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汛论文
福建省防汛减灾概述
郑丽腾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海西建设,但由于福建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峡两岸洪、旱、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防汛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文明等。为此该文总结了福建省防汛减灾所面临的形势、工程防御措施和非工程防御措施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防汛减灾今后发展思路、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防汛指挥体系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福建省 防汛减灾 概述
1福建省防汛减灾所面临的客观严峻的形势 1.1自然地理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多、平原少,IJI 地丘陵面积占80%以上。全省土地面积 12.14万km,海域面积13.6万KM。省内河流密布但多为山区性河流,暴涨暴落,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全省海岸线长3324 k m,居全国第二,处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
1.2气候特征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600~2200 mm。我省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时空分布不均,一是我省的汛期从4月1日到10月15日,4~6月是梅雨季节,主要影响闽江、汀江流域;7~9月是台风高发季节,主要影响晋江、九龙江和沿海诸河;4~9月半年集中全年降雨量的75%~80%,且往往具有时短量大的特点;二是地区差异明显,在闽东南沿海人口密集,经济社会较发达,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
1.3灾害特点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省气象多灾的基本省情。洪涝、干旱、台风、暴潮以及地质灾害历来对我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尤以台风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登陆我省的台风多年平均为1.92个,最多年份5个,影响我省的台风多年平均2.93个,最多年份9个,所以,防御台风灾害历来是我省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平均每3年发生2次大洪水,每年有4 ~5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每 3年发生 1次大旱,且往往数灾并发。近10年来,我省大灾不断,特别是1998年闽江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2003年发生193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2005年强台风“ 龙王”、2006年超强台风“ 桑美” 正面袭击等,这些特大灾害都给我省造成严重损失和较大影响。
1.4面临的形势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汛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省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要不断提高。发展必须减灾,减灾也是发展,经济要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防汛安全的保障。二是人民生活越富裕,防汛减灾工作越紧迫。现在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形势下,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期望更高。三是水利工程设施防洪挡潮减灾能力不强。现有工程防洪排涝防御能力不足,病险水库、山塘、海堤隐患较多,主要江河上游缺乏控制性蓄水防洪工程,全省大中型水库的总库容仅占年平均径流的10%左右。四是突发性、极端性灾害呈增加趋势。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频繁造成历史罕见的大暴雨、大洪水。气候异常且具有短历时、小范围特点,大大加大了预测难度,导致灾害的突发性增强,使防御2 福建省防汛减灾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兴水利、大规模的防洪、防潮工程建设,我省已初步建立了防洪工程防御体系,当台风、洪水来临时能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治水思路的转变,防汛抗旱非工程措施也开始建设并逐步完善,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通过充分利用洪水预警报系统,科学调度水库专家系统,完善防汛指挥体系等,避免或大大地减少洪旱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取得较大的防灾效益。
2.1防汛减灾工程措施--继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充分发挥工程自防洪效益 1988年~2002年,福建省先后完成了千公里海堤加固建设和千公里江堤建设,加固重要海堤1070k m,全面完成了72个市、县城区1019km防洪堤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县级以上城区设防标准达到国家标准下限的省份,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聚,水利工程的防洪任务相应增大。目前,全省已建成水库 3000多座,其中大中型141座,总库容128亿m3,有效灌溉面积达139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9%。但是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水利工程,设计标准和建设质量都不高,虽然经过近十几年的加固维修,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省部分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陆续完工,工程质量、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没有彻底解决险工隐患。要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防御洪水的能力,应继续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全面实现工程质量达标,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中的主力军作用。
