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海省未来重点打造铝等有色金属产业
青海省未来重点打造铝等有色金属产业
发布时间: 2011/12/6 10:48:00
“十二五”时期,是青海省推进“四个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青海省工业在“十二五”时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青海省确定未来五年发展重点: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延伸链条、形成集群、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和市场竞争力的十大特色产业,努力把青海打造成全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通过十大特色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十个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据省经委有关人士介绍,“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工业经济总量和工业投资将翻一番,建成百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培育形成百户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企业,并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等十大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新材料、盐湖化工和大型钾肥基地,建成区域性有色金属、油气化工、新型煤化能源、特钢和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建成国际性藏毯基地,着力打造具有青海特点的循环经济品牌,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新能源产业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新能源产业规划投资将达250亿元
据了解,青海省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风能、锂离子电池和生物质能产业。注重技术创新,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集聚,建成太阳能光伏产业、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和风能产业等三条产业链,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使新能源产业成为青海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建设多晶硅、单晶硅—硅锭、硅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系统平衡部件—光伏系统与应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着力构建从多晶硅、非晶硅等光电转换材料到光伏并网发电的完整光伏产业体系,打造西部发展光伏、聚光发电产业及光伏电站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形成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链,开拓太阳能建筑、采暖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市场;风能产业将坚持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加快适合高原风能特点的风力发电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培育发展风能装备制造业;锂离子电池产业立足盐湖锂资源,以发展蓄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组件为重点,形成锂电池、铜箔、铝壳、正极用料核心供应优势;生物质能产业则加快建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平台,积极发展以餐厨垃圾、秸秆、植物油脚和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产品,构建多元化的新能源结构体系。
新材料产业
“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业规划投资650亿元
新材料产业以新型电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为主要发展方向,依托青海矿产资源、能源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延伸硅及硅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等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建成具有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据了解,新型电子材料将以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产业为基础,引进先进的大尺寸单晶硅切割技术和设备,扩大晶体硅材料生产能力;加快高纯铝、电子铝箔、电解铜箔项目建设,扩大功能性电子元器件和覆铜板生产能力,并向高性能覆铜板、多层板用超薄、低轮廓、高延伸率的铜箔生产技术方向发展,壮大电子薄膜材料生产规模;以碳酸锂产业为基础,着重发展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碳酸锶产业为基础,提高锶铁氧化体生产能力,加快优势资源向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方向转化,奠定青海省磁性材料产业基础。新型合金材料以电解铝、金属镁、电解铜等产能为基础,以铝镁合金、铝锂合金、铜合金材料及铝基、铜基复合材料为主要发展方向;新型化工材料方面,延长化工产业链,拓展化工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耐高温、耐低温、高耐磨及长寿命等高性能的新型化工材料和苯系基础化工产品;另外,新型建筑材料则以新型墙体材料特别是墙体自保温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为发展重点,同时,大力开发新型墙体推广应用的配套产品和技术;扩大石棉及其制品应用范围,形成特色石棉产业。
有色金属产业
“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规划投资460亿元
据了解,青海省将围绕电解铝,铜、铅、锌、镍、钠、锂、钼等,合理规划产业规模和布局,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及铝镁轻金属合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构建铝、镁、铜等有色金属产业链,增强有色金属就地转化升值的能力;积极采用湿法冶金、变压吸附等先进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以冶炼及延伸加工为主,形成高技术、多品种、低消耗、高产出、循环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十二五”时期,青海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在400万吨左右,其中电解铝350万吨;新增黄金资源量310吨,建成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首先,依托青海省水电优势,适度扩大电解铝及合金坯、锭生产能力,形成350万吨左右产能规模,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建成青海国重要的电解铝生产基地。大力构建铝、镁等轻金属下游加工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力争将70%左右的电解铝、镁实现就地加工转化。积极发展高纯铝,为发展电子材料提供原料保证。
其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及整合力度,提高产能及产业集中度。第三,引进先进电解炼镁装置,初期建设10万吨金属镁生产线;与盐湖化工产业相融合,采用电解工艺形成4万吨金属钠生产能力;扩大有色金属生产品种,满足并提高下游有色金属压延及合金材料加工的需要。
