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勇超-华夏演义-序言
华夏演义(王本)——序言
一、缘起
《华夏演义》是天津著名青年评书演员关勇超近年来的又一部力作,也是关勇超之前的一部书《上下五千年》的姊妹篇。我与此书结缘甚早,早在2009年整理《上下五千年》的时候就知道此书,当时从网上下载的《上下五千年》的几个版本中就掺杂有《华夏演义》的一些回目(详情可参见拙作《上下五千年(王甲本)和(王乙本)序言》)。后来,又购得《上下五千年(下部)》,共114回,后经证实,该书即是《华夏演义》的后半部。
2010年3月,当时刚刚完成了《上下五千年(王甲本)》的整理工作,由于该书尚缺十数回,因此常在网上搜寻,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华夏演义》的下载版,共114回。经对比,该版本与上述《上下五千年(下部)》相同。
不久,在一天晚上打车回家时,突然发现出租车上的收音机中播放的评书正是《华夏演义》,急忙记下了播出频率和时间,后来才知道,这是廊坊人民广播电台长书频道,每晚20:30-21:00和21:30-22:00播出2集,当时已经讲到三国时期了。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用我的MP3每天录制此书,直到9月20日完成全部录制工作,一共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这段日子还是很美好的。那时我正在准备专利代理人考试,每天下班之后,吃完晚饭就独自在办公室里看书,当时还在和乔6层,晚上人也少,我得以找了个收音效果最好的地方进行录制,应该说录制环境还是不错的。每天录2回,当然中间也有中断,比如去上海世博会时就中断了几天。最终,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373回的录制,从三国到清末,并将其上传到“华语有声网”,就是我下载366回《上下五千年》的那个网站,算是一种回报吧,还算得到了一些网友的支持。
不过2010年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上下五千年(王乙本)》的整理上,因此并没有及时对这部《华夏演义》进行整理,只是完成了录制工作,准备在“王乙本”的整理工作完成之后,再着手进行《华夏演义》的整理工作。
2011年1月29日,正当“王乙本”的整理工作即将完成之时,突然在“明河书社”上发现有人正在上传《华夏演义》这部书。上传者是“明河派掌门”admin,据他介绍,这部书是由他和一些网友一起录制,并由他整理,DaLi帮助整理完成的,一共500回,他每天上传2回。于是我便跟随他上传的脚步一点一点进行下载。直到2011年6月,他传完了500回,我也下完了500回。当时心情真的是十分激动,特意向admin发去感谢信,感谢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好事。我也终于集齐了这500回的鸿篇巨著。
二、概述
《华夏演义》共500回,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的扩充版。与《上下五千年》相同,《华夏演义》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清末,是一部中国通史评书。但与《上下五千年》的纪传体不同,《华夏演义》应当说是一部编年体的作品。她不是每回讲述一位历史人物,而是用数回书讲述一段历史时期中发生的故事。当然,如果这段历史时期涉及某位重要历史人物,则再用插叙的方法加入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这样的表现手法更加灵活,并且可以在某一回的末尾留“扣子”,例如,且听下回分解之类,这样就更有传统评书的味道了。
《华夏演义》的题材选取也有特别之处,她似乎着意选取之前并不为人注意的历史。例如,她用了近150回的篇幅讲了魏晋南北朝这段纷纷乱世的历史,占全书的近三分之一。其中着力刻画了苻坚、刘裕,以及鲜卑慕容氏的诸多乱世英雄。让人对一些人物有了重新的认识,尤其是苻坚,我原先只觉得他是个狂妄不可一世的人,以致肥水大战一败涂地,听过《华夏演义》对他的描述之后,才知道其实苻坚也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因此才能建立那样庞大的前秦帝国。而对于一些人们熟知的一些历史事件,例如,李渊建唐等,则一笔带过。我想这样的详略处理或许也是为了避免与《上下五千年》重复。
《华夏演义》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例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中的记载,使得其内容更加信实。这也是她相比于《上下五千年》的进步之处。