2.2非工程措施 2.2.1县级防汛指挥中心
1996~1998年,福建省开展了以“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装备较先进、指挥较科学”为目标的市、县两级防汛办中级达标建设,硬件设备得到了大幅度改善。1999年开始,我省开展以构建现代化的防汛指挥体系为目标的市、县两级现代化防汛指挥中心建设。采用现代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建立防汛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使用、共享的防汛指挥中心,提高县级防汛指挥决策能力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目前已建成的县级现代化防汛指挥中心达90%以上。
2.2.2提高防汛机构工作人员素质
防汛机构是区域防汛组织的重要保障.防汛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防汛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组织纪律、业务工作水平、工作作风等。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防汛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加强防汛机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防汛减灾工作的前提。
2.2.3防汛应急物资队伍
1998年开始.我省对抢险救生器材种类、数量、分布和存储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探索。准备时间缩短。因此,突发性的灾害对防汛工作是比较严峻的考验。采用集中和分散、一线和二线、部队和地方相结合的方式。以县级储备为主,省市储备为辅,形成了一线能及时调拨、周边和部队可迅速增援、二线能快速补充的灵活运作机制,目前.我省在九个设区市的中心城市及民航机场等交通中枢城区组建多个省级防汛物资仓库,储备了价值近3000万元的防汛抢险救生物资。同时发挥省级及5支防汛抢险机动队应急抢险救灾作用,确保了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能在第一时间投入实战,提高防汛抢险救灾的时效。
2.2.4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
为了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早在1996年,市县两级结合开展防汛办中级达标,已完成了辖区内江河水库调度预案、人员安全转移预案、防漂船预案、防旱预案、人工增雨预案、城区防洪及群众撤退预案、防台风预案、病险水库下游群众安全转移预案等八大预案的编制,并逐年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1999年我省再次组织力量,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台风及暴雨洪水、干旱灾害等级、防抗灾害工作的需要,按照部门工作职责,重新修订了《福建省防洪工作预案》、《福建省防台风工作预案》和《福建省抗旱工作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7月颁布了《福建省防洪防台风应急预案》。目前,全省有防洪、防台风任务的各地、市、县、区也都制定了相应预案,并且做到预案到村。
2.2.5建立和完善防汛指挥网络
近年来,极端天气较为明显,针对短历时、小范围、预报期短,特别是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现代化的测报系统尤为重要。防汛就是要争取主动,要取得防汛减灾工作胜利,只有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才能做到及早部署,科学决策,正确指挥。为此我省1994年4月,中日合作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一期工程动工建设,1996年该系统建设完成。此后,我省加快建设步伐,开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设备,开发了包括流域洪水预警报、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台风路径监视、风情监测、雨情监测、水情监测、防汛洪水风险图、防汛远程视频监视、流域洪水预报调度、风暴潮数值预报、福建水利信息网网站、防汛PDA查询、防汛远程视频会商等14个子系统在内的防汛指挥网络系统建设,实现了气象、水文监测信息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达到信息准确,反应灵敏,传输快速,在洪水预报、科学决策、合理调度、正确指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福建省防汛减灾发展展望 3.1发展思路 3.1.1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的要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防汛减灾工作的全过程,以人民生命安全为防汛减灾的首要目标。
3.1.2总体目标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非工程措施在防汛减灾工作中的运用,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防汛减灾体系,建立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装备先进、指挥科学的现代化防汛指挥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所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海西建设提供防汛减灾安全保障。3.1.3近期规划
