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技人员田间地头技术指导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技术指导
种植业是紫庄镇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占有较大比重。为扶持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跟科技联系起来,走一条科技化的农业发展道路。谷雨后正是露地蔬菜定植的好时节,此时镇农技中心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对一些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改良施药方法,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污染。
紫庄镇农技中心 2015、4、21、
第二篇:牛庄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定稿)
牛庄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经送宝”
7月23日,牛庄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经送宝”指导玉米当前田间管理。冒着酷暑天气,一大早牛庄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高产创建田进行了实地查看,对当前玉米田间管理提出建议,并现场指导农户抓好玉米后期管理工作。当看到长势健壮的玉米所有的人都长舒了一口气,但品种多、杂,在科学选用品种、合理密植及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措施的落实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全乡玉米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后要在选种优良品种、推广耐密植品种、合理布局及示范推广与之相配套的集成技术方面下功夫,在提高玉米产量、效益的同时提高品质和安全生产水平。
第三篇:民情日记---田间地头访民情
民情日记---田间地头访民情
永兴县司法局陈永发
2012年9月15日星期六晴
早上7点,我和局机关17名同志,从县城出发,前往高亭乡开展“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7点50分到达乡政府,经过和乡干部简单的对接后,我和局里4名同事一起前往联系点大城村,此行目的,主要是了解农民兄弟的所思、所忧、所盼。
8点35分,我们抵达了大城村。在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上,刘爱群支书介绍了大城村目前的基本情况。听了他们的情况介绍,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格外高兴。我对村支两委班子同志说,这次县委在全县开展的“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意义重大,通过“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在村委会听完情况介绍后,我们各自分头去走访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也送去党和政府以及全局干部职工的温暖和关怀。
我首先到了黄溪村民小组农户雷国平家。雷国平家房屋等家居设施简陋。雷国平不在家,我问他的妻子目前家里情况怎么样,她告诉我,家里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补贴家用,家里大儿媳有精神病,需长期吃药治疗,家境困难。但她还是满怀激情地说,现 1
在党的政策好了,国家有救济的时候,对我家都很关照。我跟她讲,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村养老保险也启动了,到时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钱都不用交就可以直接领取养老补贴了,在一问一答的了解后,她表示一定及时参保。从雷国平家出来,我又先后来到刘志道、雷家善、雷平光等6户群众家中进行走访,快到1点了村干部叫我到他家吃了中饭。
吃完中饭我接着走访,下午第一家是黄溪8组困难户雷取得家,来到他家时,家门开着,里面空无一人。听住在旁边的老三媳妇说,雷取得到菜园忙活去了。陪同的村干部连忙叫人去喊,说是县司法局的干部对他进行走访来了。不一会儿,扛着锄头的雷取得出现在我们面前。老人头发和胡子花白,灰布土褂,解放鞋上沾满了泥巴。见到我们,热情地打过招呼后,快步进屋倒茶给我们喝。当我们把慰问油和大米送到他的手中时,老人非常激动,动情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感谢!”我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接着,我们坐下来,和他“拉家常”。从雷取得口中得知,他今年已有70岁,虽有2个儿子,但因家境贫穷两人至今均没有讨到老婆。我问他,目前村里粮种补贴、新农合等惠农政策是不是全部得到了落实等情况时,雷取得伸起大拇指:“没得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村干部对我们都很好!”从雷取得家走出来,我又走访了7家农户直到
下午6点才从村里赶往乡政府集合乘车回家。
返回的途中,我脑海里不断的回荡着村民的话语,他们告诉我:黄溪自然村“除了经济上现在有些困难外,主要是村里由于支渠、斗渠、毛渠、堰塘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渠道堵塞,从而减少了水的流量,还有不少地段出现缺口,造成本来珍贵的水资源被白白地流掉,使地处偏远的耕地没有水灌溉,就连离渠道较近的水田也不能全部栽上早晚稻。有时大家为用水,还经常发生扯皮、争斗……”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有些感动,也有些沉重。想到像雷取得那样的特殊困难家庭,想到因大病而返贫的雷国平那样的家庭,想到因该村水利设施欠修而导致该村水田变旱田的状况……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是的,现在国家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补贴力度越来越大,给农村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因“大灾、大病、大学、年龄大”等导致返贫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使农民摆脱贫困是摆在我们面前要进行深入思考并逐步得到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田间地头的党员教育培训热起来
