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

时间:2019-05-13 10:0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

第一篇: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

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

连日来,汉滨区茨沟镇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热潮,全体党员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有力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见实效、取实绩。

茨沟镇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牢牢抓住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个大方向,紧紧把住党章党规就是共产党员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行为准则这个关键之阀,从思想上把握“为何学”,在行动中回答“怎么学”,坚决克服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深、学而不为的思想,推动学习教育向一线延伸、在一线落地,使“争做合格党员”成为全镇党员的自觉行为。

一是理论学习走在前列。学好党章党规、学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该镇始终坚持总要求,不断丰富学习教育载体,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两比一争”(比业绩、比作风,争先锋)专题活动和“远学张明俊、近学孙?P,争当先锋树标杆”学习大讨论,特别是在“六有”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茨沟镇“两学一做”“十个一”工作抓手,即:下发一个实施方案、制定一份学习计划、编印一本学习资料、组织一次学习竞赛、开辟一个先锋讲坛、掀起一场学习讨论、搞好一个公开承诺、落实一个包帮责任、树立一批“比争”典型、开展一次集中评议,并区分领导班子、农村支部、普通党员三个类别,结合当地实际编印系列“乡土教材”,做到学有素材、立有榜样、比有标准,实现学习教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死角全覆盖。

二是创新方式贯穿始终。“两学一做”,“学”是“做”的基础,“做”是“学”的目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做合格党员。要想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就必须在创新方式上下足功夫、补足底气。茨沟镇将传统的学习教育转型为“先锋讲堂”,让广大党员在谈理想、讲目标、明职责、说作为中,加深对党员权利、党员义务的理解和认识,并将学习教育中重点理论,分列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知识竞赛”小内容,易于广大党员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三是具体工作尽显身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实际工作,体现在现实变化,体现在群众是否认可和满意上。该镇党委把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工作的总引领,贯穿于脱贫攻坚、生态旅游、换届选举等各项工作,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镇党员为民想事、为民谋事、为民办事的实际行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干部孙?P是茨沟镇瓦铺村一名省派驻村扶贫干部、村第一书记,被大伙亲切地称为“咱们的孙书记”。虽是处级干部,来自大机关、大城市,与乡亲们之间却从未有过一丁点隔阂。他坚持实际、为民解难帮困;联系实际、为民招商引资,真心实意帮乡亲们想办法、出主意、找路子。在他的联系下,先后有省决策咨询委、陕南发展研究院、省慈善协会、长安大学等十多个部门单位领导专家,多次深入瓦铺村出谋划策,山上山下调研,提供智力和项目支持。结合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文古迹和革命老区实际,积极帮助发展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庭院经济、发展特色养殖和富硒种植产业,还多次自掏腰包帮助贫困家庭。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谱写着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篇章。

四是群众拥护凝聚力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必须把争取民心、凝聚民心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该镇党委注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更多群众看到党带领人民一步步走向美好未来的生动实践。当得知全镇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后,瓦铺村非党村民朱昌荣主动向村支部要来了学习资料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记本,并主动要求参加村里组织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他在笔记本上这样写到: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我观看了省委领导召开“两学一做”工作会议,看后感触很深,作为一名非党人员,我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笔者在随同镇党委书记王苗走访老党员时,来到东镇社区青坪贫困党员叶强庆家中,当询问起他在开展学习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他讲了三句话:“一是经济再紧张,生活再困难,借钱也要交党费;二是不管路途多远、多难走,翻山越岭也要过组织生活;三是别人争着要低保、要政策,我是党员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话语朴素,却令人肃然起敬。在峰峦叠嶂的大山之中,有无数个像叶强庆这样的普通农民、普通党员,正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着“正能量”,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孜孜不倦。

当前,随着茨沟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幕的徐徐拉开,镇党委班子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规矩意识正在转变,基层一线党员身先士卒,争当表率的氛围正在形成。真正做到了“人人都学习,个个有承诺,样样有变化”。

第二篇:三建三强(汉滨区茨沟镇案例)

“三建三强”综合施策促脱贫

-----汉滨区茨沟镇创新举措探索秦巴山区精准扶贫新路子

一、案例背景

茨沟镇地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辖13个村、3个社区,287村民小组,5252户,20225人。全镇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2030户6344人,贫困发生率为31.4%,属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国定贫困县镇办、汉滨区深度贫困镇、革命老区镇。

