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7月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石渠县支教见闻录
2011年7月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石渠县支教见闻录
七月一日,暑假的第一天,天气还不错。在无锡火车站,我背起行囊,踏上了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石渠县支教的列车。此次支教项目由阳光部落公益社团发起,全部自费。历时一个半月。团队成员有二名教师,张雳和我,还有20多位江南大学学生。
早上10点半,包括我所在内的第一批队员出发了。在第一批队员里,有王阳、杨婷、张雳、小菲、凯杰,30个小时之后,列车到达青海西宁。下车后,包车前往我们之前已联系好的旅馆,西宁桑珠青年旅舍。为了节省开支,我们尽量住多人间。值得说一下的是桑珠青旅的一个前台姑娘,LULU。她知道我们是支教团队,给我们很多帮助,后来我和她聊天才知道其实她是通过青旅打工的方式来行走全国,每个地方只呆一个月,赚一个月的工资当作下一站的盘缠。更关键的是她用这种方式走遍全国的目的,不仅仅为了旅行,而是要把她的人文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理念传播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在出来之前,她也是一位老师。一个年轻的女孩,能有这样的理想,是很难得的。在我们离开西宁之后,她又去了克拉玛依,而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已经身在叶城了。
七月的西宁很凉爽,大约相当于江南的夏末初秋。白天穿一件长袖衬衣即可,到了晚上稍稍有些凉意,可以再加一件薄外套。早上起来便开晨会,讨论一些近日来的工作。然后去离旅馆不远处的一家清真面馆吃早餐,一般都是各色的面食,价钱适中,份量十足。西宁是一个穆斯林聚集的城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清真饭店,路上随处可见戴着小瓜帽的男人和用纱巾裹住头部的妇女。为了适应高原反应,也为了等一等第二批次的志愿者。我们在西宁多留了两天。在这二天里,我们吃了非常好吃的青海老酸奶和许多羊肉串。还去参观了藏医药博物馆。虽然名为藏药博物馆,但同时也很好地展示了西藏的民俗历史文化。所以这次参观很有价值,为我们进入藏区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前期准备学习。
在离开西宁之前,我们分别补充了一下物资,我买了几本学习藏语的教材,准备在支教的过程中学习一下藏语。7月5日下午6点,我们坐上了前往玉树的长途客车,继续向前。一路艰难就从现在开始了。
躺在卧铺大巴上,看着窗外渐行渐远的城市,取而代之的是茫茫的山,绿绿的草。路,越行越远,山,越来越高。天色已经暗下,插上耳机,钻在睡袋里,伸不平也躺不直,就凑合着躺着吧。夜里十二点了,也不知道开到了哪里,司机在一家村民开的小饭店门口停了车,叫大家下来吃饭。外头已经很冷了,估计海拔已经相当高了。赶紧穿上冲锋衣下车吃饭。专门为这种长途车开的饭店,大家都了解的,仅有二个素菜的盒饭便要10元钱。吃完饭赶紧上车,继续前行。这次上车之后没过多久,也许是晕车,也许是高原反应,突然头晕起来,据司机说途中会翻过5000多米的山。而高反的主要反应就是头痛。我把随身带的氧气瓶拿出来,吸了点氧气,感觉似乎好一点。又坚持了几个小时,反应越来越厉害。终于坚持到临时停车了,车上的人大多都睡着了,司机没有叫醒大家,自己下车去小便去了。我赶紧披好衣服爬下车,下了车就在车旁边呕吐起来。外面寒风凛冽,还下着小雨。除了车灯外,没有一处有光亮。司机一边小便一边和我说:“你要注意啊,这里海拔已经很高了。”就这样,我一路吸着氧气,一路坚持到了玉树。到达玉树的时间已经是第二天9点多钟了。
玉树,一年前刚刚经历了大地震,整个城镇至今仍然是一片废墟,到处都是赈灾的帐篷,和轰隆隆的基建工地。车站已经震没了。我们在一块空地下了车。杨婷和张雳出去寻找到石渠的车,其他人都在原地休息等候。在等候的时候,我走进了一户帐蓬人家,帐蓬里有一位老妈妈带着一个小孩子,老妈妈告诉我,她是孩子的奶奶。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去年地震的时候震死了,他爸爸的一个兄弟在玉树开一家三层楼的饭店。结果一下子全部塌了……一共死了六个亲人。我们等了大约二个小时,终于找来了二辆小面包车。谈好价格后,就上车前往石渠县。在去石渠的路上,我们顺道去了趟位于玉树郊区的文成公主庙。相传这座庙是金城公主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依山而凿,气势恢弘。很快地参观完文成公主庙,就赶紧开往石渠了。这是第一次真正地驰骋在美丽的青藏高原,车子在一望无际的山路上盘旋,由于海拔很高,这里的山上没有一棵树,只有草。远远望去就像给山的海洋铺上一层碧绿的地毯。在青海与四川的交界处,我们翻过了一座4700米的高山:安巴拉垭口,在路标下面,大家兴奋地合影留念,这时候,原先一路奔波的疲惫顷刻间在这人间仙境里融化地无影无踪了。
车子大约开了四五个小时,中途吃了个中饭。下午傍晚时分,到达石渠县城。石渠县平均海拔4200米,是四川省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位置最边远的一个县,隶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它的藏语名字叫作“扎溪卡”,就是“雅砻江边”的意思。因为石渠拥有超过90%面积的草原,所以被称为扎溪卡大草原。我们在县城里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条件看上去还算干净,标间120元。但是就是没有卫生间,公共卫生间内也不可以洗澡。由于海拔高,到了晚上志愿者们多少都有些不舒服。有感冒的,有头痛的。大家带来的药品都被迅速地消耗着。晚上我和王阳、凯杰住一个标间,他俩睡床上,我打了个地铺。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就被窗外的念经声吵醒了。石渠的街头早上很清静,朗朗的颂经声从街边的小店的喇叭里传来,此起彼伏。穿着袈裟的喇嘛三三两两地行走在两边的人行道上,还有好些个老太太,一边走路一边摇着转经轮。我一边寻找着吃早饭的地方,一边走在城区的街道上,县城很小,大约半个小时,就把县城绕了一个圈。在这小小的偏远藏区县城,居然还有一个新华书店,一间很小的门面,可惜大门一直是紧锁的。
本来计划住一晚,就前往我们支教的所在地石渠县虾扎乡。可是由于张雳想等到明天与尼玛**一起去虾扎乡,所以我们再多住一晚。下午尼玛**来到我们住的旅馆,几个月不见面,大家好好坐在一起絮絮旧。知道我有点高原反应,尼玛师父很心急,连忙找出他的神秘藏药给我吃。我把徐莹托我带给尼玛**的一对无锡阿福送给了尼玛,他很高兴。到了晚上突然来了一个当地的藏民,他说他家有人生病,想请尼玛**去他家念经,**随他去了,于是我们为尼玛定的房间就闲置了出来,这样一来,我就不用打地铺了,住到了尼玛的房间里。
在石渠县城的第三天,土登措姆和她的丈夫一起请我们吃了个丰盛的午餐,这是离开西宁后吃到的第一顿像样的饭。土登措姆是我们团队在当地的联络员,除了在石渠和我们进行联络之外,她还帮我们用捐款购买了三个大书柜,等我们来了再运到村里三所支教的小学。时近中午,听说县城的郊区有一位当地的**要进行坐床典礼。我们便驱车前往。在一片开阔的草原上,支起了几座大大的帐篷,许多牧民和喇嘛穿梭在其中,很是热闹。第一次参加藏民的仪式,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很兴奋,我们在草皮上尽情地玩耍,还拜见了当地很有名望的一位老堪布(很有学问的高僧)。
