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尼木县拉萨退休支部书记 阿旺平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记尼木县拉萨退休支部书记 阿旺平措
“离而不休献余热”是很多人对阿旺平措老人的评价。这位头发雪白、衣着朴素、为人慈祥的老人,是尼木土生土长的孩子,1971年1月参加工作,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4月,工作了31年的他光荣退休。退休后他不甘寂寞,继续传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积极为尼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良好精神风貌。
勇挑支部重担,谱写夕阳无限红
退休后的阿旺平措,时刻不忘党的恩情,心系党的事业,勇挑退休党支部各项日常事务重担,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革命精神不能退休”这是阿旺平措一直坚持的偏偏,作为支部书记,他始终坚持“贵在坚持,重在实效”的原则,把退休支部的政治学习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定期组织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会议重要精神,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老同志进行党的宗旨、传统教育,积极引导老同志在现实环境中自觉转变传统观念,按照从政治上关心老干部的要求,保证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待遇,他还根据老干部需求与支部班子成员沟通后,为每一位老党员征订了各类报纸。同时,不忘关心退休支部内的老同志,并积极开展老帮老结对帮扶活动,对住地较远或行动不便的同志,由支部明确专人开展结对帮扶联系学习活动,既负责及时把学习资料送到他们手中、把支部要求学习的内容传达到位,又及时将被联系党员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向党组织汇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并针对当前老干部年岁普遍较高,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特点,将老干部的家庭住址及通讯方式登记造册,并统一办理了送报上门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老干部政治学习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阿旺平措先后组织退休老干部学习了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焦裕禄等先进事迹,同时还用胡长清、成克杰等做反面教材,警示大家在思想上自觉筑起反腐长城,做到警钟长鸣。每逢有重大关怀活动,他不厌其烦地通过电话的方式及时与县委县政府沟通协调,保证每一位老干部都能够收到一句问候、一片关心、一份祝福。他还定期组织开展支部党员大会主动向老干部征求意见,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尽可能地把支部工作开展得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在人生路上,有些人热衷于自我享受,有些人热衷于事业奉献。阿旺平措就是热衷于事业奉献的人。阿旺平措退休后,继续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为尼木发展建言献策。多年来,他坚持参加尼木县的各项重大决策会议,为全县发展理清工作思路20余条,参与制定发展规划50余次,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发展
“只有稳定和谐的环境,社会才会稳步快速发展。”阿旺平措时刻不忘学习,努力学习政法理论,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具有较强的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观念,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骚乱闹事和分裂祖国的力度,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做到认识上不含糊、态度上不暧昧、行动上不动摇,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区党委的决策部署,旗帜鲜明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拉萨“3·14”事件发生后,阿旺平措带头参加揭批**座谈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年轻一代旧西藏社会制度的野蛮落后,揭露**集团分裂祖国的罪恶行。教育大家认清十四世**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打好反分裂斗争的基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反对民族分裂,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西藏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国家的命脉。阿旺平措不顾身体、年龄情况和个人安危,在重大节日维稳力量相对薄弱的时候积极投身于西藏社会的维稳工作,加入到所在社区的维稳值班中,主动要求参加小区的义务巡逻队,全心全意地协助居住地居委会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阿旺平措总是把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分裂放在首位。不管是藏族、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阿旺平措都一视同仁,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维护民族团结。在他心目中,始终认为是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支援下,西藏才取得了今天的发展成就,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对违反民族团结的话和事总是发现一件就坚决制止一件。
密切联系群众,共创干群新景象
阿旺平措经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退休后,他始终坚持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热心处理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纠纷,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是群众眼里的“热心人、大好人”。
阿旺平措坚持不懈地义务调解家庭纠纷,他善于做思想工作,注意讲话的分寸轻重,体贴群众的心理需求,于细微处倾真情,赢得了小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他能够耐心聆听那些老人们的需求,化解老人们心中的疑点与不快。他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虽然累点,有时也会受委屈,但他一直坚持了下来,他说他爱上了这份工作,能够为人民群众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他感到很快乐,很享受其中的酸甜苦辣。
阿旺平措虽年岁已高,但自己仍坚持走在走访人民群众的一线,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他经常在雨天或中午晚上休息时,就近召集几个小区内的群众一起拉家常聊天,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并把他们提出的建议记录下来,及时向上级反馈,群众们对他都赞不绝口。他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沟通桥梁,一条信任的纽带紧紧系在干部和群众腰间。
阿旺平措从不计较荣誉得失,退休多年来,在自己工资不多的情况下,他还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帮助困难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一直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将自己攒下的2000余元工资捐给了灾区;2011年县里一名干部因病住院后,他又向其捐款500元,这种无私奉献、心系群众的事迹不胜枚举。他经常给孩子们说“你们是我的孩子,但也是国家和人民的孩子,不管在哪个地方,在哪个岗位上,都要为群众办点好事,办点实事,不要老想着得到什么,要时刻问自己究竟为别人付出了什么”。了解他的人都说他“一辈子做好事,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心系祖国花朵,情牵民族未来
“少年强则中国强”是阿旺平措一直坚守的信念。退休后,阿旺平措始终坚持关心下一代,热心公益事业,支持尼木教育事业发展,主动应聘担任校外辅导员。他经常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到尼木县中小学进行德育教育,开展爱国主义讲座,为青少年学生讲解西藏历史、新旧西藏对比以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同时,阿旺平措还积极组织退休老干部资助贫困辍学、失学学生近百人,捐赠各类文具书籍1000余套。每当他听到有希望工程的捐赠时,心里总是不是滋味,深深为孩子们难过,总是或多或少尽自己的心意捐上一些钱,虽然钱不多,但足见一名老党员干部对孩子们的关爱。“让我们在垂暮之年,再伸出双手尽微薄之力,贡献一份力量吧”这是他的一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名老干部的拳拳赤子情。
十余年来,同学们与阿旺平措建立了无比深厚的感情。他爱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的教育事业,学生也爱他,尊敬他,校园里的每一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他那一颗无私奉献、关爱孩子的心灵早就萦绕在每一位师生们的心中。
阿旺平措同志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关注农牧区青年就业问题,认识到农牧区青年成长环境较差,文化层次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职业技能,就业面狭窄。而且农牧区青年群体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缺乏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忽视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针对以上情况,他总结到:在青年就业问题上一定要正面引导,加强教育,提高农牧区青年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并能够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变换教育内容和方式以提高思想教育效果。他利用自己能够利用的一切资源,与市、县人力资源部门密切联络,多次组织县里的待业青年进行法律知识、就业知识等专业讲座,鼓励待业青年学习一技之长,并配合县委、县政府积极联系上级部门,让待业青年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等进行能够挖掘机、电气焊、宾馆服务、文秘工作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并针对困难家庭青年给予优惠政策。现已有众多青年走上就业岗位,开始人生新的历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岁已高的阿旺平措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不平凡谱写了一曲退休干部的不朽赞歌。他退而不休,退而不改初衷,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余热,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无限热情的精神,将深深印在我们心里,时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新时期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