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科院院士:中国核电站扩张太疯狂存在安全风险
中科院院士:中国核电站扩张太疯狂存在安全风险
中科院院士:中国核电站扩张太疯狂 存在安全风险正在建设中的海南昌江核电站,目前还有三个省在上马核电站项目。(英国《卫报》)
英国《卫报》披露中国核电安全风险后,引起广泛关注,评论过千(网络截图)
美国《纽约时报》随后转载英国《卫报》报道,并在其主页上推荐(网络截图)
凤凰iMarkets讯 最近,核电板块成了资本市场的“宠儿”。去年底,中广核赴港上市,中国核电近日顺利获得IPO批文,而另一大核电央企--中国核建也开始冲刺IPO。支撑着核电板块上涨的背后是中国核电的迅速扩张。
快速扩张的核电项目使中国成为在建机组规模世界第一、总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的核大国。然而,故事的另一面是核电站迅速扩张是否绝对安全?毕竟任何带“核”的字眼似乎看起来都不太安全。
此前因报道斯诺登“棱镜门”事件获得普利策奖的英国《卫报》最近将目光转向中国核工业。昨日,《卫报》聚焦中国核能背后的安全问题,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两弹一星的参与者何祚庥。此篇报道在西方国家引起强烈反响,原文下面读者评论过千,并被《纽约时报》推荐。至此,中国的核电站扩张不仅为资本市场添把火,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以下为英国《卫报》全篇原文:
中国某杰出科学家警告称,中国的核电站扩张计划“十分疯狂”,因为中国在核电站安全控制方面投资不足。
发出此警告的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两弹一星的参与者何祚庥。他表示,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这一灾难性事故发生后,中国暂停了建设新核电站的步伐,然而现在在中国内陆地区加快建设核电站的建议尤其危险,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对数百万人用水依靠的河流以及大片重要农田的地下水供给造成污染。中国望在2020年赶超日本核电站发电量
2011年,为了重新审核其安全标准,中国对新反应堆的建设申请予以停批,但是今年3月却批准了两处新反应堆的建设,这部分表明中国试图在2020年前赶超日本的核电站发电量,从而在十年后跃升为世界上最大核电使用国。
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政府续签了与中国的核合作协议,该协议将允许中国购买更多美国设计的核反应堆,并且还可能获得“从用过的核燃料中重新处理钚”这一技术。众所周知,中国政府热衷于增加核能发电量,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核能发电也有助于减少对进口油气的依赖。
中国核能问题上的两种声音:要安全还是要发展
何祚庥表示,中国的核电站扩张的太快,以至于无法保证它具备安全性和专业的监测水平。这两者对避免核事故发生非常重要。
何祚庥在中国科学院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中国就核能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以安全为重,另一种则以发展为先。”
他谈到的风险包括了“腐败、较弱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等。他还指出:“他们想在2020年前使核能发电量达到58千兆瓦,最终达到120千兆瓦至200千兆瓦之间。这是十分疯狂的。”
何祚庥对中国核计划提出的质疑特别具有权威性,不仅因为他在学术界的权威地位,更因为他此前在一系列争议问题上都坚定的支持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拆除北京市城墙等一系列事件中,他都一直拥护政府的立场。
何祚庥更愿意看到,当通过审批或已在建的核电站都竣工时,中国能停下核电站扩张步伐,然后用上数十年的时间积累安全运行这些核电站的经验,之后再谈扩张事宜。几乎中国所有在运行的核反应堆都建于2000年之后。中国核能便宜,因为我们降低了安全标准 何祚庥表示:“目前中国还没有足够多的经验来判断(核电站)是否会发生事故。”他认为,评估核电站是否会发生事故,“核反应堆的数量和这些反应堆已经安全运营的时间长度都至关重要。”
何继续说:“在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后,中国也对国内核电站做了安全评估。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只是一些小问题,最终的结论是中国的核电很安全。但是安全检查是按照旧的标准进行的,这些旧标准本身需要提高。”
何称,中国政府官员认为核技术自切尔诺贝利和三里岛核事故后就已经得到改进,但是他们或许忽略了在两起核事故中的人为错误和有缺陷的安全机制。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操作员已经承认,在地震和海啸前,公司因担心法律诉讼和民众抗议而未采取更强有力的灾难预防措施。
对此,何认为:“尽管日本有着更精湛的技术和更好的管理,同时也非常努力地向美国和前苏联学习,但是它仍不能避免事故发生。”他还补充道,中国在核监控上配备的人员比日本配备的更少,提供给这些人员的工资也很低,这样这个岗位就吸引不到好的年轻科学家。
何祚庥还表示,中国曾考虑对核电站实施更严格的安全标注,但后来又放弃了该计划。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核能面对非常大的扩张压力,同时大型能源企业也有足够的权势将企业的经济利益置于国家安全之前。
何祚庥说,“过去四年在更新标准方面曾进行内部讨论,但是这么做需要更多的投资,这将对核电的竞争力和盈利性造成影响。”他表示:“中国的核能成本很低,因为我们降低了标准。”
何称:“现在环境保护部正考虑设一个新的监管职位。当他们邀请我参与讨论时,我告诉他们——‘你们的安全监管不是独立的,因此对核电的监督往往是假的’。” 最大担忧:核电站总建在人口密集区
何最大的担忧之一是“通过在内陆兴建核电站来实现积极扩张计划”这个建议。三个省已经被选定作为核电站建设点,并且已经开始初期建设工作,还有更多的省已经相继提出核电站建设方案。
中国缺乏水资源。内陆核电站需要建设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以便于在日常运营或发生紧急事故时冷却。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往往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因此一些内陆核电站往往建在人口密集区。何表示:“他们说可能把核电站建在沙漠中,但问题是沙漠里没有任何水。”
将核电站建在人口密集区(例如城市和农田旁边)的一大威胁是,任何事故都可能使数百万人陷入类似于福岛核泄露事件后所面临的核辐射和长期污染危险。
何祚庥表示,“如果他们将核电站建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核泄露的后果将极为严重。如果他们能保证核电站100%安全,我绝不反对,但是没人能保证这点。”