湖南宁乡:田间地头的党员教育培训热起来
“请问一亩田要准备多少种子既不浪费也不少?”“机插秧这田里的水是不是太少了?秧苗成活的几率大概是什么样子啊?”“我们这里种哪个品种的杂交稻合适一些?要产量高、品质好的那种。”
4月26日,湖南省宁乡市委组织部联合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在双江口镇育秧工厂共同举办第1期“田间课堂”。学员们纷纷与湖南省科技特派员、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吴朝晖博士互动,并表示“田间课堂”很实在,不到两个小时学到了水稻育秧、移栽、田间管理等内容,全部是干货。
常态开展让“田间课堂”热起来
“田间课堂,这个培训实在实用,想到以后可以经常在田间接受专家的面对面指导,解决平时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们生产的底气更足了!”党员致富带头人肖太平表示。
吴朝晖博士在双江口镇育秧工厂讲解水稻育秧技术
按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送课下乡、开展专家讲座”的要求,宁乡市委组织部充分整合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等单位在农业、科技、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组织各级专家、科技特派员下沉农业生产一线,全年在十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片区基地常态化开展”田间课堂”。每次“田间课堂”由片区基地申报教学主题,宁乡市科技局统筹选派科技特派员或者专家,提供技术服务保障。每年举办40批次以上,为全市2500多名种植大户和300多名养殖大户以及党员、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让农村党员教育接地气、冒热气。
精准对接让“田间课堂”活起来
“因种养大户技能水平不一、种养类别不尽相同,导致组织大规模集中培训效果不佳。我们要用足用活‘田间课堂’,通过培训时间、课堂地点、参训人员的精准对接,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吸引力和感染力。”宁乡市委组织部相关同志介绍。
吴朝晖博士在田间讲解水稻机插秧技术
宁乡市“田间课堂”,灵活安排授课人员,采取“1+1+1”的模式(即市外1名高级别专家、市内1名政策宣传员和1名技术指导)满足学员的不同层面需求;灵活安排培训时间,根据农时特点和作物生长阶段的不同,春讲播种,夏说管理,秋谈收获;灵活选择培训地点,以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片区基地为中心,切实提高党员群众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交流示范让“田间课堂”实起来
“如今种粮都不是以前的老一套了,必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才不会被淘汰。”双江口镇槎梓桥村党员孙国文今年种了280多亩早稻,作为一名种植大户,他表示,不仅仅自己要种好田,学好之后还要教一教周边的种植散户,一起来把水稻产量提上来,一起增产增收。
王坤波教授在宁乡市农村党员教育沩山片区基地讲解茶叶栽培、修剪、采摘等技术
在宁乡市沩山片区,湖南农业大学王坤波教授从茶叶采摘、杀青、烘干到揉捻,每个工序进行现场示范,使学员能掌握每个工序的关键技术;在夏铎铺片区,吴朝晖博士一边让插秧机示范插秧,一边从下种、育秧、机插等需要注意的细节进行讲解;在大成桥片区,科技特派员将就罗氏虾、澳洲虾的养殖进行详细介绍……“田间课堂”正通过专家手把手教、学员面对面学,共同交流先进经验,探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让党员群众相互总结经验,学习先进技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不断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助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第五篇:舞动在田间地头的青春-解说词
一丝稚气、略带拘谨曾是她走出象牙塔的真实写照,她胸怀理想、扎根沃土,为农村工作贡献力量,她一心为民、满腔激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她发挥特长、舞动青春,为百姓生活增姿添彩。
舞动在田间地头的青春
2012年1月,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的村级“万村网页”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优秀党建网站(网页)、“万村网页百强”,这些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一个大学生村官的努力,她就是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党支部副书记——汪刘群。
2009年9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她,紧紧用3个月的时间就走遍全村32个村民组782户,全面了解掌握民情村况。慢慢的,她已经和村里人打成一片,在农家小院经常能见到她和农户聊家常的身影,在村里的农家书屋时常能看到她辅导孩子们的情形,在田间地头常常看见她和勤劳的村民在探讨着种菜养猪。
[同期声] 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大学生村官 汪刘群 刚到村的时候,我也像其他的许多村官朋友一样,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更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后来我就跟村干部天天跟在他们后面,听看学,渐渐地我知道了,村里的日常工作是些什么。一次次走家串户中,一次次走访调查中,我知道了村里群众需要我做什么,我也知道了自己该要去做什么。
当她得知村里的果农们正为果树产量不高,经济效益比较差而烦恼时,她主动请教农技专家,并邀请专家到现场给果农指导,上网搜索有关的资料技术,在专家的指导下积极推广了“套袋技术”。为了帮助果农们节约成本,她又利用自己的电脑技术,通过网购每年为果农大批量采购套袋,为了给村里的果农提高经济效益。给村里的大棚蔬菜种植户程根华送书、送光碟,为他提供技术支持。
