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岁的生命壮歌
22岁的生命壮歌
——追记原苏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四班班长孙茂珲
连日来,古城苏州的市民们都在关注着一名山东籍的消防战士——孙茂珲。是他,用自己的英勇壮举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是他,用自己的年轻生命撼动着人们的心灵;是他,用自己的无畏情怀演绎了一曲感人的乐章。
1989年出生,仅仅22个春夏秋冬,可就在这美好的青春年华,苏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班长孙茂珲,为了抢救百余名员工的生命,在生死关头,这名勇敢的山东汉子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与死神展开奋力拼搏,最终倒在了异乡的土地上。短暂的22年,他像一颗炽热燃烧的流星,划过美丽的苍穹,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生死抉择 英雄无悔
2月1日5时02分,园区亭新街达运精密有限公司发生火灾。起火厂房为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建筑,东西长120米,南北宽60米。起火部位为南侧厂房二楼车间全封闭水洗工段,燃烧物质为生产原料PC材料。
市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接警后,孙茂珲和战友们13分钟后即赶到现场。此时,PC材料在猛烈燃烧,产生大量黑色有毒浓烟。面对员工们的呼救,孙茂珲和队友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快点!快点!在指挥员余杨指挥下,孙茂珲和战友们很快成功疏散被困员工。
“里面可能还有人员被困!”厂方当班人员急切向消防官兵报告。厂房跨度大,部分屋顶开始倒塌,有毒浓烟高度聚集,能见度极低,并伴有不断的爆炸声,搜救难度极大。“指导员,我是班长,我上!”茂珲迅速向中队指挥员请缨,立即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等救援防护装备。在征得指挥员同意后,与中队长助理王浩君组成搜救小组,深入火场搜救被困人员。偌大的封闭车间,灼热难忍,能见度极低,寸步难行。他们相互掩护,摸索着向前推进,体力消耗极大。正当他们继续向火场推进时,中队长助理王浩君的空气呼吸器储气即将耗尽发出报警声。在向中队指挥员报告回撤途中,遇到高架货架塌落物将安全导向绳埋压,无法沿绳安全撤离。
生死时刻,孙茂珲对空气呼吸器已经耗尽的王浩君示意:“你别动,我气瓶里还有点气,我去找出口!”在外监护的战友们迅速组织强攻搜救,经过奋力搜索,6时30分,深度昏迷的王浩君被成功救出,7时15分,孙茂珲被救出,经医院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生命。“是孙茂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怎么样?”这是苏醒后的王浩君对战友讲的第一句话。
铁军本色 侠骨柔情
孙茂珲出身在山东莱阳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他就立下长大当兵入伍的志向。2008年12月,19岁的他抱着“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当一个出色的兵”的信念来到了部队。
消防业务训练,比的是体力、毅力,他身高、体质并不占优势,在新兵连举行的第一次考核时,成绩很不理想。为此他暗下决心,体能训练中,针对自己的弱项——单杠训练,他找来绑带叫队友把自己的双手捆在单杠上,利用休息时间坚持训练,别人拉30个,他就坚持拉50个。功夫不负有心人,孙茂珲的训练成绩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在新训结束前的综合考核中,他取得了体能项目2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好是更好的敌人,我要永争第一!”在新训队奖励的笔记本上,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下队后,他以近乎苛刻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对中队70余种常规器材、100余种特勤器材的性能标准、技术参数等熟记于心、应用于行,很快成为了装备管理的行家里手。担任中队通讯员后,他对辖区的情况了如指掌,俨然成了中队的“活地图”。
2011年初,入伍刚满两年的孙茂珲因综合素质过硬被中队选任为战斗四班班长。被任命的当天,孙茂珲在班级学习室内的荣誉栏上写下了“队衰吾耻,队兴我荣”的班级格言,用于激励自己和本班战士。
在日常管理上,他以“大哥哥”的身份爱护关心战士,做到餐桌上看饭量、走路中看形态、言谈中观表情。一次他发现班里1名新兵思想有波动,通过谈心得知该同志父母因家庭经济原因闹矛盾后,他立即与其父母取得联系,通了近3个小时的电话,终于解开了新同志思想疙瘩。事后,孙茂珲还及时向中队领导汇报,发动中队官兵为这名新兵捐款捐物,并捐出自己一个月的津贴。
