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支教个人总结ZAW
个人实践总结---郑奡文
我是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2014级的学生,郑奡文。
今年的年暑假,我们一起去了青海省华隆县进行了支教活动。我么一共分成三个支教点:但庄村、大加沿、牙石尕。我被分到了旦庄。旦庄是爱之翼的起点,是最早去的支教村庄,与村长和老爷都很熟,按理来说,每年都是条件最好的村子。
而今年去的时候,发现变动很大,旦庄成了最有挑战性的支教点。由于教育局不允许学生假期补课,每年我们用教室不能开门,而且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有青海民族大学的大学生跟我们一样来支教了,他们在学校唯一开的那间能住人的屋子里住下了。今年的情况太特殊,队长一时间也手足无措,事情很棘手,于是只能和藏语老师,老爷(旦庄村管事的有威望的人)协调,最终,只达成了藏语老师的卧室给我们,教室还是开不了的协议。队里有些失望,队长还是又努力的找老爷谈了谈,因为每年遇到藏语老师我们都是把藏语课安排到我们的课表里作为一节大课让藏语老师来上,而今年藏语老师说他们的任务繁重,这样的话上不完,坚决要每天的课程与我们各自一半,这就意味着我们安排好的课程全部都乱了,只能上一半。队长很自责,认为这是他的错,他太爱旦庄村了,他不想因为这个就换支教点,他哭了。我们安慰他,心里也是打翻了五味杂瓶。然而没有合适的支教点可以让我们去支教,我们就也接受了和藏语老师每天对半分的课程安排。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情绪依旧高涨,依旧怀着期待,怀着憧憬。说实话,我当时报名爱之翼的时候,完全是被招新宣传时候的藏区星空照片吸引了,所以我可能当时目的不是单纯的支教,有些惭愧。然而到了的前几天一直阴雨绵绵,晚上看不到星空。我们也是刚刚开始,没有过剩的体力与心思去赏星空。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我们刚到的第一天,住的屋子是学校装煤的小仓库,没有床,只是木板搭起来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鼻子里都是黑色的东西,我估计应该是煤。而且第一天是男女混住的,一张大床,我还是第一次这样睡觉,而且我旁边挨着的是女生,虽说是个女汉子,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习惯。晚上很冷,我幸好带了秋裤,然而盖着棉被还是冷。我想象不到此时此刻家里,成都,是什么温度,我只觉得冷。第二天晚上就男女分开睡了,女生去藏族老师搬走给留下的那个房间,相比之下条件非常好,不漏水,很暖和,我们还是在煤屋睡,而藏族老师去了老爷家住,这一点让我们还是觉得藏族老师很大方的。这里解释一下,我们所谓的“小学”,就是一个小平房,分为几个房间,这是村里管事的老爷带头建起来的,这个老爷也是我们认为村子里思想最先进的老爷,他说,他当了60年瞎子,不能再让他的孙子瞎了,我们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当然,这种不是滋味在后来更有体会。村子后面就是一座大山,前面有两个篮球架,篮球成了日后我们最重要娱乐活动。
我们每天的生活安排就这样安排下来了,每天在学生家里上课,每天轮换一个学生,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就在他们家里上两天,每天的早饭午饭也都是在村民家里吃,每天早晨7点起床,我和另一个班主任,黄珂芮一起去村民家里,先吃一口早饭,然后备课备到10点,这时候藏文老师下了课,我去上语文课,然后黄珂芮上英语课,数学课因为班里的学生水平跨度太大而没法开展。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班里15个孩子,三四五六年级的都有,课程进展很麻烦。不过下午就好了很多,下午是素质拓展课,也是我们最喜欢,最希望给孩子们上的课,并不是因为课程有多轻松,而是因为我们来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们上一些素质课程,毕竟短短21天没办法培养出成绩多优异的学生,也不能让高三的学生直接考上大学,我们只希望给他们太过平凡的生活带去一丝惊喜,让他们看到大千世界的美妙。
我们带去了3台投影,每个支教点各一个,隔几天就会给孩子们放一放公开课,偶尔还给他们放部电影什么的。孩子们每天都被唯一能接收到外界信息的工具——电视机里的熊出没,爸爸去哪儿洗脑,我们给他们看了很多有营养价值的片子,也是希望能让他们的视野更开阔。
其实上课并不顺利,第一节课我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发现这些藏族小孩儿不是一般的淘气,但他们还是渴望知识的。我们每天在村民家里上课用的“黑板”,其实是盖房子剩下的废弃木板,写不上去字,写上去了还擦不掉。当然,“黑板擦”就是穿烂了的衣服什么的。孩子们没有课桌,没有椅子,就干脆席地而坐,我真的好心酸。这些孩子下课都说藏语,我听不懂,就让他们教我,我也在手机上记了不少,后来跟村民还可以稍微说一个词两个词,他们会感觉我很亲切,相处的很好。我们班的藏语老师还给我起了个藏文名字,德吉才让,他说德吉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名字,才让是长寿的意思,这名字很吉祥,我也很喜欢,但是遗憾的是我并不会写。有时候想想,我们和孩子们有什么区别?他们的语文普遍学得不好,是因为从小接受的都是藏语,这不就像我们说不来藏语吗?
