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人物宣传方法
湖北科协打造科技人物宣传风景线
2010年06月09日
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服务科技工作者、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是科协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几年来,湖北省科协从创新宣传理念,改进宣传形式,强化宣传手段入手,不遗余力地宣传优秀科技人物的成长过程、工作业绩、精神风貌和无私奉献,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打造出一道亮丽的科技人物宣传风景线。
在“大”上做文章,构建立体化的科技人物宣传
优秀科技人物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他们精益求精的科学思想、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既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富矿和教材,也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勇攀科技高峰的示范和先锋。但是如何克服传统宣传平面化、公式化的弊端,是广大科协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多年来,湖北省科协在“大”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立体化的科技人物宣传。所谓“大”,就是宣传对象为科技大家(在某一领域具有影响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撰稿人为大手笔(省作家协会的会员),发表地方为大媒体(国家级报刊、省内主流媒体),宣传篇幅为大块头(专题、专栏、黄金时段)。
媒体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05年开始,湖北省科协与《大众科技报》合作,开辟“湖北科技大家”专栏。每年宣传3~5人,每人一个整版,6000字左右,另配3~4幅图片,到2009年底专栏已经宣传23人,他们中既有名扬中外的两院院士,也有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农村科普专家。2008年2月,湖北省科协在《湖北日报》策划推出“荆楚院士新春寄语”2个专版,当天就得到时任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在报纸上的特别批示:“这组院士全家福很难得,创意很好。”此外,湖北省科协还与湖北卫视推出《院士风采》系列报道,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开设“思想的声音,智慧的风暴——院士专家对话录”专栏,在荆楚网开辟“大师小记对话”专题等等,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科学大师的风范、成就和精神境界及对社会风尚的引领。
出书立传,构造深度宣传的精品力作。前些年,湖北省科协采取层层推荐,专家评审方式,每年出版一集《湖北科技精英》进行深度宣传。继第10集出版后,2009年又编撰了《湖北科技英才》一书,将《大众科技报》刊发的“湖北科技大家”系列报道结集出版。因书中人物事迹感人、故事生动,加之撰稿作家文笔流畅、图文并茂,书籍出版后,市场反应强烈。不仅广受大、中、小学生欢迎,省市图书馆和在汉高校图书馆主动上门索取收藏,还在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中间受到广泛赞誉,出版社不得不连续加印。此外,武汉市科协经中共武汉市委同意,联合党委和政府部门,开地方组织为当地两院院士集体立传之先河,共同编辑出版的《江城院士风采》(韩启德主席题写书名,周光召名誉主席题词,邓楠书记作序),《武汉科技新秀》等,通过举行首发式,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举办展览,打造流动的风景线。为了让科学家、院士们的事迹传遍荆楚大地,一是在省市科协办公区域悬挂配有文字介绍的中国科协历届主席大幅照片,展示他们的成就和风采;二是建湖北两院院士长廊,集中展示他们的成就和贡献,拓展其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三是委托省科技馆专门制作《两院院士风采》主题展览,充分利用全省64个县乡科技馆阵地,开展巡回展览,让基层群众和农村孩子们有全面了解湖北知名科学家和院士的机会,激发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此外,湖北省科协还指导武汉市、十堰市等8个市州科协在城市中心公园、广场等地制作和摆放了500多尊古今中外科学家塑像,供过往行人参观和学习。通过湖北省科协的宣传工作,让优秀科技人物的崇高品德,成为砥砺后人勤奋学习的灯塔;让精英人物的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并持续得到弘扬与传承;让公众在把眼光从歌星影星身上移到科学家身上的同时,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从“细”处下工夫,打造通俗化的科技人物宣传
这些年,湖北省科协尝试从“细”处下工夫,研究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感受,打造通俗化的科技人物宣传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所谓“细”,就是方案制订策划要细,报道切入选点要准,亮点捕捉力求通俗。在宣传工作中充分发挥科协和传播媒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把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互促互补、互利共赢。