《华夏演义》另一个特点是,在讲述过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后,通常还要用一定的篇幅对该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对其功过得失或历史意义进行评价,突出了评书之“评”,也使得这部书内容更加丰富。
《华夏演义》中还加入了一些对某一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介绍,使得听众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不是仅仅知道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这也使得这部书更像是在讲历史,而不仅仅是在讲故事。
另外,对于一些广为流传的历史传说及野史中的不实和片面之处,书中也予以了剖析和纠正,例如陈后主被俘、金海陵王的是非、雍正改诏书等。
在表演方面,关勇超老师应该说比《上下五千年》时更加成熟。尤其是在包袱的处理上,不俗不媚,不是刻意地逗听众,但是看似漫不经心地抖的一个包袱,却常令人乐不可支。因此,这部书乍听不如《上下五千年》幽默,但细听却别有风味。
三、目录
《华夏演义》的目录整理方式比较简单,通常就是“朝代+人名(历史事件)+序号”的方式,例如:“春秋:晋文公1”,“东晋:淝水之战1”等。而不像《上下五千年》的回目,其中有很多修饰语,甚至对仗式的回目。这主要也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即,《华夏演义》采用编年体叙述,每一回通常不是讲述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能独立成章。有时在一回书中会讲述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的若干个历史事件以及参与这些事件的若干个历史人物,因此很难用一个题目概况。而有时又是用几回书讲述一个历史事件,因此也很难为每一回书都加一个题目,只能为几回书加一个共同的题目,并在题目后加序号。还有一些回目以帝王名命名,例如“清:乾隆”等,其实指的也不是关于乾隆本人的事件,而是在乾隆朝发正的事件。当然,这只是按照我对该书的理解进行的整理,肯定有不当之处,还请诸公指正。
四、版本 1、114回本
该版本形成最早,在“我听评书网”等很多网站都能下载到。共114回,从元初到清末,录音质量很好。在网上也有卖的,通常称作“上下五千年(下部)”,与366回的《上下五千年》一起出售。2、373回本
该版本即由我录制并整理的版本,现上传于“华语有声网”。共373回,从三国到清末。录音质量较好,当然有部分回目音质较差。3、500回本
该版本即是上述由明河书社网友录制,“明河派掌门”admin整理,DaLi帮助整理的,现在“明河书社”可以下载。这是第一个完整的版本,意义非凡,“明河派掌门”admin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一些回目中还能听出音量不尽相同,显然是“明河派掌门”admin将由不同网友录制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的,其工作量和难度可想而知。500回本音质非常好,基本没有错误,只有445回的第5-6分钟,有一段是其它评书的内容,应该是编辑中的一点失误吧,我以已经在我的版本里把这个错误改过来了,并且将我录制的第445回发给了“明河派掌门”admin,希望他能把他的版本也改好。
4、王本
即我自己整理的版本,以上已经作了详细描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五、感谢
最后,要感谢所有为《华夏演义》的整理做出贡献的人,感谢114回本的整理者,明河书社的网友们,DaLi,尤其是“明河派掌门”admin,他们都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另外,我的朋友:WJ君,PW,LH,八句兄,AHZ等,也多次过问此事,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才得以完成“王本”的整理。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感谢。
王涛 2011.12.31.附1:上下五千年——序言(王乙本)
一、概述
《上下五千年(王甲本)》完成于2010年2月,距今不觉已有一载。一年以来,又对“王甲本”进行了整理,更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重订了回目。甚至还于新浪博客之上,联系到了本书的演播者关永超,与关老师进行了交流,得其点化,深以为幸。在正式定稿之前,又向师长亲友中对历史颇有造诣之人发出“征求意见稿”,得其指正,再次修订,终于完成了这个版本(以下简称“王乙本”)。
