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材料:加强村级财务监管促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村级财务监管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005年3月1日财政部颁布的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新制度的实施对完善村级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财务问题仍然是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比如:个别村财务账目管理不够严格,收入管理不够到位,个别村收取的承包费,上级部门扶持的款项等,有时坐收坐支;村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够及时,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不够明细,具体支出项目群众无法知晓;村级监督委员会发挥作用不明显,民主理财小组签字存在代签现象。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是当前农村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监管的重要性 包括村级财务监管在内的各项村务监督工作的扎实开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能否有效贯彻落实;是强化基层民主监督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机制保证;是转变农村基层干部作风,提高干部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
要。近年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尤其是连续七年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文件确定了若干项稳定、保护、支持、发展“三农”的重大政策,为我们的工作明确了重点和方向。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特别是受财力所限,我们的财政过去对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随着农村改革的有序推进、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强农惠农政策的稳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加大,加之拆迁等专项资金的投入,有些村集体经济的强大,村级财务管理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难点,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而农村小康的实现,离不开党和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三农”投入资金的效果如何?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如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怎样?村级财务的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二)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是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保障。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我省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农民上访中99%的案件与农村财务管理有牵连。
因此,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既是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监督手段。加强财务监管,把农村群众关注、容易引发矛盾的财务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作业”,使广大群众消除疑虑,减少各种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
二、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一)实施全过程监督,提高监督效能。对村级财务进行全过程监督至关重要。随着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目前农村道路、饮水等工程大量增加,对工程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农村资产资源的发包和工程建设,都是村委自行发包。现在集体工程建设招投标既增加了参与投标企业的数量,防止串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又增强工程建设的透明度,杜绝超预算建设的现象,有效地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约了建设资金。同时,还对承包方和工程建设施工队伍的资质、信誉、规模等进行审查筛选,好中选优,优中选廉,消除了幕后交易和“暗箱操作”,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保证了工程质量。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财会人员及财务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逐步健全完善村账乡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三)抓好财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坚持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可以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对村级财务公开,要真正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让群众看得明白,消除群众疑虑,赢得群众认可。为此,在公开内容上,做到村级所有收支、资产负债、债权债务逐项逐笔明细公开,承包合同、分配方案等逐项公开,并对老百姓点题要求公开的事项和内容进行逐题公开;在公开时间上,各村的集体资金收支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张榜公开,每月15日为全市统一的张榜公开日。各村的资产、资源经营状况要每年底公布一次,遇到集体资产处置或集体资源招投标,涉及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粮食直补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随时公开;在公开方式上,统一制定公开表式,设置便于群众观看、设施牢固的固定公开栏,还可以探索和推行农民信箱、明白纸等公开形式,不断创新和丰富公开形式与载体;在公开程序上,按监督委员会事先审核、村级组织负责人签字、乡镇审核认可的步骤进行。
(四)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村级财务管理既是一项带有很强政策性的工作,又是一项相当专业的工作,所以财会人员既需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政治观念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首先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挑选最适合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做好农村会计人员的继续培训和教育和考核工作。
三、齐抓共管,形成加强村级财务监管的强大合力
(一)充分发挥目前“双代管,双监督”的作用。我市自1997年以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前清后乱、记帐不规范和财务公开不及时等问题,对农村财务实行了由镇农财办统一进行代管帐目、代管资金,同时由镇经管站和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对村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的农村财务“双代管,双监督”管理办法。双代管后,农村会计由村聘任(聘期三年,与村两委任期一致),镇经管站备案。农村会计员每月按镇统一规定的时间,到镇农财办报帐,审接帐目后,由镇农财办进行记帐和村务公开。通过以上管理办法,有效地解决了以前农村财务前清后乱、帐目不规范和不及时公开的问题,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农村村务监督委员的职责会去监督,去规范。《寿光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村要建立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与管理。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每月对村集体资金进行一次集中理财,对集体资产和资源实行日常监督与管理,对各项收支、集体资产运营和处置、集体资源的对外承包、租赁、开发等拥有审议权、监督权和不合理开支否决权。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定期开展活动,对村集体资金预决算、集体资金收支、集体资产、资源的运营、开发及效益情况,各种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情况,各项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议、监督。
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都是推选出来的,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群众信得过、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加上对本村的情况比较熟悉,比起其他监督主体来说,对村级监管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所以要充分发挥好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责,抓好财务监管工作。
