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7孙端成教中心创新党校办学模式
孙端镇委党校2007年工作总结
作为省级基层党校示范点,就如何办好基层党校,如何配合当地党委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这个课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破解。近年来,我们从抓源头、提素质、学技能出发,注重“长”、“宽”、“高”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立体式的党校教育培训模式。
一、注重教育之“长”,即教育培训的长效性。
一是从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源头抓起,推行“两册一证”培训制度。“两册一证”即《学员手册》、《培训登录册》和《党校培训毕业证》。《学员手册》汇集了学员守则、学员请假考勤制度、培训班班组长职责、学员评优标准和学员考核结业制度等,做到每个学员人手一册。《培训登录册》主要由党校及时录入学员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做到及时登记。制度规定,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定期参加镇委党校开设的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合格者才能领取《党校培训毕业证》。培训每月安排一次,以党课辅导材料为主要内容,主要设置《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作风和纪律》、《党的建设基本要求》等课程,还结合网上远程教育,不仅让入党积极分子掌握实际本领,而且学以致用。“两册一证”制度的实施,规范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为把好党员“入口关”打下了基础。通过“两册一证”培训,端正了学员的入党动机,提高了党员发展工作的水平。
二是激发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实施党员基本知识轮训制度。以党支部为单位,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基本知识轮训,确保党员教育的全覆盖。对一些地处偏远的党支部,运用“流动党校”教育模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村实用技术及时送到农村。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做到“三个结合”:即特色与共性相结合,每次培训都安排两堂课,其中一堂是特色课,重点讲解理论、政策层面的内容,如党纪政纪、科学发展观、农村经济政策、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农村稳定工作等;另一堂是公共课,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党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如邀请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等身边典型作先进事迹报告等。教学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党政班子成员人人上一堂特色课活动,即使农村党员受到了教育,也使党政班子成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面上与点上相结合,既注重发挥镇委党校的主阵地作用,也注重发挥农村党员活动室这个阵地优势,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实用技术知识培训。
二、注重教育之“宽”,即教育培训的广泛性。
首先,积极拓宽教育培训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首先,在教育培训对象上,以镇机关党员干部和村主职干部为重点,扩大到村“两委会”成员和全体农村党员。
其次,在教育培训内容上,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科学设定教育培训内容。一是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提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把农村党员培养成遵纪守法、为民服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二是突出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三是重视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最后,在教育培训方式上,灵活多样。一是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针对农村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轮训班,确保每一位党员每年都接受一次不同形式的教育。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邀请组织、党校、农业、水产等部门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定期组织农村干部、党员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增长知识。三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注重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以最新、最灵活、最便捷的信息化教育方式,实现农村党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零距离”接触。四是灌输教育和现身说法相结合。通过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活动,以典型的现身说法来教育党员。
三、注重教育之“高”,即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从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建设入手,着力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一是建立定期教学考评制度。实行教育培训签到制度,及时通报学员出勤情况,并列入对党支部的岗位责任制考核。严格规定,学员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培训的,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党校请假,并参加党校安排的补课。无故连续三年不参加培训的党员,建议支部劝其退党。学员结业时,按要求组织严格的考试,做到宽进严出,不及格的不予结业,自动转入下一期学习班。其中对考试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不能发展为预备党员。二是建立检查督导制度。把农村党员教育情况列入全方位目标考核体系,由镇党委联合宣传、党校、农业等部门,年终检查督导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情况,对农村党员参学、参训情况,及时归档、跟踪管理。三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情况与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的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
孙端镇委党校 2007年12月
第二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全力推进基层党校建设(初稿)
深化教学改革 创新办学模式 全力推进基层党校建设
党校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校教育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创新型党校教育是我校贯彻落实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奋发有为、事争一流,努力把开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强区、现代文明新城、和谐幸福家园”的目标要求,也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我校从推进党校教育未来发展的实践出发,大力推进党校教育创新工程,组织力量深入学习贯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对党的建设和党校教育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提高认识、查找问题、梳理思路,把握教学规律,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党校,充分发挥党校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一、开平区委党校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1)干部职工情况包括:机关干部职工共20人,其中公务员(参照公务员)2人,事业编制13人,聘用制0人;本科及以上15人,专科4人,专科以下1人;35岁以下2人,36岁-54岁18人,55岁-59岁0人,60岁以上0人。
(2)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包括:党务工作者1人;机关党员17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0人,35岁以下党员1人。
(3)资料显示:我区共有处级领导班子(部门)个,事业单位 个。共有处级干部 人,其中担任领导职务的 人,非领导职务的 人。研究生学历 人,占 %,大学学历 人,占 %。全区另有科级干部 多人,每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约为 人。把这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区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突出“三大任务”、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三大目标”的大目标上来,是摆在区党校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二、创新党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校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第八次党代会强调的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加强党校建设,做好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从全区党和政府的发展大局出发,围绕科学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校事业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首先,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形成,不仅要靠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实践的锻炼,更要靠各级党委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而党校作为区委的重要部门、党的干部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优先发展,引领干部队伍建设潮流,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造就出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其次,在党的建设中,与组织建党和作风建党相比较,思想建党居于灵魂、核心地位。当前,我们思想建党的主要任务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头脑,而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这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再次,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思想、理论先行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的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及时捕捉处于时代前沿的各类信息,不断调整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提高适岗能力,这样才能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要更好地完成思想理论研究先行和教育先行的双重任务,就必须优先发展、确立优势。
