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派出所民警妻子事迹
默默奉献,无私付出
------马练派出所民警梁耀凤妻子事迹
嫁人不嫁警察郎,日日夜夜守空房。特别是在马练这偏远山区工作的‘山佬’警察,嫁了你就变成了一个山婆。马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的妻子黄月兰婚前经常听到她的一些好姐妹这样对她说。2002年她不顾好友的反对,毅然与在离工作单位富藏乡政府100多公里工作的梁耀凤结婚了。作为一名警嫂,深知丈夫的工作的艰辛。多年以来,从工作和生活上一直无私的奉献着,默默的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她说:当警察的爱人,要付出比别的家庭更多的牺牲甚至委屈,但这苦中有乐的日子也是他人无法体会到的。
1997年,梁耀凤分配到马练派出所工作,这一做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他当过户籍民警、治安民警,在所里的每一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他都到场,每逮捕一个人他都参与承办,是所里的业务骨干,多次获得县局的表彰。2000年被提拔为为副指导员,2003任派出所政治教导员。这一切都有黄月兰的一半功劳。
从新婚第一天开始他们就没有其他年轻人的那种都市玫瑰的热烈浪漫,他们少了许多彼此交流的时间,少了许多彼此关爱的时间,更多的是她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对与丈夫这份工作,她也曾埋怨过,是他的这份工作夺走了原本属与她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也盼望过这个山佬警察能尽早调出来,以缩短大家的距离。但每当想到山区治安环境的稳定,瑶乡人民的安居乐业。她就会由衷的为自已的丈夫感到自豪,一想到这一切都有丈夫的一份功劳,也有自己的一份付出时,她会发自内心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马练是**也是**市最边远的山区乡镇,到县城70公里,但由于路非常差,交通条件十分恶劣,坐车要坐五个小时,相当于从县城到省城的坐车时间。为了多点时间陪丈夫,使丈夫能够安心做好工作,无后顾之忧,黄月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经常用周末时间坐车到马练看望丈夫。她每次都是周五下午下班就从富藏坐班车赶到**转车,后坐车去马练,每次见到丈夫时都已经是深夜了。周一又要在早上三点多钟坐车赶回单位上班。2002年,梁耀凤开摩托车下乡工作中发生事故受伤,正在恋爱中的黄月兰得到男朋友受伤的消息后,连夜租摩托车赶马练,晚上十点到马练时见到受伤的男友,她没有流泪,在后的几天里,她精心照顾了这位受伤的警察。现在梁耀凤作为派出所的领导,出来陪妻子的时间更加少了,黄月兰去马练的次数更加多了,每当万家团圆的时候,小两口也常在山里度过。结婚几年来,为了使其他民警能够回去与家人团聚,黄月兰都在过年过节时主动到马练陪丈夫值班,在马练她已度过了几个春节。由于在马练的时间较多,她说话时也常会不小心说出山里的话,朋友们也会笑她真变成山婆了,但她笑对朋友说:为了丈夫的工作,我没办法,我也无悔。
梁耀凤的家是寺面镇,离马练比到妻子工作的地方还要远50多公里。他家里有父母,还有爷爷奶奶也要照顾。这个责任自然也落在黄月兰的身上。她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经常中午请假回家看望老人,晚上又坐车回单位。2008年元月,梁耀凤年迈的奶奶病重卧床,黄月兰主动提出自己坐车回去看老人,让丈夫安心工作。后来在丈夫回到家时,奶奶已经离开了人世。满脸的悲哀,他后悔他的不孝,但妻子和家人都没有责怪他,反而安慰他,让他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去。
人民警察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刚强和力量的代表,当大家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徜徉在馨香的公园,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的时候,是人民警察这样一个群体在默默守护着人们的祥和与安宁?是人民警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战斗在黑暗与白昼之间,用正义之剑涤荡着人间的邪恶和污浊,忠实地实践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诤诤之言,人民警察是和平时期最繁忙、最艰苦、最是危险的一种职业,也是最神圣的职业。黄月兰从嫁给一名警察开始,就已经准备为他的工作付出辛苦,就准备为他的事业撑起一片家的天空。因为她爱他所以也爱他的这份工作;因为她爱他所以也爱他对事业的热情。几年的婚姻生活使他已经习惯了警察,习惯了成山佬警察的妻子,习惯了为家为丈夫付出。现在黄月兰自己也时常生病要有人照顾,但她为了使丈夫能够安心工作,她尽量自己照顾自己,并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好各项任务的同时,辛勤操持家务,尽心孝敬老人,为丈夫的事业撑起半边天、当好贤内助,用女性博大的爱心和广阔的胸怀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第二篇:XX同志系XX派出所民警XX同志的妻子
XX同志系XX派出所民警XX同志的妻子。现系XX县建设局规划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档案和统计工作。XX同志自2005年1月和XX结婚后,她的丈夫XX在XX派出所从事管区民警兼户籍内勤工作,因公安工作的特性经常需要在派出所加班加点工作、值班,不可能经常性的照顾家里,她对家倾心全部,与邻里和睦相亲,她总是以真挚的情感、博大的胸怀,对待周围所有的人,更是以这种无私的奉献,默默支持着丈夫,与之共同热爱着警察事业。当丈夫的事业与自己和工作发生矛盾时,她最大限度地选择了支持丈夫。当有人提及XX同志时,她曾笑谈道,我嫁给了XX,他却嫁给了公安,但我能理解他,他是警察,心系人民安危是他的职责,能让他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让家庭拖他的后腿,也是我的骄傲。她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朴实、勤劳、贤德中国传统美德的妇女,她把对丈夫的爱融入到对家庭的无私奉献中,全力支持着丈夫的事业。自结婚以来,XX同志一直关心和支持公安事业,默默地为了自己丈夫的工作而无私地奉献,尤其是今年以来,她更是一如既往地支持XX同志的工作,使得XX同志在今年的“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信息采集中能够消除家庭的后顾之忧,一心投入到
第三篇:派出所优秀民警事迹
千锤百炼基层中,戎装巾帼胜须眉
黎建芳同志是某某派出所一名有着16年党龄和28年警龄的“老”民警,自加入警队以来,始终从事基层一线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她无怨无悔,兢兢业业,用热心和激情无数次演绎着点滴的奉献之举,是一位“千锤百炼基层中,戎装巾帼胜须眉”的优秀典范,被民警亲切地称为“芳