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要树立三种意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一是责任意识。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村级监督机构对村级财务实施监督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一项历史使命。在监管工作中必须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做好财务监管工作,不作为或监督不力就是失职。二是服务意识。村务监督委员会就是为群众服务的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敢讲,敢于抵制不正之风,这样才会为村集体把好关,理好财。三是法制意识。要多学法律知识,在工作中要依法行政,按程序开展工作,按政策规定进行监管,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凭空想象,无中生有,毕竟财务监管是很严谨的工作。
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要注重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监管
水平。了解掌握农村财务管理知识,是做好财务监督的前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财务监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监督委员会成员必须懂财务,如果不懂的话,外行怎么能监督内行?只有监督委员会成员自己弄懂了,才能进行宣传和再培训,真正发挥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责,才能更有利于开展监督。再就是要掌握本村的收入、支出和资产等基本情况,只有情况掌握熟了,监督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再就是要对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认真进行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出了战略部署,各级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及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村级,靠村级落实。只有掌握了才能加强有效监督,就会增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透明度,保证民生工程在阳光下操作,确保强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才能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强化会计监督是财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区域内的会计工作”。从法律上规定了各级财政部门是会计行业的主管部门,肩负着规范会计秩序、加强会计管理和提高会计信息质
量的重要职责。2008年11月27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山东省财政监督条例》第二条明确指出财政部门依法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涉及的财政、会计等事项进行审核、监控、检查和处理。2005年颁布实施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也明确指出“财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财政部专门出台了《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和《财政检查工作办法》,对会计账簿设置、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任用如何监督检查和处理、处罚做出了具体规定。财政部门作为涉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绩效评价的管理者,有义务有责任强化村级会计监管,在大力开展对专项资金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效益的同时,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管,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各镇财政经管统计站要定期按规定对村级财务进行严格审计检查,并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违规现象的发生。
(三)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协调联动机制。2008年我市印发的《寿光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镇(街道)纪(工)委要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突出对农村财务收支管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集体资源发包承包、基础设施及工程建设招投标等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村级交通费和通迅费等支出、集体资产处置、工程建设等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杜绝腐败问题的发生。市纪委监察
局定期对各镇(街道)纪(工)委和委托代理中心履行职责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同时对“三资”管理有关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对“三资”管理中出现的违纪问题,要及时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寿光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暂行办法》规定,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镇(街道)经管站,负责本市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管理工作,包括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镇代管资金审计等。
另外要加强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纪检、监察、财政、农经、审计、信访等部门互相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信息沟通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因素,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协调从制度上、源头上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同时,坚持惩防并举的方针,各部门联合加强对村级各项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土地征用补偿和支农惠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减少和避免村官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四、切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村级组织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安全
强化财务监管就要切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依靠制度来提高约束力,达到财务监管的目的。健全和完善村级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保障村级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维护
村级集体资产的完整与安全,确保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推动与促进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货币资金收付的控制和管理。村级组织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审批人和经办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村级组织向单位和农户收取现金时手续要完备,使用上级统一规定的收款凭证,收取的所有现金均应及时入账,不准以白条抵库,不准坐支,不准挪用,不准公款私存,不准账外设账。应严格遵守库存现金限额制度,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必须建立健全现金开支审批制度,严格现金开支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不准付款;对不合理的开支,经办人有权向村务监督委员会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资金支取实行“双印鉴”管理,只有镇财政经管统计站与村双方银行印鉴齐全,银行方可办理兑付手续。
(二)加强对往来款项的控制和管理。村级组织的应收款项包括单位和个人的各项应收及暂付款项。对拖欠的应收款项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催收。对债务单位撤销,确实无法追还,或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以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要按规定程序批准核销。
(三)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控制和管理。村级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人员岗位责任制。要安排专