“王乙本”原计划在2010年年底完成,但由于自己的懈怠,延误至今,甚觉惭愧。
二、修改
“王乙本”共249回,与“王甲本”相比,其主要修改为:
1、补全“王甲本”中不完整的回目
“王甲本”中,有很多回目不完整,特别是一些回目只缺少最后一句话,甚至最后几个字,实为不美。经过一年来的搜寻,在许多网站上又陆续发现了《上下五千年》。比如115评书网,55kk评书网等,均有366回的《上下五千年》,并且完整。由此推断,“王甲本”的底本,各回应该也是完整的,只是编辑者为节省空间,删去了各回的片头片尾曲,而在删除的过程中,又不慎销掉了一些回目的最后一句话或几个字,从而造成部分回目的不完整。今根据其他评书网站的版本,将原先不完整的回目补全。
2、重订目录
一年来,将此书重听一遍,更改了原目录中不妥或不雅的回目名称。
3、删去来自其他评书的回目
“王甲本”中,有部分回目并非《上下五千年》中的回目(详见“王甲本”序言),经过一年来的研究,证实这些回目确系来自关永超的另一部评书《华夏演义》,今将其删去(并入即将出版的《华夏演义(王甲本)》中)。只是原来以为有18回来自《华夏演义》,后经核对,应为17回(“吕不韦”一回是本书中的回目,应予以保留),故删去这17回。因此,“王乙本”共366-17=249回。
4、列出了所缺的部分回目
根据前后的回目,推测出了所缺的部分回目,并用括号标在目录中的相应位置。
5、将248,248’以及249,249’合并
“王甲本”中,248和248’(萧太后)这两回,一缺头,另一缺尾。现使用Windows Movie Maker,将其合成一完整文件,以方便收听。同样,对249和249’(完颜阿骨打)两回也进行了相同处理。
三、结语
最后,要特别感谢WJ君和LH,帮我勘校了“王乙本”的征求意见稿,并亲手更正了许多不妥的回目名称。恩师在百忙之中,几次过问此书的修订情况,不胜感激。八句兄更以“一片痴心向国学,孤盏清茶为春秋”相勉,令余备受鼓舞。此外,水姊、H君等人也对此项工作给与了许多支持和鼓励,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当然,如上所说,“王乙本”仍非全本,尚缺17回,另有3回残缺。因此,今后仍需尽力寻找。望有一日,能得全本,方了此心。
王涛 2011.2.1.附2:上下五千年——序言(王甲本)
一、缘起
《上下五千年》是一部评书,讲述了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故事。与它结缘已经有好几年了,最初是在2004年的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天津电台经济频道中听到这部书,立即被其内容以及表演者的功力所吸引。于是一直坚持收听,直到04年的12月31日,听完最后一回。意犹未尽的同时,也有些许遗憾,就是没能听到书的前半段,当然,中间也有漏的。于是便开始在网上搜索,希望能找到全本的《上下五千年》。但没能找到,这事也就撂下了。直到2006年10月,第一次失业期间,于中芯国际上网投简历之时,无聊之际,忽然发现某论坛提供这部书的免费下载,欣喜非常,立即下载,并刻成盘,在朋友间小规模交流,颇受好评。只是这个版本是个残本,只有200回(以下简称“200回本”)。上起南北朝,下至清末,依然缺少前半部。
不觉到了2009年的12月,于松下工作之时,下班无事之际,独自于办公室闲闷之间,却在“华语有声网”上发现了一部366回的《上下五千年》(以下简称“366回本”),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清末,俨然全本。喜不自胜,急下载之,以为大功告成。然后来细听,方知亦是残本:该本中有部分回目(共19回),虽然也是由同一演员播讲,然而形式结构(如片头片尾曲)均有所不同,经研究,这些回目很有可能来自另外一部书《华夏演义》。因此,366回本还并非全本,真正意义上的全本仍有待进一步的发现。
《上下五千年》应当说是一部纪传体的历史评书,每个回目通常讲述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人物,会用几个回目来说,当然也有几位相似或相关人物合传的情况。内容忠实于史实,无戏说成分,并且史料详实,评论深刻,是一部难得的评书精品。正如该书片头曲所讲“细品清茶淡雅,纵观华夏文明”。
二、关永超
《上下五千年》的播讲者叫关永超,是天津的优秀青年评书演员,师从评书大家田连元。其表演大方,台风儒雅,嗓音独特,韵味苍凉,有袁阔成先生之风。表演中亦不失幽默,也见其师之神韵。然而又绝非刻意求乐,而是在不经意间,略作点逗,令人叫绝。评论中偶尔会出现一两个天津方言的字、词或俗语,并且用得十分巧妙贴切,因此,像我这样的天津人听来,更觉饶有兴味。
三、版本
