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让消防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发挥更大作用专题
浅谈如何让消防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依托于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省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实现了总队与支队、支队与基层大(中)队网络互联互通后,如何利用已架设好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将更为高效的信息化工作方式引入基层部队,已经成为增强消防部队工作实效,提高部队管理水平,进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基层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看法。
一是基层单位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在基层单位,各级领导班子要把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对待。在正视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工作目标,不断增强利用现有条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基层领导要进一步树立信息化建设从自己做起的意识,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积极主动的带头使用上级配发的应用系统软件,彻底改变以往领导不用大家白学的局面。目前,全省消防部队的基层单位均已配备了日常办公用计算机,有条件的单位还购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新建了电脑学习室,开办了电子图书馆。据此,应当把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普及作为基层信息化建设的两个重点,积极探索符合基层部队实际情况的信息化建设方法,走一条从低到高、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的道路。
二是要因地制宜抓好硬件建设,夯实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
目前,各基层单位在购置电脑组建电子学习室时,往往忽视了把好电脑购置过程中的质量关,对所购电脑硬、软件状况一概不知,对于购置来的电脑如何有效管理更是无章可循。故此,各单位在电脑购置过程中,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并对购置来的电脑实行统一的管理,并指派在计算机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搞好计算机的软件更新和硬件维护工作。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应积极组建自己的局域网,方便办公自动化的运用和各类信息、数据的传递。
三是做好全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消防部队全员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既是消防部队官兵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更是消防信息化应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要全面提高官兵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一是要在全省消防部队开展计算机应用技能练兵活动,为消防信息化各项应用奠定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二是要定期组织计算机应用培训,鼓励和引导官兵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增强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做到所有基层官兵均能达到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开展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0]49号)文件要求。所有干部均应通过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考试,并能熟练使用各类应用软件完成本职工作。基层官兵均能做到会操作、会使用计算机完成文字处理、会上网查询信息。三是提高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四条禁令”。严禁“一机双网、一机两用”;严禁泄露公安消防信息网工作信息;严禁利用公安消防信息网开设 “聊天室”、BBS论坛、游戏、个人主页及与工作无关的视频点播和电子图书馆;严禁危害公安消防信息网和应用系统运行安全。
四是紧贴部队实际,科学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在各基层单位配备了办公用计算机和保证网络畅通的基础上,要逐步推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包括部队执勤战备、灭火救援、部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后勤管理、消防监督等各项业务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普及,使得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真正在消防各项业务工作中发挥出巨大潜能。信息技术在消防部队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载体,抓好部队以执勤灭火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基层单位执勤灭火工作中的相关记录如果完全靠书面记录,不仅占地费时,而且难于查找,而信息化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基层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起执勤灭火档案,将队伍建设、人员、车辆、装备、重大危险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执勤训练工作的开展和“六熟悉”情况录入电脑。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使这些数据招之即来,来之能用,为执勤灭火工作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加之图像传输技术的运用,必将使得部队执勤战备的正规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从信息化建设入手,提高基层管理水平,促进部队自身建设
一方面鼓励基层官兵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办公,以提高工作实效并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另一方面,以SOL SERVER数据库平台为基础,研发基层官兵资料信息管理库,将所有人员的资料都录入电脑,部队实力、编制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查阅。为了加大信息化建设对部队管理的促进力度,还应当确立从传统型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迈进的工作目标,实现考核评比网络化。将战士的日常表现都记载入计算机,年终利用计算机中记录的信息自动进行综合考评。在新形势下,还可以根据部队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官兵思想上出现的新特点,在官兵资料信息库基础上,延伸建立战士思想档案数据库,通过信息资料的及时更新,实时掌握战士的思想脉搏,实现战士思想动态的可视性,便于总揽思想工作的全局。在基层部队车辆管理方面,可以从后勤装备管理库中,调阅车辆基本状况,进行安全事故排查,查摆事故隐患,并通过计算机管理严格各项使用制度,并把各项管理措施以数据形式录入计算机,实现信息化备案和管理。