姐”。由于工作出色,她先后立功受奖和评优评先12次,年逾知天命的她总爱燃烧激情为警队增添光彩。
好女当作男儿使
2005年亚艺节期间,某某辖区承办多项大型庆典活动,高级别安保任务层接不穷,成为全市安保工作的主战场,任务十分艰巨。为实现上级机关提出的亚艺节“零差错”和“四个确保”的工作总目标,芳姐模范带头,树立起“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崇高奉献精神,并以警队“老大姐”的身份向领导主动请缨,率领全所女警与男民警们齐心上阵,站岗执勤,维持秩序,始终坚守在安保任务最繁重的第一线,与广大男民警共同筑起了一道坚固的亚艺节平安长城。
南粤融冬,寒气逼人,但这丝毫也不减她的工作热情,上了年纪的她始终坚守在现场执行保卫任务,连广大男民警都竖起了大拇指夸她,“芳姐你真是好也”!由于工作忙,她不能照顾年近耄耋的老母亲,老人长时间见不到女儿老是唠叨,说她没用,骂她不孝。可是为了执行警务她不得不作出选择,坚定地将对党和人民的忠心摆在了对母亲的孝心之前。所领导知情后多次劝说:“芳姐,天气太冷,你又上了年纪了,家里还有老母亲,晚上还是回家照顾老人吧。”可是她却将领导的关心化作鞭策热情,气温骤降,热情升温,坚持亚艺节期间每天上岗执勤,不叫一声冷,不喊一声累。她坚信:“别人能坚守,我也一定能!我决不掉队,更不拖队伍的后腿。”
心系群众献爱心
微笑和帮助是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式,在芳姐眼中,群众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她总是喜爱将微笑和帮助送予需要的群众。哪怕是群众的一件小事,她也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一举一动体现出强烈的亲和力。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遗香”。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她老是觉得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群众办点好事、办点实事。因其心系群众,奉献爱心,同事们都美其名曰:“玫瑰使者”。
2006年盛夏的一晚,正好芳姐值班,她与同事们一起参加夜晚巡逻,当巡逻至千灯湖附近时,远远发现一名小女孩在路边放声哭泣,周围却不见家长。见此情形后,芳姐上前轻声问道:“小姑娘,你好呀,怎么了,为什么哭泣呀?”面对笑容和蔼的警察阿姨,小女孩很快就止住了哭声,答到:“我,我,我找不着爸爸妈妈了,我好害怕。”原来是一家三口出来散步,因为小女孩调皮与爸爸妈妈走失了。了解情况后,芳姐询问小女孩的家庭住址,可是小女孩除了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就读于南约小学外,再也不能提供其他有效信息。芳姐通过多种途径与南约小学负责人取得连系,并通过校方了解到小女孩的家庭住址,很快就将小女孩安全地送回了家。看到小女儿被民警阿姨送回家后,家长王某夫妇感激万分,连连向芳姐道谢,并取出1000元的酬谢金要她一定收下,硬是让芳姐推了回去。她向王某夫妇说道:“看到你们一家人团聚我就很高兴了,希望你们以后多留份心,千万不要再让孩子走失了。”淳朴的一句话,感动得让王某夫妇掉下了眼泪。此事很快就在辖区中传开,不少群众都知道“芳姐”这个响当当的大名。
快乐是可以传递的,看到他人快乐,所以自己也快乐,这是芳姐心怀深处的人生哲理。多年来,只要有支援灾区捐款捐物活动,她总是捐献得最多的一个,累积捐款捐物价值超出6000元,她广施爱心、乐于助人的仁义之举在警队中数一数二,善事做多了,人缘也就自然好,大家都非常乐意和她深交。
淡泊名利胸襟豁
有人说,“天使能飞,是因为她把自己看得很轻”!现实中,芳姐是一个把个人名利得失看得很轻的人,甚至有许多不理解的人说她“傻”。可是这看似“傻”的女民警却有着宽广的胸襟和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即使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和荣誉,她也总爱往年轻有为的民警身上推,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为年轻民警积累从警阅历,增强政治资历,为警队的软件建设和人才储备默默而无私地奉献。
2006考核时,由于芳姐本职工作出色,年终考核大会上一致通过拟给予其嘉奖和评优评先。这位对着群众总是亲切和蔼的女民警,在荣誉面前却总是横推冷硬,就像一个火球一样不愿接手。她找到领导说:“领导呀,领导,我都上年纪了,也曾经做过中层干部,拥有了不少荣誉,我很知足了,这些还是给表现好的年轻人更合适!”面对芳姐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却,领导只好将本应属于她的荣誉给了其他民警。看似很“傻”的芳姐,其实内心比任何人都清楚,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民警就应该为警队储备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人说芳姐太傻,可她就是象老黄牛一样只顾耕耘拉车,不愿索取草
料;有人说芳姐太笨,可是她却实实在在做好基层警务工作,热心真诚地对待群众。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有做人的准则,不想改变自己,将来也不会,这一辈子就这样一路走下去了,直到走不动为止,既然是头老黄牛我就顾好拉车耕耘,既然傻就傻到底吧,只要问心无愧就行”。
第四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
——记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积桐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
社区警长唐积桐。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03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03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
第五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
——记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积桐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03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03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唐积桐在心里,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将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作自己真正的亲人啊。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每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贱富贵,不管长住短住,唐积桐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唐积桐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就拿他现在管辖的苏中社区来说吧,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阳台上堆的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