下午,我们分别包了两辆小车,前往我们支教的地点之一,阿色寺。我所乘坐的一辆车,没开出县城多远,就抛锚了。在原地修了一会儿,还没有修好,于是只好找人拉回了县城修理。因为修车耽误了很多的时间,到达阿色寺已经临近傍晚。在阿色寺,我见到了去年到无锡进修的二位藏民教师:曲加和卓玛。他们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为我们做了人参果,人参果拌上酥油,再撒上白糖,在当地是一种很高级很美味的食物,可是我总是不太习惯这种美味,尤其是酥油。晚上我们就睡在阿色寺里的一间屋子里,9个人打地铺在房间里靠墙围成一个圈。也许是水土不服,也许是高反,很多志愿者都持续拉肚子,包括我。
阿色寺建在半山腰上,条件很艰苦,也很冷,我已经换上了羽绒服。山上没有水,必须走到山脚下的一条河里去打水。早上洗漱要下山,还有每次吃完饭,都要把自己的饭盒拿到山下去洗,河水湍急冰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这里的海拔已经很高了,每一次爬山都累的气喘吁吁。不过这里的景色却很漂亮,空气也很好。在阿色寺,我们呆了三天,其实我们已经可以开展教学工作了,但是由于团队一再拖延,而我提出的早点开展工作的建议又没有用。所以我们这三天内没有什么事做。白天就参加寺庙里的法会——金刚节。金刚节是阿色寺一年一度的大法会,在寺庙的广场上,喇嘛们穿上华丽的服装,戴上大大的面具,载歌载舞。连续跳三天。附近的村民都会赶过来观看,场面很热闹。
7月11日,我们坐车来到了阿色村小学。高原的学校是没有暑假的,只是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放虫草假,全民去挖冬虫夏草。所以我们才可以利用我们的暑假过来进行支教。阿色村小学离阿色寺很远,开车需要半个多小时。说是一座小学,其实只有三间简易板房做的教室和二间教师宿舍,教室不远处还有一个倒在地上的破篮球架,除此之外其他一无所有,剩下的只有茫茫草原。一直到第二批志愿者到达之前,我们都将在这里进行支教。
一到村小,曲加校长和卓玛老师就给我们做午饭招待我们。他们煮了一箱方便面和几十根火腿肠。胃口最好的王阳同学吃了整整一锅!小学的条件非常艰苦,整个学校连电都没有,一到晚上就只能靠一个太阳能蓄电池来点一盏灯。一条小河离学校大约好几百米。洗脸刷牙洗碗刷锅都需要到河里去。每天早上,我和王阳用一个大桶到河边去扛水,一桶水省吃俭用要管六七个人一天的生活。没有厕所,我们就在宿舍的后面挖了一个坑,再用一些破布稍稍摭挡一些。宿舍其实就是一间空教室,和往常一样,我们仍然是在地上睡大通铺。不下雨还好,要是下起雨来,整个床铺都是湿的。宿舍里有一个牛粪炉子,我们开始自己做饭。烧牛粪可是个技术活,烧了好久都不得要领。做饭的效率很低。一顿饭常常需要做三四个小时。我们不得不每天专门安排一个人专职做饭。在这里买不到菜,通常是每过几天就开摩托车去乡里买点菜,菜价很贵,而且很不新鲜,因为都是从成都或都西宁翻山越地运进来的。我们每日的伙食也非常简单,一两个菜,土豆丝,西葫芦,还有从河边采来的野蘑菇。在靠边河边的草地上,长了许多野蘑菇,这一下改善了我们的伙食,有一次我们烧了整整一脸盆的蘑菇,结果晚上睡觉只觉得屋子里全是蘑菇味,每个人讲话也都口吐蘑菇香。晓菲开玩笑说,明天一觉起来,我们会不会都变成大蘑菇呢?
阿色村小学共有一名校长,三位本地老师。他们都只有初中毕业,除了卓玛吉之外,没有人会汉语,所以师资很薄弱。村里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当地喇嘛从甘孜的其它地区请来了两位大学生到这里当老师。所以加上这两位新来的外地教师,总共5位教师。学校目前共有两个班级,一年级一个班,二年级一个班,目前计划还要开一个学前班。教室里的桌椅教具都是从乡中心小学淘汰下来的破烂货。许多长板凳竟然只有两条腿,孩子仍然在使用。当我们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我和王阳就帮他们把这些破烂桌椅修了一下,用两张烂凳子就可以拼装成一张好凳子。接下来我们召集了全部的老师和志愿者一起商讨,给村小制定了新的作息表和课程表,以及课程计划。原先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的,上课非常随意,连上课下课都是不固定的。当一切安置妥当之后,志愿者们开始参与授课。首先是带领孩子颂读《弟子规》。《弟子规》是本次支教的重要课程之一,目的是为了让藏族的孩子体验汉族文化经典,感受汉语的魅力。“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朗朗的读书声就这样每天在青藏高原上升起。
在阿色村小学的日子里,我们还抽时间去参加了两次藏民的节日。一次是烟供,一次是赛马。夏季是高原最好的季节,所以很多节日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很幸运,能够参加到他们中间来。感受藏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
7月17日。第二批次的志愿者终于到来了。我们必须按照原来的计划重新调整人员分配。于是我离开了阿色村小学。来到了虾扎乡中心小学。一直到支教结束,我都将在这里工作。当我们先到虾扎乡的时候,第二批志愿者还没到达。中午我们一边等待他们,一边与土曲上师一起吃饭。土曲是当地比较有声望的喇嘛,非常支持当地的教育,同时也亲力亲为给志愿者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吃完饭,第二批志愿者就到了。下午大家一起把带来的捐赠物资进行整理分类。这次我们出发之前筹集了很多的捐助物资。金桥双语实验学校,乔谊幼儿园,漫修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和个人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这次共运过来文具用品几十箱,一卡车的衣服,几千册的儿童绘本读物,还有很多的教学教具。基本满足了我们这次支教的四所学校的需求。
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地将这么多文具按不同的学校分好类。到了傍晚,我们重新分好的志愿者就要各自分开了,前往各自的学校了。四所学校分别是虾扎乡中心小学,阿色村小学,格拖村小学,阿色寺孤贫小学。我按计划留在虾扎小学,虾扎小学是这些村小学的领导学校,本身比较正规,所以对支教团队的要求也比较高。跟我一起留在虾扎乡小学的还有张影、汤颖辰、曾旭威、王梦雪和王秋爽。晚上,虾扎乡小学的陈校长带领教务主任等三名当地老师一起,请我们六位志愿者吃了一顿饭。很丰盛的一顿饭,欢迎我们的到来。
饭后,土曲喇嘛帮我们安排住处,我们被安排在一家藏民的仓库里,条件实在是非常的差,类似于内地农村猪圈一样的一间小土坯房。四面黄土,没水没电没灯,还没有门锁,屋子内就只摆着几张破铁床,上面的被褥已经积了厚厚的灰尘。有的志愿者看到此情景,心酸地落下了泪水。第二天的早上,我们如约来到小学门口,陈校长已经站在门口等待了。我们在大门口合了个影,接下来,陈校长带我们参观了一下学校。虾扎中心小学地处乡镇中心,国家投资建设。这里有宽场的校园,二层楼的教学楼,还有单独的教师宿舍。学校相对比较现代化,五个班级,157名学生,12名教师,图书室,电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操场一应俱全。与之前的村小学有天壤之别。陈校长得知我们昨天的住宿条件之后,建议我们搬到学校来。临时开一间空宿舍给我们,这样条件就一下子改善好多了。当天晚上,我就在宿舍里用两脸盆热水擦洗了一下身子。离开西宁后还没有洗过澡!
