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身边的感动-杨善洲
身边的感动——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
杨善洲同志是原保山地委书记,从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他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他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在感动中体会杨善洲同志的得与失。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
所谓“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虽然失去了与亲人相聚,与家人团圆人时间,但是他一心扑在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修路、架电、植树上,在大亮山林场工作的每天起早贪黑勤劳动,把荒凉空旷,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苍翠的绿洲,让不毛之地变成了生命的乐园。他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他得到了人民百姓的爱戴。
在洗礼中思考杨善洲同志的贫与富。除了拿自己退休后的一份退休金,他在林场拒绝拿一分钱工资,只接受每个月不到100元钱的生活补贴。一生没有积蓄,家里修补房子,他只能拿得出30元。杨善洲因病去世时,身旁留下一顶草帽,一把砍刀,一支烟斗;留下一个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家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伴,有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有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然而他是富有的,他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他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共产党员本色。
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光明磊落,物质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有的;他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他是一个“贫穷的富人”!
在激励中感悟杨善洲同志的荣与辱。在大亮山林场,为了弥补资金不足,杨善洲常背个粪箕到村寨路上捡骡马粪猪粪,到垃圾箱里捡纸杯和碗装方便面的外壳,到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扔掉的果核。而他又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
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他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这就是他的荣辱观“一切为了群众得实惠,人民的利益比天大”。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首都大学生也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二篇:杨善洲为什么让我们感动
杨善洲为什么让我们感动?
他无私奉献,无欲无求,他十分贫穷,却富裕无比,他默默无闻,却感动了我们。杨善洲同志用他简单而又不平凡的一生诠释了他的快乐,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祖国奉献。
杨善洲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向党和祖国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做为不像是一名地委书记,更像是一名勤劳的农民,他做为一位父亲并没有让自己的子女享受到父亲给他们带来的优待,但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他的“父爱”,他并没有钱,却为祖国创造了很多的财富。
杨善洲同志是平凡的,因为他做的好事是大家都会做的,但他一点都不平凡,因为他做这些平凡的好事用了一生。做为一名地委书记,金钱和权力在他面前是的那么的苍白,他用平凡的生活谱写出了华丽的乐章。
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热潮,杨善洲的先进事迹震撼了我们的灵魂,在全国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安居乐业,享受着安逸的生活,却缺少了艰苦生活的淬炼,忽视了忆苦思甜的重要。如今,杨善洲同志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我们,在他面前我们显得那么渺小,自惭形愧,然而,正是杨善洲的平凡让我们感动,指明了我们努力的方向,一个杨善洲倒下了,会有更多的杨善洲站起来。
第三篇:我们被杨善洲感动
我们被杨善洲感动
——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大丰海事处积极响应上级领导号召,组织开展了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活动。认真看完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后,深深地被他六十年来如一日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执着精神,热爱家乡关心民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精神境界,为人民服务永不停息的精神所震撼、感动。他用长期的勤奋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楷模、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是彩云之南的骄傲。
谁说中国共产党员在市场化改革开放中失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中国、在云南我们身边,就有始终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杨善洲。正是他的关注民生,从身边的平凡小事做起,从对社会环境有意义的点滴做起,才让我们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更加美好!才使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充满了希望。彩云之南,这片红土高原热土培育了杨善洲——红土高原生生不死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脊梁。“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坚守。
杨善洲是云南“两强一堡”、和谐社会建设的先锋模范,是中国版本的《阿凡达》在中国的真实再现。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更为他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精神境界、他穷其一生绿化荒山、建设生态环境的伟大壮举所感动。感动中我们切实应进行反思,应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合理的企业生产方式和健康的消费方式。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逐步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森林文化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杨善洲精神在我们建设美好家园中永存!
杨善洲走了,这位84岁的老人家不仅给家乡人民留下价值3亿元的5.6万亩郁郁葱葱的山林,更是给中国人民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党、全民族正需要这样的“圣人”(被当地百姓称为“圣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杨善洲!他的先进事迹,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财富,富含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符合党和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更符合团结全民族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十二五”规划、云南“两强一堡”建设的需要。在他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群众观、权力观、名利观。这笔财富,感动、鼓舞着广大领导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将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坦荡无私的精神去谱写人生的篇章!