孙茂珲带兵肯动脑筋,他将“三互”工作法运用到实践中,将班里同志划分为三个互助小组,互学所长、互补所短、互帮互助。他按照“一兵一爱好”的要求,带领班内战士成立了短笛、泥人两个兴趣小组。他针对中队进口器材多的特点,自费购买外文字典,刻苦学习外语,掌握基本英语口语对话,翻译编写进口器材操作说明。
烈焰熊火 铸就忠诚
“他大事小事抢着干,每次灭火救援他总是冲在前头!”谈起为人诚实,吃苦恳干的孙茂珲,指导员余杨泣不成声。
去年9月27日,园区联升科技厂二甲苯罐区发生储罐泄漏火灾,火势凶猛,并形成约300平方米的地面流淌火。情况万分紧急,特勤三中队接到增援命令,及时赶往现场救援。在火场,孙茂珲不惧二甲苯的中毒危险,主动请缨,亲自架设9米拉梯登上随时有坍塌危险的顶棚连续强攻灭火6个多小时,为成功扑灭火灾作出突出贡献。入伍四年他先后参加灭火战斗500余次,参加抢险救援4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30余人次,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三次嘉奖,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一个人活着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贡献了多少”,这是孙茂珲的感言之一。入伍四年,他积极参加各项爱民实践活动,先后捐款近1万元,并长期资助驻地1名贫困学生、1户孤寡老人。2010年2月,孙茂珲通过广播得知驻地某医院抢救车祸病人急需血液的消息,他立即请示领导,赶赴医院,一次献血500毫升。2010年8月13日凌晨,孙茂珲在一次灭火疏散行动中,捡到了一个内有万元现金的包裹,他毫不犹豫地交给了现场警察,并协助及时找到了失主。
花落无声 可歌可泣
孙茂珲的英勇壮举得到了公安部消防局、苏州市政府及工业园区等各级领导的褒扬。获悉情况后,部局、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向孙茂珲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和崇高敬意。孙茂珲的英勇壮举、舍己为民的崇高精神,已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社、中新社、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苏州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其舍生忘死、英勇救人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苏州新闻网当日刊发此消息后,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反响,当日已有数千人跟帖,发表评论,纷纷向这位山东人民的好儿子学习、致敬。
第二篇: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壮歌!
-----读《斑羚飞度》有感
梁堂乡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 吕建乐
四年级在学《生命桥》这篇课文时我就被羚羊们的舍己忘生的精神所震撼,不经意间得知《生命桥》是源于作家沈石溪写的《斑羚飞度》。于是暑假有机会就拜读了一下。
这篇文章写了在斑羚群们陷入了绝境时,老斑羚们为了让自己的种群能够生存下来,牺牲了他们自己的生命。还有一只镰刀头羊,也像老斑羚们一样,牺牲了自己,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如果能让斑羚们跨越六米的纪录,只有一个办法:有一半的生命为另一半的生命做飞跃的桥梁!面对死亡,他们并没有犹豫,快速分成两拨,准备英勇地离去!
那只镰刀头羊,那只强壮的镰刀头羊。果断的做出了牺牲自己的决定。虽然他很年轻,但是他愿意和老斑羚们一样!因为,他,是年轻的头羊!他认为,这是一只头羊应该尽的责任!
接着,一只又一只的年轻斑羚,向老斑羚那一拨慢慢的走去。
这如此悲壮又英勇的场面,震撼了我的心灵!生命的延续,使无数只老斑羚粉身碎骨!那一座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的桥梁,是老斑羚门为年轻斑羚们架起的犹如彩虹般美丽的桥梁!
我的眼泪就不由得夺眶而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行为是人人都敬佩的一种无私的精神!
这使我联想到了我姥姥家的小狗。狗是最忠实的,也是让人敬佩的,虽然狗的地位不高,但是我还是要说一下姥姥家那只无私助人的小狗。
冬天,正是严冬,北风呼呼的吹着,小狗看见窝后面的刺猬一家将要冬眠。不顾自己寒冷,把他的被褥全给了刺猬一家。我想对刺猬一家说:“你们又香又甜的梦里是否飘荡着小狗欢欢那忠实的面孔和它的笑声?”我想小刺猬一定会知恩图报的。愿它们做一个甜美的梦。
动物之间总会发生一些悲壮感人的故事,动物也都是爱憎分明的。我们人类要保护动物,虽然我们类比动物强大。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或如斑羚们默默地付出,或如彩虹展现瞬间的美好-----只要你肯奉献,那么生命便是可贵的,因为每个人只拥有一次。生命是永恒的,因为它与民族、为正义、为真理、为理想而辉煌。
奉献便是生命的永恒,奉献便是生命的价值,奉献就是生命壮歌的主旋律!
