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借助网络为山区贫穷儿童找到幸福

时间:2019-05-13 10:5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警借助网络为山区贫穷儿童找到幸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警借助网络为山区贫穷儿童找到幸福》。

第一篇:民警借助网络为山区贫穷儿童找到幸福

民警借助网络为山区贫穷儿童找到幸福

2008/09/24

种田乡是白银市平川区最偏远的一个乡,这里山大沟深,一座山头似乎可以将这里与世隔绝,当城市的孩子在色彩的世界随意挥洒,在音符的世界倾心聆听,这里的孩子却从来没有见过水彩笔,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从来没有摸过电脑„„但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却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警察与大山里的孩子联系在了一起,几年来他们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这里的孩子有了更多的笑容,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快乐。

隐姓埋名的警察志愿者

图六

种田乡位于距离白银市平川区90余公里的偏远山区,这里共有8所完全制小学,1000余名小学生。以前这里的许多学生上了6年小学却没读过一本童话书,没有玩过篮球,没有摸过电脑,没见过一件像样的乐器,他们的课外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但2005年年底之后,随着一个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叶子阿姨”的年轻女警察的出现,先后有全国各地1000余名警察和这里的小学生通过一个名为“民警E站”的公安内部网站建立起了联系,大量的课外读物和体育器材被邮寄到了这里的各个小学。让这里的孩子有了更多的笑容,也让他们的童年更加快乐。

“‘叶子’全名叫王叶莉,我们是认识她很长时间之后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的,也知道了她是一名警察,刚开始以为她是个骗子。”谈起初识王叶莉,种田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孙柏茂依然心有愧意。孙柏茂说,2005年12月下旬的一个早晨,当时天气特别冷,学校即将放假,他和8个小学的校长正在开会。突然办公室进来一位身着红色羽绒服的年轻姑娘,她说她到这儿的目的是想了解各学校的学生现在最缺什么,她和网友想搞一个捐助活动,帮一下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由于当时这位红衣姑娘只说她姓王,来自平川,也没说她的职业,又牵扯到网友,所以他和几位校长当时都不太相信她。

当时,只有原北庄小学的校长何成带着这位年轻姑娘到自己所在的学校看了看。何成说,当时学校的校舍等硬件设施由政府统一建设,条件还可以。但是由于教育经费紧张,学生的课外读物、体育器材非常缺乏。可以说北庄小学当时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课外读物,有的就是几本老教材和一些十几年前的《学生天地》期刊。体育器材更是奇缺,全校除了一个已经破了的篮球外,没有其他任何体育器材,当时学生课外活动时,玩得最多的就是“老鹰抓小鸡”和“跳皮筋”。临走时,这位年轻姑娘留了她的电话,并告诉何成她的名字叫王小红,学校可以将需要的东西列个清单,她和网友商议后将很快有个答复。2006年1月23日,北庄小学收到一个发自天津市公安局的特大包裹,里面有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以及大量的课外书籍,价值2000余元。

种田小学生牵动全国警察的心

此后的半年内,种田乡的老师、学生及村民经常会看到“王小红”在种田学区的各个小学依次走访调查,随后就有来自天津市公安局的包裹寄到各个学校。种田中心小学校长何雄说,因为种田与平川相距90余公里,两趟客车都是早上10时从种田发车开往平川,下午4时又返回种田。同时8个小学又都分散在山区,相距数十公里,每次“王小红”都是利用双休日雇一辆出租车,带着水和饼干,早上赶到种田,下午又返回平川,从来没有在哪个学校吃过一顿饭。原北庄小学校长何成说,随着种田乡的学校一个个得到资助,大家都认可了“王小红”和她的网友的捐助行动,但是他们始终不知道“王小红”的职业,也没见过其他任何网友。直到2006年下半年,他的一位同学到种田乡办事时,才认出了“王小红”,得知“王小红”的真名叫王叶莉,是平川公安分局的一位基层民警。据他了解,包括王叶莉的单位也一直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直到种田学区绝大多数小学得到捐助,当地媒体采访报道她所在单位时才知道这件事。