盐湖化工产业
“十二五”期间,盐湖化工产业规划投资960亿元
未来五年,青海省将以盐湖钾、钠、镁、锂、硼等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主线,重点构建以钾盐为核心的化肥工业、镁钠资源综合利用和盐湖卤水深度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推动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产业的有机结合,拓宽盐湖化工产业发展空间;实施大型化、高起点、规模化、园区一体化的重点项目建设,构建盐湖化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氯气平衡、硫酸平衡为重点,以氯化工的发展规模和水的供应能力确定盐湖资源精深加工的规模,均衡发展下游加工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在盐湖钾、钠、镁、锂、硼资源综合开发、规模开发及其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上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一批盐湖钾、钠、镁、锂、硼资源深度开发、多产业融合链接的核心技术,形成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产业相互融合、循环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成全国最大的盐湖化工、大型钾肥及钾盐基地。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青海省钾肥(氯化钾)生产规模达到550万吨,并积极发展工业氯化钾等钾盐系列产品,促进钾资源开发的高值化;纯碱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以上,硫化碱达到30万吨左右;采用先进适用技术,首期形成10万吨氢氧化镁生产能力;形成5万吨碳酸锂生产能力;形成5万吨碳酸锶生产能力,打造以锶为基础的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形成10万吨硼酸、3万吨硼砂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有机硼、氮化硼、碳化硼和元素硼等产品,形成青海国重要的硼化工基地。
煤化工产业
“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500亿元
做好产业布局和资源整合,集中布局煤炭洗选业,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整合木里煤炭资源,按照有焦有化、规模发展的原则,集中布局煤炭洗选和下游综合利用产业,洗选能力达到2200万吨。今后五年,青海省将积极推进煤基多联产项目和煤炭深加工,通过煤的气化,实现电、热、液体燃料、化工产品的多联产,构建“煤炭开发—煤焦化—煤焦油精深加工—焦炉气甲醇—甲醇制烯烃—下游产品”和“煤炭开发—IGCC—甲醇(二甲醚)—下游产品”产业链;以电石和盐湖资源为依托,构建“煤化工—盐湖化工—建材”综合利用产业链,发展烧碱、PVC、醋酸乙烯、1,4丁二醇以及环氧乙烷、乙二醇、环氧丙烷、丙烯酸等烯烃下游产品;支持引导煤焦油精细化工产品,煤气制合成氨等系列产品;建设以煤化工、能源、盐湖化工、冶金相结合为特色的新型煤化产业基地。
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
“十二五”期间,油气化工产业规划投资60亿元
青海省将充分利用柴达木地区油气资源优势,加快油气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到“十二五”末,年产油气当量1500万吨,原油加工300万吨以上,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与盐湖化工产业相融合,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下游相关产业和深加工、精细加工产品。重点建设与盐湖资源开发和有色金属产业相配套的油气化工循环产业体系。促进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产业一体化进程,以天然气部分氧化为核心,发展甲醇、甲醛、合成氨、乙炔、聚丙烯、PVC等下游产品,发展一批合成树脂、化纤原料、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品。建成区域性油气化工产业基地,使石油天然气从单一的燃料型工业向综合化工型和精深加工型工业转变。
轻工纺织产业
“十二五”期间,轻工纺织产业规划投资120亿元
青海省轻工纺织产业主要包括藏毯绒纺产业、民族特色服装服饰业、民族特需品产业和特色旅游商品产业。以青藏高原动植物特色资源为基础,进一步扩大轻纺产业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以藏毯、民族服饰、毛棉纺织为主的纺织产业,促进服装服饰产业品牌化发展,大力发展伊斯兰民族服饰业和民族特需品产业;发展昆仑玉、天然矿泉水、民族和地方特色食品、民族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
以西宁大白毛为主,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羊毛资源,构建以藏毯为核心的绒纺产业集群;加快藏毯产业国际化,建成以青海省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区和中亚地区,集藏毯研发、加工、展销和原辅材料交易为一体的国际性藏毯之都。发挥比较优势,利用新疆等地棉花资源,加快西宁、海南纺纱能力建设,积极培育下游产业,发展高端棉纺织产品。扩大轻工产业规模,整合生产要素,着力打造轻工产品品牌,推进产品标准化。培育和扶持一批设计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以昆仑玉、唐卡、金银饰品等为代表的特色手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民族和地方特色食品优势,实现产业化和品牌化。促进民族特需品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的规模化。
钢铁产业
“十二五”期间,钢铁产业规划投资230亿元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从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出发,以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急需的特钢关键品种为主导,围绕西宁特钢技术改造升级和格尔木钢铁项目,按照“特钢为主、普材为辅、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市场和电力等各种要素配置,发展装备制造业用钢,核电、军工用高端特钢等品种,做专、做精、做强特钢产品。加大铁矿开采、冶金焦等配套产业建设力度,提升钢铁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及节能降耗水平,建设西部新的特钢生产基地。到2015年,达到钢铁700万吨左右产能。
对现有特钢生产能力进行产品、工艺技术、环保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使特钢产能达到200万吨。借助城市钢厂搬迁,积极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在甘河工业园区新建300万吨特钢产能,使特钢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打造西部特钢精品基地。依托肯德可克、尕林格铁矿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在格尔木布局200万吨钢铁项目。对铁合金产业,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按照产业政策淘汰限制类产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和扩能改造项目;积极推广精料入炉、余热发电、炉渣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新技术;鼓励现有铁合金企业按照产业政策要求,采用先进工艺,大力推广精炼技术,提高合金比,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