指导教师 宋晓冬
第三篇: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
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读中悟、悟中读,分层读悟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读中明白道理,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的壮歌》之《蚁国英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
学习运用重点词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3、情感目标
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感悟其中蕴含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重点词理解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肝胆俱裂”,感悟将外层蚂蚁称为“蚁国英雄”的原因。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并收集蚂蚁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面蚂蚁的卑微
1、今天车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17、《生命的壮歌》中的一篇——《“蚁国英雄”》
2、看到蚂蚁,你会想到哪些词儿?()
过渡: 是呀!一只普通的蚂蚁,通常体长不过2到5厘米之间,米粒都比不上,重量不足毫克,真的跟毫毛差不多轻。
让我想起了文中的一个词“区区弱者”。(板书:区区弱者)
3、那么英雄呢?什么样的人被成为英雄?
过渡:是的,英雄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胸怀和业绩,有着铮铮铁骨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是一座丰碑。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能画上等号呢?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困惑走进课文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蚁国英雄”
教学思路:通过这些情景预设,使学生直面蚂蚁的卑微,并让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小小的蚂蚁,怎么会被称为英雄呢?
板块二:初读,把握课文脉络
1、初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第一遍读文,老师的要求是:读准、读通,不加字、不漏字。划出令你深有感触的句子。
2、字词关
A、文中有一些词语。谁来读读?(出示词语)
B、你们会不查字典解释词意的方法吗?我教你们一种——触类旁通法
“肝胆俱裂”:俱,想到什么词语成语,万事俱备、玉石俱焚、面面俱到、、、、、、所以,俱的意思是——都,我听说过:肝都气炸了,那么“胆”呢,胆子吓破了。说明非常害怕、恐惧或痛苦。
另外两个,可以用我的方法,可以用自己会的方法,更可以自创。“教学可以相长”
生可能:联系上下文解释:火舌舐动。
束手待毙,毙,想到“枪毙”就是“死”的意思。束手:手被捆起来。捆起
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坐着等失败。
3、用填空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根据小标题划分层次。
板块三:体悟蚂蚁的壮举
1、过渡:一个好故事,一段好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感动和泪水。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令你心惊肉跳,甚至惊心动魄呢?静下心来,先轻声读读,再默读划下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5、交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震撼?
教学思路:至此,学生大体理解了课文内容,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蚂蚁出人意料的举动让学生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和强烈的震撼。及时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让学生在朗读时把这种情感读出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中,更好地了解、感悟课文内容。
6、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迅速地扭成一团,而且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呢?再默读全文,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
7、交流
1)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火势凶猛?(显示)
2)自由读、指名读。
3)你仿佛看到了那是一场这样的大火?
4)这一刻,对于区区弱者——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
8、在熊熊烈火中,万万没有想到——(引读)
9、蚂蚁们想雪球一样飞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它们要穿越火海,逃离火神。(想象说话)在熊熊烈火中,我们仿佛看见——,我们仿佛听见——,我们仿佛闻到——
教学思路:阅读要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通过反复品读,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蚁团突围时的情景,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在读中获得熏陶、洗礼和升华。
10、同学们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可是你们可明白它们的心、它们的情吗?如果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们会怎么想呢?
1)外层蚂蚁呀,你们的身体那么小,怎么能抵挡这烈火的焚烧?
