,县委领导让他当公社干部,县局领导让他到县城学校任领导工作,他都婉言谢绝。因为他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更爱这里的群众、老师、学生。在他的影响下,教师们都扑下身子,努力教学。作风上过硬,八三年初,他爱人调到北榆林学校工作,由于孩子多,家务拖累重,有人建议让她搞点清闲的工作,他说照顾了自己的女人,其他家属怎么办,并将她安排到小学任班主任。节假日,星期天对他来说几乎不存在,经常一个早晨就跑遍联区里的数十所学校。联校长每年有一些办公费,他一分也不乱花,把这些钱用在学生考试的费用。在工作上,不偏三向四,都是一碗水端平。而且不打扑克、不下象棋、不打麻将,正是这严于律己的精神,管理别人才有说服力。为了搞好实验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具作用,在上拨经费不够用的情况下,组织教师自制土教具210多件,基本满足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他还在本联区积极发展共产党党员,对联区积极要求进步,作风过硬、思想过硬的教师进行培养,有15名教师先后成为中共党员。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在职进修,9名教师达到初中毕业程度。21名教师达到了师范水平,有三人达到大专学历。组织教研活动中,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使北榆林学校成为浑源教育的先锋队。
1992年由于工作需要,石作美由北榆林调到张庄联校,当时张庄联校师资水平差,教学管理不景气,他果断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使张庄联校在较短的时间走上了条 理、科学的轨道。启用领导代课制,发挥榜样的力量,使每一位领导都能身先士卒,始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并制定教师奖惩制度,根据教师所带班级成绩进行奖惩。由于实行了以上措施,并且常抓不懈,93年中考被中专、中师录取14人,浑源中学12人,五中20人。
1994年石作美调入浑源二中,浑源二中是一所有着辉煌历史的老学校,建校于六十年代,曾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人才。但发展到近代,由于校址地处城关闹市区,师生不便于管理,社会干扰又大,再加上师资老化,人员思想僵化,教学质量、社会声誉处于低潮阶段。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调任教学有方的石作美同志为学校校长。石作美上任后,开展创建文明活动为突破口,坚持以教育为主导,以管理为手段,以抓好三个结合为主线,不断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使二中在短短三年间营造成全县夺魁的文明学校,1995年被命名为大同市精神文明单位。校风、校纪、校貌的改变,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每年一个新台阶,每年一种新面貌。94年升学率为28%,95年为35%,96年一跃为62%,其中96年达中专、师范分数线的有78人。三年大变样,声威振浑洲,这其中倾注了石作美校长无尽的谋略和辛劳。
1997年石作美被调往浑源五中,在五中的五年中,他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相继开设了《中国文化选讲》、《新闻与采访写作》、《辩论与演讲》等多门选修课。成立了文学社并创办了校刊《金秋》,办起了完全由学生操作运行的校园之声广播室。成立了学生体育队,由体育老师负责训练。石作美同志常年坚持同师生学习、工作在一起。深入各科室,具体指导各项工作。他的身影遍布学校各个角落,关心教师、学生生活,为师生排忧解难更是石作美得师心、得生心的可贵所在。门卫老程病了,他让炊事员送去热腾腾的面条,他自己还亲自用工资买了罐头和药品,送到老程手中。住校学生的火炕冒烟,石作美和保管员亲自一把水、一把泥将炕、灶泥好。每年还要拿出上千元钱贴补贫困学生。天道酬勤,一分辛苦,总有一份回报,五中在石作美的领导下迎来了辉煌。在浑源县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五中推出的配乐诗朗诵《五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相声《忏悔》获得了优秀节目奖。朱丽叶同学被特邀为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广播操表演五中获得第二名,篮球赛获得第一名。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五中被授予红旗学校。
总之,石作美同志就是这样,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他从教一辈子,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愧为教育战线永不褪色的红旗标兵。他所到的学校总是要争创全县一流的名牌学校。
1984年石作美被浑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评为端正党风工作先进个人。1985、1988年被雁北地委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986、1988、1989、1991年被浑源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89年被教育部、人社部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被浑源县委评为模范教师。1990、1993年被浑源县委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1992年在雁北地区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获模范个人一等功。1997年被山西省教委评为先进个人。1999、2000年被浑源县委评为优秀校长。1999年被浑源县委评为教育标兵。2001年被大同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第二篇:共产党员 感人事迹
共产党员 感人事迹