装备制造业
“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规划投资230亿元
青海省装备制造产业将重点发展数控机床、专用汽车、环卫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石油机械、重化工用非标设备和大型铸锻件及基础零部件等。积极引进最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和高端设备,以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着力推进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积极推进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形成自主技术、标准和品牌,形成以数控机床、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环保设备、压力容器与非标设备、大型铸锻件及基础零部件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到2015年,形成2500台套数控机床、5000台当量环卫车及环卫设备、10万吨精密铸件、10万吨铸钢、30万吨大型锻件、1.5万辆专用车、4000辆新能源汽车、40万根曲轴生产能力。
在机床产业方面,加大数控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特色化、高科技、高技术附加值的数控机床产品;加快重大科技开发项目产业化,建立以高档重大型和专用机床产品为主的新型数控机床生产基地。
专用车制造产业,以汽车精密铸锻件制造,专用车生产为主,逐步提高生产能力,形成环卫专用车系列、重中轻特种车系列共同发展的产品格局;积极发展专用运输车、工程自卸车、机场专用车、电源动力车等专用车、特种车新产品。铸锻件加工则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机床类、汽车类、曲轴类、大型阀体类、大型齿轮毛坯等产品,推进青海省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西部地区现代化大型和大口径核电用模锻件生产基地建设。
生物产业
“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规划投资50亿元
青海省确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化制品、动植物种养利用产业和生态产品,构筑有鲜明地域优势和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建设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研发平台,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中藏药GAP种植基地建设,发展以高原中药材为原料的中间提取物与新型药物制剂,沙棘、枸杞、冬虫夏草等系列保健品和油菜籽、马铃薯、蚕豆、青稞、牦牛、藏羊等特色农畜产品。
中藏药产业方面,将积极做好藏药产品标准升级和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升级,争取将更多的藏药品种列入国家药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加强中藏药材科研、地道藏药材品种驯化和规模化人工种植研究,推动传统藏药生产的现代化改造,促进青海省中藏药产业整体升级和发展。
保健品产业上,以沙棘、枸杞、冬虫夏草(菌丝体)、牦牛等特色动植物系列产品的规模加工和集约加工为重点,加快生物资源种养植基地建设;积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保健品和药品两大系列为目标,研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无污染的系列产品;开展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特别是沙棘、枸杞等有效成分提取与转化、牛羊副产品和脏器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农畜产品加工产业,以提高油菜籽、马铃薯、特色果品、牛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转换能力为重点,突出集群发展和品牌建设;提升青稞酒、果酒、陈醋等地方品牌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牦牛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乳制品加工业,努力培育乳制品品牌;重点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第二篇:打造“中国铟谷”--记柳州国家高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
打造“中国铟谷”——记柳州国家高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0-11-18 铟,一种稀贵金属的名字,与柳州国家高新区紧紧地连在一起。
作为在电子电信、光电、航空航天、通讯等产品不可缺少的原料,铟同时也是制造新一代铜铟硒高效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和制造下一代电脑芯片的关键材料。
“近水楼台先得月”。柳州是我国铟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铟产量世界第一。近年来柳州高新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倾力打造“中国铟谷”。
铟铝项目通过科技部专家的答辩,并获国家重点支持;中国首家铟谷交易中心永久落户柳州高新区;举办国际第一届铟产业高峰论坛;规划以铟为主的有色金属国际孵化器和国家新材料基地„„近年来,柳州高新区高招迭出,向着国际一流的“铟谷”的目标加速前进。
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
近几年来,铟材料深加工满足了航空技术、晶体管、透明导电膜等多用途高级工业材料的需要,并聚集起一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2003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在柳州市建立。致力于中国“铟谷”的构建,柳州高新区拉动了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的延伸,成为高新区的主导产业。
柳州高新区以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自治区科技活动周等高规格会展为契机,促进柳州市铟企业与其他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院所的合作;主动寻求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支持;大力加强政府、企业、研究院所的良性互动,为企业院校合作牵线搭桥,与北京有色院、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广州有色院、上海理工大等院所的合作,为企业寻找技术支持、智力支持;在本级科技项目评估中加重产学研支持的力度,促进企业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热情、水平和能力。
目前,包括柳州英格尔与美国铟公司、铟泰与中南大学、百韧特与北京有色院、德邦与清华大学、柳州市特姆预应力有限公司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签订了技术转移协议。
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利用联盟单位的力量来共同解决铟深加工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开展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并推进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合作。
完善相关人才机制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
近年来,柳州市还通过资源的独特性关注人才,产业的先进性招揽人才,环境的开放性吸引人才,生活的舒适性稳住人才,把国内外的有关铟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经营、贸易的人才吸引到柳州来开办自己的公司,源源不断的为铟谷打造奠定人才基础。