人负责定期对固定资产盘点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固定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必须经镇(街)经管站审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四)加强对集体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村集体资源包括:法律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和集体资产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村集体投资投劳购建和在建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生产设施、村集体与有关单位共同出资形成的公益设施中占有的集体资产及村集体所有的其他资产,均属于村级集体资源。村民委员会要建立集体资源台帐,如实登记集体资源项目、面积(数量)和开展经营情况。村集体资源开发经营方式和承包方案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批准。村集体资源开发实行承包经营的,除法律和法规另有规定外,必须采取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经营者。村集体资源招标、投标方案,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镇(街道)集体资源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心组织实施。
(五)加强对收入的监督管理。村集体收入主要包括公共积累、发包收入、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投资收入、国家征用土地补偿收入、处置集体资产和资源收入、国家及上级拨入的财政补助收入、村集体向村民筹集的“一事一议”资金、其他收入等。村级各类、各种、各项收入,由村委会负责筹集和收取。村级所有收入应无条件纳入委托代理中心管理。镇(街)委托
代理中心审计员、记帐员要对各村的收入情况严格把关,做好实现收入和收入档案的比较核对工作,督促各项到期应收款项的回收和各项收入的兑现,以防截留、挪用。
(六)加强对支出的监督管理。村级组织支出主要包括村级固定编制干部的工资报酬;村级享受误工补贴人员的报酬;享受退休待遇的村干部固定补助;村级办公经费;村级公益事业支出;村级其他支出。村级组织要建立健全支出的预算制度,量入为出,对非经营性开支要实行总量控制,不得超支。村级日常零星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备用金限额标准由镇(街办)制订。支出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所有开支必须有合法、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由经办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共同签字。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由两个以上经办人签字。
村级财务监督是一项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上级重视、群众支持、多部门配合。村级财务监管好了,才能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寿光市财政局
联系电话 ***)
第二篇:加强土地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土地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国土资源局郭兴红654200)
土地整治的实质是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强土地整治,对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一)村民建房缺乏规划,居民点粗放混乱现象突出
由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村庄建设规划及管理措施不到位,村庄零散,居住分散,居民点现状粗放、混乱,“空心村”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着村容村貌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不利于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又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二)农业技术落后、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新形势下,农村许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老、幼、妇女且文化水平不高的劳动者,现代农业技术掌握程度不高,缺乏有效利用、保护和管理耕地的能力及水平;加之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效率低,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极大地限制了耕地潜力的发挥。
(三)生态环境脆弱,新农村建设难度大
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村居住在山区、半山区,部分地方易发生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严重。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超过13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9.1%,土壤流失总量每年为100亿吨,流失有机质含量相当于全国每年化肥产量的两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制约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二、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尽管土地整治工作成效显著,但在具体的土地整治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受规划制约
一旦地质和洪涝灾害发生,对一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较好的良田好地损毁,因不符合土地整治规划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申报治理,这不仅使产出率高、效益好的土地废弃,而且良田好地受到侵蚀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影响。
(二)权属调整难
土地整治项目在工程实施竣工后,土地权属调整、新增耕地或建设用地如何分配都很难,不论是集体承包经营,还是在新增用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内进行平均分配或局部分配,均没有合理、明晰的规定,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严重影响农民参与配合的积极性,导致农户自身缺乏土地整治的动力,积极性差。
(三)重数量轻质量
由于占补平衡仅要求数量平衡,大多地方申报项目时,都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从生产投入的角度和产出率计算,建设占用耕地产生的效益比补充耕地所产生的效益要高。为此,占补平衡应根据当地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区域等别进行综合评价后进行平衡,用低质量等别土地进行补充的,补充耕地的面积应该用所占耕地的效益进行换算后以数倍来补充实际占用的耕地。
(四)工程技术的可操作性差
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虽然要求有资质的技术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但规划设计单位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调查研究不深入,对项目区调查分析不够、不深,规划设计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地区针对性,降低了规划设计的实际操作性,建成后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五)工程管理不到位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在依法依规报经批准后虽然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公开招标,但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方面的不足导致中标单位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如何简单、如何方便就如何施工,随意性很大,最终通过变更设计来做竣工验收资料,严重影响了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
三、以土地整治为契机,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理顺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土地整治的目的是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在于为农民提供健康、舒适、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需确保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科学合理。
(二)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管理
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找准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合理编制集镇和村庄规划,合理调整集镇、村庄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完善并细化村庄和集镇规划,严格村庄和集镇规划管理,对违法、违规、违章建设和审批的坚决依法查处,提高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统一性、全局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工作,确保新农村建设依法、依规、健康有序稳步推进。通过规划实施,促进村庄科学化、合理化、有序化,改善镇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三)努力提高土地整治水平