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在湖北举办。湖北卫视在黄金时段《湖北新闻联播》节目中推出系列报道《院士风采》。院士,对于许多电视观众来说多少有些神秘。为了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让观众能够在8分钟内真切感受到院士的人物个性,湖北省科协一改以往人物报道模式化的做法,设置了清晰的节目形态:院士档案+正文报道。“院士档案”以定帧画面+字幕介绍+配乐解说,主要介绍院士的基本情况,即当选院士时间,从事专业及主要成就。正文报道则从小处着手,着重抓细节,从老百姓最容易接受和了解的地方切入,去发现和展示这些院士的治学之道和科学精神。比如,李德仁院士是湖北省唯一一位两院院士,他所研究的领域是卫星遥感监测。作为一名普通的电视观众对这个领域十分陌生,但又比较好奇。其实卫星遥感监测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于是,湖北省科协以李院士开发的城市卫星遥感数字地图为宣传报道切入点,用老百姓熟悉的街道的数字地图,解析高深莫测的卫星遥感监测概念,让普通的电视观众强烈地感受到科学就在湖北省科协身边,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在湖北省科协生活当中无处不在,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院士和老百姓的距离。随着11期节目的连续播出,湖北卫视新闻热线电话响个不停,反响很大。此举为全国卫视频道“新闻联播”节目首创,让许多观众对年会活动产生了极大兴趣。
在“新”上求突破,建立常态化的科技人物宣传
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是科协组织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如何做到常做常新,需要湖北省科协在“新”上求突破。所谓“新”,就是办法点子要多、宣传手段要新、工作机制要活。近几年,湖北省科协系统一方面注重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积极性,搞好优秀科技人物宣传的“大合唱”,打好整体战;一方面坚持将日常工作的持续宣传与重大活动的集中宣传相结合,使科协新闻持续不断,热点消息层出不穷,社会关注程度不断增强,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建立起了一种“长流水,不断线”式的常态化宣传工作机制,确保了对优秀科技人物的宣传工作。
领导重视,始终把宣传工作视为科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年初召开一次与新闻单位的迎春联谊会,总结成绩,通报工作,听取新闻单位对科技人物宣传的意见和建议;年末召开一次市州科协调宣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畅谈体会,加强对科协系统科技人物宣传的协调和指导。两次会议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和分管宣传的副主席均亲自到会并讲话,对于影响和制约科技人物宣传的条件、设施、人员及装备等各种问题都能通过现场办公会或领导专题会一一予以解决。
政策支持,出台《关于加强科协宣传工作的意见》文件。首先是省科协明确提出市、县两级科协要把宣传优秀科技人物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单位和部门评先争优的依据之一;其次是建立新闻宣传的奖励制度,与部分市州科协先后出台新闻宣传报道奖励办法;第三是组建通讯员队伍,定期培训、定期讲评、定期考核,兑现奖励。
创新载体,不断打造优秀科技人物宣传的平台。省科协在《湖北日报》设置了“科技荆楚”专栏,十堰市科协在《十堰日报》开设“科技群英谱”栏目,宜昌市科协在《三峡日报》开辟了“青年科技奖风采”专栏。除了在主流媒体经常宣传科技人物之外,省科协还高度重视在新型媒体中让优秀科技人物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湖北省科协印制宣传画、制作邮册,在荆楚网、湖北科普网上专门开辟“优秀科技人物”栏目,定期充实,定期更新,向全社会展示优秀科技人物的精神风貌,宣传优秀科技人物的卓著业绩,真正做到了优秀科技工作者在报纸上有文、电台中有声、电视上有影、网络上有踪,在社会上有位。
第二篇:科技帝国领导力人物
科技帝国领导力人物:华为董事长孙亚芳
孙亚芳,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现为华为公司董事长。1992年进入华为的她并非华为的创始人,但被人们赋予“华为女皇”“至尊红颜”“华为的‘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等称谓,在华为的崇高地位可见一斑。多年来,孙亚芳对华为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居功至伟,其出众的大局观、跨文化沟通协调和细节管理能力,使得她成为任正非最为信任的伙伴。1998年任华为公司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主要负责外部的协调。2011年1月华为改选董事会,孙亚芳留任董事长。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是一位具有卓越领导力的女性总裁。
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简历
现年50岁左右,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在到华为工作之前在国家安全部搞通信工作,1992年进入华为,先是做培训部经理,后到长沙做办事处主任,后主管市场,再后来升任为主持市场和人力资源的常务副总裁,1998年任华为公司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至今。
作为华为公司的董事长和法人代表,孙亚芳在媒体面前曝光的频率还是比较多的,在许多华为公司的活动中,都能看到这位华为女强人的身影。然而,业界对她的了解似乎并不比任正非多多少。
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简历
与华为的那些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亚芳曾对任正非有知遇之恩。据说,孙亚芳还在国家机关任职时,当时华为在资金上面临很大困难,由于看好华为,孙亚芳靠自己的关系帮助华为贷了不少款,可以说是曾在华为最危急的时候“挽救过华为”。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孙亚芳的确是独具慧眼,在华为还是树苗的时候就投资了这只潜力股,这些因缘无疑为孙亚芳在华为站稳脚跟增加了砝码。
在华为,英雄式的领导只有一个,那便是任正非,孙亚芳是离任正非最近的那个人。