学校参观完毕之后,我们首先和校长商讨了一下我们在这里的工作计划,主要分为这几个任务:一,汉语拼音和绘本阅读的课堂教学;二,图书阅览室的建立;三,美化校园环境,这个任务主要是由我们艺术专业的志愿者给学校画墙画;四,班队活动和家访。在人员分配上面,考虑到学校有五个班,所以我们五个大学生志愿者分别担当五个班的副班主任。工作计划完之后。我们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今天的工作是把捐赠给虾扎小学的500多册图书进行分类登记,然后把阅览室先建好。
晚上,陈校长找来两脸盆牛肉,是那种大块的半风干的耗牛肉,他们这里叫作坨坨肉,再买来一些点心和啤酒饮料。全校教师和志愿者围坐在操场草地,开起了野餐派对。大家一边吃,一边相互熟悉起来。虾扎小学的老师原来只有五六位老教师,今年刚刚分配过来五名年轻的新教师,唯一的一位本科学历的老师就是新来的布拉则老师。她是甘孜县人,今年刚刚从大学毕业,就考到这里来当老师了。所有的老师都不是本乡人,回家至少要坐车几个小时,所以他们都住在学校里,以校为家,有的老教师在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比胡老师和罗老师,他俩是夫妻,两个人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已经在这里好多年了。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吃肉,大块的坨坨肉,用刀切着吃,不需要作料,只需要蘸点干辣椒粉,就非常好吃。大家吃的很高兴,便开始对起歌来。陈校长建议大家分成两队,志愿者一队,本校老师一队,每次唱一支歌,轮流交替。我们的志愿者汤颖辰来了一首《爱情买卖》,点亮了全场,也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而陈校长喝了几瓶酒之后,居然像孩子一样趴在了地上。
夜幕降临了,周围群山的轮廓渐渐地消失在纯净的黑色之中。星星开始出来了。自从小时候离开安徽老家,就再也没有看见过像今晚一样的满天繁星。站在操场的中间,长久地仰望星空,才能体悟到置身宇宙的感觉,才能感受到世界的广阔和精彩。夜是那么地纯,星光是如此地闪亮,美地让人陶醉、迷恋。
宿舍很干净,但是面积不大,大约十多个平米的房间里放着五张高低铁床。靠近大门处还有一个牛粪炉子。由于购买牛粪不太方便。而且烧牛粪也比较麻烦,我们问陈校长借了一只电高压锅和一只电磁炉。每早上起来,我先给大家做早饭。用高压锅烧稀饭。在高原,由于气压太低,煮饭必须用高压锅,不然的话,就烧不熟。烧菜也是,一个蔬菜要炒半个小时才勉强烧熟。其实学校是有食堂的。但是只提供给学生吃饭。国家给每个学生进行“两免一补”,所以在学校可以吃到免费的中饭和晚饭,但是只有一道菜,白菜肉丝,而且肉丝极少。更关键的是,每天每餐都是同样的这一道菜!老师们都是自己在宿舍自已烧。哪个老师上午没课,就做饭,然后几个老师一起搭个伙。由于是自己烧。所以吃的菜自然要比学生的好一些。我们志愿者这边主要由我每天做饭。因为第一我的课务比较少,第二这些江大的孩子们也不太会做这些。街上的小店里的菜就是那么几种,白菜,土豆,西红柿,萝卜,还有冰冻了好久的肥猪肉。每天吃这些,对志愿者来说也是个考验。所以我尽量变着花样儿地给大家做些新鲜的东西。比如日式饭团,烤肠蒸饭,还有我拿手的邢氏咸泡饭,呵呵。尽管我的手艺其实不怎么样,可是在那种环境下,同学们还是吃的津津有味,并且让其他分队的志愿者们羡慕不已。因为其他分队的条件实在是更为艰苦。7月19日,我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了一下。进入高原第一次洗衣服。一条牛仔裤居然洗出一盆墨汁来。学校里有一口电水井,所以打水也比较方便。今天我本来计划要和教务主作唐老师商议出一个支教课程安排的。但是校长那儿得到通知,说让我们暂停一下我们的工作。因为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对我们的组织进行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下去,如果批不下来。校长也没有办法,只能撤出虾扎小学。没有想到突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因为我们到石渠县城的时候,就已经与团委取得了联系,并取得他们认可的。怎么会突然出现这种事情呢。校长说也许是最近维稳形式加强导致的。于是我们暂停了上课的工作,只专门画墙画,来等待上级部门的批复。
7月20日,中午我们带几十份文具用品去了趟虾扎寺,藏地的每一个村基本都有一个寺。而寺庙里一般都会有一些不上学的小喇嘛,他们从小被送来出家。出家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家里贫穷,有的是因为佛教信仰,在藏地,如果家里有二个以上的男孩,都要让其中的一个出家当喇嘛。这些孩子在寺庙里长大,每天的学习就是念经,条件比一般的藏民孩子要艰苦。虾扎寺里面就有几十个这样的小喇嘛,当我们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团缩在一间破旧阴暗的土坯僧房里,由一个大喇嘛充当老师,带领大家念经。外面阳光明媚,正是好天气,屋内光线却十分昏暗,空气污浊,让人透不过气。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小喇嘛正围坐在土墙根认认真真捧着经书大声地朗读。小的大约只有五六岁,大的不过十来岁。我们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就给孩子发了文具,每份文具都有笔袋,铅笔,橡皮,尺子,本子,油画棒等。孩子们收到礼物非常开心,每接过一份礼物,都很有礼貌地对我说一句“扎西德勒!”。发完礼物之后,两个喇嘛带我们参观了寺庙的其他建筑,还爬了一下后山。站在山坡的高处,可以府看整个虾扎乡,阳光撒在草原上,发出金灿灿的光芒。
一直等到7月21日,上级部门的批条才下来。正式批准我们在此进行支教活动。明天终于可以按已经计划好的课表上课了。接下来的日子,白天主要就是上课,画墙画,另外还有家访。晚上除了看星星之外,我们还常常去和隔壁宿舍的老师们聊天。我们的隔壁住的是几位刚分配过来的年轻教师,两名女老师,布拉则和白玛翁姆;三名男教师,仁真洛吾、赤乃降措和达哇。他们都是今年刚刚毕业,就参加甘孜地区统一的教师招聘考试而录取到这里来的。虽然他们本身都是藏民,也都是甘孜地区的人,但是和我们在一起,却没有太多文化上的隔阂。我们晚上在一起聊天,从人生理想到宗教哲学,无所不谈。聊的很开心。有时候,我们也去对面老教师的宿舍聊天,那边住着陈校长和其他几位老教师。在和他们的谈话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在这里当老师的辛苦。陈校长说,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以校为家,把这里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子女,也曾经有过施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也希望学校能够办好,学生能够真正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也在不断地努力,他对这里是有感情的,也不舍得离开学校。可是现实太过于残酷,这里的环境太差,条件太苦,这些都不算什么,更让人难过的是上级部门常常给学校的教育帮倒忙,只顾着要面子工程,形式主义。繁琐的规章制度也成了他们施展抱负的绊脚石,再加上当地经济文化的落后导致这里的家长往往不重视也不配合学校的教育。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年的激情早就被磨灭了。说到这些痛心之处,陈校长不免一声长叹。刚才还在得意学校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却借着一点酒劲说道:“我的孩子,宁愿在城里讨饭,也不会让他在这里上学!”可见他的心内对这所学校有一种多么复杂的感情。但是他也说,我们能来到这里帮助学校,他非常高兴,他希望我们尽可能地给学校带来一些真正教育上的帮助,而不仅仅是留下一点钱和物资。其实,陈校长是一位好校长。我不知道对面的新教师们听到这些老教师们的苦衷和经历会有什么样的想法。现在他们仍然像当年的陈校长一样壮志雄心,布拉则还跟我说,她想好好学习,好好把她所带的班级带好。不知道多年以后,她是不是还能记得当年的自己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这里的老师真的太苦了。吃不好,喝不好,亲人不能团聚,上要应付官员,下要面对百姓,孩子又很难教。总之一句话,在这样的环境里,当一名好老师太难了。我想想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在最发达的城市,最发达的学校。却从没有体会过真正的人民教师是什么样的滋味。在这里,我体会到了。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奉献,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牺牲。他们让我敬佩!