3、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延伸政治教育工作触角、拓宽政治工作领域网络资源共享为政治工作提供了大量借鉴材料和教育素材。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较强的时效性,通过网络能及时了解全国消防部队最新的政治工作动态和先进的工作经验,并有针对性的学习借鉴,用以指导基层政治工作。同时,可利用从网络信息中获取的新方法和鲜活事例进行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开展“中共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中,基层单位可通过网络查询到很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并用这些感人的事迹去教育基层官兵。同时,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也为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宣传部队内部的新闻事件、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数据化、信息化建设,使抽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着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向发展。
4、利用配发的各类应用管理软件,加强财务、装备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化后勤管理机制
在财务工作方面,利用上级下发的管理软件,将工资发放、收入开支等各类账目全部录入电脑,实行数据化管理。在与单位的帐目来往当中,利用互联网网上银行,实现无现金来往,使得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在装备管理当中,利用车辆装备和营房管理软件,加强对消防部队的车辆装备和营房的管理,将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方便了对车辆装备等信息的查询检索。在医疗保障方面,基层卫生队可以利用计算机为战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库,把各类病号的基本情况录入电脑,方便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掌握人员健康状况,提高医疗保障工作效率。后勤信息化备案和管理,既可以提高工作精确度,又能促进后勤工作的正规化建设。
5、利用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实现防火消防行政审批的网络化、重点单位数据化。
为做好消防执法监督工作,实现消防行政审批的网络化、公开化、规范化,各基层单位要充分利用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将所有的消防监督工作的审批手续通过网上进行流转。规范和优化消防监督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和质量。为加强对重点单位的管理,可将平时单位的基本情况,审核、检查和一些相关的防火业务工作,通过数据记录的形式形成数据库,能方便查阅和对重点单位的管理。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消防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消防部队全面建设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一方面基层部队全面建设的整体过硬,是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只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提升基层部队全面建设的层次。广大基层单位应当在工作中不断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提高官兵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向纵深领域发展。
http:///?51637.html
第二篇:浅谈如何让消防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发挥更大作用
浅谈如何让消防信息化建设在基层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依托于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省消防部队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实现了总队与支队、支队与基层大(中)队网络互联互通后,如何利用已架设好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将更为高效的信息化工作方式引入基层部队,已经成为增强消防部队工作实效,提高部队管理水平,进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基层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看法。
一是基层单位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在基层单位,各级领导班子要把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对待。在正视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工作目标,不断增强利用现有条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基层领导要进一步树立信息化建设从自己做起的意识,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积极主动的带头使用上级配发的应用系统软件,彻底改变以往领导不用大家白学的局面。目前,全省消防部队的基层单位均已配备了日常办公用计算机,有条件的单位还购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新建了电脑学习室,开办了电子图书馆。据此,应当把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普及作为基层信息化建设的两个重点,积极探索符合基层部队实际情况的信息化建设方法,走一条从低到高、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的道路。
二是要因地制宜抓好硬件建设,夯实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
目前,各基层单位在购置电脑组建电子学习室时,往往忽视了把好电脑购置过程中的质量关,对所购电脑硬、软件状况一概不知,对于购置来的电脑如何有效管理更是无章可循。故此,各单位在电脑购置过程中,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并对购置来的电脑实行统一的管理,并指派在计算机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搞好计算机的软件更新和硬件维护工作。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应积极组建自己的局域网,方便办公自动化的运用和各类信息、数据的传递。
