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相屯镇绿色水稻技术协会典型事迹材料
陈相屯镇绿色水稻技术协会典型事迹材料
陈相屯镇绿色水稻技术协会始建于2005年4月,内设常委理事会和监事会,协会制定了《绿色水稻农业技术协会章程》,有规范的学习、工作、会议、财务等项管理制度。协会广泛地开展了科学技术普及、新品种示范、专业技术推广、市场资讯服务等项工作,由于严格规范的管理,协会始终沿着良性轨道运行并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会员已由原来的10余户发展到现在的96户,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协会会员种植水稻每亩纯收入比其他种植农户纯收入增加200—300元,共创经济效益230多万元。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为广大会员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免费技术培训、咨询、答疑、市场行情分析,为农户多增产增收创造条件,从而带动更多农户发家致富。
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协会辐射带动作用,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沙河屯村位于陈相屯镇的西北部,距沈阳市区25公里、苏家屯10公里、桃仙空港5公里,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210户、830人,耕地面积2700亩,全部为水田。该村拥有30余年的水稻种植历史,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管理经验。该村水田全部采用地下水灌溉,四周无工业污染、无粉尘、无污水,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35.5℃,年平均降雨量652mm,集中7、8月份,平均无霜期155天左右,平均积温3300℃,土壤为黄粘土、棕壤土,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面对较好的自然优势,较高种植技术,农民却往往增产不增收其原因主要由于没能突出自己产品的特色,没能发挥自身的优势。绿色水稻技术协会的成立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加入协会的农户,水稻有了自己的品牌,再按照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产品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农户十分受益,因此协会由刚成立时的10余户发展到现在的96户,目前协会规模还将扩大,并将延伸到桃木、朱庄等村,种植面积也将扩大到5000余亩,真正达到把地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二、发挥协会技术服务作用,提高会员及周边群众科技管理水平。
绿色水稻的种植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为使种植出来的水稻能达到生产标准,协会对农户主要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服务:
1、科技推广服务。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定期邀请专家对周边农户进行授课,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科技服务。几年来,共提供了3项新技术,开发推广了6个新品种,培训农户500多人次,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农户在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问题。
2、示范引导服务。生产中积极引进示范肥料、新农药,从发展无公害水稻生产出发,及时向会员推广肥力高、药效好、低残留的肥料、农药,收到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
3、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现在农资市场鱼龙混杂,为确保统一种植标准和质量标准,协会采取统一登记、统一进货,这样即避免了假冒伪劣农产品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又使科技措施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产品生产的有效性、针对性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为市场销售和增加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品牌、拓市场,架起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协会在搞好农业生产及服务主旋律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品牌效应,为适应大、中城市的准入制度,协会利用本地的地名,在工商注册了“河合”牌商标,并取得了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产品也打入到沈阳市内。品质拓宽了市场,品牌提高了知名度,协会以实实在在的服务,取信于民,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求得了共同的发展。
总之,绿色水稻技术协会在奔小康、发家致富的路上,迈出了扎实的脚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协会并未就此满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协会计划将继续扩大规模,加大投入力度,带动更多农户走上富裕之路。
苏家屯区陈相屯镇政府
2012年5月19日
相照说明
1、协会办公场所
2、协会仓库
3、协会会议室 4、5、组织培训
6、现场指导 7、8、9、劳动生产场面10、11、主要产品
12、无公害产品认定证书
13、绿色水稻生产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