7月22日,今天是我们按照新制定的课表上课的第一天,第一堂绘本课由我来上,今天乡里来了三位书记乡长,他们和全校教师一起听我上了一堂公开课。效果还不错。孩子上课时很认真,二年级的孩子会听懂一些日常的汉语,但不是很熟。这些孩子大多是牧民的孩子,平时不太注意卫生,身上总是脏兮兮的。但这些孩子却很热情,看到我们志愿者老师,从很远就跑过来和你打招呼,还伸出刚刚擦过鼻涕的手要和你握手。这种热情在城里的孩子身上是比较少见的。另外,孩子虽然上课比较自由散漫,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上课时会随便走下座位,甚至会随便唱起歌来。但是如果老师讲课比较精彩的话,他们还是会遵守课堂纪律的。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既聪明,又乖巧的。
中午,杨婷过来说阿色寺孤贫学校的志愿者因为条件非常艰苦,已经倒下一半了。现在人手不够,想叫我过去支援二天,所以我要临时先离开虾扎小学了,去阿色寺帮忙。我们首先经过阿色村小学。把从金桥双语实验学校捐赠来的衣服分发给这里的孩子。一百多个孩子,每个人分到一大包的衣服。分完衣服,就赶往阿色寺孤贫学校。晚上帮大伙做了顿饭,第二天早上,代陈辰上了一节《弟子规》的课。阿色寺孤贫学校其实不能算是一个学校,相当于一个由喇嘛开办的念经私塾,与其他寺里不同的是,这里的小喇嘛不仅念经,还上一些文化课。可是这里的条件十分差,是我们支教的四所学校里条件最差的。两间土屋子,几十个小喇嘛,没有任何标准与制度。连黑板都没有,老师写字只能在门板上写。由于学生全部不会汉语,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所以志愿者在那里根本没有作用。我上了一堂课,也感到没有什么成效。不过在我上课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她叫青梅卓玛,大约八九岁的样子,是这些学生里唯一的一个女孩子,而且还会说汉语,上课乖巧斯文。这个特殊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回去向当地的志愿打听,才知道原来她是尼玛**的亲戚,原本是在县上读小学,但是读到三年级之后,由于家没有人管,所以就不读了,所以尼玛师父就把她带到身边,放到这里来上学了。我觉得这孩子基础还不错,又很好学,放在这里太可惜了,所以想把她带到虾扎小学去,单独放在身边来教她。
陈辰的病基本上恢复了,我也该回到虾扎小学去了。在与尼玛**联系过后,我就带着青梅卓玛回虾扎了。孤贫学校的多吉则加老师开车送我们。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回到学校了。回到学校一看,宿舍大门紧锁,原来我们队的志愿者到格拖村去串门了,今天不回来,所以只好请隔壁几个老师帮我把门锁撬开。因为只有我和小卓玛二个人,所以晚饭就没有做,去布拉则老师那里一起吃了。第二天是周末,学校不上课,我们的志愿者们还没有回来,早上我烧了点粥,上午教卓玛拼音,她虽然读到三年级,但是没学过拼音,中午带她一起去乡里小饭店吃了碗面,这里的所有东西都贵,一碗普通的肉丝面要13元。下午去洗了个澡,将近一个月没有洗澡了,实在过意不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在虾扎小学正常开展工作,每天早上,我第一个起来给大家煮稀饭。清晨的草原是很宁静的。在这里生活久了。渐渐远离了城市的尘霄,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没有报纸,没有电脑,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的鸣笛和繁芜的人群。偶尔看一下手机上的新闻,才记得我来时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好像那已不属于我似的。白天依然是上课,画墙绘,放了学之后就去学生家里家访。每次家访我们会派出三四个志愿者,再请一名本校的老师一起去,有时候我们听不懂藏语,就要靠本地老师来当翻译,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孩子的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等等。回到学校之后,我们把资料整理出来之后反馈给校方当参考。据我们了解,像这样的家访,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下去,还算比较顺利吧,一开始不太习惯的地方,现在也已经习惯了,而且也不拉肚子了,也没有高原反应了。但是比较不顺的事情就是这几天常常停电,而且一停电就等于停水,因为学校的水井是用电机打水的。停电最大的影响就是没办法用电炉子做饭。所以只能常常下馆子。乡里的几家小饭馆条件很不好,饭菜还不如我烧的好吃,价钱还很贵,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下去吃的。停了水连水都没的喝,所以停水停电的时候,日子比较艰难,然后几个志愿者都生病了。但是,就在这最艰苦的日子里,始终有一些朋友常常挂念着我,常常给我发来短信,有了他们的关心,心里也就暖一些了。在这里向这些朋友说一声,谢谢~,朱慧,知念,李菁,还有一个天天转播我的微博的陌生朋友:司南向雪……
青梅卓玛的到来,也给我们增加了生活的乐趣,因为停电,我们这两天都早早地睡下,然后开始卧谈,我们的志愿者曾旭威同学非常有趣,常常躺在床上给我们作诗。他说自己其实是个诗人,每天晚上送我们每人一首诗,听完他作的打油诗,我们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就在这时,小卓玛就会嫌我们太吵,但是她又不改公然提出来,于是她开始大声念经,用念经声来盖过我们的笑声。听着她极其认真的在念经,我们也就不再笑了,我问她,卓玛,你为什么要念经?她说:因为我们都有罪过,念经可以消除我们的罪过。我再问她:你现在这么小,怎么也会有罪过呢?她认真的回答:我小时候杀了很多虫子。他的回答,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卓玛在这里呆了没几天,杨婷突然打电话过来,说要接她走,因为阿寺色来了一个什么人物,想资助青梅卓玛,所以要带她回去看看。尽管这样做并没有与我商量的意思,同时也会使我对卓玛的教育计划全部中断,并且前功尽弃,但是我仍二话没有说,就把小卓玛送了过去。因为我知道如果要挽留的话,肯定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人会听取我的意见的,尽管我是这个团队里唯一的小学教师,作为小学支教的项目,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我们的团队始终有一些东西凌驾在大多数人的上面,控制着团队的一切,也包括我。所以一路上我已经习惯了,就像陈校长感叹他的处境一样,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一路上总会一些障碍羁绊着你,就这样随他去吧。