二、主要做法

茨沟镇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任务艰巨的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围绕可利用耕地面积奇缺;扶贫扶智任务艰巨;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思想观念不高;缺乏大企业、大项目和组织化带动等发展瓶颈,汉滨区茨沟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把脱贫当机遇,把工作当事业,把群众当亲人,高点站位精准对标统筹谋划,干群齐心众志成城决战决胜,打出了一套以“三建三强”为引领、“三化三促”为抓手、“三千三百”为支撑、以“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激发内生动力的脱贫攻坚系列“组合拳”,探索出“乡村旅游型、一村一品型、就业创业型、园区带动型”的四种精准扶贫新路子,打开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新局面。

“三建”强基固本,夯实脱贫基层基础

建房子旧貌换新颜。立足实际,因地施策,用好用活“六种安置方式”,着力构建“1轴、3区、多点”的扶贫搬迁格局,先后建成茨沟、景家、东镇三个社区,打造佛爷岩、滚子沟、王莽等多个集中安置点的,已累计完成搬迁安置1320户4658人。同时,统筹今后3年搬迁任务,规划推进茨口、赵家坡2个新社区,再搬迁833户3051人,如期实现危居贫困群众应住尽住。

建产业提质增效。把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前提条件,将目标放在产业引进和培育上,不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针对地少、坡陡、缺水的实际,建设五大园区、三条农产品加工线,发展烤烟3200亩、魔芋2000亩、核桃4.2万亩,扶持推动光伏发电、斗鸡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探索发展油葵等休闲观光农业,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1-2项长短结合的主导产业。

建新风激发内动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全面发挥“三团六队”、五老进中心、社区消防应急中心等组织作用,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脱贫困”,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等思想,促使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创业干事,形成“群众干、干部扶、社会帮”的脱贫攻坚格局。

“三强”筑牢堡垒,增强脱贫攻坚合力

强组织筑牢坚强堡垒。全面深化茨沟党建“456”工作法,推行支部承诺制,要求每个支部每年最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不断深化“支部+X+贫困户”等精准脱贫有效载体,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最大限度的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强队伍打造精干力量。整合脱贫攻坚“四支力量”,全面落实“三项机制”,建立完善了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村级班子等各项考评制度,实行例会制、定期通报制,树立选人用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坚持为担当的干部担当、为负责的干部负责,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村干部及时坚决的进行调整。一年来,对工作突出的6名优秀干部提拔担任站所办负责人,对一名干部降职处理。

强保障优化后勤服务。全面优化后勤保障,先后投入资金50万元,为各村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对讲机、床等驻村生活设施、为扶贫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服务在村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免费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为每名扶贫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施第一书记家庭关爱机制,严格落实第一书记10000元、工作组长5000元,扶贫干部1000元的为民办实事工作经费,确保扶贫干部有钱办事,能办成事。

“三化三促”驱动引领 推进发展转型升级

组织化促进产业增效。坚持“引树培”(引进企业能人、树立模范典型、培育先进组织),增强内动力,促进产业发展。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引导有影响力的“能人”“大户”建协会、建园区,落户茨沟,推进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领贫困户抱团发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紧缺型技术水平,实行组团式、专业化输出。在社区周边建成社区工厂5个,实现了200余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上班。

商品化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特产品开发和深加工力度,在全镇建立了豆制品、清酒、核桃、油葵等多家农产品加工厂,开发特色农特产品30余种,筹建了茨沟“电商中心”,开办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打响特色品牌知名度,扩大农副产品经营圈,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解决了农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不畅、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

景区化促进发展转型。以乡村生态旅游为突破口,通过小景点连成大景区,先后投资7000余万元,开发出了付家河漂流、茨沟水街、王莽山革命纪念广场等一批特色景区,实施付家河沿线景观带建设30余公里,发展以“茨沟豆腐宴”为特色的农家乐28家,全面推进王莽山革命纪念广场二期、瓦铺原生态景观村落、西沟旅游村等新旅游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景点景区化、设施景区化、环境景区化“三化”标准,倾心打造“生态茨沟、清酒之乡、红叶胜地、文旅小镇”旅游品牌。引导贫困户“借力发力”,依靠景区实现就业创业,利用景区对外发展大窗口,大力发展旅游、种养殖、工艺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千三百”示范带动,壮大主业提质增效