“老实说,我已经88岁了,不管核电站是否安全,它对我的影响都不大。但是我担忧我们后代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讨论核电项目时,不应该只看到他们的赢利利润。”(编译/双刀)何祚庥其人
接受英国《卫报》采访的何祚庥或许可以被称为一位“非典型性科学家”。
他是何祚庥,是中科院院士也是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在他学术生涯的早期,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粒子理论、原子弹和氢弹理论的研究,是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参与者之一。如此扎实的学术背景使他在核能领域的言论掷地有声、备受关注。然而有别于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在媒体舆论方面很有存在感。他对伪科学、邪教的口诛笔伐,对经济、社会问题以独特见解,都使之成为“曝光率”颇高的新闻人物。他与方舟子、司马南一起反对中医,就克隆、环保、煤炭安全等社会问题侃侃而谈。其极具争议性的言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争议性的言论或许体现了他“大胆敢说”的性格。这种“敢想敢说”也在英国《卫报》的采访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毕竟,作为一名中科院院士,就敏感核问题接受外媒采访,本身就可以称得上是极具勇气的行为。
正如《卫报》所言,他的一生都在支持政府,唯独这一次提出了异议。一名核能专家,在耄耄之年,对核电现状的肺腑之言值得我们深思。(作者:凤凰财经/易典翻译:双刀)风险提示:本文仅作为一般财经信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凤凰财经立场。本文或其任何部分不应被视为任何买卖的邀请或诱导。凤凰财经不能保证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文中的任何错误都不能成为向凤凰财经提起任何申诉的基础。[责任编辑:yidian] 2人参与 0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第二篇:院士:中国网络太依赖美国 信息安全受制于人
院士:中国网络太依赖美国 信息安全受制于人
目前,棱镜事件仍在持续升温。对于该事件曝出的美国入侵我国网络系统,攻击我国内地及香港网络中枢等数百个目标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在技术上,棱镜等监控计划很容易施加到中国网络系统上,面对网络攻击,我国的网络空间仍缺乏防护能力。
“我国网络系统大多依托美国公司的技术、装备和服务,它们对于监控者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更不用说有的本来就具有‘后门’,在这种情况下,外加的安全防护措施无济于事,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倪光南说。
我国网络和信息系统大量使用外国信息技术产品。例如,思科的设备在我国网络中,尤其是在网络核心节点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微软的操作系统在PC领域垄断了市场,IBM的主机主宰了银行信息系统,甲骨文的数据库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我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一直受到美国的牵制,关键行业如电力、银行等核心信息系统有90%以上使用国外产品。以数据库为例,多年来,国内数据库市场超过90%的市场份额被甲骨文等国际巨头占领。
信息安全的自主创新和贯彻国家意志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
纵观整个信息化行业,我国在终端、网络、软件、服务器、集成电路芯片等IT基础设施建设上大都采用了国外技术、国外品牌,而自主技术、自主品牌多少有些遭遇习惯性“冷遇”。
“过去有关部门从未意识到,要对这些信息技术产品进行审查,要制订替换它们的计划。这次棱镜事件才使人们有了危机感。”倪光南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希望有关部门以此为契机,真正制订和实施一个在网络和信息系统中逐步替换进口信息技术产品的计划。”
倪光南建议,面对日益增多的安全威胁,我国亟须完善自主可控的国家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紧跟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等级化保护和监督管理,落实等级保护相关措施。同时,鼓励和扶持民族核心技术及产品创新,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保障国家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不再受制于人,把中国的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大多已达到实用水平,尽管其中某些指标,特别是在成熟度方面还有一些差距,但其安全性要大大好于进口产品。而且,成熟度只有通过大量应用才能迅速提高。在多数情况下,不愿用国货,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而是崇洋媚外、缺乏创新自信的问题。”倪光南说。
从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信息产品、设备的采购应当尽量采购国产产品、设备,以达到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要求。
事实上,这也是国际通行的惯例。由于信息产品的安全性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美国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制定了完善的信息安全产品策略,比如《保护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总统令,欧洲的《确保欧盟高水平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相关措施》等。我国的华为、中兴等企业就因此被美国拒之门外。
“我国也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合法途径,加强对优质可靠的国产产品的采购,提高对国家信息安全的保护。”倪光南说,“希望棱镜事件的教训能够促使中国各界大大提高对网络空间安全的认识,并落实到以国产网络信息产品替代进口产品、消除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上。政府应当带头实施,就像买公车那样,带头使用国产软硬件。企业和科技界有责任保障我国网络空间的安全,这也是在信息领域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