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erspectiveonEthics》伦理透视前言序言如何批判性阅读.
翻译《Perspective on Ethics》
伦理透视
献给我的女儿阿丽莎,作为她班级在法律学校毕业的告别演说者
目录
序言
xi 引言
xv
第一章
伦理学的研究
罗伯特科尔斯,“智力与性格之间的差距”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克里斯蒂娜萨默斯,“哪里都好事迹飘?”
希拉乌鱼,“移视角:一种新的伦理”高硕 弥祖坦尼,“佛教传统与现代化”
章节小结
第二章
伦理相对主义
主观主义的伦理卢梭,《爱弥儿》
玛丽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对妇女权利辩护
雅各布 贾维茨和罗森塔尔,“该疾病的研究被称为冷漠” 斯蒂芬 萨里斯,“学生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
赫伯特 斯宾塞,《伦理学原理》
露丝 本尼迪克特,“文化相对主义的辩护”
伊本 哈勒敦,《历史绪论》
玛丽莲 弗莱,“压迫”
丹尼尔 约拿 戈尔德哈根,《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
马丁 路德 金,“伯明翰监狱来信”
威廉 肖,“伦理学中的相对主义”
第三章
道德与宗教
古兰经
圣雄甘地,“薄伽梵歌的德育教学”
创世记,埃及记,马太福音以及圣经的摘录
利普曼 波多夫,“上帝测试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测试上帝”
柏拉图,《尤西弗罗》
129
托马斯 阿奎那,《神学大全》
140
弗里德里希 尼采,超越善恶的智慧和欢乐
凯 尼尔森,“宗教伦理与人文伦理”
154
第四章
超越相对主义:
良知和道德的发展
170
詹姆斯 威尔逊,《道德意识》
172 拉文斯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哲学》
185 卡罗尔 吉利根,《不同的声音》
193 弗吉尼亚 赫德,“关怀与正义的网”
203 马克 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208 伊格 曼,“我们都是相关的”
211
第五章
伦理利己主义
225
柏拉图,《理想国》
227 爱德华 威尔逊,《论人性》
234 安 兰德,《源泉》
241 玛丽 米杰里,《我们不能作出道德判断?》
248 简 汉普顿,“利己主义智慧:重视自我的道德和政治意义”
第六章
功利主义
274
墨子,《兼爱》
275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281 约翰 斯图尔特 密尔,《功利主义》,《论自由》和《代表政府》彼得 辛格,《动物解放》
295 伯纳德 威廉姆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302
第七章
义务论
314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315 《论语》
326 锡塞拉 博克,《说谎:在公共和私人生活中的道德选择》 331 威廉 大卫 罗斯,《正当与善》
343 约翰 罗尔斯,《正义论》
349
252
288
第八章
权利伦理
364
约翰 洛克,《政府论两篇》
366
卡尔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
377 古斯塔沃 古铁雷斯,《在历史的微薄的力量》
381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388 简尼 克帕特里克吉,“建立一个可行的人权政策”
395 乔尔范伯格,《人权,正义和自由的界限》
401
第九章
美德伦理学
419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421 孔子,《中庸》
435 唐 普雷马西,“八正道与当代社会的关联”
441 《普塔霍特普教谕》
450 大卫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
453 尼尔 诺丁斯,《关怀:一个女性的方法和伦理道德教育》
460 阿拉斯代尔 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
477 章节小结
477
引用书目
485
检索目录
487
序言
在有关伦理学的引导性课程中,许多学生都感觉这门学科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毫不相干。这种认识上的障碍的归咎于课程和课本仅仅关注于理论本身,并且同时,学生们常常缺乏必要的分析工具,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在哲学读物中出现的复杂的理论。在另一方面,基于理论,关注问题的伦理学课程则会告诉同学们伦理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另外,多元的文化和人们对人类活动和决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持续关注,让教授和学生们更加地认识到运用传统方法去作出道德决定的不足。
伦理学透视的目的就是试图克服以上不足,引导学生阅读理论性文献,同时在问题探讨和案例学习(研究)中将理论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尽管传统的西方哲学构成了本书的核心,本书也选摘了一些非西方传统以及其他准则来强调道德分析的真正重要性。
本书结构
引言
第一次接触哲学读物时,许多学生都感到不堪重负。绪论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客观思考的技巧,来缓解学生的焦虑,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客观地分析那些材料。在每个章节的开头,提供了批判性思考的问题,以便加强这些技能。阅读选择
本书选择了传统西方道德哲学的读物,也包括了非西方的,多元文化的,女权主义者,宗教的,人类学的,社会生物学的,心理学的,法学的以及自由视角的读物。九个章节
所有的读物被分成了九个章节。这些章节
1.开篇章节提出了伦理学研究和伦理学教育的需要的问题。2.第二章给读者引入基于相对伦理主义的道德理论。这部分进一步被分成客观主义伦理学(与个人相关的道德)和相对主义文化(与文化相关的道德)。
3.第三章将探索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尤其,这一章将着重于以下问题,道德是否与宗教以及上帝的指令有关?道德是否基于更普适的美德价值观,而独立存在于宗教和上帝之外。
4.第四章的安排与良知和道德发展有关。道德发展这一看法要求我们,作为道德的载体,努力突破先前两章讨论过的相对主义伦理。
5.从第五章开始到第九章,将包含把道德看做普遍的道德理论。第五章将给同学们介绍利己主义伦理学,这种观点认为道德就是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所作所为。在这一章节,学生将会被鼓励去超越他们的个人利益展开思考,但同时不将他们个人的利益和生命的重要性最小化。
6.第六章是关于功利主义的。功利主义者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性应该仅仅由它产生的结果来决定。这一章的阅读材料既包括古代中国哲学家墨子的功利理论也包括西方的功利主义理论。尽管结果很重要,学生们应该了解到一个合乎要求和情理的道德理论不可能单单基于结果之上。
7.义务论,最流行的道德理论之一,是第七章的主题。义务论者将责任作为道德的基石。在这一章,同学们将会了解到不同类型的道德责任以及它们与一些现实生活问题的关系,这些问题包括自杀,自尊,说谎和个体正义。
8.权利伦理有两个主要的分支,这是第八章的主题。自然权利伦理者宣称权利是源于我们的人类的自然属性,而其他的权利论者认为权利是从义务中衍生出来的。这一章将探讨关于权利的不同理论的内在联系。