“所有参与捐资助学活动的网友都是警察,都是通过公安内部网中一个叫‘民警E站’的论坛将大家联系到一起的,这是天津市公安局主页下的一个论坛,全国各地的许多警察网友经常在这个论坛里讲述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王叶莉说,2005年秋天她在平川分局户政科工作时认识了一位名叫詹玉兰的妇女,詹玉兰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孩子的父亲因忍受不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几年前离家出走,至今音信全无,一家四口全部的生活来源就是她每月捡垃圾卖废品的几十元钱。随着詹玉兰的儿子考上高中,家里的负担就更重了,时常出现连米面都没有的拮据情况,詹玉兰决定让两个女儿辍学。了解这些情况后,王叶莉就经常买些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送到詹玉兰家,希望能减轻他们家的负担。

王叶莉说,后来,她感觉自己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完全解决詹玉兰家的困难。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民警E站”的论坛,她在这个论坛发了一篇题为《希望伸出援助之手》的帖子,讲述了詹玉兰一家的窘况,希望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帮他们一家人。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来自天津、河南、山东、江苏、吉林、四川等20多个省市的数百名警察网友陆续跟帖,不但表示要帮助詹玉兰一家,还热情地询问平川区偏远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王叶莉说:“帖子发在论坛上后,我根本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为了报答网友们的一片热心,她决定到平川区最偏远的种田乡了解山区的孩子到底有多困难,那里的孩子到底最需要什么。此后王叶莉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利用双休日走访了种田学区的所有小学,了解那里的孩子最需要什么,并随后将这些信息发布到了“民警E站”论坛,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有200多名民警通过网络捐款,累计达1.3万余元。首批最急需的课外读物与体育器材于2006年1月11日从天津寄出,同年1月23日送达种田乡北庄小学并投入使用;紧接着,百丰小学也收到了一批乐器,装备了该乡的第一支学生鼓乐队;随后,其他各学校也陆续接到了捐赠物品。

千名警察参与,两千学生受益

在资助小学校的同时,通过老师介绍和王叶莉自己调查走访,网友对高中特困生的资助活动也在进行中。由一名资助人或一个资助小组确定一名特困生帮助他完成高中学业,这其中就包括詹玉兰的孩子。抱着对资助人负责的态度,王叶莉在网上公布的每个特困生都是自己做过校访、家访和学生本人见面会谈过的。她不仅在经济上帮助了这些困难的孩子,还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以外的生活和心理情况。这些孩子都亲切地叫她“叶子阿姨”。其实,王叶莉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丈夫没有固定职业,6岁的儿子寄养在姥姥家,她至今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租住别人的房子。王叶莉两年来一直担负着两个高中特困生的学费,用于开展助学活动的花费和给特困生缴学费的资金几乎占了她工资收入的一半。此前,网友们曾说过给她报销去种田乡的车费,但她婉言谢绝了,她说,那些钱还是给孩子们买点书吧。

这之后,在公安网上的助学爱心活动不断扩大着,应广大民警网友的强烈要求,活动小组开设了一个公共账号,大家把零散捐款都汇进这个户头。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由天津市的民警朋友在本地购买捐助物品,然后通过邮局包裹方式直接寄往种田乡的小学。学校在收到物品后由校长和王叶莉一同进行签收后交付使用。同时,学校出具收到物品清单一式三份,分别由资助人、天津市公安局论坛管理员、王叶莉保管。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局限性及网友们的一些顾虑,王叶莉还在网上直接公开学校的通信地址和校长电话,鼓励网友们直接买物品寄给学校。截至目前,这一由全国公安民警参加的网上助学活动已初见成效。共计有20多个省市的200多民警直接参加捐款捐物,参与活动的民警有1000余人。所捐款物全部用于山村小学的办学、教育,平川区种田乡有8个小学收到了该活动的资助,受益学生2000余人。为支持王叶莉的爱心活动,她所在的单位平川公安分局在全体民警中开展了献爱心活动,全局民警先后募捐资金1.2万多元,全部用于种田乡的办学教育。