支教的这些日子里,我看到了太多心酸,也有太多感动,我不知道是否给他们带去了希望,让他们看到了他们应得的未来,但我知道他们还算喜欢我。我很想他们。恩,从我回家第二天接到了一个学生来的电话那一瞬间开始,我意识到我已经把我灵魂的一部分留在了藏区,留在了旦庄村,留在了那里的每一个学生身上。
2015年8月 郑奡文
2014070905024
第二篇:暑期支教个人总结
巫溪蒲大珍春蕾小学夏令营支教活动总结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时光的长河总是流向未来,不曾有半点的停留,而留下的只是那些最深刻的回忆。或许许多人和我一样至今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些肤浅的记忆,一阵违心大笑之后就会忘却,然而这十多天的支教记忆是如此的深刻,足以让我用一生来为它留白。暑期夏令营活动结束了,已经离开这个学校几天了,现在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出蒲大珍春蕾小学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木,支教过程中的一情一形一景,孩子们的一笑一举一动。
一段旅程终究是以各自挥手辞别而告终,在巫溪县凉水村蒲大珍春蕾小学的那十多天里,阴天多,晴天少,又怎样?再大的雨水也浇不灭我们火热的微尘心愿;再响的霹雳也震不碎我们执着的微尘心愿;再辣的骄阳也烤不焦我们团结的微尘心愿。
为了可以让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见识到更多在农村见不到的新鲜事物,接收到来自大学生哥哥姐姐的关心与陪护。我们为孩子们上音乐课、绘画课、文学课、地理课、城市融入课,作业辅导时间耐着性子给小不点们讲着算术题,肆虐的暴雨天步行一个多小时送孩子回家,然后湿透了回来了,我不会忘记。原本天真的认为真个活动就会这样顺顺利利的进行直到结束,但是事情总是来得那么突然,三所学校中的响水小学,由于安全责任无法落实,活动风险性大等问题,必须中途撤离。我知道响水小学的志愿者们很辛苦,他们和
社工相处的不错,自己从没有孩子来上课,四处奔波宣传招生,最后召集起30个左右孩子上课。此时,没有办法泛滥我的感性思维,我需要给我所有的队员们、上课的孩子们一份安全保障。队员们,队长对不起你们,我知道你们的辛苦,我知道你们的不舍,我也知道和孩子一起半天已经有了不想分离的情感。但是,请原谅我,我不能让你们承担这样大的风险,我不能让你们压力山大。事事总有难料,在大部队都准备撤离的时候,韦皓提出了留下,我当时非常的吃惊,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决定要有多大的勇气。再三劝告过后,韦皓执意坚持留下。虽然就韦皓选择留下的行为,我非常的佩服他的勇气和男人应有的担当,但是我还是要求他写了保证书签字捺印,也发了安全风险告知短信,在后期出现的任何安全问题和连带责任都将自己负责,与我们团队无关。**,对不起!出于责任我没有选择,希望你不要介意我的种种要求。也希望你在那边以后的支教生活中平平安安。一个突如其来的“脱队”,使我认识到活动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可能还有更多我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着我,跟多不可控困难等着我们去挑战。
亲爱的孩子们,陪你们一同走过十多天的童年记忆,不管是风雨兼程,还是阳光旅途,相信这都会是我们幸福的约定,孩子们,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们“知识树人、勤苦奋斗”的口号,希望你们快乐的长大,迎接灿烂的未来。童年就是蓝天白云下,小伙伴们一起丢手绢儿;童年就是课堂里本应该争先恐后的抢答问题;童年就是根本用不着午休,下午还是一样的精神抖擞……孩子们喜欢叫我老师,每天老师前老师后的,叫的我很开心。可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记得老师姓吴,比他们大十几岁。但是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一起学习过,我们一起走过那十多天的暑期日子,一句“老师,我们不舍得你走!”,让我感动不已。当我们的那些记忆都只能是曾经时,我已然将对他们的不舍与思念化作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悄悄的滴落在蒲大珍春蕾小学那片神圣的校园土地上。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吴军平2014年8月8日
第三篇:暑期支教个人总结
支教篇
从北京到南宁,30小时的火车,硬座,我们一行十人就这样跨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到西南这个对我们来说很遥远的省份。从天津到北京在到南宁,从南宁到大化县城,从县城到我们支教的乡里,在路上奔波几天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贡川村下柳屯。当出租车最终停在一条宁静的小河湾边时,霎那间我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地震撼住了,这不仅仅是“山清水秀”所能形容得下的了。远处青山一座座独峰突起,前后交错地连成一片,碧绿的江水在群峰之间绕出一个弯来,显得愈发幽深绵长。后来听当地的老师说这里就叫做情人湾,一个好听的名字配这个美丽的地方,我猜想这背后应该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吧。而我们支教的小山村就坐落在水的那边,依山而建起簇簇民居,掩映在竹林树木之间。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此美丽的小山村里也保存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淳朴善良的民风。村里没有正式的小学,只设置了一个教学点,有一位老教师勤勤肯肯地教了三十多年,明年也即将退休了,我们到了那里就是这位老师给我们安排食宿。