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信访工作制度
环境信访工作制度
一、文明接访。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人的陈述与要求,细心了解情况,做好必要的记录,认真填写《环境监察投诉信访处理单》。
二、当场答复。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能够现场解答的应当面解答,需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应向来访人解释说明,并及时交有关单位办理,涉及重要问题和疑难问题,应以书面报告形式呈交有关部门和领导解决。
三、认真处理。对群众诉求,按“分级负责,属地管辖,归口处理”的原则,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遇集体上访或非正常上访要及时汇报,积极慎重,沉着冷静,妥善处置。
四、限时办理。对群众反映的环境信访事项,及时查处,并在承诺时限内办结。属重大、复杂和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事项,应及时将情况报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访特别是越级上访的发生。
五、适时督办。对领导批示交办的信访事项,要进行督办,确保信访事项及时处理,按期办结,回复来访群众,促进“案结事了”和问题解决。
六、加强宣传。积极做好政策咨询和宣传工作,向来访人宣传环保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信访,正确行使权利。并做好保密工作,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七、及时归档。做好接访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环境信访工作程序
一、登记。凡群众来信来访要实行专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信访人姓名、联系电话、单位或家庭住址,信访反映主要问题以及处理结果。登记内容力求完整、准确,做到不遗不漏。
二、报批。群众来信来访事项应及时报请主管领导批阅,并送承办部门和单位,承办部门和单位应预报处理结果时间。
三、承办。承办部门或单位应本着客观公正、依法办理的原则认真调查,妥善处理,15日内告知当事人是否受理,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对上级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信访机构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须按照交办的时限要求办结。到期不能结案的,主动说明原因。不属于本部门或本单位承办范围的事项及时向信访人反馈。
四、督办。对群众来信来访事项要督促承办部门或单位及时办理,依法查处,落实国家有关信访法律法规规定,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五、答复。信访事项的答复实行“谁承办,谁答复”,承办单位在查办期限内向信访人回复处理结果。
六、归档。各承办部门和单位要将信访办理过程中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材料、信息及时整理,定期统计分类,按照规定立卷存档。
环境监察人员工作制度
(一)环境监察人员工作守则
1、认真学习掌握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环保专业知识;
2、热爱本职工作,熟悉环境监察业务,掌握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3、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正确行使职权,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5、遵守行为规范;
(二)环境监察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县环保局关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准则:
1、环境监察人员要熟悉自己的专业技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掌握了解所分管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排放和防治设施基本情况。
2、办实事、讲实话、廉洁奉公、严格执法。严禁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收贿、索要物品和凭感情收费,搞议价收费。
3、环境监察人员严禁在企业就餐。
4、环境监察人员在巡回检查和在企业收费期间,当好企业的环保参谋,为企业提供环保信息,为企业环境保护排忧解难。
5、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请、销假制度,不准利用工作时间办私事,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三)环境监察人员“六不准”规定
1、不准接受被检查者的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
2、不准接受被检查者宴请;
3、不准参加被检查者邀请的娱乐活动;
4、不准参与被检查者的营销活动;
5、不准向被检查者通风报信;
6、不准酒后开车、酒后执行公务。
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工作职责
一、贯彻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
二、依据主管环境保护部门的委托,依法对辖区内单位或个人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三、负责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等超标排污费和排污费的征收工作。
四、负责对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并参与处理。
五、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的调查处理。
六、参与污染治理项目年度计划的编制,负责该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七、负责环境监察人员的业务培训,总结交流环境监察工作经验。
八、自然生态环境监察。
九、农业生态环境监察。
十、承担县局或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任务。
现场环境监察制度
l、确定辖区内的重点、一般污染源名录,有计划的安排各类污染源环境监察频率;
2、对重点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现场环境监察每月不少于1次;