我们是警察,也是普通人

冯国柱,网名“韩云”,是江苏省吴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一名民警,他以前在青海地区当过兵,知道偏远地区的孩子上学时面临的各种困难,两年多来他一直一对一资助种田乡一位名叫唐森长的高中特困生。冯国柱说,助学活动发起后,“民警E站”突然变得非常火爆,同事们都互相推荐上这个论坛,关注山区学生的学习生活。冯国柱说,他资助的这个学生今年高考考得不太理想,考试结束后,孩子通过电话非常内疚地说没有考好。他劝导孩子不要灰心,不管是复读还是上职业学校,只要孩子继续求学,他都愿意继续资助他,让他完成自己的学业。

李小军,女,网名“向往高原”,她是山东省莱州市刑警大队的一名刑警,她和广东省江门市一位名叫曾志盛的消防武警组成了一组,两人共同资助种田乡的学生潘有婷。李小军说,她之前本来就资助着当地一名家庭困难的小女孩,由于自己经济能力有限,她与曾志盛两人一个组共同资助潘有婷。李小军说,她是刑警,但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内心也有柔弱的一面。看到山区的孩子由于条件的限制享受不到最基本的教育条件,他们也会与其他行业的人一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7年9月18日,王叶莉作为“全国道德模范”甘肃省十名候选人之一,前往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道德的力量》暨“全国道德模范评选颁奖晚会”,并获得了提名奖。今年又入选甘肃省“奥运火炬手”,在7月6日参加了奥运火炬在嘉峪关段的传递活动。同时又被北京奥组委邀请出席残奥会闭幕式。但是王叶莉说,是全国民警网友的热心与爱心在鼓励支持着她一直干这件事,当这一切通过媒体报道后,她才走到了前台,她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献出一点爱心,让山区的孩子能有更多的课外读物、更多的体育器材,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笑容,让他们的童年更加快乐。

第二篇:浅谈如何让山区教师找到成就感而感到幸福

浅谈如何让山区教师找到成就感而感到幸福

学校:大香树小学教师:们文杰

近几年来山区学校年轻教师逐渐增多,但是这些年轻教师都是从环境舒适的都市高校毕业,走入社会后,面对就业的压力,有的只有无赖的选择山区学校,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说“山区教书真苦真累,路难行,环境恶劣,学校各种硬件差等等各种叹息声。”他们觉得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从而使有的人没有了方向,没有了追求,糊里糊涂的混日子,耽误了自己的前途,耽误了孩子的前途,耽误了学校的发展。

面对现在现状,自己做为一名山区寄宿制小学的校长,就觉得要避免这样的事态,从哪里入手防止教师有这样的观念呢?那就是给教师们创造找到成就感的氛围,来寻找幸福。

我想大多数教师都最渴望成为一位领导认可、别人认可、家长认可、孩子认可或成为某个地区教育专家的角色,而要做到这一步在我们老师心中误认为这些想法是很遥远的。但是通过实践和听一些专家培训,我认为“成为专家”离我们每个人并不远。无外乎大多数专家成长模式和培训模式就是“无数的事例+图片+理论+幽默的语言”构成了一位专家的形象。丰富的事例,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留意收集,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别人的。丰富的图片,在平时的工作中拍照一些让人带来深思,人家不留意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有深度的理论,对事例、图片进行反思、总结成经验。最后把这三块有机串联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加上自己的想法,就是你的经验。把自己的经验和本校老师交流,全镇老师交流乃至全市教师交流等等。如果得到别人的认可,领导的认可,将迎来了鲜花和掌声,这时做为一位教师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但是目前我结合着我校的实际情况,用这样的理念“多收集多写多思考,两三年后你离专家会越来越近,到时你会找到成就,你会找到幸福。” 来引导和鼓励我们教师们。

首先是自己带头,我刚刚到大香树小学任教的第一天就开始这样做了,来给自己寻找幸福,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在教育的事业已四年多了,一路走来也在不断反思、总结,不断述写我在大香树小学的教育故事(每次公开课、培训、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教学中的困惑等等都用各种形式把它记录下来)。通过不断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镇级科学竞赛一等奖;芒市科学教学课堂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被评为镇级优秀党员;2011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建设书法比赛获得三等奖;荣获市级教学论文三等奖;庆龄基金会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中表现优秀,2011年9月份代表少数民族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宋庆龄基金会捐赠仪式并且发言; 2013年5月被州教育局邀请到盈江县校长会议做交流等。一直述写自己的教育成长经历故事;述写做为教师、校长的一些思考等等。自己也找到了一些幸福。