[同期声]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果农 程振焰】 以前这一块,长得不是很好,落花落果,还裂果。汪刘群用这些先进技术,(现在)不存在这些事,现在果子结得很好。
她将村里的农产品信息发布到农产品网站、“万村网页”上,给村民带来增收机会。她还和身边的大学生村官一起种植生姜,成立了“岳西大学生村官生姜种植基地”,带动村民致富。
2009年冬,村里外出务工的村民胡本才、余红霞返乡创业,到村部咨询创业政策,汪刘群将优惠政策一一讲解给这对夫妇,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创业意向,帮助他们确定了养猪这个创业项目。从养殖场选地建设到选择养猪的品种,一连2个月的时间她就天天忙碌在养殖场。胡本才办养猪厂缺少资金,汪刘群帮他们起草返乡人员创业项目申请报告,联系乡镇分管养殖业的领导一起到县扶贫办、农委跑项目,成功争取了8万元的创业资金。养殖场的猪生病了,汪刘群就到县畜牧局邀请技术专家,上门给他们讲解养殖技术和大量防治药品。为了打开销路,汪刘群还帮他们设计广告牌,教他们上网联系生意,打开销路。
[同期声] 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养殖户 余红霞 到县里(争取项目)写报告,到县里畜牧局争取项目,都是她去跑,给我们帮忙。技术都是她从网上帮我们搜索 查,还送给我们好多光盘给我们。
胡本才夫妇的养猪厂有了一定的规模,一窝窝的小猪崽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如今的店前镇瑞鑫养殖场已达1000余平方米,小夫妻俩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了。
走村入户是汪刘群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在一次入户中得知陈湾组的聂爱琴患有白血病,家里有年迈的公婆,儿子还刚刚上小学,家庭负担很重。看着被病魔折磨得变了形的聂爱琴,汪刘群很是难受,一有时间就去陪她聊聊天、说说话,细心开导她。
[同期声]汪刘群和聂爱琴一起的实况 你不能想太多,晓得不,你想着今天好好的就行了。之前那一年你瘦得皮包骨,头发都落光了,现在不也好得很。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为减免聂爱琴的医药费,汪刘群专门到70公里之外的县城为她寻求资助,办理大病救助,使聂爱琴每个月都能领取免费治疗的药。
三年中,汪刘群累计为50多户困难户申请政策扶持,为5户勤劳创业户作宣传、找项目,为2名贫困大学生、2名困难母亲、3名留守儿童分别争取了圆梦助学金、困难母亲资助金、“春蕾计划”助学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400余件。
[同期声] 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老党员 程百道 这个孩子工作非常积极,也热爱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也非常务实、认真,责任心很强,也非常过细,也非常勤劳,对于村里事情,她从不推辞,主动工作。群众只要打个电话,她就去帮忙,我们非常满意。
通过在农村工作的锻炼成长,在2011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汪刘群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爱戴和信任,当选为该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主题教育、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团委、妇联、农家书屋、广播、文化等工作,并联系包点窑形、中街、司口、陈湾四个村民组。
[同期声] 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党支部书记 程岳宏 汪刘群同志到村里来以后,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几乎就把全村的每组每户都到了,这种扎实的精神使我们很受鼓舞。对群众对老百姓抱着非常饱满的热情,特别是对困难群体有个慈善的心,而且有一个党员的责任心。工作的时候,特别是留守妇女儿童这一块非常关注。在日常的村两委工作中,什么事都抢着去做,使村里一些工作比她来之前有很大地改善。
2009年底村里的移民集中点新成立了前进社区,受支部委派,汪刘群主抓社区工作,在走访中发现社区居民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到晚上就凑在一起打麻将,邻里之间也不十分和睦,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汪刘群遇到了难题。一次偶然,她想到城里晚上很多人在社区里跳舞娱乐,能否把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社区来呢?可农村的群众很少有人会跳舞,汪刘群就自己先从网上下载舞蹈教学视频教学,自己学会了之后再教身边的群众学,并根据百姓的兴趣爱好,组建了“广场舞健身队”、“腰鼓队”、“戏曲队”,前进社区的文化生活也变得有声有色。
[同期声] 岳西县店前镇村民 程双桂(汪刘群)发动我们妇女不要打麻将,要跳舞锻炼身体。老人小伙子都锻炼好身体,现在有四、五年了,教我们舞蹈教我们健身操。在岳西(比赛)也得过三等奖,在(安庆)文博园得过二等奖。现在晚上都不打麻将,每天晚上都跳健身操,锻炼身体。
渐渐地,前进社区的麻将声少了、音乐声多了,吵架声少了、欢声笑语多了,前进社区也获得了县级“先进社区”称号。
[同期声] 岳西县店前镇党委书记 王传新 通过三年来的大学生村官岗位历练,汪刘群同志不仅增强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工作才干,更赢得了群众的信誉和普遍赞誉。
汪刘群无论走到哪总是用激情和执着感染他人,“村官”虽小,却联系着群众和政府。三年来,通过她和村委一班人的努力,店前村的“市级生态村”、“省级文明新风示范村”等项目得以落实并通过验收。她个人也当选为岳西县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安庆市第十四次团代会代表、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在连续三年的考核和聘期考核中,都被评为优秀等次。
[同期声] 岳西县店前镇店前村大学生村官 汪刘群 在村三年,我付出了真心,留下了汗水,收获了成长,这三年是我人生当中最宝贵的三年。
农村是历练人生的大舞台,在村工作的三年,汪刘群收获的有苦涩更有微笑,有付出更有收获,有艰辛更有成功,在未来的人生长河中,她带着村官的“泥土味”将会更加绚丽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