2)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经被灼焦,为什么还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3)外层蚂蚁呀,你们的寿命很长,活着多好!你们难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
教学思路:通过让学生想象外层蚂蚁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想象体会,使得学生深刻感悟到外层蚂蚁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
11、再读读这一段话,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这是让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12、交流:可、并、竟、突然、并、但是、却(齐读这一段)
13、蚁团之所以不见缩小,是因为,引读——(显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14、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显示: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讨论:为什么称外层蚂蚁为“蚁国英雄”?你从哪里读出它们的英雄行为?蚁团不见缩小说明了什么?这些区区弱者的悲壮之举使你受到了哪些启发?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教学思路: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因为它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教者马上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层的蚂蚁已经死去”,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具体感悟灾难的巨大、献身的壮烈。接着,以“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为什么能“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诱导学生由表及里,由蚁国英雄们的行为推及它们的精神世界。从学生的发言不难看出,他们的感悟是具体的、深刻的。紧接着,以“这样看来,它们是‘死’去了吗”,激起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最后,教师以动情、形象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做总结,更是水到渠成地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激发起学生对蚁国英雄们的敬佩、赞美之情。
15、音乐起,教师深情描绘蚂蚁重建家园的片段。
教学思路:从开掘内心体验的角度入手,走进蚂蚁的内心世界,感悟其舍生忘死、奉献和牺牲的精神。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使朗读
和悟情有机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发自内心。拓展蚂蚁家族经历劫难后获得重生辛勤劳作的画面,通过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使学生产生一种感动和力量,这是另一种深刻的“对话”。
三、全班交流,领悟生命的价值
1、让我们合上书本,掩卷沉思„„你们在想什么?
2、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看看蚂蚁的“蚁”字。是由虫字旁和一个义字组成的。你觉得这个“义”字代表什么呢?
3、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独臂英雄丁晓兵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辞中是这样说的:(显示:“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
4、如果请你给这群蚁国英雄们写一句颁奖词,你会怎么写呢?拿起笔写下来。[[[[[
5、小小的蚂蚁是弱小的,是卑微的,但是它们的生命同样是伟大的,是值得敬重的。
板书设计
17、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
火神肆虐不松动分毫
火舌舐动不放弃岗位
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第四篇:《生命壮歌》说课稿
《生命壮歌》说课稿
《生命壮歌》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生命的壮歌》这篇文章是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第五单元 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有 二个故事《蚁国英雄》和《生命桥》,《蚁国英雄》讲的是一群蚂蚁团结合作,扭成一团,肝胆俱裂战胜火海的感人故事。
《生命桥》讲的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感人故事。故事场面悲壮,揪人心肺。是颇具匠心的,内涵极其丰富。
首先这两个小故事都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的关健时刻所表现出的合作与献身精神,对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情操的熏陶无疑是积极奋进的。其次,两个故事的悲剧的产生都是人为造成的,是人类自己进行反思的好例子。再次,两个故事语言优美,字字句句感人肺腑,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因此,本文是老师引导下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体验、学好语文、感受生活、熏陶情感、体验生命的极具人文性的佳作。
我预期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到蚂蚁、羚羊团结合作、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伟大的献身精神。
3、关注学生体验交流中新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习动物的合作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
2、通过学习感受动物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感悟动物的伟大,体验生命的伟大。
二、说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导入新授。
在教学前 我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学生一定想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生命壮歌》?《蚁国英雄》“英雄”做了什么?“生命桥”是怎样搭成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授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
2、巧抓互动点,教师“穿针引线”。
首先,重视指导通过朗读的理解。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很多地方能意会而不会言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我不仅采用了个别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而且还多次采用了师生接读,合作朗读。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
其次,理解的牵引。让学生读、画、议、再读的方式抓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备课时,为每一个环节,巧设小问题。出示的课件中,通过理解一些典型词语蚂蚁和羚羊的舍身精神。让学生知道动物它们不能用语言商量,却能在危机前,在那么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决定。这表现了动物的什么精神?这样的提问,一下子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大家的理解又会加深一层。总之,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3、巧抓想象点,使学生“情感蔓延”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是推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我在文中设计了两处想象训练:A、通过学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想对这些动物说些什么? B、生活中你知道那些人具有蚂蚁和羚羊的精神?学生一下子就情动才涌,理解到深处,自然就有说不尽的想法。
