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和县隆治乡李家村发展集体经济示范村典型材料
发展特色农业 壮大农村经济
——民和县隆治乡李家村发展村级经济示范村典型材料
民和县隆治乡李家村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旱砂西瓜为主的“一村一品”等农业产业,扩大劳务输出和就业培训,使村集体经济建设等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一、基本情况
隆治乡李家村位于民和县东部,距县城32公里。全村共有241户农户、1048人;耕地面积为1676亩,其中水浇地635亩,山旱地1041亩。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12.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48.4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73元。村集体拥有果园、西瓜种植园等资产,2011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20万元。同时成立了旱砂西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全村农户积极发展杂果和旱砂西瓜产业。
二、主要做法
(一)理清思路,探索发展。坚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把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作为全村的发展重点。2010年以来先后3次带领班子成员和农民致富能人,赴甘肃天竺、宁夏中卫等地观摩学习设施农业。并结合本村村情和资源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查找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和原因。切实改变部分干部群众等、靠、要思想,以实际行动,扭转困局,树立信心,转变思想,加强发展。积极与县农
业局、林业局、科技局等部门联系,在旱砂西瓜、软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确立了因地制宜,依托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基地,搞好配套服务,拓宽增收渠道,不断强衬富民的发展思路。
(二)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李家村的发展优势是后面的李家垣山旱地,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首先就要发挥村集体的示范带动,为了进一步发展特色种植,村领导班子决定实施“两个带头”:村集体带头、村干部带头,以此拉动全村发展西瓜和软梨种植。村集体在李家垣种植旱砂西瓜300多亩,在村集体土地上改良热案例果树品种。与此同时,村集体还请来了县农业技术人员引进新品种、培育优质果苗。在村领导班子的带动下,村民种植旱砂西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1年村集体瓜果每年收入50-60万元,纯收入达到20万元,种瓜种果成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
(三)发展集体经济,搞好社会服务。由于村里没有交易市场,群众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只能自发地在村周围零散摆卖,有的农户要到30多公里的县城销售,群众很不方便。为了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领导班子成员在加强生产的同时,建立村级农情信息服务网点,找门路搞好产品的流通,积极联系省内外客商,发展订单农业,这样既能服务群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集体收入。村里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服务工作,并先后建起了医疗站、农情信息服务中心等,积极联系电信部门,拉通了程控电话线,开展了土墙换砖墙的新农村村容村貌改造工程,使全村
面貌焕然一新,村级社会服务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