孙亚芳早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1992年加入华为,先是做培训部经理,后到长沙做办事处主任,后主管市场,再后来升任为主持市场和人力资源的常务副总裁,1999年任华为公司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至今.华为本来没有董事长这一职务。1998年前后,华为因为营销战术、股权、贷款等问题,颇受外界质疑。而孙亚芳口才和风度俱佳,举止优雅、说话“和风细雨”,是个外交高手。因此,任正非苦心积虑,提议孙亚芳出任董事长,负责外部的沟通与协调,自己则继续担任总裁的位置,专攻内部管理。孙亚芳的真正作用,也许并不像她的职务“董事长”那样搞战略规划与决策指挥。可是,说她是任正非最为信赖的助手似乎并不为过。她的聪慧、干练以及任正非的脾性、思想的领悟,无人能出其右。在任正非不愿出面或不方便出面的场合,孙亚芳就会充当“特使”,调和任正非意志中的黑白灰,实现人与事的完美均衡。这总比起那个脾气暴躁、缺点很多、崇尚“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任正非亲自出马要好得多。比起对外工作的细致与温情,孙亚芳对内可谓一言九鼎、雷
厉风行。除了董事长一职,孙亚芳还是华为的常务副总裁,直接主管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而在华为的所有部门中,市场、研发和人力资源三个部门对华为贡献最大(研发部由任正非主管)。
华为最让竞争对手胆寒的是它严密的市场体系,在与竞争对手技术区别不大的情况下,华为可以通过严密的市场体系获得更大的优势。而这一体系是在孙亚芳的领导下建立的。另外,《华为基本法》中写得最好的一节就是有关人力资源政策的内容,因为它在描述规则,而非定义概念。人力资源体系的主要组织和推进者还是孙亚芳。华为的公司级文件,抄报的一栏只有两个人以任总、孙总相称,其他副总裁都要出现姓名;由孙亚芳直接主管的市场和人力资源部门的文件,只抄报给她一个人;任正非甚至在极为感性的《我的父亲母亲》一文中也称呼孙亚芳为孙总。当然,如果不是思想理念的一致以及为人处事的合拍,任正非不会放心上述两个至关重要的部门交给孙亚芳全权负责。“左非右芳”的搭配也不会这么完美与持久。
在华为,只有孙亚芳对直接下属的训斥和任正非有得一比,甚至更为严厉。华为有一条铁律:开会的时候,关掉手机,电话由秘书转接,谁违反规定,谁到秘书那里交钱。如果孙亚芳在场,孙亚芳亲自强调,孙亚芳不在场,同样照罚不误。华为市场部员工都知道,如果在展览会上没有系领带,要是被孙亚芳看下场可就惨了。“且不要说孙亚芳的火爆脾气,她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根本就让你找不到机会出口。”一位华为前员工在《走出华为》一书中说。
1996年2月,孙亚芳作为市场部主管,带领26个办事处主任同时向公司递交了两份报告—一份辞职报告,一份述职报告。由公司视组织改革后的人力需要,决定接受哪一封。正是这一事件,让任正非看到孙亚非在心灵上离自己比较近。很多人认为是“做秀”。可是最终真的有6名地方办事处主任被置换下来,市场体系高达30%的人也真的下岗了。此后,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给予孙亚芳高度评价:“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
第三篇:人物先进事迹撰写方法
人物先进事迹撰写方法
一、写人物的相关要求
1、字数:2500——3000 字;
2、写作时要写出先进人物如何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立足本岗进行岗位创新、岗位奉献、岗位成才等这些方面来写。
3、人物专稿的语言要求: 语言整体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1)语言应朴实无华。要抓住能反映人物特点的最感人的事物,用清新朴实、具体真切的语言将他们生动地描述出来。(2)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要使语言鲜明生动,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富有变化。再新颖生动的语言如果在一篇文章中老是一个腔调地采用它,也会使人感到单调、无味。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在不同的题材中运用比喻的方法,使所要表现的人物鲜明生动,通俗易懂。(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所报道的事物,使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生机盎然。(发动机零件在他的手里活了似得)(3)引用诗歌、民谣阐明问题可以增强通讯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引用时一定要少而精,最好引 用大家熟知的名句,使人一看就产生亲切感,也便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3)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既能使文章做到群众化、通俗话,为大多数读者所喜闻乐见,还能使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乡土气息。
第四篇: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黄土岗中心学校语文“两改六落实”教研导学稿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课
执笔:杨梅
审订:田显玉 罗萍2012、12、5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来体验人物表情的变化。
2、养成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3、体验人物丰富的表情变化,并能抓住细节进行适当的描写。【教学重点】抓住细节进行适当的外貌描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要求每位同学写写自己最熟悉的老师的外貌,同时摘录有关人物外貌的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内容:“外貌描写”
一、揭题导入:本次作文训练,我们一起来学习外貌描写
1、谈话导入。揭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板书课题:《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1、请同学说一说你选择的老师的外貌,让大家来猜猜,你写的是哪位老师。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
