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大姐”黄建琴二三事(林俊德夫人)(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11:4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核大姐”黄建琴二三事(林俊德夫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核大姐”黄建琴二三事(林俊德夫人)》。

第一篇:“核大姐”黄建琴二三事(林俊德夫人)

“核大姐”黄建琴二三事(林俊德夫人)

组织采访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我带基地工作组在研究所住了整整20天。期间,我曾3次去林院士家里看望黄建琴大姐,每次与她面对面地交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大姐和林院士一样,也是核试验科技工作者。1963年他从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基地研究所,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开始,先后参加了9次核试验。大姐告诉我,第一次核试验期间,他们20多个女同志住在一个由5顶帐篷围成的四合院里,张爱萍上将给她们的四合院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木兰村。黄建琴、翟芳芝、杨妙秀、周玉芳和王茹芝等都是木兰村的村民,后来记者把她们称为“核大姐”。我想,在当时千军万马的核试验队伍里,又是在“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她们这群风华正茂的女军官,一定是光彩夺目、英姿飒爽的。

我是上世纪70年代初入伍的,我所在的酒泉基地也是大漠戈壁,有着相似的艰苦生活阅历,所以我会在脑海里想象,“核大姐”们如何工作生活,更想到了那时的林俊德,如何攻克压力自记仪的难关。林院士一生德馨品洁,家风严谨,我从黄大姐身上深切感受到了。第一次去黄大姐家是7月11日上午,刚见面他就认真地问我:“老林就做了那么点事,值得让组织上这样去宣传他吗?”我说:“非常值得!”他说:“所里的老同志都跟他一样,那个年代所有参与核试验的人都做出了贡献。真要宣传他,一定要实实在在,千万不能写过了。”我答应他,一定以真实、朴实、平实的文字去写,用真实的力量去感动读者。

第二次去黄大姐家,是7月16日陪同总政干部部蒋副部长,他们一行5人专程从北京过来,代表军委、总部首长看望慰问家人。当蒋副部长将10万元慰问金转交给她时,她先是不收,一再感谢军委胡主席、郭副主席、徐副主席以及军委、总部首长的关怀,接着起身向大家鞠躬致谢。她手捧慰问金转身对我说:“侯副政委,请您将慰问金作为老林的最后一次党费,转交基地党委。”我当时泪流满面,哭着对她说:“大姐你收下吧,这慰问金我不能收。”黄大姐说:“我一定会为老林做这件事,他光着脚上大学,靠的是助学金,一辈子都感恩于党和国家,这钱我也不能收。”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满门忠孝!我郑重地将黄大姐一家的心愿报告了基地司令员和政委,建议专门制作党费收据证书,举行交接仪式,表达基地党委、官兵以及所有马兰人的崇高敬意。

第三次去黄大姐家是7月20日下午,一见面还不容我说话,她就急匆匆跑到里屋,出来时双手捧着10万元慰问金对我说:“老林的组织关系在基地,请你将他的最后一次党费转交基地党委。”接过这特殊的党费,我再一次感悟到林院士及其家人赤诚报国的情怀。我代表基地党委向她颁发了党费收据和荣誉证书。告别时,我向黄大姐行了庄重的军礼,这军礼胜过我想表达的千言万语。

基地要组织林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黄大姐是家人中的首选,因为她陪伴了林院士45年,又是从首次核试验开始就投身其中的科技工作者,由她讲林院士最具说服力。初稿是黄大姐自己写的,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修改。题目用了采访中黄大姐说的一段话:“陪伴老林一辈子我觉得值”。我特意嘱咐工作人员,这个修改稿一定要呈黄大姐审阅。

7月25日下午,黄大姐亲自修改的报告稿送给了我,我认真看了好几遍,深深为她的严谨、认真和谦虚所感动。晚上,我将工作组所有成员召集到会议室,将文稿投射到屏幕上,凡黄大姐修改的文字都用红色显示,被改动的文字下边加了黑线以作对照。我仅举两例做说明。

原文有段写道:“女儿快出生时,正赶上春节,老林在哈尔滨出差,我只能挺着肚子回到江苏老家待产,先是坐卡车大厢板,颠簸了10多个小时到了吐鲁番车站,买不上卧铺票,硬挤上硬座车厢,熬了4天4夜才到了南京,然后又坐了12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家时我的脚肿得都不敢沾地。” 黄大姐修改这段为:“女儿快出生时,正赶上快过春节,老林在外出差,又因为单位刚刚搬迁到红山,生活条件和物资供应都有限,我也只能回江苏老家待产,先是坐汽车,颠簸了10多个小时到吐鲁番车站,买不上卧铺票,只能坐硬座,熬了4天4夜才到南京,然后又坐10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到家时我的脚都肿了。” 她删去了“卡车大厢板和不敢沾地”等字眼,修改了不准确的地点和数字,特意加了一段对当时生活条件的客观表述。他还对工作人员说,和他一起回家待产的还有好几个女同志,那时大家吃的苦都一样,不是我一个人。