为提高相关企业的持续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工作的深入开展,柳州高新区还通过举办“柳州市企业专利信息分析高级培训班”,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班”,培训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人才。
建立技术创新联盟
联盟是一种战略合作模式,适用于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校和行业的核心企业,目的是集成优势资源开展一些前沿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
柳州市推动华锡集团牵头,联合铟泰、德邦等铟生产企业组建广西铟工业协会,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组建战略联盟。全面展开与中南大学、北京有色院等知名院所,戴永年、涂铭旌、张国成院士等著名专家,以及国家发改委、海关、收储局等国家部委的高端对话,共同解决限制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政策瓶颈问题,以提升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利用联盟单位的力量来共同解决铟深加工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开展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并推进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广西铟工业协会已初步形成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技术创新联盟。
如今,共同完成了铟标准修订稿并获全国标准委通过,完成了高纯氧化铟及高纯氢氧化铟2个产品国家标准、以及其对应的分光光度氯含量等12个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完成氧化锡和掺锑氧化锡两个国家标准的申报。
值得一提的是,柳州市高新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竞争优势十分明显。2009年,新材料实现工业总产值90亿元,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30.9%。园区拥有铟检测中心、铟研究中心、铟交易中心等产业公共平台。作为广西唯一的产业集群品牌,园区新材料产业集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2008年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柳州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柳州高新区将加快发展以铟为重点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以华锡、铟泰等龙头企业为依托,瞄准高性能铟靶材→透明导电膜材→显示器件、金属铟原料→高纯铟→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电子元器件、金属锌→无汞锌粉和代汞缓蚀剂→绿色电池材料,推动现有企业集聚,重点招商一批国内外先进企业。支持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创新,着力提升技术水平、工艺水平、设计能力和产品质量。积极培育“中国铟谷”的产业品牌,到2015年,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第三篇:未来河北产业发展的重点与建议
未来河北产业发展的重点与建议
根据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要求,结合我省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特质,“十一五”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省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一)继续搞好传统产业
1.农业
紧紧围绕“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手段,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创汇农业,提高专业化生产程度,促进农业由数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努力建设现代农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壮大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支柱,成熟和完善“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适当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油料和蔬菜面积,积极发展牧草、花卉、食用菌、甘薯、果品等产业;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远洋渔业、水产品养殖加工业等。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加快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科技示范园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重点是抓好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等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
2.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首先,大力发展现代现代交通业。主要任务是公路建设实现网络化、标准化、高速化;铁路建设要配合中央铁路的建设与发展使车站布局与规模合理化、现代化,地方铁路合理布局、力争实现电气化;积极推进水路和港口建设,大幅增加水运能力和吞吐能力;合理布局机场建设,拓展国内国际航线;大中型城市交通种类实现结构合理化,轻轨铁路、地铁、无轨电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得到合理发展,外环路、立交桥、高架桥地得到合理建设,交通管理实现智能化,大力改善交通状况。其次,大力发展现代通信业,主要是围绕提高网络规模和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增加长途传输网带宽和互联网带宽,扩大覆盖范围,开发增值服务,继续抓好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和网络融合等重点工程。此外,好要继续抓好科教、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强化水利设施建设等。3.能源产业
重点是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按照“稳煤、扩电、保油、增气”的思路,发展清洁高效能源,提高洁净优质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1.冶金
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规模实力,逐步提升产业层次,主导产品转向以目前高进口依存度的高质量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汽车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用高质量冷轧板材、不锈钢板等为主。规范引导内地钢铁企业发展,淘汰小钢铁,向高深精专发展。增加板管带精品钢的比重,大力发展替代进口产品。到2010年,板管产品比例达到55%。
2.医药