在自己带头的同时,我也常常对我们班子和老师们说:“你所负责的每一块工作,只要你用心的去做,用心去收集,用心去反思、用心去总结、多种方式去创新。你可以在你所负责的这一块工作有一片蓝天,成为本块的专家。到时候你会有一种“三尺讲台演绎无悔青春,两寸粉笔闪耀光芒。”的幸福感。

目前我校每个班子已经这样做了,他们积极探索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他们不断在收集资料——反思——总结——创新,每个人已走出了第一步,把各自所负责的教学、勤工俭学、学校安全工作、德育工作、图书室工作、班主任工作等等已经做成了有音乐伴奏,各种动画 的课件形式。已经在全校和老师们分享过,有的也在风平镇范围内展示过。也得到好多领导的认可。

但是目标和现实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们只是简单的迈出了第一步图片,有挑战性的是深度的反思、理论的支撑。但是这一块是我们教师的弱项,是我们教师心中的一个坎,好多人不愿去尝试,特别是我们农村教师。想想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农村教师,他们能讲出一节一节让人佩服的精品课,能说出一些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为什么教了一辈子的书还是一个教书匠呢?因为他们没有升华到理论,只停留在实践中。如果他们好好的去整理、反思、总结,编汇成经验的论文或者是课件,那他就是一位专家型的教师。

所以我们每个教师走出第一步后,我一再的要求我们的教师一定要

1、加强反思—实践—总结—在实践—做出成绩—在总结。

2、要不断学习,用具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来支撑自己的每一个教育事件,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就会孕育而生,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随时迎来邀请、掌声、鲜花等等。这时谁不会感到教书的幸福呢?

所以这就是我的想法,我的理念。就是想让我们每位教师找到方向,找到幸福,找到成就感,去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时不断促

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学校的发展。

第三篇:妇联深入山区为困境儿童办实事的调研材料

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市妇联结合妇联工作性质,开展了“贫困儿童关爱行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经过深入我市白**乡、**乡、**乡、**庄镇等走访调查,确定**乡联合小学为关爱行动联系点。

一、我市山区小学的基本情况调查

自3月9日—3月20日到**乡联合小学蹲点调研,对该学校的校舍现状、师资力量、生源构成、学生

家庭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该校坐落在莲花山脚下,方圆十五里八个村庄的孩子在此读书,1-3年级各自在本村读书,4年级以后集中到这里统一住校学习。

由于学生都来自山区农村,家长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相对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大都在家务农,无其他经济来源。特别是孤儿、单亲、残疾等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校住校生活更是艰苦,需要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关爱和救助。

二、“春蕾计划”救助贫困儿童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和社会的希望。妇联要把关注、推动儿童健康成长作为重要职责,把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创造儿童优先发展、平等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把改善困境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努力营造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了解了**联合小学现状后,我们积极与**省儿童基金会联系跑办,利用“春蕾计划”救助贫困小学生,申请在联合小学设立“春蕾班”。经过多方努力,在省、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奥冠集团公司”所属博宇公司决定每年投资1.2万元,用于救助**联合小学三十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并承诺连续三年救助。

三、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开展,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境儿童的重视和关爱;树立了妇联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妇联的凝聚力;唤起了各界人士的爱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是,客观分析,救助工作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救助工作的覆盖面与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形成,资金募集和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等。今后,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推动“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救助工作的责任感。一方面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对贫困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平等性等方面的诉求也日益凸显。因此,深入开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 是妇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妇女儿童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是一项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民心工程”,一定要下大力气,做好、做实、做出成效,确保救助工作深入持续扎实开展。

2、推动出台政策,促进救助工作持续发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要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使救助工作可持续发展。要围绕困境儿童开展更深入的调研,针对他们的特殊困难、实际需要和成长要求,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同时争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推动政府从制度、政策、资源分配等源头上,考虑困境儿童的利益,出台针对困境儿童的助困、助学、助医等政策措施,保障困境儿童分享应有的权利;推动完善困境儿童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的困境儿童保护体系,形成良好有效的工作机制;促进救助工作与政府政策有效对接,使救助工作从妇联自发的公益活动变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长期职责和自觉行为。