刘琼芳,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她从医五十多年如一日,以巨大的毅力顽强面对常人难于想象的病痛折磨,用毕生的精力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终身学习、心系患者,为医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琼芳同志的事迹精彩生动,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刘琼芳走了,带着她永远服务于患者的未尽心愿,带着她历经4次癌患的病弱身躯,带着家人的哀伤,带着患者的不舍;遗照上,她的面容端庄宁静,想来,即便生前有千般牵挂,她在离开时心情应该是平静而满足的,因为她从选择踏进医院大门那一刻,至今坚持行医56年,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一直在为她热爱的患者服务。
刘琼芳从来没有提起自己有多么壮丽伟大的理想,但是我坚信:她不仅有理想,而且是非常坚定执着的理想,虽然她没说,但是她用自己一生的行为在认真诠释着她的信念和她的坚守。
四川巴中市在7月6日这次洪灾中有一位共产党员这样称道:“虽然救起了三个人,但还是有一个老人被冲走了,我很心痛!”顾不上休息,黄平国7月7日一大早就到出事一带搜寻老人的踪迹。他还在纠结前一天救人失败的经历,满脸遗憾。实际上他自己因救人被水卷走,最终靠他人才捡回一条命。
7月6日中午12点过,洪水将靠近巴州区污水处理厂的南坝社区四组淹没,水还在继续上涨。该地段的科技园管委会武装部长、共产党员黄平国,带领90名民兵预备役队员从早晨8时开始,一直在这里抢险。
“救命呀,救命呀!”河堤处传来呼救声。黄平国趟着没膝的水赶了过去。水漫进低洼地,将河堤隔成孤岛,4个群众在焦急地等待救援。
没有犹豫,黄平国拿起附近一群众手中的竹竿,走向对面的群众。“拉着竹竿,跟着我来。”按照黄平国的指挥,一个、二个、三个,三个被困老百姓都被黄平国连拉带扶地走了过来。可有位近六旬的老人,走了几步,不敢再前进。眼看洪水就要把老人冲倒,黄平国迅速返回水中。“等等,我来拉你!”此时,水已经没过老人的腰部,黄平国甩掉竹竿,游了过去。“攥紧我!”就在他拉住老人手的那一刹那,一个巨浪掀了过来,黄平国和老人一起被卷入水中。
“当时好大的漩涡,水势之猛,让人看到都害怕。”当时在现场的居民刘洋回忆起来还是后怕。老人再也没有起来,被洪水掀翻几次的黄平国最终被一堵墙挡住,被他人救起。
“是否有生命危险,当时来不及想。但我是共产党员,救人是我的本分,我不会犹豫。”在此之前,黄平国曾参加过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2010年巴中特大山洪抢险。
2010年7月,镇里雅塘水库龙湾村段台方渠因年久老化失修,渗漏严重,部分地方坍塌近十米,周边6个村的农田灌溉水源受到影响。在旱情高峰期即将来临之际,这严重影响了全镇的粮食生产,群众纷纷告急,这也成了徐争喜的一块心病。
7月11日,这是一个双休日,和往常一样,徐争喜不顾妻子周武华的劝阻,托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乡里。他和龙湾村71岁的老支书彭世刚徒步行走5里多
路,去村里查看渠道险情,商议整修方案。之后,他俩又乘坐一辆平时用来装载烟叶的三轮车沿路查看烤烟生产情况,车上除了司机还有一位老人和他4岁的外孙。由于路面狭窄,路边的杂草干枯,车轮打滑,车子撞向路边的大石头,随即又翻到距路面有2米高的水田里。
在生死攸关的一瞬间,徐争喜右手紧紧护住小孩,尽管车子翻了两个跟头,小孩都被他牢牢抱在怀中。小孩安然无恙,三轮车却重重地压在了他身上。钻心的疼痛瞬间遍布全身,但他忍住痛,坚强地爬起来,立即打电话组织人员营救其他伤者。当120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时,手已严重受伤的他依然搂着受惊的小孩,慢声细语地安慰着孩子。
事故中,徐争喜受伤最重,但在县人民医院,医生要先帮他做检查,可是他却担心着一旁同样受了伤的老支书和两位烟农,他再三吩咐医生:“先给老书记检查吧,他年龄大了,禁不起折腾,这两位伤者也要给他们仔细检查治疗,别让他们因伤担误了农活,我年轻,这点伤痛还能忍得住。”听了这话,一旁的人都感动得落了泪。当检查结果出来时,徐争喜右肱骨外科颈骨折,其他两人都只是皮外伤。
当天,徐争喜舍身护救的伍文杰父母连夜从龙湾村赶到附二医院,送来“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锦旗。面对感恩的小孩父母,徐争喜仍再三叮嘱:“文杰才四岁多,受了这么大的惊吓,你们要多带他去玩玩,不要在他面前再提车祸,以免增加他的心理负担”。
暴雨从7月16日至18整整下了三天。7月18日一大早,雨下的特别大,王应保家屋后大沟里已发大水,对他家造成了很大威胁,形势非常危急,可就在这危急时刻,他接到乡村两级紧急预警,于是他安排他的儿子在家抢救,自己立即赶赴各家各户通报雨情并督促和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待他转移完群众回来时,自己家的房屋已被洪水和泥石流卷走,儿子已经遇难。但当他听到别的地方有人在喊救人时,他又置自己遇难的儿子于不顾,迅速赶往别的地方去抢救。19日雨终于停了,忙碌了一天一夜的他才返回家中,开始搜寻自己遇难的儿子。儿子找到了,他裹好儿子的遗体,挖好土坑,又强忍悲痛独自背着自己的儿子,和家人一起送完了儿子最后一程。然后忍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冒着泥石流再次来袭的危险,又迅速组织村民开展自救,搜救失踪人员、转移群众、搭建帐篷、运送救灾物资等,无处不有他的身影。
第三篇:优秀号长石晋军同志事迹材料
搏击税苑献青春
----石晋军同志申报市级“青年文明号”优秀号长事迹材料
石晋军,男,1977年9月出生,汉族,朔州市平鲁区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97年8月参加地税工作,先后在税收管理员、办税厅办税员等岗位工作。现为平鲁区地税局直一分局办税服务厅主任。石晋军同志任职以来,心系地税,扎根基层,带领税务职工,强化管理,擦亮窗口,规范执法,优质服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2010他被平鲁区委授予“平鲁区第二届优秀青年卫士”荣誉称号,2009到2011年连续三年被平鲁区地税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他所带领的办税服务厅团队先后被朔州市工会授予“工人先锋队”称号,共青团朔州市委、共青团平鲁区委多次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石晋军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有关政策法规;积极参加了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准确把握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新使命、新课题,自觉增强做好税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他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长的先锋作用。