3、对一般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现场环境监察每季度不少于1次;
4、对建设项目“三同时”、限期治理项目现场环境监察每月不少于1次;
5、对群众举报的污染源及时进行现场环境监察;
6、现场环境监察必须两人以上,持证监察;
7、现场环境监察要求随身携带相关现场取证、勘查仪器和必要的装备,执法文书及相关材料;
8、在现场进行实地勘验查询和取证,做好现场询问笔录;
9、填写现场检查(勘查)记录,写明违法事实,履行告知制度;
10、检查中发现环境违法行为要提出处理意见,职权范围内案件要及时处理,对于复杂疑难或把握不准的案件,要提出2个以上处理方案,供领导审批时参考。
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政务公开制度
一、公开办事机构和人员身份。包括环境监察机构内部机构设置、主要职责及主要负责人。在执行公务中,环境监察人员要佩戴身份证件,接受群众监督。
二、公开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包括《环境监察工作制度》、《环境监察工作程序》和《环境监察人员行为规范》,及当地的环境监察规章制度。
三、公开排污收费标准。包括排污收费的各项标准及有关规定。
四、公开行政处罚情况。定期公布处罚依据、处罚决定机关、处罚措施及执行情况。
五、公开举报电话和投诉部门。公布环境监察部门常设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接受投诉的部门要实行专人负责,建立举报、投诉档案,做到及时应诉、及时处理、及时归档。
排污费征收工作程序
排污收费严格依照《湖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执行。
(一)排污者(竹溪县辖区内的排污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在每月或每季度开始3日内向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申报当月或当季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并提供相关资料。
(二)排污者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口设施、污染防治处理设施需要作变更、调整的,应当在变更前15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填报《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排污情况发生紧急变化时,必须在变更后3日内报告并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
(三)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当在项目试生产前3个月内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产生建筑噪声的单位,必须在开工前15日内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填报《建筑施工场所排污申报登记表》。
(四)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核定权限对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按月或按季度进行核定,核定工作在接到排污申报后下月或下季度起10日内完成。
(五)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污者,应当安装而未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或者安装在线监控设备而不正常使用的,根据未使用在线监控设备的时间,按照未脱硫核定其二氧化硫排污量。直接排放污水的排污者,应当安装而未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或者安装在线监控设备而不正常使用的,根据未使用在线监控设备的时间,按照监督性监测或物料衡算方法计算的最高值核定其排污量。
(六)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核定后,由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核定通知书》。排污者对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有异议的,自接到《排污费核定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可以向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申请复核;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自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七)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在复核期满或者作出复核决定后5日内向同级地方税务机关传送经排污者签收的《排污费核定通知书》。
竹溪县地方税务机关自收到竹溪县环境监察大队传送的《排污费核定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书》。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向指定的商业银行足额缴纳排污费。
第二篇:环境信访工作制度
环保局环境信访工作制度
为规范环境保护局环境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群众信访事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信访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信访工作机构
县环保局环境信访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县环境监察大队归口管理、局相关科室和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副局长为副组长,为直接责任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县环境监察大队信访室为市环保局环境信访工作机构,市环保局办公室负责环境信访事项的督查督办工作。
二、信访工作职责
(一)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二)承办上级行政机关和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
(三)向下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负责单位转办、交办、督办信访事项;