3、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救助工作的新思路。以推动解决困境儿童的实际困难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有效机制,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努力推动改善困境儿童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况;强化群众组织的社会化功能,发挥群团优势,在“联”字上做文章,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借力、借题、借台,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推进“救助工作”;整合优势资源,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争取有关非政府组织、国际合作项目的扶贫资金,实行项目化运作,同时大力争取政府及职能部门在扶贫、社会救助、大病救助等方面的资金倾斜,探索出一条全面救助、综合服务的新路子,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搞好结合联动,拓展救助工作的覆盖面。一是与大局工作有机结合。牢牢抓住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观实践、“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有利契机,积极开展爱心奉献、结对帮扶等活动,加大党员结对帮扶、资助力度。二是与妇联自身工作有机结合。和“巾帼文明岗”创建、平安家庭创建、维权工作站建设、家教工作等工作相结合,开展“城乡牵手,岗童结对”、“心灵手拉手”等活动

。三是与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相结合。将“救助工作”纳入《儿童发展纲要》总体规划,作为儿童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指标,借助政府的力量,加大实施力度。

第四篇:争先创优 民政为民 为孤残儿童筑幸福家园2

创先争优 民政为民

撑起孤残儿童幸福蓝天

——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背景镜头:春意荡然的南湖,巍峨挺拔的抗震纪念碑,绿树掩映的凤凰山公园及山上凉亭,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欢快玩耍的孩子们,渐渐推出“五色彩云”院标。出大题目。

蓝天下阔步发展的唐山孤残儿童福利事业

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她如和煦的春风,吹散孤残儿童心底的阴云;她如冬日的太阳,融化孤残儿童冰封的童心;她如长夜里的北斗,引航孤残儿童成长的路程。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孤残儿童放在心上,健全救助制度,完善福利设施,推进特殊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使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成长。”

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是唐山市唯一一家儿童福利机构,落座在唐山这座充满爱心城市的沃土上,承担着全市14周岁以下残弃婴(童)、民政“三无”智障人员的收养任务,现有收养“三无”智障人员24人,残疾 儿童131人,他们分别患有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孤独症和多发性残疾。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作为唐山市重要的服务窗口之一,福利院始终坚持以胡锦涛同志关于孤残儿童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南,以民政为民为宗旨,牢记使命,努力工作,不断开创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局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以来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唐山市文明单位”、“唐山市花园式单位”、“唐山市三八红旗集体”。2011年,被市直机关党工委确定为唐山市市直机关创先争优典型示范单位。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树立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理念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综合(儿童)福利院根据市委、市直党工委的指示精神,按照民政局党委提出的“创本职工作之先、争本职工作之优”的要求,立足岗位,创新举措,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树立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树立“用真心温暖每颗童心,用爱心绘就每张笑脸,用奉献造就幸福之家,用知识蕴育多彩人生”的办院理念,推动创先争优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稳步发展,促进孤残儿童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新档次,实现了全院工作的科学发展,争先进位。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院党支部成立了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除了例行的党课外,开展以图片、文字、视频资料、教育宣传片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交流、谈体会等活动,树立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的责任意识,强化了党员对标赶超、奋发向上的超越意识,开展了“我为孤残儿童做贡献”的大讨论,全院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团结奋进,为孤残儿童做贡献的浓厚氛围。同时,以国内先进儿童福利院为目标,不断拓展业务培训途径,员工受训率达到了80%以上,已有16人取得了国家育婴师、营养师、康复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针对护理工作业务特点,强化了规范化操作,把全院业务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创建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模式

在创新争优活动中,我们立足儿童福利院工作特点,紧密结合实际开展活动,不断创新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新模式,逐步实现了从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及教育型转变,保障了孤残儿童生活、医疗、康复、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益。

根据婴幼、学前、学龄儿童生长需求,实行营养搭配、进行科学喂养;对我院收养的智障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尊重他们,设立专用的电视房和活动区域,使他们生活在一个温暖而有尊严环境中。一年来,先后为15位患有特殊疾病的孩子进行了手术治疗,对有肢体障碍的残疾孩子,根据残疾程度,制定康复计划,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让他们尽早恢复言语、1 行动、肢体功能。目前,我院的残弃婴、童成活率已达到了85%以上,计划免疫率达到100%,术后矫正率达到100%,康复有效率达到了98%,入学率达到100%。尿布疹率为0,营养不良率为0。孤残儿童生活费标准已达到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走在了全省最前列,得到民政部和省厅领导的表扬。