有一年春天,唐积桐到平安巷贫困居民老吴家走访,见老吴卧病在床,同老吴一起下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此后,他就把老吴家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会干部一道与民政部门打了不少的交道,最终为老吴家争取到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老吴的燃眉之急。老吴含着眼泪,握着唐积桐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社区里有户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孙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学过烹饪,但因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脾气变得有点古怪,加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逐渐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孙子,内心非常着急。唐积桐了解这个情况后,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会他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并帮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终使小郁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感动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节前夕,苏中新村有户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长期矛盾,积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随时随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过年,三天两天地往家跑,分别与王家父子促膝谈心,并会同司法科、居委会的有关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调处,最终使矛盾钝化,父子握手言和。邻居们得知后,都笑着说:“要不是唐警长,怕是我们这个年也过不安稳。”
唐积桐有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对东升路一家陈的人家进行户口项目核对登记时,发现陈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错误。其中一个小孩登记为“女”,而户口底册上却为“男”。老唐当即告诉了陈家的户主,并细心讲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陈家人感动地说:“不是你这次上门核对户口,我还不知道户口薄上有问题,感谢你及时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误事了!”像这样的事,老唐遇到过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唐积桐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做事情,但对自己家里的事情,却照顾很少,特别是对自己的事显得十分马虎。他在部队里就患上了支气管扩张,一年总要发作好回。有几回正逢上所里的专项行动,领导不安排他参加,他却主动请战。有一次在值班时,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请同志替一下,挂了8天水,硬是没请一天假。曾经有人问唐积桐:“为了老百姓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这样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听后,咧嘴一笑说:“我是倒过来看的,想想看,还有什么,能比每时每刻分享每家每户的快乐,更让人感到开心的呢?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
“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身为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个“安全”在唐积桐的眼里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从一个社区民警的角度出发,把确保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近年来,唐积桐会同所在社区居委会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思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门逐户地进行宣讲。
在走访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过程中,唐积桐发现辖区内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及外来人口愈来愈多,对人口的管理也愈来愈复杂。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地区人员住户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不同的标志将每户人员按照常住、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和外来人口等情况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础手册型资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个文件盒”。这“59个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为各社区民警学习的“样板”。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比较科学的方法,使唐积桐这样的社区民警们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区,为社区长效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不少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要有了类似于老唐的59个文件盒,就能立刻成为社区的‘活地图’。”