杨善洲带给了我们久违的心灵感动!退休后能想着发挥余热去绿化荒山就已让我们感动,又能够把价值这么高的资产无偿奉献出来,这样的境界太高了,让我们再次震撼!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宽广胸襟,永远艰苦奋斗、永远严格自律,共产党员就应该是杨善洲这样!杨善洲的精神将永远与中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我们应该追随他,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他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艰苦朴素,时常是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忘本变质。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把毕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给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总之,杨善洲老书记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身体力行“俯首甘为孺子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通过学习他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加强执政为民的理念,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我们的干部职工,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以达到“创先争优”学习提高的目的。
第四篇:《杨善洲》
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内心久久难以平静。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认真学习,在心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杨善洲同志1953年入党,1988年4月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
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觉得我们主要应从四方面进行学习: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老干部服好务。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党的生命力必定更加旺盛。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将在信念的坚守中收获更灿烂的人生。
第五篇:《杨善洲》观后感
崇高精神不朽,浩然正气长存!
--《杨善洲》观后感
不知不觉中,久违的泪水浸湿了我的眼球。啜泣声中,我看到周围的同事们不经意地揉搓着眼睛。这是我在外事学院里《杨善洲》电影放映现场所感受和目睹到的真实一幕。电影内容本身朴实无华,但片中“草鞋书记”杨善洲的真实故事和崇高精神却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我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杨善洲同志是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里,始终保持一个党员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一心为民。他不贪恋权利,到龄后及时办理了退休手续。他没有接受上级给他安排的安逸舒适的晚年退休生活,而是选择留在家乡,并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一干就是二十二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他顾全大局,心系群众。有一年,保山地委建办公楼。然而,就在办公楼一天天长高的时候,保山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当时身为地委书记的杨善洲非常难过。他立即召集会议,建议办公大楼马上停工,把资金拿来打井抗旱。会上个别同志想不通,认为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动资金,没必要把正在建设的大楼停下来。杨善洲动情地说:“如果眼看着人 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却安逸地坐在大楼里悠闲地办公,我们不觉得有愧吗?”最后会议一致决定停建大楼,优先救灾。他这种以人为本的大局意识令那些喜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政府官员相形见绌。大局意识同样也是中国外交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发展都是我们首要的国家利益。为了这个大局,中国外交的最重要任务是为国内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就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一个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一个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环境,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减少发展的外部阻力,才能让祖国在和平友善的国际环境中搞建设、谋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他不谋私利,但又善于“走后门”。杨善洲严格要求自己的亲人,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他的二女儿和丈夫两地分居七年,他解决了多个民办老师的指标却不肯为自己的女儿打一个电话,走个“后门”。无助的女儿在父亲面前号啕大哭,夺门而出,难以理解自己的父亲是如此的“绝情”。但在对待有才华的干部时,杨善洲又是善于“走后门”的伯乐。年富力强的干部牛长平有胆识,有主见,杨善洲综合各方条件,在退休前向省委举荐牛长平接任地委书记一职。后来牛长平升任了省领导。杨善洲同志教会了我们如何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他是贫穷的富翁。退休后,他两袖清风,只带走了办公 室里一盆自己栽种的雪松盆景和一幅中国地图,去了大亮山种树。凭借着往昔积累的影响力,他将百姓召集起来,以山林入股的形式,顺利建成大亮山林场。林场建设初期,为节约经费,他带领工人们走上街头,在路人异样的目光下捡果核育苗。在22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他硬是把光秃秃的大亮山变成了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地交给了国家。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外交人员如不能抵御种种诱惑,不能淡泊名利,就难以确保对外交事业的忠诚,更遑论无私奉献和持之以恒。杨善洲不图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外交人员学习。
他铿锵铁骨,但不乏似水柔情。杨善洲是个很有感情的人,无论是对群众,还是对自己的家人。带着埋藏在他内心深处对家庭的愧疚,他辞世前反复向儿女们交代:“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是你们的母亲。市里奖给我20万,我捐了10万给保山一中,6万给了林场,专门留了4万元给你们的母亲,你们要好好用,让你们的母亲安享晚年,她这一辈子不容易。”同杨善洲一样,外交人员也不是神,我们有父母、配偶和孩子要照顾,我们也有爱情和亲情。有时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我们要舍小家、顾大家,但身上肩负的那份责任感,让我们满怀激情、一腔热血地忘我工作。工作之余、繁忙之后,我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家人的那份愧疚感,正体现了我们对外交事业的忠诚和执着。杨善洲同志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精神和浩然正气却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当前,国际形势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对外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外交人员,我们面临的任务也将更加艰巨、复杂。为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不断提高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杨善洲同志那种端正的行为作风和崇高的精神品质,立志成为对党、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外交事业无限热爱、学习刻苦、工作勤奋、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新时期的杨善洲,努力使祖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而奋斗。
志存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