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应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切实把提高耕地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土地整治区要做到田间道路布局合理,水利设施完善,提高耕地保土、保水、保肥的能力,建成旱能灌、涝能排、产能运的高产、稳产农田,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要总结经验,科学合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切合实际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面特别要注重
项目整治区(拆旧区)与建新区的规模,规划布局方案,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使用及归还计划,制定拆迁补偿方案。规划应制定项目组织管理程序和实施措施,提高土地整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整治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规划设计必须本着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原则,对多种建设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估,严禁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广泛征求项目区群众的意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而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投资效益保证,为项目的整个实践过程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群众的支持。
(五)强化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管理
逐步完善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管理,确保技术行之有效,验收实事求是,提高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度,增强农民的信任感。在利益分享的过程中,赋予农民对土地完整的使用权,充分调动农民自身参与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六)依法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提高现有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对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要在有效维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合理有序流转,使闲置和利用效率低的建设用地得到合理、高效利用,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后,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村庄规划确定的用途进行利用。
(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只有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才能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才能保障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强化农村地区能源建设,采取技术、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态环境脆弱进行治理,尽快恢复水土保持的生态功能,消除生态脆弱对农田、村庄带来的隐患。生态环境的好
坏是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八)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报刊、公示牌以及会训等方式宣传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全社会公民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从思想上接受并主动参与到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中。同时提倡公众参与、实行管理民主、建立长期投入机制,依法依规办事,对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九)积极推进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应完善目标责任制,把切实搞好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干部提拔的考核内容。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逐级建立健全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统一领导机构,确保资金到位,明确职能分工,共同形成工作合力。
结束语: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作为主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土地资源保障,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建好农村公路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好农村公路 促进新农村建设
潘 静
〔内容摘要〕 建设农村公路对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 键 词〕 农村 交通 建设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而农村公路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运输通道。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十五”时期是六盘水市农村公路建设的黄金时期,五年累计投资2.8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580公里。特别是自2003年实施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工程以来,六盘水市紧紧抓住上级给予资金扶持的大好机遇: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近15000万元,自筹资金10000万元;三年完成通乡油路11条306公里,完成投资1.4亿元,新沟通油路乡镇18个;完成通村公路2603.3公里,完成直接投资1.1亿元,新沟通303个行政村。到2005年底,全市有68个乡镇通油路,通乡油路率达70%,1309个行政村通公路,通村公路率达74.6%。
虽然六盘水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抗灾能力弱,公路建设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之间仍有较大距离。二是原有公路建设标准低、病害多、路况差、使用周期短。由于受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山区公路病害多,原有许多农村公路是靠以工代赈和交通扶贫等少量资金投入,以民工建勤的方式修建的,公路基础起点低,桥涵和防护工程严重不足,不少公路遭受滑坡、水毁、坡面坍塌、翻浆等侵害比较严重。加之养护资金不足,病害得不到彻底根治,对车辆正常通行造成较大影响。三是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公路养护费用严重不足,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显突出,严重制约农村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重建轻养”较严重,现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四是建设资金短缺。尽管国家和省给予了很大支持,市、县两级政府也非常重视,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六盘水市的公路整体水平低,公路建设投资巨大,干线公路和区域路网公路建设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能够用于农村建设和改造的资金显得不足。五是便利、快捷、舒适、安全的农村客运体系还未形成,“路、运、站”一体化工作亟待加强。
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当前,六盘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抢抓机遇,统筹规划,全面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此,笔者认为“十一五”时期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十一五”期间,虽然国债资金继续淡出,但中央国债仍将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有较大增量的投入,其中投资1000亿元实施通乡油路工程,投资400—500亿元实施通村公路。六盘水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五年规划,建设通乡油路25条765公里,至“十一五”末期达1500公里,力争2008年实现乡乡通油路;新改建通村公路2500公里,“十一五”末村公路里程达6000公里,力争2008年实现村村通公路,有条件的村通油路。