目前,官方还没有出版《上下五千年》的任何音像制品。而网上流传的《上下五千年》的版本主要有两个,即上面所提到的“200回本”和“366回本”。1、200回本
200回本为wma格式,其“属性”中的“修改时间”为2005年。上起南北朝,下至清末,另外,中间还缺少数回。文件名以日期标注,从20040601至20041231,想必是制作者从电台录制,并将录制日期作为文件名保存。录音质量清晰,绝大部分回目完整,包括片头片尾曲,都基本完整,显示了制作者的认真态度。
可惜,我没有找到该制作者的名字及相关资料(甚至网名也没有找到),但的确应该感谢他的工作,坚持7个月录制这部书,虽然中间偶有几回未能录制,却也实属不易。2、366回本
366回本为mp3格式,其“属性”中的“发行年”为2008年,“修改时间”为2009年,成书时间应晚于200回本。文件名以序号标注,从001至366。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清末,基本是全本。但如上面所讲,其中有18回是来自另一部书,很可能是制作者发现该版本不全,有意用另外一部与《上下五千年》风格及其接近的评书《华夏演义》将相关回目补足。在补足的过程中,误将同一回目补了两次(356,357,两回时间长度略有不同,但内容完全一样),因此实际为365回。而又有18回来自其它评书,因此,实际属于《上下五千年》的书目共347回。音质清晰,但很多回目不完整,特别是很多回目只缺少最后一句话,甚至最后几个字,令人不解(不可能有人这样录制)。
经过将两个版本进行比较,发现200回本中的一些回目的某处声音有残或不清楚,而在366回本的同样位置,声音也有同样的问题(例如,第286回第21分钟,第343回第18分钟,第362回第12分钟),而366回本的成书时间又晚于200回本,因此,怀疑366回本是在200回本的基础上整理而得到的。366回本的制作者在200回本的基础上,补入了所缺的回目。又因为种种原因,在整理的过程中,销掉了一些原本完整的回目的最后一句话或几个字,或是片头片尾曲。于是得到了366回本。
应当讲,我还是比较倾向于《上下五千年》一书共有366回的。因为该书在电台播出时,每天播出一集,而最后一回是在2004年12月31日。因此,有理由认为第一回是在1月1日播出的,而2004年又是闰年,故该书应为366回。
366回本的制作者的名字及相关资料也没有找到,但也要感谢这位制作者的工作,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完整的版本。目前仅知该版本由网名为ting0036的网友将其传到“华语有声网”上,并提供基本免费的下载。在此也要衷心感谢ting0036。
3、王甲本
现在这个版本是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兼取上述两个版本之优长,整理出的一个版本(以下简称“王本”或“王甲本”)。该版本是以200回本为底本,补入366回本的相关回目而得。如上所述,366回本实际有365回书,而有一回书(第348回,陈玉成)为200回本有,而366回本无,故将其补入后,王本仍为366回。366回本中的18回来自其它评书的回目,由于其同为关永超演播,亦有一定的价值,故予以保留,且在其文件名后,加“+”以示区别,并在目录中加以绿色背景。其它的回目,如某一版本中不全,则采用另一版本。如两版本均不全,则采用较全版本,并在回目后注明“(残)”。而第248回,辽:萧太后,第249回金:完颜阿骨打建金,一版本缺头,另一版本缺尾,则两版均采用,并用“248”,“248’”,“249”,“249’”加以区分,以凑成完整的回目。
4、王乙本
由于王甲本的制作时间比较仓促,加之个人水平有限,其中定然存在不妥及错误之处。因此,我打算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对其进行完善。同时邀请师长亲友中,对历史颇有造诣之人,参与修订工作(在此也恳请诸公,助我一臂之力,共就此大业!在下先谢过诸公了)。修订工作预计在2010年底完成,届时将整理出一个完善的版本,即“王乙本”。
四、目录
在整理录音的同时,我还制作了一个目录。200回本原有目录,但回目不全。366回本亦有目录,但其中有一定的错误。我经过重新整理,对上述两个目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每个回目均为“序号+朝代+内容”的格式,如:“006周:武王伐纣”。另外,本想效红楼三国之法,为每回书都加一对仗式回目,奈何志大才疏,终难如愿,诸如“韩信十面埋伏,项羽自刎乌江”这样并不工整的回目,已是绞尽脑汁才得,且又凤毛麟角了。很多回目只能用“春秋:齐桓公”,“秦:陈平”这样的人名来作题目。甚至有“朱元璋4”,“张居正5”这样人名+序号的回目,实为不雅。故目录编撰一事,还请诸公助我。倘诸公觉得现有目录中某一回目不妥或者有误,请径改之,并指示于我,我亦将集诸公之见教,重订此书,制成“王乙本”。倘能如愿,真《上下五千年》幸甚,评书爱好者幸甚!
