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写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开幕之际大全
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写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开幕之际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这条主线,集中所有资源与工作精力,鲜明响亮地唱响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主旋律。
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中国梦深入人心;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新一届党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入人心……一段时间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频现,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鼓舞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奋进。
铸时代之魂 固事业根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深化
一周前,一本凝结着众多理论工作者心血的新书——《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摆上了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的书架,吸引众多读者关注和购买。
从公平正义怎么保障,到环境恶化怎么扭转;从铺张浪费怎么杜绝,到干部作风怎么改进……这本新书立足现实国情,对当前社会关注的9个方面热点问题作了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回答,用清新的文风、透彻的说理,将党的十八大精神送到百姓心中,帮助人们更好理解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这本热销的理论读物,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项最新成果。
自2004年启动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普及,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工程和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
9年来,160多个课题组、3000多名直接参与者、数万名间接参与者以巨大的责任、热情与奉献精神,投身于这一宏伟的工程;130多种教材、100多场研讨会、4000多篇理论文章、20多部重要理论读物等成果,记载了工程的艰巨浩繁,展示了工程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宣传部提出工程要做到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各项工作在新的基础上全面推进: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确定一批课题,组织理论工作者进行研究,撰写理论文章;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进行全面修订;
——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研骨干研修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研修班,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有力推进……
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持续深入推进,正在亿万人民筑梦前行的道路上进一步扬起科学理论的伟大旗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
唱响主旋律 凝聚精气神
——主流舆论与声音在全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随着媒体的高频度报道“红”遍海内外。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发现,无论是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报道中,还是在全国各地的报纸版面上、广播频率中、电视荧屏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普通人的梦。
缤纷绚烂的个人梦与催人奋进的国家梦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曲时代的壮美旋律。通过媒体的报道,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的不仅是中国梦。
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到基层干部的苦辣酸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各项主题宣传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紧密结合,大力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与新闻战线深入“走转改”紧密结合,组织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力推动改进文风,以改作风来宣传好作风,以改文风来宣传新风尚。
媒体上的阵阵新风还引来海外媒体的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领导人到地方视察的过程中,中央媒体微博“一反传统,透过微博抢发有关消息”。不仅如此,众多传统媒体尤其是中央媒体的微博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频频发声,评论犀利。对此,这份报纸评论道:“突破传统形象央媒微博格外„抢眼‟”。
鲜明响亮的主旋律不仅仅在传统媒体响起,主流声音的影响力也在网络世界里不断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兴媒体通过系列报道、在线访谈等方式,开展具有网络特点的报道,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回应网民关切。同时,在积极发展与利用的基础上,互联网管理措施更趋细化、管理格局逐步展开:
——今年4月,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流商业网站同步推出“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直通”中纪委、中组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最高检察院等举报网站,畅通了网上举报渠道,使广大网民的网络监督行为进一步规范;
——本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行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号召网络名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自觉维护公共秩序,鼓舞更多网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本月初,国内多家主要网站在有关部门指导下联合推出数据互通的辟谣平台,打造令网络谣言一经核准便无所遁形的辟谣“利器”,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净化网络环境的努力添加生动注解……
在全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主流声音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动力,鼓舞亿万人民奋斗前进。
巩固提高 深化拓展
——文化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总成交额1665.02亿元、出口成交额123.82亿元、总参观人数达479.17万人次,分别比上届增长15.98%、7.46%和36.45%……
这是今年5月落下帷幕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收获的“成绩单”,也是10年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经过10年不懈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有力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力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力促进了各类文化人才涌现。
党的十八大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系列重要讲话,又赋予文化建设新的使命、新的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的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继续保持力度和进度:
——规范了文化产权交易,规范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建立了统一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召开文化走出去座谈会,形成支持文化走出去的意见,对外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进一步扩大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范围,形成促进贫困地区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意见;
——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查缴非法和盗版出版物,文化市场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不仅带来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文艺作品,更让全国观众对一年一度的“文化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更加期待。
在中宣部大力推动下,开门办春晚有望为已经走过30个年头的春节联欢晚会注入新的活力,“把春节联欢晚会真正办成全民大联欢,引领时代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要求更赢得社会各界广泛称道。
“加大力度、巩固提高、深化拓展、攻坚克难、科学发展”,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
倡导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从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到宣传“最美中国人”、“草根英雄”;从评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到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不同载体持续推进: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召开学雷锋座谈会,举办公民道德论坛,表彰当代雷锋庄仕华,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使全社会掀起又一次学雷锋热潮,同时,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更加紧密结合,推动了学雷锋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从鞠躬尽瘁的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到忍着剧痛安全停车的司机吴斌,再到舍身救学生的教师张丽莉……一大批“最美中国人”、“草根英雄”的事迹在全社会广泛传扬,学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