近期,我省规划,重点推进全省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建设,加大县级防汛指挥中心的建设和防汛软件的开发推广力度;开展防汛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加快全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构建全省宽带高速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畅通,提高防汛的现代化指挥决策水平。
3.2关键技术研究 3.2.1暴雨洪水预报技术
我省是全国多雷暴雨的地区,雷暴期间常带来短历时强降水,极易形成小范围的洪涝灾害,甚至有小型水库因暴雨强、集流快、水库水位突涨,引起漫坝溃坝,造成摧毁性的灾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迫切需要研究自动采集采集雨量、水位、流量及其气象信息的软硬件系统,结合雷达、气象卫星款取资料,客观地做出暴雨洪水的预报。
3.2.2山洪灾害防御技术
福建山地丘陵多,降雨量大、集中,极易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全国山洪灾害的主要易发区和多发区之一。为提高我省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我省研究开发建设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包括地质灾害防治、预警、监测的基础信息的适应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
3.2.3流域水库调度技术
根据各地市区实际情况和各流域、各水库的历史洪水特征和调度经验,建立实现系统从水雨情住处采集开始,一直到洪水预报、调度、业务管理等不同工作阶段,均可自动运行或以人机交互方式进入任意阶段操作。应用于日常洪水调度,能提高实时防洪调度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减少决策的肓目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3.2.4防汛应急抢险技术
江海堤防等防洪防御工程是确保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一旦出险失事,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河道行洪时,堤防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一些险情,发现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会扩大险情甚至发生决口,如果处理及时、方法得当,便可化险为夷。因此,在充分分析和估计可能出现的险情,并针对各种不同险情研究可用于实际防汛抢险的现代抢险技术和抢险对策。
3.3防汛指挥体系建设 3.3.1防汛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适应防汛抗旱形势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延伸到乡镇,实现组织保障到乡,加强防汛抗洪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信息传递及时,决策科学,指挥有力,为抗御水旱灾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3.3.2防汛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加强防汛网络建设,强化雨情汛情监测,建立健全预警预报机制,立足实际,统筹兼顾,3.3.3防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在整合防汛、防火、农业、海洋渔业等应急视频指挥系统资源的基础上,建成覆盖到全省l103个乡镇街道的全省综合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实现组织保障到乡、预警信息到乡、视频会商到乡、指挥部署到乡和视听到村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福建省防灾减灾的指挥决策和应急反应能力。
3.3.4防汛应急转移抢险体系建设
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明确各级防汛指挥部成员各自的具体职责和任务。一旦洪水灾害发生,按照防灾预案,及时进入指挥和工作岗位。
3.3.5灾后恢复重建保障体系建设
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体制实行统一指挥,按照恢复重建工作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措施,建立完善灾后恢复重建保障体系。电力、建设、交通、水利、通信等部门形成合力,第一时间恢复公路、铁路、电力、供水、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民政、土地、建设、财政、农业、经贸、卫生防疫等部门按职责,迅速开展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宣传、新闻部门加强灾后生产恢复工作宣传报道支援灾区的重建工作。
4结语
虽然防御洪水灾害难度很大,但只要能够从区域的实际出发,掌握一定的防汛知识,加快防汛设施建设,增加防汛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防汛工作水平,就可以有效防御洪水灾害,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降低灾害损失。这也是实现人水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井泉,史光前.长江防汛指挥系统概述.长江水制委员会江务局.1999(12).[2]吴金塔,鲍文昕,梁立峰.福建省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建设与思考.河海大学,福建省洪水预警报中心.2006(4).[3]胡志平,韩学洋,林治宝.威海市沿海山丘区防汛减灾措施探讨.威海市水利局.2008(4).[4]庄先.中日合作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A].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3,3.[5] 刘祥明.句阳县防汛减灾对策探讨[C].旬阳县防汛办公室.2009.