(四)协调处理有关信访事项,提出解决有关信访事项的意见和建议;
(五)调查研究信访情况,及时向本级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或有关部门提供信访信息;
(六)指导、检查下级行政机关的信访工作,审查下级行政机关回复的信访事项。
(七)向信访人宣传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三、信访办理程序
(一)登记
1、信访人通过电话、来访、电子邮件反映的信访事项,由县环境监察大队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时间,来访人人数,信访人真实姓名、住址及通信联络情况,被反映单位名称、责任人姓名,问题发生的确切时间与地点,所反映的问题、建议和要求等。
2、信访人通过来信反映的问题,由局办公室登记、提出拟办意见,经局领导批示后,交县环境监察大队信访室或局有关部门办理。
(二)受理
1、受理范围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
(1)反映环境污染扰民问题;
(2)检举、揭发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环境权益的行为;
(3)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2、以下情况不予受理
(1)不属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的信访事项;
(2)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
(3)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已经受理并正在办理中的,信访人在规定的办理期限内再次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
3、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应当及时告知信访人;能够当场决定受理的,应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自收到环境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信访人姓名、住址或联系方式不清而无法联系的除外)。
(三)办理
环境信访机构对信访人所反映的问题、建议和要求予以受理的,要认真进行登记,并根据职责权限和信访事项的性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的原则进行办理。
上级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要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确定办结时限。突发紧急事项,承办单位要立即办理,办理时限视情况确定为1至3天;较为紧急的,办理时限为15天;一般情况下,办理时限为60天;情况较复杂的,经本级环保局负责人批准,并向市环保局说明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应告知信访人延长理由;上级部门或领导有明确要求的,按要求办理。
(四)上报与反馈
1、信访事项办结后,县环保局承办的信访件由县环保局将处理情况直接书面答复信访人,并同时将有关情况上报给市环保局环境信访工作机构;市局机关或局属单位承办的信访件由局机关或局属单位将处理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后交由市环保局环境信访工作机构统一答复信访人。
2、信访事项处理情况报告材料必须规范,属逐级审核转报的情况报告,每一级都应有明确处理结论意见,情况报告应以正式文件上报,加盖公章。
3、对特殊情况暂时无法办结的信访事项,经批准可暂缓办结,待进一步查清、有关手续和材料齐备后再予办结。对不符合办结要求的信访事项,退回原承办单位补充查报,或重新查报。
(五)复查和复核
信访人依法对县环保部门做出的环境信访事项处理决定不服的请求,县环保局环境信访机构应自收到复查、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复核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六)结案归档
办结完毕的信访事项,按照信访编号,收集整理相关材料,统一归档。
四、信访督查督办
(一)对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信访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的情况进行督查。
(二)对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进行督查督办,督促承办单位按时办结信访事项。
(三)对县领导批示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进行督查督办,并将督查督办情况及时向作出批示的县领导反馈、报告。
(四)对各县办理的重大疑难环境信访事项进行督查、协调和指导。
(五)其他应当督查的环境信访案件。
(六)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督促承办单位及时改正
1、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的;
2、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的;
3、未按规定程序反馈办理结果的;
4、办结后信访处理决定未得到落实的;
5、办理时弄虚作假的。
对多次督办仍不回复办理情况,又不说明理由的责任单位,或多次督查仍处理不力的责任单位,应责成其说明情况或通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责任追究。
五、信访工作分析例会
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环境信访工作分析例会,根据环境信访工作综合情况,加强对环境信访态势、特点、成因的分析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形势研判,增强信访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信访工作分析例会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召开,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
每次例会要形成会议纪要,对排查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包案负责制,对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及群体性事件的信访事项,要逐级上报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意见,包括转送、交办、督办、报结、督查、协调以及报请相关领导等,会议纪要所列出的事项由市环保局办公室负责督办。