立足本岗,在岗一分钟,奉献六十秒。他爱岗敬业,拓宽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打造一流办税队伍。自担任办税厅主任以来,他从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入手,建立和完善了办税厅例会制度、学习制度、工作纪律制度、考核制度。为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针对全员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和岗位业务要求的不同,实行学习配餐制。统筹兼顾共性与个性的工作岗位需求。使全员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加强行风建设,办税厅全体人员自觉遵守税务人员“十五不准”,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坚决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在税务执法方面严格依法办事,实行责任追究,认真开展“诺廉、践廉”活动,着力解决职工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杜绝税干“吃、拿、卡、要”等行为,防止腐败发生,展示了地税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是优化纳税服务,全面推行优质服务。他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了全职能“一窗式”综合办税窗口,统一配备安装了刷卡缴税POS机设备。开展了“四真”活动,即真心为了纳税人,真情感动纳税人,真诚对待纳税人,真切帮助纳税人的活动。同时,针对纳税人“在最短的时间内顺顺当当地办完各种涉税事宜”的共同愿望,实行了涉税事项六个办:坚持当天的事情当天办完,上班未办完的延时办;紧急的事情立即办;复杂的事情由局领导协调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主岗不在,副岗办;一切事情依法办。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服务制、延时服务制、领导值班制等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对拖延时间,给纳税人带来不便的,按规定严肃处理,同时通报全局,以个案处理,带动全局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要求办税厅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办税公示,在日常办税工作中开展“服务明星”、“服务标兵”等评比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工作台,制定争创标杆,营造争创氛围。
四是加强软硬件建设,确保服务保障到位。在他的带领下,办税厅工作人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在硬件方面,在办税厅摆设休息桌椅和饮水机,提供雨具、老花镜、纸笔等方便纳税人,安装了办税人员评价器;在软件方面,为纳税人设置了引导台、监督台、设立了意见箱、税收资料电子触摸屏查阅台,主任咨询台,开通残疾人、老年人办税“绿色通道”,营造征纳双方和谐氛围,区局办税厅服务窗口在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区第一。
第四篇: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
读袁隆平,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化;读袁隆平,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增值。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欢迎查阅!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1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已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这里已经袁隆平把记者送至路口,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厅迹。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转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员。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2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他会有这天的成就是偶然!下面我们一齐来看看关于他的故事吧!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此刻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袁隆平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取,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3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三亚试验基地做过一个梦:梦中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他和他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这是多么美妙的梦境!谁能不为一位水稻科学家对事业的如醉如痴,梦魂牵绕,发出由衷的赞叹呢?