9.最后一章关注于美德伦理。几乎所有的道德理论都会包含一定的美德伦理和权利伦理。美德伦理有时也会被认为是道德理论的最高形式。美德要求的是不仅是我们做正确的事,而且我们要成为好的的公民,这将我们带回亚里士多德的深层的坚定信仰(这也被本书作者所坚持),这就是“学习伦理学的道德目的不像其他学科所要求的,掌握一些技术上的知识。我们进行这些探究不是为了让你知道什么是美德,而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些学习就毫无益处。”
批判性阅读和讨论问题
章节介绍和问题提供了将话题整合起来的初始结构。《伦理透视》中每一章材料都是由一个简短的介绍和一系列批判性思考的问题引入的。讨论问题是在每章的末尾提出,这些问题要求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前文的议论和从中提出的各种概念。这些讨论问题也鼓励学生将本章与书中的其他章节联系起来阅读,并且加入关于他们自身的现实生活的思考。章节运用
每一章都是以与本章相关的一些案例研究结束。大部分的案例研究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这些案例提供给学生一个将理论联系到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这些问题包括嫉妒,欺骗,贪婪,安乐死,校园流言,流产与胎儿权利,无家可归童工,政治庇护,家庭财产以及经济伦理。一些案例中包含着道德两难,这就强迫学生要关于这个有争议的问题的一个特定的立场做出辩护。对于现实生活道德难题的讨论已经被证实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有效道德推理的能力。在另一方面,聚焦于两难问题远离了危险并给学生们留下这样的印象,这些问题没有所谓对的和错的答案,而且所有的道德理论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其他的案例聚集于一些直截了当的问题,但是需要学生们的内省和反思。
我将会感谢以下,他们为本书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多那 贝斯托克,斯凯兰 凯里奇,大卫 钱妮,布里奇伍德州立大学,卢卡 派姆,达拉沃大学,罗伯特 布林,海科姆郡立社区学院,马力 斯坦以及帕拉里州立大学。
感谢我的编辑肯 金,感谢他的热心的支持,他有用的建议以及让我按时完成任务。我也要感谢出版编辑玛丽萨 克里斯切,感谢她的耐心、乐观和效率,以及权限编辑马蒂 甘纳罕,感谢她在获得本书一些材料使用权限上的卓越工作。我也汗感谢我所在大学布朗大学的支持,尤其是道德教育的教授,威廉姆 达蒙博士,感谢他在道德发展这一章节的建议,以及哲学教授,维克多 卡斯博士,感谢他在关于亚里士多德部分的有助性建议。除此以外,我还要着重我对罗杰 威廉姆大学法律学院图书馆查询员纳特 凯里的感谢,感谢他对我研究的协助以及对罗杰 威廉姆大学传播学教授,梅尔 多弗的感谢,感谢他的鼓励和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反馈。我还要感谢我重要的助手,詹姆斯 拿组,他在每个最后期限前总能更进一步。最后,我最深厚感谢要给予我对女儿阿丽莎 博斯,对她这本书有特别的意义,感谢她的不停息的激情,她对手稿的校队阅读以及她的许多有益的评论。
引言
民无智则大治/当权者的最大的幸运是民众不会思考
阿道夫 希特勒 作为一门哲学学科,伦理学是研究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这些价值观世界观的正义性的学问。伦理并不是简单地依赖于个人意见、风俗的认同亦或是一个特定组织或文化的宗旨。相反,哲学伦理要求在普世价值下对这些宗旨的分析和衡量。这一切需要依靠批判性思考的技巧的辅助,以及做出更好的道德判断的能力。
进行道德判断是无可避免的。每天,我们都被包围在各种各样的局势中,我们必须做出决定什么才是行动的正确准则。甚至是内心活动也可能有道德判定。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事出有因。一些原因会比其他的好。我们都曾听过这条格言,“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善意铺成的/好心办坏事”。伦理学课程的一个目标是帮助你了解哪个原因是跟好的,可以让你经过深思熟虑做出更加合理的道德决定,你日后反悔的可能性更小。
除此以外,在个人决策层面,有效的道德参与,要求你首先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对话。批判性思考是一个帮组你决定某个特定的论断是否正确的过程,抑或至少是更像是真的。通过提升批判性思考的技巧,你将会准备得更加充分,去对你的生活做出更好的决定和避免
坚持的批判性思考的人,在今天看来,他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更小,做出合理的决定的可能性更大。
道德理论是什么?
道德哲学家总是不停地反思,“我该过何种生活?”,“我怎么才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我的义务和权利是什么?”,“我们是否有自由意愿?”,“为什么我要有道德?”,“道德的来源是什么?”,“我如何才能够正义化我的道德信念?”,“我应该对动物以及自然的其他事物负有义务吗?”,“人的本性是好的还是自私的?”,以及“当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道德理论提供了一连贯的结构来分析和解决以上及其他类似的问题。
本书将介绍将介绍一些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的道德理论,并会分析一些普遍的道德问题。你可能会问,通过阅读一些抽象的道德理论怎么可能有助于做出更好的道德决策呢?道德理论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道德理论不仅仅是一堆抽象的假设的集合。它也关注实际行动,行动的后果以及我们个人的动力和个性。早分析和解释道德概念方面,这些理论提供给我们一个判定决定那个行为和norms是对还是错,一个好的道德理论,换而言之,提供了道德准则来指引我们的行为,塑造我们的个性。
尽管道德理论可能。。,它还是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的经验。。例如,大多数的美国人将道德与文化
和风俗混为一谈。基于这项假设的理论被熟知为文化相对主义。。
在追寻生命意义和良好天性的问题上,道德哲学家得出了有悖常规的结论。有时,一些分析能够揭示出,道德的内省只不过是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比如欧洲中心主义或是相信男性比女性更合理。
作为科学的理论,一些道德理论在回答这些问题上会做的更好。我们需要学的就是辨明何种理论是最好的。由于其本身的性质,理论也是高度精炼的。理论饱含事实的架构,这表明当与其他理论相结合时,可以丰富我们队道德的理解。在这一章,你将学会如何评定一个特定的道德理论的优缺点。
这本书把道德理论分成了两个广泛的种类,相对主义伦理和普遍性理论。每一个种类都是建立在关于什么是道德的最基本的来源的不同假设的基础上。相对主义伦理宣称道德是由人类创造的,而另一方面,普适理论者认为道德和人类是一样的,人类只不过是发现了道德而不是创造了道德。宣称道德是相联系的理论往往又较弱并且难以达成一致。但是,由于许许多多的人将他们的道德决定建立在相对主义伦理之上,因此广泛地学习理论就比仅仅了解理论的弱点显得更加重要了。
一个道德理论的构建可能包含数个阶段。在接受反馈和听取关于他个人以及他的理论的后,哲学家可能重新修订理论,甚至将原来的理论彻底抛弃。最简单而又最脆弱的是,道德理论是客观主义伦理,它宣称道德高于个人意见。文化相对主义,曾在本世纪上半叶的一些学者中广泛流行,并伴随着二战逐渐淡出主流。最有力的道德理论是宣称道德是普适的理论。有趣的是,在人的一生中,人们的道德推理倾向于从客观主义伦理过渡到文化相对主义,并最终转变为一个坚定的普世信仰。
批判性阅读的技巧