筹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完善基础设施。为了提升我市残弃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心理辅导、生活技能培训服务水平,促进我市儿童福利事业快速发展,我院筹措资金100万元,将对现有二层副楼进行装修改造,改扩建成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河北省北部地区最大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基地,不仅可供我院脑瘫儿童康复使用,还可把服务拓展到社会上的残疾儿童。实现资源共享。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每逢节假日,组织孩子们进行集体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设立了“开放日”,为社会各界搭建爱心平台,拓展了收养渠道,试行了涉外送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打造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院内栽种绿色植被、搭建葡萄架、清理草坪、清洁环境卫生,改造节能管线,使我院的整体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院内无杂草、无白色垃圾,院生活区窗明几净、干净整洁,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

针对我院女职工多的特点,开展了做孤残儿童“好妈妈”的系列活动。女职工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为院内孩子编织毛衣50余件;成立了义务拆洗被褥小组,对孩子们的被褥定期拆洗,勤晒勤换;每周三做完日常工作后,姐妹们自发来到食堂,为孩子们包饺子、包包子。进行“最美妈妈”评比,养育人员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乐”。开展“一日妈妈”活动,把孩子接回家,节假日放弃休息,组织孩子们到野外郊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每年除夕,“妈妈们”为孩子早早营造了节日氛围,准备了丰富可口的饭菜,同他们一起守岁,给他们发小红包,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母爱。

大龄孤儿,虽然已超出福利院的服务范畴,但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能够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申请廉租住房、安排工作等。目前,我院有10名大龄孤儿,其中6名走上了工作岗位。

为孩子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学习教育机会,重视对孩子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为我院王璐等3名孤儿争取到了到唐山市高级劳动技工学校就读的机会,为他们将来就业和自立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教职员工的精心培育和支持下,2010年走出了我院第一名本科大学生。

为增强职工爱岗敬业精神,院举办了“党徽在岗位上闪光”优秀作品演讲比赛。统一制作了工作人员服装和岗位标牌,共产党员实行亮牌上岗,规范了办公用语、推行了服务用语,修订规章制度8章87条,制定了18个方面的服务标准。完成了档案室验收工作,升级为省一级档案室。院内各楼层安装了监控系统,实现了科学管理,提高了服务水平,提升了服务质量。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福利院现有职工150多名,其中共产党员18名。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在党员中开展了“岗位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向党献厚礼”主题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实行了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强化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2010年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岗位调整,有15人参加了竞岗演讲,通过民主评议,一批学有专长、工作能力强,受职工欢迎的同志被选拔上来,为他们搭建了实施才能的平台,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力。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院党支部和领导班子着眼于抓党建、带队伍、谋发展的统一,强力抓党员队伍作风建设,抓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全体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要在作 2 风上有新表现,重实际、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把我院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开展自查自纠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成员相互协助,配合默契,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党支部书记、院长王志君率先垂范,严格自律,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儿童福利院院长、唐山市“十大女杰”、“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唐山市综合(儿童)福利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各级领导对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关怀、厚爱和支持。国家和省有关领导多次来院视察关照,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关心福利院的每一项工作,多次为加快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做出重要指示。市局领导经常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为唐山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运筹帷幄,呕心沥血。

目前,在院党支部一班人带领下,全院职工意气奋发,斗志昂扬,以事争一流的追求,对标赶超,推进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朝着早日跨入全国优秀福利院行列努力奋斗。

第五篇:洒向学生都是爱,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幸福家园

洒向学生都是爱,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

幸 福 家 园

社旗县民办香港子男学校

社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劳务输出基地县,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村青壮劳动力10万余人,约有1万多14岁以下的孩子留守家中,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已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和各届十分关注的沉重话题。

社旗县子男学校办学8年来,始终把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主要培养对象,采取各种措施招收、关爱、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目前,我校在校学生980名,其中留守儿童近900名,占全校在校生的近90%。2011年秋期,学校申请更名为社旗县留守儿童学校。

