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门小学学雷锋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时间:2019-05-13 10:0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峪门小学学雷锋日行一善活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峪门小学学雷锋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第一篇:峪门小学学雷锋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峪门小学“学习雷锋,日行一善”主题实

践活动方案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培养广大中小学生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扎实推进纪念莱芜战役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弘扬莱芜战役精神,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将实施“学习雷锋,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以“学习雷锋,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体现学校特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大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当代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和我校实际,全面实施“学习雷锋,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开展,引导学生“修身、修心”,从而全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主题

通过实施“学习雷锋,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学习雷锋,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5、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6、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五、活动时间 3月1日-3月31日

六、活动目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围绕“学习雷锋,日行一善”这一活动主题,弘扬莱芜战役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七、活动内容

为了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各级各学校要将学习雷锋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引导未成年人长期坚持做好事,普遍、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一)深入开展学雷锋主题教育月活动

3月5日为“活动月”我校统一行动日,学校要号召教师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学生志愿服务队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重点,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1、开展“六个一”学雷锋活动。通过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了解雷锋事迹,通过开一次班会、写一篇心得感受雷锋精神,通过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实践。

2、开展学雷锋主题团队日活动。我校围绕弘扬莱芜战役精神,集中开展团、队日活动,采取升国旗仪式、演讲比赛、学习讨论、读书征文、诗歌朗诵、参观寻访、故事讲述、文艺演出、主题队会、网上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雷锋精神,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培养爱国情感。

3、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我校要在网站上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和微博;组织中小学生在文明小博客网站上发表相关博文;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栏、橱窗、黑板报、手抄报、微信、QQ等宣传途径营造浓厚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气氛。

(二)大力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我校根据学生学段特点,组织中小学生依托社会实践基地,走出校门,广泛开展文明交通、保护环境、送温暖献爱心等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1、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我校要积极围绕“告别不文明行为五项行动”(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停放车辆),组织志愿者在学校周边路口等场所,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宣传文明交通知识,进一步提升全民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意识。

2、开展“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蓝天”志愿服务活动。我校发动中小学生向家长、社会宣传环保理念,宣传环境保护、垃圾分类、低碳健康、文明节约的生活知识,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引导家长、社会关注环保事业,共筑碧水蓝天。

3、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到福利院、敬老院等场所,给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孤儿等困难群体提供生活照料、亲情沟通、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活动,把行动落实到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关爱之中,通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道德心。

(三)组织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

我校要将善的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学校橱窗、文明墙、校园网、校园广播、电视台等形式,广泛宣传正确的道德标准以及学雷锋做好事的意义,让广大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学习雷锋,日行一善”实践活动。结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学雷锋主题教育月活动,教育和引导小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雷锋,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要求广大中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并从所做好事中选择一件记录下来,制作成《日行一善登记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营造做好事光荣、正做好事的浓厚氛围。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是纪念莱芜战役胜利70周年的主题教育之一,各级各学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安排团委、少先队辅导员等教职员工担任学雷锋志愿服务负责人,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2、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我校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把学雷锋活动与服务于创建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具体过程中,要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善的教育,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效。

3、建立档案,构建长效机制。我校要把“学习雷锋,日行一善”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长效化的有效载体,推出一批常态化特色活动项目,促进学雷锋活动长期持续开展。建立学生志愿服务记录档案,做好学生志愿服务认定记录,并将学生的志愿服务记录如实完整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4、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我校根据各年级的活动情况,定期评选出“学雷锋,优秀班集体”“学雷锋,先进个人”以及“学雷锋,模范家庭”。进行表彰奖励。

第二篇:2014.3.10学雷锋“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

小学“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营造向上、向善的教育氛围,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结合三月“学雷锋做好事月”主题,实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制定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学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的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2)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3)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4)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

四、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1)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2)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3)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五、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1)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2)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3)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六、活动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七、活动的分层目标

依据年龄及知能的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一、二、三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一句好话暖人心”的朴素道理,懂得要保护自己,感知善的意识。四、五、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感知善的快乐,在积善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八、活动措施及要求

1、活动一:开展聚贤小学“日行一善”的宣传教育活动。从学生“文明礼仪”入手,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班级博客、每周的班队会,通过各种形式在学生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

2、活动二:开展聚贤小学“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体验做善事的快乐。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要求: 1)制定一个月的“行善计划”。

2)在计划落实过程中,每天选取一件善事记录在《好人好事记载表》中,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内容要真实,家长配合监督。

3)学校将加大检查力度,对学生的《好人好事记载表》由各班小组长、班长、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由学校德育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好人好事记载表》将作为学生、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活动三: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主题班会活动。

紧密结合学校开展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开展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讲“行善故事”,诵读“行善经典诗文”、摘抄向善、从善的名人名言等,与文明礼仪常规教育相结合,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体验做善事的快乐。

4、活动四:开展“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系列评先创优活动。1)各班级建立“班级好人好事记载册”。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收集班级中典型的好人好事事例,并装订成册。在全校逐步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月末将举行全校“班级好人好事记载册”的展览(图片资料可由家长、老师、学生等提供。并按照“创文档案”的要求排版)

2)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传统国学的教育思想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每班结合“学雷锋做好事”和“书香校园”出一期黑板报。学校德育组将在 3月26日检查。