我省医药目前是以青霉素、维生素、土霉素等化学原料药为主体,这些产品的市场寿命较长、需求较大,在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也较为突出,产品本身还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将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一个稳定方向。另一个发展方向是提高化学药加工深度,研究开发缓(控)释等新制剂剂型和品种。加快符合GAP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推进中药现代化。构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强化创新药物新品种研究开发,健全我省新药开发体系,大力发展生物制药。
3.建材建筑
我省建材产业主导产品目前位普通水泥及其制品、平板玻璃及玻璃制品、非金属矿物等,今后除继续扩大其市场规模外,技术升级、品种更新、质量求进也是这些产品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建筑陶瓷技术、环保型建筑材料、化学建材和新型建筑结构体系。鼓励开发和引进保温节能的新型建筑结构。提高建筑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形成以综合承包类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实施创名牌、走出去战略,塑造企业良好信誉,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以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城镇住宅供应体系,不断优化住宅结构,提高综合功能。启动和激活二级市场。加强建材、建筑两个行业的紧密结合,提高新型建材产品的市场应用水平和范围。4.化工
该产业生产规模大多偏小,且技术进步缓慢,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将面临国际市场的较大冲击。因此,在该产业内部尽快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重组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在产品的选择上也将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新一轮优胜劣汰。以炼油工业为依托,以石油化工与氯碱化工结合为突破口,把PVC、TDI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以石化工业基础原料、烯烃为龙头的联合生产企业;建设大型乙烯、丙烯生产装置,建设曹妃甸深水原油码头,建立以石油储备为依托的现代石油物流产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加快以乐凯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业的发展。
5.机械
我省的机械工业主要集中的中小电机、手用或机用工具、电扇、台钻、普通金属标准件、普通轴承、集装箱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档客货车、拖拉机、农用车、重型载重汽车、电线电缆、推土机、装载机、部分输变电设备等产品上,而在核心工业产品及机床制造、各种高中档通用专用机械、成套设备领域几乎毫无竞争力可言,随着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介入这一领域的难度空前增大。因此,我省机械产业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局和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结构调整,以生产规模、技术规模打造拳头产品。重点发展轻型车、专用车、多功能商用车和轿车零部件,加快建设定州长安、保定长城、邯郸宇康三个汽车工业园和唐山、廊坊两个汽车零部件基地;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输送设备、环保设备等专用设备;重点发展现代通信产品、新型显示产品、集成电路及元器件、新型电源及网络信息应用产品;培育发展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节水灌溉和设施农业设备、耕作、种植、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具,棉花、面粉、豆类、蔬菜等农副产品深精加工机械。
6.纺织服装
我省的纺织产业来来是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该产业的低级化特征开始显现。多年来,该产业产品大部分是棉纱、坯布、化纤以及低档次服装和少量的丝绸及针织品,印染布和高档成衣几为空白。要想在今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该产业的活力,就必须抓住入世准备期所剩不多的时间,利用合资合作、技术创新、产品转型等手段,力争在原低层次产品基础上,在高层次产品领域获得一席之地。为此,要重点发展新型化纤原料、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壮大龙头名优服装,抓好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规划建设好纺织基地和服装工业园。7.食品
目前,全省已形成粮油、屠宰、肉类、饮料、乳制品、调味品、水产加工、罐头、饮料酒、卷烟、制盐等四大门类21种类的食品工业体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力推进名牌战略,集中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液态奶及配方奶粉、肉加工、葡萄酒和粮油加工,形成更大的市场和生产规模。
8.信息产业
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提高计算机及网络普及应用程度,加快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步伐,坚持电子政务先行,加速发展电子商务和电
子社区;抓好基础地理、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数据等五大数据库建设;加快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三大网络改造升级;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加快建设石家庄、廊坊、保定、秦皇岛和唐山市的信息产业基地和项目;发挥电真空、液晶、光电显示器件和电子材料等优势,加快发展微电子、网络通信和软件产品;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探索开发集成电路产业;建设好信息产业基地和信息产业园区。9.物流
继续培育壮大五大区域性物流中心,力争形成覆盖全省、融合京津、联接国内外的现代物流网络;加快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秦皇岛东港路物流园区、廊坊国际区域性物流产业园和邯郸综合物流园区等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培育石家庄中储、秦皇岛北方、邯郸东信等一批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10.旅游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档次,在充分利用现有景区、景点继续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实施精品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构建与京津相融合的大旅游圈,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好环京津休闲度假区、省会休闲度假区、秦唐环渤海旅游区,长城旅游带和太行山旅游带。
(三)强力培育新兴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
突出河北半导体材料、软件、石家庄国家医药等三大重点产业基地,培育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绿色加工、工业酶、生物医药、生物农药和生物环保业)与现代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群体,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抓紧启动高纯度光纤用石英材料、纳米测量及控制仪器、大直径低氧碳硅单晶及硅晶片、高速高识别率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液晶显示材料及器件等一批新项目。同时,要开拓发展新能源产业,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燃料电池和生物液体电池等可持续使用或显著提高能耗效率的能源,重点要发展煤的液化、节能及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化,探索培育新能源汽车、核能、氢能和生物质能等。此外,要积极开发高新技术接水及水处理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产业化、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