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生,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这仅存的老师就担负起了几乎全部教育的重任,不仅仅是教孩子们学知识,也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老师教得兢兢业业,学生学得认认真真,墙上那一排排的奖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景色优美是一方面,环境闭塞却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孩子们一直在这个小山村里长大,就如同孤岛一样,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带过去的一些羽毛球拍、毽子、篮球等体育器材,受到了孩子们热烈的欢迎,这些对我们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对他们却很新奇。在初步了解了当地情况之后,我们对原来的教学计划做出了调整,抛开课本上的东西,想给他们带来一些新东西,帮助他们认识外面的世界,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过来人的创始人就说过,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没吃过猪肉,也不是没见过猪跑,而是不知道猪的存在。我想我们此行的意义也许也在这里,让他们知道“猪”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前进的斗志,更好地走好未来的路。
生活篇
我们住在老师家和附近的邻居家中,在老师家吃饭,老师总是担心农村吃的不好,让我们不习惯,我却觉得清淡的口味和自然绿色的食物真是再对胃口不过了。我们刚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做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开始自己动手了,实在觉得不亦乐乎。常常是我们四五个人围在一个锅灶下烧火,却总是让火苗熄灭,不得不请老师来帮忙。我们也动手自己择菜做菜,南瓜秧、豆角、苦麦菜、南瓜„„总觉得在那里吃的东西特别香,回到家再也吃不出来那种味道了。
支教生活的另外一大收获就是我发现了自己对厨艺的兴趣,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我和同行的几个女生们自己摸索着包饺子。不会和面我们试着和、不会做馅我们琢磨着调、没有擀面杖用洗干净的啤酒瓶代替,忙活了几个小时之后终于吃上了我自己做的饺子,真真正正是自己做的哦!第二天我们又把剩余的面做成了葱油饼,也是参考网上的做法自己摸索着做出来,我觉得很好吃哦!支教的几天,我还学会了包汤圆和油馍。在我们家乡,汤圆是滚出来的,这里的汤圆是包出来的,而油馍更是一家人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时做的食品。老师一家人为了我们的到来,带着我们自己动手做油馍,果然是很美味的传统美食啊!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学习厨艺,回到家中之后我就每天张罗着做饭做菜,实是一件意外的收获。
第四篇:暑期支教个人总结
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日子真的像流水一样,明亮而透明,带着暗蓝色的时光一去不复还,很快半个月的支教生活结束了。
在这火红的季节,我们暂别了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带着我们“彩虹之行”社会实践小分队的一腔热情,深入乡村,开始了我们的实践活动——支教。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褪去了一丝娇气、幼稚、浮躁与张狂,同时也让我们收获了很多。
我想自己不是因为一时的好奇和冲动而参加这次义务支教的,因为很早以前,支教就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我对此行充满了期待。以前也听过很多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故事,我常常被他们感动。我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也对支教充满了向往,这次活动帮我圆梦了。
7月4日中午,大家收拾好行装后,我们就踏上了去二中的车。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下午五点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把行李拖到我们住的地方,望着破旧的宿舍,我们心里不禁有些犯堵,虽然知道条件艰苦,但是没想到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还出乎意料。因为这里就是我们即将生活的地方:没有电风扇,宿舍是学生上课的时候住的,用水、上厕所都很麻烦。可是既然选择了到这里,就必须积极面对。
半个月的支教生活从第一天晚上到二中食堂的那顿饭开始了,第一天晚上,我们都很不适应这个新环境,大家睡的并不好。
第二天一早我们都起床了,开会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学生们陆陆续续来了,他们好奇又害羞地看着我们,我们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上课时间到了,各个班原来的班主任带着我们各个班的新班主任到自己负责的班级开班会。作为初二的班主任,我在讲台上给大家做了自我介绍,其实心里还是很紧张,不知道这接下来的日子里如何跟他们打到一块,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接受我。接下来,我让大家上台做自我介绍,可是他们表现地相当不配合,这第一节课都让我犯了难。
我们的课程并不重,一天只有四节课,而且一般是不留课下作业的,只是想给他们一个轻松的环境。每个班里总会有很调皮的学生,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我的班级最乱,这让我一度非常郁闷。有的老师从我的班里上课回来都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也很苦恼,只能慢慢多和一些调皮的同学接触,了解他们想的东西,跟他们谈心。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必须还时不时去教室外边看着,这段经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不容易。