三是做好全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消防部队全员计算机应用技能水平既是消防部队官兵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更是消防信息化应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要全面提高官兵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一是要在全省消防部队开展计算机应用技能练兵活动,为消防信息化各项应用奠定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二是要定期组织计算机应用培训,鼓励和引导官兵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增强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做到所有基层官兵均能达到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中开展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00]49号)文件要求。所有干部均应通过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考试,并能熟练使用各类应用软件完成本职工作。基层官兵均能做到会操作、会使用计算机完成文字处理、会上网查询信息。三是提高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四条禁令”。严禁“一机双网、一机两用”;严禁泄露公安消防信息网工作信息;严禁利用公安消防信息网开设 “聊天室”、BBS论坛、游戏、个人主页及与工作无关的视频点播和电子图书馆;严禁危害公安消防信息网和应用系统运行安全。
四是紧贴部队实际,科学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在各基层单位配备了办公用计算机和保证网络畅通的基础上,要逐步推进计算机和网络
技术在包括部队执勤战备、灭火救援、部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后勤管理、消防监督等各项业务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普及,使得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真正在消防各项业务工作中发挥出巨大潜能。信息技术在消防部队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载体,抓好部队以执勤灭火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基层单位执勤灭火工作中的相关记录如果完全靠书面记录,不仅占地费时,而且难于查找,而信息化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基层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起执勤灭火档案,将队伍建设、人员、车辆、装备、重大危险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执勤训练工作的开展和“六熟悉”情况录入电脑。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使这些数据招之即来,来之能用,为执勤灭火工作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加之图像传输技术的运用,必将使得部队执勤战备的正规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从信息化建设入手,提高基层管理水平,促进部队自身建设
一方面鼓励基层官兵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办公,以提高工作实效并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另一方面,以SOL SERVER数据库平台为基础,研发基层官兵资料信息管理库,将所有人员的资料都录入电脑,部队实力、编制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查阅。为了加大信息化建设对部队管理的促进力度,还应当确立从传统型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迈进的工作目标,实现考核评比网络化。将战士的日常表现都记载入计算机,年终利用计算机中记录的信息自动进行综合考评。在新形势下,还可以根据部队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官兵思想上出现的新特点,在官兵资料信息库基础上,延伸建立战士思想档案数据库,通过信息资料的及时更新,实时掌握战士的思想脉搏,实现战士思想动态的可视性,便于总揽思想工作的全局。在基层部队车辆管理方面,可以从后勤装备管理库中,调阅车辆基本状况,进行安全事故排查,查摆事故隐患,并通过计算机管理严格各项使用制度,并把各项管理措施以数据形式录入计算机,实现信息化备案和管理。
3、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优势,延伸政治教育工作触角、拓宽政治工作领域网络资源共享为政治工作提供了大量借鉴材料和教育素材。思想政治工作有着较强的时效性,通过网络能及时了解全国消防部队最新的政治工作动态和先进的工作经验,并有针对性的学习借鉴,用以指导基层政治工作。同时,可利用从网络信息中获取的新方法和鲜活事例进行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开展“中共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中,基层单位可通过网络查询到很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并用这些感人的事迹去教育基层官兵。同时,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也为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宣传部队内部的新闻事件、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数据化、信息化建设,使抽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着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向发展。
4、利用配发的各类应用管理软件,加强财务、装备和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化后勤管理机制
在财务工作方面,利用上级下发的管理软件,将工资发放、收入开支等各类账目全部录入电脑,实行数据化管理。在与单位的帐目来往当中,利用互联网网上银行,实现无现金来往,使得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在装备管理当中,利用车辆装备和营房管理软件,加强对消防部队的车辆装备和营房的管理,将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方便了对车辆装备等信
息的查询检索。在医疗保障方面,基层卫生队可以利用计算机为战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库,把各类病号的基本情况录入电脑,方便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掌握人员健康状况,提高医疗保障工作效率。后勤信息化备案和管理,既可以提高工作精确度,又能促进后勤工作的正规化建设。
5、利用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实现防火消防行政审批的网络化、重点单位数据化。
为做好消防执法监督工作,实现消防行政审批的网络化、公开化、规范化,各基层单位要充分利用消防监督业务信息系统,将所有的消防监督工作的审批手续通过网上进行流转。规范和优化消防监督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升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和质量。为加强对重点单位的管理,可将平时单位的基本情况,审核、检查和一些相关的防火业务工作,通过数据记录的形式形成数据库,能方便查阅和对重点单位的管理。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消防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消防部队全面建设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一方面基层部队全面建设的整体过硬,是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只有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提升基层部队全面建设的层次。广大基层单位应当在工作中不断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提高官兵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向纵深领域发展。