像大多数一样,在第一次接触到哲学文章时,你可能会感到不堪重负。这部分材料将提供给你必要的批判行思考的技巧来理解和批判性分析读物。批判性阅读技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可以让你测试比较不同的理论和有关正义的准则。你需要时刻谨记的是,面对这些阅读材料,你并没有空手而去。在你的一生中,你总是/时刻在进行着道德判定。接下来就是一些有效的批判性阅读的建议。阅读前的准备
1.准备足够的时间。道德哲学的读物是一个整体,它的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你应该准备足够的时间不间断地阅读。道德哲学的一个任务就是鼓励你自我反思和内省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为了获得最大的效果,足够的时间需要分配在不同的阅读和议论间。
2.听取正确的意见。批旁性阅读的第一步就是掌握一个哲学家的视角。批判性阅读不是消极被动的,相反,它需要读者的积极参与。据教育家查尔斯 费里所言,批判性阅读和作出社会判定要求“一系列技巧的累加,(包括)理解力、思考力、反应力、想象力、判断力、甄别能力、分析能力和公正力”。
拥有哲学家的视角,意味着你首先需要抛开一切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想法来使自己变得客观。哲学家将怀疑论作为自己的初步观点。像一名哲学家一样,你应当质疑自己的信仰以及他人的信仰。
3.清楚自己对这些材料和多样的理论的反应。变得客观需要控制力,或至少要知道你对这些材料在情感上的反应。我们大多数人讨厌被证明是错误的,并会运用防御机制像抵制,来避免让我们珍惜的世界观遭到颠覆。这些防御机制包括,生气、厌烦、冷漠、低容忍和忽视等。例如,你会发现当阅读一个特定选刊时,你可能会打开电视或是收音机。这些类型的抵触情绪可能会让你远离深入思考,并进一步阻止你进行批判性阅读。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些反应,你就可以穿过这些防御机制,深入地阅读某个选材。
4.学习如何识别论据。学习怎么识别和分析一个论据是批判性阅读的核心。这本书的大部分的选文展示的是支撑某个特定的理论或某个具体道德问题的立场的论据。作者的目标就是说服作为读者的你,他或她的理论和立场是对的或者是最好的。
为了决定一个特定的理论是否是好的,你首先得能够甄别理由。辨别的过程就是从前提到结果。前提就是提供的原因或支持特定的立场和结论。结论是是被前提支撑的。道德哲学中的结论可能是某个理论,比如“道德与文化息息相关”,也可能是某个问题的立场,比如“堕胎是不道德的”。
在伦理学的学习中,分析议论和识别不完善的论据的能力十分重要。作为研究推理正确与否的科学,逻辑学提供给人们一些列的方法和技巧,来评估合理的道德议论并将好的论据从蹩脚的论据中区分出来。如果你还没有学过逻辑课,像伦理学一样,逻辑学也有一些入门读物,会向你解释如何识别和驳斥论据。
5.阅读批判性读物的问题。在开始阅读前,你会看到在每个每节开头的思辨性阅读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向导一样,给你指出下文中的重要观点。它们也会让你在回答章节末的讨论题时觉得更加容易。
第一读物:辨别关键部分
将每个章节分成基本的几个部分,会让阅读更可控。大多数道德哲学的著作包含两个主要部分:(1)有关议论和前提的主题议论和(2)议论中使用的关键部分和概念的解释、分类。一些读物还可能包含背景材料或证明理论的例子。从主体议论开始往往是很简单的,因为这些大体上组成了文章的焦点论点。你常常可以在开头的一到两段中发现主要论据的概括。
1.识别结论。大部分哲学文章的目的是支持一个特定的立场。这个立场就像是论文中的陈述或立论。批判性阅读是以区分主要议论的结论开始的。这个结论往往在文章一开头就会给出,并会在结尾再一次呼应。如果你在辨别结论、论点中有麻烦,那就问问你自己,“作者议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作者试图证明的是什么?作者想让我接受的立场是什么?”。
有些论证也会包含结论指示部分。结论指示包含诸如此类的短语,像因此、从而、于是、如果它遵从、由于这个原因以及所以,这些短语都会有助于你辨别结论。例如,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的第一卷,论点的阐述和结论出现在了第二个句子,“我们可能同意这个观点表示,良好意愿是所有事物的目的”。
在批判性阅读中,给结论划线或是高亮往往很有帮助。甚至是哲学家自己有时也会偏离迷失他们自己初始的议论。如果结论被清晰标注的话,作为批判性读者的你,被任何纷扰迷乱的可能性会更小。
2.辨别前提。在道德议论中前提包括(a)有关事实的描述性陈述和(b)有关应该是什么的惯例性陈述。伦理学超越了科学与观察。当然我们不可能直接从事实描述到达应该是什么的惯例性陈述。取而代之的是,道德判定和价值观-比如“不能撒谎”、“公平”和“不伤害”-需要在作出关于行动的决定时率先考虑。关键部分的限定也可能出现在前提中。在好的议论中,作者试图只运用公认的被大部分理性民众所接受的前提。这是由于如果前提不正确或是不被接受,那么结论本身也可能是错的、不可接受的。
伦理论证并不是基于其自身,但是根植于其他的哲学假设,像比如人类在宇宙中的角色定位,自由意志的存在以及道德良知的天性。如果你不清楚论证的前提是什么,问问你自己这些问题,“关于人类天性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者的假设是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事实和道德准则来支持他的立场?”如果你在辨认前提上有困难,试试搜寻前提提示。类似由于、因为、但是、之类的词可能是前提出现的信号。但是,就如结论提示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前提都必定跟随着前提提示的出现而出现。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科伦理学》的第一句就为他的结论提供了一个前提:“我们认为每一个行动、艺术、科学,事实上每一个直接的行动和工作,都拥有客观而言的良好意义”。这个前提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关于人性的观察结果,人的行动都是具有目的性的。在批判性阅读中,无论如何,你都不可以简单地接受一个前提而不经过事前的评估他是否正确。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观察或假设,关于所有人类的行动都是目的性的正确吗?并不是所有东方的哲学家都同意这个议论的假设。
给每个前提加上括号或标记。如果你针对某个前提怀有疑问,在它旁边打上问号,这样你就可以以后再回看并进一步检查。有时,某个特定的前提会伴随有一个长长的解释。这个可以解决你对这个前提的初始的疑问。前提也可能在后来的议论中再次出现。你也可以在文章的空白的边页写下每个前提的总结。
一些哲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可能会在议论时岔开话题,来着重客观性和反驳性议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尼各马科伦理学》,像书中其他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手写的笔记,所以比一些润色的作品更加缩略。这不是说它的议论没有其他的好。着仅仅表明它在互相迁就的讨论中有个更加开放的结尾。
作者认为显而易见的前提有时是不会陈述的。在批判性阅读中,很重要的是你学会怎样在字里行间阅读。尽管一些没有阐述的假设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一些其他的是关于人性的一些假设,它们更倾向于基于文化和宗教偏见而不是经验数据。如果文中有一些没有明写的假设,你也需要将它们标记出来。
3.确定关键术语及其定义。构建合理的道德判断需要对关键术语的清晰的定义和解释。像个人、幸福、善良、合理的以及对的之类的短语很明显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由于这个原因,哲学家明确他们怎么使用这些短语就显得极为重要,哲学家必须在他的议论中保持短语意义的一贯性。在批判性阅读中,问问你自己,在议论中的关键术语是否被清晰定义了。