到苏中社区工作后,唐积桐针对社区往年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为了确保小区的安全,他想方设法,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争得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实了50多名信息员,聘请了16名义务护巷员,将他们4人一组,对社区进行切块负责、承包防范。除不断对护巷员进行防范知识和防卫技巧培训外,老唐还采用黑板报、戗牌及宣传单提醒等方式,及时报道发案情况和预警信息。他自编、自写的黑板报内容每月都要换上两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爱看。他还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辖区内发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仅发生不到10起,成为有名的平安社区。
细致工作,不仅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感情,改善了警民关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众的回报,同时也使唐积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辖区内一有什么情况,群众都争着向老唐反映。许多居民说:“老唐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警长,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有一天晚上,有个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桥西首一家录像厅门前游荡,行为诡秘。这家录像厅的业主见此情景,想起平时老唐的叮嘱,顿时提高了警惕。他不动神色,悄悄地拨通了老唐的手机。唐积桐闻讯后,立即带领几个联防队员赶到现场,对那可疑青年进行盘问。那人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内却无一样药品或药材宣传材料,竟然有起子一把、钳子一把、手电筒一只。老唐抓住疑点不放,紧紧相逼,最终使那家伙无法抵赖,彻底坦白。原来他是盐都县的一个流窜盗窃案犯,已经在多个县市连续作案20多起。这次,他第一次来到宝应,想在这个小县城里捞上一把,没想到刚踏上宝应土地,进入苏中社区,还没“开张”,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铁腕之下。2003年国庆节期间,河南鹤壁有3人在泰州聚众斗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3个家伙知道情况不妙,立即乘车北窜,到达宝应境内时,本想下车喘口气,但由于他们神色慌张,苏中社区的群众发现他们可疑之处很多,就立即向唐积桐报告。老唐迅速行动,终使这3 人束手就擒。
做好辖区内刑满释放、劳教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使他们逐渐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唐积桐作为社区民警长期重视的又一项工作。越某因为诈骗被判了8年,2003年刑满释放后,生活上一直没有着落,加上对以前所犯的事有点其他的想法,他情绪低落,整天无所事事,借酒消愁,还时常扬言要上访、要报复,甚至与以前所谓的朋友发展到用刀威胁的地步。唐积桐知道他也是当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属一个军,便以老战友的身份,主动上门与他交谈。尽管吃了不少闷,但老唐却毫不气馁,仍耐心地与他掏开心窝讲真话,开导他要自尊自立自强,重新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还协助他办起了一个小茶炉,并帮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时,唐积桐还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要珍惜这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董某不仅自己学好了,而且还经常教育别人跟着做好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像越某这样的例子,老唐遇过不少,在他的辖区内共有36名重点人口,老唐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们当作家里人对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两年来,这些人中已经有24人彻底走上了正路。他们对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却觉得没什么,他说:“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是啊,唐积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自己却感到习以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儿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从不顾家;在儿子的记忆里,他的身影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对于这些,唐积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想到社区群众对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领导和同志们对他的关怀和支持,他就会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发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增添着他强烈的责任感,也激励他更加坚定决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对自己说,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千家万家,这是当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颗心,但这颗心只要是为人民跳动的,他就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称号。为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辈子钉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