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文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1、要求同学在一张纸上表示出关于“高兴”、“疼痛”、“发怒”、“伤心”的四幅表情图,看看谁能表现的最准确,形象。
2、出示“高兴”、“疼痛”、“发怒”、“伤心”四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尤其是表情)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3、学生观察,同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发言。
4、呈现例文。
(例文1: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例文2: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
5、请同学们试着模仿例文的写法,再写写另外的两幅表情。
6、小结: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神态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五、游戏作文:
1、请同桌之间互相对看,然后看谁能把对方逗笑,先笑的那一方就输了。
2、完了请同学上台表演,看能不能把同学逗笑。
3、请学生把刚才同学的表演写在纸上。
六、课后作业:
1、观察身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身份、性格的人,注意他们在不同心情下的外貌特征,选择一个最有特点的写一篇人物外貌日记。
2、课外阅读,摘抄描写眼神的句子,想想作者在人物眼神描写上的不同特色,并用一两句话写出你的阅读体会。附录: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衣着、身材、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外貌,从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状态。由于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这就会在表情、姿态、穿着等方面流露出来。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才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步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外部特征,勾画出了一个穷困潦倒、轻视劳动人民、好吃懒做、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二.要有选择性。著名作家老舍说的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故乡》一文中的杨二嫂外貌的精妙的描写:”我吃了一下,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一个女人,”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像个圆规似的立在你面前。作者抓住了杨二嫂的外貌重点来写,一个精妙的比喻,就把杨二嫂这种小市民毫无教养、倚老卖老、黄土岗中心学校语文“两改六落实”教研导学稿
仪态丑陋的模样凸现出来。三.要注意顺序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应按照合理的顺序来进行。赵树里的小说《老杨同志》中的肖像描写就体现这点。“他(老杨同志)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它是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有条不紊写的。
四.要在动态中展现人物肖像
人物多数是处在活动之中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在动态中或者说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现人物肖像。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高潮部分,便成功运用了动态中进行肖像描写。写菲利普时,随着情节的发展,从“神色不安”到“神色张皇”,再到“神色很狼狈”;脸色从苍白到煞白;两只眼睛从“不寻常”到呆滞。这样,人物的神态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即活现了菲利普从热望到失望的狼狈相,又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可鄙的嘴脸。总之,肖像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着眼于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结果
教学反思:
第五篇:科技宣传工作汇报
一、加大投入,夯实基层文化基础。一是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2009年争取新建托普鲁克乡、库木巴什乡、良种场三所文化站。每个文化站建设面积为400平方米,每个文化站计划投资40万元。二是切实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乡镇、街道2万人以上2名文体干事的标准,街道配备了文体干事56名,乡镇配备文体干部27名,充实、稳定了基层文体队伍。各乡镇文化站文体经费每年均投入5000元以上,乡乡设有文化站,普及率达100%,开展了“小康文体户”和“文体中心户”评选工作,市、乡、村、户四级文化工作网络基本形成。