六、本制定适用于长兴县环保局。
七、本制度即日起实行。
第三篇:环境信访工作制度
环境信访工作制度
㈠受理
⒈以来电、来访等形式向反映的环境纠纷、违法行为、问题、建议等,由污染控制科负责受理;
⒉以12369环保热线等形式反映的环境纠纷、违法行为、问题、建议等,由环境监察大队负责受理;
⒊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网络投诉)等形式反映的环境纠纷、违法行为、问题、建议等,由局办公室负责受理。
⒋省环保厅、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等上级组织交办、转办或委托分局办理的各类环境信访案件,由局办公室负责受理。
㈡整理
以上各受理单位按程序实施信访受理和办理登记后,统一送办公室对信访情况分类编号、登记,提出拟办意见,交主管局长阅批。
㈢阅批
主管局长提出时限要求,责成各相关责任单位调查处理。㈣调查处理
责任单位进行现场调查,依法进行处理。
㈤反馈
责任单位调查处理结束后,在办理时限内将处理结果书面报污染控制科,并向主管局长报告,向举报人反馈。其中:
⒈重要件需领导再作批示的,局公室应即送局领导阅示。⒉要求上报结果的信访件,办公室应及时上报。批转件要求上报的结果,办公室负责催报。
⒊实施信访意见反馈,凡信访署名并有联系地址的,信访办结均需征求信访人意见。意见反馈率100%。意见反馈内容:信访人对处理结果、对信访处理行政廉政行为意见、建议和要求。
㈥认真协办:各办、科、室应配合监察单位实施信访处理,积极配合,不得推诿。
㈦按期办结:信访处理应及时快捷,遵守时限。一般污染问题2-3个工作日解决;重大污染问题不超过15个工作日。情况复杂经批准可延期,但延期不超过10个工作日。在延期内,办理单位每2个工作日向污染控制科以书面形式报一次办理进度。
㈧信访报告:信访案件办结后,信访案件办报材料必须由承办人和负责人签名后,按规定登记办结。报结率100%。
污染事故和纠纷查处制度
1.接到环境污染事故举报和收到环境污染纠纷调处申请,应及时登记,在规定时间赴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理。
2.实施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处理,应根据现场情况携带必要装备和取证工具,进行现场调查、检测、处置应加强个人防护,确保环境监察人员的安全。环境监察取证和防护装备须作好日常维护保养,随时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
3.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处理首先应掌握现场情况,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尽量降低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同时也要做好取证工作。
4.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环境危害、集体和个人财产损失,应调查环境污染损失的程度和责任,从严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5.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应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6.环境污染事故造成集体和个人财产损失,双方对赔偿金额存在分歧并申请环境保护部门调处时,应以事实为依
据,以法律为准绳,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并做好记录。
7.环境污染纠纷调处应组织召开调解会,实行沟通,听取、质疑双方收集的证据材料,为妥善化解纠纷奠定基础。
8.环境污染纠纷调处应依法达成调解协议或提出处理意见,创建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9.对环境污染事故与纠纷处理回访制度,调查和收集群众的满意度和对环境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以科学调整或改进工作。
10.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调查结束后,应及时将调查材料存档,以备查询。
第四篇:我市环保局环境信访工作制度
我市环保局信访工作制度
为认真贯彻市委发[2000]19号《我市党政领导信访工作责任制》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环保信访工作,完善内部信访工作责任目标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组织机构
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按照局党组对信访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领导局信访工作,研究提出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检查指导各站科室信访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分析研究信访工作新问题、新情况,领导小组会议每年不少于四次,并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
(二)信访办公室
办公室主要职责:上下联系,横向协调。受理来信来访和电话投诉的登记、接待,送领导阅批,按批示落实有关站室,并做好促查工作。汇总信访的统计,总结工作,制订计划,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二、信访工作制度
(一)局党组、局务会议把信访工作作为本部门整个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对本单位信访工作作出总体部署。信访专题研究每年不少于二次。
(二)领导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对直接寄给局领导本人、办公室送批和上级部门转办的群众来信,有关领导应及时阅批,并交给有关人员办理,阅批率为100%。
(三)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每月的10号作为局领导信访接待日,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处理和解决一般性信访案件。每位领导轮流参加接待,每年每人不少于二次。
(四)领导约访制度。对疑难信访案件,在信访领导小组筛选并在提出处理预案的基础上,由局长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约访处理,约访率为100%。
(五)领导分级全案处理信访制度。对有关站科室处理不了或处理后不服的重要信访案件,由分管领导或主管信访的领导全案处理;对分管领导或主管信访的领导处理不了或处理后不服的重要信访案件,由局长全案处理。全案处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局长每年不少于三件次;其他领导每人每年不少于五件次。