7月29日,我们几个志愿者抽空去了色须村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小学,本来这所小学不在我们支教计划范围之内,但是陈校长之前告诉我们,如果可以的话,也可给这所学校提供一些帮助,所以我们也分出一部分捐赠物资,准备带给他们。色须村小学也是一所由当地**办的小学,校舍还在建设中,一百多名学生暂时没有教室,所以都在草原上上课,感觉很好,但是我在想,如果下雨怎么办呢?下午孩子们不上课,大家在草原上载歌载舞开起了联欢会,这样的教学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所以我在想,他们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可以说是贫穷的,但又可以说是富足的。到底孰优孰劣,其实还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的。离开的时候,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了我们带来的捐助文具。晚上回到虾扎,我请我队的志愿者们在乡里下了个馆子,犒劳一下自己,大家都辛苦了。
7月30日,这回轮到格拖村的志愿者们到虾扎来作客了。我从早上忙到晚上,就是给这16个志愿者做饭做菜。虽然厨艺马马虎虎,但看到这些同学们吃的那么开心,我心里也很高兴。第二天是周日,学校不上课,我们队的志愿者就去虾扎乡近郊参加乡政府的“耍坝子”了。这次“耍坝子”是乡政府和乡维稳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草原野餐休闲娱乐活动。其实维工委的向伟同志已经邀请过我们好多次了,我们一直没有去,这次正好有时间,所以就去参加了,这些政府工作人员玩的很疯。晚上回来后我们又和布拉则他们几个老师一起在家吃火锅,我们买了很多菜,基本上把小店里的那些菜都买齐了,张影还拿出来一包从西宁带来的火锅底料。边吃边聊到很晚。马上学校要放几天短假,布拉则要回家一趟,她邀请我们趁假期一起到她家玩玩。我们欣然答应了。
8月1日,虾扎放假了,老师们陆续都离开了学校回家去了,陈校长也搭车去石渠县城了。学校除了我们之外,只有胡老师和罗老师夫妇两人在看院子了。晚上我们商议决定我、张影、汤颖辰三人明天去布拉则家里作客,其他人不想去就留下来做别的事情。第二天,正当我们早上准备下去搭车去甘孜的时候,不可想像的事情发生了。一连串疯狂的电话打来阻止我们三个志愿者去布拉则老师家作客,电话不仅打给我们,而且还打给了布拉则老师,还打给了陈校长,让陈校长给布拉则施加压力,还打给了汤颖辰和张影的父母,甚至居然打给了我的单位领导,来给我施加压力。最后一个电话几乎让我无法控制自己,但是我们三人仍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没有在这些手段之下再次让步,因为我已经让的太多了,一路上都在让着。其实这件事情是很平常的事情,由我带队,在放假时间去当地老师家里玩一玩,过两天就回来,本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却用这些手段来千方百计地阻止我们出发。虽然表面上以安全问题或工作计划为借口,但其实是因为我们挑战了某些方面的控制权,所以才会让其有这么大的反映和动作,上演了这么一出闹剧。我开玩笑地说,就差打电话报警了,我们这趟旅行比越狱还惊心动魄。在经过了一翻只有谍战片里才会有的斗智斗勇之后,我们终于赶在被“抓获”之前顺利地踏上了开往甘孜的汽车,为此我们还多付了好多的车费。当某人知道已成定局之后,就说:“既然如此,你们就不要回来了,从甘孜回家去吧!”
就这样,我们三个志愿者竟然被赶出了支教团队,被迫提前结束了支教工作。但是在短暂的混乱之后,我们很快恢复了平静,因为只要坚持了自己的价值,即使要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次支教活动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既是在帮助别人,也是在培育自己。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自由,公平,民主的团队,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得尊重与理解,那么如何再能去所谓的帮助别人呢? 我们的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他们是江南大学的佼佼者。在支教的路途上,他们不畏艰难,相互帮助,努力奉献。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思想,以及以天下为已任的人文情怀。而不应该是以培养出一台以服从命令为核心的精准高效的机器为目标。在与江大学子同吃同睡的这段日子里,我看到了他们很多人的希望与未来,但同时也看到了有的志愿者仍然确缺少作为一名优秀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人格,导致这样后果其实不能怪他们自己,我想我们的学校与老师们应该值得反思吧。在前往甘孜的车上,我们欢声笑语,一路高歌!
接下的日子不再涉及支教活动,所以在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我们首先去了布拉则的家乡,美丽的甘孜县。然后还去了赤乃降措的家里,这两位老师连同他们的家人,都非常非常地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在此,向他们全家表示深深的感谢。并真诚地邀请他们有空到无锡来玩。从赤乃家里出来后,我们还去了色达五明佛学院住了几天,然后再从色达一路展转到回到了成都,这一路上的经历,我会另外行文讲述的,特别是在佛学院的求法感悟,也要单独详述。到了成都,张影就到家了,汤颖辰飞往了北京,文慧去了云南,而我则只身踏上了开往无锡的列车。在车上,我给张雳老师发了个信息报了个平安,就这样。我们的支教结束了。
让我再一次感谢这一路所有支持与关心我的人吧,感谢我的母亲和我的女朋友徐莹;感谢一路同行的志愿者张雳、张影、汤颖辰、曾旭威、杨婷、王阳、田晓菲、孙凯杰……;感谢虾扎小学的陈校长、布拉则、赤乃降措、白马翁姆、达哇、仁真洛吾、唐老师、李老师、罗老师、胡老师。感谢尼玛**、土曲喇嘛、多吉泽加喇嘛、曲加老师、卓玛吉老师、土登措姆、青梅卓玛;感谢我的朋友LULU、朱慧、知念、李菁、司南向雪……;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工作单位金桥双语实验学校,周校长、张校长、封老师,给我们的支教活动提供了大量的捐助物资和很多的帮助。感谢一路所遇到的所有好心人。没有你们的帮助,便没有此行的收获。谢谢!