围绕贫困户发展产业做文章,重点打造“三千”壮大主业为突破口,坚持把“三千”基地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模式推进。

发展千亩烤烟基地。壮大支柱产业,加大政策正向激励扶持,推行“能人”“大户”规模化经营,把“品种良种化、育苗集约化、起垄规格化、施肥配方化、移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采烤科学化”等级国标化标准作为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理念,促进烤烟生产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2018年全镇种植烤烟将达到5000亩,成为汉滨区名副其实的“烤烟大镇”。

发展千亩魔芋基地。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气候温润、土壤疏松、含硒丰富、树林茂密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林下闲置土地资源,积极进行产业调整,加快提升山林经济效益,在5000余亩经济林果园中合理套种、混种核桃、魔芋等林下经济作物,2018年,发展种植魔芋5000亩,全面实现 “保基本、促增收”的目标。

发展千亩油葵基地。引进特色种植业,通过反复论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试点种植基础上,在5个经济增长点低、经济带动力弱的村,探索种植3000亩油葵,形成以特色农产品开发为经济增长点的千亩油葵观光点。

“三百”创建品牌。坚持把“三百”工程作为脱贫攻坚的强基之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内在动力。培育百名产业带头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根本,坚持供给源头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市场紧缺性产业,通过激励鼓励、政策支撑、产业扶持,培育100名互联网+、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各行各业致富带头人,通过“示范引领,互联互促,辐射带动”促进片区脱贫攻坚整体推进、稳步脱贫。引进百家经营主体。按照“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每个村引进至少6家经营主体,发展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产业,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升级,打造成茨沟镇特色品牌,实现精准扶贫有产业、有项目、有平台,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齐驱并驾,互利双收。评选百名茨沟好人。激活脱贫攻坚主体功能,发挥好贫困户“智”与“志”的作用,选树一批致富能人和脱贫典型,通过常态化讲一讲新民风建设要求,议一议身边凡人善举、评一评各类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自立自强,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三、案例启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汉滨区茨沟镇以永不懈怠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靠山吃山谋福祉,坚定信心求发展,全镇上下呈现出抓脱贫保民生不遗余力,打基础建强镇夙夜在公的追赶超越局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增收之路,形成了茨沟精准扶贫的特色品牌。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把扶贫当机遇,把工作当事业是抓好脱贫攻坚的前提基础。茨沟镇党委、政府深刻把握中省市区在脱贫攻坚的内在要求,以脱贫攻坚系统解决基础设施、产业园区、村容环境、扶贫扶智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将脱贫工作变成全体干部事业追求,全面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和干部一道投入脱贫攻坚,把脱贫变成全体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羸的工作主动性,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二)高点站位,统筹谋划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途径。立足“九山半水半分田”和深度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区的实际,谋求大扶贫、大变革的秦巴山区脱贫目标,统筹推进产业、住房、就业、环境、民风一系列民生需求,以三产融合促传型、以强基础、建名镇为目标,跳出扶贫抓扶贫,以全面发展进步促脱贫,适应了脱贫攻坚的内在要求,打出了脱贫攻坚“组合拳”,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

(三)分类施策,精准对标是作好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命线。脱贫攻坚是一场复杂而艰巨的硬仗,汉滨区茨沟镇党委、政府紧密结合秦巴山区贫困落后的自然环境和复杂低下的群体素质,因人施策,分类推进,把不同群体分别链接在社区工厂、产业园区、劳务协会、兜底保障中,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精准对标,悉心研究各项激励政策和方法举措,精心安排产业布局、住房、就业保障等各项工作,使各种举措规范化、科学化、具体化,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勃勃生机,抓住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命线。

(四)勤奋用心、众志成城是打羸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一勤天下无难事,汉滨区茨沟镇牢记党的使命和群众的嘱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办法、考核细则、制定了脱贫干部考核办法,实行了工作承诺制,打造出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通过开展干部进村入户谈心、讲好千言万语,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脱贫攻坚变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思想共识,形成了干群齐心、众志成城打赢脱攻坚战的良好局面。

下载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康市汉滨区茨沟镇“两学一做”接地气重实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