(六)领导牵头联合办案制度。对重大的集体上访、突发性事件和交叉信访案件,由局长牵头,抽调有关人员,协调有关单位,组成工作组联合办案。
(七)要信要访报结制度。对本单位直接受理和上级行政机关交办、转办的要信要访应在自收到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时限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90日。对上级行政机关交办、转办的要
信要访应将办理结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信访局汇报。分管范围内的要信要访按期结案率为100%,年终结案率为95%。
三、信访处理程序
(一)登记受理
1、对环境污染事件和来信来访及来电投诉登记受理;
2、送分管领导阅批;
3、根据性质分类,落实办理部门。
(二)调查核实,现场处理
1、勘查现场,了解情况,取证鉴定;
2、对于环境污染事故,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尽量减少损失,并按有关制度上报。
(三)调解处理
1、召开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参加的协调会;
2、制发环境污染事故纠纷处理纪要,如涉及违法行为,按行政处罚程序执行;
3、对来信来访进行答复。
(四)结案存档
四、信访工作考核
(一)信访工作责任制是全局工作责任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年终结合各站科室目标与定量管理考核,对信访内容进行检查考核,与各站科室奖惩挂钩。
(二)每年检查二次,7月上旬对本单位信访工作进行自查。年终进行全面考核总结,并将自查、考核结果和总结材料上报市委、市政府信访局。
(三)对信访工作完成好、处理及时、消灭重复上访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责任性不强、不做解释工作、不予受理、拖延处理造成后果的,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扣发奖金直至纪律处分及追究法律责任。
五、信访工作要求
(一)各站科室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设立信访联络员,落实工作责任。
(二)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循“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各自分工,主动承担本职责范围内的信访工作责任。
(三)要做到及时、快速、准确处理信访工作,达到“三无”(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无信访积案)的要求,确保社会稳定。
第五篇:信访工作制度[推荐]
信访工作制度
一、首问责任制度
1.本单位工作人员均有责任将上访人引领到信访办公室,由信访办接待人员负责接待。
2.认真填写《人民信访登记表》,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登记工作,确保信访工作的连续性。
3.登记内容完整准确,不遗不漏,包括姓名、时间、单位或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主要问题以及处理结果等。
二、人民来访接谈记录制度
1.接待人民来访必须热情接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并做好登记工作。
2.能够当面答复的问题认真解答,不能当面答复的说明情况,讲清政策。要让来访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去。3.对来访反映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领导,避免不应有的事情发生。
三、控制和化解集体访、越级访工作制度
1.对群众集体上访要本着“先控制再化解”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
2.对重大的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做好教育、稳定工作,引导群众合法、正确的行使自己的权利。
3.对集体上访事件,上访者单位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信访办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领导,并知会公安、武警等部门派人到现场维持秩序,防止其它意外事件的发生。4.对越级上访者,做好宣传和疏导工作,及时准确向上一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并明确责成有关部门和责任主体单位采取积极措施,避免群体越级上访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重要信访问题报批制度
1.来信来访报请领导批阅,使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得到重视和及时解决。
2.信访办收到或其他单位转来的信件,经登记后及时送主管局长批阅。
3.领导批阅后的信访件由信访办公室转送承办科室,承办科室签字,并预报处理结果时间。
4.信访办公室负责督办信访事项,如承办科室未按时限要求办结完毕,应承担相应责任。
五、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度
1.信访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机关各科室按照工作职能各负其责。
2.将信访工作列入局领导班子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信访工作会议,研究有关信访热点、难点问题,解决重要的疑难信访问题。
六、领导包案及信访接待日制度
1.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每周三作为本单位领导信访接待日,信访接待日不许空岗。
2.实行包案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实行局领导包案责任制。各分管局领导研究协调督促检查抓落实。
七、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
1.对上级有关部门和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信访工作事宜,要件件有着落,处处有回声,不得推诿、敷衍、拖延。2.对上级有关部门和局领导交办的信访件,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并将结果报告上级机关或视情况回复上访人。保护来访者的合法权利。
3.因失职造成重要事项拖延、漏办或造成打击报复事件发生的,视严重程度追究工作人员相应的责任,同时追究主管领导的责任。