——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问题,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广泛开展,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形成对失信行为的惩戒防范机制,致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大力推动公益广告制作刊播的举措,使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广泛出现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户外媒体、流动媒体以及建筑工地的围挡上,公益广告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激发奋进斗志,凝聚追梦力量。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开创新的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模版)
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中国梦深入人心;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新一届党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入人心……一段时间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频现,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鼓舞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奋进。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相辅相成,混然一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中国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又好又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这条主线,集中所有资源与工作精力,鲜明响亮地唱响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主旋律。
铸时代之魂固事业根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宣传部提出工程要做到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各项工作在新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梦想就是旗帜,目标就是引领——中国梦是凝聚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强磁场梦想是旗帜,更是引领;是激励,更是目标。梦想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有梦想才会有奋斗目标、前行方向和发展动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追梦、筑梦、圆梦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梦,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梦”,从孙中山先生的“共和梦”到毛泽东同志的“强国梦”,从新中国成立“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中国富起来”,再到新世纪“中国强起来”,每一个进程,每一步跨越,梦想都是凝聚人心、激励百姓的强大力量。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梦想。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有着13亿人口,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追求和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向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意愿是共同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的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动员力,是中华民族迤逦前行的共同奋斗基石,必将成为凝
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强大磁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当代中国,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对梦想成真的追求,蕴含着无穷的奋斗潜力和创造活力,也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出更多的期待。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充分重视每个人追逐梦想的权利,珍视每个人梦想成真的机会。动员全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呼应百姓期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消除不利于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的一切消极因素,克服阻碍社会群体创新奋进的不良现象,营造各尽其能的氛围和环境,充分激发每个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把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在实现中国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释放自己的能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伟大的民族当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召唤伟大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
使,汇集起来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成为中国梦的追逐者,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在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出力,为民造福,把中国的改革红利做大做强,把幸福写进人民群众的心里。实现中国梦,既是一个历史命题,更是一个时代命题。凝聚中国力量,既要倚重历史的力量,更要倚重现实的力量,既要凝聚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又要凝聚制度力量、文化力量。汇聚这种力量,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指引,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的中国精神的坚强支撑,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
论的智慧武装,需要党的核心力量的充分发挥,需要中国人民的同心协力。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如果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两个率先”是江苏人民的共同期盼,是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的具体实践。实现“两个率先”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汇聚起推进“两个率先”的强大力量,坚定不移朝着“两个率先”目标前进,不断开辟“两个率先”实践新境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第三篇:人民日报评论员: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本报评论员
2013年09月27日04:07来源: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在丰收的金秋时节,举国关注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出累累硕果,54位全国道德模范以他们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感人的事迹、博大的襟怀,感动了全中国,感染了亿万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最美的中国人”。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现在,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需要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构筑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人民群众始终是道德建设的主体,党的基层干部始终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中坚。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都在不断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道德楷模。模范来自群众、群众传播模范,这正是近年来我国道德建设体现出的最大特色,很多“最美”人物由群众最先发现,在媒体迅速传播,影响了全国,为营造崇德向善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社会舆论支持。我们要顺应社会期待,大力推动学习道德模范的生动实践,不断激发人民群众投身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我们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要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切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像道德模范那样,“勿因善小而不为”,多办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聚细流为江河、积小善为大善。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在追求中国梦的努力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美德。我们一定要切实重视道德建设的力量,充分认识道德失范和价值观扭曲对社会发展的严重危害性,用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要大力营造学习道德模范、尊重道德模范、爱护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不断树立时代的先进典型,支撑我们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从党的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到文艺创作、媒体舆论,从政治、经济领域到文化、教育领域,都要以道德建设为己任,继续改善道德建设的环境,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负起促进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责任,把思想道德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道德建设实践,共同创造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27日 04 版)