五、感谢
最后,还要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的人。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两个版本的比对,以及366回书的修订工作,实在是与大家的帮助分不开的。朋友们为我出谋划策,鼓励支持。恩师在百忙之中,也亲自过问。这一切都给了我无穷的力量,让我在每天下班之后,仍能一杯清茶一盏孤灯地独自工作到很晚。每当疲倦之时,想起大家给我的鼓励,便又能重新打起精神,继续做着那为正人君子所不齿之事。
还要感谢上面提到的200回本、366回本的制作者,ting0036,以及所有为《上下五千年》付出努力的人。
王涛 2010.2.12.
第二篇: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题目华夏梦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
题目:华夏梦
关于我的中国梦的作文题目:华夏梦
有一种进步,叫知耻而后勇;有一种过程,叫波澜华夏梦。——题记
自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便已注定了这世界的东方将有一颗明星升起——华夏。
花开花败,潮起潮落,在华夏族的古典史册里,同时也记载了一个个王朝的兴盛与没落。
当然,每一次的朝代演替,都会有流血牺牲,都会造成纷乱,正如诗人张养浩所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是不可否认,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并且聪明的华夏人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抓住了纷乱里的好处。所以在这纷乱的时代,依旧有着进步。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才统一了六国;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这才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元朝时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才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清朝通过设置南书房和军机处,才使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也进一步得到巩固。华夏族一步一步走来,走向先进,走向光明。
在纷乱的时代,华夏族在进步着。
1840年,英法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华夏国门,由此,华夏便开始了战乱的生活。
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华夏族儿女在战乱下忍辱负重,在经历多年的学习和改变后,华夏族迅速崛起。1894年,兴中会建立;1905年,同盟会建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覆灭;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华夏族终于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战乱的时代,华夏族崛起了。
当下的21世纪,不得不说,真是一个迷乱的世纪。
这世纪里,有着叙利亚危急,到如今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依旧进行着激烈的拉锯战;而前不久,马里又发生内战,在那不平静的非洲大陆,在这风尘下的热土上,枪声再次响起……
然而,日本也开始闹腾,开始了争岛一系列的闹剧。先是天真地想着购岛计划,企图占我钓鱼岛为己有,其次又和韩国争夺独岛,紧跟着又和俄罗斯争夺南千岛群岛。日本的胃口是真大,当然,我华夏族绝不退让。
从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付海军,到华夏族歼-20、歼-31的横空出世,冲击了美国在隐形战机这一领域的霸权地位。华夏族已经开始了为世界所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这迷乱的时代,华夏族腾飞了。
华夏,经历了千年的磨难,也终于开始了散发光芒,但是,这光芒的背后,是一段难以回首的历程,是一个波澜起伏的过程——华夏梦。
河南焦作解放区焦作第一中学分校高二:张瑞涛
点评:从习作中看小作者熟悉历史,也是关心时事的。
第三篇:模拟面试心得体会陆超勇
模拟面试心得体会
陆超勇应心1101 110501123
在本学期的课程上,很幸运能够有一次模拟招聘与应聘的机会,这让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为即将面临的就业面试积累经验和做好准备。
从作为应聘者的角度,在本次应试中有诸多体会。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相对较短的面试时间内,实现最好地与面试官沟通,给对方较好的印象。同时,也让我知道我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以后怎么做,并且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面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也学会了一些在面试中必备的技巧,使自己的面试过程更加顺利精彩,得到认可。