(PS.1.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除作者之外任何团体与个人。如需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2.如有准备去川藏进行公益活动或者旅行的朋友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我乐意提供更多的帮助。3.当地教育仍需要热心人士不断地进行支援,如有意愿提供捐助的,可以与我联系,我可以提供协助。)
第二篇:赴四川剑阁县职业高中支教教师感悟
我眼中的四川——黑龙江省第二批赴四川剑阁县职业高中支教教师感悟
2009年2月12日 至 2009年7月2日,我有幸随黑龙江省第二批赴四川剑阁县职业高中支教队对剑阁职中进行了一学期的支教活动,感触颇深,现将有关支教情况汇报如下:
一、印象四川
小时候,只听说四川很热,工作时间是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上午6点到10点,下午
3点到晚7点,午休的时间特别长,因为在这段时间工作,不但人会中暑、昏迷,机器也会过热损坏。这是邻居家姐姐到四川工作后回来说的。
中学历史课时,老师讲到四川是4500年前的古蜀国的发源地,诗人李白喟叹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可谓历史悠久。蜀汉时期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与东汉后期魏、吴形成“三国鼎立”,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中学地理课时,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之一,在巫山、大巴山等山脉的包围之中,盆周山地海拔多在 1000米 ~ 3000米 之间;因为地表广泛出红色岩系,又称为红色盆地。享有“巴蜀大地”之美誉。
2008年5月12日,一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震撼着天府之国,摇曳着巴蜀大地,同胞在流血,亲人在流泪,全国人民也随之心碎。这次发生的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立即做出部署,迅速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对全国部分省、市对口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受灾市、县做出安排,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当时我们只有在电视上关注亲人受灾,国人受难,除了为他们捐款,缴纳特殊党费外,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祈祷,默默地祝他们平安。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不断深入,汶川、北川、青川、绵竹、什邡等这些叫起来还不太顺口的地名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熟悉。
二、开进四川
2008年9月新学期开学之初,职教中心党委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带领
广大职工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大力学习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支委讨论时我就表态:作为祖国北部边疆黑龙江省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号召全体职工积极捐款捐物,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这就是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最大贡献,不可能都去四川赈灾。可是,事实却跟我开了一个大玩笑。2009年春节的前几天,接到职教中心孙宝明主任电话,通知我做好准备,下学期去四川支教,并且告诉我说第一是四川学校专业的需要,急需汽修、家电专业教师,第二是你儿子去年考入大学,家庭条件允许,征求我个人意见。我当时感到很突然,沉思了片刻即向孙主任表态:如果说让我自愿争取去四川灾区赈灾,我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因为深入前线抗震救灾,应该是年轻人的事,我不能与年轻人相争,况且我已年过半百,还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别到灾区帮不上忙,反而给灾区增添负担。如果党委出于多方面考虑,认为我是最佳人选,那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坚决服从党委的决定,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完成任务,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就这样,2009年2月10日晚上,也就是 农历正月十六 的晚上,我踏上了开往**的列车到省教育厅报道,开始了支教工作。
2月11日,来自全省15所职业院校的支教队员在省教育厅集结、培训,这期间通过和队友交谈及网上资料,陆续了解了灾区的一些情况。有的说剑阁职中坐落在村里,条件比较艰苦;有的说那里气候比较潮湿,第一批支教队员全部患上了湿疹,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皮肤病,并且终生难愈;有的说灾区余震不断,时时刻刻都有地震的危险,千万注意身体;通过各种信息的汇聚,使我对灾区情况感到越来越神秘,越来越疑惑,并且对灾区产生许多疑问:比如一个县级的职业中学,怎么可能建在村上?四川气候潮湿东北人去了受不了,四川人不是过的很好嘛?这些疑问困扰着我,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2月12日,在省教育厅二楼会议室,省厅主要领导为黑龙江省第二批援建四川剑阁职中的教师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会上省厅领导指出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求大家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对口援建的战略部署,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精神,把党中央的关怀送到灾区,把龙江人的温暖传到前线,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必胜信念很好地完成这次特殊任务。会上成立了支教队临时党支部,责成建筑职院的王作成同志任书记兼队长,我任组织委员,华德学院的高辉同志任宣传委员。并由王队长代表全体支教队员表决心,我们决心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对我们的厚望,肩负着黑龙江人民的重托,不辜负四川人民的希望。队员们表示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抗震救灾的战
剑鼎 斗医 龙符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场上考验自己,保证完成支教任务。简短的欢送仪式结束后,我们乘车前往**太平机场,12点15分起飞,16点40分到达成都双流机场。一下飞机,一股浓浓的暖意扑面而来,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便把我们从白雪皑皑的北国冰城,带到了温暖如春的南国蓉城,心情格外高兴,不由得使我爱上了四川。
到达成都后没来得及吃晚饭,就踏上了开往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剑阁的汽车,又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晚上10点钟左右到达了剑阁县老县城—普安镇。在大地震后的整整9个月的 2009年2月12日,我终于来到了四川,站在了灾区的土地上,我为自己能够脚踏实地地为灾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灾区孩子送一份不折不扣的爱心而感到非常自豪。我决心一定要珍惜这短短的一学期时间,为职中多做一点实事,为灾区多献一份爱心,为孩子多教一些知识。因为我已不再代表我自己,也不再代表鹤岗职教中心,我代表的是黑龙江,代表黑龙江3800万人民,代表党中央对地震灾区的关怀。
三、初到四川
我们所援建的是四川省剑阁县职业高级中学,这是一所坐落在川北
贫困山区的县级职业高中,这所学校真是坐落在普安镇的中坪村,学校周围除了一个农家乐兼食杂店以外,其余全是农民住房,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连理发、买生活用品这样的小事也要到直线距离 2公里,汽车绕行 7公里 以外的普安镇。学校教学条件、教师办公条件、学生住宿条件、师生就餐条件都比较差。在这种条件下学校领导专门为支教教师每人准备一间板房(防震房),室内床、被褥、纯净水、电扇、电视、办公桌椅等一应俱全,连洗漱用品都为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在剑阁职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对我们可以说是关怀备至,校有关领导经常问寒问暖,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总之,这里各方面条件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
县政府、县教育局及剑阁职中的各级领导对黑龙江支教队的工作非常重视,专门组织了由领导和全校教职工参加欢迎大会,与会领导对黑龙江支教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亲切慰问,称我们为黑龙江支教专家,广大师生也表示了对支教队员的热烈欢迎和衷心祝愿。
黑龙江和四川虽然同处祖国大家庭,但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在气候特点、待人接物、风土人情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初到四川,我们必须要在生活环境方面勇闯三关: 第一是语言关,剑阁县具有18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巴蜀文化,带有浓郁的四川方言,虽然学校是广元市普通话普及试点学校,校领导也要求凡是在校内的任何场合都要使用普通话,甚至出台了违者罚款的措施,但是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还是有很多话听不懂,有时甚至闹出很多笑话。因此,必须尽快适应地方方言,努力听懂四川话。第二是饮食关,虽然川菜馆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以前在东北也经常光顾川菜馆,但真正到了四川,上顿、下顿全是纯正的川菜,诸多的不适应接踵而来,特别是川菜的麻辣很不适应,多数同志反映每天从上到下的胃肠里全是麻辣的感觉,整个消化道火辣难忍,有时偶尔反酸水都有被呛着的感觉,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基本适应了,同志们开玩笑说:回到东北不吃麻辣还不行呢。第三是气候关,黑龙江是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空气寒冷、干燥。而四川高原山地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温暖、湿润。多数同志对这里的潮湿气候不适应,长期的潮湿、阴雨使大家都患上了严重的湿疹,一旦发作起来全身奇痒难忍,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有两个同志到四川不久就患上了湿疹,直到我们回来后还没好利落。
四、震后四川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南有云贵高原,西
部是大幅隆起、地域辽阔的高原和山地,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彩的熔岩地貌, 因此, 四川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寺、乐山大佛、峨眉山和卧龙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险,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来过四川的游客,一定会为四川的雄、奇、险、秀、幽、野、古、绝的自然风光所倾倒。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成因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脉的映秀、汶川、北川、青川等地区突然释放,形成了一条地震带,若干个地球应力爆发点。学校安排我们参观了青川县东河口村地震遗址公园,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地震的惨烈。剑阁县是本次地震的重灾县之一,剑阁职中实验楼、学生宿舍、锅炉房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但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灾区到处都是繁忙的建设景象,一处处工地,一排排板房,一台台车辆,一面面红旗。灾区震后的建设速度比震前至少提前5年,建设速度之快,工程质量之高,发展前景之好是史无前例的。灾后四川,依然美丽。