第四篇:人民日报评论员: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在丰收的金秋时节,举国关注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出累累硕果,54位全国道德模范以他们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感人的事迹、博大的襟怀,感动了全中国,感染了亿万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在他们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最美的中国人”。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现在,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需要夯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构筑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人民群众始终是道德建设的主体,党的基层干部始终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中坚。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都在不断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道德楷模。模范来自群众、群众传播模范,这正是近年来我国道德建设体现出的最大特色,很多“最美”人物由群众最先发现,在媒体迅速传播,影响了全国,为营造崇德向善的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社会舆论支持。我们要顺应社会期待,大力推动学习道德模范的生动实践,不断激发人民群众投身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我们学习道德模范,贵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要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切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像道德模范那样,“勿因善小而不为”,多办举手之劳的好事,多办惠及他人的实事,聚细流为江河、积小善为大善。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在追求中国梦的努力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美德。我们一定要切实重视道德建设的力量,充分认识道德失范和价值观扭曲对社会发展的严重危害性,用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要大力营造学习道德模范、尊重道德模范、爱护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不断树立时代的先进典型,支撑我们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从党的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到文艺创作、媒体舆论,从政治、经济领域到文化、教育领域,都要以道德建设为己任,继续改善道德建设的环境,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负起促进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责任,把思想道德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道德建设实践,共同创造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
第五篇:凝聚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
凝聚正能量 实现中国梦
王永泉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后,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简洁明快、深入浅出,深刻阐述了党在治国理念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传递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意识和坚定的自信心。讲话有情怀、有温度,感召力强。系列重要讲话文风朴实,娓娓道来,句句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凝聚了中国最高领导核心的所思所想,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讲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相信这些重要讲话必将凝聚正能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行动指针。
关键词正能量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发表了一系列讲话。现就部分讲话内容,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党的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充满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路线。面对群众,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应有任何特权,为人民谋幸福从来都是党的立身之本和力量源泉。正如学者分析的,其他政党之所以没有完成“近代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任务”,原因正在于“都与民众不生关系,都成了水上无根的浮萍”,而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联系人民群众的党”,因而才能穿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难行程,走向复兴、走向辉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得到巩固,党和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我们要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认同。
共产党人的权力既然是人民赋予的,那么这种权力就应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就要了解和集中人民群众的意愿。
既然共产党人的权力要为人民服务,要替人民群众办实事,那么,每一个掌权的共产党员就必须树立公仆意识,一切对人民负责。我认为这应该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贯彻总书记讲话的关键所在。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总书记面对各国媒体反复提及的一句中国传统白话,无论
1是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记者见面会,还是赴基层调研,都多次强调。治国在政,为政在人。“打铁还需自身硬”,最直接的含义是我们自身还不够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挑战,指明了8500多万共产党员努力的方向。
三、“底线思维”
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这种思维方法就能做到认真评估决策处事的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而处变不惊、守住最后防线。底线思维注重的是对危机、风险、底线的重视和防范,管理目标上侧重于防范负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社会动荡。底线起着“最起码保证”的作用。
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对于我们准确判断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化挑战为机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看形势、作决策,都要坚持“两点论”,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及时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坚定信心,迎接挑战,争取有更大作为。
当前,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涉“险滩”、啃“硬骨头”的深水区。只有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攻坚克难,“中国号”巨轮才能直挂云帆、长风破浪,驶抵胜利的彼岸。
四、“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发表讲话时说:“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习近平同志两次履新都用“夙夜在公”回应人民的期待和信任,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了我们党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夙夜在公,语出《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意思是夜以继日地勤于政事公务。“业精于勤荒于嬉”。夙夜在公,宣扬的是一种恭敬严肃、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踏实奉献的态度,体现的是一种勤奋、刻苦和谨慎的作风,彰显的是一种珍惜生命、珍视未来的人生观念。新时期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
五、“治大国若烹小鲜”
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