二、扎实开展前期工作,确保工程取得实效。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效。与重点公路项目相比,农村公路的等级低,技术含量并不高,要求相对简单,但涵盖范围广,建设条件、建设标准和规模千差万别,因此,加强前期工作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县级交通部门要根据已制定的《六盘水市“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扎实开展前期工作,对项目的路线方案、技术标准和造价等充分论证,确保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
三、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贵州省发改委和交通厅于今年3月出台了《贵州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项目管理的各项程序。相关部门要根据《办法》规定,总结几年来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根据今后五年的农村公路建设的新特点,改进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新办法,以使农村公路建设各项程序制度化和规范化。在整个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执行项目管理“五制”、“三控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建设质量。严格资金管理,公示资金使用,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公路上,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
四、多方筹资,确保建设资金配套到位。“十一五”期间,尽管国家投资和补助大大增加了,但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市实施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工程,除国家补助外,市、县财政各需投入建设资金10150万元。资金筹措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关键,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多方、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努力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二是要利用好政银合作贷款解决市县两级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充分利用县乡运煤公路维改费,专项用于县、乡、村运煤公路的改造和养护补助;四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筹资、企业赞助、个人捐款等方式,拓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渠道。
五、加强养护管理工作。“三分建,七分养”是长期的公路工作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对农村公路来讲,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9月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2005〕49号),市、县两级政府结合实际尽快制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理顺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落实养护责任,健全养护机制,明确养护资金来源渠道,使乡村公路的修建、养护管理工作常规化,更好地维护路产路权,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同时加强路政管理,治理超限超载,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此外,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继续组织好农村客运网络化实施工作,简化审批手续,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推广经济实用车型,合理安排线路,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农民群众乘上方便车、放心车。
“十一五”期是农村公路建设的新时期,中央明确要求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要把“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把增加农民就业的路子送到家门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家门口,把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路子通到家门口”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六盘水市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起步比较晚,农村公路状况还比较差,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交通要先行,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可以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从而向新型农民的时代过渡,提高参政的意识,促进“管理民主”。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doc
任重而道远
路漫须求索
——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与科学工程学院调研组 本文以2010年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对山西省交城县会立乡的神堂坪村、会立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四个村进行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报告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多个方面内容。深入分析了会立乡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全国新农村示范点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提出一定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调研的结果如下:
一:会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虽然山西省是传统的工业大省,工业基础并不薄弱,但是基层新农村建设不能像重工业那样得到较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在会立乡的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如何起到主导作用,利用最合理的资金投入获得最切合农民利益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关系到会立乡经济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会立乡农村建设事业中出现了那些问题,应该如何克服;会立乡农村与标准中的新农村的差距如何,怎样去缩小这种差距„„这些都是我们在会立乡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面的问题。
做好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为会立乡的广大群众寻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正确出路关系到会立乡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同时,不但要关注沿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要懂得从中取得新农村建设的可鉴经验。关心山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的新农村建设现状,使比较落后的山区农村建设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村民建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急需考虑的问题。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的实施情况
1、调查的初步实施
为了解会立乡新农村建设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从 7月16日至7月26日,水利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13人进驻交城县会立乡,并深入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活动。这次调查主要针对神堂坪村、会立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四个村的居民。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显现特色,实践队将全体成员分成4个小组,分别深入到四个村庄,对其村委会,当地居民进行调查。调查以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问卷涉及农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生活水平、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多元农业发展状况和新农村村风村容的基本情况等多个方面。
2、调查结果的整理
为确保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将调查问卷集中进行数据统计,将记录不全或缺少数据的问卷作废处理。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即每村10份,回收40份,其中由于数据不全记录不周原因作废5份,有效问卷数为35份。另外,收集了全体调查员的调查笔记,并对所有笔记进行信息筛选,提取了有关医疗、教育、村民意见等相关信息。
3、资料的收集
当地乡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对农村村民的个别访谈;家庭问卷调查(问卷共计20题,涉及经济、教育、医疗、生活、村风村貌等各个方面)。