第三篇:让远程教育发挥更大作用
让远程教育发挥更大作用
说起远程教育,像我这样与电脑打交道比较早的人老早就听说过。但真正知晓远程教育,是去年到村里挂职后;而用远程教育,却是村里獭兔养殖户老朱“激发”的。
2007年,单位领导一片好心,把我原来办公室的电脑也随我“嫁”到村里,方便我在村里办公。经过“捣鼓”,电脑与电视一样,也接上了远程教育。但这时作用不大,除了村干部学学电脑基本操作,以及我工作之余了解一些信息,查找一些资料之外,电脑和远程教育的作用仅仅如此而已。
有一天,村里獭兔养殖户老朱到村部办事,看到村文书正在使用电脑,恨声恨气地说了一声:“这个祸害!”我很吃惊:“怎么这样说村干部呢?”文书却笑而不语。事后,我才知道,老朱说的是电脑,而不是文书。老朱之所以这样恨电脑,原来是老朱刚刚初中毕业的小儿子这段时间不分白天黑夜泡在网吧里,这让忙里又忙外的老朱气不打一处来。我这才恍然大悟。这之后,我就做了一个“有心人”,隔三岔五的到老朱家去,还请老朱的小儿子到村里来,帮我“摆弄”电脑或打开电视收看节目,帮我到远程教育网上“查信息”。时间一久,这个懂些电脑操作、悟性又很强的小伙子在帮村里打打材料之外,对远程教育上的丰富信息兴趣越来越浓厚,上网吧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少多了。老朱有时到村部办事,当看到大伙儿围着电脑和电视时,怪话明显少了,脸上的笑意也多了。
再后来,我就叫小朱查找党员学习资料,筛选和张贴一些求购求售信息。小朱忙得不亦乐乎。时间很快,转眼几个月就这样过去了。但接连十多天,小朱没有到村里露面,我有点儿诧异,也有点儿着急。在去年初那个雪下得很大的晚上,我正准备到老朱家探个究竟,喝了点酒的老朱却先一步来到村部。灯光下老朱那喝了酒的脸上因兴奋愈发红润。后来,我听村干部说,才知道老朱那天晚上为什么那么高兴。原来,小朱因懂电脑操作,在附近工业园区的一个企业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更让老朱高兴的是,老朱为自己养的几百只獭兔窝在家里销售不出去而焦急万分的时候,是小朱在远程教育上查到销购信息后,帮老朱解了燃眉之急,据说,销售的价格还不低呢。老朱后来逢人便直夸远程教育好。
现在,村里人说我经常盯着电脑或电视在发呆。其实不是,我是在盯着电脑、电视,心里是在想怎样让这个远程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正镶白旗实行“点菜制”不断发挥远程教育实效作用
正镶白旗在农村牧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中,想农牧民之所想,急农牧民之所急,根据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党员群众“点菜”的形式,由党员群众点适合自己胃口的“可口菜”,有效增强了远程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点政策法规明白“菜”。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自治区、盟级、旗级各级会议精神为重点,各远程教育站点坚持每月2次的集中政治理论培训,及时为广大党员群众收集下载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民族政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帮助广大党员群众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坚定信心。
二、点文化卫生健康“菜”。结合全旗“三下乡”活动,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载体,积极开展各类文化知识宣传,努力把远程教育课堂打造成农村牧区文化生活的新乐园,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民业余生活。东仓、大红山、大地方等村有计划地下载播放高血压、冠心病防治和计划生育知识等相关课件,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传授医疗健康和少生优生等知识,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村风不断走向文明。
三、点科技知识致富“菜”。各远程教育站点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为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观看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方面适合本苏木镇、本嘎查村产业特色的“乡土”教学节目,不断提高农牧民的致富能力。乌兰察布苏木乌日雅图嘎查苏和本是一个普通牧民,但在学习了远程教育中播放的舍饲圈养、集约化养殖、种植优良牧草和青贮玉米实用技术,第一个带头改良了家中养殖的全部牲畜,并组织青年协助其他牧民改良土种牲畜,目前全嘎查牲畜改良率达到85%。通过他的带动,全嘎查现已形成专业养羊户23户,专业养牛户6户,有效增加了牧民收入。
四、点职业技能务工“菜”。星耀镇是一个务工大镇,年输出劳力5000余人,为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就业能力,各远程教育站点针对其职业技能偏低、就业困难等问题,结合市场经济和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务工农民提高就业率。同时,组织返乡农民工集中收看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的《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专栏,学习焊工技能,室外建筑、室内装修等实用技术,切实增强农民工就业和自主创业本领。
第四篇:基层人民调解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基层人民调解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本文就如何创新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整合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发挥更大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罗家司法所辖区共6个乡(镇),93个村(居)委会,人口 9.5 万余人。现已建立了乡(镇)、村、组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共有调委会99个,其中乡(镇)调委会6个,村级调委会93 个,小组设有调解员、纠纷信息员。共有779名人民调解员,其中本科学历的有40人,占5%,专科有113人,占15%,初中有626人,占80%。近5年来,司法所及各级调解组织在县司法局、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共调处纠纷7546件,调解成功7453件,调处成功率达98%。为全县的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不足,有待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调解组织发展不平衡。目前罗家辖区调解组织主要由农村部分组成,农村部份主要包括乡(镇)、村(居)调委会,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调解组织发展较快,乡(镇)、村(居)调委会100%的建立了调解组织。但一些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尚未建立调解组织,导致一些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而发生群体性事件或上访事件。