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定义。他以通常接受的定义开始,那就是善就是幸福。但是,这样他又不得不对幸福下定义,这需要他一贯的技巧。确实仅仅是能够澄清这些术语本身往往是显着的成就。
第二读物:批判性分析
一旦你已经辨别了材料中的各个部分,你就已经准备好将它分类进行批判性分析。在回到阅读材料前,问问你自己以下问题:
1.这些关键术语和概念被清晰定义了吗?这些定义被省略啦吗还是它们太含糊了而毫无用处?你对作者运用的定义满意吗?例如,你对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善和幸福的定义满意吗?作者写作中运用的术语是否一以贯之呢?例如,在柏拉图的尤西弗罗对话中,尤西弗罗在他的议论中一直在变换对不虔诚的定义。苏格拉底,作为一位精明的哲学家,就紧抓这点来挑战尤西弗罗,不断地要求他澄清对这个关键术语的定义。2.这些前提是可以接受的吗?一个议论可能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但是,它的一些前提可能是建立在不正确的数据之上。许多人都会将事实与意见相混淆,将这者区分开来就很重要。描述性的前提能够被支持吗?在道德问题的讨论中,作者常常用经验上的观念来支持他的结论,这些经验观念比如是“资金惩罚对未来的犯罪会有震慑作用”,或者“同性婚姻会破坏传统的家庭结构”。当你见到类似的声明时,不要简单地假设认为作者自己是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的。记住,作为夜歌哲学家,你要作为一个怀疑论者来接受这些立场。自我询问,这些作者是否有事实依据来支持他的论述。
例如,安 兰德在他的合理利己主义的理论中,宣称创造性工作使人变得快乐。这个前提是她整个论述的关键。但是,这种说法在经验上正确吗?她是否引用了任何研究来支持她的观点,亦或是这个前提仅仅是的主观臆断?在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拥有美德的人是最快乐的。他的这个论调可以被验证吗?告诉你,事实上,如果你查阅有关幸福感的研究,你会发现亚里斯多德的看法比起安 兰德的看法拥有更多的事实依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惯例性陈述。在前提中运用的道德准则和陈述时可以接受的吗?尽管人们在一般的道德原则的应用有不同意见,但对基本道德准则本身的接受却是毫无争议的,即便穿越了不同的文化。经常的情况是,一个理论出现问题是由于一些重要的道德准则被忽略了或是没有被充分重视。例如,功利主义者认为,道德可以被归集到一条原则,那就是:“一项行动总体上来说,如果它倾向于提高人们的幸福,它就是对的,反之,如果它削减了人们的幸福感,它就是错的”。结果就是,功利主义者在以下方面被人所诟病,他们不能给正义的准则和个人独立以充分的重视。
3.这些前提能够支持结论吗?这些前提构成了议论的基础。在好的议论中,前提必须能够有力地支持结论。一个良好构建的议论,就像一座建造结实的房子,它必须能够抵挡得住一些挑战。如果前提是无力的,整个议论就会想谚语中建在沙地上的房子一样,轰然倒塌。
如果关键前提中任何一个是基于不准确的数据或是不可接受的,哪怕结论再引人注目,整个议论都还是薄弱的不堪一击的。如果前提是错的,那结论可能也是错的。
一个议论也可能很脆弱由于其中包含了一些谬论。当一个议论在哲学上或感情上拥有说服力,但逻辑上是错的,这其中就包含了被逻辑学家称之为非正式谬论的东西。下面是一些非正式谬的例子:
·攻击这个人的性格当他不赞成某个人的立场
·引用某个不是当前讨论的这个领域的权威的事实性陈述 ·迎合主流观念
·基于一些不足和非典型的案例做出总结 ·将话题转换到一个相关的事物 ·仅仅由于存在就肯定某物的道德性
当人们不清楚自己的立场时,他们就很有可能诉诸于谬论。能够识别谬论,会减少你落入他们的圈套的可能性。
结论必须是基于给出的前提。有时,结论会说得很多。甚至结论可能做出一些有悖于前面议论陈述的断言。这并不意味着结论就是错的,这只能说明它是证据不足的。当结论不能被前提有力地支持,你就可以否定整个议论。
4.议论时连贯的吗?连贯性是合理的标志。连贯性要求我们的原因具有普适性,除非在情形中有一个明显的不同让原因不再适用。普适性的概念是从应当这一概念中提取出来的。我们不应当杀戮,除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得不做。自我防卫就是不杀生这一概念不再适用的一个很有力的情形。另一方面,如果将杀戮作为个人乐趣,这就绝对不是跨越不杀生这一概念的合理原因。
在决定议论是否连贯时,问问你自己作者在理论中运用的准则是否对每个人都适用。公正这一概念,几乎可以在所有的道德系统汇总被发现。公正就要求所有的人的诉求都是一样的,并且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公正排除了给予优先对待或是歧视针对某一特定的集体。如果一个哲学家认为不同组织应当受到不同的对待,那么他就必须为他偏离公正这一准则提供合理性。例如,这种合理性在讨论某些群体如动物、未出生的胎儿以及环境的道德地位和权利时很重要。如果作者不能为不同等对待提供好的理由,那么公正这一要求就不应该被放一边。
有时,前提本身就包含了歧视。例如,卢梭认为美德对于男女来说是有区别的。玛丽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在她对卢梭理论的批判中就指出,卢梭在他关于美德的定义中没有保持一致性。尽管一些伦理相对主义者宣称道德准则是普适的但具体到每个人又是有差别的,他们也在一些类似容忍的道德准则上企图偷换概念。当作者同时宣称普适的道德准则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那他就在逻辑上不一致了。如果一个理论中包含了不一致和内在的分歧,那这个了理论就应该被摒弃。
5.一个理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它们可以被接受吗?一些道德理论中包含着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没有陈诉的言外之意。例如,情感主义者认为,道德主张既不是对的也不是错的,而仅仅是情感的表达。这个理论的一个言外之意就是二战中纳粹的所作所为不能被判定为对或错,而应该认为是他们(人类)情感的一种道德天性的表达。
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将道德与文化规范等同起来,同样这让他们在一些可怕的事情上遇到难题,如在二战犹太人大屠杀这个问题上。丹尼尔 戈尔德哈根检查了《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的一些片段的言外之意。由于以上这两种理论的言外之意并不被大多数的理性民众所接受,它们双双在二战后退出了学界的主流地位。
6.这个理论是否为美好生活提供了实践性的指导?道德理论不应该独立于现实生活而存在。一个好的理论应该可以为我们的更加美好地生活提供实践性的建议。例如,亚里斯多德说,学习伦理学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变得善和美。
问问你自己,该理论是否在日常的道德决定中有实践性的指导?问问你自己这些指导是是否在人类能力范围之内?一些指导,像博爱,太模糊和抽象而不能有实际运用价值。就像一个无门无窗的房子在结构上可能是合理的,一些道德理论尽管在逻辑上保持了一贯性,但不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指导。相比之下,边沁的效用论和孔子的伦理理论,就主要关注于为我们做出实践性的道德决定提供指导。
7.该理论是否适用于特殊环境或是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之中?一个理论也需要能够为道德价值冲突提供指导,同时为分歧性的道德问题的讨论提供帮助。许多理论在直接相关的情况中处理得很好。但是,当我们尝试把该理论运用到不平常情形或道德两难中时,这些理论的缺点就会很明显。