三:会立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1、经济状况:会立村是会立乡乡镇府所在地,相比其它三个村的情况要略胜一筹。村民的经济来源分四类:一是靠种田、养殖维持生计,每户农民大概有三四亩的田地,田里一般种植玉米、黄豆、蔬菜;二是外出打工,主要是去交城和太原两个地方,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外出打工基本都是在做苦力,且每月只能挣800——1000元;三是在养鸡场打工,鸡场的半天工每月能挣500元左右;四是一些家住路边的村民在村子里开一些小店铺,比如说饭店、超市、五金商店等。村里通有柏油路,沿着路的两边,是错落有致的居民房。村子里安装有宽带,部分村民家中有电话或者手机。而且这个村子里有诊所,村民看病买药相对比较方便。
神堂坪村、柏叶口村、孔家庄村这三个村子的经济来源与会立村基本一致。但是这三个村的人们每人分得的土地没有那么多,只有一亩左右,而且搞养殖业的农户也特别少,基本就是一个村子中两到三户的人家在养一些牛和羊,规模很小。因此在神堂坪村和柏叶口村生活的年轻人们基本都外出打工。在柏叶口村,一些人们还能去柏叶口水库施工现场找一些活干,一天能挣50——80元左右。柏叶口村紧挨着柏叶口水库,所以村民们也开起了一些店铺、烧烤摊,以此贴补家用。这三个村子中,只有柏叶口村里有一个买药的地方,其余两个村中要想看病买药,只能到会立村。
孔家庄是这四个村中最贫穷的一个村子,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写着这样一句标语“村村通电话,幸福千万家”,然而村中的6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有手机,村中也只有四部座机。每户每年收入为2000——3000元。只有两户农家根据多年的积累养起了牛和羊,共有四百只。整个村子只有两个孩子在上学。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没有人愿意嫁过来,村中有四位单身汉。村民的家中更是一贫如洗,灶台、木板支的床、单薄的被褥,仅此而已。省道经过这几个村子,出行还比较方便。便利的交通本应为一个很好的发展条件,但是村里大部分村民依然是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为主要经济来源。
总体来说,会立乡几个村庄的经济发展状况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整体发展还不是非常均衡。
2、教育问题:这几个村子当中,以前是每个村中都有学校的,后来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即会立村的明德小学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会立村租房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对于本来收入就不多的家庭来说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许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孩子因此很小就辍学在家,耽误了上学的绝佳时期。
而对待教育问题的态度上,有部分农民对孩子的教育表示出不大的热情,甚至认为最多只让孩子读完初中就得去打工赚钱,特别是农村的女孩更是因父母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而失去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但是由于贫穷落后,现在很多农村家长都表示再穷再苦都要供孩子读下去,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即使抵押房产也会让他读书。因为上一辈吃了没文化的苦,他们都希望孩子能过得更好。农民对孩子要多读书、读好书的观念是日益加强的,至少在调查村中表示只供孩子念完初中的父母仅是极个别的例子。在会立村的一名农民还表示要供两个女儿读到她自己读不下去为止,只要孩子有读书的才能就会尽力让她们安心读好书。相信农村教育随着农民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农村教学设施落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虽然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但根据调查组在会立乡实地考察,了解到由于会立乡自身教育条件基础差,起点低等原因,导致现在教学设施还处于落后阶段,师资整体水平也不够高。任课老师也表示出万般的无奈。会立乡地处较为偏僻山区的原因,好多具有优秀教学水平的老师都不愿前来教学;本地能从师范学校出来的人才也大都不愿留在这里,所以会立乡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不是很高。很多教师表示,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落后、师资水平较低、以及人才的流失是当地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幸好的是,有很多当地教师都很有上进心、都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要解决当地教育问题,还要希望政府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当地教师待遇,引进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环境。这样东固教育才会跟上来。
贫困学生较多,帮扶资金不足。调查组来到会立乡的最大感慨就是这里的贫困学生太多了。对这些读书困难的小孩,政府虽然有减免学费,资金援助等措施,但对会立乡大量的贫困学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调查组开展的学习班中,一个读六年级的女学生告诉我们她今年已经十六岁了,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今年的初中能否读得上还是个未知之数。听到这些话或许会使人惊讶,但在这里却是真实的存在。会立的孩子就是会立的未来,要发展会立经济,首先发展会立的教育。
4、畲族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农村的卫生情况有进一步的改善。四个调查村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使大部分村民已经吃上自来水,水泥路通到自家门前,使村民终于告别以前那些刮风就尘土飞扬的日子。随着交通的方便,村民也可以更容易地出去买生活用品,对改善个人卫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普及问题上还有阻力。接受调查的四个村村民都基本上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可见乡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计划落实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村民没有办理农村合作医疗手续。当问到他们为什么不和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合作医疗时,这些村民表示不太了解具体情况,认为对自身也没太多作用,所以就没有参加了。
四个村庄中得医疗条件普遍比较落后,神堂坪村的诊所是临时设立的,会立村的诊所是会立乡乡镇府所在地,只有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而柏叶口村只有一位卖药的乡亲,孔家庄没有诊所,村民们看病买药只能到相距十几里地会立村,从而延误病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足以说明这里的医疗条件还有待提高。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效益不明显。由于四面环山,可种的土地少之甚少,而且结构单一,一般只种玉米,没有品牌产品,走出去的产品就肯定没有了。依靠打工的收入很不稳定。养殖是个不错的增收途径,但是却很少有农民有能力去投资养殖。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
2、教育与观念问题。辍学打工的孩子们很多,觉得能挣钱养自己就行,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孩子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孩子提出辍学时,家长就无能为力了,不懂得怎么去教育开导他们。由于经济条件比较差,这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相比交城县就有很大的差距。老师对孩子们的鼓励也比较少,而这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孩子们是没有好处的。这里紧挨着吕梁山脉,村民们吃水、用水都是山上流下来的,根本不用花钱买水,所以几乎没有节水意识。
3、管理缺乏民主,医疗条件差。在信用贷款、低保户这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做的不够民主。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存在“关系户”。越是偏远的地方,这种现象就越明显,一些地地道道的困难户没有享受到福利。
五: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新理念。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与考核机制;明确部门负责,开发旅游项目,为农民增收想法子;做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着实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
2、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3、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途径,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农民之所急需,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4、新农村建设要深入群众,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村民对一些政府的工作表示不解。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工作还不够。如果政府在下达工作时能够事先调研,深入群众的话,相信好多村民对政府的工作会更加支持的。在农村规划上,政府也要做出明确的指导,了解当地农民的切实需要,不要按图照搬地进行盲目的建设。