(二)调解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从调查情况看,罗家辖区调解员文化普遍偏低,辖区共有调解员779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村级调解员基本属初中文化,小组调解员中有一部份还是文盲。长期以来农村调解矛盾纠纷主要凭个人威望或长者说了算,多数采用君子协定、口头协议等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施行后,虽然对部份调解员进行了培训,但由于人员素质低和没有经费保障等原因,还有50%的村级调委会不会使用调解协议书,只有口头协议而无任何文字记录,有少部份调委会虽然使用统一的调解文书,但不规范。
(三)各级党委、政府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度不够,调解组织的公信度有待提高,特别是村级调解组织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
(四)各种调解组织联动配合差,综合协调有一定困难,有时出现矛盾纠纷难以做到及时发现和调处,对于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或管辖不明的纠纷存在互相推诿扯皮,无人解决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培训力 度。
由于经费紧张,培训应采取重点培训与普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司法局要重点培养一批法律业务工作骨干分子,对这些骨干分子要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由于年青调解员在理论方面相对占优势,对他们应注重业务知识、调解经验方面的培训,多举行经验丰富、优秀的老调解员和年青人员之间的培训交流活动,邀请法院业务骨干和律师定期开展业务讲课,多选几个骨干分子作为人民陪审员,通过参与案件审判的形式,以案学法。而对老调解员应注重理论方面的培训。每年举行1至2次全局性的培训活动。司法所要因地制宜,采取人员集中、以会代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调解员普遍进行培训。要把高学历的人员吸收到调解队伍中是很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基层司法所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调解水平。实行每月一次的调解主任学习、培训、分析例会制度。会上主要听取本辖区本月的治安状况、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报告;排查近期各辖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分析纠纷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研究重大复杂疑难纠纷或跨乡(镇)、村纠纷案件的调处方案和防激化措施;交流纠纷调处工作经验,安排下一步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二)抓好厂矿、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矛盾纠纷呈现出多样化,化解矛 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人民调解组织植根基层,贴近群众,是及时控制、化解矛盾纠纷的最有效的办法。建立调解组织势在必行。要结合社区建设进一步把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健全起来,根据企业(页岩砖厂等)、行业的特点,建立健全企业、行业调解组织,使基层调解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立联合调处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精心、合力应对各类矛盾纠纷,确保调解有效、调处有果,创造“五指并拢”的拳头效应。
建立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治安调解、民事诉讼相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可在县一级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小组或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在乡(镇)一级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在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县与乡、乡与村之间,建立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调解联动网络。特别是在乡(镇)一级可确定国土、建设、林业、民政、计生、妇联、团委、老龄委等部门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单位,通过加强网络管理与协调,积极促进各调解组织规范运作。这样当发生比如土地、林权等等纠纷时,由国土、林业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纠纷。与此同时,可以开展联片调解,即组织司法助理员和人民调解员巡回调解,依法调解,以案释法,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在全县尝试创建治安、民间纠纷联合接待调处工作机制。在派出所内设臵纠纷联合接待调处室,由2名公安民警和1至2名人民调解员共同负责本辖区内治安纠纷、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形成司法所与派出所联合办公,民警与调解员联合调解的排查调解工作格局,有效地保障双方共同捕捉信息、共同研究调处方案、共同处臵应急情况。当民警发现纠纷迹象和苗头时,及时通知调解员;当调解员发现治安案件时,及时反馈给民警,保证在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在第一时间联调联动,形成调解工作合力,使合作更加务实,行动更加有效,及时化解矛盾保平安。打、防、控工作密不可分,只有在源头上遏制住矛盾激化,才能奠定创建平安的稳定基础;只有司法行政机关与公安防控体系形成互补,才能为创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新平提供保障。
(四)努力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信任和重视,提高人民调解组织的公信度和严肃性。
各级调解组织要赢得本级党委、政府的信任和重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各级调解员必须注意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使知识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特别要努力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全面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准确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
2、要重点把握当前各级人民政府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自觉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工作中才有发言权,提出的建议才能受到重视、被采纳,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争取领导的肯定。