“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管理向来被视为一种智慧,它的最高目标是艺术化。“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的意思,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一种解释说,小鲜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过来、翻过去,就会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来回折腾。懂得烹饪的人都知道,烹饪技术的核心部分,就是掌握火候。而小鲜,又是各种烹饪材料中最为娇嫩的,更要细心伺侯。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治大国若烹小鲜”象征的就是一种高超的治国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治国
理政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以及长期累积的困难不少。总书记坦言国家的真实情况,引用《道德经》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才能把事情办好,道出了人民内心的期待。
六、“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就顺应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期待,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好作风只能在从严治党中形成,在党建实践中铸就。“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八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向全党发出了扎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良好作风正党风、纠政风、转民风的时代强音。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严肃认真、坚定自觉地抓好作风建设。
七、“发扬钉钉子精神”
今年3月,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了一个意蕴深远的命题,即“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干事业就好比钉钉子。有了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就需要沿着目标坚持不懈的干下去。《尚书》有言:“政贵有恒。”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的历程也充分证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只要始终坚守崇高理想、保持坚定信念,一代接着一代、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发扬钉钉子精神”。
八、“功成不必在我任期”
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在抓落实过程中,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
“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反映的是一种淡定从容的执政心态,本质上是科学的历史观、发展观和政绩观。力行“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接续发展的胸襟;功在千秋的远见;“工”在当代的担当。倡导“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就是今天的工作今天做,当前的任务当前来完成。尤其是进入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攻坚克难的任务更加繁重,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从具体细微的基础性工作入手,从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情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入手,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从源头、根本、长远上拿出治本之策,耐心踏实地啃好每一根“硬骨头”,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九、“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着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鞋子理论是总书记2013年上任以来首次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提及的观点。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着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旁人的话,都是白说。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有生活在本国的人民,才能感受得到,才能决定如何去做,自认为强大无比的国家,无权干涉别国内政。”“鞋子”理论,庄重中含有幽默,平实中又见风趣,既十分生动形象,又非常通俗易懂,感染力极强,给世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某些西方国家的个别领导人不懂得尊重他国,始终妄想称霸世界,总认为别人的鞋子不好看,自己的鞋子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总想向全世界推销自己喜爱的鞋子。鞋子是紧是松,是软是硬,最有发言权的当属我们的脚,因为脚的存在,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一双鞋子是否合适,能否耐穿。因此别人说的不算,只能脚说的算,我们要重视脚的感受。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过90多年艰辛探索,被30多年成功实践所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一条给中国带来巨大发展成就的康庄大道。因此,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前进。
十、“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和平建设时期,检验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有没有客观标准?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和平建设时期,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实比革命战争年代要难得多,但也是有客观标准的。主要看党员、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
在今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站位就高,眼界就宽,心胸就开阔,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十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数次讲到反腐倡廉建设,语重心长,掷地有声。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的新认识,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向全党发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员和部署。
今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外公布,迈出了用制度约束权力的重要一步。两部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公布,表明我们党将通过规范党内法规的制定、审查、备案和清理活动,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十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历史从来不是空洞的言语。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能留下怎样的印迹,关键取决于要踏踏实
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永不停息地接续奋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八个字,就是整治当前“庸懒散贪”,改进工作作风最好的行动指南。我们这个民族,实在空谈不得、糊涂不得、耽误不得、折腾不起了。实干,是最好的工作方法,也是过硬的能力素质。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实干更是惩治当前“四风”的良方。保康需要实干兴镇,左中需要实干兴旗,内蒙需要实干兴区,中国更需要实干兴邦。只有实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三、凝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2012年11月,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更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个思想。“中国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开了新的视野,已经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中国梦”的提出,最根本的要求是让我们把眼光放远,充满自信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有灿烂的明天。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我们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13亿人的正能量,就一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中华民族在追求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已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世界必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一定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梦想成真!
总之,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简洁明快、深入浅出,深刻阐述了党在治国理念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传递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意识和坚定的自信心。系列重要讲话文风朴实,娓娓道来,句句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凝聚了中国最高领导核心的集体智慧。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讲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相信这些重要讲话必将凝聚正能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行动指针,必将对未来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
科左中旗委党校教师 讲师 王永泉
手机号***党史党建
2013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