例如,伊曼 肯特在坚持认为道德理论从来不会起冲突这点,已经因不能有效处理一些情形而受到批判,例如在说谎才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时。如果能够提高社会的和谐,甚至可以终结一个无辜的人的生命,这种看法也让功利主义者饱受批评。但同时,这些批评是否公正也将留给你这个批判性读者去思考。
8.这些理论通过了公众的检验了吗?公众检验要求理性的个人,尤其是哪些被理论或立场影响的人能够同意它。孔子将这个作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黄金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了明白被道德理论影响的人的视角,我们必须运用想象指引我们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例如,在关注同性恋婚姻时,你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名同性恋者,对于你来说什么道德观点才是最能被接受的。黄金准则,众多道德立场的基石,就是通过公众考验的例子。奴隶制作为一种道德立场,将不会通过公众的考验。
第二篇:透视文化繁荣中的影视伦理
透视文化繁荣中的影视伦理
什么叫“影视伦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2011年11月8日,《南方都市报》记者成希发表题为《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的报道,随后引发多家媒体涌向受害人杨武,用摄像机、相机、话筒和录音笔将他和妻子王娟团团围住,一遍遍逼问事件的细节和经过。荒谬的是,在整个事件中,案犯反倒不是新闻核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怒斥媒体“无德、无知、利益至上”,认为挑战了社会的道德底线,触犯了新闻伦理。
新闻有新闻伦理,影视有影视伦理,小说有叙事伦理,摄影有镜头伦理——伦理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秩序与规范,存在于一切人类的行为和业态之中。
一、“中国梦”中的影视人
从1985年创刊开始,《南方周末》就在做一个“中国梦”,至今已经26年。中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就需要人人都做“中国梦”,让梦想照耀现实,让现实滋养梦想。“中国梦”的梦想是,年复一年地为当下中国画像,为未来中国展望,为中国人找榜样,为前进中的中国,刻下精神年轮。“中国梦”是崛起中国的新精神、新气质,而“中国梦”的践行者,则是体现了这种新气质、新精神的人。
每年入选“中国梦”的践行者,7——9人不等。当选人必须兼具家国情怀和公民意识,并通过卓绝的努力,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从2009年起,“中国梦践行者”开始举办盛大的“致敬盛典”,找出当中国的七八张“国字脸”,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言人。这一来是为了借助入选的“中国梦践行者”,展现伟大中国的成长现状,展示社会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二是为了借助“中国梦践行者”不凡的人生故事,讲述中国崛起的大传奇,阐述能够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价值观。
《南方周末》2011的“中国梦践行者”授予9人,其中有3位是影视传媒业人士:白岩松、陈道明、姚晨。2009年践行者7人,其中冯小刚是影视传媒业人士;2010年践行者7人,影视传媒业人士2人:姜文和吴宇森。而从2011践行者入选情况看,影视传媒业人士所占比重明显加大,因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共同体的任志强和冯仑,建立异质文化交流新样本的国际友人易玛和阿克曼,是双双入选,严格意义上说,只能算一个人。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一个信息化社会,在一个大众传媒影响大众情绪的时代,影视传媒人的影响力在逐年加大。电视因为其普及、廉价和低消耗,成为大众接受起来最方便、最经济、最简单的媒介。根据最新公布的数字,电视平均每天占用人们170分钟左右的时间。还是根据最新公布的数字,中国年产电视剧400部、14000集;年产电影500多部,成为世界第一影视生产大国,而电视机的普及,使影视产品直接进入了家庭,以每人日平均消费电视3小时的代价,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左右着大众的情绪。
2011“中国梦践行者”,为什么授予这3名传媒人?因为他们传达了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践行了一个影视传媒人应该遵守的影视伦理。
我们来看看组委会给白岩松的致敬理由:“持续推动中国的电视新闻直播,将一度“敏感”的直播渐渐变成一种常态;他把理性的评论和批判的声音放置在体制中,一步步挑战中国电视固有的话语体系。白岩松娴熟地驾驭新闻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稳步地促进新闻回归其本源,不断刷新和提升着转型中国的健康舆论力量,成为中国新闻业的标志性人物。”胡耀邦之子胡德平为白岩松颁奖时,感谢白岩松在东方时空讲常识、讲道义。而白岩松则回应,“作为一个1989年夏天毕业的大学生,我们与胡德平先生的家庭,始终有一种不是血缘的血缘关系„„”
现场掌声雷动。
组委会给陈道明的致敬理由是:“在娱乐时代,陈道明是一个低调的演员;大家都齐步走的时候,他可能在散步;他用四十年的经验主演了一台话剧,展现了戏剧的力量;他演过几乎所有朝代 的帝王,但他只想做一个‘正常人’。他就是中国演员的‘那一个’:不从众,不趋时,以敏锐的知识分子气质,呼唤并示范德行、敬业、秩序和心底的柔软。”
组委会给姚晨的理由是:“姚晨是一个影视演员,同时被推到了社会的前台,她以惊人的自觉和巨大的号召力,将微博释放的中国力量,导向理性和建设性。她动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存储量,履行了一个公民的责任。她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演员的另一面,树立起了‘明星公民’的典范。” 关于姚晨,我想多说几句。作为女演员,她一扫娱乐圈女星浮华、矫饰、贪慕虚荣的风气,代之以爽朗、独立、自信的清新气息。在这个充满危机和抱怨的时代,她的出现让我们欣喜。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中国社会目前处于高紧张度形态之下,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人内心的紧张度很高,需要一种释放,社会学上叫作代偿性满足,除了社会现实给人实现理想价值外,社会需要开通更多通道,让人们的梦想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使他们的精神得到放松,电视承担这特殊的功能。
二、重建影视人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自亚里士多德之后,伦理学就被定义为“对人而言的善”,影视伦理涵盖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影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它还包括影视行业所呈现出的整体价值取向和道德力量,是影视行业、影视媒介(电视台、网络频道等播出平台等)和影视从业人员(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影视创作和传播活动中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规范的总和。
