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海铁路桥 永不停驶的“火车头”
山西海铁路桥 永不停驶的“火车头”
---记退休干部王致和海铁路桥公司 变,中国在变,城市在变,运城也在变。
人们驱车在美丽的运城市区,就会发现:
雄伟壮丽的学苑路立交桥,贯通南北,连接东西,是运城市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标准最高的大型城市立交桥项目;
八一湖飞雁桥, 造型优美,结构独特,是打通中心城市东部开发的大动脉;
华源街、条山街、宽阔平展,气势恢宏,是城市向北发展的黄金通道;
还有中银北路、安中路、铺安路、纬二路„„
这些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靓丽名片,就是铁路退休干部王致和与他的海铁路桥公司精心打造的杰作。
八年前,王致和从铁路战线退休,创建了山西海铁路桥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长为注册资金10030万元的运城市建筑工程龙头企业。如今公司年产值达到3个亿,每年为国家上缴利税上千万元,是一家具有国家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公司,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人,直接和间接提供一万多就
业岗位。承建着运城市区许许多多重大工程,推动着运城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那么, 一位铁路退休干部又是如何带领他的团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业界的奇迹呢?
谈起王总的二次创业之路,铁路系统和建筑行业的同仁们都夸他是永不止步的“火车头”。
王致和同志在铁路系统打拼了30多个年头,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创下了不菲的业绩,萦绕了灿烂的光环,在职期间多次受到国家级、省市级的表彰:太原铁路局授予他的“1984年到2004年多经发展贡献奖”,北京铁路局授予他的“新世纪改革人物荣誉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他的“火车头奖章”及2003年被评为“山西省劳模”的荣誉称号„„
2004年,王致和同志从铁路战线光荣退休,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他本该在此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戴着“火车头”光环的王致和同志,却抖擞精神、重披战袍,走上了二次创业的人生之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王致和此时的心境没有人能理解。家人的极力反对,亲戚朋友的劝阻和质疑,都没有削弱他二次创业的决心。他始终认为,党的培育之恩自己还没有报答完,家乡的养育之情自己也没有回报完。这么多年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应该充分利用,好好发挥,奉献自己的余热,在有生之年为党为社会为家乡多做贡献。
于是,退休之后的王致和,马不停蹄,又像“火车头”一样鸣笛起程,驶向二次创业的人生之旅„„
创业之初,虽然早就有思想准备,但常常还是被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各种困难所困扰。从铁路行业步入建筑行业转行后的适应过程、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及公司初期发展如何定位等等,面对着这一切,他没有退却过。总是以多年炼就的敏锐头脑冷静对待,认真分析,探求矛盾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使是在企业最低谷的时候,他也始终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度,坚信海铁路桥公司的未来是美好的。一个企业要想正常运营,头绪和环节非常的多,如果一处出现了问题,也许就会前功尽弃,造成很大的损失。他深知这一点,在工作中力求尽善尽美,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多年来,凭着自己的睿智与执着,他带领企业冲过一个个难关,最终走上了良性健康的发展之路。
他为企业制定的发展方针是“诚与信中求发展,精与美中树形象”;他给用户提出的质量承诺是“精品,精细,零缺陷”;他为企业制定的宗旨是“兴海铁事业,促海铁发展,富海铁员工”。他倡导员工要具备的企业精神是“雷厉风行的执行作风,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做事必成的执着作风。”
他在做事和做人方面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的标准,他说做事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人要正直本分,乐于助人,乐善好施。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人,留给后人值得怀念的,不是他的官位有多高,金钱有多少,而是应该给人以形象,给人以榜样,给人以丰碑,能不能给后人留下苏堤,留下西湖,留下都江堰,留下让自己高兴,让社会不忘,让后人怀念的一点点成就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公司成立以来,他就把奉献作为他人生的最大乐趣,把工作当作生活的重心,带领着他的团队始终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2009年6月,飞雁桥工程开工,总投资6818万元,是运城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这次工程建设中,为了给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王致和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每天亲临工地指挥。特别是在施工的关键环节上,他更是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坚守工地。八一湖大桥桩基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库区内淤泥层比较深,对桩基成孔造成很大困难,他多次和施工人员反复研究,最终制定出了最佳的施工方案,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振动锤下拨钢护筒技术,确保了工程质量。在这次施工中,建筑行业推广的10项新技术,八一湖飞雁桥工程就采用了6项。这正是王致和对工作至高追求的最好诠释。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王致和和他的海铁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八一湖大桥获得了市优、省优及山西省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汾水杯质量奖。海铁路桥公司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企业”,公司的领头人王致和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管理者”。