第一,在参加面试前,首先要对所应聘的公司要有充分的了解,包括企业文化,公司当前概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其次要对所应聘职位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具体职位所属部门,职责权限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以便能做到对面试官提出的有关问题作出回答,也对自己面试的职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参加面试一定要守时,宁可提前去面试现场等候,也不要出现迟到现象,哪怕只有几分钟。
第三,我觉得参加面试时,仪容仪表很重要毕竟第一印象来自于外表。在衣着方面,我觉得最好是穿正装,这既体现了对面试方的尊重,又能展现应试者阳光自信的精神风貌。即使不穿正装,也要做到衣着得体,整洁大方,不要穿得特别另类,因为这样很有可能就引起某位面试官的反感,留下较差的印象。
第四,在面试过程中,尽量避免紧张情绪,争取做到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简洁。在与面试官交谈时,要与对方眼神交流,眼睛不要看其他不相关地方,也不要只低着头,这样会显得没有自信心。
第五,对面试官提出的问题要给与明确回答,不要含糊不清,即使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也不要不去回答,但可以巧妙应变。同时,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面试官提出的相应问题的用意,从而斟酌出比较令其满意的答案。例如,对于必有问题自我介绍,不要太过随意,面试官通常以此来核对应聘者的表述是否与简历上所写一致,另外,通过应聘者的表述过程,观察其是否能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以及找出自己经历中与本次应聘职位相关部分,剔除不相关部分。
第七,在面试结束后,要起身主动与面试官握手再见,并表示感谢,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以上是我在本次模拟面试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本次面试中,让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东西,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是我成长许多。通过本次模拟面试,也让我更有信心去迎接以后真正的面
第七,在面试结束后,要起身主动与面试官握手再见,并表示感谢,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以上是我在本次模拟面试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本次面试中,让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东西,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是我成长许多。通过本次模拟面试,也让我更有信心去迎接以后真正的面试,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的需求,更好地融入社会。当然,在掌握面试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有一定的特长技术,以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及就业压力下,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
第四篇: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勇德超
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总结
备课组长:勇德超 成员:勇德超、刘文龙
2014.1.4高三政治备课组总结
在过去的这一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学期我们完成了人教版一轮复习,用的是三维设计,这套教材内容比较新颖,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比较大,我们突破了如何扣住考纲、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素养这一道难题,将学生不了解、不感兴趣的理论讲清讲透,本学期完成四个模块的一轮复习任务。现总结如下
1、本学期始终在教学中认真学习课标和考纲,明确了考点要求和复习目标
2、坚持集体备课,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研究、探索新课程实施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确保备课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