在影视创作和传播活动中,伦理的尺度从来都是定义行业和职业规范的核心内容。而影视伦理的坚持与放弃,不仅与影视业本身有关,也取决于受众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受众的存在改变了影视的伦理生态,只有通过双方的努力,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影视人文和伦理生态。
但反观中国的影视现状,一片繁荣喧嚣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动辄投资过亿的国产大片,票房与骂声齐飞,从《无级》到《夜宴》,明星云集、场景宏大、服饰华美、色彩绚丽,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情节上却胡编乱造,没有生活、没有情感、没有心灵的震撼;《满城尽带黄金甲》在美国都被划为少年不宜,在我们这里却畅通无阻;在主流媒体播出的黄金档电视剧中,充斥着金碧辉煌的宫廷画面、反复演绎的权力倾轧、波诡云谲的深宫秘史,表现出倒退的、腐朽的、甚至反动的历史观;重拍经典所关注的,不再是激励新中国几代人的信仰和理想、精神和意志,而是人物命运的传奇性和人物关系的颠覆性。新版《林海雪原》挖掘出杨子荣和他初恋女人的情爱关系,《沙家浜》中阿庆嫂不仅与郭建光,而且与胡传魁有暧昧的情感纠葛,《双枪老太婆》非但不老,还是美艳无比的美少女;赵本山和他弟子长期把持春晚舞台,他的“三俗”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长期在央视热播;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婚恋交友类节目,推崇一种极端物质主义的价值理念,其代言人为“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马诺;以湖南卫视《快乐男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掀起了一股极其变态的“伪娘”审美潮,其代言人为男变女身、浓妆艳抹的刘著;“雷剧”在荧屏和网络上大行其道,引发受众的群体性狂欢。所谓“雷剧”,是“雷人影视剧”的简称,今天,雷剧在荧屏和网络上大行其道,引发受众的群体性狂欢。百度对雷剧的解释是:一般指让人震惊、哭笑不得、漏洞百出的电视剧,具有美誉度低收视率高的特点。比如新版《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夫妇的“爱斯基摩装”;激发网友的热情,成为新的娱乐话题的张无忌人猿泰山造型;《丑女无敌》中林无敌瓶底厚的眼镜和乱如鸟巢的头发,不搭调的装扮等等,都彻底击垮了人们的审美底线。周迅被分手、章子怡被泼墨、赵薇被怀孕、王菲被离婚、白松岩“被自杀”,娱乐圈俨然全面进入“被时代”,人人被裹挟,人人身不由己。大众视野是由媒体、出版商、财富排行榜、明星风云榜构成的,一定程度带来大众智力的偏颇和低下。网络化生存和网络文学的成功,使更多的年轻写作者认同网络文化,跟随网络利益前行。80后是与经济市场化、社会市民化一同成长起来的,是现代都市的产儿。在一个泛娱乐的时代,明星需要眼球、大众需要狂欢、无数人需要一夜窜红、电视台需要收视率„„中国人的感受力、思想力、判断力在整体下降,也因此影视伦理的坚持和影视人文的重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非大师时代的大片——以张艺谋为例
距离最近的大片,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
两年前,一位南京女作家听说张艺谋要动用大资金,把严歌苓的同名小说《金陵十三钗》改编成一部史诗大片,就给当地的宣传部门致电,表示没有必要耗巨资来拍一部“妓女救亡”的影片。她认为既然影片动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就该对历史负责,何况涉及到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应该认真对待。十三钗、香艳的秦淮河,作为艺术表达,当然没有问题,但要把她们组装进特殊的历史场景中,如不谨慎,则会让情色掩盖大众对历史的反思,给南京罩上暧昧的色彩。
果然,《金陵十三钗》在上映之初就曝出“玉墨体”《我与贝尔演床戏》,作为噱头,吸引了大众的眼球。“好莱坞神父”和“中国义妓”激情床戏这种蓄意的披露,令《十三钗》成为一个被事先张扬的“桃色案”,营造出市场氛围的情欲前奏。而此后的情色与“爱国主义”之争,更是把大众的窥私欲充分调动起来。
《金陵十三钗》已经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公共事件。首映开门红后,国内媒体普遍用“震撼”来形容,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正在上映的《金陵十三钗》以4.5亿的票房,成为国产片票房冠军。投资人、导演和编辑,都大大松了一口气。投资人张伟平说,投资6个亿,我们要拿回30亿,现在看来不成问题;编剧刘恒称:这是人类之善战胜人类之恶,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同;张艺谋说:花上亿元请来贝尔值,因为通过他可以打开北美市场,希望通过它,实现拿下奥斯卡的野心。
但北美市场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被打开,北美的试映会遭到外媒和影评人的讥讽。《华尔街日报》专栏评论员认为,花那么多钱请贝尔,简直太愚蠢了,“贝尔不能吸引到中国的观众,在海外这部电影也不会找到一个支持它的观众。它也许会被定为一部R级电影,他们会因此赔得当裤子。”事实上,美国电影协会(MPAA)已经在其官网,将该片的未剪版定为R级也就是限制级,要求17岁以下观众,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该级别的影片,通常包含有较多性爱、暴力和吸毒等内容和场面,或是脏话连篇。从好莱坞网站上出现的影评看,过度的暴力和情色,已经损害了影片的品质。好在大陆观众看到的,是经过严格审查的“洁本十三钗”,而非在北美上映的“未删节版”,这使它看起来较为纯净。随后,国内各大网络组织了对华尔街的狙击战,甚至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号召共同反击美帝国主义的别有用心。作为政治性正确,很多媒体和影评人只好噤声。此前,朱大可关于张艺谋电影“情色爱国主义”的质疑,就曾引来一阵围剿,而一些影评人评价《十三钗》:“大牌演员、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多到荒谬的金钱投资,是多么滑稽可笑的组合”,不过是大实话,也被人批为别有用心。
但朱大可把《十三钗》说成是一部情色大片,有没有道理呢? 现在让我们进入文本,加以剖析。金陵的六朝金粉和秦淮风月,最易引发世人的情色想象,它是中国情色地理的中心。作为本土最著名的红灯区,秦淮河摇篮催生了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柳如是、马香兰、顾眉生、卞玉京、寇白门等名妓,而这个妓女团体的作为,颠覆了唐朝诗人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的著名论断。李香君头撞墙壁而血溅扇面,成为《桃花扇》中献出政治贞操的著名隐喻;柳如是因史学家陈寅恪立传而身价倍增;董小宛则因金庸的武侠小说而名噪一时。所有这些高尚妓女的事迹,构成了《金陵十三钗》的香艳布景。
而在280多年后的1937年末,日军在南京展开旷世大屠杀,有30万人被血腥杀害,其中8万女性遭到奸杀。这原本是一个残酷的史实和严厉的指控,本是人类反思战争暴行的重大契机,但在《金陵十三钗》里,情色地理和战争地理,秦淮河的历史风尘和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现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叠合。有人预言,《金陵十三钗》的上映,即将迎来新一轮身体叙事的狂欢,不幸言中。所以朱大可将张艺谋电影,概括为如下公式:情色+暴力+民族苦难+爱国主义。这很有概括力,国产大片主宰的庸众市场由此诞生,制造出政治和商业的双赢格局。但与此同时,张艺谋电影的技术指标和媚俗指数都在与日俱增。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的《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现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起,张艺谋开始将他的电影逐步转型为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三枪拍案惊奇》中达到恶俗的高度。张艺谋就此完成了他向庸俗、低俗和恶俗的“三俗”领域的华丽飞跃。