八年来,海铁路桥公司一路荆棘一路歌,风雨过后现彩虹。海铁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才队伍不断增强,技术力量不断壮大,机械设备不断更新,施工能力不断加强,市场信誉不断攀升。其间,投资2亿元的学苑路立交桥工程、八一湖飞雁大桥工程,皆于2011年年底,质量良好的完成通车;又于2012年,王致和与他的海铁公司凭借着一流的信誉、一流的质量,经过合法、公平、公正的投标程序,拿到了中银北路1.4亿、安中路2000多万、铺安路2000多万、纬二路3000多万、南山生态修复工程等等,并都已相继开工。这是王致和永远创业的“火车头”精神和海铁公司实力的见证。
退休之后的王致和为什么能带出海铁公司这么一个优秀的团队,为什么能为城市建设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精美的工程,这一切缘于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完美的德孝风范„„
人常说“忠孝”不能两全,然而“忠、义、仁、孝”却在他的身上处处得以彰显。2004年,王致和为故乡——留驾庄村捐款10万元修路,2006年,又为留驾庄村里捐款30万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希望小
学。2007年,学苑路延长线至留驾庄村,涉及到他家所在的三座宅院,为使工程顺利的向前推进,他本人带头并动员两个儿子拆迁,为村民树立了榜样,使拆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他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位兄长,但早些年兄长常年工作在延安老区,不经常回家,后来夫妻二人又过早离世,留下四个儿女,让爷爷奶奶养育。王致和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主动承担起了养育哥哥四个儿女的重任,他像养育自己儿女一样尽心尽力,直到个个成家立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更让人感动的是1999年,时已85岁高龄的老母亲,念叨着想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去看一看,为了实现母亲的心愿,55岁的王致和背着老母亲去了天安门,背着老母亲参观故宫,整整三个小时,多少人给他拍了照,多少人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为了母亲愿,再累心也甜。”王致和对待亲人如此,对待朋友也是如此,他常常用一颗仁爱之心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引导他们走上劳动致富的小康之路,有些人在他的帮助下,人生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邻居家有困难,他总是有难必帮,有求必应,资助老人看病,资助年轻人上学,有的三千五千,有的万儿八千,他总是慷慨解囊,落落大方。十多年前,河北唐县有一青年在运城收售羊皮,有时几天都没有生意,生活过的非常拮据。王致和发现后,主动把他安排到公司的工地,发着工资,管着吃饭,让其学技术,学施工,小伙子慢慢
进行小段包工,开始起步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包工头,小老板。从亲人到朋友,从员工到乡邻,只要需要他帮忙,他就毫不犹豫,倾力相助。多年来,王致和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人生的道路上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有这么优秀的董事长,产生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将不可估量。王致和同志打造出了一支“情相融、心相连、力相合”的优秀团队,为企业广纳社会精英人才,给每个员工提供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让每个员工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不断地成长、发展。
新年伊始,王致和就和山西海铁路桥的员工们一道,战斗在中银大道北延长线、条山街东延线、铺安街东延线的建设工地上,一项项惠民工程正在海铁人的手中变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谈及山西海铁路桥公司今后的发展蓝图,王致和信心百倍,激情满怀。他说,山西海铁路桥公司的目标是立足运城,进军山西,走向全国,拿到工程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鲁班奖。现在,公司具有市政工程一级资质,三年内,要申办成公路一级资质,房建一级资质,届时海铁的项目将会遍布全国,海铁年产值将突破五个亿。
滚滚春潮席卷而来。国家处于一个大改革、大发展、大跨越的时代。我们海铁人一定要抢抓机遇,不放机遇,机遇就是黄金白银,我们的员工一定要坚定信心,解放思想,点燃激情,强化学习,强化纪
律,打造一支坚强过硬、勇于拼搏的员工队伍。
山西海铁路桥做强做大不是梦,海铁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第二篇:“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在2013年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一、反对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节约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先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抛弃“家大业大,浪费点儿没啥”的思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勤俭节约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唐朝的一位宰相——魏征,在他的《谏太宗十思疏》中,其十思中的一思就是勤俭节约。可见勤俭节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单位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勤俭办事是事业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第二、开展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具有历史意义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
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开展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节约反而成了小气被人笑话,节俭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总之,我们要切实树立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意识,并将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作法贯彻到工作与生活中,继承发挥这一大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让节约成为工作习惯”,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