5、落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精心编织农村社会“安全网”。针对农村居民对合作医疗了解的不足,有关工作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从乡到村,要求有关人员积极向村民解析合作医疗的详细内容。让更多村民明白到合作医疗对自身的利益。另外,乡里的宣传员也要多地到农村中就有关政策进行宣传,让村民明白到政府政策的目的,使他们明白到政策对自身好处。只有让更多的村民明白政府政策的为民目的,才会使更多的村民拥护政策,确保政策的顺利实行。
6、实行教师再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实行有经验的老师带没经验的新老师,一对一的帮助,使旧新老师间形成师徒关系。另外,老师要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学习。乡政府也应给予物质支持。如果可以,也可以与大学学院签定对口教育支援,让大学生到会立乡进行支教,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会立乡整体教学水平。
7、实现“管理民主”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只有管理民主,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依靠群众,集思广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搞好农村各项事业。扩大基层民主,实现“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地让农民当家作主。
六、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会立乡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求真务实,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才能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单位代码 11660 单位名称 重庆理工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瑜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11104020414 学院:汽车学院
中 国 重 庆 2013年 2 月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目录
一、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4
二、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6
四、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光辉前景.......................................8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中文摘要: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充分了解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同时为了自己毕业以后的从政道路锻炼自己的安排统筹能力,我在寒假期间和我的同学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走访,也在县级有关部门同志的帮助下,做了这份调研报告。
关键字:新农村; 基础设施; 困难 ;前景
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在县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县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和市“百村十镇”示范工程的总体要求,我县重点开展了“334示范工程”、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村村通”工程和其它社会服务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34示范工程”。第一批“334示范工程”共安排示范镇3个,示范村30个,示范村庄42个,其中县级示范村庄28个。据了解,到今年6月底已全面完成“三清三改三整治”的工作任务。县级示范村庄整治建设共投入资金将近一千万元,通过一年建设,示范村庄主要道路全面硬化,污水沟塘全面治理,垃圾柴草全部集中处理,户户饮上安全水。连户水泥路通户率达到97.5%,新改自来水430户,完成改水户占99.6%,新改卫生厕所820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8%,拆除破旧房屋112间,清理垃圾1788吨,排水系统基本建成,卫生保洁长期管理机制逐步落实①。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县指导、镇组织、村实施”的指导模式,以小河道堤防加固、小水库除险加固等为重点,增强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抗灾保丰收保安全能力。对惠济渠第四期除险加固工程、罗埠节水改造示范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工程总投资达2404万元,目前这些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之中。同时,我县通过积极争取,2012-2012年间将有2座小型水库和5条河道主干渠获得每座80万元、每条河60万元国家和省定额专项资金补助,共计460万元。②
——“村村通”工程和渡改桥工程。我县“村村通”工程自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一直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投资6800多万元,动工工程419公里,浇筑混凝土320多公里,还有200多公里正在实施路基工程。目前全县100%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的镇和99.8%的行政村都已通公路,已形成了县与镇、镇与镇、镇与村之间的农村公路网络。在今年的六个渡改桥项目中,南河桥已建成通车,牛首桥、张老桥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85%和45%。③白立河等渡改桥工程已经完成地质钻探进入招标阶段。睢县客运总站、河南睢县长途客运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农村电网建设。“xxx”期间,睢县农村电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境内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所5座,总容量307400千伏安。其中在农村电网实施的“户户通电”工程,共投资28万元,解决了边远地区未通电农户达388户,基本实现全县范围家家户户通电。④这一工程重点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农村电网结构薄弱、配电设施陈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使电网的健康水平和装备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农村实施的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二、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相比,尤其是同县城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尽管中央、省、市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投资额度显著增加,但由于需要投入的地方多,资金投向也过多倾向于交通、能源、旅游等全局性的基础产业,真正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十分有限,所占比例并不大。而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资参与新农村建设方面总体来说还做得不够,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我县农村仍面临着严重的饮用水安全危机,至XX年底,农村尚有饮水不安全人口36.32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4.59%。而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相当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少,增收难度大,缺乏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农民收入低,群众虽有建设美好家园、改善生存环境的迫切愿望,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形成上下联动的投资合力。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的管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复杂,建设的内容和项目也比较杂乱,每个肩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都掌握一块项目资金,如能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捆绑投入,实行各投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其资、各计其功的管理考核办法,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大大提高,建设的成效也会更加明显。遗憾的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各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很少相互沟通和协调,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布局零乱,致使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设质量不高,建设成本加大,投资效率降低。其中,也不乏某些落后分子投机取巧,中饱私囊!