原文还有一大段写林院士家风很严,是根据采访素材写的,她全删了,说这三件事只有一件她知道,她不知道的那两件事担心不真实或不准确,干脆都舍去。看着黄大姐先是铅笔后改为钢笔的字迹,我逐字逐句对照,越看越感到她把握分寸很准确,不允许有任何的人为夸大。大家都觉得改得好,最后定稿,除了一个段落位置作了调整和加了一个逗号外,再无任何改动。

报告文字稿最后一页空白处,黄大姐是写给我的,写的很工整。他写道:“因为我们家和研究所里同代人家庭都一样,没有什么特殊性,所以希望领导考虑一下,家人最好不要参加讲了。敬请转达侯副政委批示。黄建琴2012.7.25”

这段话我读懂了,一是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想听听组织上的意见,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有很强的组织观念。

知道黄大姐还处于林院士走后的悲痛之中,且已年高73岁,我完全理解她此时此刻的心情。我破例同意了黄大姐的请求,决定请研究所一位女同志代黄大姐作报告,还嘱咐马兰电视台的女记者姚立伟,让她有空就去家里和黄大姐聊聊天。小姚1998年曾到家里采访过,他们认识的比较早。我还给所领导交代,或去家里,或打电话,保持经常的问候,别让黄大姐感到寂寞。

我听姚立伟说过,黄大姐很早就将林院士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章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帆布箱里。有一次采访,当小姚告诉她电视台想把这些珍贵的物品保存为电子版时,她欣然同意。7月26日上午,小姚告诉我要去看望黄大姐,我让她问问,如果黄大姐同意,就由我帮她拍照留存。上午快下班时,小姚和摄像小孙果然将箱子拎到了我的宿舍。我打开一看,不仅所有东西摆放有序,而且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各种获奖证书、立功证章,还有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林院士工作笔记的证书,发表林院士事迹报告的报纸,甚至还有几张出席会议的代表证。中午我没有休息,连拍了两个小时。小姚晚上就将光盘送给了黄大姐,她有几分兴奋还有几分惊讶,连声说:“谢谢!你们干工作真利索!”

过几天我就要回马兰了,走前一定再去看望黄大姐,邀请她回马兰的新家看看,看看那棵大杏树,看看那长高了的满院青草,这可是林院士生前的心愿!

(本文原载2012年10月30日《回顾与展望》)

第二篇:中国核专家林俊德事迹材料

中国核专家林俊德事迹材料

原标题:大漠铸核盾生命写忠诚(时代先锋)

人物简介:

林俊德,福建永春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3月出生,1960年9月入伍,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原总工程师,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入伍52年来,林俊德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1999年特邀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一)他叫林俊德,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他是院士,也是将军,一辈子隐姓埋名,坚守在罗布泊。他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

他个子不算高,微胖,笑的时候嘴唇略显厚,脸更是会圆起来。

这是他平常时候的模样。4个月前,他因为癌症晚期病情严重住进了西安唐都医院,瘦得厉害,脸颊凹陷,额头显得特别突,几乎让人认不出来。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输液管、导流管、减压管,有时还有从鼻腔直通到胃里的三米长导管……最多的时候他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这个样子,他仍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挪动着鼠标,每挪一下,都能让旁边的人心颤一下。

电脑里有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中,只有他自己才能整理,还有自己的科研思考,学生的培养方案,他都要系统整理,怕耽误学生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时间太有限,要尽快。

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了治疗。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他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在病房工作间歇,他休息也要坐着,怕躺下就起不来了。

他希望活得有质量,说不要勉强他,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手术。与其治疗后卧床不起,不如最后还能争点时间。他是闽南人,现在这个劲头,就像1960年大学毕业后西出阳关一头扎进戈壁大漠几十年,一样倔强。

同事、学生、朋友、亲人赶到医院看望他,他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做接待,即使从闽南山区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商量余地。他继续吸着氧气按着鼠标。插着管子工作没有效率,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他是癌症晚期,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身上抽出过2800多毫升积水,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严重缺氧,平常的喘气比刚跑完百米赛还剧烈。他从没因疼痛在人前发出一声呻吟,只有当医生凑近问怎么样时,他才说有点儿不舒服。

那一天早上,他的病情急剧恶化。上午,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9次。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终于被放下地。半小时过去,他的手颤得握不住鼠标,也渐渐看不清,几次问女儿眼镜在哪,女儿说,眼镜戴着呢。这时候,很多人已经忍不住跑出去痛哭起来,怕他听到,还要使劲捂着嘴巴呜呜地哭。

他又接着工作了1小时。最后的5个小时里,他陷入了昏迷,但不时又能听到他在嘴里念“ABCD”、“1234”,这些都是他在电脑里给文件夹排的次序。

老伴紧紧攥着他的手,贴着他的耳边,翻来覆去地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现在终于属于我了……”

5月31日20时15分,他的心脏跳动不起来了,也不会再哀求着起床。他没做完他的工作,这几天他在电脑上列了个提纲敲敲打打,5条提纲的内容没有完全填满,家人留言这一条完全是空白。