袁隆平投身杂交水稻研究,一干就是几十年。他说,搞这个研究工作,是很苦的,头上有太阳晒,脚下是泥和水,但是在这里有希望,有目标,有成果,所以只感到快乐。几十年来,他基本上是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地从事他的研究。衣着简朴,饮食清淡,闲时拉拉小提琴自娱。
他的快乐,他的充实,来自他所执著的事业。他总结说,自己一是不怕失败,搞研究难免有失败,怕失败就不要搞研究;二是淡泊名利,人活在世上,要高尚一点,不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过于计较,一旦得不到就很不痛快;三是生活俭朴,身体要好。这是一位做学问的人的人生三昧,很值得玩味。
从本质上讲,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不趋时,不趋利,不赶时髦,不做“时尚才人”,不要把自己当“商品”。“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孟子》)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哪里钱多,就往哪里钻。搞文学专业的改行当律师,学遗传的去当会计,学考古的偏往仕途上挤……所谓“跳槽”,往往给自己出难题,结果像郑人一样,成了失败的典型。带来的是喜还是忧?假如做学问的人一味适应“市场需要”,想要多出几个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其可得乎?
除了跳出“市场”思维模式,选择自己的专业,还要根据自己的性情所近和能力所及。在这点上,胡适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说:他已经六十二岁了,还不知道究竟该学什么,还在东摸摸,西摸摸,“也许我以后还要学水利工程亦未可知,虽则我现在头发都白了,还是无所专长、一无所成。可是我一生很快乐。”他没有依他人的外在的标准去学时髦。“我服从了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在去做。希望青年朋友们,接受我经验得来的这一个教训,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以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胡适口述自传》)
生态环境对种水稻很重要,古人概括为任地、辨土、审时,违背这些自然规律,就叶大实少,多粃厚糠,食之不香。做学问也是如此:“强扭的瓜不甜”,也要看“天时”、“地利”,不能光盯着几个钱。从心理准备上讲,心猿意马难以到达彼岸,束腰禁欲,也不会爆出灵感的火花。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假如去掉“灵感”,就是“苦行僧”的哲学。灵感产生于快乐,产生于“性情所近,能力所及”的专心致志——这是成功的关键。
人生倏忽,把生命的光束集中在这一点上,深入地学下去和做下去,心无旁骛,才会有所成就。色诺芬说得好:大黄牛心目中的上帝,也只是一头牛。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把理想、生命和爱付诸自己的事业,他的人生是快乐的,他的梦也是快乐的,温馨的。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4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开始讲起。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负责教三门课。然而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那个年代的人都深受饥饿的折磨。1960年,严重的大饥荒像蝗虫般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走在实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心研究。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袁隆平感人事迹及心得体会5
他们到底跋涉过了多少旅程,肩上到底背负了多少使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里,让清晰的脚印指向遥远的未来,迈向我们美好的新时代!
自古以来,人民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潮流,“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天”,因此,最令我敬佩的科学家莫过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我的脑海里,袁隆平的形象总是定格为一位身穿白色衬衫,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辛苦劳作的老者。常年的躬身在田间地头,他皮肤黝黑,与其说是一位科学家,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普通农民。
“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是两个多么宏大的设想,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又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是世界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着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食问题的一个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这条道路虽然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点,出了产量更高的新品种,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都能解决温饱问题,他心里高兴,吃点苦没关系。
袁隆平在讲话时会有中英交杂的习惯,就像是吃多了杂交水稻,讲中文后会自动翻译,人们称这是“袁氏幽默”,他还会讲俄语,爱好体育,爱好音乐,考过空军,像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宝藏男孩”怎能不让人敬佩!
2019年,阳光炽热,土地温暖。90岁高龄的袁隆平依旧在埋头苦干,他希望自己再奋斗十年,让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上我们的杂交水稻。
这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科学家身上所具备的品质,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或许他们没有千亿的身家,却甘愿把技术无偿的贡献给全人类,造福全人类。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谁有功夫闲看云隐;他们精确地估量着生命的意义,谁有私心去计较生命的长短;他们在模糊的泥土上捡拾细小的沙粒,是这些美妙的晶莹绽放开来,给了我们方向,使得世界更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时才能发芽,茁壮成长,成为绿荫,去感恩那些为我们无言付出的科学家。因为,我坚信自己可以不断地向未来迈进,致敬新的时代!