3、基础设施建后管护不力。目前农村一些主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好后由于产权单位不在当地,而地方政府又缺乏管护费用和长效管理机制,对一些偷盗等破坏行为打击不力,很多设施尚未达到使用寿命就已经报废。同时,属于村里的一部分公共设施和村容村貌的日常维护管理也缺少相应的长效机制。如镇级文化广播站在综合配套改革后,原有的61名专职管理广播的人员现在仅剩12人从事此项工作,约有一半的人员被抽调在其他部门,由于没有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大部分镇的调频电台都已闲置不在使用,而村广播室也仅限于播送一些会议通知和病虫害情报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农民渴求的致富信息和农业先进技术播放的很少。
4、缺乏配套扶持政策,工作合力不强。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有部署有要求、有规划有政策但却无具体落实措施的问题。各级政府都有实施纲要,但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时却大都变样,对新农村建设提口号多,做具体服务工作少,措施落实乏力,有的还存在为部门争利益、向群众争利益的做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以更大的规模和力度在全社会展开,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议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协调指导整合各方力量发挥综合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为加强协调指导工作,我县已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但通过一段时期的运转和磨合,也暴露出部门对新农村建设重视不够,彼此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投本文-来源_于贵.州学习网 www.gzu521.com 资分散形不成合力,综合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在下步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协调指导,通过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管理办法的完善、奖惩措施的落实,去不断激励和调动部门的工作热情和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统筹安排各类基建项目、集中使用各种建设资金、提高投资使用效果、发挥综合效应的目的,使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切实的改善。
2、进一步完善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大多具有小、分散的特点,而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镇村建设规划就尤为重要。建设规划要把“村兴、民富、路畅、山绿”放在首位。制定具体规划前应先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尤其是村庄布点规划要经村民充分讨论,坚持群众自愿原则,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选点,并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中心村庄布点规划要整村推进,相对集中,做到规划一个村,完善一个村,不能依照领导意图遍地开花。农业、财政、交通、发改、卫生、水务、教育、民政、劳动、广电、文化等部门要围绕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科技建设等,结合本部门实际,及早谋划生产发展、安全饮用水改造建设、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要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按规划建设,严防建设和整治的随意性。
3、增强村级自身发展能力。发展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自转功能,是解决村级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性办法。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村制宜,努力寻找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以壮大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如把村庄整治建设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起来;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个私企业集聚小区;如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发展休闲旅游经济。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经济实力,增强村级经济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
4、加强工程建成后管护。把对基础设施的管护放在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长期存在的“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问题,充分发挥使用效益。首先,规划阶段必须考虑运营管护经费,将其纳入项目总投资或明确管护经费来源,建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其次,对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引进市场方式,推行公私合作合营模式。如有条件的行政村,应制定卫生保洁、绿化养护、河道管理等长效机制,做到制度、人员、经费“三落实”。第三,对纯公益性项目由财政安排一定的管护经费,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真正走上平常有人 7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轨道,确保农村和农民长期受益。
5、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投入是关键。新农村建设,政府决不能包办代替,只有建立农民直接参与的激励机制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一是广泛宣传,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动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大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激发农民投身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就永远难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发挥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三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要认真履行政府职责,抓好宣传引导、规划指导、组织协调、资金整合、政策激励等工作,抓好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四是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投工投劳,并投入必要的物力,搞好基础设施建。
四、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光辉前景
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地区,国家专拨专款建设新农村。村村合并、小区建设已开始动工实施建设。县政府决定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整个任务的70%,在五年内全面完成任务。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在规划区建设的新型住宅小区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各家各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别墅,也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我们大家还期待什么呢?
这个寒假我收获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逐步加强,在十八大召开以后,随着十八大的精神的传递,我相信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