五、服务四川
我们援建的剑阁职中,拥有剑阁县普安镇(老县城)和剑阁县下寺
镇(新县城)两个校区。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人。为适应市场需要,学校开办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平面设计、工艺美术、会计电算化、工业与民用建筑、航空服务等专业,全校161名在岗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有研究生学历4人,大学本科学历116人;中学中、高级教师87人;2000年5月,剑阁职中在川北地区率先跻身于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中行列,成为广元市第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享誉巴蜀大地。学校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是省级“劳务开发培训基地”,省人民政府表彰的“劳务开发培训先进集体”、“四川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两万多名技术人才,被省教厅领导誉为“川北职教的旗帜,致富当地的摇篮”。
黑龙江支教队在援建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补充,即补充剑阁职中专业教师的严重不足。由于08年学校生源增多,在校班级达56个教学班,每班每天授课达11节,每周7个工作日,合计每班每周授课74节,56个班每周总课时4144节,除以专任教师130人,平均每个教师每周课时量为31.8节,有的教师每周课时达38节。其次是补缺,即弥补专业教师的缺乏。2008年新开设的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学校根本没有此类专业课教师,因此,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由支教队员来上。第三是培训,即采取两种方式为剑阁职中培养优秀的专业教师,一种方式是黑龙江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通过听课、交流、代培等方式义务为剑阁职中培养教师。另一种方式是选派剑阁职中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黑龙江职业院校进修、代培。第四是参与,即参与新、老专业实验、实习室建设,包括实验设施的选择、设置、计划。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地震重灾县剑阁县灾后重建,剑阁职中下寺校区作为教育援建的最大项目正在顺利推进。该项目占地194亩,投入1.5亿元,将建成一所可容纳4000余名在校生,年培训3000人,设施设备一流,具有龙江风格的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目前新校区民居动迁工作已近尾声,基础建设已经开始,计划2010年10月完工。
我们每名支教教师根据所教的专业不同,具体工作也有所不同。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我被分配到电子专业部任电子专业1.46班专业课教师,主要教授“电子线路”“电子技能与实训”两本教材,写了两本教案。这两门课是电子专业课学生必修的,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专业课,本班64名学生,全部来自剑阁县各乡镇农村。初到剑阁支教时对这里的学生 和 老师没有任何印象,只是像平时一样上课,但是和同学、老师相处一段时间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和剑阁职中的师生融合在一起了,和同事、学生的感情越来越浓厚,越来越真切。这里的学生生活非常朴实,思想非常单纯,非常懂得知恩图报。作为一名教师,望着那一双双恳求知识、充满疑问的眼睛,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在教学工作中,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学校规定晚上自习课可以给学生布置自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我把本学期的全部自习课 都用来 教授新课,手把手地进行辅导,为学生奠定扎实基础。课后挖空心思认真备课,力争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易懂的事例,最普通的教法,解决一个最平常的问题。这样备课很累,很费时间,但我觉得很值,因为我的学生懂了。记得有一次上实习课,一名学生的万用表不好使,故障现象是不管用欧姆挡测量多大的电阻,表针都会指向零。凭借我多年使用万用表的经验判断应该是因为学生使用不当误用电阻测量220v交流电使限流电阻损坏所至,于是,我对学生说你想不想把万用表修好,他差异地看着我,好像是在说能修好吗,我说你的表是因为你使用不当误用电阻挡测量220v交流电损坏的,他说老师你真神了,我上节电工课用了,他打开表盒,一检查,果然有一只电阻烧焦变黑,更换一只同型号电阻后,万用表恢复正常。学生看着自己修好的万用表,用崇敬的心情看着我,接着竖起大拇指对我说“ 李 老师,你真棒!”。虽然是学生的一句感慨,但在我听起来心里很美,甚至胜过领导表扬。因为我的劳动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这种认可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他会永远铭记的。还有一次,主要授课内容讲完后,我指着班级墙壁上的朱德元帅和陈毅元帅的宣传画问大家,朱德元帅是哪里人?学生回答:不知道。又问陈毅元帅哪里人?学生还是回答:不知道。接着我又问: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哪里人?这次回答知道邓小平是四川人,但具体哪里说不清。我向学生大家解释,朱德元帅是中国第一大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家就在四川仪陇,距剑阁 200公里。邓小平家在四川广安,距剑阁300多公里。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家就在四川乐至,距剑阁也是300多公里。四川可谓是人杰地灵,同学们生在四川,应感到无上光荣,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为国家有用之人,别给老祖宗脸上抹黑。利用每个有力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剑阁的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课间我从来不回办公室休息,而是利用这个时间广泛地和学生交谈,打消他们对黑 龙江 老师的陌生感,和他们唠家常,谈理想,畅未来,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告诉他们: 课堂上我是他们的先生,课下他们是我生活中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四川的风土人情。
作为支教队党支部班子成员,我在完成自己本身工作任务的同时,协助支教队党支部做好全队队员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求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项工作走在前面。配合剑阁职中有关部门解决好支教队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剑阁职中党总支和支教队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针对支教队年轻同志多,在工作,生活中不注意小节等问题,及时建议召开有关会议,教育队员注意自身形象,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黑龙江而不是自己,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等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不愧于“支教专家”的称号。勉励大家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把支教工作与汶川大地震整体恢复重建工作的大局联系在一起,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为地震灾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较好的完成支教任务。培养、鼓励非党积极分子努力工作,靠近党组织,在支教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同志们的努力下,支教队有5名队员火线入党,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六、铭记四川
一个学期的支教工作很快就结束了,昨天的欢声笑语已化作永恒的回忆,说句老实话,作为一名普通的专业教师,在短短的一学期里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使普通凡人变成英雄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至少我是这样。我每天也和同志们一样备课,上课,辅导,休息。只不过和大家相比离家乡远一点,工作时间长一点,环境艰苦一点,因为是代表黑龙江援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仅此而已。但和在家相比又有许多的不一样,通过一学期的支教工作,使自己开阔了眼界,增加了阅历,增长了才干。学习了很多在黑龙江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段经历将使我终生难忘。我忘不了灾区同胞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和奋力自救;忘不了第二故乡剑阁对我的帮助与培养;忘不了剑阁职中广大师生对我们的拥戴和信赖。通过支教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第一是四川人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所表现出来政治热情。剑阁职中的师生在重灾面前知难而上,抗灾自救,为了保证即完成教学任务,又为恢复重建争取时间,全校实行“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制度。即白天正常上课加上晚上另外加三节自习课,最晚22点40分下课。五加二是在原来五天工作日的基础上,在加两天,即周六、周日不休息,保证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第二是剑阁广大师生注重情意,知恩图报,我体会四川剑阁人和黑龙江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实话实说,诚实待人,性格豪迈。因此,我们和剑阁职中实现了无障碍合作,每个支教队员已融合于剑阁职中广大师生之中,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我们决心把这种情谊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第三是在剑阁职中体会到了做舆论焦点的难度,支教期间先后有众多的新闻媒体在关注我们,采访我们,并且新闻朋友都想找点特别的闪光点出独家新闻,但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默默无闻,甘于寂寞,教师的价值体现于平常的教学中。第四体会到了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民歌的真正涵义,在北方太阳高照晴空万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在剑阁,十天半月见不着太阳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不下雨,也见不着太阳,空气总是雾气蒙蒙的,潮湿使换洗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每次换上衣服要靠体温烘干后才感觉舒服。晴天早上板房地下都会因露水结露而形成的明水。被褥会因潮湿而粘在身上。第五是知道了什么是山路十八弯,这里山连山,山靠山,到处是险山,遍地是山川。傍山公路路窄弯急,多数路段一面是高山,一面是峡谷,巨石高悬,险象环生,出行全是汽车、山路。胆小的真就不敢出门。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正因为这里山高峰险,才有四川到处是景区,随处是景点,才有四川的旅游资源。
通过一个学期的支教工作, 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四