2.现代服务业
一是以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推进服务领域的改革,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银行、保险、邮电通讯、外贸、教育等服务行业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境内民间资本、港澳台资本以及国外资本对上述领域的投资,培养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形成有效竞争和优质服务,实现健康协调地发展。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瞄准需求潜力大、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河北省的情况看,文化产业、非义务教育的教育培训业、物业管理业、医疗保健服务业、社区服务等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积极推进区域产业特色化
以中心城市为节点、以区位优势为平台,以产业基础为载体,促进不同特色产业在空间上的持续集聚,构建新的经济产业带。除依托11市形成的传统经济区之外,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探索构建三大新兴产业带:
1.近环京津高新技术和外向产业带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通过培育壮大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大量吸引省外资金来此创业。
2.沿海经济带
借助沿海港口和产业基础优势,通过有序、有效的生产力要素合理东移,促进沿海经济、海洋经济开发,形成以临港工业为主体的河北省新的产业生长点。
3.沿路经济带
即沿京广、京
九、京秦高速公路进行特色经济开发,基本设想是京广沿线重点发展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设施农业;京九沿线立足产业结构的轻型化和高级化,着重体现县域经济特色,生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京秦沿线则积极寻求与京津产业对接和承载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努力营造经济冀一体化发展的“示范”空间,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孵化器”和“辐射源”。
4.县域特色经济
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合作等形式,调整搞活县域资源量,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形成规模特色。
(五)“十一五”促进河北省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
为了在产业政策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的产业政策干预面应集中在“市场失效的领域”。为了进一步增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十一五”时期的产业政策应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制订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的产业政策。二是在所有不具备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领域,制订充分体现公平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性产业的产业政策。三是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领域和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领域,制订有利于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自主研究开发的技术创新产业政策。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一是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传统产业实行分类指导,确定传统产业的鼓励、限制和淘汰类别,因企制宜,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
二是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水平、质量。对于将陆续进入衰退行列的夕阳产业,我省应及时制定援助政策,帮助其调整和退出。集中全力改造和提高钢铁、纺织、煤炭等几个重点工业,提高其技术水平、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传统产业中高新技术应用的比重,对重点行业技改中的高新技术投入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严格核定新上骨干项目和重点产品的科技含量标准,杜绝产业初级化的膨胀和一般性加工工业的重复建设,坚决淘汰一些随人之后、无力竞争、生产能力低下的产品。同时,制定和完善鼓励加快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金融和税收政策。
三是设立产业结构调整援助资金。为了帮助困难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或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建议设立产业结构调整援助资金,对一些企业转产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财政支持,帮助他们尽快更新技术设备,开发新产品或进行产业转移。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制定促进国内企业技术积累的政策如期权制度、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诊断服务梯地、技术信息网络等公共产品投资和法规建设,提高企业技术获得能力;积极利用WTO规则,加大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出面组织对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强化研究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改进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集中资金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技术推广运用的发展;通过财政贴息制度,吸引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运用财政资金对重点技术推广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扶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发挥税收杠杆作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重点是实施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财务税收优惠,允许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并按实际发生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税所得额;允许企业研究机构的人员工资和关键设备一次或分期摊入管理费用。