医院科室主任张利华,54岁,扑通跪了下来,对着床头说,“林院士您安心地走,剩下的工作我们后人会接着完成。”张利华看了30多年的病人,像这样面对自己生死的,是第一次见到。

得知他的离去,“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科院院士、94岁的程开甲写来一句话:“一片赤诚忠心,核试贡献卓越”。

他早早跟老伴安排了三个遗愿: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他埋在马兰。最后一个,他也在病床上哑着声音和基地的司令员说过,算是他的一个要求。司令员听完转身,泪打湿了满脸。

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人人都是戈壁里的一朵马兰花。

这个季节,马兰小院里的草长高了,杏也熟了,正等着他回去。他说过,院子里的草不要拔,让它们自由生长,戈壁滩长草不容易。

(二)他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他最初也没想到,个人和国家命运绑得这样紧。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周总理在电话里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正好,程开甲带着26岁的他匆匆赶到,说:“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张爱萍看了看眼前不太面熟的年轻人,激动地拍了拍他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

他当时带头负责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样子像一个罐头盒,用来测量核爆炸冲击波。这是他拿自行车轮胎和闹钟等,用土办法搞成的自主高科技,获得了当时证明核爆炸的重要数据之一,还拿到了国家发明奖。那时候,他从浙江大学毕业也才4年。

他的家乡在福建永春大山深处一个偏僻乡村,少年时家中一贫如洗,曾经辍学,靠着政府资助上完了中学、大学,在大学里曾打着赤脚上课。从浙大机械系毕业,他分配到单位,实际上他是专门被挑来的,到了单位给他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虽然对核试验知道不多,但他一听能跟国家命运靠得这么紧,就非常激动了。他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即使年纪上了七十,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

一、初

二、初三。

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他以自己为例:“成功不成功,的确有个机遇。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的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所以生命倒数第二天,他回首往事,看得出挺欣慰,断断续续说了两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并且,“咱们花钱不多,做事不少。咱讲创造性,讲实效,为国家负责。”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1966年底的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是在高空,冲击波测量也在高空。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当时的实验条件还不具备。为了创造低温环境,他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呆了一宿。

冬天漠风凛冽,山顶更是冰封雪冻。夜晚刺骨的寒风像针一样往身体里扎,又在每个人的鼻尖、胡子、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手冻僵了,脚麻木了,身子不停哆嗦……可一看温度表,才零下20多摄氏度。

他们还抱怨,“这鬼天气,就不能再冷一点吗?”

后来,他们采用高空气球放飞试验解决了问题,赶在试验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后,他又开始带着人解决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这个世界性难题。艰苦攻关20多年,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国家的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他善于啃硬骨头,也常教自己的学生要敢于啃硬骨头。他的23个学生,个个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他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三)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去年,74岁的他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被绊倒在地,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让他包扎一下,他笑着说没事没事,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

每做一次实验,他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没间断。谁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

简便实用、讲求实效,也是他一贯倡导的。他常对学生说,科学就是用简单的办法达到理想的目的。

为解决实验用的铅皮,他发明了用钢棒手工擀制的办法,像擀饺子皮一样,把1毫米厚的铅皮擀成了0.2毫米。为了找到力学实验的理想材料,他出差途中买了一块特殊木材做成的菜板,锯开分析密度和硬度。就连戈壁上的沙子,也被他用来作为实验的一种特殊材料,解决了技术难题,也节约了大量经费。

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

(四)2012年春节刚过,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摆在了基地司令员的案头,是关于基地建设发展的想法,言辞激烈,语气率直。信是他写的,看得出很着急。直到司令员和他一起商定,安排人员和经费对他所提的发展路线进行研究,他绷紧的脸松了下来,笑了。

住院期间,他和来看望他的基地司令员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他也感叹,一生最大的缺点是说话直率得罪人,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

他说话硬,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乍一听,难以接受,时间长了,都知道他不玩虚的,一辈子有自己的做事和做人原则。就像他去世前说自己,“我不善于交往活动,实事求是搞科学。”

凡是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讲原则不是空的。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不让参评人员上门拜访。从没有接受过一个人的礼物,材料都是通过邮局或其他人捎带的,他只要材料,不要见人。科研成果报奖时,他总是把自己名字往后排,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平时专门的请客吃饭他概不参加,就喜欢自助餐。讨论会上该说就说,不管在座官大官小。

他有“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2005年,东北某大学邀请他当名誉教授。他说:“我们研究领域虽然接近,可是距离太远,鞭长莫及的,我给不了什么指导,这挂名教授我还是别当了。”

去年,在安徽黄山召开评审会,会议主办方请他当主审。他老老实实地说,第一个成果跟我研究方向有点关系,但也够不上当主审,第二个成果不是我的研究领域,我当不了评委,你们抓紧时间再找人吧。

他说,自己虽然是院士,只算得上某个领域专家,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精。而且专业越深就越窄,别的懂的就越少。

他工资不低,所以掏钱时并不手软。老战友在外地聚会,他说战友们转业早,工资不

下载“核大姐”黄建琴二三事(林俊德夫人)(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核大姐”黄建琴二三事(林俊德夫人)(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