川, 爱上了剑阁, 爱上了剑阁职中。回来已是半月有余, 但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甚至有时感到自己仿佛还在剑阁, 还在援建。我一定再接再厉, 把在援建过程中学习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到工作实践去, 愿两地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再上新台阶。再见了职中, 再见了剑阁, 再见了四川。你已经牵去了我的一颗心, 我要把你永远铭记在心中。
鹤岗市职教中心李洪涛
2009年7月17日
剑鼎 斗医 龙符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东华大学赴海南定安荨梦支教队通讯稿—7月22日
海南定安支教通讯稿
-----记东华大学荨梦支教队7月22日活动 2011年7月22号,我们照常按照之前的课表继续我们的教学。六点半起床,洗漱整理,吃早饭,七点到教室,开始新的一天。与此同时,早上七点的时候队长乔博和副队长王娅东到定安县教育局去商讨建立暑期实践基地的事宜,在上午的时间里和定安县教育局领导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将具体事宜进行了商定,初步决定在25号下午签订建立东华大学暑期实践基地协议,举行暑期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进过一上午的协商,他们终于在中午赶回来了,刚好赶上吃中午饭。
其他人员继续原本的教学计划,继续教学,由于王娅东必须外出,所以由汪国华来代替她来上数学课,早上的课总的来说很正常,初一初二的班级各自开始自己的课程。初一班级的第一节临时改为物理,弥补昨天的所缺的课,通过前几天的熟悉,上课已经不那么生疏了,特别是初一班级的,有点过于活跃。课堂已经很轻松自在了,大家积极的交流,完全没有生涩,偶尔也会和他们聊起大学的生活还有处于和他们相同年龄时的经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让我们感到很欣慰。第一,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与肯定;第二,在最后几天的支教之际,学生们学到的知识驱除了我们这些大学生的思乡之情。毕竟队友中还有人是第一次来到海南,这个被称为天涯海角的地方。
今天早上有位同学给我送了一个菠萝蜜,让我们非常感动;下午的时候,我们又收到了这位同学送的椰子。虽然菠萝蜜队友们都吃不习惯,但是那是我们吃过的最甜的食物吧。晚饭和往常一样,由被公认为“伙夫”的汪国华给我们大家做饭,不料厨房洗菜的用的水池竟然坏了,他不得不去距厨房很远的寝室洗菜,淘米,甚是辛苦。但是他没有叫苦,甘心地为大家服务,队员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内心对我们这位伙夫是万分感激。这也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团结与奉献意识,和阳光服务队的宗旨相吻合。
吃过晚饭,队长大概总结了今天的工作,并对明天的任务进行了要求与分配,也有队员为了明天的教学任务开始备课。愈是在支教活动的末尾,我们就愈珍惜在琼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有那么意义。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
王培
2011年7月22日
第四篇:孙吉春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赴鄄城支教工作总结
2017-2018年赴鄄城支教工作总结
2017年的8月28日,我成为一名支教教师,并且担任队长,带着光荣的使命,随车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鄄城二中进行支教工作。
一年的支教时间,我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尽管有种种困难,但我依然风雨无阻,坚持着支教工作的那份执着,用行动战胜自我,带领8名队员从容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一年的历程,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
伴随着汗水的挥洒和时间的打磨,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在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关怀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这一年的支教工作。回顾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现就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始终把自己作为支教学校老师中的一员。首先,我坚持走教育方针的基本路线,根据教育大纲进行教学。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并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及时总结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完善自我。其次,提高自己的支教意识。利用课余时间跟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家庭情况,联合我所在原单位对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经济和物质上的帮助。同时作为一名支教队长,我随时了解队员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且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是一种使命,也是一次磨练,为此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平时,我能主动地与其他的任课老师沟通交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在工作中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以学校利益为重,理性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工作教学方面:
平时我切实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支教一年里,我主要担任鄄城二中职高部16机电学前部两个班的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并兼任16机电学前2班班主任,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在所教的学生身上,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习惯,教他们解题的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而且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尽量要每个学生都能完善自己,在各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将优秀教学经验不遗余力地传递给了受援单位。
要当好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要对学生负责。接手16机电二班后,经过一星期的了解,学生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个班学生学习成绩差,而且学习习惯极差,据了解,从来不交作业。面对此情况,我立即采取行动,首先挖掘班级里思想上进的个体潜力,重新组建了班委会,时时做到紧跟班,天天利用晨会、班会反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过来。我经常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内心的世界后,我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通过这一举措,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班级纪律和学风有了很大改观。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素质提升了,学习成绩也一天天好起来。我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着他们对我的爱。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班中几个孩子送我的榆钱窝窝和槐花馒头是那么香甜可口,孩子们写给我的信是那么真实、亲切、感人,三、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素养:
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及时弥补自身不足,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策略。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经过努力,我参加了鄄城县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并取得一等奖。
工作中,我坚决不允许自己搞特殊,从来不迟到、不早退,绝对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一年的支教工作虽然很短暂,但我认为它是我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自支教以来,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始终把自己作为支教学校老师中的一员,牢牢把握住这次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好机会,为支教学校做出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2017-2018支教工作总结
孙吉春
2018年7月
第五篇:东华大学赴海南定安荨梦支教队通讯稿—7月25日
海南定安支教通讯稿
-----记东华大学荨梦支教队7月25日活动 许多事情总是想象比现实更美,相逢如是,离别亦如是,当现实的情形不按照理想的情形发展,事实出现与心愿不统一的结局时,遗憾便产生了。遗憾可以彰显出悲壮之情,而悲壮又给后人留下一种永恒的力量,也许生活带走了太多东西,可是却留下片片真情。昨天我们走了,离开了那边我们团队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地方,但是时候想起,心中难免有一丝丝遗憾。
昨天晚上我们队伍全队在一起举行了我们最后一次的队内会议,大家每个人脸上都隐含这一丝丝伤感,我们还清楚地回忆了昨天我们离开龙塘中学的情景,若隐若现。或者可以这么说,我们此次的基本任务已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符号,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与海南省定安县教育局签约,我们双方将成立“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阳光服务队暑期实践基地”,我们将之前拟定的合约按照约定时间拿到了定安县教育局,本以为会像之前的那么顺利,没想到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为这是我们全队所有人第一次进行签约,所以难免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协议双方的责任问题,合约的生效问题等,我们这群稚嫩的孩子,就这样感觉即将黎明来临之际,却是黑夜漫漫,最终我们和负责主管教育的主任老师决定在我们回到上海之后进行签约,我们将学校那边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寄到海南省定安县教育局,同时今天恰逢我们母校60华诞,我们团队向定安县教育局赠送了礼品,希望可以最大力度地宣传东华大学。其实我们很纠结,本想放弃这次签约,但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还是按照心里所想计划将合约进行到底,由于之前按照规定我们的此次支教本事今天正式结束,就在此时此刻,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降临了。
好消息就是明天将举办四所高校海南定安支教经验交流会,坏消息就是我们的火车票全部是今天晚上的,意味着我们的计划将全部打乱,我们将可能在海南继续滞留几天,而且火车票只能退票后重新购买,而期间又会产生费用差额,同时也不易购买回家的传票,来到海南这么久,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有了浓浓的思乡思绪。生活就是这样,一直充满着不可预知,但是我们还是要懂得面对,经过我们团队努力、协商,决定了我们将派少数人去参加会议,其他人按照原定计划返程。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阳光公益服务队
周旭晟
2011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