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6期简报(文明劝导)
简 报
第六期
葛城街道桂花井社区 2015年4月30日
让社区更文明 让生活更美好
“让社区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我们以真情和耐心的态度去引导辖区居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摒弃交通陋习,以文明礼貌、文明用语打动市民的心灵。
2015年4月30日,葛城街道桂花井社区组织了一支15名左右的志愿者队伍参加文明劝导活动,分别在十字路口、斑马线、红绿灯进行交通宣传义务劝导活动。
文明劝导员统一头带红帽,身穿写着“巴山义工”四个大字红色外挂,标识非常明显。他们不辞辛苦,顶着大太阳,耐心地在各个地方进行劝导。“请走人行道”、“请走斑马线”。放眼观看,车辆、街面、行人秩序井然。文明劝导活动下的交通道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位居民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
通过此次文明劝导活动,增强了辖区居民的交通法规和社会公德意识。不仅对他们宣传了交通常识,更帮助居民们培养了良好的文明出行习惯。为驾车人员提供了畅通的驾驶环境,也为居民创造了安全的出行环境。社区居民纷纷表示,文明从每一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的效果。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第二篇:交通劝导简报
简 报
为深入开展“创文明交通城市,做文明交通人”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和城区文明程度,社区近日组织“文明交通劝导员”培训班,培训合格后,这支“文明交通劝导员”将走上街头,协助交警进行交通秩序的维护,劝导市民“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此次培训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重点向参加培训的人员讲解了交通法律法规、交通职业道德、劝导礼貌用语和文明劝导规范,并针对乱闯红灯、骑车带人等不文明行为,为交通劝导员示范劝导手势,使劝导工作做到“有理、有礼、有教育”。通过培训,交通劝导队员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交通劝导工作更加规范。培训结束后,他们统一佩戴标识,以“交通义工在行动,每周奉献一小时”为主题,在白马路、工业路上岗执勤,创建文明交通示范路。交通劝导员在文明交通建设中,主要起着文明的示范、宣传、劝导、监督作用,我们要通过自身的行动和文明劝导工作,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文明交通建设中来,共同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浦东社区 2010.07.08
第三篇:文明劝导实施方案
达县大堰乡中心学校
2011年春文明劝导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广大师生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结合学校和街道实际,决定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明劝导活动。现将活动内容通知如下:
一、成立文明劝导领导小组,加强指挥和领导,确保文明劝导取得实效。
组长:齐元贻
副组长:吕大臣 谭孝强 潘传越
成员:王玉选 王雄伟 袁明刚 杨小亚 杨川
二、活动主体
达县大堰学校的学生会全体干部、部分团、队员和学生志愿
者
三、活动范围
对学校及周边农户,街道各主干道和居民住处,交通路口
四、活动内容
1.环境卫生方面。对以上各地方和区域暴露的卫生垃圾、公共场所设施和卫生死角存在的问题,配合达县大堰乡人民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进行及时处理。劝导学校和辖区内的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2.校容、乡容秩序方面。对在公共(公用)设施、建筑物立面上乱张乱贴、乱刻乱画等行为人进行劝导;对在建筑物立面或 树上牵绳挂物等行为人进行制止和劝导。
3.学生和居民行为方面。对乱吐乱丢、乱倒污水、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散养宠物、言语不文明礼貌等不文明行为人 进行劝导。
五、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3月1日至4月2日)
1.学校召开环境综合治理动员大会,要求全校师生提高对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认识,认识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治理的行动中来。2.学校 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展板、横幅、倡议书等途径开展文明劝导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宣传面,提高广大师生对活动的知晓率和参 与率。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2日至6月20日)
各班选拔表现优异、表达出色、责任心强,具有良好带头示范作用的学生组成学生会干部20多人形成一支文明劝导队伍;以班为单位,每班组建一支10人以上规模的文明劝导队伍,负责文明劝导工作
第一阶段(4月2日-5月2日)
由学生会组建的一支文明劝导队伍负责对全校的师生的不文明行为,特别是不爱护环境的行为进行劝导和监督,把护环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同时还对卫生死角进行彻底的清除和消杀。对厕所进行每月一消毒。
2.以班为单位,每班组成的人10制文明劝导队伍负责对该班的教室、公区、寝室进行长期监督和劝导。
3.学校安办对伙食团和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从食品安全和卫生抓起,要求每天对伙食团一彻底清洗。
通过以上劝导和监督,我校环境干净整洁,舒适怡人。我校要把这项活动长久地开展下去,常态化。第二阶段(5月3日-6月20日)
两支劝导队伍深入街道和社区对乱吐乱丢、乱倒污水、损坏 花草树木、吵架、斗殴、散养宠物、言语不文明礼貌等不文明行 为人进行劝导。对在公共(公用)设施、建筑物立面上乱张乱 贴、乱刻乱画等行为人进行劝导;对在建筑物立面或树上牵绳挂物等行为人进行制止和劝导。同时向居民们发放宣传单,告诉他们要全家总动员,让他们明白“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阶段(6月21日至学期结束)
总结文明劝导经验,完善文明劝导工作制度,建立文明劝导长效机制。
四、活动总结。
学校要写好总结,要善于发掘“劝导不文明行为”时的先进典型,及时给予表彰。
2011年3月1日
第四篇:文明交通劝导
文明交通劝导
26日下午,****参加了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这既是对我县文明县城工作要求的积极响应,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在两个小时的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没有红绿灯的交通路口,很多人都能够自觉礼让车辆,并从斑马线有序通行。很多汽车也能够自觉减速、停车礼让行人,在遇到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过马路时,也没有喧嚣的鸣笛催促。体现出了较高的文明交通素质。
但是,我们也仍然看到一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比如:有些行人为图近便横穿绿化带或者抱着一种“车不敢撞我”的心态抢着过马路,另外,有些汽车和摩托车也和行人争抢着通行,这些都极易引起交通事故。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具有文明交通意识,这不仅能够体现个人文明素质,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确保交通顺畅。文明交通劝导服务活动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交通文明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
祸患起于微末,我们不论是步行或是开车,都应始终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注意礼让,只有如此,方能减少交通事故,彰显个人美德,展现社会文明。
第五篇:文明劝导总结
暑假研学记录
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城市文明的标志,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和谐音符。
文明交通不仅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素质。
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交通秩序,我们小组参加了伍家岗居委会举办的文明劝导活动,并从中受益匪浅。
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在全社会倡导文明交通新风,摒弃不文明交通陋习,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理应成为文明交通的实践者、参与者、支持者。
为扎实推进“文明出行”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与市民生活品质,切实增强公民文明交通意识,全力打造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我们向广大市民倡议:
一、开文明车。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斑马线上不争先,红绿灯前不抢行不超速、不超载、不抢道不违章停车、不逆向行驶、不乱鸣喇叭、不向车外扔杂物,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驶。
二、行文明路。
行人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在机动车、非机动车道内行走,不在车行道上候车,不在十字路口打的,不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通行,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不与非机动车争道,不妨碍机动车正常通行。
三、做文明人。
自觉做到文明候车、文明乘车、文明开车、文明停车。
文明礼让,从我做起,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
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劝导活动,经常引导和提醒家人、朋友注意交通安全,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守护者。
城市的文明需要大家共同建设,文明的城市需要大家共同呵护。
让我们携起手来,自觉做到文明出行,共同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让有福之州更文明、更有序,让生活更和谐,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