二、认真做好农村广播电视基层工作。一是阿克苏人民广播电台针对乡镇场广播电视站宣传力量相对薄弱、自办节目能力差的现状,电台维语编辑部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每年录制大量农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录音带,免费发放到各乡站,供基层乡站播出。自2003年以来,这项工作已成为电台的一项常规工作;二是积极组织培训农村广播电视专业人员。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农村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培训班,21名农村广播电视人员学习了广播电视设备维护、新闻采访等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三是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宣传效果。对两台的播出设备积极实施改造,投入近30万元对电视台播出设施进行改造;四是在科技宣传报道内容上,增加了市场经济、农业政策方面的知识。阿克苏人民广播电台长年开办了维语对农节目《农村视野》,其中开设了“农业资讯”、“畜牧养殖”、“绿色天地”三个栏目,先后邀请地市农广校和农业技术人员50多人次到播音室讲解农、林、牧科技知识。此类节目播出后深受农民的喜爱,许多农民打电话要求重播有关内容;市电视台已连续多年安排播出宣传普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的节目《大众文化》、《星火科技30分》、《农村卫生》,今年二月,电视台增加播出了《科普大蓬车》节目,从四月一日开始,电视台又安排播出了《中国医药》节目。目前,电视台对农节目已达到5档,成为全疆播出对农节目最多的县级台站之一。市电视台还同市农广校协作,在电视上播出了农业科技、园艺、养殖业等方面的维语节目,为农民科学种植、养殖、脱贫致富服务;五是由市广电局指导各乡镇场广播电视站每天三次播出科技信息,为农牧民获取科技知识、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精神食粮;六是在阿克苏人民广播电台、市电视台新闻栏目和版块节目中开辟专栏,专题报道全市科技信息。认真做好农村广播电视服务基层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科技发展。两台在新闻和专题节目中开辟了《多浪河畔新农村》专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抗震安居工程、村级阵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入户工程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红枣产业、农民增收等内容。
三、我部突出了学习、宣传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紧紧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扶贫、智力扶贫活动为载体,落实宣传各项内容。一是宣传科学技术的重大意义。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强科技意识,自觉地动用于社会生活之中。二是宣传科教兴国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克服盲目乐观和麻痹松劲情绪,要看到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先导和基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三是宣传今后十年我市科技工作的目标和方案。宣传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增强各族干部职工依靠科技振兴市域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继续增强了干部群众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提高科技水平。五是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构建科技宣传新机制。
多年来,阿克苏市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地、市三干会确定的奋
斗目标,以不断强化科学技术的宣传教育为抓手,以推动阿克苏市三个文明建设为目标,认真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始终把科技宣传工作作为我市开展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将不断巩固和提升我市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发展抓科技、抓好科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将每年的科技工作任务纳入各单位三个文明的考核评比工作之中,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增强了领导干部抓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意识;将科技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工作的重点工作目标,全市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层层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并配有专人负责落实,制定科技工作计划和措施,按照计划开展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做到季度有阶段目标,半年有小结,年底有总结,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进程,为来年做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同时将农村、学校作为工作的突破点,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体现在各种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的要求中。全市各乡村认真修改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在村民中广为宣传,使学科学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村(社区)、入户。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科技工作宣传检查制度,领导包村包社区制度,使科技工作在整体上发挥出良好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