3、认真钻研教材,弄懂吃透教材知识点,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4、平时坚持每天关注时事政治,有意识的进行时事积累。并且努力将身边的时事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在课堂上,通过例举身边的实例将抽象的理论化为形象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模式。
5、在班级开展“时政”演讲活动。每次课前邀请两位同学演讲本周时政新闻,教师对新闻内容加以点评。通过此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将书本上所学的政治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探索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质疑,思考,探究。强调政治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7、加强教师间教学交流,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8、开展了轮听课活动,并且做到上课前集体备课,研讨,课后讲评,反思。
9,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听课,记录,并开展课题研究《问题教学法的》的实施。
10,积极参加学校的教育教研活动,在案例分析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均取得好成绩。
11,顺利完成出题月考分析等任务。
第五篇:勇闯网络关 过好时代关
勇闯网络关 过好时代关
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这已经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
政治工作历来最富创新品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紧跟信息化步伐,加强政治工作网络平台和网络信息内容建设,拓展网上思想教育、学习成才、咨询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实现网络载体与政工本体有机结合,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生命线加载“数据链”。
北京卫戍区某高炮团政治工作信息化既抓硬件建设又抓软件建设,把思想观念的信息化作为核心建设要求,是该团的实践创新,一些滞后思想之“关”、落后观念之“隘”被一一攻破。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网络思维正随风入军营,润心细无声。
——编 者
猴年春节,列兵曹国庆第一次在外过年,想家情绪积聚心头。他不经意在团局域网留下一段思念文字,没到一刻钟,团“知心姐姐”就打来电话,安排小曹通过互联网与家人视频通话。
聊了半个多小时,小曹轻松了许多。走出军营互联网吧,在自动售货机上买了一瓶饮料。喝完后,将空瓶子放进废品回收机,挣得5分钱,通过网络充入母亲的手机。
这一幕可不是记者的臆想,而是真实地发生在北京卫戍区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某高炮团。
该团以局域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信息发布网和无线局域网为平台,搭建起“全方位覆盖、全时空参与、全员额施教”的网络政工体系,信息化政工已环绕在每名官兵周围,融入日常工作生活。
一名机关干部眼中的“高大上”
【新闻故事】干部股干事李强从院校学习归来,意外发现团机关有三个明显变化:机关干部下基层检查教育的少了、领导门口排队报件的少了、营连文书来机关的次数少了。
一打听,李强方得知变化背后的强大推动力:政治工作信息化。经过几天的“适应”,李强用了三个字总结如今机关的工作模式:高、大、上。
所谓“高”,即高效。前些天,李强打报告申请3000元经费,按照规定需报股长、政治处主任、分管财务副团长、政委、团长审批。搁以往,得两三天才能处理完。现在,他将审批报告上传至自动化办公系统,半天就走完了所有程序。
所谓“大”,即受众大。上周,团里组织理论知识竞赛爆出冷门,冠军得主竟是长年担负加油站值班任务的汽车连战士陈玉杰。小陈告诉李强,理论学习曾是小散远直单位战士们的弱项,多亏了网上授课系统,让他们实现了与营连战友同步、同频、同效学习。
所谓“上”,即形象上去了。有了网上办公系统,基层一般不需跑机关取通知,解放了营连文书,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参与教育训练;有了网上授课系统,机关干部足不出户就能“网上推门听课”,基层接受教育检查根本不用考虑迎来送往,不用担心授课被打断,机关形象自然好了起来。
【建设掠影】自动化办公系统可进行网上发文、传阅、批复、审核、公告、用车和场地预约,基层可接收机关通知、上报统计数据。系统还具备手机短信提醒功能,登录个人账户即可随时办公。网上授课系统以局域网、电视网为平台搭建,每个连队和哨所都有一个终端,优秀政治教员授课实现全团共享,执勤人员一字不落补课,机关还可随时查看任何一个单位授课情况。