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年代,这部号称投资高达6亿元人民币的豪华制作,正在打破中国大片的投资纪录。制片人大力鼓吹好莱坞一线明星给中国打工,不过意在平息民族主义愤青的抵制情绪,并掩饰其讨好美国观众口味的基本动机。不仅如此,他还在各类场合赤裸裸地宣言,要拿下本土10亿元票房,毫不掩饰把电影片当做谋求暴利的工具。烟花、爆破、造城,都是钱堆出来的效果,所有的制作都是由外国团队完成,这就是中国的商业大片。从大地震故事到大屠杀故事,有关“发国难财”的民间批评,始终没有停息,而《金陵十三钗》把这种发财模式,推向新的高潮。
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妓女的人性、良知和爱情,也不反对以一种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展示妓女的政治贞操,但面对南京大屠杀这种沉重题材,制片方却在眉飞色舞地爆炒床戏和豪言票房价值,这只能构成对全体战争死难者的羞辱,更是对8万被强奸中国妇女的羞辱。把大屠杀的教堂变成情场,把民族创伤记忆变成床上记忆,把政治叙事变成身体叙事,把血色战争变成桃色新闻,把重大苦难题材变成重要牟利工具,这种大义凛然的情色爱国主义,是一种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误。
2011年12月15日,是“十三钗”全线登陆中国影院的日子,是中国电影的又一次午夜狂欢。距离南京大屠杀很远,而距离圣诞节和票房利润很近。在15日午夜,钟声将敲响十三点。这是一种充满反讽意味的报时,它要越过十三个女人的故事,向我们说出十三种痛苦和抗议。在十三点时分观看“十三钗”,的确是一种奇怪的体验:一边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和犹太人的哀歌,一边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中国人的视觉欢宴,它们构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这令我们汗颜。同样是历史题材,《辛德勒名单》能激起我们对战争的憎恨,在细微处展现历史的真实;《金陵十三钗》有着宏大的历史场景,却无法给人以真实之感。
中国商业电影的生长,始终处于一个可笑的悖论之中:一方面鼓吹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一方面又大肆渲染床戏,挑逗观众的情欲神经,鼓舞观众的票房士气。冯小刚在《唐山大地震》上映时说,这不是一个出大作品的时代,中国目前,只能出大众电影。
四、致敬贾樟柯——为无名者的痛苦而痛苦
还是从《三峡好人》说起。
2006年岁末,张艺谋将自己倾力打造的贺岁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上映时间,由12月20日提前到了12月14日。这一改动将大片分布格局彻底改变,惟有从威尼斯电影节载誉归来的贾樟柯,仍坚持将自己的《三峡好人》,放在和《黄金甲》同一天上映。
为此,他和他的制片人发生了激烈争执,制片人说,贾樟柯你简直是在用国内的市场票房殉情!贾樟柯说那就让我殉情吧——我想看看,在这样一个崇拜“黄金”的时代里,有谁还关心“好人”。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不愿跟在时代泡沫后面狂奔的人,都有对人类优秀思维传统保持敬意的人。
这几乎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对决——《黄金甲》首映当晚一如预料中那样,一夜间全线影院票房售罄,而《三峡好人》最少时,一场只有10——12人,他们大多原本就是贾樟柯的影迷,冲着贾樟柯走进影院。故事非常简单:煤矿工人韩三明从汾阳来到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支舞曲后黯然分手„„
贾樟柯去三峡,原本是为了拍摄画家刘小东的纪录片《东》,但是真正进入三峡人的生活后,贾樟柯却受到另外一种冲击:“生活在古老的山水里面的这些现代的人,他们家徒四壁,包括两千多年的城市将被瞬间拆掉。在这样一个快速转变里面,所有的压力、责任、所有那些要用冗长的岁月支持下去的生活,他们都在承受着,他们与我们这些生活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城市里的人,内心深处的无助和孤独却是相同的。”
当他站在街道上看船来船往的码头,看各种各样的人在那里交会的时候,贾樟柯说他体会到了一种江湖的味道,而一个老者的微笑更是让他萌发了拍摄这部电影的念头:“有一天我在拍小东的一个老者模特时,就是电影里面拿出十块钱给大家看的那个演员,我在他抽烟的瞬间突然捕捉到他嘴角的一个狡黠的微笑。这个微笑里有他的自尊和对电影的不信任:你们这些游客,能知道多少我们的生活!这个微笑让我一夜不能入睡,我觉得或许这是纪录片的局限,于是便有了拍这部电影的直接冲动。”
摄影机面对的是物质,审视的却是精神。贾樟柯欣赏的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说过一句话:“每个导演的属性都是与生俱来的,不容易改变。”
小津终其一生,都在用电影讲述一个主题——家庭的崩溃; 贾樟柯也有一个自己的主题:时代的变革。
2007年初,当他知道成都402厂,一个50年前从沈阳整体搬迁到成都的万人大厂,3个月后将整体拆迁,变成一个高级住宅小区时,他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那里。在和50多个工人聊过之后,他确信,他们的命运,早在50年前就已埋下:“我们老是习惯往前看,匆匆赶路,其实我们更需要往后看,问题的答案在过去早就有。”
电影的广告中心语:首度公开被遗忘的那些人和他们的生活;集体回忆尘封在时间里的信仰、青春和热情。
女诗人翟永明说,成都飞速发展,“402”厂却停滞了,他们跟这个时代脱节,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翟永明做编剧,赋予这部影片缭绕的诗意。片名取自一首写成都的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形式采取访谈式,这其实是纪录片的手法。在他面对现实的时候,他大都是用两种方法,拍两个片子。最早《任逍遥》时候,他拍了《公共场所》;到《三峡好人》,他又拍了《东》。他在拍剧情片的时候,迫切需要记录;拍纪录片的时候,又迫切需要虚构。到了《二十四城记》,干脆就把两者统一在一起,直接借用了纪录片的外壳。9个采访对象分别讲述他们与402厂的故事,在残垣断壁的厂区,在鲜亮的售楼大厅,在晦暗的住宅楼里,在颠簸的公交车上(一个伟大的隐喻),偶尔嵌入个体叙事所对应的器具、景物和影像,以及采访者幽灵式的提问和笑声,暗示着纪录者的存在。
贾樟柯是大陆导演当中历史感最强、最为敏锐的一个,有时候,他用一首歌,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革命高潮期的接头暗号,就能让受众回归那个风雨交加、魂牵梦绕的年代。他的历史感,源于无名者的历史书写。所谓无名者,如福柯所言:“他们应该属于那些注定要匆匆一世,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的千千万万的存在者;这些人应该置身于不幸之中,无论是爱还是恨,都满怀激情,但除了那些一般被视为值得记录的事情之外,他们的生存灰暗平凡;不过,他们在某一刻也会倾注一腔热情,他们会为一次暴力,某种能量,一种过度的邪恶、粗鄙、卑贱、固执或厄运所激发。”(福柯:《无名者的生活》)贾樟柯的每一部电影,都以无名者为主角。无论是“汾阳来的人”,还是“三峡好人”,以及《二十四城记》的被采访者。他们也许是被历史漠视、遗失的一群,然而贾樟柯的历史感,就基于对他们的认同和展现。如果说历史感是一种乡愁,哪怕伫立于402厂的废墟之上,贾樟柯的乡愁依然浓烈如酒——他因无名者的痛苦而痛苦。