4、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篇课文有两个故事,我通过一扶一放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实效的理解课文,又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于第一个学习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学法,以此运用这个方法来学习的第二个故事,学生采用了读、画、议、再读等一些方法,亲自走进文感悟故事的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5、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更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教学时,我注意制作一些直观而且对教学发挥实效作用的教学课件,有有声有色的引人入神的羚羊跳崖动画课件,有蚂蚁被烈火包裹的壮观画面,以及有美观漂亮的幻灯片,这些课件都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辅助作用。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1、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地方。
2、汇报学习结果。说出自己感动的原因。
3、教师小结并让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
( 二)利用学法,自读自悟。
1)通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自学生词,读通语句。
2、检查。
3、指名完整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
2)精读课文,读出感受。
1、学生自读,教师随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注:教师的随机了解既是与学生合作交流,又是帮助辅导,更是获取学生学习的信息,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
2、汇报交流。(顺学生思路进行教学)
(三)由此及彼,升华认识。
这个故事读完了,但想到了些什么呢?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总之,想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以此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受益匪浅。
《生命壮歌》说课稿2
一、教材体系:
苏版教材第八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生命的塣歌》。本次说课以第二篇短文的程序为例。
苏版教材的基本特点是凸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选课文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极力倡导学生关心自然,关爱生命,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这篇课文就是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组成的生命塣歌。虽然两篇文章的题材不同,主题却相似,都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的再现了动物逃生的悲塣场面。讴歌了区区弱小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生精神。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从容赴死的塣举,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生命桥”这篇文章真实的再现了羚羊顽强的品格和极好的群体精神。面对着强大的敌人,他们常常谁也不愿独自逃生,宁肯同归于尽,以至于造成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课文中以朴实、苍凉的笔调勾画出了一副“生命的桥梁”图,深深的揪痛人们的心。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学完“蚁国英雄”之后学习“生命桥”这篇短文时,学生已经能初步感受动物之间的这种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在学习方法上,他们基本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但是,羚羊生活的实际离学生的生活是很遥远的,平时又很少涉及这种哺乳动物的知识,尤其是对他们的生活习性和良好的群体精神缺乏认知,因此对羚羊的认识不够全面,这都将影响着他们的阅读和感悟。
三、重点难点: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小羚羊,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理解“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两个只识不写的字“涧”“瞪”。能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一篇短文。
2、通过阅读感悟,能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
3、把课堂内的学习向课外拓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广泛、深入地阅读有关文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目标:
1、在阅读中感受羚羊合作团结,勇于献身的精神。
2、通过学习,乐于去了解羚羊以及其他动物的感人故事,增加对动物的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
五、课前准备:
搜集羚羊的资料,了解这一濒临灭绝的动物。
六、教学程序设想:
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适当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发展。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以读促讲,以讲促悟”的教学方法,并努力构建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朝着预期的目标迈进。
这是一篇扣人心弦,催人思考的文章,在学了“蚁国英雄”后,学生的灵魂深处已经受到了较大的震撼。在这时,如果教师要一味的坚持以烦琐的分析讲解来替代学生的阅读思考与感悟反而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严重的是强占了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权利。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1、以读促讲,读中感悟。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学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时间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创造的情趣。
(1)以个性化的阅读取代烦琐的分析。
“生命桥”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词语,是能让每个读者流泪滴血的题目。在学习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借助前一节课学习“蚁国英雄”的学习方法,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文章中最令你感动的,并在空白出适当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在书旁批注,实际上是给学生一个直接跟作品与作者对话的机会,同时也把学生推进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个性化的阅读,选择性的学习,是尊重生命个体的表现。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是认识上的一种差异,要善于包容不同的感受,倾听不同的心声。在各种各样的读中,他们记忆中的相似模块被震醒激活,深藏在体内的激情被点燃。此时,教师声情并茂地阐述,娓娓的深情,就把学生、作者和文本一起带进那苍凉、悲塣的一幕之中。
(2)以多样化的朗读渲染真挚的情感。
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则是学生直接抒发情感的最佳时机。老羚羊用生命的死亡架起一座座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过悬崖以求得生存那悲塣神圣的场面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时候,怎么能不为之动容呢?老羚羊以生命的坠落换取了年轻的羚羊的重生,这是何等的从容、令人震惊呀!年轻羚羊那种一心想着别人,心中装着他人的可贵的团体精神是多么令人佩服呀!在轻读、默读、齐读、引读、小组读、个人读以及听、评、想中,学生的心与那些命运坎坷的羚羊连在了一起,他们不禁为人类的残酷举动而感到鄙弃,发出强烈的控诉。