“90后”士官眼中的“白富美”
【新闻故事】有一段时间,士官高琳的女朋友发现他“变心”了,以往一天要打两三遍电话,现在两三天打不了一个电话。
女朋友不打招呼来“探营”,才发现高琳竟迷上了另外一个“白富美”。这个“白富美”是谁?高琳告诉女朋友,是团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网上育才、远程教育、自助借阅、电子书库等学习教育平台。
所谓“白”,即填补了空白。高琳爱好学习,起初苦于团里学习资源匮乏,如今建成的诸多学习的平台经常让高琳流连忘返。
所谓“富”,即精神富有。高琳爱好文艺表演,团局域网“网上育才”栏目,经常邀请专家教授、特长官兵讲授文艺常识、表演技能,让他感到非常解渴,为此他还通过远程教育系统,报考了艺术学院的专修课程。正课时间参加火热训练,业余时间不知疲倦地“充电”,满满当当的一天,让他时刻都感到内心充实、精神富有。
所谓“美”,即心里美。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高琳现在已是北京卫戍区小有名气的文艺骨干,无论相声小品还是乐器舞蹈,样样在行。每一次参加上级汇演,每一次为团队夺得荣誉,“兵情数据库”系统都会如实记录下他的表现。看到综合得分在不断提升,他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建设掠影】网上育才栏目是该团依托局域网建设的一个军地两用技能培训平台,除讲授文艺表演知识外,还教授烹饪、驾驶、计算机、摄影、裁判等技能。自助借阅平台是该团联合地方图书馆建设的军营自助书吧,可实现一人、一卡、一键借阅功能。电子书库平台由该团配发到班的电子书和平板电脑组成,书目由团定期推送更新。“兵情数据库”系统是网络版“成长路线图”,官兵学习生活、工作训练的方方面面情况都会被如实记录,随时可进行统计分析,辅助官兵成长成才。
一名指导员心里的“忧和喜”
【新闻故事】汽车连指导员范长富上任一年多,在落实“三个半小时”的问题上经历了由“忧”到“喜”的过程。
上任之初,赶上卫戍区加强媒体网络阵地建设。他暗下决心,“第一脚”就从“三个半小时”踢起。没承想,这一脚却迟迟没能踢出声响。
早晨听广播,范长富专门提了要求,一提问却没几个战士记住主要内容;晚上读报,读报员在台上读,台下经常有人打瞌睡;看新闻联播后,很少有人主动站起来交流点评。
这一切,在团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完成之后,都不再是“问题”。团里为班配发移动广播终端,在营区设置6台户外信息发布窗,引进网络读报平台,战士可阅读包括家乡报纸在内的近140多种报纸。将新闻点评嵌入“兵情数据库”系统,与成长得分挂钩,有效激发了官兵参与交流的积极性。特别是该团下载的中国军网“军报每天读”视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读报模式。“军报每天读”将纸质媒体与电视网络媒体深度结合,既有军报的权威与厚重,又体现了网络时代的新特点。他们将读报的“半小时”细化为“三个十分钟”:十分钟观看“军报每天读”、十分钟干部领读重要文章、十分钟战士评报。
前不久,师宣传科到连队检查读报情况,该连官兵做到了人人问不倒、人人有思考,受到高度评价。这下,可让指导员范长富喜笑颜开。
【建设掠影】该团创新的“三个半小时”模式,借助四级电子信息发布系统、覆盖团队的局域网,通过多点播放、滚动播出,把听广播、读报、看新闻的时间,从定时向全时覆盖、从纸上到网上扩展、从室内向室外延伸,有效扩大了主流声音的受众面、影响力。此外,他们按照“团有制作团队、营有播音主持、连有战士记者”的标准,每周制作《一周新闻播报》,每半月出版《防空卫士电子报》,让身边大事小情、先进典型走进镜头、登上网页,深化了读报看新闻的效果。
一个“理论达人”身上的“正与负”
【新闻故事】在团“防空卫士”论坛上,人人知晓有个叫“刘高参”的军营“理论达人”。“刘高参”热衷散播一些“内幕消息”、发表“批评话语”,颇受一些网友追捧。
前阵子,“刘高参”在论坛上发帖:“这次改革既动棋盘,又动棋子,现在动完了棋盘,马上就要动我们这些棋子了!”此言一出,许多官兵心里直打鼓。对于这种言论,团里并没有直接“封杀”。
过了一段时间,大家惊讶地发现,“刘高参”身上的正能量变得越来越足。以“棋子”言论为例,他居然补发了一条帖子说:“如果减掉个人利益,能够增加全局利益,这是一枚棋子的光荣和价值!”
许多网友对“刘高参”的变化很好奇,一打听才得知,这一变化始于团政委邢尚豪的一篇网上荐文:《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在改革强军主题教育中,团局域网专门开辟了“首长荐文”栏目,定期推荐优秀文章供全团官兵阅读。在以往,《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只是一篇普通文章,在改革强军的大背景下,这篇文章成了一篇“战斗檄文”,很好回应了“刘高参”的思想困惑,抵消了他身上的负能量。
【建设掠影】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该团坚持一手抓思想引导,一手抓问题解决,两手抓两手都过硬。为此他们注重通过网上“吐槽”“拍砖”了解官兵难言之隐,反思工作不到之处,在网下建立挂号销账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拉直官兵心中问号,融洽内部氛围,实现了捕捉热点问题与及时化解困惑的无缝对接。
压题照片:信息化政工为官兵开辟了一片精神乐园。
郝建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