贾樟柯说:“我并不留恋那个体制,但不留恋,不代表我们不重视那个记忆,如果说计划经济是个糟糕的经验,它仍然需要留一些东西,它需要有一个博物馆来纪念它,缅怀它,讨论它。尤其那是一个保密工厂,以前进厂要检查工作证,解放军站岗,那么快时间就变成一个商业的楼盘。这个变迁让我看到,除了表面上的工人的生活的遭遇外,它有一种跟历史的关联。”
在《二十四城记》,每个叙事者都祈望寻求时代的信物。郝大丽谈轮船迁移,顾敏华谈《小花》,宋卫东谈《血疑》,赵刚谈制服的神圣诱惑,娜娜谈去香港进货的生意经,90后却一片茫然。抓住了这些信物,就抓住了历史的尾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宋卫东的少年叙事:402厂与成都相隔绝,除了打架。有一次他骑自行车冲出了402厂的安全区,来到成都的禁区,被一群同龄人包围,带到小头目那里,宋卫东本以为要挨揍,不曾想对方说,看在今天周总理逝世的份上,放你一马。他才有所意识,周总理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始了。多年以后他还记得那一天的那一幕,不是因为他躲过了殴打,而是周总理的祭日,以及所生长的时代意识。
1914年4月2日,卡夫卡的日记只有两句话:“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假如宋卫东记日记的话,可以这样写:“敬爱的周总理去世了,我没有挨打。”
这就是无名者的悲哀。他们是多么希望进入宏大叙事的心脏,多么希望被时代铭记,但他们两手空空,抓不住一丝尘埃。几乎每一个回忆者都话音哽咽,那是为时代抛弃所发出的哀怨。他们被迫用卑微而坚忍的生活化解一个国家转型的阵痛,就像影片中遗落在旧房子里的准考证,很快被忘却。《二十四城记》是写给402厂,写给一个逝去时代的挽歌,同时也是写给草根们的赞美诗。
中国的电影,缺乏当代性。我们进了电影院就可以发现,现实题材越来越少,而一些历史题材则被拿出来反复重拍。而在各大电影节上,我们看全世界的电影,都是非常直接、迅速、敏捷地对自己国家、自己社会所面临问题,进行电影层面的反映和思考,比如种族问题,移民问题,贫穷问题,战争问题,饥饿问题,同性恋问题,性别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能迅速地在电影里面得到体现,电影人毫不回避地处理这些题材,来回应这些生存困境。而我们呢,包括一片叫好声的《让子弹飞》,究竟为现实提供了什么?更别说《夜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些内容空洞、形式奢华的大片了。国外优秀的商业电影,在策划过程中,都是把情感和艺术的表达放到里面的,然后再用更大众化的手法来讲述这种情感和哲学。比如《教父》,比如《魔戒》,比如《星球大战》,在这些电影里,导演的出发点都有着很强的感情和哲学层面的思考。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类型电影的创作,哪怕是商业电影,背后都是整个电影文化。中国电影既处在最好的时代,又处在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它不缺钱和观众;最坏的时代是除了钱什么都没有,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共享价值观的缺乏。北大教授戴锦华认为,之所以有“太多的国产电影悬浮于中国社会现实之上”,是因为“太多电影人已经不再和中国社会的任何阶层发生互动,没有生活的切身体会,这使他们难以分享社会任何阶层的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感。”
在任何时代,电影都应该直接对社会发表观点,对生存在其间所存在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性和暴力问题,当有毫不掩饰的、直接坦荡的文学表达。如何理解人性、理解社会、理解政治、理解今天的世界,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如何和人类总体的认识不脱节,我们的电影仍然呈现出一种陈旧的状态。我们的电影不能称之为现代电影、当代电影。我们的电影文化处在一种全方位保守的状态,这首先来自于意识形态的保守,来自于作者自身缺乏创造力和勇气的保守,也包含了整个中国电影观众在接受电影时的一种保守。
这也让我对贾樟柯的电影保持充分的敬意,从《站台》开始,他的电影就因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而被视为纪录片。他很多电影,甚至有文献性,若干年后,人们看1997年《小武》的时候,里面所有的声音、噪音,就是那一年中国的声音,它经得起考据。整个中国电影,能够提供给社会的思想成果并不多,而贾樟柯是少有的一个。新浪网友说:这样的中国真实,谁会去关注和记录?除了贾樟柯。贾樟柯用自己独特的影像结构,一步步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导演圈的地位。
当然,做出这种努力的,远不止贾樟柯一个电影人。威尼斯电影节上蔡尚君执导,陈建斌、陶虹、吴秀波联袂主演的《人山人海》,号称中国第一部“公路复仇片”,影片缘起于一桩真实的社会新闻——贵州六盘水猴儿关乡的五兄弟在六弟惨遭抢劫杀害后,历时一年零48天,骑着摩托车追遍大半个中国,终将凶手擒拿归案。该新闻在当年曾引起巨大轰动。著名《综艺》影评人贾斯汀·昌对《人山人海》的评价是:“道德的沦丧让人想起李扬的《盲井》,但是蔡尚君的结尾更为残酷、虚无„„它像王兵的《夹边沟》和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那样,已经明显深入到了中国的核心现实。”
片中的老五,脱离了勤劳、沉默、“一脚踢不出一个屁”的农民形象,身上充满了“战斗性”——他不满于现状,但也并非对现实不满,而是与生活对峙,带着一种不因循守旧的力量。该片以健康的气息,全新的视角,让日趋麻木的我们,重新审视世俗生活,给人一种直达人心的情感力量。还有张猛的《钢的琴》,和他之前的《耳朵大有福》,以及更早些时安战军的《看车人的七月》,都真实地纪录下了中国人的生活和内心——他们虽然卑微,却是敢于在苦难中站起来生存的人。在《钢的琴》中,那架钢琴是不是造出来,女儿元元是不是回到陈桂林的身边,已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获得了他们黯淡生活中的一缕霞光,这架琴犹如一台时光机,引领他们重温往日的温暖和荣耀。这是这些被社会忘却的人们,很久没有的感受了,他们最大程度到承受了改革的阵痛,却不得不接受被时代抛弃的命运,对于这些由社会主人翁沦为最底层群体的人们来说,下岗再就业的成功离他们十分遥远,只有触手可及的困窘磨砺着他们的精神和肉体。
《钢的琴》让人想起一些优秀的东欧电影如捷克的《柯利亚》、前南斯拉夫的《爸爸出差时》和《我与铁托》等。用一个温情的故事来折射社会巨变下的心理动荡,片中大量采用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歌曲和配乐,更是突出了这种语境,体现出一种通俗而不媚俗的智慧和品质。
在当前世界剧烈变动的大格局中,中华文化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中国尤其需要召唤一种发声的电影。它说出真相,洞察社会,关怀人类内心的希冀和梦想,从而让一个时代“主要的真实”被审视,让卑微者被书写,助无力者前行。我们需要以国家文化的重回高地,向世界证明自己。《诗经·大雅》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它有一个伟大的未来——为了这一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
2012年1月5日于城南匡河之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