针对在校留守儿童多,留守儿童久别亲人、远离父母的实际,子男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情感育人”的指导思想,对留守儿童教学上倾力,生活上倾心,感情上倾注,管理上倾斜,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好、学习好、身体好、心情好,努力营造留守儿童温馨、和谐、文明、幸福的家园,尽量让家长在外放心,让学生在学校安心。

春天般的温暖,使他们重新得到父母在家时的幸福、快乐和美好。

学校每期评出3-5名“爱心爸妈”,每期都拿出1万多元的奖励资金。张明霞等11位老师是公认的“班妈”,他们经常收到家长在外地写来的感谢信,已经毕业的留守儿童也常回来看望她们,她们中有4位被市县妇联命名为“爱心妈妈”。

3、关心留守儿童身体健康。每期开学,学校对所有留守儿童检查身体,发现有传染病的立即治疗,治愈后再入学;学校诊所昼夜为留守儿童服务;夜间配备两个专职护理巡回各寝室,为学生盖被子、喊解手;每周三、六定时给学生供应去火药茶;抓好两操一课,增强学生体质。不仅关“身”而且关“心”。学校还特别注意学生心理调整,尽力让学生保持心理的愉悦和兴奋。平时老师把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发现哪些学生有异常情况,老师都会及时对照学生家情、学情档案,找原因,想办法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张倩同学听说奶奶在家生病了,她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天愁眉苦脸,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老师了解情况后,立即陪她乘公交车回家看望奶奶,解除了该生的思想负担。

4、关注问题家庭的留守儿童。目前我校的近1000名学生中,父母离异或父死母嫁的留守儿童有58名,他们与一般留守儿童相比,爱的缺失更加严重,有的几乎成为无依无

二、强化素质教育,实施全面育人工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实施文化课补差工程。留守儿童除了情感上缺失以外,他们的文化课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一对一补差,面对面讲授等多种措施,帮他们提高他们成绩。一般来说,入学一期以后的留守儿童,其文化课成绩都能达到优秀标准。

开展素质教育。学校还开设了舞蹈、棋类、演讲、安全、三理、历史文化等10多门课程。为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所有学生都选择了1-2门特长课,重点培养。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利用广播、班会、节日庆祝、学生誓言、读书宣言、升旗仪式,少先队、青年团入队宣誓 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2008年以来,我们创新了学雷锋树新风的“步步高子男之星”的评选活动,规定每做1件好事发1朵小红花,10朵小红花换1面小红旗,5面小红旗换1个小凤凰,5个小凤凰换1个金五星,做到日日发小红花,周周奖小红旗,月月授金五星,获得星级学生每期需要做300—500件好事。好事不分大小,不分高低,只要是好事都给小红花。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大做好人好事之风日盛一日,高潮迭起。“环保小卫士”、“爱护公物好学生”、“大帮小小雷锋”、“优帮差小老师”、“富帮

感谢的更是数不胜数。张倩同学从小失去父母,她爷爷拖着瘫痪的身子从150多公里的唐河县赶来,找到校长声泪俱下地表达感激之情。

2009年中央文明委、中国关工委以通报形式向全国介绍了我校的经验做法;2011年5月25日董事长王庆云出席了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表彰大会;2010年省教育厅授予我校“河南省先进民办学校”称号;中国慈善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把我校列入重点扶持学校;2009年以来,英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80多位华人华侨,来我校看望留守儿童并捐款捐物。

伴随着声名远扬,我校的生源期期爆满,老生安心,新生不断,社会肯定,家长赞扬,子男学校从关爱留守儿童做起,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这里可持续发展通过爱的行动变成了现实。

(二)用真心办学,倾真情关爱留守儿童,才能创建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

校长是学校的校魂,好的校长必须首先对学生充满爱心。董事长王庆云经常亲自给学生喂药、喂饭,甚至擦屎刮尿,他曾经多次守着生病的留守儿童度过漫漫长夜,家长们都说:“王董事长对留守儿童比对自己孩子还亲。”在他的带动下,每到学生洗刷时,学校所有董事、校长、中层干部、全体教师都俯下身子,帮助学生洗头、洗脚、洗澡。日复一日,

下载民警借助网络为山区贫穷儿童找到幸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警借助网络为山区贫穷儿童找到幸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