第二篇:原州区论文防汛工作论文经验建议论文
原州区论文防汛工作论文经验建议论文原州区论文防汛工作论文经验建议论文
原州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农业水费补贴机制调研报告
摘要:在近年来防汛工作中,原州区通过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抗御洪水灾害的经验,但由于受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防汛工作中也曾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防汛工作要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早部署、早动手,力保安全度汛。
关键词:原州区;防汛工作;经验;建议
1当地农业水价改革、水费计收及在推进水价改革、促进灌区管理单位良性运行方面采取的措施和经验
原州区现行水价改革和水费计收按照国家水利产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的宁政发〔1989〕115号文件及水利部下发的水政〔1995〕226号文件执行,水价改革前,水库灌区供水价格普遍按0.083元/ m3收取,效益较好的灌区可以达到这一标准,效益较差的灌区供水价格在0.045~0.065元/ m3之间,还远远低于这个标准;机井灌区水费价格依据单井出水量不同而采用不同计量收费,我区机井单井出水量介于30~80 t之间,30 t每小时收费6~7元,50 t每小时收费8~10元,80 t每小时收费10~13元;固海扬黄灌区农业用水供水价格按0.092元/ m3收取。
由于长期以来我区水库灌区水价水平远远低于供水成本,价格不能达到调节水资源供需的杠杆作用,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产生“市场失灵”,进而产生“政府失灵”,政府虽千方百计弥补供水
成本,水价还是低于水资源的社会成本,造成用水效率不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井灌区由于机井所有权归属私人所有,收费价格普遍较高,管理混乱,农民负担重。为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水价机制,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和改善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快灌区节水改造步伐,2005年4月召开了原州区水价听证会,制定了原州区灌区供水价格和人畜饮水工程供水价格改革方案,为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结合我区灌溉工程类别、规模、投资、效益,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对水价和水费计收进行了适当调整。水价改革后,水库灌区供水价格由原来的0.083元/ m3调整到0.093元/ m3,调整幅度为0.01元/ m3,扬黄灌区由原来的0.092元/ m3调整到0.136元/ m3,调整幅度为0.044元/ m3。
2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水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影响 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减免了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后,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水价改革,有利于灌区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挥,有利于灌区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农业水价改革后,从表面看来水价提高了,农民的水费负担加重了,随着国家对农业税的减免和各种直补政策的实施,农民的负担实际减轻了。但由于多年来不合理的水价机制在用水户思想观念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求农业水价改革必须按照合法程序逐步实施,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多渠道、多门路的致富途径有效带动了
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因此,农业水价改革对促进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会带来不利影响。3当地对农业灌溉财政补贴政策情况和做法
灌区农业灌溉水价由于供水机构规模、投资、效益和管理方式不同,制定水价和水费收缴标准不统一,水价管理机制不健全,难以按市场机制运行,造成管理混乱,以前水价标准相对过低,供水机构供水成本难以收回,入不敷出,水费收入远远满足不了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修养护所需的费用。扬黄灌区农业灌溉实行国家财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2004年10元/667 m2,2005年15元/667 m2,补贴范围为灌区内当年种植的小麦与玉米;补贴方式为灌溉局提供面积,上报农牧局;补贴资金由财政统一拨款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地方财政适当向供水机构提供财政补贴,但这种形式的财政补贴方式,对外表现为对用水户实行低价供水,属于暗补型补贴方式,不能向用水户客观反映商品水稀有程度和生产经营中耗损的有效劳动,不利于用水户用水观念的更新和节水意识的转变,促使用水需求的过度膨胀,结果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4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及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农业水费计收中的作用
由于我区主要以雨养农业为主,灌区规模普遍较小,效益相对较低,以前灌区群众对灌溉高效农业认识不够,灌溉积极性不高,灌溉农业发展步伐缓慢,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经验不足。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我区起步较晚,成立灌区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优越性还没有被广大用水户认可,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灌溉管理新体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业用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灌区灌溉效益,除扬黄灌区较早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外,近年来我区已相继组建和成立了沈家河库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和张易库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并按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程序和管理运行办法开展灌溉管理工作。农民用水户协会自组建以来,在水费征收,使用管理中能严格按照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进行上缴和使用管理,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有效杜绝了灌溉过程中搭车收费、拖欠水费现象的发生。
5对建立中央、地方财政直接补贴农业水费机制的建议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我区抓住这一良好历史机遇,积极争资立项,加快了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改造步伐,极大提升了为农业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重建轻管现象仍较为严重,原因是大部分水利工程运行管护费用较高,水费收入远远满足不了供水成本,入不敷出,致使一些水利工程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为确保供水工程的高效运行,除加强管理,搞活机制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水费的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篇:防汛工作方案