3、要经常请示汇报以赢得党委、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及时传达上级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方针指示;及时汇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计划和实施情况;及时汇报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活动;及时汇报调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委、政府增强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责任意识,积级支持人民调解工作;使党政主要领导要舍得花费精力想平安,要舍得组织人力保平安,要舍得挤出财力买平安,真正落实“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乡(镇)人民调委会要积极支持、帮助村、组人民调解员树立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他们的公信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改变现在当事人发生一点小纠纷就嚷着要到司法所的现状。乡(镇)人民调委会重点放在提供法律咨询、业务指导、案件分析上,不需出面的,尽量不要出面,在后面支持、帮助他们,放手让他们去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树立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让群众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同时也让调解员享受到调解成功的喜悦,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 感,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做人民调解工作光荣的良好气围。
提高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宣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做了不说谁知道,司法所要把对外宣传工作作为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有专人负责、抓好,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宣传手段不能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报刊、杂志的宣传对象、范围毕竞有限,要努力开辟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基层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所起的积级作用,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任,才能使人民调解工作打开新局面,为创建平安罗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浅谈信息化建设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作用
地质灾害工作攸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时期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急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纵观古今,人类能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及时抗灾救险无不得益于有效的信息供给,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信息化建设已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与调度变的更加科学高效。
一、当前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预报预警难度大,防范难度大,社会影响大。
当前我国的防灾工作仍然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我国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具有极易发生地质灾害的环境基础。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各地出现暴雨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局地突发性强降水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地震趋于活跃,强降雨过程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加大;二是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类工程活动的大量开展也进一步的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使的地质灾害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劈山修路、切坡建房、造库蓄水等人为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剧烈;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和油气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紧张,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仍将呈上升趋势;同时全国各地采矿挖掘形成了许多地质灾害隐患,采矿活动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人员伤亡也在矿区和矿业城市时有发生。三是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二、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管理,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可以减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二是地质灾害防治可减轻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三是地质灾害防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信息化建设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能是单单做好基础防范工作就好,在信息传播方面也更为重要。信息化不能仅仅是地质环境工作附属的技术手段,要使灾害防治工作做到及时、有效,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必须以信息化为支撑点,创造新的工作流程和新的应用服务。
现代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触动灾害防治领域的现有工作,从地质调查的野外数据采集、地质灾害监测,到海量异构数据的快速传输、综合管理、最终实现综合评价和提供多目标的应用服务,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起到关键作用,最大程度地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造成了13人死亡,200余人受伤。但在当地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本次地震,提前10秒向宜宾市预警,提前31秒向距震中124千米的贵州省毕节市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市预警。身在震区的群众,能在电视、手机上看到弹出的预警提示,或警报声和避震提示。提前这10秒、几十秒意味着什么呢?已有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3秒发出预警,伤亡人数可减少14%;提前10秒,将减少39%;提前30秒,将减少63%,同时各类重要工程,如化工、高铁、地铁等,也可能通过系统紧急处置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可见,信息化的实施对于灾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是一项艰巨而又必须实施的方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逐步建立实用可靠的信息系统,才能因地制宜地开展有效的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