对一些有利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特殊的财务政策,允许其根据产品的市场周期,采取快速折旧法,加快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大对一些重点技术引进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支持。在组建各类经济开发区的同时,通过各地的产业优惠政策,对进入开发区企业的产业开发种类进行分类,要在组建开发区的同时有意识的把同类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组织在一起,发挥产业整合的优势,提高产业聚合群的整合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积极落实鼓励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关政策。对我省重点扶持的国有企业和经省以上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允许提高年综合折旧率,允许选择加速折旧的办法。企业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和公司制改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多提取的折旧,允许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企业研制开发新产品,允许企业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开发费用和关健设备、测试仪器的购置费用在成本中列支。
3.大力支持基础产业
除继续运用行之有效的设立专项基金、发行建设债券、财政支出等政策手段外,可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允许基础产业的建设方式,既可由政府组织负责投资、经营有关项目的财团法以经济方式进行经营,也可吸引外资、私人、集体企业的资金共同组成股份制企业。
4.培育产业国际竞争力
继续通过吸引外资进入全球体系,实现产业内分工;制定鼓励企业加快认证工作的政策,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链;为建立海外营销体系提供条件和制度保障;强化行业协会协调功能,规范企业行为,避免省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继续落实国家有关引进外资、外商投资企业、劳服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用足用好对外贸出口贴息和提高外贸出口退税率等优惠政策。5.服务业采取分类政策
以就业为目标的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但需求增长较为缓慢,主要是通过放松管制、降低税费、规范服务标准和管理,鼓励服务需求的社会化、企业化;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流动人口用工条件、户籍管理、子女上学、医疗保障等;加快对内开放垄断性行业,放开金融、电信、交通、教育、旅游的行业进入壁垒。
6.引导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
对效益好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方式,支持企业重组上市,吸收社会公众资本用于企业发展;对经济关联度高、优势互补性强而经营管理相对分散的资产、产权或股权,可通过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或授权经营、授权持股等方式向拟上市的企业集中;鼓励将可协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存量用于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的增资配股。
7.积极落实人才政策
着力突破优秀企业家缺乏对产业发展造成的制约,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企业家;放宽视野,促进一批优秀管理人才走上企业领导岗位,并积极储备一批管理人才作为第二梯队;大胆创新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优秀企业家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逐步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建立企业家信息库。
8.进一步优化产业外部环境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活市场微观主体,特别是要在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用足用活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借鉴兄弟省区市的做法,完善投资鼓励政策;适应跨国投
资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外资,积极吸引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面向全球的生产基地和配套基地;鼓励省内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合资合作,进入国际配套采购网络;支持外商以BOT、项目融资等方式在我省投资;要认真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我省的各种优势,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我省的招商水平和质量。
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改革审批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
第四篇:未来十年我国将优先发展钢铁冶金等产业
未来十年我国将优先发展钢铁冶金等产业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理事会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主题为“工程科技与人类未来”的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主旨报告中提出,今后10年,中国要优先发展和重点突破10个重点产业,包括电子通信、航空、航天、航海、轨道交通、发电与输变电、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家用电器、汽车,以产业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周济认为,从全球范围看,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不断深化,它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技术,同时集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的现代化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周济表示,当前,中国可以通过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将大大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周济称,工程科技直接把科学发现同产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抓住工程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这个关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把创新成果尽快完成工程化并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工程科技人才是工程科技的创造者,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工程教育高速发展,如今每年培养工程师、农艺师、医师350万人,工程科技人员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人,这是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他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