作为外语学院的支教队伍,我们的侧重点肯定是在英语了,经过上课发现,这里孩子的英语水平真的很差,对于班里一些比较听话的女生情况稍好一些,但是班里所有男生都不学英语,他们对英语特别反感,甚至有学生在我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不会写26个字母,这让我很苦恼,我不知道改怎么教了。后来发现,无论怎么引导,男生们是不愿意学英语,我只能希望他们能自己想通。还好女生们都是很认真听课的,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
很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每天都有新学生加入到我们这里来,这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在支教期间,我们除了每天有课的老师去上课外,没课的老师也常常去旁听并做好听课记录。每个班的班主任还要每天都到班点名,这样学生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及时向我们反映,而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
我们除了上课外还要每天自己做饭。大家按照排好的值日表按组轮流做饭,在此期间,我们吃过好几次煮糊的饭,当然我也做坏过„„不过,大家的厨艺也在不断摸索中日益提高了。
这里的孩子真的很质朴很可爱,只是这里的辍学情况很严重。通过和班里同学的聊天,我了解到班里已经有学生去外边打工了,虽然他们上学晚,普遍年龄偏大,可是也不过是15岁而已,这让我很震惊。就在上课期间,一个学生向我请假说以后不来了,他说要去市里打工,这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我没有办法制止他不 去,只能劝导一下,可是依然不行,我只
能告诉他照顾好自己。更有让我惊奇的事,有好几个学生告诉我如果成绩再提不上去的话就去打工了,家里也是这么说的。我只能在这些天里,尽可能地告诉他们外面世界的美好和知识的重要性,希望他们可以明白我的意图。
在上课期间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睛,还有村里孩子那份质朴与纯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打开学生的视野,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西方文化等,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学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活的环境。希望他们能够树立信心和志愿,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支教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也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一个女生给我买了扇子,说怕我上课太热,还和妈妈一起给我们送了一个很大的西瓜。最后的几天里,有些同学放学总是晚走,总是徘徊在我们的院子外,我知道她们是舍不得。最后一天,我们上完了所有的课,在给同学们告别以后,她们都哭了,教室一片沉默,不说告别的话,那眼神也是告诉我们不要走„„
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二天凌晨三点三个女孩子在大门外等我们,我们带着他们深深的祝福与满心的沉重踏上了归途。
在我们活动结束临走之前,孩子们给我们写的纸条像漫天飞舞的雪花,一片一片落在心底,在里面融化。很欣喜看到他们肯定我的工作,但是最欣慰的是看到他们告诉我对英语有了兴趣,这让我觉得我们这半个月真的是很有很有价值。我对一个好惹事又不好好学习的男孩子说,以后要好好学习,他非常认真地对我说:“我会的,我要想老师你们一样考上大学!”我突然很感动,因为我知道我们这次没有白来。
虽然十五天的支教工作对于求学路上的孩子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对于孩子成绩的提高是微不足道的,对农村的教育更是如九牛一毛,但是我们相信经过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他们明白了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在将来的路上走的更好。
无论是那些亲爱的朋友,还是那些可爱的孩子,我们之间的情谊都将永远延续。我会永远记得孩子们纯洁的目光,灿烂的笑容;永远怀念和同伴甘苦与共的生活,那些日子得到的历练也将是我生命里最宝贵的财富。
第五篇:暑期实践支教 个人总结
我的支教感受
暑期社会实践已经过去好些天了,然而,如今回想起来却像昨日刚发生似的历历在目。想当初,离开家里的空调、西瓜的清凉和期末熬夜复习阴影后的轻松,本以为可以轻松休息享受一下了。可是,实践的时间却迫不及待的找来了。我带着心有不甘的心情去参加,却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疲惫的充实回来了。这是一笔意外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因此我记忆犹新。那6天的生活此刻,犹如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6天的生活于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将会永远珍藏。
刚开始,听当地的同学说那里这个时候基本不怎么下雨,日照“相当”充足。可是,我们当抵达那里就下起了蒙蒙细雨,让我们一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不过,幸运的是:在6天的实践过程中,天气还算凉爽,没有太强的阳光也没有太多的雨水,这使得我们的活动更加顺利的完成。
都说我们是生活极其不规律的80、90后,如果不是在学校,很少有人能做到一日三餐正常吃饭吧,很少有人能做到12点前一定睡觉吧,来到这里后,刚在考试复习的噩梦中缓解过来的我们一下子还真的很难适应这样的健康生活呢。