3)通过班级博客的宣传、教育等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大家齐行善”活动,让我们的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将“日行一善”的教育活动范围扩大,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学校德育组将在3月月底检查。4)三月底每个学生对自己做的好事进行总结,写成“学雷锋心得”或者““行善”日记,各班挑选5篇文章参加学校的评比展览。(月末)

5)把“日行一善”活动和与评价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行善举,做善事。少先大队大队委要把对“日行一善”的检查监督纳入到平时的“文明班评比”检查之中,建立监督机制,通过检查、督促,促进“日行一善”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九、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3月初)

2013年3月初,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主要内容、活动范围和学生分层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网、班级博客、每周的班队会,通过各种形式在学生当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学校制定总体活动方案。各班根据年段特点制定班级活动方案。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2年3月中旬)

1、各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真实填写《好人好事记载表》。

2、各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主题班队会,3月份最后一周的班会课检验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效果。第三阶段:全面推行、深入实施阶段(2013年3月下旬)

在认真总结实施“日行一善”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活动方式方法,全面、深入开展“日行一善”实践活动,并将活动逐步引入家庭,走向社会。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3年4月初)在各班级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将结合活动,对“日行一善”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十、活动资料收集

各班主任负责活动的具体落实、检查、总结工作及活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附表:

第三篇:小学日行一善活动方案(精选)

小学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1、小学“日行一善”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学校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

一、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5、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6、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二、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三、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五、活动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六、活动措施及要求

1、宣传发动。要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电视等媒体,充分利用班会、通过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在学生当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良好氛围。

2、全员参与。积极组织各班学生将学生身边一点一滴的好事,利用每周班会进行总结,表扬坚持每日做好事的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从部分——大部分——全体学生全部参与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活动中去,努力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有机结合。寻善源与思想品德、语文课的读国语精典、综合实践课结合。存善心要与音乐、美术、体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纳善言与语文的摘抄、周记等结合。行善事要与平时的一举一动结合。总之要把“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坚持把“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活动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不断扩大社会效应,增强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4、活动推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广大学生从小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学校将经常性地开展以“日行一善”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和事迹报告会。

5、成果展示。少先队大队会要在全校各年级举行“日行一善、积善成德”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6、总结表彰。为了倡导“人人向善、人人崇善”良好道德风尚,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校将定期总结表彰一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生和班集体。

2、小学“日行一善”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营造向上、向善的教育氛围,根据教委办工作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将从20XX年11月份开始,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体现学校特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把教育以及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分解到每一天的“言”和“行”之中,使我校学生在日常积累中汲取了思想的营养,点燃了智慧的火炬,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生活学习中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活动内容

1、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2、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3、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4、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三、活动对象

1、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2、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3、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活动范围

1、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2、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3、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五、活动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六、活动的分层目标

依据年龄及知能的差异,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一、二、三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一句好话暖人心”的朴素道理,懂得要保护自己,感知善的意识。四、五、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感知善的快乐,在积善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七、活动措施及要求

1、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具体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其次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再次,礼貌待人。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里人打招呼,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紧密结合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做善事的快乐。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做好记录。每天选取一件善事记录在《好人好事记载簿》中,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内容要真实,写成“行善日记”。学校将加大检查力度,对各班级《好人好事记载簿》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日行一善”将作为学生、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寻善源可以与品德课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存善心要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纳善言应该与文明礼仪常规教育相结合,与语文的摘抄、日记和周记等结合。行善事要与平时的一举一动、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

5、广大教职工要率先垂范,以身作责,以自己的善行来感动和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每日必须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同时以学生课业辅导、心理辅导为主,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和家庭,献出自己的爱心。

6、从学生“文明礼仪”入手,深入开展“五不五多”行动,即:不随意扔废弃物,多弯腰捡起一片纸屑;不浪费水资源,多拧紧一个水龙头;不践踏花草,多保护环境;不讲脏话粗话,多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不自私自利,多伸援助之手。让学生明白:不论时间、不论地点,对身边人和事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帮助、一个小小的弯腰动作等都是善举。

7、把“日行一善”活动和与评价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行善举,做善事。少先大队的“劝导队员”要把对“日行一善”的检查督导纳入到平时的检查、监督之中,建立监督机制,通过检查、督促,促进“日行一善”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八、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11月)

20XX年11月中旬,举行活动启动仪式。向全体学生宣讲活动主要内容、活动范围和学生分层目标,让学生深刻认识开展“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宣传栏、每周的班队会,通过各种形式在学生当中认真做好“日行一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

学校制定总体活动方案。各班根据年段特点制定班级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

1、各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开展学生“日行一善”活动,真实填写《好人好事记载簿》。

2、少先大队要在全校各年级举行“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班队会比赛,检验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第三阶段:全面推行、深入实施阶段(20XX年1月以后)

在认真总结实施“日行一善”活动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活动方式方法,全面、深入开展“日行一善”实践活动,并将活动逐步引入家庭,走向社会。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6月)

在各班级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将结合活动,对“日行一善”活动的情况进行阶段总结,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九、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日行一善”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学校“日行一善”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许和迎

副组长:许雅艺

成员:各班主任

主要分工如下:

许雅艺具体负责“日行一善”活动的整体安排、组织协调工作及活动宣传信息的收集、宣传报道工作。

各班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具体落实、检查、总结工作及活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