第五篇:四川捐款感人事迹
四川初夏时节正是不冷不热非常宜人的季节。这天下午,工人们沿着非常熟悉的公路到各自工作岗位,刚刚开始下午忙碌的工作;学校里传出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大街上的小贩正想热情地招呼来往的顾客,一切都在午后的微风中显得那么平静和谐。突然间一声巨响,将这一切震的粉碎,整个城市变成废墟。时间锁定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里氏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无数美好的永远变成了废墟,无数个活的生命被掩埋,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公司党委迅速做出反应:5月13日召开为地震灾区捐款会议,14日早上7:30分公司举行捐款仪式。我们xx队全体职工捐款积极踊跃,全队干部职工55人,捐款数额8000多元;16日23名党员上交特殊党费6000元。
其中xx队党支部书记刘春国特殊党费捐出自己半月的生活费500元,给全队党员树立了榜样,起到了领导带头作用。预备党员xx和xx,本可以不交特殊党费的,但是俩人先后主动找到支部书记刘春国,强烈要求捐款,表示这是党员的活动,虽说自己是预备党员,也要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
党员xxx,老家在四川重灾区之一的绵阳。当他得知四川发生大地震后,由于长时间和家里八十岁的老父亲联系不上,他是彻夜难眠,心急如焚,直到5月16日夜才得知老人平安。但老人和几个兄弟姐妹的房子却成了废墟。为了支援家人重建家园,他先后寄回老家三万多元。单位捐款积极主动,不落人后。他说:“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灾区,为灾区老百姓捐钱捐物,身为四川籍老党员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怎能落于人后?相信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下,一定能够重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由于牵挂家人着急上火,休息不好,x师傅起了满嘴的泡,吃饭简直成了他的负担。但从来末向组织讲过什么,要求过什么。并且带病坚守岗位,坚持工作。
xxx,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家在离震中稍远的彭山县,家中还有年近八十岁的父母。房子都被地震撕裂开半揸宽的口子,房顶的瓦片,小椽都掉了,在屋子里能看见太阳,年迈的老人在外面一直住塑料布搭的简易帐篷。地震后家乡联系不上,正赶上儿媳生孩子,他心里牵挂着家乡的老人,还要给住院的儿媳每天做饭、送饭。在这种情况下,x师傅没有因此耽误工作,在党小组座谈会上他说:“全国人民和党中央、人民解放军都在权利帮助灾区,作为一名老党员,尤其是家乡在灾区,没有理由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做好本职工作,保证一线井队多打井、打好井、多出油,就是对灾区最大的贡献。”
xxxx也是一名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家庭条件不好,儿子因病常年在家无劳动能力,年初刚申请了工会资助。但在汶川大地震后,也是一直牵挂灾区人民,公司组织为灾区献爱心捐款的时候,齐师傅毫不犹豫的捐了钱。x师傅说的最实在:“谁家都有有灾有难的时候,汶川遭遇这么大的灾难,全国人民都伸把手,大家每人出份力,灾区的老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就能渡过难关。”
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一名党员,普通的就像一座大厦墙上的一块砖,然而,正是有这一块又一块厚实的砖,我们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大厦才能如此稳固,经得住任何困难考验,才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他们用行动表明自己的一言一行,表明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牢牢树立起党的光辉旗帜,这种力量将更多的人团结在他们周围。
xx二班副班长xxx,妻子因胃癌住院手术后一直化疗,近半年来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外面已是债台高筑,但当他得知为四川灾
区捐款后,积极主动没有半点含糊。
这样的同志还有不少,一班xxx不但捐款积极,为了让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自己到民政局填写了灾区孤儿领养申请表,连续三趟到区民政局联系领养事宜,却对单位任何人没有提起过。
灾难无情,人有情。xx队干部党员、职工在坚决响应和支持为灾区献爱心捐款的同时,把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和支援转化为爱国爱党的强大精神动力,以爱岗敬业、保质保量干好本职工作为一线井队提供优质服务为实际行动,在这次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向上级领导和党组织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以后工作中,xx队领导及党支部将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带领全队职工为公司稳定和谐发展,为公司多打井,打好井做出更大的贡献。
xxxxxxx公司
xxxx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