XX市XX局XX年防汛工作方案
按照《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规定,全省自X月XX日起开始正常防汛值班。为做好XX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结合XX系统工作实际,现制定本防汛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把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坚持防洪除涝并重,做到有备无患,确保全系统安全度汛。
二、加强领导
(一)建立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局成立防汛工作指挥部:
指 挥 长:XX 常务副指挥长:XX 副 指 挥 长:XX、XX 成 员:XX、XX、XX、XX、XX、XX及各XX企业、XX工贸企业党政正职。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局XX科,XX兼任办公室主任。
办公电话:XXX XXX(夜间)。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为保证防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指挥部成员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指挥长XX对全系统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负总责,统一指挥全系统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对防汛抢险工作中重大措施、人员调用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常务副指挥长XX负责防汛抢险综合协调处置工作。副指挥长XX、XX负责防汛物资的落实和调配及人员组织、车辆调度。各位副指挥长在指挥长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靠前指挥。各成员在指挥长和副指挥长的领导下,做好全系统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的宣传和思想动员等工作,了解防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查督促各单位防御洪水和各项度汛措施的落实,认真执行防汛指挥部的调度命令,为安全防汛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三、工作任务
(一)全面排查整改隐患
各单位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防汛工作重点,迅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的库房、车间、门店、宿舍、排水管道、低洼易涝区和施工工地认真进行一次全面拉网式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迅速采取有效整改措施,抓紧整改
到位,彻底消除隐患。
(二)落实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
各单位要按照防汛抢险需要,认真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队员。汛前各单位要对抢险队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洪抢险技术培训,了解防汛知识,掌握抢险技能。实行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工具、定责任,保证遇险时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各单位要按照市局分解的指标迅速落实到位。麻袋5000条由XX公司负责落实。帆布篷10块由XX公司落实8块、XX公司落实2块。各单位还要备足备齐本单位防汛所需的物资、器材。防汛物资和器材要按规定登记造册,做到专人负责,专库保管,做到随要随到,保证防汛需要。
(三)落实防汛车辆
凡有车辆单位汛期应按照要求由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使用,保证车况良好,油料充足,听从指挥,随叫随到。
四、措施要求
(一)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各单位要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抓紧、抓实、抓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一时处理不了的,要采取应急措施。对出现防汛事故的要及时上报,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出现事故隐瞒不报或工作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各单位一把手为防
汛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防汛工作负总责,要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切实担当起本单位防汛工作的重任。局联系分包领导要主动到各单位及时了解情况,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一旦出现险情,要立即赶赴现场靠前指挥。要明确各自防汛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严格执行防汛责任追究制度,汛期不论哪个地方因失职渎职出了问题,都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三)认真落实汛期值(带)班制度。各单位领导要坚守岗位,轮流值(带)班,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做好值班记录,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联络畅通,实施有效的指挥和调度。
(四)局值班领导要加强汛期检查工作。定时不定时对各单位值班情况和防汛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防汛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第四篇:防汛检查
XX镇教育管理中心
防汛工作汛前检查
情况
根据区教育局转发《XX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切实抓好防汛抗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的相关要求。我中心对所辖学校进行了汛前检查,检查情况如下:
一、各校高度重视,迅速建立健全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到个人。
二、各校通过教育管理中心领导带队检查中,对重点部位,重点工程进行严格排查,进行分类,建立台账。
三、各校建立健全汛期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
四、对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小垭小学已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XX教育管理中心2013年5月4日
第五篇:防汛通知
探沂中心小学转发费县教育局、山东省教育
厅
关于做好2013年防汛检查工作的通知
探沂各小学:
现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防汛检查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13年学校防汛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同时,要求各学校利用5月18、19日两天时间,全面开展防汛检查工作,重点排查校舍设施、围墙、厕所、用电线路及防汛组织机构、应急预案、队伍建设等,把防汛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县教育局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
自查表和整改情况于5月19日下午上报探沂小学安全
办。
探沂中心小学
201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