(3)以课题为灵魂提高语感能力。
课题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在课堂教学之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说“蚁国英雄”和“生命桥”是一首生命的塣歌呢?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再回到整体上把握课文,深刻课题的含义。比较内容与主题时,学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再现了动物在面临逃生的悲塣场面,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正是因为他们的塣举才赢得了他人的'生命的。这才是一首真正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的献身塣歌呀。
2、举一反三,迁移延伸
迁移是高素质的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表现,是发明创造的核心。在学习“蚁国英雄”这个故事时,学生就已经出了学习的方法:初读感知文章内容,精读深入理解感悟,感情朗读表达情感。这时学习“生命桥”,学生就能把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运用,从而激活大脑中储存的以有的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在课内习得的策略又将推动课外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自主合作,持续探究。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学生有探究、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有被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有承担责任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还要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思维能力,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潜能。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身心,教学才会有源头活水喷涌而出。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质疑,讨论,研究。在学生读过文章画出感人的句子后的交流就是一次平等的对话过程。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聆听同学的中生成新的观点,真正走上了学习的主导地位。
在全课教学结束之际,播放一段有关羚羊的现状的资料,并意味深长地讲述:对于任何一种物种都是地球的财富,更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切望避免,当我们的后代需要了解它时,却只剩下皮毛、标本和照片了。学生才建立起的对羚羊的关切热情就会促动他们自由地阅读,积极地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样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正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一。
在此基础上,我提供了大量的人类的感人“生命桥”的故事。例如洪水中,美国的“911”事件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不仅仅是动物,人类也是这样的。
课本只是学习的载体,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巨大教育功能,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我们要努力使每一堂语文课成为学生继续学习探究的起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认识生命的价值。
第五篇:生命的壮歌读后感
生命的壮歌读后感
(一)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生命的壮歌》这一篇课文,读完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悲壮的小故事:一个讲述的是一群蚂蚁被烈火包围,烧得都发出了焦臭气味。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可是外层的蚂蚁们都快被烧死了,却仍然誓死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它们是多么的伟大啊,难怪被别人叫做“蚁国英雄。另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一群羚羊被猎人赶到了悬崖边,它们进行了一场生命的接力——老羚羊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年轻羚羊架起了一座座生命桥。老羚羊们是多么的伟大无私啊!它们心里只想着别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它们这种可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蚁国英雄”和老羚羊们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却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它们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令我敬佩。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人类呢?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为了国家,为了社会做出了贡献,例如:堵枪眼的黄继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为了救学生牺牲自己的谭千秋;还有为了救“非典”病人牺牲自己的叶欣他们都是那么的伟大无私,都有着这种无比可贵的精神。就拿为了救“非典”病人牺牲自己的叶欣和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小英雄们来说,叶欣为了救病人,起早贪黑,每天早上很早就来上班,甚至有得时候早得医院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每天晚上叶欣都要很晚才回去,有得时候她的同事都回去了,她却一直在加班,直到凌晨才回去。叶欣有得时候忙得连家人的电话都不接。叶欣她总是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她的每一样工作都是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非典”是一种传染病,面对着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见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就这样,叶欣每天都要治疗很多“非典”患者,时间长了,叶欣突然感觉自己身体非常不舒服,经检查确定,叶欣染上了“非典”疾病,很快叶欣就去世了。还有四川的那些小英雄们,在发生地震时临危不惧,一心想着别人的安危,却不想想自己,还冒着危险把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给救出来,楼梯上的石头砸了下来,他们却仍然坚持把伙伴们救下来。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坚强啊,面对困难永不屈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啊,它们是多么的伟大无私啊,等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向它们一样伟大无私,做个有心人,也要做个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生命的壮歌读后感
(二)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羚羊的故事,说的是:羚羊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羊生儿,公羊持家,它们在草原上、原野上,随处都能安个家,它们活得那么有滋有味,那么秩序井然,那么悠然自得。
真所谓“人”有旦夕祸福,这一日,灾难降临了:它们的住处被部分黑心的猎人发现了,羚羊被赶到悬崖边。
你知道当猎人们把它们赶到悬崖边,它们是如何逃生的吗?它们先是一只小羚羊跳下悬崖,接着一只老羚羊跟着跳了下去,只是老羚羊跳的高度稍低些,而且恰好让小羚羊的脚踩着老羚羊的背„就这样,小羚羊跳上对面的山崖,老羚羊却坠入了万丈深渊„就这样,所有的小羚羊得救了,所有的老羚羊都牺牲了„
每次读到这里,我就激动不已,不为逃生的小羚羊,也不为牺牲的老羚羊,而是为羚羊间秩序井然的组合、救援„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深的教育,那就是为难时的临危不乱和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