都说上海是最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压力大,物价高。然而这里的一切都让我们眼前一亮:10个人吃早饭,用了不到30元;一顿小饭馆的家常小炒,平均每个人6、7元;3块钱就能买到满满一袋的新鲜水果„„这让我们一群学生们感到激动不已。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些可口的农家菜了,听说他们那里的菜虽说也是从集贸市场统一买的,但是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原始、绿色、有机、健康”的天然食物,入口就有一股清新之感,虽说与大饭店菜特有的甜、酸口味相比,这里的菜明显口味比较重,也偏咸,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胃口,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就像动漫里吃到美食时的夸张表现,那种满足感就是幸福吧。
2010年是世博年,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一年,而我们也把这份激情传递到了当地。我们去当地许多地方宣传关于世博的情况与最新动态,我们一直走,一直说,腿痛了,口干了,甚至有种想放弃的感觉。然而,现在我们是一个整体,虽然我们的队员来自不同的系别,不同的班级,但是此刻,我们有同样的名字——梦飞翔暑期社会实践队;我们有同样的使命,我们身肩同样的职责。有人摔倒了,伸出手,拉一把,这是队友间的默契;有人体力不支了,主动要求换人,递上水,这是队友间的关心。将我们彼此的心拉得更近,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让我们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我们这次是社会实践和以往的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此次是将实践的重点放在了支教和调查宣传上,所以连续6天我们都为那里的孩子进行了上课、辅导、答疑和去村里调研宣传等一系列的活动。
孩子们的热情是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们拉着我的手要和我合影,要我的联系号码,还给我吃泡泡糖,折纸送给我,这一切都出于他们单纯的童真,孩子们是简单的,用最明了的方法表达他们的感情,记得那个孩子冯迪,全班属他最调皮,但在最后一天抱着我们的队员哭得很伤心,不舍得我们的离开,其实我们也很舍不得你们。
那里的孩子在教育上没有很好的条件,但是问及他们的理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想要干活”,我又追问“你不想读书吗?”他们又会回答“想”。每当听到这样矛盾的答案时,不免让我们心酸,在大城市里,多少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享受着最好的教育,有着最好的学习条件,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相反,在这里,读书变得这么奢侈,他们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读书”这个美丽而又易碎的梦„„
6天里,我们讲了作文、数学、英语和一些个人的学习经验,同时,我们也尽力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让他们有一个正确健康的心理去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所遇到的一切事情。而这一切远远不够,我们多希望把自己会的全都教给他们每一个人,可是这也是我们美丽而又易碎的梦吧„„这个时候,我也体会到了我曾经的老师们对我们又何尝不是这种心情呢?然而,曾经的我并没有体会到,甚至还埋怨过他们。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下”,现在应该说“可怜天下老师心”吧!老师犹如父母,他们对我们的爱也是无私的、博大的。
同时,我们也与他们的老师做了许多的聊天式的沟通,从老师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他们的职业道德,还看到了他们对孩子们生活方面的关爱,他们对那些孩子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关爱备注,这也让那些孩子感受到了爱,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老师,多么伟大的职业,我很佩服他们!也祝福他们!
此外,去村里调研宣传,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世间的真情。大家都说,到了社会上要学会防着人,因此,每个人都带着面具;然而,在村里面,这里的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们相互帮助、共同快乐,他们是那样的纯朴,不知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大,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呢?这就是城里人与农村人吧?在这个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融入到了他们之中,变的和他们一样,甚至和他们一样幸福,这种体验把我们队员之间的感情更拉近了,几乎到了知己的地步。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也很感谢当地人们带给我的一切。我真心的希望他们永远幸福快乐。
此刻,我感觉我是那么的幸运——参与了这次的实践,虽然很苦,虽然很累,可是我依然乐在其中,因为我成长了,我收获了,满怀着累累精神硕果,我回来了,但是实践的精神会依然教导我,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都会以全新的角度审视一切,珍惜所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