三、认真查找、深刻分析影响和制约党校教育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总结起来,党校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认识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部门抓干部教育培训的主动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观念上的模糊,导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组织部门在牵头党校具体抓。有的部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搞不搞与自己无关,纯粹是组织部门和党校的事情。二是个别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安于现状,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能把参加教育培训真正摆到应有位臵,认为抓具体业务和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学习,因而参加培训不积极、不主动。有些干部甚至把进党校学习视为个人升迁的一种途径,当作是“认认人、养养神、串串门”的一个好机会,因而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花在社交活动上,大大弱化了党校教育的功能性。
2、党校培训软硬件设施方面亟待提高。软件方面一是教育培训的内容缺少针对性。培训内容联系实际少,重点不够突出;讲国情、省情的多,讲市情、区情的少;讲国外、外地的多,讲本地的少;讲成绩、经验的多,讲矛盾、问题的少。二是教育培训的方式缺少实效性,长期以来形成的党校作报告式的授课方式,仍是党校教学的基本模式,我讲我的,你听你的。当然也有不少教师上了不少深有启发的好课,但是,也有不少课程,缺少师生交流,缺少针对性,课堂气氛沉闷,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员思考的问题,经常有学员反映,“把我们当小学生来教”,影响了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三是教育培训的管理缺乏严格性。尽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在执行制度时只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和要求上,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没有根据干部培训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从而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教师的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和学员的学习考核考评机制不健全,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相对松散,教师授课好与不好一个样,学员学与不学一个样。硬件方面:由于党员干部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党校基础设施老化,教育设备陈旧,赶不上时代要求。因此,当前党校亟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断改善干训基础条件,打造先进的干训平台,切实提升干训水平。
3、党校师资力量薄弱。一是大多数教师过去所学的专业与现在从事的干部培训教学工作脱节,教师知识结构有待合理,知识亟待更新,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发展和变化的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二是由于经费不足,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机会少,往往是关门办学、闭门备课,思想不够解放,理论无法拓展,往往是封闭的教员面对的是开放的学员。三是区委党校今后发展前途问题,特别是党校函授教育的取消,不时困扰教师员工,一定程度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以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实效为切入点,着力建立教育培训新格局
(一)多方协调,提升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力。要吸引干部愿意来党校学习,一方面区委和组织部门要对干部培训高度重视,要把是否经过党校学习培训作为干部成长的依据,考核工作业绩的依据,提拔重用的依据;另一方面党校必须拿出看家本领,要站在更高的立足点进行谋划、提出更高要求,想出培训绝招,提升办学质量。在办班的师资、教材、内容和形式上,必须要敢于大胆创新,有所突破,真正提升党校培训的影响力,形成“人人想来党校学习”的局面。再次,党校建立工作简报制度,主动及时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争取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每年与组织部研讨干部培训工作,坚持深入乡镇调研,了解基层干部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和意见等等,取得全区上下对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立足实际,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应从目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出发,从各层次、各类别、各岗位干部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科学确定他们的素质、知识、能力标准,进而准确地确定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并据此制定出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首先,应对干部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现状作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准确地掌握各层次各类别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状况,这是确保规划科学性的前提。其次,应分层次确定干部应具备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基本标准,以及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各类干部的具体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实用深学”的原则,确定出每位干部的教育培训需求,再从整体上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教育培训规划。这样的规划不仅能够较好地将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在制定干部队伍整体培训规划的同时,也完成了干部个体的教育培训规划。
(三)整合资源,提升教学设施的硬件现代化和利用率。党校目前已经拥有一座设备功能比较不错的教学楼。但是还要进一步重视党校的硬件建设,全面加大干部培训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党校办学中的困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势阵地。依托网络教育、信息化培训阵地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建立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与市校及兄弟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使网络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新途径。同时,要把升级硬件与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相结合,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四)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党校教学、干部教育应充分体现时代性,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与时俱进,注重针对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培训。重点进行“三基本”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教育。但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设臵有侧重的培训专题。科级以下干部培训要把重点放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上,引导他们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中青年后备干部要把培训重点放在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上,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同时,要把党性锻炼贯穿于各级各类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的全过程。二是岗位业务知识培训。按照新形势对干部业务素质的要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对干部实行分类按需施教。三是实用知识更新培训。紧扣时代主题,用反映当代世界发展、体现时代变化的最新知识和成果,及时充实干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重点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金融知识、外经外贸知识、WTO知识等。四是实用技能更新培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干部学习法律知识、信息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提高干部的岗位技能水平。五是文化知识再提高培训。根据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和专业结构。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主体个性化、差别化、特色化的需要,把个人培训需求与组织目标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针对性。
(五)探索求新,创新培训模式。在培训的方式上要不断增加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的比重,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在教学手段上,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形式;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大班集中授课和小班专题研修相交叉、单向安排和自主选课相结合,积极探索“菜单式自选培训”,从普遍化、大众化向个性化、差别化转化,扩大课程供给量,打造自身品牌课程,提高竞争力。在坚持和完善脱产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党校还应在中心组学习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研究干部教育培训规律,探索和开辟新的培训方式和手段。
(六)加强管理,建立干部培训动态考评机制。实行干部学时学分管理制度,以推行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为契机,完善“学用结合”、“不培训、不提拔”以及奖优罚劣制度,激发学员参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档案,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岗定期进修制度,把干部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工作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强化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
(七)优化资源配臵,创新培训管理模式。要在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进一步协调和各系统各部门的关系,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要深化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要搞好办学评估,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各方面对照条例进行规范。要搞好教学和科研质量评估,检验自身培训质量,并及时研究和改进存在的问题。要优化资源配臵,加强党校系统内资源整合,并积极利用党校外资源,进一步加快党校信息化建设,形成全区乃至全市党校互联的资源网,使党校的教育功能延伸、覆盖到社会。
党校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不断提高党的干部培养质量,创新培训模式,这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